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共5篇)

时间:2019-05-13 23: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第一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二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三篇: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

西平古寨,理学之乡

—上模乡再奏和谐曲

上模乡位于泰和县南部,东邻水槎、沙村,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枧头、芦源交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118个自然村,11000余人口。党委下辖15个支部,共有党员317名。上模地处半山区,东南群山起伏,西北丘陵密布,中部成缓坡盆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古称西平,有屯兵守田,历来文风鼎盛,明朝罗钦顺官至吏部尚书,后辞官归田潜心研学终成一代理学名家。

一、背景

上模是最典型的贫困乡。由于经济薄弱思想落后,各项工作也一直落后。2011年4月乡党委换届后,经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各方群众意见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照乡情确立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上模”的总体目标。一年来,乡党委以深入开展各项“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为载体,大造声势,营造正确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密切干群关系,凝聚各方力量,为上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励精图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抓党建,固根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就是党的根基建设。根基不牢,地动山摇。2011年4月换届后,乡党委以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队伍建设建为重点,以“三平台一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强化乡村两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打造了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先进性阵地形象,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上模营造求和谐谋发展的大环境。换届一年来,领导班子率先示范,带头争创,制定了争创方案,明确争创目标,并依据我乡实情,研究、制定、开展了“三走三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各村党支部对照标准,联系实际,都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营造了上下联动、乡村联创的良好氛围。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举措与“三走三看”(班子集体走村部看党建,班子成员走村庄看变化,党员干部走农户看民情)活动相结合并落到实处,确保三年内有大变化。

2、抓作风,树形象。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是密切干群关系、朔造公仆形象的关键。干部作风的好坏,可以衡量一级组织的战斗力。首先,坚持把机关建设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切入点,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办事,一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打造一个务实的、合作共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管理,制订一系列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完善了乡村干部目标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乡镇干部联系点,积极开展“为民服务”、“三走三看”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九〃九”重阳节、“九〃十”教师节期间,乡党委分别走访困难党员、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共计79户,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广大干部利用农村群众早、中、晚在家的时间上门走访,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群众对本村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班子建设等方面意见建议。对摸排梳理上来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建立台账,定人员、定责任、定解决问题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现场解决的即时办理;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带回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限时给群众答复。

3、抓经济,促发展。经济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要促进上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上模乡村两级党组织。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抓好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措施就越重要,越重要面临的任务就越紧迫、繁重、困难。为此,我乡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中心,通过狠抓党的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建设,增强本领、凝聚人心、促进发展,为顺利完成我乡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建工作在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党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共奏和谐之曲。一年来,引进园区进园项目3个,完成工业税收700多万元,大力支持了“三力”泰和的建设;乡向上争资立项18个,已完成项目建设18个,累计投资600余万元,较大的完善了上模的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乡貌;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就医和养老的压力;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1起,已调解29例,稳定了农村,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4、抓创新,构和谐。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乡党委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方式研究和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为才有作为。为得到社会协同和引导公众参与,一年来,党委开展一系列的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了一部分困难群众、党员、老干部、教师、退伍军人、军烈属等,与社会各界认识接朋友,拉近了与群众特别是一些上访人员的关系,成为了群众的知心朋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自身也从群众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化解“泰和信访第一大难题”刘娥英越级上访事件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驱车到广东找刘娥英的子女做说服工作,有些同志仅2011年就上门做刘娥英工作20多次,用实例说服他们,用真情感动他们。最终在2012年2月27日签订了停访停诉协议书。在处理油洲村水泥路硬化过程中,由于修路委占用部分耕地,有少数群众不同意。最后村理事会成员提出用自家责任田来补偿修路土地,从而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停工一年之久的工程,于2011年12月底以高质量的标准圆满完工,油洲村和冠朝文塘理事会将“为民办实事”的锦旗送到乡政府。党委、政府在不断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化,营造了上模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三、启示和体会

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密切干群关系,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改胜法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的主体,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永葆生机的执政党,在作决策、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问政于民;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意,问需于民;必须深入群众,吸取民智,问计于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吸取民智。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就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验,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复杂问题时能正确处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他们也一定会舍自己的小利益来支持问题的解决和处理。

2、坚持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体制。现在的农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本乡知名人士都会把能为家乡建设出力当成一项无限光荣的工作。因此党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虚心听取他们对家乡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处理化解问题的建议,利用他们与群众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侧面向群众做工作,这样,言语更贴切、群众更信任、问题更好解决。

3、坚持干部工作面向农村深入一线。基层干部工作既要苦口婆心,讲政策讲法律,又要满腹技能,能传经送宝,在工作中要增进修养,讲究方法,增强韧性,满带激情。化解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中,首先自己要满怀信心和激情,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认真扎实的工作,问题一定能解决。其次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群众工作强调的是要有耐心,做到和风细雨,群众发牢骚时认真听,群众表诉求时认真记,以最真诚的态度来争取群众的理解。要增强工作韧性,不厌其烦的上门做说服解释工作,在群众困难时尽最大力量提供支持帮助。

4、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安邦之要,是我党、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国家、社会长久治安的根本要求。党建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危害党的事业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要禁止取缔。

第四篇:非公党建促和谐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以贸易和旅游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产业的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适时提出了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洲里的奋斗目标,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发展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非公企业为新形势下,拓展非公党建工作内容,提升非公党建工作层次,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平台,指明了方向。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计9300多户,从业人员约2.2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8900多户,从业人员约1.3万人;非公有制企业362户,从业人员约0.8万人。建立党组织64个,其中党委3个,党总支2个,独立党支部53个,联合党支部6个,党员759人,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31户,建立党组织的29户,向262户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了14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

二、近年来以党建工作推动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做法

近几年来,满洲里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按照“紧紧围绕扩大经济总量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逐步理顺和协调各种关系,使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㈠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非公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必须取得企业主的支持,针对企业主的不同心态,我们开展了“三心教育”,即对“有心者”指导、对“无心者”引导、对“疑心者”疏导,打消了部分企业主的思想顾虑,达到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目的。党组织建立后,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我市非公经济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作法,其中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党支部创造出了党政同心、目标同向、措施同行、工作同步、风险与失误同担的思想政治工作“五同”法,调动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主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企业发展充满了活力。

㈡推行“五属管理”,促进党建隶属关系和谐。我们从满洲里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非公党建工作“五属管理”方式,即属会管理、属行业管理、属条管理、属地管理、属资管理,将全市非公党建工作任务分解到17个直属党委、总支,建立了全市非公企业党建情况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改变了以往非公党建工作底数不清、隶属关系不明确、责任分解不到位的情况,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承担非公党建任务的党组织一手抓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党员作用的发挥,采取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和区域统建的方式,每年都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至5个,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有效发挥。

㈢保障员工切身利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工作中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提高企业员工生产技能结合起来,把开展党的活动与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结合起来。满洲里市盛达工程运输公司特别注重员工培训,几年来累计投入十几万元送员工到知名院校学习培训,并提出了“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骨干”的培养目标,在职工中掀起了“比思想、比技术、比贡献”的良好风气,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也得到了实惠,人均月工资翻了两番。此外,非公企业党组织还及时向企业主反映企业员工的意见,妥善调解和处理劳资矛盾。经济合作区进口资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企业较多,企业员工劳动强度大,没有休息场所,园区距市区较远上下班不方便,党组织主动协调取得了业主支持,为员工解决了休息场所,联发实业公司还为员工雇用了通勤车,受到了员工的欢迎,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关系和谐。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方式是“灵活、小型、分散、务实”,培育企业先进文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就是良好的载体。非公经济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富思源,回报社会。满洲里市华颐老年病防治院党支部多次组织义诊;扎区一办非公经济联合支部捐资助学;发达实业公司建立扶贫基金;盛达公司冠名全市诗歌朗诵大赛;平安创伤医院组建了由医护人员组成的器乐队,创作了自己的院歌,并经常参加全市的各类公益演出活动。积极健康的先进企业文化,使企业主和企业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促进非公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㈤发挥党建指导员作用,促进地企关系和谐。向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没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本着参与不干预、建议不决策的原则,发挥沟通上下、协调内外的作用,为非公企业帮助解决资金、项目、用工等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赢得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基层党组织也把非公党建纳入重要日程,合作区开展了以“热爱第二故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评选“十佳打工者”,组织非公企业员工参观博物馆、国门,拉近了基层党组织与非公企业主、企业员工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建设满洲里的热情,为企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当前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为目标,为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㈠对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发展,没有以经济高度发展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无从谈起。就满洲里市而言,高速发展的非公经济比重已经超过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增长性的因素。广大非公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产品,吸纳了大量下岗再就业人员,非公企业的和谐建设已经渗透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此,一些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工作者和企业员工都没有足够和深刻的认识,不能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重视抓好非公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参与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㈡非公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结合点。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非公党建工作具有区别于机关、国企党建的特殊性,开展党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主的认同。个别非公党组织没有找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最佳结合点,就党建抓党建,务虚多,实干少,简单说教,缺乏活动载体,不能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开展党的活动,党建工作在服务性、实效性和灵活性方面还有很多欠缺。

㈢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不能适应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非公企业从事党建工作人员一般多由中层管理人员兼职,个别党务工作者受企业主态度的影响,工作有一定畏难情绪,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容易发挥,显得办法不多,形式单一。加之受时间和精力的约束,不能及时掌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致使抓党建工作业务不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㈣党员队伍不稳定,作用发挥不明显,制约党建工作开展。非公企业中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有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外地党员不愿办转组织关系,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困难;同时党员自身思想观念滞后,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员工对党员的认同度不高,也使得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四、今后如何加速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对策和建议

构建和谐非公企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要实现非公党建工作质的飞跃,就要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为目标,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措施构筑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㈠以先进的理念构筑非公企业高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和谐非公企业建设,要真正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圈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真正领会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真正弄清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实质内容和真正内涵,真正弄清和谐非公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真正激发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要用发展的思路谋划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必须要赋予和谐非公企业建设新的内容,必须看到和谐非公企业建设与当前形势的重要关系,必须要用新思路去谋划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必须要把和谐非公企业建设与地方的实际、企业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去带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要用发展的观念支撑和谐非公企业建设。要通过和谐非公企业建设去实现非公企业质的跃升,实现非公企业党建新的突破,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的境界,用充满活力的企业、企业主与职工融洽相处的企业、企业与企业良性竞争的环境去印证和谐非公企业建设的正确性。

㈡以先进的文化构筑非公企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四个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上一些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渗透到企业,必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优势,倡导积极健康的先进企业文化,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达到激发内在活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内外关系和谐的目标。

第一,要善于调动企业各方积极性,把非公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职工追求福利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源泉,用共同目标凝聚、激励企业各方力量;第二,要善于协调劳资矛盾,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超然体”作用,形成企业主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相处的氛围;第三,要善于促进企业之间合作竞争,在监督非公企业自身照章纳税、守法经营的基础上,引导企业降低竞争成本,实现企业之间合作共赢;第四,要善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引导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付出,能够提高企业的公信力,是一种互利双赢的行为。

㈢以先进的措施构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如何找准党建工作与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结合点,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按照“量上扩大、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的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非公企业提供政治保证。

一是要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摆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位置来抓,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坚持领导干部非公企业联系点和非公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非公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抓住重点,创新模式,提高党组织组建质量。继续按照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不同形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同时,做到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过程中,要注重抓好非公党建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衔接,把隶属于社区管理的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管理;抓好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衔接,保证在企业改组改制时,同步改建或组建党组织。

三是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增强非公党建工作力量。坚持“五属管理”原则,以行业管理、系统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实行动态管理;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要有一个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拓宽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渠道,发挥党建指导员联系协调优势,建立党建指导员工作激励竞争机制;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非公党建,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开辟新的渠道。

四是要改革方式,突出效果,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各自企业的性质,寓教育管理于各种有益活动之中。在教育内容上,注重抓好共同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和科技管理教育,努力使党员发挥出“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的骨干力量和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解决“隐性党员”的问题,也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靠近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我们要以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洲里为目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思路,建立起构建和谐非公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把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篇:乡镇党建促脱贫汇报材料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xx乡积极贯彻落实区州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努力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构建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新格局。

一、基本情况

xx又称xx,源于xx,意为“xx”,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牧业大乡。位于xxxx城西南部,西与xx县xx乡相邻、南与xx县牛场xx河相望,东与xx为邻,北至xx,牧区与xx县毗邻。乡政府驻地在xx,距县城11.4千米,地处g218、s315、s242、x776线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优势凸显。全乡总面积20万亩,其中草场50万亩,耕地7万亩,现牲畜存栏25万头(只)。现辖管个行政村,其中xx村、xx村为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

人口:户籍人口...户....人。

二、主要做法

(一)压实党建助力脱贫责任。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同时,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使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是落实党建引领脱贫责任制。将脱贫攻坚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作为党组织书记尤其是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年底党建述职重要内容,不断强化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落实党建引领脱贫的导向考核机制。细化乡村党员干部扶贫能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增收、贫困群体帮扶等具体指标,对应确定考核分值,考准考实党组织、党员干部扶贫实绩,将脱贫实绩作为评先评优、晋升、提拔等重要依据。三是落实各项基础保障。按照“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下基层”的理念,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排兵布阵,选拔熟悉现代农牧业,有激情、敢担当、能干事,会做群众工作、善抓脱贫攻坚的干部下沉至村开展工作,落实做到工作任务不结束不换人,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

(二)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形成建立一个党组织,带活一批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良好效果。一是创新方式抓主导。为促进贫困村经济发展,采取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方式,创新脱贫产业循环链条模式,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实施涉及现代畜牧业、手工品制作、旅游业等一批主导产业,实现了基层党建和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呈现出脱贫产业党旗红的喜人景象。二是规范管理抓提升。选准配强产业党支部班子,选配具有一定经营头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转促”学习教育,根据产业支部的性质和特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联系服务、七步议事法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三是搭建载体抓实效。发挥党组织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的作用和优势,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依托富民产业提升双百工程,运行“合作社+基地+贫困农牧民”经营模式,投资xx万元打造畜牧产业扶贫养殖基地,累计为贫困农牧民分红xx万元。

(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效应,吸引和带动一批农户走上致富的新路子,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一是建强“双带”队伍。结合党员统计工作,以党支部为单元,对属地党员的经济状况、产业发展、经营能力、生产技能等进行全面摸排,按照“思想好、素质优、实力强”的标准,建立农村党员特长分类台账。同时按照1:3的比例,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中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xx名,切实解决农村事业后继乏人问题。二是提高“双带”能力。整合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的平台、现场观摩基地等资源,围绕维护稳定、宗教事务、致富带富、脱贫攻坚、村级管理能力等重点内容,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对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内容培训。三是发挥“双带”作用。采取组织直接分配、党员主动认领、群众自愿选定的办法,实施汉族党员与少数民族家庭相互结对、青壮年党员与弱势群体人员相互结对,确立结对帮带关系,扶持党员领办致富项目,创办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

(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界帮扶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构建各方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新格局。一是建立帮扶机制。以县直单位联系村制度为依托,安排帮扶单位协助村队“两委”班子制定贫困户脱贫三年规划和计划,找准帮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了单位定点扶贫和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贫困群众双向全覆盖、常态化。二是建立互助机制。推广村干部兼任义务信贷协管员的“村信联建”机制,以红色信贷模式帮助贫困户贷款增收脱贫。大力扶持畜牧业合作社以及一批有发展前景的农特产品种养殖大户,加速实现网销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建立支援机制。发挥支援企业资源优势,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开展分类分业分户培训方法,先后举办扶贫创业、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双语等培训xx场次,受教育贫困户xx人,在提升技能的基础上,把贫困村、贫困户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积极联系用工单位,目前已向xxx厂等就近就地转移贫困户劳动xx人次,人均增收xx元。

下载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党建工作总结--党建促和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镇辖66个行政村,人口万,设6个党总支,9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658名,其中流动党员23名。近年来,镇党委坚......

    党建工作总结(乡镇)

    20**年党建工作总结 *** (20**年*月**日) 同志们: 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村两级的努力下,我们围绕全乡工作大局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乡党建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镇党委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在区委的领导、区基层办的具体指导,区挂钩部门、驻镇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切实抓好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的......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镇党委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在区委的领导、区基层办的具体指导,区挂钩部门、驻镇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切实抓好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近年来,**镇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有机农业镇、生态旅游镇、和谐新城镇建......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抓党建、夯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我镇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

    f98 2011年###乡党建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更是建党九十周岁之年,全乡的党建工作以以“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范本

    乡镇党建工作总结范本 下面是小编特地整理的XX乡镇党建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如下: 一年来xx乡党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