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 母亲节爱与希望手工折纸活动策划书
———母亲节“爱与希望”手工折纸活动
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心理协会
活动目录
1.活动主题·························
2.活动背景·························
3.活动目的·························
4.活动时间·························
5.主、承办单位·····················
6.活动前期准备·····················
7.活动预算·························
8.活动开展·························
9.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主题:母亲节“爱与希望”手工折纸活动
2.活动背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作为一个向母亲表达爱的节日。但是随着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学习,或是自身的不善表达,很多同学都不知该如何向母亲表达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之一,我们一路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关怀和爱护。在这样的节日里,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敞开胸怀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以及对母亲的感谢和祝福。
3.活动目的:母亲是我们爱和希望的源泉,因为母亲,母爱孕育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爱,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凝聚起母爱的正能量,亲手为母亲折一朵纸艺康乃馨,凝聚母爱的正能量,放飞心的希望。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母亲,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提高大家的动手能力,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去关怀。
4.活动时间:2014年5月8日
5.主、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心理协会
6.活动前期准备:
1.由心协会长安排具体参加的人员名单,说明我们这次的活动目的和
活动内容。
2.将需要准备的纸都购买到位。主要负责人:采编部部长 主要负责人:余璐向安琪
7.活动预算
8.活动开展
1.活动当天都在文华老食堂门口集合完毕,由负责人带去指定地点。2.活动开展前将购买的纸发给参加活动的人员。3.由教导老师教同学们折纸。
9.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前务必请都到场,请负责人负责签到。
2.活动过程中请不要抱怨浪费时间,务必完成此次活动。3.若遇天气恶劣,活动延期或换地方,并第一时间通知到位。
4、作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美观实用,构思精巧富有创造性
5、作品必须自己动手完成,不得在市场上购买成品参赛。
第二篇:手工折纸活动总结
手工折纸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特色,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全校性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兴趣实践活动课。我们二年五班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了第一阶段即三、四、五、六月份的活动主题:手工折纸(折百合花、小乌龟、摩天轮……)。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在主任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
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折叠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有难度,但我能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和讲解,并亲自做指导。孩子们的眼睛非常的专注,偶尔一步不会了,就主动询问老师,学的很虚心。一些很快学会的同学拿着自己亲手折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通过四个月的学习,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很多的折法,并且每个孩子将折好的作品制成了一件件完美的作品。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发展业余爱好的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注意力,使孩子们更加爱学习、爱生活。
今后的教学中我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趣、授、做、展”既是教学的四大要素,也是教学操作流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模式,教学效率高,当堂学生能够看到制作的结果,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
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应注意对学生制作的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
第三篇:手工折纸活动方案
手工折纸活动方案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发展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手工折纸社团,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手工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手工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将本学期手工折纸社团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珍惜动物,关注环保的意识。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各种物品的制作,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难点:折纸识图方法。
三、学习材料
手工纸、胶棒、水彩笔、各色卡纸、手工纸、双面胶、小剪刀、裁纸刀等
四、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活动,社团成员必须准时到达。
3.社团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五、方法措施
1.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堤高儿童的自信心。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我真棒”!
2.启发式教学:“看一看”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前自学手工内容。“想一想”在自学的基础上对遇到的困难多思考。“说一说”说出自己制作的方法,并做到条理。“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让每位学生都学会制作。“乐一乐”在制作过程中使每位学生都怀有快乐的心情。
3.要加强学习与交流,积极自学与手工制作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4.做好组织工作,辅导学生时要精心指导。
5.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多出家庭手工作品。
6.注意阶段性材料、总结性材料的积累,注意及时总结回顾与反思,过程材料要归档。
7.学期末举办作品展览,在过程教育中要注意搜集留存作品。
六、预期成果
在学期末争取每位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知识,能把自己平时制作的作品进行整理并展示。
第四篇:手工活动折纸教案
手工活动《折纸船》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纸船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平整地将纸张向左右两个方向对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提高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2、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好奇心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船对折的步骤。
教学难点:纸船翻折成形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船玩具、图片,纸船范例一个,长方形纸若干张,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引导幼儿观看及总结船的外形特点。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纸船的折法。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最后重点讲解纸船的翻折成形。
4、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5、游戏《划龙船》
6、引导幼儿将“纸船”放在“池塘里”
7、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纸船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8、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要求小朋友回家教家人折纸船进行游戏,既能复习,又能增进家庭亲情。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幼儿之间能相互合作,又能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
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考虑得较周到,但纸船对折方法的步骤的讲解示范过程过快,有的小朋友看不清楚。
4、由于本人是小学教师刚转岗的幼儿教师,教学经验少,教学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
5、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但要注意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幼师。
第五篇:手工折纸活动计划
手工折纸活动计划
溧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倪梦一
一、活动内容
一些常见的手工制作,如飞机、青蛙、风车、兔子等。
二、活动目的与要求:
1.让儿童感知到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是无止境的,激发儿童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2.形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尤其是手眼脑的协调运用。
3.让儿童懂得制作与生活学习的相关道理,形成自悟的习惯。
4.通过动手制作,启发儿童观察生活中的美,通过艺术美化儿童的心灵。
5.学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通过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
三、教学安排:
(一):
1、鉴于学生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应该熟悉学生。
2、介绍手工制作相关知识。
3、布置学生准备上课常用工具。
(二):折小兔子
(三):折宝塔
(四):折大象
(五):折飞机1
(六):折飞机2
(七):折风车
(八):折蝴蝶结
(九):折马
(十):折青蛙
(十一):折小轿车
(十二):折鸭子
(十三):折猪
(十四):折灯笼
(十五):折热带鱼(十六):折鱼(十七):折蜗牛(十八):折燕子
(十九)自由创作,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的想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二十)考核
四、教学方法:
1.鼓励式教学
儿童在制作过程中(包括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后第一反应即“我不会”针对儿童的胆怯心理,我们要求儿童在课堂上把这句话改为“我能行”。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儿童深刻意识到“我真棒”!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儿童的进步不断鼓励:你真棒!从而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2.启发式教学
“看一看”首先让儿童看到我们的实物。“想一想”通过实物,引导儿童观察,启发儿童思考制作过程以及相关方面的思维扩散。“说一说”让儿童说出自己制作的想法,并能编出系列故事。“做一做”通过动手实践,做出自己的作品。“乐一乐”儿童在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怀有快乐的心情。这种学习儿童永远不会感觉累。
五、教学特点:
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养。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养。
3、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儿童的创造性让儿童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好,而不是句号。让儿童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5、自信心的培养。手工制作,小东西,大成就。儿童做完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再适时加上老师及家长的鼓励,让儿童感知到原来我真得很棒!
6、专注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按照家长要求来做事情,总是心不在焉。而作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孩子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充分调动手眼脑,是指协调一致的同时,形成对自我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