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浏阳蒸菜“蒸”向全国央视做专题欲传播
浏阳蒸菜“蒸”向全国央视做专题欲传播
(通讯员 丁小亮报道)
“ 浏阳蒸菜名不虚传,但更新换代的挑战也到来了。”
中央电视台记者赵小超和摄像臧公柱,在浏阳市老城区的几条老街上,中午时分,从不远处抓拍了五家有蒸菜供应的小吃店,他们感慨道,蒸菜要有新感觉,新标签。竹蒸笼,中型铁锅,远看就餐环境有点昏暗,蒸菜4到8元,蒸菜与其它小吃炒菜品种混杂在一起。“这与浏阳蒸菜的健康营养,快捷方便形成了较大反差。”
他们的直观感受与商务局近三年来的一系列举措的动因不谋而合。
近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广天地》栏目派出一个摄制组,历时七天,在我市采制《浏阳蒸菜》专题节目。他们先后来到蒸菜常用的原料基地之一的土八戒食品公司腊制品基地、美津园茶油生产车间,大围山镇客家人聚居区鲁家祖祠等,发掘浏阳蒸菜的烹饪历史文化,追溯舌尖之下的农产品和食材原料。在大围山镇鲁家湾村,摄制组重点拍摄了保留了传统色彩浓厚的蒸菜器具和灶台、熏制腊肉的方法,以及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浏阳市商务局向采访组介绍了浏阳蒸菜品牌化建设情况,特别是以政府角度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证明性商标之后的设想与举措。商务局市场副局长李凌向记者介绍,打出„浏阳蒸菜‟的招牌,是使蒸菜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国家地理标志等相关的品牌标识规范工作,不可能立杆见影,但却是一分投入三分收获,一日种树十日乘凉的长远之举,虽然看起来只是为蒸菜业发展吹喇叭,扩大了影响,但长期看却为保护浏阳特产,创造了无限商机,更是为浏阳人对外发展饮食文化打造了新产业。
作为湖南省第一家得到授权使用“浏阳蒸菜”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企业----鲁承伟的湘蒸坊,成为中央电视台的首选拍摄基地。鲁成伟吃螃蟹的行动,证实了商务局的预测和判断。他面对摄像机介绍说:在湘蒸坊全面实施品牌化规范化建设后半年时间,顾客对其店面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很快建立起来,食客云集不说,有追求饮食品位和环境的美食粉丝,不断扩大,回头客占了八成。可以说一次性投入大,但回报率却不低。“蒸菜的品质提升了,我的消费群体扩大了,不是在卖产品,而是更上一层楼,卖的是文化和品牌。”
据中央电视台编导赵小超介绍,《浏阳蒸菜》选题,是个30分钟的专题片,将全面深入展示浏阳蒸菜的历史文化,基本特点,特色菜的制作技术,在全国的发展情况等等。与以往的与花炮与风景等混杂介绍蒸菜的片子不同,属于“专业私人定制”蒸菜的名片。同时他介绍,〈农广天地〉栏目是CCTV-7唯一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公益性栏目,坚持独立采访,客观制作,每天播出2集,每年播出700期左右内容,范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三大类题材,相当于从餐桌到农田的过程展示。此前,该栏目播出过〈浏阳湘东黑山羊养殖〉《油茶树的种植》《花炮的制作》等节目,形成较高的收视率和忠实的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