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庞村城乡一体化交流材料
创新理念统筹发展
全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镇
庞村镇党委、政府
(2011年5月6日)
今年以来,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庞村镇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加快实现福民强镇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认真贯彻高凌芝书记在庞村调研时提出的“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当龙头、做示范”要求,努力探索和构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新设施、新支撑,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思路 庞村镇作为闻名全国的钢制家具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的支柱优势日趋明显,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具备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镇党委、政府在正确分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以新区和伊滨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明确提出要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并形成了《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具体规划构想》等文件,明确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三集中、六推进”的发展思路,即: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力就业、社会管
理一体化。明确了建设的重点是构建八大功能区,即特色种植园区、高档办公机具产业区、传统农业园区、商住区、居住区、钢制家具产业区、远景发展区和高效农业园区。明确了发展的目标是“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当龙头、做示范”。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以及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社区办和土地流转中心,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并推行日督查、周汇报、月小结等工作制度,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绩效考核严格健全的工作机制。
二、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新规划 去年以来,我镇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按照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尽量与新区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加快庞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目前已获上级批复。二是结合洛阳新区总体规划和伊滨区规划,投资15万元,聘请河南省豫建设计院修编镇域规划,编制了《洛阳新区伊滨区庞村组团总体规划》,并完成与新区清华方案的对接工作。为加快规划对接,我镇专门明确了2名班子成员负责督促、协调,镇主要领导每周听取规划进展情况汇报,还多次到郑州与设计院专家就总体规划进行沟通交流。目前,规划修编工作已完成,初稿基本确定,待专家评审后即可报批。三是按照充分尊重现状、适度扩张、科学布局的原则,完成了3.5平方公里钢制家具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为钢制家具产业发展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撤村并点,改造市镇,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新设施 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按照“滚动发展、自求平衡,市场运作,借力发展”的思路,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市镇改造等工作,一个全新的伊滨区庞村组团轮廓逐渐清晰。
1、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人口向镇区集中。庞村镇共有14个行政村、4万常住人口,我们计划通过撤村并点,将其撤并安置到顾龙公路沿线新规划的东西庞村社区、掘山社区、窑沟社区三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利用腾出的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集中发展产业。与城市规划区不同,我们的社区建设没有上级政府的大量资金支持,主要依靠“招商引资,自求平衡”。为解决拆迁、安置、建设中的资金难题,我们按照“全面宣传,重点推介,单个招商,逐一突破”的思路,大力宣传庞村镇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历史机遇、发展前景、独特区位优势和发展规划,充分彰显镇党委、政府在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当龙头、做示范的信心和决心,成功探索出了“镇政府规划、招商,村委会服务、配合,投资商投资、建设”的三方合作、约定股份、利润分成的建设新模式,以此带动全镇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东西庞村社区和窑沟社区正在规划和招商,东西庞村社区建设问题已与投资商多次洽谈,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掘山社区已启动,该小区位于顾龙路以北,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亩,计划建设19栋多层住宅楼,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围绕该小区建设实施,已拆迁企业5个、农宅
13户,拆除建筑面积26800平方米。一期9栋楼正在顺利施工,预计6月底主体可全部完工,其余10栋将于下半年动工建设。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首期建设的小区,做好拆迁户、应划未划宅基农户的安置工作,其余房源对外公开出售,利用所得利润和拆迁出的建设用地,分期实施小区的后续建设和弥补拆迁投入。
2、加快实施新市镇改造,全面提升镇区形象。结合顾龙路大修工程,我们于今年3月份启动了以镇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新市镇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计划6月份全面竣工。目前,高压线移位、绿化带重建、路灯安装、设立公交候车站台、供水供气管道铺设、排水系统改造已基本结束,绿化带补植补栽、慢车道改造、人行道改造正在进行。在新市镇改造中,我们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既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又帮助企业打造了提升形象的广告平台,实现了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如在路灯安装和设立公交候车站台两项工程中,镇党委、政府引进了经营城市的先进理念,采取与企业合作的办法,将路灯和公交候车站台的建设和广告使用权打包,面向社区公开招商,吸引花城公司、星高公司出资40万元安装路灯70余盏,通心门业公司出资22万元建成了2个高档次的公交候车站台。
3、积极谋划中心广场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镇区核心区形象。该项目位于中心广场和镇政府所在地,拟由开发商投资1亿元,对现有中心广场进行改造,并新建23层高层建筑一栋。项目建成后,镇政府可以现有土地置换办公用房5500平方米左右,中心广场休闲娱乐面积也将由目前的6000平方米扩大至
11000平方米,并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同步配套一批高档休闲健身器材。目前,中心广场规划方案已确定,土地报批和施工图纸设计正在进行,地质勘探已结束,预计下半年动工建设。
四、工农并举,集约发展,不断强化城乡一体化新支撑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统筹、促发展,切实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以工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方面,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今年第一季度共计新上项目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2.7亿元。主要包括通心公司防盗门项目、艾基诺公司扩建项目、先导公司扩建项目等。目前,我镇钢制家具产业集聚区已建成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在新规划的2.5平方公里的待建产业集聚区中,计划下半年启动标准化厂房区建设,该项目占地600亩,总投资12亿,拟入驻工业项目11个,集聚区内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将同时启动。目前,项目用地征收计划和前期手续报批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促进土地向规模化集中,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摸底准。认真做好入户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为科学制订土地流转计划和政策奠定基础。二是宣传透。镇领导和村两委干部加班加点进村入户,谈形势、讲政策、话利弊、算效益,增进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的了解,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使各村协议签订和土地流转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三是政策优。对于农户来说,土地流转
后不用投入资金,每年每亩可以获得900斤小麦补贴;对于种植大户来说,连片流转100亩的可由政府为其免费打井一眼。目前,已流转土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工作正在进行,镇政府已出资近100万元用于支付1000多亩土地的青苗补偿、新修通2条生产路、新打5眼深水井。同时,在已流转的土地上,规划配套深水井72眼,一方面已动员承包商先行打井,另一方面已申报60余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四是措施新。为了解决土地流转中的供需矛盾,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谋划启动土地预流转工作。基本方法是:镇政府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各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在拟实行土地流转的区域,提前与农户签订土地预流转协议,约定正式土地流转时的权利义务,待有种植大户需要土地时,直接按预流转协议履行双方权利义务即可快速完成正式流转。目前,我镇《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已出台,计划近期全面启动土地预流转工作,8月底完成1万亩土地预流转协议签订工作。五是效果实。目前,全镇土地流转工作顺利推进,已流转土地2720亩。其中东庞村、辛庄村、九贤村已连片种植红叶树、樱花、雪松等花木1700亩,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渐呈雏形。
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洛阳精神”,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尽快把庞村镇打造成“花在城中栽,人在花中游”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第二篇:城乡客运一体化交流材料2010
城乡客运一体化交流材料
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庆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2010年7月)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原来的城乡客运二元化的发展方式已不适应城乡经济发展需求。2007年以来,我们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省运管局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的精神,结合我市城乡客运发展实际,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百乡千村”农村客运网络和“四级公交”网络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城乡客运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使全市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得到了极大拓展,农村客运逐步形成了“干支互补”、“冷热搭配”、城乡一体、全面推进的发展格局。
一、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现状
我市辖7县1区、116个乡镇、1262个行政村,总人口256万,其中农村人口200.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8.4%。1
全市通班车的行政村117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3%。农村客运以班线客运为主,以小轿车定线客运为辅助,全市已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97条,农村客运班车520辆9360座;小轿车定线客运线路9条,定线小轿车293辆。乡镇汽车客运站73个,行政村候车站474个。按照省局的安排,选择了3个乡镇汽车客运站开展运邮合作试点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城乡联动,以城带乡”的要求,努力推进“规划布局合理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规模统一化、使用功能综合化”,优化客运资源配置,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带动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同步发展,达到安全有效、规范有序、人便于行的目标。
二、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统筹规划,以点带面,拓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 我们针对部分乡村客运网络覆盖存在盲区的问题,坚持“车头向下”的原则,以西峰区、庆城县、环县三个县(区)部分乡镇为重点,许可开通了60条城乡客运线路,共投入“村村通”小型面包车、城乡公交车113辆,按照循环发车的模式运营,形成了以重点乡镇为结点,辐射周边乡镇的区域性农村客运网络,实现了城乡客运“零距离换乘”,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全市重点县(区)城乡 2
客运一体化网络基本形成。
2006年,我市庆城县桐川乡至驿马镇至熊家庙乡沿线被列为全省城乡公交示范线路,我们以此为契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运输企业的积极性,庆城县万达运销有限公司自筹资金购置了11辆公交车,开通了驿马镇周边乡村10条“村村通”公交线路,辐射4个乡镇、35个行政村、285个自然村,方便了沿途6.5万群众乘车。形成了以驿马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的农村公交示范网,实现了公司化经营、网络化布局、公交化运行、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
2007年至2009年底,西峰区开通了城区至周边8个乡镇92个行政村的城乡公交网络,营运线路32条,投入城乡公交客运车辆37辆,并依托已建成的乡镇汽车客运站,实行循环发车,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各乡镇村的农村客运一体化网络。庆城县、环县相继开通了县城周边8个乡镇的城乡公交示范区,共投入城乡公交客车15辆,按照公交模式循环运营,单程运距在20公里以内,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半小时运输圈”。目前,全市其它县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
(二)疏堵并举,标本兼治,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 我们针对农村家庭自有车辆增多,并逐步进入运输市场 3 的状况,按照“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促进农村客运市场和谐发展,为城乡客运一体化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方面,按照整合、发展的原则,由各县(区)运管局统一规划,运输企业统一组织,把愿意从事合法道路运输经营的私人小客车组织起来,以乡镇为结点,逐步开通乡到乡、乡到镇、乡到村之间的定线客运班线。另一方面,按照规范、治理的原则,严厉打击小型面包车、轿车、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等车辆非法从事旅客运输的行为,保护城乡客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农村客运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利用已建成的乡镇汽车客运站,使城乡客运车辆进站运营,促进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截止目前,我市进行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的西峰区、庆城县共规范并纳入行业管理的各类小型面包车、小轿车达到86辆。
(三)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步伐 认真落实乡镇客运站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努力使此项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乡镇汽车客运站建设资金的筹措上,克服物价上涨和建设土地征用难的问题,在管好、用好省厅、局站场建设资金外,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 4
建民营”等多种形式,扩大融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有效解决农村客运站建设资金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城乡客运站管理模式,对部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乡镇汽车客运站实行了“站所合一”的管理模式,使乡镇汽车客运站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峰区充分利用肖金镇地处交通要道的优势,以肖金汽车站为结点,积极发展区域乡村客运,进一步拓展了乡镇客运网络覆盖广度和密度。华池县以抗大七分校至南梁红色旅游线路为依托,以人口相对密集的乡村为重点,沿线建设行政村侯车站30个,为发展旅游客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公司化管理,公交化运营,优化城乡客运结构
针对农村客运里程短、客流量小、人员分散、公路通行能力差、人货并行、运价较低的特点,我们把农村客运定位为“经济、实用、方便、安全”,坚持实行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以公交化运营方式为主,以定线、定班、定时为基本特征,采取“局部小循环”的模式运营,实现规范经营。对拟开通的农村客运班线,由质量信誉高、内部管理好、竞争实力强的运输企业经营,逐步实现车辆产权归企业所有,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收益按股份分配,使企业在资产运作、生产经营、组织管理上协调发展。
(五)积极扶持,优化环境,加快农村客运市场培育
坚持把加快农村客运市场培育作为带动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积极支持农村客运发展,优化农村客运发展环境。一是采取开辟新线路,改造、调整、延伸原有线路,鼓励骨干企业“车头向下”等多种措施,努力提高农村客运通达能力,实现行政村路通车通的目标。二是从线路许可、班线管理等方面为农村客运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使具备通车条件的村镇都能够及时通上班车,使已开通班车的线路都能够正常运行。三是优化农村客运运力结构,加快农村客运车辆更新步伐,发展车型相对统一的经济适用型客运车辆。四是引导深化农村客运经营主体的公司化改造,规范公司内部管理,逐步实现统一站点、统一车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结算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努力实现农村客运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同步发展。
(六)积极协调,联系实际,开展运邮合作试点工作 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运邮合作试点市。我们与邮政部门积极联系,加强沟通,根据多数乡镇邮政所办公场所属于租赁形式,服务设施条件差,急需资金投入,而建成的乡镇站功能单一,经营不善,出现闲置的问题,按照“乡镇汽车客运站改(扩)建为运邮合作点”的方式,使乡镇客运站更好地发挥效益,将新建成的乡镇汽车客运站通过改(扩)建,请邮进站,实现资源共享,节约 6
成本,便民服务。目前,我市运邮合作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客运发展方式。农村客运季节性、时段性比较强,客源极不稳定,农村客运需求对价格要求比较明显,消费能力欠缺,替代性比较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持汽车工业政策的稳步推进,汽车进入农村家庭是大趋势,这部分车辆调剂农村运输势在必行。建议重视农村运力和运输保障的探索,改进许可方式,实行备案登记,允许其在县城内农村开展区域经营,以缓解管理中的矛盾,方便群众出行。
(二)完善城乡客运发展政策。对城乡道路客运实行统一的发展政策和经济政策(运价政策、税收政策、投资信贷政策、补贴政策),采用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城乡客运经营主体的竞争环境公平化。同时,应当扶持城乡公交客运发展,采取减免各类税费等措施,使其享受与城市公交相同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和燃油补贴政策,减轻农村客运经营者负担。
(三)科学规划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对城乡道路客运站点的选址、规模、等级、服务功能等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各站点能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种客运服务方式有 7
效衔接,与城乡规划相配套。同时,要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快道路客运站场建设,尤其是行政村停靠站的建设,为构筑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座谈会交流材料
城乡一体化座谈会交流材料
一、XX概况
XX镇坐落于昆山城市的南郊,是昆山城市的南部副中心。现XX是由原XX、南港及大市三镇在二千年合并而成,镇域面积为116.27平方公里,全镇辖2个办事处、7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2万人。
近年来,XX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新XX、新形象、新感受”、“用细节打造精品XX”到“魅力XX”、“快乐XX”、“健康XX”、“精彩XX”、“实力XX”、“人文XX”,从 “合作共赢、诚信规范”到 “行动在于细节、服务重于招商”,从“珍惜合作、理性沟通、承诺是银、践诺是金”到“学会包容、懂得呵护”,从“环境就是生产力、安全也是生产力、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力”到“群防群治、警企联防、警民联手、人技结合”、从“疏堵结合、有效管理”到“以人为本、教育训练、提升素质”。一系列的理念立足于XX的镇情,源自于加快XX的建设步伐。为此,我镇也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苏州市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镇”、“苏州市新农村建设先进镇”等殊荣。
2008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农村居人均纯收入14000 元。
二、目前的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推进,XX的规模日益扩大,可以说与以前概念上的乡镇及国际惯例上的乡镇不可同日而语和同一而论。然而,新情况、新问题也就接踵而来,首要问题就是原有乡镇建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已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规划建设的实施能力、社会管理的整合能力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
一是条块分割削弱了乡镇的统一管理权,政府综合调控、整合能力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权责利不一致,使镇政府难以有效行使相关职能。三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干扰了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分税制财政体系的形成是以1994年为基数定的,以前的财力分成仅以保吃饭为基础,尚未考虑建设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近几年来虽有调整,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政府大负担的“事权”范围,如农村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
四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供给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一些思考
本着从推进有效管理为目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改革制度、强化管理,从而让经济社会发展与体制机制同步配套,促进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当然,这更多需要的是
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围绕“扩权、放权、授权”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具体措施。一理顺职责关系,落实应有事权;二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分配机制;三推进机构改革,强化人事管理。
二00八年十月九日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速加力。作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乡镇驻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为此,自年起,我们实施了管理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分局,加强对乡镇的镇容、环境、规划、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乡镇城管执法分局***处,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卫生质量,我县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积极地开展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把****作为全市实施这一体系的试点乡镇,着力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乡镇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购置、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县把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作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乡镇重点工作。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针对各乡镇的实际,重点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投资 万元治理了乡镇驻地、社区、村庄的环境卫生,购置了 辆保洁三轮车,修建了 处全封闭垃圾收集池,在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安排了保洁员。乡镇驻地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集中处理已经开始运行,1
增强了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不断加强小城镇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约束机制,确保有监管。实行环卫保洁日常监管制度,由乡镇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划区分片监管全乡镇环卫保洁工作,及时落实巡查监管记录和通报制度,确保巡查密度全覆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三是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机制,确保有人干。成立乡镇环卫保洁所、管理区保洁站、村保洁队三级保洁网络体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建立完善投入机制,确保有经费。实行“县里投一点、镇里出一点、包扶单位担一点、相关企业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了资金投入难题。五是积极推动乡镇环卫工作向科学化、机械化、无害化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小型污水处理厂,购置先进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机械车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乡镇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产环境。
总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卫服务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各项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会借这次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的契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进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城乡发展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具体体现。
【题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请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3.语言流畅,字数1200左右。
【范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健经济发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当前要重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改善其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创造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们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中公点评】
本文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总论点,经过总述后,提出了三个对策分论点,在布局上先总后分。然后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重论明了应取之策,属于策论文。
文章首段首先明确了当前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上来,使文章的立足点足以贯览全局,具有一定高度。在对策的提出上,首先总体而论,从宏观上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统筹和规划等措施,接下来几段分别从加强投入、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措施的步骤详尽,考虑全面,可操作性强。文尾亮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令人深思的同时顺势提出要贯彻十七大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的发展目标,严密扣题的同时,使文章收笔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