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路勘测实习日记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晴
今天早晨进行了实习动员,老师讲了一些实习的要求以及我们应该准备的东西,将这次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问题进行了讲解,然后就是对实习的人员进行了分组和明确了每个小组在实习时每天的任务。
在动员会上,老师着重讲了本次实习的任务,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七项内容: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内业。人员被分为七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负责一项任务,依次循环每个小组每天都会做不同的任务。还有就是老师讲解了一些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交接和仪器的使用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每天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接都应该有负责人签字。简单的讲解了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使用,因为我们以前并未使用过全站仪,因此这些老师讲的比较多。其实这些原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有讲到过,只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地去应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我们要注意仪器的校核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实地测量时,我们会遇到的问题,老师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讲解。
早晨的动员会大致就是对实习时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和应该注意的问题集体进行了讲解,会后老师对每个组的组长和总工都做了详细的实习要求,讲了一些在实习过程中该如何处理问题以及进行人员的分配。后面的就是我们自己准备一些实习时的日用品。下午主要就是针对实习时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了大致的预习,对一些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如何去校核进行了解。
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晴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实习前的预习工作和把实习时需要用到的东西进行准备。
按照实习要求,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项任务的预习:
① 通过复习道路勘勘测书,学会平曲线、竖曲线的设计方法以及曲线要
素的计算方法:在设计平曲线和竖曲线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满足的条件都必须有所了解。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的曲线长必须大于40m,在进行S型曲线设计时,要通过反算得到后面圆曲线的半径。② 复习选线及定线的方法:在选线时我们要处理好线路与周边农业的关
系,并且应该具有多个方案,在选线时,我们首先要全面布局确定线路的走向,选定出路线的走廊带和拟定多个路线方案,全面考虑多种选线要素,最后选定具体路线进行定线设计。
③ 了解路线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地形图的绘制
方法。尤其是地形图的绘制时,需要标明道路两旁标志性地物的标高,需要体现出地势的大致变化情况。
④ 安装道路勘测辅助设计软件并了解其使用方法: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
行加桩计算时需要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利用拨角法对其计算,需要注意在输入数据时,角度的输入方法。
⑤ 了解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仪器使用方法、原理及其校核方法。
对于全站仪,我们以前在学校的测量中并未接触,需要我们着重了解学习。水准仪主要是用来测量高程的,以前有使用过,因此只需了解其使用方法及原理就可以了。
⑥ 通过查道路勘测书学习水准测量、路线放样、地形测量的方法以及测
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晴
真正的实习今天就算拉开了帷幕,早晨出发去目的地。然而对于我们前两组来说到了目的地下午就得出去进行先前的测量任务。为了后面的小组尽快的加入到实习的队伍,我们就只好先进性一点测量任务,到目的地稍微休整下就进行下午的测量任务。
下午我们组的测量任务是角度的测量,先是对人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虽然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用过经纬仪进行过角度的测量,但是这次用的是全站仪,我们对它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以前从未使用过。虽然老师在测量之前讲过一些它的用法,但我们对他还是不能够准确的使用,因此只好慢慢地在测量中去探索。第一组使用罗盘仪进行实地的选线,我们则是根据他们的选线,利用全站仪测量出每个交点的偏角和每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全站仪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它可以直接显示出两个交点之间的偏角和角度,这样就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全站仪通过自身微处理器的控制可以自动完成距离、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坐标的观测和显示、存贮。通过不断的测量,对一起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方便了我们的测量。
看似很简单的测量,但当我们再聚的操作中才发现,并不是很容易的就能搞定,比如角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40〞而距离的误差必须控制在距离的千分之一以内,两个测点(交点或转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500m。因此我们每次测量一个交点都必须进行数据的误差计算。这样也就使得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测量的进度变得更慢。且由于只有一个棱镜,我们还得带着它来回的移动,所以测量起来不是很方便,而且也出现了一定的误差。由于对仪器的不 熟悉测量的进度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在光线比较暗的山里,棱镜对光的反射不够,因此只能很早的结束任务。虽然今天的进度不是很多,但是我们每个人对全站仪还收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的使用原理和再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算是为明天的测量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还是接着昨天的测角任务继续测量,有了昨天的基础,测量起来也快了许多。但是随着地形的变化,会出现无法通视的情况,这样就有给测量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测量的原理还是不变的。
我们今天主要任务就是测量交点3到交点6的偏角和距离,这项任务主要是在上午进行,下午则是对上午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同时和选线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利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明天要进行的圆曲线上的中桩点进行计算。在对交点3和交点4之间进行测量时,由于不通视的原因,在它们之间必须设立一个转点(转点至焦点的距离不大于500m,不小于50m),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对其角度和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交点3和交点4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由于地形的原因,每个交点之间都不能很好的通视,因此数据的测量出现的误差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交点5和交点6之间由于树木太多在测量时不能够很好地通视,因此他们的误差比较大。在每相邻的交点或转点之间需要进行市局观测,用作明天中桩量距时的校核。
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早晨的测量数据进行调整里同时准备明天的中桩测量。通过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转弯处进行设计,检查曲线及直线要素、平面
线性组合是否满足要求。对于四级公路,圆曲线半径最小为30m,而且圆曲线的长度必须>40m,在对中桩的数据进行输入时要注意角度的输入不需要进行转换直接输入,在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的特殊点进行中桩计算时可以利用拨角法,他们之间每10m加一个桩将仪器放置在缓圆(直圆)点上,然后根据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计算出的数据对其进行打桩。晚上我们还向前面的中桩组进行询问在实际的测量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该如何让去解决。然后就是一些仪器的交接和把数据交给内业组。
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中装测量,通过昨天公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的计算,我们今天主要是把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特殊点放样到实际中,同时对每个桩的桩号进行计算敷设曲线和定桩。
早晨的任务主要是根据昨天的测角数据设计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并且在距离相对较短的两个交点之间设置S型曲线(交点5和交点6之间:先设计出交点5的圆曲线,然后根据切线长反算出交点6的半径),然后把设计好的曲线要素放养到实际中。在直线段桩距为20m一个,而且每一个的桩号都为整数,曲线段的加桩间距为10m(当曲线上的点和整桩号相差在5m以内时,可以不加整桩号)。在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时,我们可以利用拨角法,将仪器架设在直圆点上(默认直圆点的坐标为(0,0)),然后根据角度和距离利用全站仪找出加桩的点,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点采用10加一个桩。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形在直圆点无法通视时,利用拨角发无法直接打桩,我们就需要进行间接的测量(我们可以将仪器架设在交点上,然后根据用拨角发得出的数据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出各个桩到叫交点的距离)。为了更快的进行测量,我们可以把仪器架设在一个交点,然后测出下一个点的直圆点,然后将仪器直接架设在直圆点上,这样就可以减少一次仪器的架设。对于交点5和交点6在草丛中的桩,我们也在其旁边坐了一些标记,以便于后面的测量小组可以很方便的找到。
下午我们则是对今天的中桩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圆曲线上点的要素进行计算,通过前一个交点的桩号计算出下一个点的交点号。然后将整理好的数据交会内页组。
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水平测量,通过已知的BM(水准基点)的高程对路线中线各中桩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我们具体的安排是早晨完成外业的测量任务,下午对数据进行整理,进行误差分析。
在对线路上各中桩点的高程进行测量时,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先是通过水准基点(BM4)处的高程进行测量,将水准仪架设在一个事业比较宽阔的点上,然后先将水准尺立在BM4处读取一个高程,然后依次读出各个桩号的高程(读数时只读取中丝的读数),用水准点(BM4)的高程加上水准尺的高程便可以得出BM4的视线高程,然后用其依次减去每个中桩的水准尺的读数便可
得到该桩号的高程。在测量的过程中尽量使水准仪到它两边中桩的距离大致相等,这样可以减小误差。由于地形的原因,对于不通视的桩我们要设立转点测其水平高程(转点可以为中桩也可以是某一个点),而且对于转点的高程也要通过水准点计算得出。在进行完往测时,还应该进行一次数据的反测,目的就是为了对往测的数据进行校核。在架设水准仪时,应使水准仪尽量的能够看到两边的中桩,而且距离比较远,使水准仪的气泡居中。
下午主要是进行数据的校核和误差计算,在进行数据校核之前我们应该先先计算出每个桩号的高程。对于基平测量利用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测量,其闭合差应该满足要求(中桩高程的检测限差为±10cm)。对于中平测量两相邻水准点间形成为附和水准路线,而且对于往返测的误差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将填写好的数据表交回内页组。
2013年8月19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横断面的测量,通过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地面线,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好人施工放样提供资料。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横断面的方向应该和路线垂直,在曲线段则和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垂直。
在进行横断面的实地测量时,对于直线段一般采用方向架测定,用方向架的两个固定片,一个瞄准该直线上任意一个桩,另一所指的方向即为该桩点的横断面方向;在圆曲线上横断面的方向即为半径的方向,但是由于实地情况无法确定半径的方向,只能大致的利用和切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横断面。对于横断面测量时根据实地情况,桩号两边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交点6到交点7之间,左边的地势比较陡峭,只能根据地势的大致走向进行横断面的测量。在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断面方向,是该点的法线方向(求出该点至前视点或后视点的偏角值,即可定出该点的法线方向)。在使用水准仪时,中桩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去前视计算得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其中在交点7和交点8之间隔了一条河流,因此他们之间的部分桩号无法直接测得横断面的数据,只能粗略的估计。在对于一些宽阔地时(庄稼地)为了不破坏庄稼,只能对其旁边的部分点进行测量,然后得出其高程。不过总的来说,横断面的测量还是比较简单的。
下午则是对数据的整理,在进行横断面的数据整理时,主要是计算出各个点与中桩点的高程差和相邻各点的距离。在整理完数据后,就是为明天的地形图的绘制进行准备,提前了解一些在进行地形图的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3年8月20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地形图的测绘,就是把地面上的点按照比例(1:500)测绘到纸上,画出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能够大致的反映出地形特征,通过不断的描点,画出道路的大致走向和道路两旁的地物,以及道路上的桩号。
由于地比较复杂,而且在外面画图不方便,我们早晨主要是进行道路两旁点的测量,并大致的画出草图,将测量的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标好号进行记录。首
先把全站仪架设在某一个点,瞄准某个桩号选择了一条基线,然后将全站仪对准基该桩号,将角度调为零度,读出其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差,然后按照比例计算出其在图纸上的水平距离,就可以将它标在图纸上。对于一些无法通视的地点,我们就需要设立转点,对于转点我们需要根据前一个基线点进行确定,然后将仪器架设在该点,选择新的点作为基线,然后按照同样的原理进行后面的测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反应地形的特征,我们对道路两旁也进行了测量,这样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就可以计算出地面线的高程。在地形图的测绘时,为了能够反映出地势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一部分等高线,这些等高线的确定就只有通过道路两边的地物来反映。
在我们组所绘制的范围内,道路的两边一边是山,一边是树林,对于靠山的那边等高线会比较密集,而且不容易测量,我们只好通过测量一些树木的位置以及竖直高差来确定地势的等高线。在交点7和交点8之间有条河流,我们只能测量出河两边的特殊点来绘制。我们的测量范围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地形图绘制起来也不是很困难。通过不断的描点,还是可以比较明显的体现出地势的变化情况。而且道路的大致走向也是可以体现出的。
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早晨测量的点描到纸上。首先我们对早晨的数据进行了整理,把大于一百八十度的角度进行转华到一百八十度以内,把距离按照比例(1:500)转化,这样在画图时就可以直接利用数据进行描点了。然后将描出来的点连接起来,画出道路两旁的地物,把圆曲线的要素和图的名称标号记录在图纸上,标出某些特殊点的高程,这样地形图基本就可以了,最后对一些细节进行描绘。
2013年8月21日星期三晴
今天我们组是内作业,主要任务就是对外也外业勘测各族各组的数据进行复查和汇总;技术资料的收集和保管;路线平纵横设计及所有设计图、表的绘制。
早晨我们对昨天交回的数据经行了校核,根据不同的分工,每个人都有校核的任务。对于角度的校核,我们主要对角度的偏角计算进行了校核以及导线磁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同时对视距的误差进行了校核。同时对圆曲线的设计以及圆曲线的曲线要素计算进行校核,对照选线组的资料对测角组的偏角进行校核。总的来说选线组合测角组的数据还是比较齐全的,而且误差计算都符合要求。对于中桩组,主要校核了平曲线的要素与测量记录是否一致,以及中桩桩号的计算是否准确,对圆曲线的中桩计算是否符合要求。经过校核我们发现中桩组的数据圆曲线的设计曲线长不符合四级公路的设计要求,并且圆曲线上中桩的计算并不是10加一个桩,他们的圆曲线上只有三个特征点,并未采用路坐标计算系统软件对圆曲线上的点进行加桩计算。水准组的数据,我们主要校核了基平测量的精度和中平是否闭合,有无漏测桩号的高程、计算数据是否有误。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水平组的测量方法是一种比较麻烦的测量方法,但是这样测得的数据误差会比较大,而且计算时数据量比较大,不利于校核计算。通过对他们组数据的计算,我们发现他们组的数据计算并未借助于已知的水准点(BM8)对后面的桩号高程进行计算,而且离水准点最近的点与水准点的高程相差5m,这样我们对后面的数据就很难进行误差分析计算。因此我们只好把他们组的数据交回到他们手中,下午他们又重新进行了测量。接下来就是对横断面的校核,主要校核横断面桩号
与中桩记录是否相符,横断面施测宽度是否够用,地物界限及标注是否清晰明显。
通过做内业,我们知道了在进行外业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在数据计算时,对于数据的校核和计算应该如何去处理。下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早晨交合的数据进行整理存档,然后对各组数据的上交情况以及数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上报。
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选线,由于选线是整个外业勘测的中心,随后的一切任务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因此选择一条比较合适的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选线就是实地确定道路的中线位置。但是在进行选线以前,我们需要对道路的整体走向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于一些地势比较陡的地方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早晨由于选线的位置在山顶上面,距离住宿的地方太远,我们很早的就出发了。在进行道路的选线之前,我们首先对道路的路线进行了勘察,对于一些需要设置曲线的地方做了标记以供选线时参考,确定了路线的大体布局方案,同时清楚了道路两边的障碍物,使视线尽可能的通视,确定路线的交点以及转角并进行定桩,同时粗略的估计曲线的设计半径、缓和曲线的长度、确定平面线形类型。由于我们使用的是罗盘仪,因此只能大概的测量出偏角,同时对交点进行栓桩,以便后面的测角组能够找到。在我们所选的路线上,有一段我们最初的想法是直接跨过一个凹下去的路段,但是考虑到这样土石方的调运量比较大,而且道路的高差变化太大,就只好选择了沿着实际地形的走势进行选线,虽然减少了土石方的调配,但是却增加了一个转角。在上下坡时,为了保证道路的超高渐变率,我们尽可能的沿着道路的走势,选择一条平、纵、横三方面都比较合适的路线。虽说我们是最后一个选先祖,选择的线路可能后面的组都用不到,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去对待,我们尽可能的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经济的道路,并把选择的路线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出来。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个任务,只要我们做好选线任务,实习就算完美的结束了。通过这八天的实习,我们学会了对于一般的道路应该如后在实地中进行测设,对于道路勘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实习的进度很快,每天都会有一个新的任务,但是我们通过每一天的任务都学到了不同的知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收获还是挺多的。
第二篇:道路勘测实习日记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晴
早晨8点多分,我们来到建工楼314教室召开道路勘测实习动员大会.董鹏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次实习,因为道路勘测实习也是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勘测实习,我们在每天的任务中发现自己知识点模糊的地方,系统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道路勘测设计程序、野外勘测与野外勘测期间内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处理现实的具体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及绘图的能力。本次实习的时间是从8月15日开始直到8月23日结束,为期9天。9天实习的任务总体可以归纳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7个部分,我们全体八十左右位学生将分为7组,实习期间每组按顺序每天执行一个部分的任务。通过完成每日任务,我们将书本上理论专业知识付于实践,不仅巩固我们理论知识,也增强我们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在暑期前我们进行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课题是在矿山区内给定的2个设计点设计一条通行并符合规范的山区公路,这次我们实习的设计内容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将课程设计搬到现实中,计算数据我们需要在实际中亲自测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增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和对仪器熟练掌握程度。大概介绍实习内容后,董鹏老师说明了实习的要求、实习内容和作为实习学生我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事,具体包括每天安排任务测量后的数据计算和校核、记录当天实习(工作)内容、进度和进度事项。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我大致了解道路勘测实习的流程后,仔细阅读了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了每天不同作业组需要进行的任务,我们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罗盘仪、水准仪、全站仪。部分仪器我们已经在以前的工程测量实习中使用过,但是新仪器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组查阅了工程测量教科书、道路勘测教科书、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并上网查阅仪器的使用,为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实习的任务分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7个部分,我们作为第一组,第一天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线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作业提供一条路线。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明天是早晨8点在建工楼前集合出发,我们都收拾行李并外出置办需要的物品,带好教科书,我们要在各作业组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做好各项外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算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我们乘校车经过三个小时旅途的颠簸,终于在中午来到实习地河北易县西陵镇的九龙山庄,实习基地条件的艰苦抑制不了我们来到实习基地初时的兴奋。第一天,根据分组我们第一组是选线组,董鹏老师和付成喜老师安排今天下午只有选线组和量角组需要进行作业。
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在下午4点多和几位老师一起出去进行外业勘测,选线是整个外业的核心,其他作业都是根据选线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如果选线路线存在瑕疵,后续的工作也会遇到麻烦。老师告诉我们选线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两交点间的视野通视,以方便罗盘仪和量角组读数。老师先给我们定好起点,并向我们介绍路线大致走向,并告诉我们一些定点的要求:交点不能定在清西陵古道上,我们设计的路线尽量不能以原古道为基准。
我组本次选线属于平原区选线,地形平缓,坡度缓和,纵坡一般不受限制,但是古树较多,通视条件差。经我组分析,茂密的植被区是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应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时,先将罗盘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使罗盘仪水平后,放下磁针,瞄准直线的另一端点,待磁针静止后,即可在度盘上读数,所得读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我们组分为前点(放坡插点)、中点(穿线定点)、后点(测角定桩)3个组。前点2人担任,组员根据老师告诉的路线走向,通过实地观察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插上标旗供后面组参考。中点组根据技术指标,结合清西陵这边平原地形和大量植被障碍物,修正路线的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穿,确定交点位置,同时对交点进行编号。后点组则是利用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订桩并在周边插上标旗提示后续组桩点所在。第一次定线我们交点1和交点2定点比较快,组员间可能沟通存在问题,我们在使用罗盘仪量角时,仪器在起点由于古树树干遮挡无法看到交点1的花杆。所以我们重新选取交点1,通过在交点1附近不停地调整花杆位置,利用对讲机确定仪器是否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花杆,我们确定交点1位置。因为明天我们仍然是选线组,今天下午的选线只是熟悉操作步骤,为明天的中桩、水平、横断组提供一个已选好的路线。我们钉好交点3桩号,大概确定交点4位置,我们收工,准备明日继续。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们紧接着昨天的任务,继续选线。清晨我们来点交点3,交点3和交点4之间是一片高耸的灌木林,老师早晨来我们组察看时,明确指出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我们交点3和交点4之间距离过短,交点4需要重选。交点3后是条公路,我们选线老师告诉我们点尽量选在公路旁,以为公路上旅游来往车辆较多,影响到我们安全和仪器的架设。
有了昨天的基础,组员分工也比较明确,我们轮流进行前点、中点、后点的任务,让每个人都熟悉操作。我们今天选线的公路段,其主要地形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大、通视条件好,路线绕开了农田、树林等障碍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经过一座桥,我们要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即是我们设计的路线要从桥上通过,不然后续的中桩组任务无法钉桩。交点5和交点6间是西陵的入口,周边由于松树过多视野条件极差,我们通过架低仪器来保持通视。交点6到交点8间基本是条直线,但纵坡变化大,路线上下起伏,由于还有公路存在我们选线比较容易,基本沿着公路路线走,选出交点8后,初步打下桩后,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测角,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测角及转角的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素的计算和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业前,我们仔细学习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到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以全测回观测,二次观测差不超过30″,正倒镜的点位误差每100m不能大于10mm。了解到这些,我们在后续的作业中需要着重注意这些问题。
我们来到交点6,先以交点5校准清零,但是交点6和交点7间、交点7和交点8间不通视,前者因为植被阻碍,后者因为两交点间存在一个起伏坡造成量距困难且无法观测,我们在这三个交点间分别增设了2个转点,转点至交点的距离不大于500m符合规范要求。为了避免我们测脚时发生错误,我们在作业过程中测角检查以确保测量精确。组员轮流进行作业,即轮流标定路线、观测、读书、跑杆、计数,熟悉掌握量角步骤。
晚上我将我们组测得的数据绘成CAD图,交点6到交点8的转角接近180度,在老师提议下,我们删去原选线组选得7号交点,后续交点修正为前交点值。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中桩组作业,中桩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线确定的交点位置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桩号计算、实地勘测、订桩。我们从交点6开始中桩作业,桩号的计算已经在昨天晚上经过组员的一起努力手算得出。中桩桩位允许误差:纵向(S/1000+0.1)m(其中S为交点或转点至桩位的距离,单位为m)。横向10cm。直线上中桩间距一般取20m。
在交点6至交点7的一段路上,我们设计的路线有条从路边景观松树林穿过,视野十分不通视,我们设立个转点,然后在现场算出转点到各个桩号的距离、转角,从而完成该路段的中桩作业。中桩组需要钉设的桩为20米桩、平曲线主点桩,在平曲线段我们采用10m桩。交点7到交点8路段有一段路在河上,我们无法钉桩。本次作业困难的地方主要在交点6至7之间,不仅有松树阻挡视野,还有一个山坡,我们一共设立了3个转点,才将这段路的桩全部钉好并做标记方便后续组观测。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水平作业,水平组的任务是通过对路线中线各中桩的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而水平测量主要分基平和中平,基平主要是设置临时水准点并进行交点高程测量,中平主要是对各中桩进行水准测量。水平组的主要测量方法是简单的水准测量,比起四等水准测量简单很多,总体任务也比较轻松。
中平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限差为±50mm,中桩高程一般观测一次,取位至cm,其高程限差为±10cm。中平测量采取单程法,以相邻两个水准基点为一测段,从前一个水准点引测并对测段范围所有路线中桩逐一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水准基点。如果和基平符合,即可据以计算测段全部中桩地面高程;否则我们就重测,必要时我们还检查误差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误差产生。中平符合基平精度要求为1.5倍基平限差;中桩地面高程符合误差不得超过±10cm.中平测量中应考虑转点尺有传递高程关系,股灾测量时先测前后转点,后侧其间中桩,对于转点尺读至毫米.中桩测量只做单程观测,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先计算测段高差∑h中。他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高差之差称之为测段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中平限差;否则重测。中桩地面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5cm。中平测量时,对路线与建筑设施发生干扰及改建公路利用原有构造物的有关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测出其高程,其检测限差为±2cm。
水平组的任务的进度跟今日的中桩组挂钩,早上我们测完自己打的中桩100多m就结束任务,等下午中桩组基本打完桩后再出发进行测量,水准测量我们以相邻的2个桩号为一测段,从我们第一个观测的桩号开始,逐点观测每一个中桩的地面高程,闭合于下个桩号点。组员任务也比较轻松,基本分为三组轮流进行读数、扶水准尺的任务。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本日中桩组打桩一些问题:相邻5m内出现2个桩、部分地区桩乱钉。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晴 继水平任务是横断测量,我在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中曾做过横断面设计,对横断组任务有大致了解,横断测量是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在路线横向的地面起伏情况。
由于横断任务比较轻松,不需要那么多人手,组长让我去其他组学习明天地形测量再回来进行横断测量,在今天地形组学习大致了解地形图大致步骤,我回我们组进行横断测量,回去后他们作业已经进行差不多了,我们组采用水准仪法测量横断面,测出横断面特征变化点与中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在中桩两侧各15m范围内施测。记录时,将中桩水准尺读数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前视计算出得数即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用皮尺丈量特征点与中桩的累积距离。测量中我们需要注意:注意钢尺起点不是零点;水平距离必须累加的,测量尺把钢尺拉直,测水平距离。以中桩位置为原点,左右各测15-20m,测4-5个特征点。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作为地形组,我昨天便通知全组人员今日7点出发,上组地形图绘至K1+320点,我们今日从K1+300开始测量,地形组的任务是根据已打好的桩点,将周边标志性的建筑、树木、农田测绘出来。
由于我在前几天去别的组学习了地形组的经验,我也将我学到的经验与组员分享,首先我在草稿纸上大致绘出我们需要测的路段大致地形图,并在草图上标志我们需要测量的点并作备注。选取一个视野通畅的位置我们架好仪器,我们需要测量2个桩号点作为已知点,这样在绘制地形图上我们可以根据桩号点找到测量点,方便下一步继续作图。我们测量使用全站仪,即读出测量点与测点的夹角、距离和高差。绘制地形图的比例是1:500,我绘制地形图的图纸是60厘米长,折算成实际距离约为300m,考虑到我们路段蜿蜒并参考上组地形组测量距离,我们决定今天测量300m。测量过程中,组员轮流跑杆、读数,任务比较轻松,我们从K1+300测到YZ(K1+576)点,途中我们设了4个测量点,将沿途具有标志性松树、庄稼地转角点、土坡顶点、山区公路特殊点一一测出。
测量完,我们回去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特殊点高程,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已知点到测量点的夹角,计算各个测量点与测量点为极轴的夹角。处理好数据后,我就在图纸上绘制地形图。绘图中,我借鉴上一届的地形图,熟悉了解到一些物体的标注,然后根据已经处理好的各个测量点高程数据在草图上大致绘出等高线,在校核后再在地形图上绘出。
实习日志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从事了内业组的工作。内业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资料,审核其他组的数据,利用纬地软件绘制地形图,同时负责各个小组之间的联系。看似很轻松,其实不然。我们的每一个小差错都会影响到其他组的进展。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我们组的重要性。
我今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收集、输入数据和校核,因为实习的人员并不是每一个都认识,为了节省时间去找人,我们在昨天晚上要了每组组长的联系方式。早上我们组全体人员来到会议室复查了勘测资料和原始记录。若发现各组有缺漏,就对讲机呼叫他们组让他们上交数据,空闲之余我也顺便完成昨天未完成的地形图,我们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检查无误后,进行了系统化的归档。搜集整理工作最轻松。其实不然,搜集整理工作有他的特点:虽然不用现场作业,但要一项一项核查每组的数据,有些数据误差较大需要修改。绘制纬地地形图时,我们也要将水平横断数据输入到纬地软件里,然后像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一样拉线,绘制条完整的路线。
第三篇:道路勘测实习总结
道路勘测实训总结
一、实习目的a)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b)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桥涵、调查、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c)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d)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
e)完成实习报告。
二、实习时间
第12星期一至130周星期五,为期两周。
三、实习地点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校园内
四、实习内容
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按指定地点测绘带状地形图。然后拼接地形图。将地形图拼接好后复印,在复印的地形图上按一般三级公路线性标准进行路线是初步设计。按上述要求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设计完成后,进行实地放线。
五、使用仪器
所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花杆、皮尺、计算器、绘图用具等
六、外业测量任务及标准
1、给定起点,踏勘选线,初步确定路线走向及交点位置。
2、进行基平测量,在给定的水准点接引水准高程至路线两侧,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闭合,测量要求设定水准点,全线不少于3个,测量精度按五等高程精度控制。
3、平面放中线,根据选线结果进行量距、定桩,敷设曲线及桩号计算,直线段20m,曲线段10m一个桩,特征点进行加桩。
4、测量中平,测量每个桩号的地面高程,高程取至cm,单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
5、横断面测量,对每个横断面进行测量每边宽度根据地形测量18-20m。
6、路线带状地形图测量,要求中线两侧50m,地形地物按测量规定进行标注,等高距为1m,图纸比列1:2000。
七、个人心得与总结
两周的紧张而又难忘的道堪实习生活在时间的催促下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了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获得了勘测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努力,我们完成了测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这期间我们都学到了很多,领悟了很多,尤其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检验我们是不是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还有这次实习让我们再次体验到一个人是不能做好事情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道堪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的应用,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这次实习外业分为四等水准测量和碎部采集两个部分,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到达目的的以后我们马上分工,各司其职,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开始测量起来。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时候,我们很早就来到了我们的实习地点-益阳市秀峰公园。当天天气不是很好,还有点冷,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们,我们来到那里后,读数的迅速架好仪器,立尺的立尺,马上就开始测量起来了,当测量员读完数后,记录员马上将结果算出来,检验是否合格,若不合格马上告诉测
量员,测量员马上进行重测。就这样不断的重复测量工作,一千多米道路就被我们测量完了。进行碎步采集的时候,我们是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因此我们测量的快速很快,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很快的将地形图测量搞完了。
这两周的道堪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由于某个数据的算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更深刻的体会了实物与图纸之间那种密切的关系,从而积累了少许经验,使我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知识。总之,虽然实习结束了,但它留给我们很多很多,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第四篇:道路勘测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路线勘测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方向)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结合公路勘测生产任务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公路外业详测的各项技术操作,为今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基础。实习要求结合生产或在实习基地模拟生产任务进行,并按公路测量队的编制,每个同学必须完成公路测量队各作业组的训练,掌握各组的基本操作,同时还应了解勘测队长工作职责和勘测队的组织管理。
(二)实习时间
2009年9月9日——9月18日
(三)实习地点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河北农业大学校外实践基地及其周边(四)实习内容
1.道路勘测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2.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中桩、水平、横断面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操作。
3.路线布局的基本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五)实习过程
我们组第一天的任务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内容包括基平和中平,中平主要进行中线水准测量,既根据已设置的水准基点测量线路上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基平的任务是要在公里沿线设置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要的水准基点,并提供水准点高程;通过对中线进行水准测量测出中桩地面高低起伏情况,为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基平测量我们组选择的是两台水准仪同步施测单程观测进行附合测量。我的任务主要是水准仪的调平和读数,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我对测
量仪器经常进行检查校正不让错误带到下一步,另外还要保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长度80—100m左右,基平读数应该精确到毫米。
基平测量的方法:
(1)将水准仪置与①测站,后视水准点BM1,读得的读数a1,前视转点ZD1,读得的读数b1:将BM1读数填入表的后视栏中,将ZD1的读数计入表前视栏中。
(2)搬仪器到ZD1和,ZD2之间的②测站,后视转点ZD1读得读数a2,前视转点ZD2,读得读数b2,将ZD1读数记入后视栏,将ZD2读数计入前视栏中。
(3)将仪器搬至③测站,后视转点ZD2,读得读数a3,前视转点BM2,读得读数b3然后分别将读数计入表中的前视栏和后视栏中。
(4)每个转点上必须读完两次读数后方可移动水准尺。
中平测量采取单程法,以相邻两个水准基点为一测段,从前一个水准点引测并对测段范围所有路线中桩逐一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水准基点。如果和基平符合,即可据以计算测段全部中桩地面高程;否则我们就重测,必要时我们还检查误差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误差产生。中平符合基平精度要求为1.5倍基平限差;中桩地面高程符合误差不得超过±10cm.中平测量中应考虑转点尺有传递高程关系,股灾测量时先测前后转点,后侧其间中桩,对于转点尺读至毫米.中桩测量只做单程观测,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先计算测段高差∑h中。他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高差之差称之为测段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中平限差;否则重测。中桩地面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5cm。
当中线测量完毕以后,就进行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测定出一定宽度范围内每个中桩垂直于路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状况。,测量时路线的方向和沿线的中桩均已测定,就可以逐桩依次进行路线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的任务就是测量个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并绘制横断面图,为路基设计(包括布置路基横断面,挡土墙护坡等)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及其施工放样提供可靠的依据。
我们组接下来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公路定线的第一步,也是整个道路勘测外业的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确定公路中线位置,即进行线路查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道路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其主要工作是确定路线交点及
转点并钉桩。要求交点之间必须通视。交点之间的连线为导线,导线长度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技术标准关于直线长度的规定。
第六天是测角,今天这个任务是在临时加入的,因为当地一位村民了解到我们是去当地进行道路勘测实习时,希望我们能给他们设计一条路,起点是他们家门口,终点是清西陵旅游公路的交叉口,全长五百多米,由于选线组之前一天已经选好线了。我们导线测角组主要任务为测角和量距,用到的主要测角仪器是全站仪。当天的任务量可以说非常的重,并且还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全站仪屏幕老是无缘无故卡死,任凭上下旋转镜头都没有反应,为此耽误了不少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都没有回基地而是在附近买了烧饼和矿泉水简单吃了一点就开始接着工作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务,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们终于测完了所有8个交点,晚上我们把数据交给下一组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们测的数据和另外一个组测的出入很大,中桩组没法进行下一步工作,我们后来又反复核查我们的数据确实是我们的失误,分析原因很有可能是我们立花杆的时候没有立在钉的正上方。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们组就出发重新开始前一天的工作,这次谁也不敢马虎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就完成了任务,核对数据都在误差范围之内,大家总算长吁了一口气。
最后一天的任务是中桩,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选定交点位置、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钉桩、敷设曲线及桩号计算。量距时一般采用皮卷尺或绳尺进行,公路等级要求较高时,最好采用钢尺或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等进行。量距累计的导线边边长与光电测距仪、全站仪测得的边长的校差不应超过边长的1/ 200,否则应返工。
中桩钉设与中线丈量同时进行。需要钉设的中桩包括起终点桩、公里桩、百米桩、平曲线主点桩、桥梁隧道中轴线控制桩以及地形地物加桩等。直线路段上的桩距一般为20米,在平坦地段应不超过50米,位于曲线上的中桩间距一般为20米,但当平曲线半径为30-60米、缓和曲线长为30-50米时,桩距不应大于10米;当平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小于30米或用回头曲线时,桩距不应大于5米。曲线测设时应先测设曲线控制桩再设其它桩,通常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两种方法。所有中桩应写明桩号、转点及曲线桩还应写桩名,并按每公里在背面编号。中桩的书写常用红油漆或油笔。这可是所有工作中最繁琐的一项了,需要我们不停地调整站的位置直至最终确定点的位置,我们一上午就做了两个点,中午我们都放弃了回食堂吃饭,就在路边简单吃点烧饼就接着工作了。一直到下午五点多我们才把工作忙完,当然看着路上我们亲自测定的桩点和标上的桩号不禁心头涌上一股成就感。
(六)心得体会
十天紧张而有难忘的道路勘测实习生活在依依不舍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深刻领会的道路选线的步骤和技巧,着重培养了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团队合作不但是组内成员还有组与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培养了我们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少许经验,使我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另外一次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道路勘测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会数据处理而且基本懂得仪器的操作。所以我们在测完后有特别安排时间让接触仪器比较少的成员进行单独操作,并让比较熟练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指导。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都做得很起劲,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很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等疑问都在实习中得到了答案。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就像上面提到的侧水平角的时候,立花杆除了立直外,还要选在正确的位置,稍微偏离一点就会步步出错,放偏了一点导致每个角大了4’,距离就偏了1.8厘米。
总之这次道路勘测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和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我相信这一定会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一、了解公路测量队的组队、测设准备、公路视察及前站工作。
二、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桥涵、调查、内业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三、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地物下曲线的运用和测设。
四、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
五、通过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综合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判断的处理问题和工程设计的能力。实习任务: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初测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资料。
初测的任务则是要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的核实落实,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的内业工作。
公路道路定测,即定线测量,是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和调查工作。其具体任务是:根据上级批准的初步设计,具体核实路线方案,实际标定路线或放线,并进行测量详细和调查工作。
实习内容:
2010年12月27日,我们交通规划与管理专业开始了为时两周的道路勘测实习报告,下午三点我们准时来到基础实验大楼来领取仪器。在每个小组长检查完仪器后,我们在李教授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了语音大楼旁。李教授给我们指出了每个小组路线的起点以及起点旁边的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在确定起点后,李老师又带领几个同学指出了每个小组路线的终点以及终点附近的水准点,并且将我们每个小组路线的走向都大致规定了。由于所修建的公路是三级公路,我们综合考虑了道路修建时不能拆迁建筑物等因素,初步定出了路线的第一个交点,也是这条路线的一个实交点。由于路线较短,所以定交点时我们采用的是目测,从起点根据路线大致走向,在菁园门口的长下坡处以视线大致为直线方向,综合考虑路线与两旁建筑物以及从这条直线转向图书馆的路线的关系,我们确定出了第一个交点的位置,并用记号笔作上标记,在后续的测量中如有问题还可加以修正。
12月28日,我们组的主要工作是定出我们小组路线的第二个交点和进行基平测量工作以及测量角度。由于我们小组共有九名组员,为了合理安排工作与节约时间,我们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定出第二个交点,另一组测基平。我们这一小组由三人组成,一人操作水准仪,记录计算一人,剩下一人则负责立花杆。基平的主要工作是设置临时水准点并进行交点高程的测量。基平测量采用不低于S3级的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