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加强派驻机构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文章标题:切实加强派驻机构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为了适应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需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次体制改革的契机,切实加强派驻机构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派驻机构干部队伍。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机构设置和充实人员编制
组织建设是派驻机构自身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派驻机构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派驻机构设置、调整充实人员编制。按照中央纪委同志在部分省(区、市)纪委、监察厅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抓住这次体制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调整充实派驻机构的力量,使派驻机构覆盖到各重要部门”的要求,我们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我省的实际,及时提出了完善派机构设置和充实人员编制的建议意见。经过多次汇报和协调,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组织、省人事厅、省编办及驻在部门党组的大力支持,使派驻机构在2000年机构改革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充实。目前,38个双派驻机构、8个单派驻机构,基本覆盖了省直机关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38个双派驻机构中,有2个(省体育局、省政府侨办)是原派驻纪检监察专员改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有4个(省粮食局、省扶贫办、省移民办、省人防办)是新增设派驻纪检组、监察室。38个双派驻机构核定行政编制名,其中15名是这次改设和增设派驻机构时从驻在部门连人带编划转调整的。由于年龄等原因,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已经或将要退出派驻机构的领导岗位,再加上一部分领导干部交流和改任其他职务,缺额的领导职位相对比较集中。选好配强派驻机构的领导干部,是这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对空额的领导职位,应积极组织推荐和物色合适人选,必要时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采取组织推荐与公开选拔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德才素质好、改革创新意识强、业绩突出、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派驻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对缺额的一般干部职位,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或公开选调的办法予以充实。
二、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派驻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因此,要紧紧抓住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的有利时机,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所以,加强思想建设,就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派驻机构的各项工作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派驻机构干部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开展经常性、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作为派驻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更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顶得住诱惑,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为驻在部门的党员干部作出表率。三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派驻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逐步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省纪委、省监察厅的领导同志和派驻机构的负责同志都要及时了解和定期分析派驻机构干部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思想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消除思想压力和负担,使他们始终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作风建设,自觉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转变派驻机构干部的作风。一是要联系群众、一心为民。在工作中要经常深入群众当中,了解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派驻机构的各项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意愿,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派驻机构的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了解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在这方面要多想办法,多出主意,为驻在部门当好参谋和助手。三是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都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对待违法违纪问题和不正之风,要公正无私、刚直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四是要勤奋敬业,无私奉献。派驻机构的工作,肯定时常会遇到阻力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更加需要有奉献精神、吃亏精神和牺牲精神。要提倡只干不说或多干少说的良好风尚,反对不干只说、少干多说和未干先说的不良风气。少一些对名权利的冲动和欲望,多一些干好工作的执著
和拼搏。少一些急于调整、急于升迁的浮躁之气,多一些埋头干事、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派驻机构的同志要特别注意尊重部门的领导和同志,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多向他们汇报和请教,加强情况交流和沟通,积极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自觉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干部人事工作是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派驻机构的干部实行统一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目前,我们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监察厅关于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有关文件规定,草拟了《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和《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将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提交省纪委常委会审定后下发执行。下一步,还要结合我省派驻机构的实际,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干部调配、干部轮岗交流、公务员考试录用、干部年度考核、干部任职考察、干部辞职辞退、干部请销假、干部档案管理、后备干部推荐等各项制度和具体的操作程序。要在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在干部推荐、考察和考核、竞争择优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制定符合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实际又便于操作的办法,逐步形成科学的干部评价机制。在干部考试录用上,要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招考的原则,做到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进一步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五、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结合当前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实际,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断创新干部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所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派驻机构的干部队伍中来。一是要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要把派驻机构干部培训纳入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干部的培训规划,分期分批进行安排。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加强纪检监察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而且还要加强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现代科学知识和驻在部门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安排到党校、行政学院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省纪委省监察厅举办的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还可以通过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学习,不断提高派驻机构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要结合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干部选拔交流等工作,严格把好入口关,要注意选调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充实和加强派驻机构干部队伍,不断改善派驻机构干部队伍的结构。三是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不断增强干部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力、实施有效监督能力、依法执纪办案能力、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能力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能力。
《切实加强派驻机构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切实加强派驻机构自身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二篇:努力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努力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
——六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一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党所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干部队伍素质是关键因素。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就是为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培养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最有力保障。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尤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是选人用人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与“才”相比,“德”始终是第一位的。如何考察干部的“德”?这就要看其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看其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看其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看其是否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在“德”的方面才是过硬的,这样的干部才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才能有力地领导和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拓宽干部选拔任用渠道。要坚持五湖四海,不要搞小圈子、拉帮结派;要正大光明,不要背后搞小动作。要依靠群众选拔干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干部的评价,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群众对干部的真实评价,及时掌握干部在社会上的“口碑”,对于群众评价较差的干部,即使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也不要急于提拔重用。要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完善提名程序,明确提名责任,防止实际存在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对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的举报,要坚决查处。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年轻干部队伍的素质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大力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打牢理想信念根基。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
要加强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去,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去,锤炼他们的作风,增长他们的才干,使他们切实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仅要重“选”,更要重“管”。要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实履行对干部的监督职责,强化党内监督,加强上级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多层次多渠道管理约束干部。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考核质量,整合考核资源,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准确性;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认真执行各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干部有关情况。完善及时发现问题的机制,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要拓宽干部“出口”,切实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就要求党的干部工作及时跟进。我们一定要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选好干部,管好干部,用好干部,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改革攻坚和自主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政如何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如何扩大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如何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投资规划,如何管理好财政部代发的地方债券,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如何适应税制改革,加强税源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培植财源壮大地方财力,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进一步支持解决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等等一系列现实工作的改革热点,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能否胜利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的财政工作任务,是一个事关“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关键在于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素质。
素质,是依存在人或事物中固有的素养品质。就人的素质来说,它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一般是指先天的禀赋、资质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具有广义的素质及修养的含义。它是才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人的素质大体可分为政治素质(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素质)两个方面。前者是他们的内在特性,后者是他们的外部特征,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此: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思想政治素质是公务员素质的灵魂。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公务员队伍,不断提高财政工作者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
第二、要把能力建设贯穿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能力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潮流,也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按照公务员法提出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治国理政的本领,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全体公务员不断提高五种本领:
一是不断提高促进发展、推动改革、维护稳定的本领。二是不断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本领。三是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四是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本领。五是不断提高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善于自主创新的本领。从而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升财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沈跃跃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沈跃跃:努力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骨干,是推进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和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干部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是干部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首要问题。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注重从党的中心任务出发,坚持执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选人用人标准,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认真总结我们党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着眼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突出强调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为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冲破各种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身份限制,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放眼基层和生产一线,放眼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的地方,放眼关键岗位、重要岗位、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唯贤是举、选贤任能,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抓住了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现在的干部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知识本领不断增强,但由于多数干部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客观上比较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重大政治风浪考验,在党性和作风等方面呈现明显不足。一些干部出问题,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同时,更加突出以德为先,把德放在选人用人的首要位置。判断一个干部的德,首先是看政治品质,特别是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要重点了解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要看干部的道德品行,了解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情况。如何准确识别干部的德,一直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要不断探索考察干部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努力把德考准考实。要坚持用好考德结果,优先使用德的方面表现突出的干部,教育提醒德的方面有不足的干部,坚决调整德的方面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选人用人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党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更需要各级干部真抓实干、干事创业。要大力树立凭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多干事的人受激励、干成事的人得重用。干部干得怎么样,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要坚持把干部实绩交给群众来评判,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和实绩公示等制度,切实做到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不使用,引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坚定干部队伍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这对建设高素质执政
骨干队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当今世界,不同力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竞争日益激烈,更要求党的干部打牢理想信念根基,提高思想鉴别力,增强政治坚定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当代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经济社会生活注入了强大活力,也带来了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果党的干部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就很难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从干部队伍状况看,当前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注意并切实解决好的,就是理想信念问题。少数干部之所以走上腐败道路,归根结底都是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上没有把持住。
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理论上的清醒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位,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其次,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当前,特别是要把政治纪律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三,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针对群众对一些干部的道德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把道德建设摆在干部队伍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建设能力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
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着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的事业就会停滞甚至遭受挫折。党的群众路线,要靠全党贯彻执行,更要靠党的各级干部带头践行。总体来看,各级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做得是好的,但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考验面前,也有一些干部存在脱离群众等倾向,有的宗旨意识淡薄,不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的政绩观不正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甚至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干部队伍中大兴为民务实清廉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各项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要教育引导干部增强为民意识。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各级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教育引导干部多干务实之事。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坚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经常深入基层,直接联系群众,虚心拜人民为师,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要教育引导干部保持清廉本色。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人民群众对干部腐败最痛恨,干部腐败对党的威信损害也最大。因此,要把防治腐败、保持清廉作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教育督促各级干部始终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以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重点部署。我们要按照报告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干部考核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通过制定实施“一个意见、三个办法”以及加强干部德的考核意见等措施,推动形成了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导向,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有力保证。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干部群众对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新期待,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更好地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干部德的考核和科学发展实绩考核,促进干部重德、修德、守德、立德,促进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考核办法,把平时考核、考核与换届考察、任职考察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掌握干部的表现情况,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扩大考核工作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增强考核工作的公信力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真正发挥考核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导向、评价和监督作用。
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近年来,围绕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我们积极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力度,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成效。要深入总结经验,用好成熟改革举措,加快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法,探索多种形式的竞争性选拔办法,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配备,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着力改善干部队伍的来源和经历结构。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继续探索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办法,构建干部能下能出机制。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要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健全干部管理体制,在深化分级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重点培养、重点选配、重点管理、重点监督,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同时,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落实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诫勉函询、述职述廉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干部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第五篇: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国税干部队伍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国税干部队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国税系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税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教育加管理、监督加激励、制度加文化”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国税事业和国税干部队伍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我对新形势下党的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强化教育,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是省局提出的一项系统工程。太原市国税局在贯彻落实“人才兴税”战略上,紧紧围绕“人才兴税,教育先行”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长规划、短安排和超前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扎扎实实抓好四项教育。一是抓党组中心组(扩大)理论学习。把每季度末月的市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全市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采取市局领导亲自讲课与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相结合的形式,并形成制度。2004年5月以来,先后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24期,其中扩大到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8期,分别组织开展了以“求真务实”、“依法治税”、“执政能力建设”、“强化责任”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增强了理论学习的系统性;组织了“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大讨论,基层单位的代表就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如何当好正职和副职等内容进行了工作交流;开展了“求真务实”大讨论,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掀起了学习政治理论的高潮。二是抓法治教育。结合清徐县国税局干部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以树立法治观念为主题,从2005年7月至9月,在全系统集中开展法治教育,强化广大国税干部对“依法治税重在治内”理念的认识,教育每一名国税干部要知法、懂法、守法,在税收工作中必须做到“为政遵从法律,不以私意而兴作”。三是抓素质教育。开展了规范化培训,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8期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研修班,全市副科以上领导干部120多人参加了培训,达到了“开眼界、拓思
路、长能力”的目的;开展了计算机知识更新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统考和一般干部抽考,并对考试成绩进行通报,以考促学;倡导个人自学,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全市干部职工自学了由国家税务总局编写的X类教材中的税收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知识,并组织了全系统统考。四是抓廉政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廉洁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工厂、农村、革命老区参加劳动、体验生活、接受教育,增强大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组织干部职工到监狱直接面对触犯法律者,以案说法,警钟常鸣。
二、加强管理,提升国税干部行政能力
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切实增强国税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太原市国税局的做法是,把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作为龙头,把大力推行税收执法“五制”作为加强队伍管理的抓手。首先,强化对“一把手”的管理。市局明确规定,凡出现重大偷漏税案件使国家税款受到重大损失的,内部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社会影响坏,造成不良后果的,“一把手”要引咎辞职,不主动辞职的责令辞职。2005年,对因内部管理问题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的清徐县国税局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降级和免职处理,对其他3名班子成员也分别给予了行政降级、行政记过和行政警告处分;市局稽查局因工作不力、管理不善,“一把手”主动辞职。其次,突出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管理。提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出问题,“一把手”要负责任;下级“一把手”出问题,上级“一把手”要负责任;分管领导分管的部门负责人出问题,分管领导要负责任;部门的一般干部出问题,部门负责人要负责任的责任制。其三,在深入贯彻落实总局和省局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实际制定完善了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分解为责任制、考核制、评议制、追究制、奖励制等五项制度,做到了追究与奖励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统一。执法责任制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的问题;执法考核制解决了“做的怎么样”的问题;执法评议制解决了“社会满意不满意”的问题;执法责任追究制解决了“做的不好怎么办”的问题;执法奖励制解决了“做的好怎么办”的问题。这五个制度相互配套,相互统一,在加强干部管理、保障执法公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以来,全市系统共追究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1632 人次,给予经济惩戒115120元,对14人次进行诫勉谈话,责令检查50人次,限期整改162人次,通报批评 253人次,调离执法岗位 1人次;并认真执行奖励制,对17个执法先进集体和97名执法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共奖励32100元。
三、严格监督,强化国税干部的执行力
太原市国税局紧密结合税收工作的特点,通过构建三级监督体系,抓住重点环节,开展重点监督。三级监督体系,即领导班子自我监督、系统上下互动监督和社会监督。具体为,在班子内部“一把手”自觉接受班子成员监督,班子成员主动接受组织和“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系统内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下级敢于监督上级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上级勤于监督下级;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同级和下级的监督,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全社会积极发动纳税人监督国税干部和国税机关,发动一般干部监督领导干部,发动基层监督领导机关。2004年和2005年,太原市国税局对纳税人反映的税务代理中的问题,进行了清理整顿,严肃纠正了税务代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实现了税务代理与国税机关的彻底脱钩;对群众反映的部分基层国税机关代开发票收费问题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和整改,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严肃处理。抓住重点环节,即强调纪检监察工作向税收业务领域渗透,每年确定几个重点监督环节,切实解决一些问题。2005年,重点在稽查案件的移送和执行、滞纳金加收、税款解缴等方面进行了监察。在2005年7月开展的收取现金税款凭证使用情况大检查中,查出了两名征收人员延压、挪用税款的违法行为,已移交检察机关查处。今年,又提出要针对税额核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管理、减免税审批等13个环节进行执法监察。开展重点监督,即坚持把“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点对象,结合“两权”监督,加强了对税收行政执法、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制约。通过严格监督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是监督的又一功能。2004年后半年,针对一些干部长期不出勤不上班这一严重违犯劳动纪律问题,太原市国税局依据有关规定对30人进行了处理和处分。
四、注重激励,充分调动国税干部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好激励作用是调动国税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太原市国税局在发扬民主、建立机制、奖励先进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为推进国税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热情。一是充分发扬民主。每项重大决策,市局党组都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2005年初制定太原国税六年发展规划时,市局深入全市国税系统各个层面积极展开讨论,广大国税干部充分参与,经过深入的民主讨论,提出了“经过几年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国税系统的前列,走在全国省会城市国税系统的前列,走在全市各职能部门的前列”的太原国税率先发展总目标,用共同的理想把全体国税干部的思想凝聚到为实现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实践上来。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倡导“人人都是人才”的人才观,开展“工作创新奖”评审奖励活动,每年拿出10万元专项奖励经费,专门用于鼓励广大干部主动为率先发展献计献策。2005年,“增值税总复核监控管理系统”、“综合办税服务平台”等10项基层单位提出并实施的创新项目获得了工作创新奖;在各办税服务厅开展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夺红旗”竞赛活动,通过日常考评、突击检查和综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每季评出三个优胜办税厅颁发 “流动红旗”,形成了比服务、比环境、比规范的竞争机制。三是大力表彰奖励先进。对在近年来的开展的各类专项检查、竞赛活动和重点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干部,采取“戴红花、发通报、重奖励”的措施,让真正干活出力做贡献的干部受表彰、得实惠、有威信。通过实施各种激励措施,在全系统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国税干部逢先必争、逢优必夺的优良作风。
五、完善制度,约束国税干部执法行为
制度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太原市国税局坚持用规范的制度约束人。在领导干部政务活动方面,出台了《领导干部从政活动行为规范制度》,规范领导干部政务活动;建立健全了党组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规范了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从政行为;制定了《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实行“每月无会旬制度”,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在工作作风上,坚决贯彻执行省局出台的“禁酒令”和“禁赌令”,严禁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干部职工参与赌博,“两条禁令”实行以来全市系统尚未发现违反禁令人员,极
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社会形象。在行政管理上,建立健全了以干部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政务管理为重点的税务行政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了领导干部用车制度,领导干部外出公务实行派车制,全年三个长假节日期间所有公车一律封存;严格实行了公车私用和公务接待陪餐交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按照《党章》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民主制度;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大宗物品采购集体研究、政府采购和建设项目招投标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完善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税务人员廉洁从政制度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引咎辞职、辞退、黄牌警告制度。完善和规范的制度,为加强国税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六、打造文化,增强国税干部队伍的凝聚力
国税文化是激发国税干部活力,增强干部队伍凝聚力的源泉。太原市国税局在建设具有太原特色的国税文化上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他们立足高起点,制定了《太原国税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法律至上、敬业尽职、团结协作、争先创优”的太原国税精神,创作并唱响了《太原国税之歌》,用国税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的思想意志,激发干部爱岗敬业的热情。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丰富的载体。他们于2004年创办了《并州国税》内部资料,宣传工作方针、交流工作经验、开展理论研讨、颂扬先进事迹;把每年的7月确定为太原国税文化月,通过组织专题性文化活动不断传导先进的文化意识。200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国税文化月歌咏比赛”、文化育人书画笔会、爱岗敬业巡回演讲、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国税文化建设专题研讨等活动;分期分批举办了“团队精神与形象建设”拓展训练营,以寓教于乐的现代训练方式,培养干部树立“追求卓越团队,勇于敞开心扉,集体共担责任”的团队精神;开展深度汇谈,利用每周五下班后2个小时的时间,让干部职工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畅谈理想、抒发感情、交流思想、激发活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公务员”活动,培育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体会“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快乐;结合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确定了太原国税系统的“十荣十耻”荣辱观,在全系统广泛宣传、深入讨论,大力弘扬正气。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市国税系统掀起了“谱文化之韵,铸国税之魂”的国税文化建设高潮。
太原市国税局通过积极探索和大力实践“教育加管理、监督加激励、制度加文化”的新路子,促进了国税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市系统税收执法更加规范,管理基础更加扎实,税收征收率明显上升,社会各界更加满意,干部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全市系统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达到了84%,居全省第一位,市局机关大专学历达到95%以上,其中本科学历达到了90%以上;全市1353人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等级证书,占全市干部总人数的87.6%;获得全省“税收业务标兵”称号的有123名,占到全省全部业务标兵598名的20.57%,居第一位;2005年,又有8名同志取得了硕士学历;在2004年全省综合业务能手竞赛中,荣获了团体第一名和税收法制单项第一名;2005年,市局机关等4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今年“五一”市局机关荣获山西省集体一等功,古交市国税局和小店区国税局荣获太原市劳模单位,6个基层单位“一把手”荣获市级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