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接待餐饮经费降六成(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公务接待餐饮经费降六成(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江琳
2013年12月19日04:2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公务接待餐饮经费降六成(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最近,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
数字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行取得的成效,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的持续近一年的“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结出的硕果。
加强监督——
“光盘行动”蔚成风气
印有“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的标语、标注“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宣传画、显示“勤打少打、拒绝浪费”的电子屏幕„„中央国家机关用不同形式向干部职工宣传“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理念,“就是要努力营造艰苦和谐的用餐文化氛围,使文明用餐意识逐步内化于心。”国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节约靠引导和自觉,也离不开管理和监督。前几天,一名刚到水利部机关工作不久的年轻女公务员剩了不少饭菜,被文明用餐监督员指出不该浪费,这位女公务员羞愧地将托盘端了回去,把饭菜吃完。
现在,国管局在食堂垃圾桶、餐具回收筐旁设立了提示牌和监控探头,在餐厅实时播放干部职工倾倒剩菜剩饭情况;水利部、发改委、国资委、安监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或专门成立文明用餐检查小组,或安排节约用餐监督员,对浪费现象及时劝阻和制止,了解剩饭剩菜原因,征求意见建议„„
经过有效引导和监督,“光盘”在中央国家机关蔚成风气。95%以上到食堂就餐的国务院法制办干部职工能够做到“光盘”,“原来每天中午餐余垃圾的泔水桶有2—3桶,现在不到一桶,餐余垃圾主要是骨头、红薯皮等。” 国税总局机关食堂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源头挖潜——
避免供应过多造成浪费
记者在中央国家机关不少食堂发现,包子、馒头等面点变得比原来小了。“我们有意识地做小一些,避免太大吃不完,造成浪费。”这是许多厨师的心得。
为了避免因食品供应造成的浪费,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纷纷拿出实招:
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单位合理安排食品制作用量,做到少做、勤做,避免剩菜剩饭;国资委等单位适当延长开餐时间,减少因一次取多吃不完造成的浪费;国税总局推行“半份菜”、“小份菜”制度,规定炊事人员打饭时分别打出多、中、少3个分量,让干部职工自由选择。
饭菜做得可口,同样也能减少浪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实行食品消耗情况统计分析制度,探索食品“末位淘汰”机制,对连续排位最后的食品,停止供应;安监总局在编制月度食谱时,科学合理搭配,定时调整食谱。
据测算,教育部机关食堂用盐、油、糖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5%、50%和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食堂现在每天用油量较过去减少5公斤左右。
中央国家机关还严格控制公务接待。交通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基本不安排宴请;国土资源部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食堂安排自助餐,只供应家常菜,不提供高档菜肴,不提供香烟酒水。
精打细算——
控制成本严把采购关
在教育部机关食堂后厨,厨师切下西兰花茎、芹菜叶、香菜根等边角料后,舍不得扔掉,将其放进特制的容器内,腌制成泡菜和小咸菜。“今年以来,我们累计用蔬菜边角料加工腌制泡菜2500余公斤,节约经费2.5万余元。”教育部食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外交部食堂则更为“精打细算”,除了将边角料腌制成泡菜外,厨师还将豆浆、豆腐脑剩余残渣做成豆渣玉米饼;将芹菜叶用水焯后做成包子馅等。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干受穷。”一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强化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关口,减少后厨浪费,过起了紧日子。各单位坚持采购家常食材,坚持蔬菜、水果每天一采购,以时令蔬菜、水果为主。公安部在保障应急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多批次、小数量采购,防止腐烂变质造成浪费;农业银行总行对餐厅进货进行质量把关,杜绝霉烂变质食材原料流入餐厅食堂,同期供货成本下降12.6%。
分类储存是减少储存环节浪费的方法。审计署将所有食品定型包装,分类、分架存放,标明品名、厂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国管局严控食材的管、领、发环节,建立健全库房管理台账,规范出入库程序,细化领库单,按照菜谱领取当日所需食材,坚持实用实领,避免浪费。
第二篇:公务接待餐饮经费降六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公务接待餐饮经费降六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本报记者江琳
最近,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
数字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行取得的成效,是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在中央国家机关开展的持续近一年的“文明用餐、反对浪费”行动结出的硕果。
加强监督——
“光盘行动”蔚成风气
印有“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的标语、标注“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宣传画、显示“勤打少打、拒绝浪费”的电子屏幕„„中央国家机关用不同形式向干部职工宣传“文明用餐、反对浪费”的理念,“就是要努力营造艰苦和谐的用餐文化氛围,使文明用餐意识逐步内化于心。”国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节约靠引导和自觉,也离不开管理和监督。前几天,一名刚到水利部机关工作不久的年轻女公务员剩了不少饭菜,被文明用餐监督员指出不该浪费,这位女公务员羞愧地将托盘端了回去,把饭菜吃完。
现在,国管局在食堂垃圾桶、餐具回收筐旁设立了提示牌和监控探头,在餐厅实时播放干部职工倾倒剩菜剩饭情况;水利部、发改委、国资委、安监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或专门成立文明用餐检查小组,或安排节约用餐监督员,对浪费现象及时劝阻和制止,了解剩饭剩菜原因,征求意见建议„„
经过有效引导和监督,“光盘”在中央国家机关蔚成风气。95%以上到食堂就餐的国务院法制办干部职工能够做到“光盘”,“原来每天中午餐余垃圾的泔水桶有2—3桶,现在不到一桶,餐余垃圾主要是骨头、红薯皮等。” 国税总局机关食堂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源头挖潜——
避免供应过多造成浪费
记者在中央国家机关不少食堂发现,包子、馒头等面点变得比原来小了。“我们有意识地做小一些,避免太大吃不完,造成浪费。”这是许多厨师的心得。
为了避免因食品供应造成的浪费,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纷纷拿出实招:
商务部、国家旅游局等单位合理安排食品制作用量,做到少做、勤做,避免剩菜剩饭;国资委等单位适当延长开餐时间,减少因一次取多吃不完造成的浪费;国税总局推行“半份菜”、“小份菜”制度,规定炊事人员打饭时分别打出多、中、少3个分量,让干部职工自由选择。
饭菜做得可口,同样也能减少浪费。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实行食品消耗情况统计分析制度,探索食品“末位淘汰”机制,对连续排位最后的食品,停止供应;安监总局在编制月度食谱时,科学合理搭配,定时调整食谱。
据测算,教育部机关食堂用盐、油、糖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5%、50%和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食堂现在每天用油量较过去减少5公斤左右。
中央国家机关还严格控制公务接待。交通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基本不安排宴请;国土资源部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食堂安排自助餐,只供应家常菜,不提供高档菜肴,不提供香烟酒水。
精打细算——
控制成本严把采购关
在教育部机关食堂后厨,厨师切下西兰花茎、芹菜叶、香菜根等边角料后,舍不得扔掉,将其放进特制的容器内,腌制成泡菜和小咸菜。“今年以来,我们累计用蔬菜边角料加工腌制泡菜2500余公斤,节约经费2.5万余元。”教育部食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外交部食堂则更为“精打细算”,除了将边角料腌制成泡菜外,厨师还将豆浆、豆腐脑剩余残渣做成豆渣玉米饼;将芹菜叶用水焯后做成包子馅等。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干受穷。”一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强化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严把食品原材料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关口,减少后厨浪费,过起了紧日子。
各单位坚持采购家常食材,坚持蔬菜、水果每天一采购,以时令蔬菜、水果为主。公安部在保障应急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多批次、小数量采购,防止腐烂变质造成浪费;农业银行总行对餐厅进货进行质量把关,杜绝霉烂变质食材原料流入餐厅食堂,同期供货成本下降12.6%。
分类储存是减少储存环节浪费的方法。审计署将所有食品定型包装,分类、分架存放,标明品名、厂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国管局严控食材的管、领、发环节,建立健全库房管理台账,规范出入库程序,细化领库单,按照菜谱领取当日所需食材,坚持实用实领,避免浪费
第三篇: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今年年初,新一届领导集体出台了一系列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反省浪费的问题,我们每个同学都或多或少会有浪费的行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文明,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有这样的理念,并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光盘行动”。反对舌尖上的浪费。所谓的光盘就是要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我们要做到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除了倡导光盘行动外,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比如说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元钱,每一度电,每一分钟,要知道这些东西可能对我们来说是显得那样微小,但是对于需要它们的人来说确是巨大而珍贵的。最后我要说道还有一件东西,我们浪费不起,而我们常常浪费它,那就是时间。所以,我们大家要珍惜时间,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篇: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文档
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四年级
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的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可与此同时,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声音重)。致富思源,富而不忘节约。
漫步校园,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不停地转;在阳光灿烂的大白天,教室里灯火通明;在水池边,水龙头哗哗地流着眼泪,无人理睬;新鲜的水果只咬了一口,就像孙猴子吃蟠桃似的扔了;午餐后,那白白的米饭和新鲜的菜肴,被无情地倒入那一个个桶中。这一幕幕,谁看了会不心痛呢?(稍重,慢)
《读者》杂志刊载了一封来自非洲小孩的信,信中写到:“饥饿吞噬着我的生命,我瘦弱的躯体变得佝偻,就像个老头。我是靠着数自己的骨头来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我仅有的一点感觉,就是饥饿穿过骨头的那种疼。就连在烤人的太阳底下,我还是觉得冷。唉,老天爷呀,我们为什么要受这样的折磨?(轻,慢)我饿啊,我饿„„(轻,长)”。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像这位非洲小孩一样,生命被饥饿威胁着。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有二千万人处于半饥饿状态。我国也还有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粮食不足,经济欠发达。我们怎么忍心如此浪费呢!
再说,“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据调查显示全球可供饮用的淡水资源仅占0.1%,近年来,由于污染浪费严重,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世界上将近10亿人与洁净水无缘,科学家预言本世纪会爆发深刻的水危机。
况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俭,德之共也;侈,罪之大也。”和“俭以养德”的良训。培养我们勤俭节约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高尚品德。
毛主席说过:“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我们不能做罪人,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让我们为了人类,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激情)
第五篇: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部门如何更好地降
控成本,勤俭节约的工作意见
一、发扬艰苦奋斗传统,努力做到“五个一”
一是节约每一度电:尽量利用自然光,确需开灯照明的,要人走灯关,杜绝“白昼灯”、“长明灯”,防止电脑、电视、空调空运行的现象;二是节约每一滴水: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好习惯,发现水管有滴漏现象,要及时报告,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三是节约每一张纸:按需用纸,节约使用纸张,文件的草稿及清样的打印、复印一律双面使用,能传阅的文件尽量传阅,减少复印次数;充分发挥电话、电脑的作用,严禁公纸私用;四是节约每一块材料:节约每一块纱布、每一个棉球、每一份医用材料,降低运行成本;五是节约每一粒粮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都要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用餐时做到取需适量,不浪费每一粒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剩菜剩饭,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