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器火灾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电器火灾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1、电器火灾的原因
电器、照明设备等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2.电器火灾的预防
1.电器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
2.防止电器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
3.发现电器线路出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请与工务联系维修。
3.电器火灾的应急处理
1.发现电器短路或产生火花,立即拉断电源,并及时向工务、安勤、环安报告。
2.发现电器着火,立即拉断电源,正确使用灭火器, 并及时向工务、安勤、环安报告
办公室用电安全
1.公共区域用电安全
2.公共电器用电安全
3.个人用电存在问题及安全使用
公共区域用电安全
1.会议室用电安全:计算机,投影仪,电灯要做到人在才开,人走就关。
2.茶水室用电安全:下班后将电灯关闭,饮水机电源不要乱碰。
3.下班后请自觉将办公室电灯关闭。
公用电器用电安全
复印机 ,碎纸机等公用电器用完以后请自觉关机,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同时节约用电,节省能源.2.个人用电安全规范
1.下班后,计算机关机,显示器关闭。
2.中午休息请将显示器关闭。
3.严禁私自使用接线板及私带电器,有要求使用时,请与工务联系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4.电源线路有问题时,请与工务联系。
5.请保持电源插座附近的整洁
第二篇:电器火灾如何预防及扑救
电器火灾如何预防及扑救
电,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电气化生活,但若使用不当,“电老虎”也会咬人,除了会发生触电事故外,由于电器使用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电气火灾也十分普遍。以至于城市中每当发生火灾而查不出原因时,通常都归结为“电线走火”。所谓“电线走火”,大多数原因 是用电不当。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防短路。电线短路有三种情况:接地短路,线间短路,完全短路。短路会造成火灾。防止短路,必须做到:(1)安装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根据电路的电压、电流强度和使用性 质,正确配线。在具有酸性、高温或潮湿场所,要配用耐酸防腐蚀、耐高温和防潮电线。导 线安装牢固,防止脱落,不能将导线成捆打结或将电线紧紧挂在铁丝或铁钉上。(2)移动电力工具的导线,要有良好的保护层,以防受机械损伤、脱落。(3)严禁导线裸端插在插座上。
(4)电源总开关、分开关均应安装适合使用电流强度的保险装置,并定期检查电流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2.防过负荷。各种导线都有一定的负荷,当电流强度超过导线负荷时,导线温度骤增,可导致绝缘层着火,使附近可燃烧物燃烧,造成火灾。防止电路过负荷引发火灾,必须注意:(1)所有电气设备都应严格按照电器安全规程选配相应的导线,并正确安装,不得随意乱拉乱接。
(2)凡超负荷的电路,应改换合适使用负荷的导线或去掉电路上过多的电力工具,或根据生产程度和需要,分出先后,控制使用。
(3)为防止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要在三相开关配电板上安装单相运行的信号灯。(4)电路总开关、分开关均应安装与导线安全载流量相适应的易熔断的保险器。
3.防接触电阻。当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线或导线与开关、保险装置、仪表以及电器用具连接的地方接触不良,就会形成一种电阻,叫接触电阻。如果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流通过
时,在接触处会引起发热,直至使电线绝缘层着火,金属导线熔断,产生火花,烧着附近可 燃物,造成火灾。为避此患,必须注意:(1)凡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开关、保险装置、电 器用具连接时,先要将导线的氧化层、油脂等杂质清除干净,而且连接要牢靠。
(2)6—102毫米截面积的导线,应用焊接方法连接。102毫米截面以上的导线,应采用接线片连接。
(3)应经常对线路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接点松动、发热时,要及时处理。
4.电火花。电器设备产生火花或电弧,极易引发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燃烧乃至爆炸。预防电气设备电火花引起火灾的主要措施是:
(1)经常用外部检查和检查绝缘电阻的方法来监视绝缘层的好坏。(2)防止裸体电线和金属体相接触,以防短路。
(3)在有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的房屋内,要安装防爆或密封隔离式的照明灯具、开关及保险装置。如确无这种防爆设备,也可将开关、保险装置、照明灯具安装在屋外或单独安装在一个房屋内,禁止在带电情况下更换电灯泡或修理电器。2 5.照明灯具防火。
(1)灯泡防火。灯泡,包括白炽灯、碘钨灯、高压汞灯,通电后,表面温度相当高。灯具的功率越大,连续使用的时间越长,温度就升得越高。如果散热条件不良,在它们强烈的辐射热作用下,可以引起周围可燃物燃烧。防止灯泡引起火灾应注意做到:严禁用纸灯罩,或用纸、布包灯泡;在可能受到撞击的地方,灯泡应该有牢固的金属网罩;不能让灯泡过分靠近衣服、蚊帐、板壁、稻草、棉花及其他可燃物,起码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绝对不可把灯泡放在被窝里取暖,这样做不但会受热起火,还有触电的危险。
(2)日光灯防火。日光灯引起火灾的罪魁祸首是镇流器。其防火要领是:安装日光灯要注 意通风散热,不要紧贴木板并防止漏雨、潮湿;安装镇流器时,镇流器底部要朝上,不能朝 下,更不能竖装,以防沥青熔化外溢;使用中如听到镇流器发出响声,手模时温度很高,或 者闻到焦味,要及时切断电源检查;人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切断。
6.电视机、电脑防火。电视机、电脑应放置于干燥、通风、尘少之处,机身上不要放盛水的容器,也不要让雨水淋着。机器内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积聚;屏幕要用干净的绸布
轻抹,不要用湿布揩试;使用中如闻到焦味或蜡纸味时,要及时切断电源检查;使用后要关 机。有些电视机、电脑的开关仅能切断变压器的次级电源,初级仍通电,所以最好将电源插 头拔掉;关机后,要等机身完全冷却后再盖上布罩。收音机、录像机、音响设备等,也要参 照上述各点使用、保养。尤其是用后不要忘记及时断电。否则,它们的变压器在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发热着火。
7.电炉、电烙铁、干燥箱等防火。需要注意:电热器功率应当与电路导线截面积相适应,防止过负荷;不能将电热器安装在可燃基座上或与可燃构件相接近;插头要完整,禁止用导线裸端直接插在插座上;电热器通电后,应有专人看管,用完后要切断电源。使用中遇到停电,应先关闭电路,待复电后再接通。
夏天,由于气温急骤上升,人们为防暑降温纷纷使用了空调、风扇、冰箱等电器设备,线路负荷随之加重,加上线路的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电器火灾。对此,消防部门同志提醒:预防电器火灾,一忌私拉乱接电气线路,随意增加线路负荷和不按标准安装用电设备;二忌电气线路老化后不及时更换或电线接头氧化、松动、油污不及时重接;三忌电器使用或停电时不拔掉插头;
四忌用钢、铁、铝丝等代替保险丝或超标准使用保险丝;五忌电器线路不穿管保护或沿可燃、易燃物敷设等。
消防官兵提醒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使用电器切记这些细节。电气火灾的扑救。当电力线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引着附近的可燃物时,一般都应采取断电灭火的方法,即根据火场不同情况,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救火,因为电器一般来说都是带电的,而泼上去的水是能导电的,用水救火可能会使人触电,而且还达不到救火的目的,损失会更加惨重。发生电气火灾,只有确定电源已经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来灭火。
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剂扑救。电器着火中,比较危险的是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如果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即使关掉电
源,拔下插头,它们的荧光屏和显像管也有可能爆炸。为了有效地防止爆炸,应该按照下列 方法去做:电视机或电脑发生冒烟起火时,应该马上拔掉总电源插头,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 被等盖住它们,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烟火蔓延,一旦爆炸,也能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注意切勿向电视机和电脑泼水或使用任何灭火器,因为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立即发生爆炸。此外,电视机和电脑内仍带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灭火时,不能正面接近它们,为了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视机或电脑。
第三篇:电器火灾预防及扑救
电器火灾预防及扑救
火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损失,在所有已发生的火事故中,有人作过统计,由于电器原因引发的火灾,占全部火灾的40%左右,并有上升的趋势,故电器火灾不容忽视。
电,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电器化生活,但若使用不当,“电老虎”也会咬人,除了会发生触电事故外,由于电器使用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电器火灾也十分普遍。以至于城市中每当发生火灾而查不出原因时,通常都归结为“电线走火”。所谓“电线走火”,大多数原因是用电不当。为了防止电器火灾,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1.防短路。电线短路有三种情况:接地短路,线间短路,完全短路。短路会造成火灾。防止短路,必须做到:(1)安装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根据电路的电压、电流强度和使用性质,正确配线。在具有酸性、高温或潮湿场所,要配用耐酸防腐蚀、耐高温和防潮电线。导线安装牢固,防止脱落,不能将导线成捆打结或将电线紧紧挂在铁丝或铁钉上。(2)移动电力工具的导线,要有良好的保护层,以防受机械损伤、脱落。(3)严禁导线裸端插在插座上。(4)电源总开关、分开关均应安装适合使用电流强度的保险装臵,并定期检查电流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2.防过负荷。各种导线都有一定的负荷,当电流强度超过导线负荷时,导线温度骤增,可导致绝缘层着火,使附近可燃烧物燃烧,造成火灾。防止电路过负荷引发火灾,必须注意:(1)所有电气设备都应严格按照电器安全规程选配相应的导线,并正确安装,不得随意乱拉乱接。(2)凡超负荷的电路,应改换合适使用负荷的导线或去掉电路上过多的电力工具,或根据生产程度和需要,分出先后,控制使用。(3)为防止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要在三相开关配电板上安装单相运行的信号灯。(4)电路总开关、分开关均应安装与导线安全载流量相适应的易熔断的保险器。
3.防接触电阻。当一根导线与另一根导线或导线与开关、保险装臵、仪表以及电器用具连接的地方接触不良,就会形成一种电阻,叫接触电阻。如果接触电阻过大,在电流通过时,在接触处会引起发热,直至使电线绝缘层着火,金属导线熔断,产生火花,烧着附近可燃物,造成火灾。为避此患,必须注意:(1)凡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开关、保险装臵、电器用具连接时,先要将导线的氧化层、油脂等杂质清除干净,而且连接要牢靠。(2)6—102毫米截面积的导线,应用焊接方法连接。102毫米截面以上的导线,应采用接线片连接。(3)应经常对线路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接点松动、发热时,要及时处理。
4.防电火花。电器设备产生火花或电弧,极易引发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的燃烧乃至爆炸。预防电器设备电火花引起火灾的主要措施是:(1)经常用外部检查和检查绝缘电阻的方法来监视绝缘层的好坏。(2)防止裸体电线和金属体相接触,以防短路。(3)在有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的房屋内,要安装防爆或密封隔离式的照明灯具、开关及保险装臵。如确无这种防爆设备,也可将开关、保险装臵、照明灯具安装在屋外或单独安装在一个房屋内,禁止在带电情况下更换电灯泡或修理电器。
几种家庭常用电器防火: 1.照明灯具防火。(1)灯泡防火。灯泡,包括白炽灯、碘钨灯、高压汞灯,通电后,表面温度相当高。灯具的功率越大,连续使用的时间越长,温度就升得越高。如果散热条件不良,在它们强烈的辐射热作用下,可以引起周围可燃物燃烧。防止灯泡引起火灾应注意做到:严禁用纸灯罩,或用纸、布包灯泡;在可能受到撞击的地方,灯泡应该有牢固的金属网罩;不能让灯泡过分靠近衣服、蚊帐、板壁、稻草、棉花及其他可燃物,起码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绝对不可把灯泡放在被窝里取暖,这样做不但会受热起火,还有触电的危险。(2)日光灯防火。日光灯引起火灾的罪魁祸首是镇流器。其防火要领是:安装日光灯要注意通风散热,不要紧贴木板并防止漏雨、潮湿;安装镇流器时,镇流器底部要朝上,不能朝下,更不能竖装,以防沥青熔化外溢;使用中如听到镇流器发出响声,手模时温度很高,或者闻到焦味,要及时切断电源检查;人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切断。
2.电视机、电脑防火。电视机、电脑应放臵于干燥、通风、尘少之处,机身上不要放盛水的容器,也不要让雨水淋着。机器内要保持清洁,防止灰尘积聚;屏幕要用干净的绸布轻抹,不要用湿布揩试;使用中如闻到焦味或蜡纸味时,要及时切断电源检查;使用后要关机。有些电视机、电脑的开关仅能切断变压器的次级电源,初级仍通电,所以最好将电源插头拔掉;关机后,要等机身完全冷却后再盖上布罩。收音机、录像机、音响设备等,也要参照上述各点使用、保养。尤其是用后不要忘记及时断电。否则,它们的变压器在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发热着火。
3.电炉、电烙铁、干燥箱等防火。需要注意:电热器功率应当与电路导线截面积相适应,防止过负荷;不能将电热器安装在可燃基座上或与可燃构件相接近;插头要完整,禁止用导线裸端直接插在插座上;电热器通电后,应有专人看管,用完后要切断电源。使用中遇到停电,应先关闭电路,待复电后再接通。
夏天,由于气温急骤上升,人们为防暑降温纷纷使用了空调、风扇、冰箱等电器设备,线路负荷随之加重,加上线路的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电器火灾。
预防电器火灾应注意:
一忌私拉乱接电气线路,随意增加线路负荷和不按标准安装用电设备;二忌电器线路老化后不及时更换或电线接头氧化、松动、油污不及时重接;三忌电器使用或停电时不拔掉插头;四忌用钢、铁、铝丝等代替保险丝或超标准使用保险丝;五忌电器线路不穿管保护或沿可燃、易燃物敷设等。电器火灾的扑救:
当电力线路、电器设备发生火灾,引着附近的可燃物时,一般都应采取断电灭火的方法,即根据火场不同情况,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灭火,因为电器一般来说都是带电的,而水是能导电的,用水灭火可能会使人触电,而且还达不到救火的目的,损失会更加惨重。发生电器火灾,只有确定电源已经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来灭火。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电器着火中,比较危险的是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如果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即使关掉电源,拔下插头,它们的荧光屏和显像管也有可能爆炸。为了有效地防止爆炸,应该按照下列方法去做:电视机或电脑发生冒烟起火时,应该马上拔掉总电源插头,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它们,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烟火蔓延,一旦爆炸,也能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注意切勿向电视机和电脑泼水或使用任何灭火器,因为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立即发生爆炸。此外,电视机和电脑内仍带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灭火时,不能正面接近它们,为了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视机或电脑。
第四篇:电器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电器火灾的预防及扑救
一忌私拉乱接电气线路,随意增加线路负荷和不按标准安装用电设备;
二忌电气线路老化后不及时更换或电线接头氧化、松动、油污不及时重接;
三忌电器使用或停电时不拔掉插头;
四忌用钢、铁、铝丝等代替保险丝或超标准使用保险丝;
五忌电器线路不穿管保护或沿可燃、易燃物敷设等。
消防官兵提醒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使用电器切记这些细节。
电气火灾的扑救。
当电力线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引着附近的可燃物时,一般都应采取断电灭火的方法,即根据火场不同情况,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救火,因为电器一般来说都是带电的,而泼上去的水是能导电的,用水救火可能会使人触电,而且还达不到救火的目的,损失会更加惨重。发生电气火灾,只有确定电源已经被切断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水来灭火。在不能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的情况下,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电器着火中,比较危险的是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如果电视机和电脑着火,即使关掉电源,拔下插头,它们的荧光屏和显像管也有可能爆炸。为了有效地防止爆炸,应该按照下列方法去做:电视机或电脑发生冒烟起火时,应该马上拔掉总电源插头,然后用湿地毯或湿棉被等盖住它们,这样既能有效阻止烟火蔓延,一旦爆炸,也能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注意切勿向电视机和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的突然降低,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立即发生爆炸。此外,电视机和电脑内仍带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灭火时,不能正面接近它们,为了防止显像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视机或电脑。
第五篇:预防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预防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火灾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和单位或个人财产时,要本着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做到优先救人和保证抢险救灾及灭火人员自身人身安全;为了更好地做好单位的安全防火工作,进一步提高单位职工安全意识和防范火灾事故的常识,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对中心人员、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
织机构
1、中心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孙 琪
副组长: 瞿晓刚
成 员: 卫 雁 黄惠明 杨文慧 蒋进 陶力新
2、中心业余消防队成员:
队 长: 蒋 进
队 员: 李 董、戴 辉、陶力新、王仁刚、唐晓海、路 盛、吴武鑫、钱耀忠、唐 辉、钱桂荣、夏笑益
二、预防预警
1、应加强职工对突发火灾事件预防、避险、处置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中心利用版面、宣传栏及各种会议进行安全防火知识宣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由中心领导、业余消防队员及部分职工参加的火灾应急演练。
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落实防范措施,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实验室、化学品仓库、高压消毒锅、变电房、食堂)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
3、做好消防器材日常维护保养,对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根据时效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对大楼内灭火用消防栓、消防带及消防喷头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缺少(损坏)及时给予增补;对大楼外灭火栓的数量、分布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三、应急处置
(一)、现场施救
在遇到火灾紧急情况时不要慌张,如火势较小立即就近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报告中心领导及拨打“119”火警电话,现场进行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发现火情第一时间现场人员应就近取材,进行现场自救、扑救;控制火势蔓延,进行灭火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实施灭火。
2、严禁用泡沫灭火器灭电器火灾,在以防泄漏电流伤人。
3、对规模、范围较小的设备或线路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直接喷射灭火。鉴于火场情况复杂,为确保安全,人体和灭火器必须远离设备和线路。
4、优先使用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1211有一定毒性,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5、参加灭火的人员在灭火时应防止被火烧伤或被燃烧物所产生的气体引起中毒、窒息以及防止引起爆炸。
6、用消防水龙头灭火时,水枪手最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安全防护装具,其他人员不得接近正在灭火的人员、燃烧区和积水区。
(二)、紧急安全疏散
当初期火灾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有蔓延扩大趋势,应马上组织人员疏散,疏导原则:
1、火灾严重或有蔓延的趋势,在采取一定措施后应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火灾严重时首先应躲避浓烟,能向下跑的决不能向上跑;
2、大楼起火时人员疏散应迅速走大楼(楼梯)安全通道,做到安全有序避免拥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大楼起火人员疏散时禁止乘坐电梯。
3、如果现场有浓烈烟雾或伴有有毒气体时,应用湿毛巾(手帕)捂住口鼻,并采用身体下蹲姿势撤离。
4、着火层以上楼层人员发现消防通道已被大火(浓烟)堵死,不能向下撤离时,应迅速向楼顶(上风)比较安全的方向撤离,并迅速呼救等待救援人员前来救援,绝不能盲目跳楼逃生,以防发生意外。
(三)、现场伤员救治
1、发现受伤人员应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现场救护,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
2、伤情严重者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救护电话,迅速将受伤的人员转移到医院进行救治。
3、医疗救护报警时要讲明报警人单位、姓名以及联系电话、受伤人员的地点、伤情及人数等。
四、本预案传达到全体职工,做到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