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时间:2019-05-14 10:2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第一篇: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从对2012年经济形势与电力供需的分析,今年我国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将确保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和电力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可能呈现出“前低后高”发展态势。

2012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或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9.5%,过去几年我国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宏观环境下其社会用电量均在10%以上,这表明在今年社会用电量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电力增长速度或将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呈正相关变化。

从我国当前电力装机建设的总规模与结构状况分析,且结合一次能源建设与配送,针对综合能源输送体系建设发展展望,预计在“十二五”中后期将是国内电力经济运行比较困难的时期。

中国电力行业的特点

电力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电力行业的循环周期与宏观经济的循环周期基本相同。影响电力行业周期的主要因素包括:GDP 增长速度、电力设备装机容量(产能)、能源价格的变化(成本)、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电力需求弹性系数上升等因素。

电力供需具有地域性。尽管目前我国的电力供需整体上基本达到平衡,但是部分地域的需求相对旺盛,比方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市场需求相对旺盛,而该区域的电力供应又相对不足,这就存在着“西电东送”的要求。

电源项目具有个体性、周期长、受外部条件约束多等特点,电源项目的建设受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较大,同时又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电站的建设受制于河流、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貌环境下,水电站的建设模式和施工方案就会有差别;河流在不同季节的流量不同决定着水电站的发电量有着季节性的特点。火力发电厂受制于环保、燃料等因素的影响,发电厂使用原料的充足、便利的供应,直接影响到发电厂的成本及供电的稳定性。风电场受制于风资源、电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只有风力稳定、充足,同时满足电网覆盖条件的地方才适合建设风电场,目前来看,相比较于火电厂、水电站,风力发电的上网电量的不均衡性最为明显。

第二篇: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上调非民用电价,并结构性地调整了上网电价,为16个月以来首次上调销售电价。此外,发改委还称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电价市场化进程,计划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递增电价。2008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电力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此次电价调整将为电力企业扭亏为盈提供重要契机。

2008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呈现前期偏紧、后期富裕的态势。如《报告》所述,年初严重雨雪冰冻灾害使尖峰负荷最大电力缺口在4000万千瓦左右;迎峰度夏期间,由于缺煤停机容量大量增加,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在7000万千瓦左右。7月下旬以后,电力供需形势逐步缓和。

从电力供应情况来看,新增发电能力保持较大规模,电源结构明显得到优化。《报告》的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新增电力装机9051万千瓦,其中三峡最后七台机组等一大批水电站投产,全年共增加水电装机2010万千瓦,占全部投产机组的22.21%,是我国投产水电最多的一年;风电装机新增466万千瓦,发电总量达128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26.79%;火力新增规模比重持续降低,新投产百万千瓦机组四台,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新投产容量比重高达63.11%。此外,还有一批生物质发电厂建成投产。

从电力消费情况来看,尽管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高增长,但工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全社会用电总体增幅呈现下降趋势。据《报告》统计,200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502亿千瓦小时,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879亿千瓦小时,增长1.85%;第二产业用电25863亿千瓦小时,增长3.83%;第三产业用电3493亿千瓦小时,增长9.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035亿千瓦小时,增长11.83%。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多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重点行业用电放缓是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国电力工业在外延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火力发电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节能、环保、高效成为火电机组的技术主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超临界机组发电、空冷机组发电等一批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水电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建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核电建设也有了飞速发展,目前投入运行的11太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910万千瓦,在建的24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2540万千瓦。核电自主研发和建设能力也不断提高,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热核聚变装置等一系列科研工程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达到了新水平,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内已经能够生产1500千瓦的风机,两个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已经在深圳、上海开始试运行。

目前,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我国电力装机构成中,火力发电约占76%,其中燃煤机组占火力发电总量的98%,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给环境和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要想实现电力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尽早解决制约电力发展的瓶颈问题。《报告》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积极解决电煤供应矛盾,保证电力长期稳定运行。2008年电煤市场需求状况的剧烈变动对电力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电煤价格之争也对电力稳定供应形成了潜在的威胁。为了加快协调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关系,我国应该利用目前有效需求不足、能源价格相对较低的时机,进一步健全电煤供应市场机制、法律机制和企业诚信机制,构建煤炭和电力企业“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保障电煤的长期稳定供应。

加快疏导电力价格矛盾,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我国应该抓住目前物价上涨趋缓、煤价有所回落的有利时机,抓紧研究和建立基于成本、能够充分反映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步伐,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促进电力和煤炭市场的规范发展。

着力优化电力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使我国电力工业遭遇了寒冷的冬天,同时也给我国的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同时,还应不断优化发展火电,努力推进小火电关停工作,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篇: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姓名:赵予倩班级:财管123班学号:2012010232 摘要: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电力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及 产品的差别化。综述了电力行业改革前后的市场结构, 通过赫希曼一赫菲德尔指数分析, 得出我国电力市场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区域市场的集中度仍然很高, 现有市场成员对市场的控制力很大, 进一步提出了电力行业垄断竞争形成的几大原因。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电力市场结构;竞争;垄断竞争

听到老师说要写关于某某市场结构分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力市场结构分析,也许是最近寝室里的电快用完了,所以特别注意了一下。仔细想想,生活中有关电力的行业确实不少,在中国范围内的发展还是可以分析一下的。

一、市场现状

我国电力发展战略调整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为GDP年均增长9.8%提供了有力支撑。2008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3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34268亿千瓦时,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我国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日益积累和加深,使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境。

困境一一次能源资源面临枯竭,相关要素资源严重短缺。

近年来,我国电力装机急速增加,需求预测一再被突破。例如,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周大地主编的《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2003年版)预测,2020年电力装机容量最多为8.20亿千瓦;但仅仅6年后,我国2009年电力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8.6亿千瓦,已经超出预计的2020年装机数。

根据中国2050年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经济发展目标,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设计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年-2050年不同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情况,2050年的一次能源需求、电力需求以及碳排放

困境二:资源消耗过大,环境严重恶化,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我国电源结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一次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消耗过大,高碳

排放和环境状况恶化。截至2008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75.9%(主要是燃煤机组),发电量比例更是高达81%。煤炭的大量开采严重消耗了本已十分紧缺的煤炭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大量的煤炭燃烧则加剧了污染物的高排放。在各类一次能源中,单位热量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木材(110)、煤炭(97)、石油(73)、天然气(56),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2006年,电力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40%、53%、50%和42%左右。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排放总量也即将超过美国排世界第一位。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和生态破坏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7%-20%。困境三:电力工业传统技术路线面临挑战。

纵观一部人类能源消耗的历史,从火的发现使用一直到工业革命前的100多万年间,人类都是生活在绿色、生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中,人类祖先依靠可再生能源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但仅仅诞生在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迅速改变了这一切。伴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的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也随之在这个拐点上陡然急剧恶化,乃至全球气温上升,大气层出现臭氧洞,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出现重大危机。事实证明,电力工业的变革不可避免,变革刻不容缓。当前正在经历的世界金融危机,为能源变革提供了重要契机。

二、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电力行业市场最初更偏向于垄断市场,曾经过数次改革才有所减缓,所以接下来要逐个分析。

1、改革前的电力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一定产业的厂商间以及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其中心内容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理论上,“市场结构” 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同时, 不同的“市场结构” 也会对企业选择“垄断” 或“竞争” 的范围和程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垄断的电力市场结构改革前电力市场结构在这里我们只分析其出现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受电力行业原有体制影响, 在改革之前全国的电力业务比较高的集中在国家电力公司;二是受统计数据的影响, 虽然笔者查阅

多种电力统计资料, 但目前尚未发现原国电系统以外的电力公司在改革之前的详细统计数据。

对电力行业的市场结构仅从全国角度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以区域电力市场为单位分析区域电力市场结构。改革之前, 在区域电力市场上, 由于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垂直一体化领导, 原国电系统发电公司凭借电网资源在发电市场上占有网络绝对优势地位,并通过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参股的方式, 控制了地方大量优质电力资产和主要发电企业, 所以在大部分区域电力市场上仍呈现垄断的电力市场结构。

以上,便是改革前呈现垄断的电力市场结构。

2、改革后的电力市场结构

2002年底开始, 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组后, 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 形成包括: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5 家电源公司与非国家电力之外的公司, 如国华电力、华润电力、国投电力、长江电力及以深能源、申能源、粤电力等为代表的发电公司共同组成中国的发电产业, 很多人就认为这就是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了。但是他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市场中企业数目的增多的确是市场竞争性的一个特征, 但它只是竞争市场结构的必要条件, 决不是竞争市场结构的充分条件。

我国区域电力行业市场中, 市场集中度仍然是很高的, 市场成员对市场的控制力很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全国范围看, 还是从区域范围看, 如果把输配电方只作为管道和工具来看的话, 由发电企业组成的发电集团作为卖方, 其个数是少数, 各个集团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巨大的。从世界范围看, 国外进行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也并不是以破除垄断为目标的。实际上像英国电力工业体制的改革, 将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分开, 将发电企业分成三四家公司, 将配电企业的12 家公司实行私有化, 仍然存在垄断和垄断竞争, 并不是自由竞争模式。

三、该市场存在的不足或经验借鉴

电力市场结构处于垄断市场这一点,其实是必然的,在现代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控制电力已经足以掌握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所以电力市场的垄断自

然而然是可以预见的。

再加上电力的商品的性质十分单一,但因存在发电手段、发电机组技术水平、传输距离、线路和受电瓶颈的负荷区域、市场交易时差的区别而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别化。尤其是国家办电以后, 电力企业在发电手段、定价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差别。因此“打破垄断”的改革只是降低了垄断程度, 但仍然达不到垄断竞争市场状态, 更不可能达到自由竞争市场状态。

第四篇: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是当务之急。为此,电力工业首先进行了投资体制改革,以解决电力建设短缺的矛盾。1981年,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建设,首开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电站的先河。1987年,国务院又提出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二十字方针",即“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再加上“因地、因网制宜”,形成了完整的集资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1984年,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开工建设,由日本公司中标承包。该电站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作“鲁布革冲击波”。从1985年开始,国务院陆续设立了华能国际(相关,行情)电力开发公司等一批电力企业,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

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年投产容量完成了500万千瓦、800万千瓦、1500万千瓦三个跳跃,促成了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连跨三大步:1987年超过1亿千瓦,1995年超过2亿千瓦,2000年超过3亿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大国。从1996年开始,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实现平衡,结束了拉闸限电的局面。至2001年底,全国年发电量达到14839千瓦时,装机总容量为3.386亿千瓦,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分别比1978年底的2566亿千瓦时和5712万千瓦增长了近6倍。

在大力开展电源建设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迅速发展。到2000年底,全国已形成了7个跨省电网和5个独立的省电网。7个跨省电网中,有6个已形成以500千伏为主干、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高压配电的电网结构。“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北、中、南三条通道。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能力达到370万千瓦,蒙电东送能力达到109万千瓦。以三峡工程为契机,并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联网,华东与福建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东北电网与华北电网实现交流互联。全国电网互联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取得明显进展。1998年,国务院决定进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简称"两改一同价"),由国家电力公司组织实施。投入资金2600多亿元,改造了269个城网和2500多个农网。通过改造,城市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5分钱,减轻用户负担400亿元;农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1角3分钱,减轻农民负担350亿元,解决了2500多万人口的用电问题。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电力工业的质量也不断提高。水电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火电结构得到优化。加快水电建设,中国长江、黄河以及其它大江大河中上游梯级开发,新的大中型水电站成批投产,改变了水火电的比例。淘汰了一批小火电机组,单机容量30万千瓦、60万千瓦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已投入运行。90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在建设中。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将采用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核电建设已经起步,并形成300多万千瓦的生产能力。风力发电也形成40万千瓦左右的规模。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取得进展。

在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50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掌握了紧凑型输电关键技术;研制开发的220千伏、500千伏紧凑型输电线路已投入运行;所有跨省电网和省电网实施了在线监控,使用了各种高级应用软件,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和系统仿真技术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电力系统分析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电源科技方面我国已掌握了大型火电厂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技术;已经形成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和5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在坝工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200米坝高的筑坝成套技术和多项坝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我国在高坝筑坝技术方面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电力工业体制改革不断得以深化。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88年,能源部的成立。同年成立中电联,加强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功能。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是电力体制的重大改革。1998年3月撤销了电力部。此后,国家电力公司提出“四步走”的改革安排,制定了“控股型、经营型、现代化、集团化管理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总体战略构想,积极稳妥地走上了实体化经营的道路,扎扎实实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索。2002年2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要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83位,2001年上升至第77位,2002年上升至第60位。

二、行业发展特征

1、基本特点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电力生产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电力产品不能保存,因此电力行业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核定发电量尤其是上网电量,相应地还要受到核定上网电价以及各种税费政策的影响。

(2)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因此电力生产以火力发电为主,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80%;水力发电次之,约占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20%;其他如核电等所占比重很小。相对而言,火电类上市公司业绩要好一些,但也呈两极分化的势态,并且受煤炭价格影响较大;水电类公司成本低廉,但受气候影响大。

(3)电力需求增长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状况: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而东北和四川省地区增速较低。相应地,东南沿海地区的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高于其他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

(4)由于电力项目往往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规模的大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显著。一般而言,电力企业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相对缺乏竞争力。

(5)鉴于现行电力体制垄断特征明显,因此“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成为今后的改革方向。

(6)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水电作为电力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加快和优先发展水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的和长期的策略。

(7)“西电东送”战略的加紧实施对未来电力企业的经营影响越来越大。

2、总体运营状况

从电力供需情况看,200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均有所增长,但分地区和行业看表现并不平衡。

(1)电力需求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共计73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5%、9.2%、11.4%。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7.0%。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电网最高负荷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电网的最高负荷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1.8%、3.4%、6.4%、14.0%和9.2%。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用电增长缓慢,同比增长仅为1.4%,工业用电增长了9.2%,其中轻工业增长了12.6%,重工业为8.3%,主要耗电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用电分别增长了12.1%、13.3%和14.9%,增速明显。

分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江、浙、闽、粤、鲁和海南省,西部的川渝地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以及以高耗电行业用电支持其用电增长的地区中的内蒙古、宁夏的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用电增速均超过了10%;相比之下,晋、豫、黔、湘、陇、桂、徽等省份以及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的用电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则用电增速几乎没有增长。

(2)电力供给

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基建投资完成408亿元,增长33.2%;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26亿元,同比下降36.7%。今年预计新开工电源1500——2000万千瓦,到6月底已开工883万千瓦,新增发电设备450万千瓦。全国累计发电量7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其中水电1087亿千瓦时,增长0.5%;火电6229亿千瓦时,增长10.3%;核电92亿千瓦时,下降11.7%。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增加57小时。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及控股机组发电量合计3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3)全年形势展望

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今年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7.9%。电力行业作为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可以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电力的总体需求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接近16000亿千瓦时,增长率接近两位数。

三、行业主要热点问题

1、电力体制改革的即将实施

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届时,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将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

(1)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简介

根据方案,“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厂网分开”,主要指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厂网分开后,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除华能集团公司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外,其余发电资产重组为规模大致相当的3~4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由国务院分别授权经营。

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组建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和华中(含重庆、四川)五个区域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电力企业由国家电网公司代管。南方电网公司由广东、海南和原国家电力公司在云南、贵州、广西的电网资产组成,按各方面拥有的电网净资产比例,由控股方负责组建南方电网公司。

电力体制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是改革电价机制。这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电价体系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首先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上网电价由容量电价和市场竞价产生的电量电价组成。对于仍处于垄断经营地位的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要在严格的效率原则、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的条件下,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最终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销售电价。

在管理体制方面,成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按照国家授权履行电力监管职责。

(2)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长期来看,电力体制改革实施的结果,能够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优胜劣汰、形成以一批业内的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相应技术水平的升级,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到“西电东送”工程的不断进展,供求关系会得到缓解,因此从长期看电价有降低的趋势。短期内,电力体制改革的事实,必然会促进产业内的资产重组。事实上,近一段时期以来电力行业重组的“真空”恰恰说明了电力企业本身蕴藏着重组的内在动力,只是由于政府的干预才没有进行,但许多业内企业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理由相信,大规模的重组即将来临,并将对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本次电改方案,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a.重组的影响:产业重组催生一批以国电公司旗下的四大公司为首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这些集团将通过国电公司内部重组,以大的地域划分为单位,吸纳国电公司拥有的绝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股权;同时,各地电力公司也将通过省内的重组,组建一批大中型企业集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弱势企业将被迫被收编,纳入上述公司的势力范围。

b.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影响:尽管电价受到资源分布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很难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但就各地区内的电网而言,不同企业迟早将要面临同一道门槛,逐步做到同网同价。这样,经营成本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仅能得到低于全行业的利润,其最终出路无非是被收购,或者被迫退出竞争。相反,具有机制、管理、技术优势的少数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瓜分市场份额。因此,对业内不同企业的影响应分别加以分析。

c.对下游产业的影响:电力的下游产业分布极其广泛,比较突出的是电力成本占经营成本比重较高的部门,如冶炼业(电解铝、钢铁业等),很可能从电价的下降中受惠。尽管电价下降是长期趋势,但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电价的近期走势并不明朗。因此,对这些下游产业以及再下游的产业的影响还将做进一步分析。

d.69号文效力尚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但由于具体的实施方案尚未最后公布,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10月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也就是业内人士通常所说的69号文件仍然在发挥作用。这一文件规定,“为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除正常生产经营外,有关各级国有电力企业资产重组、电站出售和其他资产处置问题,将纳入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统筹考虑。目前除按国家规定程序审批的资产重组、电站出售、盘活存量项目外,停止其他任何形式的国有电力资产的流动,包括电力资产的重组、上市、转让、划拨及主业外的投资等;凡项目未经国家批准的,其已经变现所得的资金应停止使用并予以暂时冻结。”另外,69号文件还规定,除已经试点的六省市外,其余各地区一律暂停执行地方政府或电力企业自行制订实施的“竞价上网”发电调度方式,并暂时不再批复新的试点。69号文的出台,遏制了电力行业积极重组的势头,也给即将实施的电改方案增加了诸多变数。

2、西电东送的价格调整

为了促进西电东送的顺利运行,国家电力公司、国家计委曾在今年5月20日以计价格[2002]781号文发出《国家计委关于南方电网西电东送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对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包括云南、贵州重点电厂进行西电东送的送电价格、有关线路的输电价格以及输电损耗电费的费率都作了明确的定位,并已经于今年4月1日开始执行这一文件。

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是为了满足经济发达但电力供给短缺的两广地区的巨大需求,及有效利用了云贵地区富余的水力、火力资源,也降低了发达地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是一种“双赢”的措施。价格调整后,将更大地提高发电企业和输变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概况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电力类上市公司共计42家。由于业绩普遍较为稳定,加之现金流充沛,投资者很容易在这些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名单中发现证券投资基金的身影。2002年半年报统计数据也显示,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所统计的行业经营指标中,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受益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全部行业中均居于前两位,充分说明了电力上市公司的良好经营业绩。

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全部42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总股本为63797.20万股,平均流通A股为14132.20万股,平均每家公司拥有总资产41.02亿元,净资产23.52亿元。在核定经营规模的各项指标上,华能国际均高居榜首。(这只国电系统的巨擘实现了大陆、香港和纽约的三地上市,并不断通过收购电厂提升装机容量和经营规模,其总股本为60亿股,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了近430亿元和290亿元,中期实现税后利润18.21亿元)。

可以看出电力类公司的业绩实现了稳定增长,尤以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更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用电量的增长速度,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电价基本稳定,因此,收入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发电量和售电增长的贡献。而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电成本的提高,而这主要是由于煤价上涨因素造成的。目前,随着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工作的基本完成,煤价已经开始回落,并不具备再度大幅波动的基础。因此,在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预计下半年电力行业的经营业绩将进一步增长。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指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统计中采用了按照上市公司家数的简单平均计算方法,存在一定误差,如华能国际、粤电力(相关,行情)这样股本和资产规模大同时业绩优良的没有发挥相应的权重。如果按照加权平均计算,则电力行业2002年中期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86和5.41%,仍然增长强劲。考虑到衡量公司业绩含金量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由20026.95万元上升到23695.70万元,可以肯定公司的业绩增长是比较具有保障的。

另外,从其它衡量公司资产质量的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有明显改善,说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与期初相比,每家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由20972.07万元增加到24638.64万元,增长了17.48%;平均存货由7635.04万元增至9001.97万元,增长了17.90%。类似的,还有长期负债余额由63433.65万元增至76859.36万元,增长了21.16%。与此同时,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略有下降的同时,平均每家公司的管理费用由了近两位数的上升,达到了2716.64万元,不能不使投资者产生一丝疑虑。

电力上市公司的不同业绩表现反映了电力生产的特点。首先,规模较大的公司业绩普遍良好。电力板块业绩前五家公司的装机容量都在100万千瓦以上,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如华能国际,2001年发电量增长21.86%,就是因为其吸收合并了山东华能,规模扩大了;而今年上半年又相继收购了上海石洞口一厂、江苏太仓电厂、淮阴电厂、浙江长兴电厂四个电厂,装机容量增加245万千瓦,发电量也劲增11.2%。日前,华能国际的一则公告再度预计其第三季度发电量将继续迅速增长。

其次,不同类型的发电企业业绩差异明显。25家火电类上市公司中除两家鲁能泰山(相关,行情)、华银电力(相关,行情)外,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增长;而9家水电公司受气候影响大。平均中期每股收益仅为0.09元,同比下降近30%;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绩优股的热电类公司今年中期业绩急剧下滑,平均每股收益仅为0.06元。主要原因是煤价的上涨和补贴收入的取消。个别公司的巨额应收账款也连累了整个板块的业绩。

目前,2002年业已进入尾声。整体来看,电力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已成定局。尽管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还没有付诸实施,从近期电力上市公司的情况看,行业内部的重组已是暗流涌动。电力行业的特点更适于进行长期投资,投资者在期待电力上市公司交出满意的全年答卷的同时,也不妨对行业内的重组进展情况把保持密切关注。

第五篇: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研究

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研究

[摘 要]目前,电力行业在落实网络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在此背景下,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应以加强系统漏洞扫描的方式应对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继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从当前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入手,详细阐述提升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的措施,旨在其能推动当前电力行业信息管理手段的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电力行业;网络安全;现状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4.068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网络信息管理中,但随着网络平台开放性的不断增加,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在此基础上,为了给予用户一个良好的网络服务平台,要求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对信息网络安全措施的应用,以此达到良好的信息管理目标。以下就是对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现状的详细阐述,希望能为当代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当前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1.1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经过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34%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因而在此背景下,安全防范意识的薄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当前电力行业在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也逐渐凸显出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即部分电力部门在内部数据整合过程中未实现网络安全维护平台的构建,导致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控到信息管理现状,导致信息安全风险问题凸显。此外,未实现对本单位网络安全现状的清晰认知也是当代电力行业信息管理中体现出的主要问题,为此,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且应注重培养信息管理人员形成主动预防意识。

1.2 病毒泛滥

近年来,随着网络病毒侵袭案件的不断增多,公安部门出台了《第九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报告》,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网络病毒侵袭事件已经占据了全部类型的70%,为此,应注重强化对其的有效处理。此外,从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网络现状分析中也可看出,随着计算机病毒木马品种的不断更新,其对杀毒软件的整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部分电力部门未引进新型的杀毒软件,导致其在实施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病毒泛滥的现象,最终由此影响到整体信息管理水平。另外,由于网络病毒主要存储于网页及移动介质中,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要求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病毒传播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病毒防御手段。

1.3 存在系统安全风险

系统安全风险也是影响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因素之一,而导致系统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电力系统网络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服务器及交换机系统来开展服务环节,但由于部分电力部门此类系统中存在着一定安全漏洞,致使其在网络信息管理过程中易受到系统安全风险的影响而凸显出服务器配置错误现象,最终由此影响到信息的有效管理;第二,网络通讯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也是系统安全风险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电力部门在开展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其提高重视。提升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2.1 加强系统漏洞扫描

在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中加强系统漏洞扫描是非常必要的,对此,首先要求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系统安全脆弱性的检测,继而在掌握系统实际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计算机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对此问题展开有效解决,最终达到良好的安全漏洞处理状态。其次,在系统漏洞扫描过程中注重对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也至关重要,即有助于促使电力行业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能对网络层及操作系统层展开有针对性的扫描行为,并将扫描结果以安全评估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

2.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强化对其有效落实,且应注重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培训项目中,使其在培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最终由此避免安全风险的产生影响到信息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此外,在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宣传网络病毒防护也非常必要,即其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避免不规范操作现象感染网络病毒。结 语

就电力行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其在实施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系统安全风险、病毒泛滥、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相应的问题影响到了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而在此背景下,电力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从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入手来引导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避免系统安全风险的产生影响到信息的安全性。另外,系统漏洞扫描行为的开展也有助于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为此,对其应提高重视。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悦.浅谈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及措施[J].广东科技,2012(9).[2]方泉.美国电力行业信息安全运作机制和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2015(5).[3]晏文君.有关电力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

下载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行业新型耐热钢的焊接现状

    电力行业新型耐热钢的焊接现状 一、前言 锅炉机组参数的提高依赖于新型钢材的出现。世界各国在六十年代有过提高机组参数的尝试,后因为钢材问题又都陆续将参数退回到了540℃......

    电力行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共五则范文)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三)电力体制改革国务院于2002年4月12日批准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1、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

    中国现状

    中国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

    电力行业个人自传(★)

    我叫×××,男,汉族,湖南××市人,现就读山东外事翻译学院英语专业2008级×班,任学习委员. 我于1982年12月8日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党员,从小受到马克思的熏陶,是沐......

    电力行业演讲稿

    弹指间,我已在电力行业工作十八载,电力行业演讲稿。忆往昔,我怀着对电力事业的憧憬,我报考了电力学校,又有幸分配到电力系统。对于一个出生在贫瘠的小山村的我,是幸运者,那年高考制......

    电力行业自我鉴定

    本人名叫xxx,毕业于xxx。自xxx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大约三年了,岗前培训半个多月,在那时就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南网人的职责与他的骄傲,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到,我需要经历的,学习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