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电影市场相关分析
微电影相关及市场分析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种具有视频功能的手持移动设备,如3G手机,手机电视等,具有无线移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移动视频接收设备以及网络平台、视频播放器等)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或业余导演和艺人或草根群众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已经慢慢形成一种产业圈,一种以年轻人娱乐、休闲为目的的产业圈。微电影近两年的快速发展,数字摄影技术和器材方面的新发展是一大客观推动因素。
[佳能2008年推出的全画幅相机5DMark II]
设备选择的进一步丰富和所需成本的下降,降低了微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现在,似乎所有人都能拍微电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相比几年前的同类作品,当前的微电影拍摄、制作的专业化程度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这源于市场的实际需求——虽然不排除少数业余发烧友也能拍摄出高质量作品的可能,但在当前微电影的商业化程度日高、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微电影制作更多需要的还是专业人才和团队。实际上,目前的微电影计划,无论走“草根”还是大片路线,绝大多数都出自至少是准专业的制作团队。
[制作成本方面,虽然设备、器材的比重在下降,但人员和后期开支比重在上升。【乐圈优势所在】
相比传统影视产品,微电影的片长不能太长,创作必须要保持节奏,以保持受众的注意力,抖包袱的频率必须得高!
因为新媒体受众的选择主动性很高,大多数人只会在网上找自己感兴趣的剧来看。微电影的观看中,这种两级分化的趋势更明显——受众观看微电影的偶然性更强[受众没有大片效应],其黏度也不高,观众观看时更多是处于某种心不在焉的状态。不过,也正是由于观众观看微电影时的期待值和集中度不高,微电影所处媒体环境的宽容度就显得更大。
其实在内容创作空间上,微电影相比传统影视更有创新的可能。目前其在创作上的自由度也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那些在创意时不考虑传统平台的作品。虽然在内容创作方面既有局限也有挑战,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内容本身的品质似乎在微电影运营中还没有上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微电影目前的主要赢利点在于广告,[而个人认为乐圈出品的微电影目前多在于原创创意,旨在提高乐圈品牌性,及乐圈影视创作团队知名度]预算的高低也和广告签单情况紧密相关,作品品质和观众口碑带来的回收压力均不大。
微电影的征程刚刚开始,目前竞争主要集中在平台和资源方面,“内容为王”效应还体现得不够明显,但长远看,一旦竞争格局初定,优质内容释放出潜在价值和超额利润的话,情况将大变。
第二篇:微电影市场分析
微电影市场分析
序言:随着2010年《老男孩》一炮走红,让“微电影”这个概念在国内大行其道。近年,微电影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短短的几年时间,微电影已成为备受观众欢迎的新型艺术。
一.微电影概念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15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它具备电影的所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主题、故事情节。
二.微电影市场规模
据芭乐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仅用于投拍微电影及网络剧的金额已高达12亿元,预估截至年底达到30亿元,这些资金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广告投资,广告主对微电影市场的认可与投入进一步增强。艾瑞分析发布的2012年微电影市场报告称2012年整个微电影市场已近百亿。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会长宋保达指出,2014年国内微电影产业总的产值已达700亿元左右,“未来3年内,总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三.微电影爆发原因
微电影之所以受到如此热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用户收视习惯碎片化
在媒体多样化的今天,人们的关注习惯明显碎片化了,有更多年轻用户流入网络。最新 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有4亿多数字媒体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电脑看视频的时间已经多于电视,这一变化决定了企业的推广策略随之调整,结合了品牌信息的微电影更利于在这种环境下传播。
2.“限广令”推波助澜 2011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11月28日,其又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限广令”给微电影打了一剂强心针。“限广令”推高了电视台的广告费用,多家卫视广告招标总额创历年新高。面对有限的天价广告时段,众多企业只能选择另谋他途,微电影随之进入备选之列。
3.自身特点使然
微电影的火热与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首先,微电影制作成本小、周期短、投放快。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制作中心副主任郑正称,微电影的特点是小投入,微电影的投入成本10%花在剧本,30%到40%用于演员片酬,50%到60%用于导演和制作团队,而传统影视剧,单演员片酬就占到60%的投入成本。每部微电影约20人介入,其中前期沟通、中间制作和后期宣传推广人员比例各占1/3,微电影的成本一分钟大约1万—2万元,视时间长短,一般总成本控制在二三十万元,与电视广告动则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码相比,低投入的微电影对讲求成本控制的广告客户而言,显然具有巨大吸引力。
其次,微电影的故事性和互动性,使得消费者乐于观看进而转发,为客户形象持续加分,微电影显然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而且还要传达客户信息,但它扔试图在这些前提下,讲述一个曲折精彩、吸引眼球、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最后,微电影的网络投放更具有自由、更具有针对性,微电影不用进影院,可以通过消费者使用网络的习惯和偏好,选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进行重点推介,进一步提升客户形象宣传的有效和精准程度。
四.微电影产业链
微电影在快跑中逐渐形成了一条曲折的产业链。
1.投资方 微电影的资金源头比较单一,通常是品牌广告主。
2.制作方 制作方主要有3类。
(1)视频网站,以优酷土豆、搜狐视频新浪、爱奇艺等为代表参与制作微电影。2010年优酷出品的《老男孩》火遍整个网络。
(2)影视公司 这类公司本身已经掌握了专业的摄影制作团队,出品微电影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如何把握微电影本身的内容质量与品牌植入之间的关系,实现微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还需要探索。
(3)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与视频网站在电影制作方面资源比价薄弱,没有影视公司有优势,但是前两者更善于运用整体营销的思维,将微电影的营销延伸到传播层面,更加符合广告主的需求。
同时具有专业的影视制作团队和广告策划能力影视广告公司更具有竞争力。
3.传播方 现在是处在“酒香也怕港子深”的时代,传播就很有必要了。首先是在各大视频网站的传播(1.0时代),社会化媒体特别是微信微博兴起后,转发分享,会对微电影进行二次或多次传播,形成口碑效应(2.0时代)。在新技术支持下,甚至可以和消费者互动,让消费者决定故事情节的走向(3.0时代)。
五.微电影盈利模式
1.广告植入:
芭乐传媒出品的青春期系列电影第三部《青春期3》获得北京联通公司广告植入。通过搭载《青春期3》,联通品牌得到了持续性曝光,联通186号段在《青春期3》播出后,9月北京联通在校园售卖上升35%的号段发放。目前青春期系列电影在全网的播放量突破25亿次,其中《青春期3》的播放量已突破10亿。
一个颇为惊人的案例是,由香港鬼才导演彭浩(微博)翔监制,周迅、张静初、黄立行、余文乐主演的4部8集系列微电影《四夜奇谭》,短时间内点击率就突破了2.1亿次,其版权更是换得了1亿元的广告费用。
“微电影的制作利润率,基本都能保持在30%—50%”,广州知名微电影导演吴亚春总结说。
2.企业定制:
定制微电影可以充分表达客户诉求,一部好的定制微电影其营销效果会更加显著。以金莎巧克力月饼打造的定制微电影《Hi!巧克力女孩》为例。结合客户诉求,进行影片的策划、制作、发行以及推广。据芭乐BAM数据显示,《Hi!巧克力女孩》上线后短期内播放量突破500万,上线45天全网播放量突破4000万,该部定制微电影使客户获得数千万的潜在用户。制作这样的微电影企业一般都愿意出30万以上费用。3.观看收费: 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开始慢慢培养观众付费观看的习惯。微电影《妈咪》就是经典营销案例,该微电影由锐影空间出品,何自强执导,超3亿播放量,试水付费播放收入超300万。4.电商导购:
每场电影都是都不同的场景组成,很容易涉及到生活的衣食住行。在看视频的时候,你可能看上了女主角的衣服,你也想买一件,你可以直接点击弹出来的购买链接,跳转到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购买。我们的微电影则充当导流的角色,跟商家分成。5.道具打赏:
现在以优酷为代表,正在试行道具打赏赞助创作者的方式,所拍的微电影能触动观众的心灵,观众是愿意给作品打赏的,可能一个人的不多,10元,30元,50元不等,但是观看数量大,有10万人打赏,就至少有100万以上的收入。并且还有其他虚拟礼物的运营,增加创作者的收入。6.衍生品:
在美国,票房与非票房收入两者比重约为3∶7,其中衍生品收入更是占据相当比重。以好莱坞电影《冰雪奇缘》为例,片中爱莎公主穿的裙子销售额一年就高达4.5亿美元,其衍生品所创造的产值已远超该片在北美地区的票房收入。7月23日,娱猫公司作为《大圣归来》的衍生品运营方,和知名电商天猫联合进行了《大圣归来》“梦工厂”周边衍生品的众筹行动。当天,其各类衍生品销售额就超过了1180万元,创下了中国电影衍生品历史上最高的单日销售纪录。娱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陶亚东认为,未来中国的电影衍生品市场产值应该在千亿元以上。
六.微电影成功案例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戈执导,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中视栏目《中国法治报道》,只有20分钟长,网络下载率甚至远远高于《无极》本身。
《老男孩》《老男孩》是《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一,由肖央担任导演、编剧并和王太利共同主演,影片于2010年10月28日中国首映,火遍网络,捧红筷子兄弟。
《初见》上戏出品,周拓如执导。制作精良,全靠口碑相传轻松获取过2亿播放量。
《万万没想到》万合天宜出品,叫兽易小星执导。屌炸天的系列微电影剧集已经无法用播放 量衡量
《谁是你的菜》韦正执导。典型的商业广告微电影,拍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广告都无所谓了。《女人公敌》光影华视出品,管晓杰执导,与品牌整合如此之深前所未闻,已经分不清是品牌植入电影还是电影植入品牌(聚美优品,河马家)。
《1699毕业季》小米科技出品,岳华平执导,互联网互动营销模式“全民监制”的创造者。等等
第三篇:山西电影市场分析
望票房兴叹 山西老影院夹缝求生焦虑突围
据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太原市电影票房收入总计7843万元。创历年新高,比去年增长了110%.2010年2月25日,全国省会城市首家文化体制改革组建的集团——太原龙城电影集团成立。宽银幕、解放数码影城、长风剧场、影都等几家国有影院成为其旗下成员。国有影院欲以集团军优势突破市场。
龙城电影集团成立接近1年,虽然票房数字一路上扬,电影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新影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老影院对自己的前景依然一片迷惘。
落寞的老影院
宽银幕电影院,对每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来说,并不陌生。从1960年开门营业至今,这座昔日“全省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就一直静静地、容装未改地伫立在那里,经历着不同时代的电影兴衰。
陈旧的外观积满灰尘,让人几乎无法想象它曾经显赫的过去。“春节看电影到宽银幕”,门楣上巨大的电影海报提示着它的身份。外墙上一块书写着“太原市历史建筑”的金色牌匾暗示它已老大不小。
2010年,太原市电影票房前三名被新影院——中影国际影城。太原新影都(以下简称新影都)、横店影城、奥斯卡影城分别以、1580、914万元包揽。具有50年建院历史的宽银幕,以360万元的票房数位居倒数第一。
春节期间,随着《喜羊羊3》《武林外传》《最强囍事》《熊猫总动员》等春节档新影片扎堆上映,春节加寒假,太原市的电影消费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全家总动员进电影院成为一道风景。各个影院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就连平日被人冷落的老影院也是场场爆满。仅正月初一一天,宽银幕、长风剧场、影都、山西剧院,4家老影院的票房总计达到十多万元。
然而,老影院的票价仅是新影都、横店等新影院的一半甚至更低,在新影院每人100元票价的3D影片《青蜂侠》,在某老影院只卖15元一张。
“老影院和新影院,完全可以共存,大家各有侧重,市场定位不同。”某老影院业务经理如是说。
“老影院早死、晚死,早晚得死掉。新建影院六个、八个影厅用一个机房,传统影院一个影厅一个机房。经营成本就比新影院高了许多。今后如何生存?”在新影院的步步紧逼下,即使用低票价换来了人气,老影院仍无法掩饰那一缕缕发自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忧伤的电影人
1970年就进入电影业的王连珠,从一线放映员到如今的管理人员,见证了宽银幕从门庭若市到门前冷落。“当时电影没有现在这么多,但只要电影海报一贴出来,就会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近千人的大厅座无虚席。”王连珠说。由于没有其他的休闲娱乐场所,那时的电影院成为大众休闲的主要聚集地。“如果遇上热播的片子,通道里、台阶上到处坐着人,就像赶集一样热闹。”
1987年,宽银幕被原国家广电部授予超百万票房影院奖,“是当时全省惟一获此殊荣者。”忆及当年的辉煌,59岁的王连珠自豪之情溢于言表。1998年5月,《泰坦尼克号》的上映让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顶峰,之后电影院逐渐萧条。“当时太原能放电影的影院、俱乐部从几十家锐减至10家,大多开不了工资。”
随着中国电影业市场化的缓慢进程,宽银幕电影院从上世纪60年代太原的一大标志性建筑,之后经历引领全省票房的辉煌,逐渐衰败为今日淹没在闹市区的“没落贵族”。
那种传统的独立的拥有一两千人座位的大礼堂,已不适合现代人的需求,而设置在购物中心内的现代时尚的多厅影院,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到电影院看电影不再是惟一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文化生活方式。“西羊市街没有很好的业态环境,吸引不来人气,宽银幕的功能又很单一,只能放电影,去柳巷逛的人很少往这里走,宽银幕自然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去年圣诞夜也是柳巷长风剧场和山西剧院爆满后人们才挤到这里的。”
由于先天条件不足,尽管从放映设备到内部环境,宽银幕经过多次改造升级,但观影人数依然不容乐观。“人们只是知道宽银幕,但来宽银幕看电影的人却越来越少。”
电影从制作到实现票房收入有四个环节,即制片——发行——院线——影院。其中,各环节都有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分配比例:制片分账总收入的约30%,发行15%,院线分5%-8%,影院占比48%-50%.一年300多万元票房,刨去分成,宽银幕入不敷出,勉强度日。靠出租门面房贴补“家用”。
无奈的低票价
2004年1月,山西第一座四星级现代化影院——星美影城开业。将电影院引入超市的模式,在省内开创先河。时尚典雅的装修风格,完美的硬件设施,高质量的影音效果,舒适的坐椅,让太原市民大开眼界。
星美的到来,让传统电影院的管理人看到了多厅现代化的星级影城已是大势所趋。不得不让“你来与不来我都在那里”的老国有影院放下身段,谋求发展。
2006年,工作40年的解放电影院被夷为废墟,之后华丽变身为一座多厅现代化的星级影城,更名为解放数码影城。“重建之前,一年的票房收入只有几十万元,重建之后票房收入不断攀升:2008年300万元,2009年500万元,2010年605万元。”解放数码影城一负责人说。
2009年5月,太原横店影城王府井店开业;同年11月,太原新影都开业;12月,太原奥斯卡影城开业。短短一年多时间,山西的院线数从过去仅有的北京新影联、上海星美两条,迅速扩张为横店院线、河南奥斯卡院线、广东大地院线、大连万达等,山西的银幕数也锐增近50块。
伴随星级影院的建造,山西的票房收入也是接连翻番,2009年的票房收入突破4600万元,比前一递增50%以上。
太原电影市场风生水起群雄割据。新影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电影市场很给力,老影院却那么虚弱无力,只能望票房兴叹。设备落后、管理体制死板,加上外来影院的冲击,太原本土影院从最辉煌时的72家,减少到今天的5家(其中包括省属单位山西剧院)。
为了避免记载着太原历史的老电影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0年2月,太原龙城电影集团挂牌成立,太原影都、宽银幕、长风剧场等本土影剧院,事业转企,开始了“抱团”打拼之路,意欲在太原电影票房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之后,该集团推出了“五影院联动,电影惠民活动”。去年6月又推出了“龙城电影一票(卡)通”,使用通票的观众可在太原影都、太原新影都、宽银幕、长风剧场、解放数码影城、山西剧院等8家影院享受折扣观影,并在全市建立了80个电影通票销售点。
同时,价格战也成为各老影院争夺市场份额的筹码。星级影院推出50-70元票价时,宽银幕坚守30元或25元,而长风剧场,则把电影票价压到了最低15元。
市级影院抱团作战,山西剧院因其省属身份,只能孤军奋战。更换放映设备、扩展放映影厅,并提出了“平价影院”的经营策略,将所有电影票价上限降到25元。“价格低了,观影人次得翻倍,影院才能盈利,把票价从高往低调,消费者高兴,若想再涨价,观众就不买你的账了。业内没人敢轻易冒这个风险,我也是考虑了一个月才下定决心。事实证明,自己的这个决策是对的,降低票价后,来电影院的人多了,收入没减反增,2010年全年票房达到了560万元,比2009年同比增幅66%,成为院线所有单位中增幅最高的剧院,也成为传统影院中业绩仅次于影都的影院。”山西剧院总经理杜茂全对自己的英明决策颇为得意。
利用自身地理、房产优势,山西剧院目前已由过去单一的影厅发展成为一家以电影放映为主,可以听、唱、看、演的综合娱乐场所。多元经营模式也为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票价已抄底,宽银幕不敢再降价。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少,这种恶性的循环致使老影院在低层次的竞争中疲于奔命。
与长风剧场、山西剧院、宽银幕相比,1991年6月,在原人民电影院废墟上建成,正式投入运营的太原影都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票房业绩。经多次升级改造,如今已达到五星级影院标准。
坎坷的新征程
1月1日,国家广电总局宣布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01.72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63.9%,现代化多厅影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日渐凸显。为此,部分传统国有影院不惜斥巨资投入到影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本继万达之后,广州金逸、时代今典、保利集团等也加入到了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潮中。
业内人士估计,2011年,各种新片数量将会以20%至30%的速度递增,影院的数量也将快速增长。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新影院开业之声不绝于耳。1月下旬,金刚里影城开业,横店同至人店开业,与解放数码影城毗邻的万达、长风街上的金逸也将陆续开业。对老影院更为致命的是,相距不远的横店影城贵都店也将在年内开业。
外来影院纷纷圈地扩张,在各路“诸侯”的夹击中,举步维艰的老影院的征途注定充满了磕磕绊绊。
“人家都开到家门口了,我们这几家老影院肯定都会受到冲击,你说能不担心吗?虽然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也得想办法应对。”杜茂全说。
“在美国每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在韩国每4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在中国大陆每1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可见,中国的电影院投资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远远没有饱和,尤其在太原,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缺口。”
按照太原龙城电影集团总经理夏宝刚的设想,在“十二五”期间,太原市每个城区至少布局3座影院。市级中心城市,一是在长风商务区中心建设两座新星级影院,一座布局在长风街西长风文化商务区内,一座布局在长风街东口一带,共26块银幕。二是武宿机场搬迁后,规划建设1座电影院,8块银幕。市级副中心城市一是北营副中心,在太原南站附近建设1座电影院,8块银幕。二是龙城新区副中心,建设2座以上星级电影院,1座布局在龙城大街平阳路口,1座布局在龙城大街坞城路口,12块银幕。三是小店区政府所在地建设1座星级影院,10块银幕。四是在奥体中心建设1座星级电影院,8块银幕。分区中心城市在迎新、兴华、胜利街、朝阳、西山、小店北共建设7家星级影院,47块银幕。“到„十二五‟末,太原市银幕数争取达到130块。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同时,“十二五”期间,要对省城现有老影院逐步进行综合开发改造,改造率达到80%.山西电影市场这块蛋糕有多大
2009年5月,太原横店影城王府井店开业;2009年8月,大同万达影城开业;2009年11月,太原新影都影城开业;2009年12月,太原奥斯卡影城开业;2010年1月,太原横店影城同至人店开业;……
2010年×月,太原红星大地影城开业;2010年×月,太原万达解放路店开业;2010年×月,阳泉华谊兄弟影城开业……
在山西的影院版图上,从2009年到2010年发生的这些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化引人关注。而这些星级影院的衍生宛如当下中国影院密密匝匝的拍片表一般,蓬勃得令人眼花缭乱。
短短一年多时间,山西的院线数从过去仅有的北京新影联、上海星美两条,迅速扩张为横店院线、河南奥斯卡院线、广东大地院线、大连万达院线,以及华谊兄弟所属影城群(暂未命名院线)至少七条,山西的银幕数也锐增近50块。
伴随着这些院线的大举挺进,以及星级影院的建造,山西的票房收入也是接连翻番,2009年的票房收入甚至一举突破4600万元,比前一递增50%以上。同样在这一年,中国电影缔造了62亿的票房神话,外媒惊呼世界少见!
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来了?有人开始这么问。而在近一个月的采访中,记者也不止一次地问每一位受访者同样的问题,希望从那些摩肩接踵的观影人群背后、从那些鳞次栉比在建影院背后找到某种答案。
“口红效应”的魅影生辉
2009年初,从影30多年的杨林,和很多人一样第一次直面一个叫做“口红效应”的名词。当年元旦节后一上班,坐在北京新影联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他,就收到太原市各影院元旦期间的票房报告:三天电影票房收入直逼61.2万元,与前一年同期劲增18%。“难道那支„口红‟真的开始显现效力了?”杨林心里既惊又喜。
“口红效应”源自经济学界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廉价非生活必需品例如口红的销量反而会大幅飙升,因为这些商品能对消费者起到身心双重“安慰”作用。虽然国内此前没有现成的经验,但美国上世纪2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成就了好莱坞是不争的事实。
市场对于这支“口红”的嗅觉显然更加敏锐,就在中影的新影都影城2008年在太原筹建之时,一番详尽的市场考察似乎已经料定往后这里必将火爆异常。1月15日,记者赴新影都采访时,副总经理孙跃年刚刚接到太原市委宣传部发来的喜报,庆祝1月10日他们的单日票房突破13.7万元,创造了太原电影历史上的新高。
一切似乎都可以预见。“当时我们先考量了全国的票房,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全国电影的总票房从2007年的35亿元,猛增到48亿元,这说明电影上升的空间很大。再从周边环境来看,以新影都的选址地为中心,我们考察了从南中环街到亲贤街,从晋祠路到并州路,就在这个范围内,20层以上的在建高层不少于200栋,这说明太原的经济仍在高速发展,而这些白领云集的场所周边恰恰需要星级影城的出现。”
传统影院的突围之路
就在星级影院超乎寻常地人流涌动之时,传统影院的生存与发展更为时代关注。
2009年,是“从影”9年的李胜辉最忙碌的一年,而他所供职的太原老牌影院宽银幕也一样遭遇了多年未见的繁忙。这一年,他们的票房从2008年的201万元大步跨越至2009年的309万元,增幅接近52%。
在外界看来,如此多的新建星级影院势必挤占传统影院市场,可李胜辉却不这么认为,“老影院和新影院,完全可以共存,只是要让票价更趋于合理化。”所谓趋于“合理化”,就是在星级影院《2012》推出50-70元票价时,宽银幕坚守30元,而星级影院3D版《阿凡达》卖100元一张票时,他们稳住40元。当然,影院的改造也必不可少,“这几年,我们连续改造了两个影厅,都是按照五星级标准去建造的。毕竟观众是来欣赏电影的。”
而在省城,至今没有“星级影厅”的长风剧院,则把电影票价压缩到了15元,以求抢占另外一部分观众。与其同处一条街上的山西剧院去年年末也被迫降价,将今后所有电影上限压到25元。相距较远的宽银幕不敢再降价,李胜辉说:“降价是自杀式的,势必打破市场的平衡。”
与其采取降价和改造这些修补措施被动防御,杨林的观点更为鲜明,“传统影院早死、晚死,早晚得死。”杨林说:“这个实际涉及经营成本的问题,新建影院六个、八个影厅用一个机房,而传统影院一个影厅一个机房。这些还涉及人力,传统影院工资费用比新建的高得多。今后如何生存?”
完全推倒重建的解放数码影城,则给了很多传统影院以启示,负责人张晶锋说:“2003年山西第一家星级影院星美影城开业,全新的观影观念也开始流入山西,星美第一年的收入仅仅132万元,第二年增至400万左右,去年就达到了600万左右。过去的老解放影院被认为地段偏、商圈不完善、观影人数越来越少,而重建之后,票房也从之前的年收入几十万飙升至2008年的300万元,去年更是达到了500万元。人们对于电影院的观念也一直在更新,对于环境和服务的要求也势必与主流市场接轨。”由此,在他看来新影院取代老影院成为必然趋势。这是尝到甜头的解放数码影城的经验之谈。
国产影片的高歌猛进
杨林记得很清楚,2009年9月,中影集团为《建国大业》召开院线推广会,中影大老板韩三平对该片的票房信心为:“保1亿,争2亿”,那时候没有一个业内人士敢想,《建国大业》后来的票房直冲4.3亿人民币。“2009年的影片出奇得有票房。”这是杨林对于过去一年中国电影的总结,当然这也是山西院线得以迅速扩张的前提。
李胜辉感触就更深。年初,《非诚勿扰》《赤壁(下)》《疯狂的赛车》《游龙戏凤》就开始狂袭;年中《哈里波特6》《变形金刚2》势头不减;
9、10月份,以《建国大业》《风声》为首的大片填补了往常影院最冷淡的档期;岁末新年,《2012》《三枪》《十月围城》《阿凡达》掀起更大的观影狂潮,甚至让影院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宽银幕的上上下下都是在亢奋中度过的。”
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中,国产大片在2009年的表现非常抢眼,占据全年票房总额的56.6%,并且连续第七年超过进口大片的票房。张晶锋回忆说,1993年前,中国还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电影经济,后来由于要和世界经济接轨,中国的娱乐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直到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出现。“这几年,中国电影一直都在恶补。而随着民间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他们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开始以赢利为目的,而这正刺激了国产大片的出现。”
李胜辉看来:“高质量的国产片持续出现,正是国内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主因。”自《英雄》开始,中国开始拥有首部破亿大片,那之后“国产大片”逐渐形成一个概念。“中国电影逐渐打造出了贺岁档、暑期档和长假档,这中间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功不可没。”
院线发展的拓疆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之亦然。虽然中国电影在2009年缔造了一个神话,但之前却有一段非常艰难的积累。受访者不约而同地说起了院线的功勋。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诞辰,影厅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景。那一年正在读党校的孙跃年写了一篇《论中国电影百年》的论文,他很清楚地记得论文中的一句话:“难道百年的中国电影真如一位百岁的老人行将入土?”
1977年就进入电影行当的孙跃年,经历过影院里门庭若市的场景,“当时搞电影的人多牛啊,我在老解放影院,对面解放大楼的领导为了看场电影,肉票、烟票都给我们留好了。”可2000年前后影院突然就门庭冷落了,“当时太原能看电影的影院、俱乐部从76家锐减至10家,那些地方纷纷改成了饭店、库房、股市。我所在的中北影城也改成了华夏演歌台。全太原市的影院,除了影都都开不了工资。”
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始于2002年,那之前中国电影长期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之中。“当时一部电影出来,省电影公司也可以买,市电影公司可以买,电影院也可以买,结果往往是一个地区的自相残杀,我记得当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原本拷贝只需要20万,结果省电影公司和市电影公司竞价,把拷贝抬到了73万元,哪能收得回成本啊?”杨林回忆。
而院线刚开始发展时,也不过是省电影公司的翻版。当时的门槛很低,只要有10-15家的影院联手,就可以组成院线,一夜之间中国就有了34条院线。但随着电影市场越来越规范,院线的优势也开始显现出来。孙跃年说:“这就好比当初蔬菜必须先进入蔬菜公司,再拨到菜站,最终才能和消费者见面,过去的电影公司相当于蔬菜公司,当院线改革去掉这个环节之后,电影就可以与观众直接见面了。”而院线的发展也为中国电影在2009年井喷式的发展续集了力量。
山西“蛋糕”的大胆预计
2009年,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电影终端投资建设领域,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始考虑电影院的功能区块设计。有分析说,未来5年特别是明年后年,中国电影院数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有实力的院线,一年开出二三十家电影院亦有可能。而山西的星级影院在建项目也水涨船高。
那么山西电影的这块蛋糕又有多大呢?是否新开的影院必将挤占现有影院的观众呢?与万达影城将为邻居的解放数码影城成为关注的重心,而张晶锋表示:“我认为没有影响。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种常态消费,这才能吸引更多人。我认为太原每一个城区有两至三家影院是比较正常的。万达进入天津之前,天津三条院线的总收入为1000多万元,而万达进入之后的第二年总票房则超过3000多万,其他几家仍旧是1000多万元。”
对于新型影院的需求,归根结底可说是人们文化消费理念的变化,当观众坐在越来越人性化的无遮挡坐椅上,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不变形的画面,同时听不到任何隔壁影厅的打扰,“电影不再是看的作品,而是享受的工具。”孙跃年说。
在山西的电影票房从2008年的2100万元猛增到去年的4600万元之后,是否还有上升空间呢?杨林表示,目前一些民营资本开始陆续涌进国内电影市场,比如华谊兄弟、新画面等,他们也为电影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如果参照一些电影产业发展较快城市的经验,山西电影在未来3-5年,可以破亿。”“中国电影最好的时代来了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摇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是在通往最好时代的路上。”或者说“是个好的起点。”而这段路,3-5年一定会到来。
第四篇:微电影通知
学院第四届随手拍及微电影大赛通知
各系团总支、学生会、班级、团学组织: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在学习、就业的重重压力下,感而叹之,为了解压,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娱乐自己,但缓解压力不是一定要选择玩游戏不可。“微电影”的迅速发展壮大,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几分钟可以干什么?几分钟的视频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几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在电影这个艺术形象蓬勃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只需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用摄像来展示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现举办第三届随手拍及微电影作品大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的大学”
二、参赛对象
通用学院一、二年级辅导员为单位,及各团学组织。
三、参赛形式及报名方式
以辅导员为单位,每个辅导员推荐不少于两个作品参赛。鼓励各级团学组织参加比赛。
活动面向全校征集校园随手拍及微电影作品,参赛者于规定时间内(4月15日之前)将参赛作品及报名表提交至院团委。地点:综合楼817办公室。
四、参赛要求
1、政治方向正确,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
2、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如有违反,相关责任由参赛团队成员自行承担。
3、以反映校园的大学生活为题材,充分运用DV影像的特点,作品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1)创意公益广告类:反映珍惜青春,坚持梦想等公益活动,可 涉及道德、环保、禁毒、希望 工程等。
(2)影视短剧类:反映真实生活,能展现新一代学生青春风貌。题材包括人物类、纪录类、故事类等。
(3)音乐MV类:作品必须配有歌词字幕,可以是电子相册。
(4)图片类:图片需围绕同一主题,并配有文字解说及音乐。可接受由ppt格式转置的视频作品。
4、作品提交后不作退还,请各参赛人员提交前做好备份。
5、作品要求为4-12分钟,部分特殊作品经过审批后要求可放宽。
五、评分标准
合肥通用学院“我的大学”第四届大学生随手拍及微电影大赛评分标准:
1、主题分:紧扣主题、选题新颖,作品原创,故事线索要求清晰明了,内容充实、积极向上,表现一定的精神风貌,突出梦想的伟大。
2、创意分:独具个性创意品位,有新颖的拍摄手法、有新鲜的线索编排、有明确的表达角度,从特别角度切入,深刻反映主题等;
3、声画效果分:画面美观生动、清晰、构图合理、镜头稳定,色彩搭配协调,不出现太亮或太暗的镜头,配音优美,搭配清晰,对应题材,声像协调同步,有表现力、感染力;
4、技术运用分:相关影视制作技术运用巧妙,画面剪辑准确;
六、奖项设置
分数最高者为一等奖,以此类推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单项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七、注意事项
⑴所有作品要求原创,如发现违规将作为违规作品进行处置,取消参赛资格。
⑵作品凡涉及究责问题各参赛单位自行承担
⑶活动最终解释权由主办方所有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
第五篇:微电影细则
前期各部门准备工作
办公室(田青、郭天天)
1.制作请柬
2.准备嘉宾、评委牌 3.准备剧组编号牌
4.各种所需物品的采购(收缩型彩虹荧光棒、手拍掌、气球、水、签字笔、评委礼品、获奖剧组鲜花)要求提前一天采购完毕
5.准备坐牌、话筒修饰牌、桌布、笔、便签纸、制作评委评分表、评分细则、剧组名单 6.准备红毯
7.准备工作服以及工作证、礼仪服,点清数量 8.准备计算器、统分表,安排统分人员 9.准备奖品和颁奖托盘
宣传部(乔美童、尹慧茹):
1.准备宣传物品:联系广告公司制作相应幕布、横幅、海报、展板(海报和展板既可手绘也可为电子的)
2.大礼堂内场布置方案设计(大致需要人数需确定)
活动部(张立东、李梅、李巍):
1.邀请嘉宾、评委(送邀请函)2.准备音乐(暖场音乐、颁奖音乐)、音乐效果设计 3.后台控制,包括灯光,确保决赛微电影播放顺利
新编部(许武雄、邓淑月、刘娇、任娟):
1.邀请、接待各校外、校内媒体进行现场宣传采访 2.负责联络广播台进行决赛事宜的播放
求是读书会(曾甜、唐元敏):
艺术团(苟铃举、韦艳洋、曾楠楠):
1.确定主持人(2男2女)2.准备一个穿插的节目(类型)
3.确定礼仪8人(包括外场接待的礼仪,礼仪服的租借)4.安排礼仪上台颁奖的事宜 5.联系参赛剧组人员
6.制定微电影决赛评分细则
7.大礼堂座位划区安排(周二前完成,并通知相应的部门的负责人员)8.整体协调安排各部门工作 9.做视频 ppt
服务部(潘玉斌、陈佳、黄幼云):
1.安排4名保卫人员,同时充当应急人员
活动当日流程和安排
1.当日部门分工
办公室(田青、郭天天):
1.组织本园区人员、剧组签到
2人 2.话筒电池检查
3.各种所需分配物品,安排安放 4.活动现场道具、物品管理
5.座位划区安排,分帖评委席、嘉宾席和大众评委席
宣传部(乔美童、尹慧茹)、活动部(张立东、李梅、李巍):
1.准备宣传物品 2.大礼堂内场布置
活动部(张立东、李梅、李巍):
1.音控灯光后台控制
2.2人音控,2人灯光
安全卫生部(刘兴玲、张鹏杰,冯冬雨):
1.入场检票
2人(人数可以在增加一些)2.入场秩序维护及座位引导
6人
主席团、社交协会、学习部(邓瑞、陈义):
1.组织、接待各学院及社团嘉宾
2.接待各个领导、专业评委以及赞助商
3.大众评委前期沟通(在活动的前一天进行短信通知或打电话通知,当天再进行通知和确认)4.评委的沟通与安排
求是读书会(曾甜,唐元敏)
1.安排礼仪服务,进行嘉宾、领导、评委的引导,注意与学习部的协调 2.现场气氛调节(适当在台下安排人手制造气氛,活动开始前发放荧光棒等东西)
服务部(潘玉斌、陈佳、黄幼云):
1.开场前清场工作
2.入场保卫人员安排到位 3.协助安保事宜,现场机动 4.协助引导观众就座
5.舞台表演设计台下路径的清场工作 6.活动期间现场秩序维护 7.前、后台沟通
新编部(许武雄、邓淑月、刘娇、任娟):
1.新闻报道
2.活动现场照相和摄影
2-3人 3.接待各个媒体 4.晚会后各种留影
5.制作本次微电影活动简报
艺术团(苟铃举、韦艳洋、曾楠楠):
1.负责催场
2.整体协调安排各部门工作
决赛流程
17:40——17:50 开始签到,统计现场的工作人员到位情况,同时检查各块准备
工作是否到位
18:20——18:50 检票,组织观众、剧组人员就进场,引领到相应的位置,现场
维护秩序,开始播放暖场音乐(及时确认到场嘉宾,并递交给主持人)
18:50——19:00 播放V movie总宣传片
19:00——19:03 主持人致开场白,介绍到场嘉宾及评委
19:03——19:06 剧组介绍和明确投票细则
19:06——19:12 校领导致辞,主办方上台致辞预祝首届微电影节举办成功
19:12——19:32 播放第一部微电影
19:32——19:40 第一剧组上台接受主持人的采访、拉票,并播放花絮
19:40——19:42 专业评委为第一剧组投票
19:42——20:02 播放第二部微电影
20:02——20:12 第二剧组上台接受主持人采访、拉票,并播放花絮
20:12——20:14 专业评委为第二剧组投票
20:14——20:17 主持人选读网络留言及前两组票数
20:17——20:37 播放第三部微电影
20:37——20:45 第三剧组上台接受主持人采访、拉票,并播放花絮
20:45——20:47 专业评委为第三剧组投票
20:47——21:03 播放第四部微电影
21:03——21:11 第四剧组上台接受主持人采访、拉票,并播放花絮
21:11——21:13 专业评委为第四剧组投票
21:13——21:16 主持人选读网络留言及三、四组票数
21:16——21:36 播放第五部微电影
21:36——21:44 第五剧组上台接受主持人采访、拉票,并播放花絮
21:44——21:46 专业评委为第五剧组投票
21:46——21:49 主持人选读网络留言及五组票数
21:49——22:54 节目表演和统分
22:54——22:56 公布投票结果
22:56——22:00 领导颁发最佳影片一等奖,并发获奖感言
22:00——22:04 领导颁发最佳影片二等奖,并发获奖感言
22:04——22:08 领导颁发最佳影片三等奖,并发获奖感言
22:08——22:12 领导颁发最佳导演奖,并发获奖感言
22:12——22:14 领导颁发最佳编剧奖,并发获奖感言
22:14——22:16 领导颁发最佳摄影将,并发获奖感言
22:16——22:20 领导颁发最佳后期制作奖,并发获奖感言
22:20——22:24 领导颁发最佳男演员奖,并发获奖感言
22:24——22:28 领导颁发最佳女演员奖,并发获奖感言
22:28——22:31 主持人宣布首届微电影圆满成功,留影
22:31——22:41 送嘉宾及评委离开,组织观众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