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来打破围困“泰坦尼克”的坚冰?--中国电磁炉市场分析
国内电磁炉市场经过长达5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缓慢发展的稳定期,而原材料的原因造成电磁炉价格过高,同时对整个行业的过于乐观的估计,电磁炉的产能严重过剩。因此,目前国内电磁炉市场的状况就是一方面价格偏高,消费者购买欲望受到压抑,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两者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厂家和渠道代理商积压了数量巨大的库存,对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阻碍。2007年,电磁炉的原材料价格回落,我们看到了行业复苏的希望,那么目前国内电磁炉行业又是怎样一个状况呢?
震惊!电磁炉行业海量库存!
1989年,电磁炉这种新兴能源家电首次登陆中国家电市场,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冰封期后,从2000年开始,电磁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的逐渐转变,开始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国内电磁炉市场也开始发力,每年的市场增长都在70%以上,从刚开始的100余万台猛增到了2005年的近4000万台,发展的速度令人欢欣鼓舞。
2005年,电磁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当人们在选用厨具的时候,更多的开始考虑购买更加环保、时尚的电磁炉作为家庭主要的烹饪灶具。这为电磁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据中怡康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电磁炉市场零售量增长了55.85%,市场零售额增长了51.67%。业界一片看好电磁炉的声音,预测在2006年市场容量将接近6000万台。众多电磁炉厂家纷纷扩大生产规模,而没有产品线的厂家也纷纷上马电磁炉项目,准备在2006年的市场蛋糕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仅在2006年顺德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超过80%的参展家电企业的展位上都摆放着本品牌的电磁炉,甚至有媒体戏称,本届顺博会就是电磁炉的博览会;而在2005年的顺博会上,展示电磁炉的企业只有寥寥数十家。电磁炉规模的急速扩张从此可见一斑!
而就2006年上半年的态势来看,电磁炉市场也在向着大家的预料的方向发展: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了49.77%,而市场零售额更是增长了55.92%!但是进入下半年以来,电磁炉市场高速发展的态势受到了遏制,陷入了停滞状态。
到了2006年底,各电磁炉厂家和代理商所预测的电磁炉大爆发并没有如期而至,他们也在疑惑,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啦。其实,年初各厂家的大肆扩张就初现端倪了,市场容量不是根据“某某某”说多少的,就有多少的;以前的数据只能是参考,而不能成为定律。产能的急速扩张,造成了供大于求。同时,在06年之前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造成电磁炉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受到压抑。
时至2007年第二季度,国内电磁炉市场的冰冻仍没有解开,厂家及渠道代理商所积压的库存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美的超过200万台、苏泊尔150万台、九阳100万台、龙的15万台……基本上所有的生产厂家都有数量不一的库存,再加上渠道代理商手中积压的库存,数额的巨大令人咂舌。
而这数目巨大的库存电磁炉已经给众多中小厂家、代理商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最终的就是资金的占用,由此阻碍了厂家和代理商的持续发展。也许,这是一个市场洗牌的过程,资金实力雄厚的厂家能笑到最后,而众多的中小厂家则有可能出局。但是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些数额巨大的库存电磁炉,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沉重包袱。
高兴!电磁炉原材料降价啦!
被原材料涨价煎熬的家电制造商们,终于迎来了原材料价格的回落。
据长期关注金属价格的广州四通信息咨询中心的**贵先生透露:有色金属的价格回落最明显,其中,电解铜由去年12月份每吨价格60000多、接近70000元,两个月内降了1万多元,现在的价格已经是53000元/吨了。而铝的价格也回落了1千多元,由12月份约21000元/吨,现在的价格为20000元/吨。而黑色金属的价格变化相对平缓。
其中最重要的铜的降价,给了众多电磁炉生产厂家一针强心剂。据了解,一个电磁炉线圈需铜约250克。由此可见,每个电磁炉单就线圈就能减少4元的成本,再加上其它的电器元件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电磁炉内部材料成本可减少15元以上。
而造成电磁炉成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面板。进口的肖特面板虽然品质资优,但其高昂的价格却一直使厂家和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反,价格相对偏低的国产
汉森板,在2005年一上市,就打出了低价,这种经济的黑色微晶板电磁炉一经上市,就以其价格的优势,迅速的占领了市场,成为生产厂家的首选。
同电磁炉一样,国产微晶玻璃面板(汉森板)也同样经历了2006年的寒流。出于整个电磁炉行业的乐观估计,微晶玻璃行业也进行了盲目扩张,据统计,目前国内微晶玻璃企业已经超过10家,窑炉数量37个,不算其它正在上马的企业,就这37个窑炉的中等年产量就能超过1亿片!已经形成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状况。
随着行业高增长态势的回落,市场容量的减少,一些小型电磁炉厂家首先受到冲击,进入2006年10月后,广东顺德就有数十家电磁炉企业倒闭或转产,几个规模较大的电磁炉OEM企业的产量也明显减少。而这些企业都在2006年年初对行业充满期待,制定了宏达的发展规划,同时为防止货源不足,还采购了大量的原材料,大量地囤积面板。而行业不可预料的逆转,这些企业的脆弱资金链很快断裂,为尽快逃离市场,他们纷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积压的面板,例如,有的面板采购价为35元,而它的转让价却低至20元。
如此做法,也给彷徨中的微晶面板行业造成了冲击,为求得发展,微晶玻璃企业也不得不进一步降低自己面板的价格,每片面板的价格下降10至20元不等,进入惨烈的价格战中,以求获得厂家的亲睐。由此,坚持下来的电磁炉生产厂家的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来自原材料的降价浪潮,应该给整体呈现疲态的电磁炉市场注入强烈的催化剂,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带来整个行业的复苏。我们真切地期待着电磁炉市场再次辉煌时刻的到来。
疑问,电磁炉僵局难打破?
经过5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电磁炉的市场规模由最初的100万台急速扩张到2005年的3000多万台,电磁炉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美的、龙的、苏泊尔、尚朋堂、九阳、富士宝、乐邦、万利达、千泽、格兰仕、爱庭、正夫人、康宝等传统家电企业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其它更有大小数百家企业对电磁炉立项上马。
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预测,在未来5年,电磁炉在国内将有7000—8000万台的市场潜力,市场容量将可达到数百亿。整个行业的欣欣向荣,不管是电磁炉生产厂家,还是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还是下游渠道经销商,他们对电磁炉的发展预测都保持了足够的乐观,2006年,电磁炉的产量达到了6000多万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电磁炉市场已经进入缓慢发展的调整期。由于原材料价格,尤其是面板价格没有降温,造成产成品价格超过消费者的接受底线,而厂家持续扩大的生产规模也造成了产能过剩,导致厂家和渠道代理商的库存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造成沉重的压力。在2006年上半年之后,电磁炉行业陷入了至今仍未苏醒的沉寂期。
怎么打破这个沉寂呢?进入2007年,从电磁炉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处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面板大幅度降价30%、电解铜降价20%、其它元器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电磁炉降价的条件已经成立,似乎新一轮的电磁炉价格大战即将来临。而笔者在联系几个电磁炉生产企业的朋友时了解到,他们已经向代理商、终端发出降价指导通知。
但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仍然是一片沉寂,降价的消息似乎被屏蔽,预计的价格战没有出现,各终端卖场、销售点的电磁炉的价格鲜有变动,消费者仍在继续观望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记者在向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的代理商了解时,他们也表露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们收到了厂家的降价通知,但是这只针对市场零售价进行了调整,而结算价却没有变动。数量庞大的库存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我们不可能再独自承担降价的风险而亏本销售。
可见,是生产厂家不愿意分担风险而造成了目前市场的波澜不惊。笔者分析他们这样做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不愿意降价而减少自己的利润空间,希望代理商能独自承担;其二,前期投入过多,成本过高,降价可能会造成亏本;其三,为了保持目前的市场现状,加速洗牌,淘汰竞争对手;其四,降价有可能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终于在2007年2月,格兰仕率先打破了沉寂,宣布格兰仕电磁炉降价30%,4月,龙的电磁炉也宣布全线降价。而与此同时,众多杂牌企业已经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期望能从中及早抽身,或者抢先分得
一杯羹。但品牌厂家却应者寥寥,几个熟识的代理商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笔者说,“要是厂家还在稳坐钓鱼台,我们可能都要喝西北风了。”
笔者真诚地期待有越来越多的电磁炉厂家加入到打破坚冰的队列中,共同唤醒中国电磁炉行业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