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与刘茶英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决定纠纷上诉案
【文书标题】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与刘茶英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决定纠纷上诉案
【审理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案件字号】(2003)渝高法行终字第75号
【审理日期】2003.11.11【调解日期】
【案件分类】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确认/行政复议
【全文】
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与刘茶英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决定纠纷上诉案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03)渝高法行终字第75号
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以下简称酉阳分公司)。负责人王超美,经理。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茶英。
委托代理人:王娟,重庆剑音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酉阳县政府)。法定代表人李方宇,县长。
委托代理人:李华学,酉阳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被上诉人刘茶英不服原审被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作出的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决定一案,已由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3)渝四中法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上诉人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不服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经公开开庭后查明:
2000年8月23日,刘茶英之夫侯守银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电信局(以下简称酉阳县电信局)签订了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合同规定的期限为1年。该协议规定酉阳县电信局提供通信设备、号源、装、移机材料、工具、业务单册;负责业务、技术培训的指导工作、负责生产组织管理的业务监督、检查工作;按议定的标准按月给侯守银报酬即每安装一部话机30元,其他费用按收费比例给付。侯守银负责委托区域内的电话业务发展、话费收缴、电话管理、电话装移、杆线及话机维护、电报业务的受理及投递等工作,并接受电信局的业务管理和检查,完成电信局临时性交办的任务。侯守银缴纳保证金500元,遵守电信局制定的纪律。之后,双方按协议履行。2001年5月24日后,侯守银所从事的工作转为由酉阳分公司负责。侯守银与电信局签订的合同到期后,按约定,应与酉阳分公司重新签订合同,但未续签,侯守银仍从事原有工作,酉阳分公司亦未提出异议。2002年3月28日,侯守银在维修电话途中,遇车祸身亡。由于酉阳分公司未提出工伤确认,刘茶英才于2002年7月18日向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酉阳县劳动局)申请工伤确认。酉阳县劳动局于2002年8月8日作出酉劳社伤险认定[2002]字第8号工伤认定书,认定侯守银的死亡属于工伤。酉阳分公司不服,提请酉阳县政府复议。酉阳县政府于2003年2月27日作出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酉阳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并撤销了工伤认定决定。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
本案双方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所确定的双方权利义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第十九条的规定。酉阳县政府认为,侯守银的工资不是固定工资,用以否定侯守银与分公司形成的劳动关系的理由不能成立。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侯守银的工资分配方式符合法律的规定。另酉阳县政府认为,酉阳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程序不合法(指刘茶英未进行工伤认定申请)。对此,刘茶英在庭审中出示了申请,酉阳县政府未提出异议。对酉阳县政府所称的工伤认定事实不清,主要是指劳动局在作出工伤认定前未调查酉阳分公司。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认定工伤应当具备的资料并未要求劳动部门一定要向用人单位调查后才能认定,故该理由亦不能成立。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二目之规定,判决撤销酉阳县政府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护酉阳县劳动局酉劳社伤险认定[2002]字第8号工伤认定书。
酉阳分公司不服判决,上诉称: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夫侯守银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的内容属于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并邻取代办手续费的行为,该协议书符合经济合同的性质,属于《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劳动合同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用人单位岗位生产的需要而建立起的内部管理和被管理,并按完成岗位任务领取劳动报酬的法律关系。而侯守银及农村电信业务代办员都没有纳入上诉人单位的职工管理范围,没有任何劳动人事档案资料,没有与劳动关系有关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第六条明确规定侯守银涉及人身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一切费用,全由代办员自己在取得的代办手续费中自行办理,该约定也证明了侯守银与上诉人之间无劳动合同关系的存在。酉阳县劳动局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中,从受理到确认工伤的过程中没有告知上诉人有关被上诉人的申请事由,没有给上诉人申辩的权利,其作出了不公正的结论。一审法院混淆了经济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错误地将经济合同关系认定为劳动关系,支持了错误的工伤认定结论。请求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撤销酉阳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维护酉阳县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被上诉人刘茶英答辩称:侯守银与酉阳分公司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法律特点,协议明确了劳动权利和义务,应当认定为劳动合同。酉阳分公司与侯守银之间不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与代理人是平等的关系,代理人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独立的完成工作,不受委托人的支配与管理。劳动关系则相反,是用人单位提供生产资料,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为其提供有偿劳动,因而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隶属性的特点。《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中的第一条第一项,第三条第一项、六项的约定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支配与管理。侯守银是在酉阳分公司的安排下工作,故酉阳分公司上诉所称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到期后,侯守银与酉阳分公司并未继续签订协议,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侯守银在维修电话途中遇车祸死亡,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审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原审被告酉阳县政府述称:在行政复议审查程序中无刘茶英的工伤认定申请书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证据,一审法院不能将其作为判决的依据;酉阳县劳动局在对酉阳分公司无任伺调查证据的情况下作出工伤认定,一审法院亦认为事实清楚,是错误的;酉阳分公司与侯守银是按照《邮电委托代办管理暂行办法》所签订的代办合同,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故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一审法院应当审理的是酉阳县政府撤销酉阳县劳动局工伤认定的行政行为,本府在行政复议审查程序中查明酉阳县劳动局作出工伤认定时无申请书、无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无工资关系、无劳动合同等,故认定酉阳县劳动局作出工伤认定的事实不清。酉阳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书仅几行文字,无证据等材料,其认定程序违法。本府在认定酉阳县劳动局作出工伤认定事实不清、程序不合法的前提下,从程序上作出了撤销的复议决定。而一审法院错误地作出了工伤认定正确的客观事实认定,这与本案的审理不相
适应。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维持行政复议决定。
原审被告酉阳县政府在法定期间内向一审法院提交了下列证据材料:
1.酉阳县电信局与侯守银于2000年8月23日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证明侯守银与酉阳县电信局及酉阳分公司没有形成劳动关系。
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泉乡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出具的证明,证明侯守银在修电话途中遇车祸死亡的事实。
3.酉阳县电信局和酉阳分公司于2001年5月24日发出的关于变更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主体资格的通知,证明酉阳县电信局变更为酉阳分公司的事实。
4.酉阳县劳动局对刘加华、崔永辉、冉建琼的调查笔录,证明侯守银在修电话途中遇车祸死亡的事实。
原审被告酉阳县政府在法定期间内向一审法院提交的规范性文件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邮电委托代办管理暂行办法》;4.《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被上诉人刘茶英除向一审法院提交了酉阳县电信局与侯守银于2000年8月23日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泉乡人民政府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出具的证明、酉阳县电信局和酉阳分公司于2001年5月24日发出的《关于变更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主体资格的通知》等证据材料外,另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酉劳社伤险认定[2002]字第8号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伤认定书。
上诉人酉阳分公司向一审法院提交了下列证据材料:
1.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酉阳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重电信实发[2003]34号文件,证明酉阳分公司的主体资格。
2.酉阳县电信局和酉阳分公司于2001年5月21日签订的补充协议,证明变更电信业务主体。
酉阳分公司另提供了支撑其事实主张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和《邮电委托代办管理暂行办法》。
上诉人酉阳分公司、被上诉人刘茶英和原审被告酉阳县政府提供的上述证据材料,能够证明本案的事实。
二审审理查明:
2000年8月23日,侯守银(系刘茶英之夫)与酉阳县电信局签订了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合同的主要条款约定,代办期限从2000年8月23日起至2001年8月23日止,到时自行终止代办关系;酉阳县电信局提供通信设备、电话号源、装移机材料、工具、业务单册,负责业务、技术培训的指导工作,负责生产组织管理的业务监督、检查工作;酉阳县电信局按议定的标准按月付给侯守银酬金;侯守银负责委托区域内的电话业务发展、话费收缴、电话管理、电话装移、杆线及话机维护、电报业务的受理及投递等工作,并接受酉阳县电信局的业务管理和监督检查,完成电信局临时性交办的任务,负责收取指定范围内的电话费;侯守银在协议期内每年应完成酉阳县电信局下达的电话用户发展任务;侯守银完不成当年工作任务,业、技水平跟不上通信发展需要,不服从酉阳县电信局工作安排,酉阳县电信局有权终止代办关系;侯守银违反电信业务资费政策乱收费,贪污、挪用电信业务款,擅自装、移电话等,酉阳县电信局有权终止代办关系;酉阳县电信局对侯守银工作不满意时,有权随时终止代办关系;侯守银终止代办关系时,须是前1个月向酉阳县电信局书面申请,并交清各种款项及移交工具、仪表、通信器材等酉阳县电信局所属物品;代办期满后15天内,根据工作需要,双方另行协商签订代办协议,如双方同意,可以续订;代办电信业务报酬按发展电话户数和收缴话费额计酬净增一户计费电话,计发劳务报酬30元,按侯守银垫交款在酉阳县电信局处取得的话费收据的总额的5%计发劳务报酬,代办电信业务劳务报酬由酉阳县
电信局按侯守银每月代收话费总额和净增计费电话户数,核定后一次性发给侯守银;计发代办电信业务劳务报酬中包括电信业务费用,维护所辖区域内杆、线(缆)、话机、受理电信业务、装拆机、新业务发展、话费损失、人身安全及医疗卫生、保险、差旅等涉及的一切费用。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签订后,酉阳县电信局和侯守银均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2001年5月21日,酉阳县电信局与酉阳分公司签订补充协议。该协议主要条款约定:酉阳县电信局将全县的本地电话网电信业务委托酉阳分公司代办;对代收话费实行话费买断方式,鉴于已有33个乡按话费买断方式签订了协议并正在执行,双方商定在已签的协议中,规定由酉阳县电信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在本协议签订后,由酉阳分公司享有和负责履行相关义务;本补充协议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1年。同月24日,酉阳县电信局与酉阳分公司发出了关于变更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主体资格的通知。该通知载明,酉阳县电信局与33个乡代办点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中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主体资格由酉阳县电信局变更为酉阳分公司。2001年8月23日,侯守银与酉阳县电信局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侯守银没有与酉阳分公签订书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酉阳分公司和侯守银仍按照原代办电信业务协议的约定继续各自的义务。2002年3月28日,侯守银在维修电话途中,遇车祸身亡。酉阳分公司未提出工伤认定,刘茶英遂于2002年7月18日向酉阳县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酉阳县劳动局于2002年8月8日作出酉劳社伤险认定
[2002]字第8号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伤认定书,认定侯守银的死亡属于工伤。酉阳分公司对工伤认定不服,申请酉阳县政府复议。酉阳县政府于2003年2月27日作出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书,以酉阳县劳动局在复议审查期间没有提交酉阳分公司与侯守银是否续签协议、酉阳分公司或侯守银亲属向劳动部门提出的报告或申请以及交通管理部门对侯守银死亡所作出处理的结论证明等证据资料为由,认为酉阳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遂决定撤销了酉劳社伤险认定[2002]字第8号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伤认定。刘茶英对酉阳县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本院认为:
酉阳县政府于2003年2月27日作出的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属具体行政行为,刘茶英对该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在对行政复议决定合法性进行审查时,必然会对刘茶英之夫侯守银与酉阳分公司之间是委托关系还是劳动关系进行审查,该部分内容属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部分所进行的审查。当事人向一审法院提供并经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证明,侯守银与酉阳县电信局于2000年8月23日签订的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中明确约定了合同期限、工作的内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特别是酉阳县电信局负责业务、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负责生产组织管理和业务监督、检查工作等内容,这与当事人约定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和费用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办理委托事务的委托合同的特征有明显的区别。当酉阳县电信局与酉阳分公司协商约定酉阳县电信局将全县的本地电话网电信业务委托酉阳分公司代办后,酉阳分公司承担了酉阳县电信局与侯守银所订立的合同义务,且在酉阳县电信局与侯守银所订立的协议期限届满后,酉阳分公司已系酉阳县电信局的电信业务代办人的情形下,酉阳分公司未与侯守银签订书面合同,双方仍按照原协议履行各自义务,酉阳分公司与侯守银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侯守银在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死亡,酉阳分公司或侯守银的亲属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限告或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代办电信业务协议书中约定劳动报酬中包括人身安全及医疗卫生、保险等费用的内容并不影响相关当事人申请工伤认定。故本案所涉及的侯守银与酉阳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属事实劳动关系,非《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邮政委托代办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邮电委托代办关系。酉阳县政府在一审期间所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属酉阳县劳动局已向其提交的证据材料。该证据材料已经能够证明本案的基本事实,故酉阳县政府以酉阳县劳动局在复议审查期间没有提交酉阳
分公司与侯守银是否续签协议及其他相关证据材料为由认定酉阳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不合法的理由不能成立。酉阳县政府作出的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属主要证据不足,应予撤销。故一审判决撤销酉阳县政府作出的酉阳府法复
[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并无不当。一审判决撤销酉阳县政府作出的酉阳府法复[2003]01号行政复议决定时,本应责令酉阳县政府重新作出复议决定,而不能径自判决维持酉阳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鉴于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时,直接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降低行政救济成本,尽快地结束行政争议,避免讼累,减少当事人的损失。尽管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没有参与到诉讼中来,但是法院判决维持其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对其不利的判决,并不违反正当程序规则。综上所述,一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酉阳分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其他诉讼费400元,合计500元,由上诉人重庆电信菲斯特实业有限公司酉阳分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洪其亚
代理审判员王必伟
代理审判员刘兴旺
二00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书 记 员熊其涛
第二篇:劳动关系确认-黄通领与永安市人民政府等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纠纷上诉案
【文书标题】黄通领与永安市人民政府等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纠纷上诉案
【审理法院】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案件字号】(2010)闽行终字第35号
【审理日期】2010.06.25 【调解日期】
【案件分类】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
【全文】
黄通领与永安市人民政府等工伤认定行政复议纠纷上诉案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10)闽行终字第35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黄通领。
委托代理人汤仕君,贵州省黔南州中心法律事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永安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蔡光信,市长。
委托代理人林长洋,福建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永武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经理部)。
负责人刘晓树,经理。
委托代理人管昌庆、陈凤清,福建建州·联兴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第三人永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永安市劳动局)。
法定代表人颜闽陶,局长。
委托代理人范丁宝,福建众强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黄通领因诉永安市人民政府工伤认定行政复议一案,不服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三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查明:2007年12月1日,黄通领在永武高速公路A2合同段进行公路桥梁孔桩作业时,意外受伤。经医院救治,诊断为L1椎体压缩性骨折。2008年2月28日,黄通领与杨春挖孔队签订《关于施工受伤医疗补偿的协议》,约定由杨春挖孔队一次性补偿黄通领受伤过程中的医疗费、误工费、车票、康复等全额费用22500元。2008年11月26日,永安市劳动局根据黄通领的申请作出永劳工认字(2008)380号《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黄通领所受到的伤害为工伤。2009年3月20日,永安市人民政府根据项目经理部的申请作出永政复决(2009)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认定永安市劳动局提供的证据和材料不能证明黄通领和项目经理部存在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决定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决定撤销《工伤认定决定书》并责令永安市劳动局在60日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黄通领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审另查明:
1、项目经理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即提出与黄通领不存在劳动关系,应先中止工伤认定,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确认。
2、永安市人民政府未能证明《行政复议决定书》有依法直接送达给行政复议的第三人黄通领。
3、项目经理部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代理关系。
原审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本案中,1、被告永安市人民政府仅凭“快递邮件详情单”来证明有将《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给原告黄通领,证据不足。原告黄通领在知道被告永安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后,提起行政诉讼,未超过法定期限。
2、第三人永安市劳动局未提供能证明原告黄通领与第三人项目经理部有建立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3、第三人项目经理部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代理关系,第三人项目经理部不具有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综上,被告永安市人民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所作出的决定并无不当。原告黄通领的起诉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永安市人民政府2009年3月20日作出的永政复决(2009)2号《行政复议决定书》。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黄通领负担。
黄通领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请求依法撤销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三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撤销永安市人民政府永政复决(2009)2号行政复议决定,确认永安市劳动局永劳工认字(2008)380号工伤认定决定书。主要理由是:
1、上诉人与项目经理部有明确的劳动关系,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原判认定“第三人永安市劳动局未提供能证明原告黄通领与第三人项目经理部建立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之判决与本案事实不符,与法律相悖。
2、被上诉人的复议决定违法,原审判决维持与法不符。被上诉人在复议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未依法告知或通知上诉人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违反《行政复议法》第十条、第四条及《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其复议决定违法,应予撤销。
3、本案在上诉人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中,项目经理部并未提出与上诉人不存在劳动关系,在原审审理此案期间,项目经理部也未提出任何证据,证明其在工伤认定程序已经提出与上诉人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原审判决认定“项目经理部在工伤认定阶段提出与黄通领不存在劳动关系,”与事实和法律相违背。
被上诉人永安市人民政府答辩称,原审判决认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永安市劳动局工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审判决维持被上诉人《行政复议决定书》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请求依法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项目经理部答辩称,一、原审判决认定永安市劳动局未能提供能够证明上诉人黄通领与答辩人存在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其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审判决该认定客观公正,应予维持。
二、原审认定答辩人对与黄通领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时,永安市劳动局应先中止工伤认定,先由永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确认,该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综上,原审判决维持永安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上诉人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原审第三人永安市劳动局没有提出答辩意见。
经审理查明,被上诉人永安市人民政府向原审法院提供了如下证据材料:
1、《行政复议法》,证明权力来源;
2、《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回证和特快专递详情单,证明复议内容和送达文书情况以及上诉人的起诉已超过起诉期限;
3、行政复议申请书,证明复议申请事项及事实理由;
4、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证明依法通知永安市劳动局参加行政复议;
5、行政复议答辩书和《工伤认定决定书》;
6、工伤认定申请表;
7、黄通领委托书和法律事务所函;
8、关于施工受伤医疗补偿的协议;
9、疾病证明书;
10、工伤认定答辩状;
11、罗跃均、张国芳的证言。证据5至证据11,证明永安市劳动局的工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1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工伤认定办法》,为法律依据。
上诉人向原审法院提供了如下证据:
1、身份证复印件;
2、户口簿复印件;证据1和证据2证明原告的身份。
3、关于施工受伤医疗补偿的协议;
4、张国芳、聂郁樟、罗跃均的证词;
5、暂住证;
6、门诊病历记录;
7、永安市洪田卫生院疾病证明书;
8、贵州省罗甸中医院疾病证明书;
9、首次病程记录;
10、罗甸县中医院CT报告单;
11、罗甸县中医院出院小结;
12、《工伤认定决定书》;
13、医疗机构收费专用收据;
14、劳动能力鉴定委托书;
15、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16、永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通知书》、《陈述意见书》和《行政复议决定书》。证据3至证据16,证明黄通领所受伤害为工伤。
原审第三人永安市劳动局向原审法院提供了如下证据: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身份证复印件;
3、关于施工受伤医疗补偿的协议;
6、张国芳、聂郁樟、罗跃均的证词;
7、内资企业登记情况表;
8、工伤认定答辩状。证据1至证据8证明黄通领所受伤害为工伤的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上述证据已经随案移送本院,经审查,本院同意原审法院对证据的认证意见,即除上诉人提供的证据5、8-16与本案没有关联性,以及被上诉人永安市人民政府提供的证据2不能证明《行政复议决定书》有直接送达给上诉人外,其他证据和法律依据均可以作为本案定案的证据和依据。
根据上述有效证据,本院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原审相同。
本院认为,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不仅要审查受到伤害的职工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事实,还要审查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具有认定受到伤害的职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职权,因此,项目经理部认为其与黄通领之间发生劳动关系争议,应当先中止工伤认定,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确认的答辩理由不能成立。
本案中,上诉人黄通领在永武高速公路A2合同段工地进行公路桥梁孔桩作业时意外受伤,有工友张国芳、聂郁樟、罗跃均的证词,黄通领与杨春挖孔队签订的《关于施工受伤医疗补偿的协议》,以及永安市洪田卫生院的门诊病历记录、疾病证明书等证据为证。上诉人黄通领受到伤害的事实清楚。但是,永武高速公路是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永武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只是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代理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永安市的业务,该项目经理部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永安市劳动局将项目经理部作为用人单位并认定上诉人黄通领所受的伤害为工伤,确属不当,被上诉人永安市人民政府以永安市劳动局提交的证据和材料不能证明黄通领与项目经理部存在劳动关系,永安市劳动局的工伤认定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决定撤销永劳工认字[2008]380号工伤认定决定书,并责令永安市劳动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该复议决定并无不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并没有规定复议机关必须通知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因此,被上诉人永安市人民政府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没有通知上诉人作为行政复议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程序上虽有瑕疵,但不违反法律规定。综上所述,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原审判决维持并无不当,应予维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黄通领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林爱钦
代理审判员 余鸿鹏
代理审判员 许秀珍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 贾晓燕
附:本案适用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条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三篇: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纠纷上诉案
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纠纷上诉案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2010)洪行终字第14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涂又珍,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李 源,江西阳中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更名为: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申少平,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熊 群,该局医保处科员。
原审第三人:张建平。
上诉人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因工伤认定一案,不服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2010)东行初字第7
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0年8月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锦盛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
源,被上诉人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称市社保局)委托代理人熊 群,原审第三人张建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以下事实:张建平系原告锦盛公司员工,担任南昌市阳明路南昌公交皇菠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点的保安主管。2009年1月13日,张建平制止“黄牛党”进入办证大厅办证时与对方发生纠纷,2009年1月15日15时左右,张建平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员殴打,锦盛公司当天即送张建平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了门诊检查。次日张建平到客运派出所报了案,该派出所立案侦察,并于2月16日就第三人伤情委托南昌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鉴定
:张建平为左胸第六肋骨骨折,鼻骨骨折,左侧胸腔微量积液,构成轻伤乙级。5月18日,原告与第三人经南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仲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同年5月20日张建平向被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6月1日被告市社保局受理并于6月5日向锦盛公司送达了洪劳社工伤调查第0942号工伤认定调查举证通知书。锦盛公司以第三人张建平虽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受伤,但其不具有驱逐“黄牛党”的职责,且公安机关尚未侦察终结而提出异议。8月7日,市社保局以张建平系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符合《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作出了“9053号工伤认定书”。原告不服,提出行政复议,南昌市人民政府以洪府复字[2010]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维持了市社保局的决定。原告不服,诉至本院,要求撤销“9053号工伤认定书”。
原审法院另查明:2009年6月16日客运派出所出示书面证明,内注明:2009年1月15日,我所接到锦盛公司领导报案,称本公司员工张建平同志在工作中被一伙不明身份人打伤,经我所调查,张建平在案发前二天(即1月13日),因制止一名“黄牛党”进入大厅引起纠纷争吵,可能受该“黄牛党”
报复指使他人所为,目前此案还在侦破中(至今未侦破)。以上事实有南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调解书,证人证言,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调查举证通知书,(2009)洪公物证活鉴字(029)号法医临床学鉴定书,南昌市人民政府洪府复字(2010)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报案笔录,客运派出所询问笔录、证明,工伤决定书,庭审笔录等相互印证证明。
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具有作出工伤认定的行政职权。原告与张建平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经南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被告根据第三人张建平的工伤认定申请,就相关事实向原告锦盛公司送达了举证调查通知书并进行了调查,依法作出了
“9053号工伤认定书”,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本院应予维持。根据《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原告以南昌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客运派出所的证明为反驳证据,而该证据不能有效证明第三人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受伤未履行工作职责是基于其他事由引起的,故其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维持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9年8月7日作出的洪劳社工伤认字2009第9053号《工伤认定决定书》。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承担。
上诉人锦盛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其上诉理由及庭审中辩称:
一、一审判决主要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
1、造成一审被告张建平伤害的人身份不明。在一审诉讼中,尽管被上诉人提供了一份2009年6月16日由客运派出所出具的证明,该证明仅证实了在2009年1月13日,张建平“因制止一名‘黄牛党
’进入大厅引起纠纷争吵”这一事实,从而得出在2009年1月15日,张建平“可能受该‘黄牛党
’报复指使他人所为”的结论,可能只是一种推测,并不是已经查明的客观事实,以没有查明的事实作为行政行为的依据,显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换一个角度来说,即使张建平受到的伤害是因“受黄牛党报复指使他人所为”,那么,“制止‘黄牛党
’进入大厅”是否是张建平的职责所在?“黄牛党”顾名思义是指不具有任何资质的个人中介,这些人在张建平的工作场所,从事中介服务,获取报酬,并不扰乱工作场所的秩序,也不违反法律规定。所以,张建平没有权利,也没有职责去制止黄牛党进入大厅,除非有什么个人恩怨。
3、在一审诉讼中,张建平申请了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三位证人出庭作证,还提供了三人的证人证言,然而,三位证人在法庭上的陈述却与所提供的证人证言大相庭径,自相矛盾,真不知道哪里的是事实,哪里又是捏造的事实。
二、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作为法律依据,维持被上诉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实属适用法律错误。上诉人并不否认张建平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但并非履行工作职责;即使张建平所述属实,也是其超越工作职责范围所受到的伤害,不属于该条款行政法规的调整。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上诉人恳请二审法院查明本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撤销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2010年6月2日作出的(2010)东行初字第7号行政判决;改判撤销被上诉人作出的洪劳社工伤认字2009第9053号《工伤认定决定书》;本案一审、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被上诉人市社保局在答辩状及庭审中辩称:张建平于2009年6月1日向我局申请要求认定其2009年元月15日工作时被黄牛党指使人员殴打受伤为工伤。经审核,其材料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我局受理,并于6月5日向锦盛公司发出《工伤认定调查举证通知书》0942号。南昌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出具的证明中提到张建平被打系因制止“黄牛党”进入大厅引起的纠纷,且有调查笔录为证。虽张建平被殴打案尚未破案,但张建平被殴打时现场有多名目击证人,其均能证明张建平系被黄牛党指使社会人员殴打。张建平及其证人均称,单位总经理多次在全体保安大会上要求保安将“黄牛党”驱逐出去,保证公司顺利代办所有车辆上牌业务。由于张建平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明确其岗位名称及职责内容,但仲裁结论中明确张建平系保安主管,在对单位的代理律师进行调查中其也承认,因此,单位提供的两份《岗位职责》可不视为对张建平工作内容的描述。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职责》不可能穷尽所有工作内容,且两份《岗位职责》中最后一条的兜底性条款包含内容无法明确,不能以没有关于保安需驱逐“黄牛党”的书面规定推定张建平没有被作出相关的工作要求。同时,张建平作为一个成年人,应预见到驱逐“黄牛党”后因侵犯“黄牛党”的利益可能会被报复,如张建平确系无相关职责的情况下,在不驱逐“黄牛党”于己无害与驱逐黄牛党于己有害无利两种情况下应选前者,但张建平及同事均选择了驱逐“黄牛党”,因此张建平及其他保安均无相关职责的假设显然不合逻辑。综上,张建平同志受伤应是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符合国务院令第375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之规定,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综上所述,我局所作张建平受伤为工伤的行政决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维持我局所作行政决定。
原审第三人张建平在答辩状及庭审中辩称:我是锦盛公司职工,担任南昌市阳明路车管所公交检测站、公交皇菠萝汽车服务公司、众和经济代办服务公司工作点保安主管。我们的工作职责是维护车管所办证大厅的治安及正常工作秩序,停车收费,遵照公司规定,严禁“黄牛党”进入办公大厅非法上牌,处理“黄牛党”与工作人员发生纠纷,维护公司利益,处理突发事件。在2008年11月份,我在工作期间,制止“黄牛党”进入办公大厅非法上牌,曾遭“黄牛党”汤氏兄弟殴打。当日,我向总公司最高领导樊总汇报。第二天,负责物业的涂又珍召开全体保安会议。我们向涂又珍讲,如此的工作环境,保安人员的生命都无保障。涂又珍承诺,总公司会请南昌市客运派出所帮我们展开一次打击“黄牛党”行动,要求大家大胆制止“黄牛党”进入,一旦出事,由公司承担一切责任。在2009年1月13日,我在工作期间制止一个“黄牛党”进入办证大厅时,与该“黄牛党”发生纠纷,之后“黄牛党”又在国税大厅与工作人员小叶发生纠纷,并要动手打人,我和同事赶到事发地,将“黄牛党”驱逐出去,再次引起纠纷,当场威胁要叫人来进行报复。2009年1月15日15时左右,我正和同事巡查停车场,被一伙不明身份人员殴打,为首者一边走一边看手机照片确认是我,才下令同伙对我进行殴打,打完还说:如果,我下次再干涉他朋友在此上牌就杀我全家。现场保安可以作证,后来是总公司副总涂强向南昌市客运派出所报案,称:本公司保安在工作期间被“黄牛党”指使他人打伤,也通知负责物业的涂又珍经理来现场,她的到来不是安慰伤者,而是责怪其他保安说什么,你们这么多人,都是吃闲饭的,“黄牛党”都叫人打到我们的地盘上,你们都这么怕死,就是打死他们这伙“黄牛”了,我们会负责。当天,由涂又珍经理陪同前往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门诊检查,次日,我去南昌市客运派出所报案,该所立案侦查。2月16日由负责物业行政主管李刚带领,在南昌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鉴定为左胸第六肋骨骨折,鼻骨骨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构成轻伤二级。在本人受伤期间,该公司不但不积极治疗,推卸责任,将我调离岗位,我服从分配上班,由于鼻骨骨折导致头痛,头昏充血,要求休病假去做鼻骨整形手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纳住院,并开出住院卡,因本人无支付能力,要求公司承担一切费用,便找到负责物业的涂又珍经理协商,得到的答复是,我自己承担40%治疗费,而且不准休病假。由于伤情,再次与她磋商,得到她的同意,可以休假。我也承诺随叫随到,没想到公司居然停发工资,并有银行记录为证。在没有生活来源,无治疗费的情况下,于是我给涂又珍经理通了电话。她说,我并没有否认你是工伤,公司是按照工伤给你治疗,给你发放工资,但是,在你休病假期间,你找过律师,所以,我们决定停发你工资,但是,绝不会少你1分工资,在保安会议上我怎样承诺,就会做到。在无奈的情况之下,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我们全体保安人员入公司后就都没有与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做工伤认定必须要先确定劳动关系,为此,我找到涂又珍经理,当场遭到她的拒绝,并说,有本事去告我。在补签书面合同无法拿到,证明又不肯出具,万般无奈情况下,最后通过南昌市劳动仲裁委员会确定存在劳动关系,并有调解协议书为证。在2009年6月9日向南昌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在2009年8月7日确定为工伤,有决定书为证。在2009年8月22日向南昌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经鉴定为伤残“玖”级,并有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书为证。锦盛公司强调是独立的法人,只从事物业经营,与众和经济代办公司均不属于公交检测站旗下公司,我在工作期间,制止“黄牛党”进入大厅不是履行工作职责,是个人所为,完全是捏造事实。现在我交给法院的证据复印件提交就足够证明锦盛公司、众和代办公司都是公交监测站旗下公司。我是遵照公司规定,维护公司利益,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
1、我们每天收取停车费,需要很多零钱。所以,需要一定数额的备用金,而我的备用金不是锦盛公司财务领取,而是在公交监测站领取,有移交工作后,交还公交监测站财务收据凭证为证。
2、我们每天停车收费现款,不是交给锦盛公司财务上,而是交给公交监测站出纳李某,并有李某亲笔签字为证。
3、每月收入报表都是我做好交给公交检测站会计甘某某。
4、原南昌市锦盛物业管公司经理刘某,调到刚成立的众和经济代办公司。
5、明知我任职第一天就将收取的停车费现金交给与锦盛公司毫无关系的公司。该公司又怎么不追究我严重失职和法律责任。怎么不将我辞退,相反继续使用,这与原告律师所说,锦盛公司与众和经济代办公司、公交监测站毫无关系,自相矛盾。事实证明,三个公司均是一个公司,而我们是执行公司指示规定。制止“黄牛党”进入办证大厅非法上牌,维护公司利益并非个人行为。希望法院维护法律的公正维护受害者的权益。
二审经开庭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
一审期间上诉人锦盛公司向法院提供的证据、依据为:
1、2009第9053号工伤认定书;
2、报案笔录一份;
3、(2009)洪公物证活鉴字(029)号《法医临床学鉴定书》;
4、锦盛公司门岗岗位和车管员岗位职责各一份;
5、南昌市人民政府洪府复字(2010)第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一审期间被上诉人市社保局向法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为:事实证据
1、张建平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仲裁调解书、医院诊断证明书、0942号工伤认定调查举证通知书各一份;
2、2009年8月7日9053号工伤认定书;
3、南昌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客运派出所(下称客运派出所)证明、询问笔录各一份。
4、第三人原同事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证人证言。
二、法律法规依据:《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一审期间原审第三人张建平向法院提供的证据、依据为: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2月20日入院卡片一张、南昌市第二医院2009年5月6日入院卡片一张;
2、张建平工资存折的银行交易纪录和银行卡;
3、某某某等人的证人证言。上述证据材料随案卷移送本院。
本院认为,上诉人锦盛公司与原审第三人张建平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经南昌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产生本案纠纷的终极动因是上诉人没有为原审第三人张建平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张建平不能获得国家工伤保障。原审第三人张建平受伤属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之规定,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故应予以认定工伤。上诉人锦盛公司上诉理由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判决结果并无不妥,应予维持。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南昌锦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魏 有 田
审
判
员
张 广 金
审
判
员
刘 小 刚
二0 一0 年八月二十日
书
记
员
李 清 波
附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