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用期及见习期阶段总结
试用期及见习期阶段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实习五个多月了,回顾这段实习的日子,真的感慨万千,有辛酸,有喜悦,当然更多的是收获!这段时间的实习提高了我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在实习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从实践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通过现场实习和项目管理学习,加强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在实习的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总的来说,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也是终身受益的。
刚进来我很荣幸的被分到XX分公司,从刚踏出学校大门时的失落与迷茫,到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起初做起事来总是笨手笨脚,也觉得挺辛苦,不过在领导、同事的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也充分感受到公司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于是我决定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所以工作起来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通过虚心请教,在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这份工作,经过快半年的实习,我已经基本了解了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了电气作业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注意事项,也提高了个人管理素质,并与甲方部分项目负责人有了接触与沟通。
刚来公司我被分在项目部,刚开始一段时间进行环境的熟悉和对公司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了解诸如安全、法规、工艺规范、施工流程等公司管理和规章制度,还有就是通过和公司的同事和师傅
们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增进大家的感情。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各自负责的工作比较熟悉,对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比较了解,如能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这对自己的工作将是很有帮助的。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秉承“携手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奉献社会”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恪守“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以坚定自信、一往无前的勇气,昂首挺进,迈向更加绚丽的未来。所以,作为一个初入社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我注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地深入工程施工第一线,坚持谦虚、踏实、勤奋的工作准则,积累了一定的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职工、单位领导及建设单位的认可。
熟悉了公司后,下来就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手册、图纸、说明书和软件,进一步深入了解工程施工和作业中的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和法律规定,了解各设备的电气操作、电气原理、常见故障以及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这些资料是很有用的,是电气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必备的条件。现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了,特别是新式设备,具有很完善的自诊断能力和故障显示功能,对比较常见的故障都能自我诊断,并把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显示出来,供操作、维修人员参考。就算有些故障无法自诊断,如对设备的电气原理比较熟悉,维修时能熟练地查找相关的资料,应用起来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快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把我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公司的员工,因为他们都是那么兢兢业业,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而我似乎看不出一点他们的疲惫。相反,我还不时的看到他们满脸恪守职责的喜悦。
有的人说,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这些都在公司员工的骨子里反映得淋漓尽致。多次参与施工现场,我懂得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大意义,4#站工程,管道改造工程,“零星”工程和多次参与投标等经历让我意识到多学知识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自身专业,在能做好自己专业相关工作同时也要理解并学习其他专业常识,例如工人师傅们常说的“水电不分家”正好阐释了不同专业的共性和异性,这也是作为我自己要努力学习和加强的。
实习期间我们得到了一个机会,被安排整理竣工资料,在先后多次不同分类资料整理过程中,我了解到工程资料的分类和尚未亲身接触到的工程及项目的生产工艺、管理和流程,也了解到公司近几年来的工程项目和发展动态。在机关的日子我了解到了作为一位管理人员的艰辛和不易,在工作上,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他们的办事作风,非常值得我学习,在生活上更是淳朴热心,跟他们相处的日子里,他们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长辈,他们教我做人的道理,在生活上对我非常关心,都让我十分感动。这段时间里,在各位领导的教育指导下,我学到了一丝不苟的务实精神,谦虚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学习到不少知识,收获颇丰。
作为一个电气技术管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电气技术管理人员要掌握电气施工的内容及施工规范,有丰富的电气各系统的知识和经验。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以充实自己,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电气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性能,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还必须具有综合能力,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实践,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正式的“五冶人”。
XXXXXXXXX分公司
XX
2012年12月23日
第二篇:实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范文]
实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近期发现很多应聘毕业生在应聘时,对于公司实习、试用等概念不是很清楚,常常发生混淆,这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作一个解释。
一、什么是试用期?订立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
根据1995年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由此可见,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是否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决定。但只要约定了试用期,最长期限就不能超过6个月,而且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
二、什么是实习期?
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只涉及在校学生。所以实习期内与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的,而见习期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是为了确定毕业生岗位、评定职务而设的,见习期内可以有试用期。
二、什么是见习制度?
见习制度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派遣到用人单位的一种实习、考核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国家教育部、计委、人事局于1981年10月4日联合颁发《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第25条规定:“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实行一年见习的制度。见习期满后,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的转正定级。考核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延长见习期仍不合格的,按定级工资标准低一级待遇”。人事部1991年2月4日发布的《干部调配工作规定》(人调发[1991]4号)第8条规定:“见习期未满的”一般不得调动。从这些规定可
知,见习期为1年;见习过程实际是实习锻炼的过程;期间实行见习工资、不得调动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方转正定级,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以至低定工资一级。
三、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期限。实际中,由于有的企业未能正确理解有关劳动法规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经常发生这方面劳动争议。因此有必要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
一般来讲,在具体适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并非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这表明,劳动合同当事人有权选择决定是否规定试用期,双方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定期限的试用期,也可以不规定试用期。例如,对某些再次就业的劳动者,如果合同双方认为不必通过试用期而可以直接录用,则可在合同中不规定试用期。
2、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由于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劳动关系具有极不稳定的特点,如果规定过长,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因此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有关法规还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实际中,有不少企业合同期限一般为两年以内,而试用期一律要求规定为3个月(或以上)。这样的规定,也是不符合有关劳动法规精神的。
3、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实际中,有一些企业觉得在试用期间,企业和劳动者双方还没有正式确定关系,签了合同对解除劳动关系反而会增加麻烦,因此不愿在合同试用期签订合同,而只有在试用期满后决定正式雇用时,才签订合同。这种做法,也是不符合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一旦合同双方建立
劳动关系(不管是试用还是正式录用),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等到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再签订合同的做法,既不利于劳动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如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均无明确规定,也无疑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不为劳动者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有的企业迟迟不订合同,导致劳动者被无期限地“试用”下去。
4、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合同当事人可以单方面随时解除合同。对用人单位而言,只要证实职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即可单方随时解除合同。对劳动者方面而言,在试用期内解除合同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也无须提前通知企业。试用期合同当事人单方随时解除合同不构成违约,不承担违约责任。如某职工被一企业录用,试用期为一个月。进厂工作一个月以后,该职工对厂里工作不满意,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认为该职工单方违约,必须按劳动合同的规定交纳违约金,否则不同意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经劳动仲裁认为,劳动者在试用期有权随时解除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赔偿责任,只有在试用期满后才能发生效力,企业以劳动者单方违约而要求予以赔偿的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企业应立即为劳动者办理解除合同的手续。
四、试用期可以延长吗?
《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用人单位希望延长劳动者的试用期,首先要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取得劳动者的同意。如果劳动者予以拒绝,单位不能随意延长试用期。即使双方同意延长,最长也不能超过6个月,且合同期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合同期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合同期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
五、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有什么权利?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劳动者在试用期应当享有的权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者有享受保险待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以后,即应按月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用。第二,劳动者除获得劳动报酬外,还应享受与其他职工相同的保险福利待遇。第三,用人单位一方如有违反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的行为并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动者有权获得赔偿。第四,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
与此同时,劳动者还应履行以下义务:第一,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企业规章,并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第二,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如果违反约定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第三,用人单位如发现劳动者不能胜任或者不适合工作以及有其他违纪行为的,也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接受。
当前有一些用人单位借试用期为名,把求职者当作廉价劳动力,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了解其内容。如能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鉴证最好。
六、应聘者如何度过试用期?
试用期是用工单位考察择业者是否称职的时段,也是择业者了解用工单位的工作条件、管理水平和工资福利待遇是否合意的时段。因此,试用期对于用工单位是必要的,而对于择业者则是重要的。因为能否顺利通过试用期,决定着你是在此岗位上就业还是改行再择业的大问题。那么,择业者到底该如何做好呢?
首先,要尽量缩短试用期。对于用工单位来说,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外的工资福利待遇是有差别的,因此,它们往往倾向于延长试用期;而择业者,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的择业者并不需要那么长的试用期就能掌握本职的职业技能,因而希望缩短试用期。
如果择业者发现试用期过长对自己不利时,可以事先向用工单位提出异议,并在用工合同上写清楚:你将在试用期内尽快掌握有关工作技能,如达到某种量化的指标,用工单位则应提前结束试用期。另外,在面试操作时,你尽可能大胆表露自己的才能,以证明自己无需太长的时间就能胜任工作。事实证明,如果你的职业能力确有长进,那么尽快结束试用期对你是有利的。
第二,不要轻言“离开”。对于择业者来说,试用期内无论有何挫折,只要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放弃这个单位或工作,就必须努力巩固自己在目前已经获得的岗位的立足地。
因为争取到试用期,表明你已向成功就业迈出一大步,特别是对于那些热门职业而言就更是如此。所以,择业者在原则上应该珍视初次争取到的试用期。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上岗实践,你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从事某一职业,那你就应该果断地转换工作或单位。不过,除非你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可以提前结束试用期,一般情况下,应干满试用期再离开,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三篇:实习期、见习期、试用期
实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实习、见习、试用,三者该如何区别,相关法律规定又是什么,许多求职者特别是毕业生,对这个问题基本是一筹莫展。其实,许多刚入行的HR者们,也未必了解的相当清晰。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整理下以前的资料,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试用期?订立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
根据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一般对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职工可以约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由此可见,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是否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决定。但只要约定了试用期,最长期限就不能超过6个月,而且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
二、什么是实习期?
实习期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只涉及在校学生。所以实习期内与单位没有形成劳动关系,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不违反法律规定。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的,而见习期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是为了确定毕业生岗位、评定职务而设的,见习期内可以有试用期。
三、什么是见习制度?
见习制度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派遣到用人单位的一种实习、考核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国家教育部、计委、人事局于1981年10月4日联合颁发《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第25条规定:“毕业生到达工作岗位后,实行一年见习的制度。见习期满后,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的转正定级。考核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延长见习期仍不合格的,按定级工资标准低一级待遇”。人事部1991年2月4日发布的《干部调配工作规定》(人调发[1991]4号)第8条规定:“见习期未满的”一般不得调动。从这些规定可知,见习期为1年;见习过程实际是实习锻炼的过程;期间实行见习工资、不得调动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方转正定级,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以至低定工资一级。
四、正确理解和适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为了进行相互了解、考察和选择而在合同中所约定的一定的期限。实际中,由于有的企业未能正确理解有关劳动法规对劳动合同试用
期的规定和要求,导致经常发生这方面劳动争议。因此有必要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管理。
一般来讲,在具体适用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试用期条款是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并非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这表明,劳动合同当事人有权选择决定是否规定试用期,双方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定期限的试用期,也可以不规定试用期。例如,对某些再次就业的劳动者,如果合同双方认为不必通过试用期而可以直接录用,则可在合同中不规定试用期。
2、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由于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劳动关系具有极不稳定的特点,如果规定过长,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也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因此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有关法规还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实际中,有一些企业觉得在试用期间,企业和劳动者双方还没有正式确定关系,签了合同对解除劳动关系反而会增加麻烦,因此不愿在合同试用期签订合同,而只有在试用期满后决定正式雇用时,才签订合同。这种做法,也是不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合同双方建立劳动关系(不管是试用还是正式录用),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等到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再签订合同的做法,既不利于劳动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如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均无明确规定,也无疑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不为劳动者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有的企业迟迟不订合同,导致劳动者被无期限地“试用”下去。
五、应聘者如何度过试用期?
试用期是用工单位考察择业者是否称职的时段,也是择业者了解用工单位的工作条件、管理水平和工资福利待遇是否合意的时段。因此,试用期对于用工单位是必要的,而对于择业者则是重要的。因为能否顺利通过试用期,决定着你是在此岗位上就业还是改行再择业的大问题。那么,择业者到底该如何做好呢?
首先,要尽量缩短试用期。对于用工单位来说,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外的工资福利待遇是有差别的,因此,它们往往倾向于延长试用期;而择业者,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的择业
者并不需要那么长的试用期就能掌握本职的职业技能,因而希望缩短试用期。如果择业者发现试用期过长对自己不利时,可以事先向用工单位提出异议,并在用工合同上写清楚:你将在试用期内尽快掌握有关工作技能,如达到某种量化的指标,用工单位则应提前结束试用期。另外,在面试操作时,你尽可能大胆表露自己的才能,以证明自己无需太长的时间就能胜任工作。事实证明,如果你的职业能力确有长进,那么尽快结束试用期对你是有利的。
第二,不要轻言“离开”。对于择业者来说,试用期内无论有何挫折,只要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放弃这个单位或工作,就必须努力巩固自己在目前已经获得的岗位的立足地。因为争取到试用期,表明你已向成功就业迈出一大步,特别是对于那些热门职业而言就更是如此。所以,择业者在原则上应该珍视初次争取到的试用期。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上岗实践,你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从事某一职业,那你就应该果断地转换工作或单位。不过,除非你征得用人单位同意,可以提前结束试用期,一般情况下,应干满试用期再离开,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最后,在试用期里还要注意:一要尊重领导、师傅,团结同事;二要少说多做,乐于接受领导和师傅的批评和指导,切忌不懂装懂,大胆妄为;三要遵纪守法,在试用期内因违章违纪而被辞退将会影响自己的前途。
第四篇:实习期,试用期,见习期
实习期是针对在校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到单位的具体岗位上参与实践工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更好地学习理解科学文化知识。最近几年来,为了提前抢夺人才,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纷纷主动开展实习生计划。但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因此,在实习期间,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也不受劳动法调整。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试用期无论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对于社会人员与用人单位新建立的劳动关系都适用。试用期是伴随劳动合同而生的一个概念,先有劳动合同,后有试用期。当然劳动合同中既可约定试用期,也可不约定。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见习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后,实行的一年期见习期制度,见习期满后,就需由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为毕业生办理转正及相应的工资及职称评定手续。因此,见习期是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目的是可以更好地考察了解毕业生,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见习期不属于劳动争议范畴之内,因此劳动争议仲裁厅不予受理这方面的争议。
见习期不是劳动合同制度下的概念,而是人事制度下的做法。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见习期制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与试用期共同存在。因此,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有一年的见习期,有些单位则直接与毕业生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过后即作为正式员工。还有一些单位,既规定了见习期,又规定了试用期,并且把试用期作为见习期的一部分。由于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因此一般试用期都要短于见习期,在不超过试用期期限的见习期内劳动合同随时可以解除,但在已经超出了试用期的见习期剩余期限内,由于试用期结束,任何一方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都要承担违约责任。不过,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单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不需要支付违约金(有两种特殊情况除外)。
由此可见,实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在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将三者混为一谈,要么是故意延长试用期,以方便以“在试用期内”为由随意解除劳动关系;要么是根本没搞清楚这几个概念。
第五篇:保康烟叶公司见习期上半阶段总结
保康烟叶公司见习期上半阶段小结
不知不觉自己已来保康烟叶分公司的见习已进行了一半,由于自己作为一个从校园刚走出来的学生,因此在见习的这些天中自己在很多事情不懂,做起事来总是感觉束手束脚或不知所措,不过在胡主任等领导的帮助下自己在这些天的见习中还是有很大的收获。为此自己决定对自己见习前半阶段进行一下小结,以便于对自己后半阶段见习有所帮助。
自己是于2012年5月20日来到保康并与次日到公司上班的,在上班的第一日中,自己首先通过眼见及在办公室中通过公司内网对公司进行了初步了解,从而对自己的以后的工作环境及相关工作有了大体的了解。在接下来的两天中自己随胡主任进行了下乡活动,此次下乡主要到了后坪镇、两峪乡的麻坪、马良镇等地的烟站及烟田。在这过程中,自己对各地烟站面貌及其每年收购烟叶量进行了大致了解,其间还随胡主任先后看了在在后坪的NEB施肥试验,麻坪的苗圃、虫圃试验和在马良及和坪的品种趋向性试验。除此之外自己还在下乡过程中了解观察了当地烟叶种植环境,保康县是多山地区,许多烟田海拔相差较大,因此当地种植环境存在多样性。另外在保康烟草移植期为5月5号至5月25号,其土壤多为黄壤土,移栽期后这些天多阴雨连绵天气。在下这乡两天中虽然一直天气不佳,自己也没能真正的深入田地中去,但自己在两天中还是对保康烟叶种植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这将对自己以后工作有些帮助。在下乡完成后几天中,自己主要是在办公室熟悉适应工作环境,在其间自己学习了解了胡主任的一些实验项目,对自己的一些即将用到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复习,还在之余学习了一些公文写作知识。总的来自己在见习的上半阶段说收获了不少。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自己在来的这一段见习时间内,由于畏手畏脚,因此很多东西都做得不到位,遇到问题,不能做到主动发问,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在这些天中由于自己作为一个外来人,对当地很多习俗习惯不了解,因此在待人接物上做的不是很好,自己仍需适应提高。
再就是自己在此次见习这段时间内未对时间做好充分安排,不能做到计划性工作。
鉴于以上得失我决定在接下来的十天的见习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计划性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天中自己一定要给自己每天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工作,为以后更好的适应开展工作。
第二、学会多问,学会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实习中自己应该克服畏手畏脚的行为,碰到不懂得问题要试着去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懂得也要及时请教。
第三、努力了解适应当地风土习俗,学习待人接物之道,使自己尽快的融入到公司的生活中,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
第四、试着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去联系现实工作生产,寻找理论同实践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