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
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以全国各级工商、税务、质检、安监、纪监、审计、统计、公安、法院、司法、商务、民政、环保、卫生、农业、林业、水务、物价、住建、文化、教育、财政、国土等国家54部门7年来依据《国家信息公开法》发布的数亿条对企业监管信息为基础,吸纳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金融、主流媒体及实名制下广大消费者发布的评价信息,依法为2000多万家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对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动态记录。以跨行业跨区域、覆盖全国、标准统一、数据动态等强大优势,提高市场透明度,克服了由单一部门、单一行业或区域性评选、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信用档案,是企业获得信任、促成交易的基础,也是大众消费、合作交易、招聘就业、政策扶持、市场执法、政府采购、工程招标、银行信贷、民间借贷等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消费、交易保障体系。现依据11315数据,对赣州电子行业排列前二十名企业进行信用排名,让广大消费者通过查看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突破“迷雾”,通过对行业信用排名,选择信用度较高的商家,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受伤害。
排名 企业名称 信用分值赣州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 30
于都怡信电子有限公司 26 江西以泰电子有限公司 24 全南三扬电子有限公司 20 高美(安远)电子有限公司 20 信丰福昌发电子有限公司 20 江西东芝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20 赣州立达电子有限公司 16 赣州良音电子有限公司 14
赣州市英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2
赣州创普环球电子有限公司 10
百得利(龙南县)塑料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10
江西省安远县明茂电子厂 10
赣州诠胜电子有限公司 10
兴国金龙高科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10
富佳电子(兴国)有限公司 10
赣州超樱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10
信丰永兴电子有限公司 10
格棱电子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10
于都于达电子有限公司 10
第二篇: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制度
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制度
(2009年7月16日起执行,2013年9月12日修订)
为加强企业征信系统管理,保证数据质量及信息安全,履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提供及使用者责任,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相关规定,结合贷款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机构及用户管理
第一条 公司为无分支机构独立法人,公司本部为接入企业征信系统唯一机构用户,由征信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创建及维护,并授予数据报送、信息查询等权限。
第二条 公司发生名称、地址、联系人等信息变更时,应向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提交《企业征信系统机构变更申请表》(附件1)及相关资料申请变更。
第三条 公司内部用户分为管理员用户及普通用户。管理员用户由信息技术部指定专人担任,经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审查后创建和停用,负责普通用户管理。管理员用户创建及停用需向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提交《征信系统接入机构总部管理员用户申请表》(附件2)。
第四条 普通用户按照“专人专用、一人一户”原则,由管理员用户负责创建及停用。管理员用户应定期对普通用户进行清查,对离岗用户及时进行停用。管理员用户对公司全部用户建册管理,登记《企业征信系统创建用户登记备案簿》(附件3)及《企业征信系统停用用户登记备案簿》(附件4),并在用户发生变动后的2个工作日向征信中心北京分中心报备。
第五条 内部用户的创建管理等具体要求按照公司《企业征信系统用户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章
分工及职责
第六条 公司信贷部门(包括自主及贷款业务部门)为企业征信系统(非接口行报文生成系统,MBT系统)录入及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部门。信贷部门业务人员负责在非接口行报文生成系统中录入贷款业务信息,并作为第一责任人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信贷部门业务人员因尽职调查及后续管理需要,可申请查询企业信用信息。
第七条 综合统计部门设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员两名,分为A、B角,承担征信系统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信贷数据的审核、报文生成及上报、反馈报文的收取及解析、系统数据信息核对、错误数据删除、信用信息查询及异议处理,变动信息报备及与征信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联系等职责。
第八条 信息技术部指定专人负责征信系统的程序安装、日常技术维护,并承担管理员用户职责,负责普通用户的创建、权限设置、停用及建册登记等事项。
第三章
信息采集及上报 第九条 公司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征信中心相关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贷业务信息。
第十条 公司采集及上报信息主体基础信息及贷款信息应事先取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书面同意的方式包括签署包含同意条款的借款合同或出具《授权书》(附件5、6)。
第十一条 企业征信系统采集信息包括借款人基本信息、信贷业务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其中信贷业务信息包括贷款合同信息、借据信息、还款信息、展期信息、欠息信息及担保信息。
第十二条 信贷业务部门业务人员负责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非接口行报文生成系统,其中借款人基本信息应在新增客户或客户基本信息发生更新时录入,信贷业务信息应在相关业务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录入。
第十三条 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员按日审核征信数据录入情况,并按要求生成数据报文上报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保证信贷业务在发生后的下一个工作日结束之前上报。
第四章
信息查询
第十四条 查询企业征信信息应取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由信息主体(包括借款人及担保人)出具书面《授权书》或签署包含同意查询其信用信息条款的《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
第十五条 公司实行严格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归口管理,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统一由综合统计部门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员进行,其他人员均无权查询企业信用信息。
第十六条 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条件限定为尽职调查、贷后管理需要及其他公司领导同意的与业务开展相关的合理需要。查询内容一般包括贷款信息、担保信息、欠息信息、不良记录及信用报告。
第十七条 查询企业信用信息需由发起查询部门填制《企业征信信息查询审批表》(附件7),经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审批后提交综合统计部门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员,并提供企业名称及贷款卡号码。
第十八条 综合统计部门企业征信系统管理员对查询人员、查询日期、企业名称、贷款卡编码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将查询结果反馈到查询部门。
第五章
信息删除管理
第十九条 从企业征信系统删除的数据信息包括:因原有委托业务规范等历史原因已不在公司账内也不作为债权管理但仍存在于征信系统的业务信息;因操作失误、业务发生重组、借款企业发生变更而在征信系统无法变更产生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数据信息;其他情况产生的确需删除的信息。
第二十条 从企业征信系统中删除信息须履行审批程序,由业务人员填写《企业征信系统信息删除审批表》(附件8),填写拟删除数据信息及删除原因,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签字同意,报综合统计部门征信系统管理员审核,经征信系统管理员及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由征信系统管理员向征信中心提交《金融机构企业征信系统批量业务删除申请表》(附件9)并上报删除报文。
第二十一条 如删除数据后需要重新上报正确数据,业务人员应及时登录数据信息,经征信系统管理员审核无误后立即补报新数据。
第六章
数据质量及安全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用户在设立或变更后要及时修改密码,不得使用初始密码,并定期进行更换。用户应妥善保管密码,防止泄露,不得让他人借用用户名及密码。管理员密码应进行封存并交公司档案室保管。
第二十三条 管理员用户创建、停用普通用户及修改普通用户信息及权限必须经过普通用户所在部门申请及分管领导审批,不得随意操作。用户管理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
第二十四条 用户完成操作或离开操作台,必须退出程序。
第二十五条 业务人员作为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按照《企业征信系统贷款公司贷款业务采集指南》要求,及时、准确录入信息和数据。可采取业务人员交叉复核或部门统计员复核方式提高准确率。
第二十六条 业务人员加强相关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企业信用意识,监督企业及时更新基本信息。
第二十七条 综合统计部门征信系统管理员根据业务发生情况督促业务人员及时录入数据,并对数据、信息完整性进行审核,确保在要求时限内完成报送。
第二十八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生成报文(包括加压加密)及上报报文分别由A、B角负责,并定期进行角色交换,防止可能存在的数据泄露和篡改风险。
第二十九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定期与征信中心进行数据核对,保证两端数据一致性,及时获取及加载征信中心反馈信息,掌握征信信息在线删除及更正方法,正确处理数据删除和更正业务。
第三十条 公司将征信系统数据报送情况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征信系统管理员对业务人员数据录入情况进行监测,发生迟报、错报等情况定期反馈到人力资源部,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征信系统管理员工作质量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估,并通过与征信中心定期核对数据等途径获得信息,作为考核依据。
第三十一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征信系统数据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审计部不定期对征信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防范操作风险,保障数据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七章
异议处理
第三十二条 企业认为征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委托经办人向公司提出异议申请,提出异议申请应提交《企业征信异议申请表》(附件10),法定代表人亲自办理的应提供身份证明,委托经办人办理的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附件11)及经办人身份证件。
第三十三条 异议受理由综合统计部门征信系统管理员受理,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妥善处理企业异议申请,不得无故拒绝。
为方便企业提出异议申请,公司接受企业通过拨打综合统计部门电话或公司投诉专线方式先行受理,电话核实异议人身份,提前进入受理程序,并通知企业补办书面异议申请。
第三十四条 受理异议申请后,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当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办人说明异议处理的程序、时限、对处理结果有争议时可以采取的救济手段。
第三十五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在受理异议申请后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经核查企业征信系统,不存在异议信息的,应及时回复异议申请人。确认异议信息存在错误、遗漏,且错误、遗漏是由于公司数据报送错误形成的,应及时向异议申请人说明情况,同时向征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尽快进行处理;不能确认核查结果或认为错误原因是由于数据库数据处理过程形成的,应在征信系统中进行“异议标注”并发送至征信中心审核确认,确认通过的异议信息由征信中心在企业信用报告中进行填加。
第三十六条 由征信中心受理的企业异议信息需要由公司进行核查的,在接到核查通知后立即启动核查程序,并及时将核查结果通过企业征信异议处理子系统发送至征信中心,核查后确认异议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在回复核查结果的同时向征信中心报送更正信息。确认异议信息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明确回复核查结果。经核查不能确认核查结果的,应如实回复核查情况。由征信中心根据情况回复异议申请人或进行异议标注。
第三十七条 异议处理结束之后.应及时删除异议标注。
第三十八条 综合统计部门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办人出具《企业征信异议回复函》(附件12),其中经核查不存在异议信息的应及时回复;因公司数据报送错误形成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不能确认核查结果需要征信中心处理的,应在在20日内回复。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在征信系统管理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公司视情况给予相关人员警告、记大过、扣罚工资奖金、辞退等处罚;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企业征信信息;
(二)因过失泄露企业征信信息;
(三)未经同意查询或采集企业信贷信息;
(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五)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报文生成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妥善保管征信系统上报报文及反馈报文。
第四十一条 征信系统管理员应对系统管理过程形成的资料建档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查询业务所形成的《企业征信信息查询审批表》原件及相关企业《授权书》原件、传真件或扫描件;
删除数据所形成的《企业征信系统信息删除审批表》、《金融机构企业征信系统批量业务删除申请表》;
异议处理业务所形成的异议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经办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其他证件复印件、《企业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原件、《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证明书》原件、以及《企业征信异议回复函》复印件等;
其他应保管的资料,如向征信中心报备的资料、管理台账、自查报告及报表等。
第四十二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由综合统计部门进行解释和修订。
二〇〇九年七月十六日
第三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征信系统建设背景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的基石,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个人跨行借贷、跨地域交易日益活 跃,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把握借款人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重建企业和个人信用,成为整个金 融系统乃至全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为 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系统建设,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从“信贷信用征信起步”,要“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 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基础信用信息服务网络”。2003年,国务院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
为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至2006年组织商业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 责建设、运行和维护。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作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地位,即国家设立金融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专业化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
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企业征信系统:1992 年,人民银行在深圳试点贷款证制度,纸质贷款证的出现形成了征信系统的早期雏形。从1996年起,伴随着纸质贷款证变为贷款卡,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 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地市、省市和总行三级数据库体系,实现以地市级数据库为基础的省内数据共享。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 集企业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等。在该系统多年运行基础上,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工作,将原有的三级分布式 数据库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2005年12月,企业征信系统实现与主要商业银行的全国联网运行,并在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四个省(市)试 行查询服务。2006年6月末,企业征信系统实现所有中资、外资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全国联网运行,并于2006年7月末完成全国范围内与银行 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切换工作。截至2013年11月底,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1900多万户,其中400多万户有信贷记录。
个人征信系统:个 人征信系统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2004年初,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商业银行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征信系 统。2004年底实现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7个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 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2006年1月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正式运行。2012年,个人征信系统荣获金融行业的重要奖项——银行科技发展奖特等奖。截止 2013年11月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约8.37亿人,其中近
3.17亿人有信贷记录。
企 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参考了国际最佳做法,采取集中数据库模式,利用人民银行专线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营业网点相连,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网 络,全面采集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按照统一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原则,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全国各商业银行的交换和全国共享,且系统效率高,实现了信用报告查询秒级响应。
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征 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如遵纪守法信息等。收集的银行信贷信息覆 盖了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票据承兑转让、保理等。此外,为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与商业银 行建立信贷关系,还广泛整
合企业和个人身份、非金融领域负债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信息,如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法院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 以及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等公共信息。此外,与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和质检总局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分别实现了个人身份信息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联网核查。征 信系统采集到上述信息后,按信息主体对数据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或个人的所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报告
征信系统的应用情况
多年来,征信系统始终坚持“立足金融,服务社会”,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而且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 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广泛,使用范围和影响力逐年增加。一是服务金融,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防范信贷风险,广泛应用在 金融机构在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中,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二是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在行政管理、评选评优、司法调查中依法查询信用报告,促进 行业信用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三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篇:征信系统
信用:在经济学范畴里,信用就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
借贷、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
征信(Credit Checking或Credit Investigation)是指为了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
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专业化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
理,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活动。
征信业务:又称信用信息服务业务,包括信用记录(报告)、信用调查、信用评分
和信用评级。
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地市、省市和总行三级数据库体系,实现以地市级数据库为基础的省内
数据共享。
截至2008年9月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共计1千多万户,其中6百多万户有信贷记录。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人民
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
截止2008年9月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自然人数共计6亿多人,其中1亿
多人有信贷记录。
(二)征信对个人有什么好处?
节省时间。银行需要了解的很多信息都在您的信用报告里了,所以就不用再花
那么多时间去调查、核实您在借款申请表上填报信息的真实性了。
借款便利。如果您的信用报告反映您是一个按时还款、认真履约的人,银行肯
定喜欢您,不但能提供贷款、信用卡等信贷服务,还可能在金额、利率上给予优惠。
信用提醒。如果信用报告中记载您曾经借钱不还,银行在考虑是否给您提供贷
款时必然要慎重对待。
公平信贷。征信对您还有一大好处是,帮助您获得更公平的信贷机会。
企业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和提供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
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
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个人有什么好处?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个人最大的好处是为个人积累信誉财富。目前,个
人在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同时还需要提供很多材
料、办理很多证明,以证明自身的信用状况,费时费力,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因无
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而得不到贷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后,相当于为
个人建立了一个信用档案,每一次按时支付水、电、燃气、和电话费,以及按时向
银行还本付息,都会为个人积累成一笔信誉财富,可以用作银行借款的信誉抵押品,为以后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方便。
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
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
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除了主要收录企业和个人的信
贷信息外,还收录企业和个人基本身份信息、企业环保信息、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
用和住房公积金信息、质检信息、企业拖欠工资信息以及缴纳电信信息等。
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
(二)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促进消费信贷和消费健康增长,改善经济增长结构的需要
发展个人征信,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信贷业务重点从大企
业向个人的转移是许多发达国家信贷市场都经历过的一个转变。但并不是每个国家的经历都是成功的。
(四)缓解中小企业借款难、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需要
(五)确保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的需要
建立个人信用记录,以制度的约束促使个人养成按时履约的习惯,促进个人重视
自己的诚信行为,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
首先是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保证信贷交易的合法性;
其次是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利
率高低等因素的不同,奖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
再次是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及其对企业和个人信贷交易等
重大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法院、环保、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 最后是通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性和影响力,培养和提高企业和个人遵守法
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
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查询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已成为所有中资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必经
环节,大大缩短了审贷时间,提高了信贷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是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内
在的“失信惩戒机制”作用的发挥,促使企业和个人重视在相关领域的诚信记录,从而使得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发生改变,包括主动偿还拖欠的贷款,按时履行贷
款偿还义务等。
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约束了
社会上存在的过度负债冲动,在避免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同时,降低了企业和个人
债务负担过重的倾向,减轻了企业和个人因债务过重,影响到正常的经营和生活,甚至引发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征信系统有
效地推动了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征信系统的信息数据,监测已有的资产组
合,建立消费者行为模型,开发和销售新产品,通过更准确的定价和产品定位,提
高盈利能力。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
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
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介绍
征信系统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明确指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信贷信用征信起步,多次强调要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信用信息网络。2003年,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进一步发挥人民银行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用,2008年,国务院将人民银行职能调整为“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遵照党中央国务院指示,人民银行加快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初步建成,在经济和社会中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征信系统建设情况
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筹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2年建成地市、省市和总行三级数据库体系,实现以地市级数据库为基础的省内数据共享。该系统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在该系统多年运行基础上,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工作,将原有的三级分布式数据库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信息采集范围和服务功能上大大提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于2006年7月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2004年底实现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7个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经过一年的试运行,2006年1月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
征信系统及其网络结构
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通过专线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相连(即一口接入),并通过商业银行的内联网系统将终端延伸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人员的业务柜台,实现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定期由各金融机构流入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汇总后实时流向金融机构的功能。其中,前者表现为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后者表现为金融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数据可以通过专线连接,也可以通过磁盘等介质。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商业银行建立数据报送、查询、使用、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了完善的用户管理制度,对用户实行分级管理、权限控制、身份认证、活动跟踪、数据主体(企业和个人)监督;数据传输加压加密;对系统及数据进行安全备份与恢复;聘请国内一流网络安全管理专家对系统安全进行评估,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等,建立了全面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自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来,人民银行一直都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商,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升系统功能。2005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了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协调工作的力度。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除了主要收录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外,还收录企业和个人基本身份信息、企业环保信息、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用和住房公积金信息、质检信息、企业拖欠工资信息以及缴纳电信信息等。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到上述信息后,按数据主体(即企业和个人)对数据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将属于同一个企业和个人的所有信息整合在其名下,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档案,并在金融机构查询时生成信用报告。
征信系统的主要功能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首先是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保证信贷交易的合法性;其次是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利率高低等因素的不同,奖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再次是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及其对企业和个人信贷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法院、环保、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最后是通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性和影响力,培养和提高企业和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