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

时间:2019-05-14 10:4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

第一篇: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

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

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

日前,枣庄供电公司峄城供电部喜获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枣庄供电公司峄城供电部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三新”农电发展战略,坚持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四新”技术的推广引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努力打造符合峄城区发展特点的智能化新型农网。先后建成5个电气化乡镇、177个电气化村,全区电气化镇比例为71.43%,电气化村比例为51.6%,于2011年顺利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县验收。

建设中,枣庄供电公司峄城供电部推广应用新设备,提升供电管理水平。在全市率先采用了智能型高压线路故障监测仪、智能型保护器远程终端控制系统,积极应用遥控式跌落熔断器和可拆卸式避雷器,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枣庄市峄城区电网布局更加合理,网架结构更加坚强,10千伏城网“手拉手”比率达到100%,一户一表率100%,新建或改造线路及配电台区绝缘率100%,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城乡无差异化

服务,农村安全用电更加规范,电力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环境得到美化,推动了广大农民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赞誉。

率先在全省将“45分钟到达现场,5小时恢复供电”的城市抢修标准推广应用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村里的电压稳了、供电质量高了,广大村民纷纷添置了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也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篇:国家电网农2007(326号)附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纲要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指导思想

一、建设目标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总体要求

第三章 加快推进“户户通电”

一、推进“户户通电”工程

二、提高农村用电水平

第四章 建设供电可靠的新农村电力网络

一、科学制定农网规划

二、优化电源布局和网络结构

三、提高农网装备水平

第五章 提供安全经济的新农村电力保障

一、加强农网安全管理

二、加强生产运行及自动化管理

三、加强节能降损管理

第六章 构建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力环境

一、加快营销管理现代化建设

二、推进优质服务品牌化建设

三、促进建立规范有序的供用电秩序

第七章 实施科技强电和人才兴电战略

一、实施科技强电战略

二、推进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农电队伍建设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证

二、拓宽融资渠道

三、完善标准体系

四、推广典型经验

五、推动社会参与

第一章 总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为新形势下农村电气化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电网公司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供电企业的积极努力,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取得了突出成效。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投入巨资建设电网,改革乡村电力管理体制,有效解决了农村电网薄弱、供电能力差、管理体制不顺、用电秩序混乱、农村到户电价高等突出问题,农村电气化水平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为新农村电气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对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目前农电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供电服务质量有待继续提高,农电管理基础还需不断夯实,农电管理体制需要深化和完善,农电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农电整体发展状况难以持续满足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建设坚强农村电网,不断提高农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建立规范的社会供用电秩序,积极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对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果,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章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指导思想

一、建设目标

1.发展水平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达到“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目标要求。

户户通电:农村居民户户通电,电力在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基本实现电气化。

供电可靠:电网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规范,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

安全经济:供电生产安全稳定,电网运行经济环保,用电价格规范合理,安全用电水平较高。

供用和谐:政府、企业、客户和谐互动,供用关系协调有序,供电服务优质高效,设施保护群策群力。2.主要指标

公司供电区域内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主要指标各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户通电率 99.37% 99.90% 99.99% 县及县以下人均年生活用电量(kWh)150 240 450 3 综合电压合格率 95.8% 97.3% 98.5% 供电可靠率(RS-3)99.512% 99.60% 99.80% 5 综合线损率 7.42% 7% 6.5% 6 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县的比率 18.9% 90% 100%

3.电气化县、乡、村建设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完成“百千万”示范工程,并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34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2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81000个。到2020年末,建设新农村电气化县120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70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320000个。具体如表

2、图

1、图

2、图3所示。

表2新农村电气化县、乡(镇)、村建设目标

序号 阶段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数量(个)

占供电行政区比例 数量

(个)

占供电行政区比例 数量

(个)

占供电行政区比例 新农村电气化县 340 20% 850 50% 1200 70% 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200 15% 11200 40% 17000 60% 新农村电气化村 81000 15% 215000 40% 320000 60%

图1 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目标

图2 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目标

图3 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目标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加快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提高电能应用普及率,不断规范和强化农村供电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电力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三、基本原则

1.政企合作,共同推进。坚持政府领导和政策支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新农村电气化工作长效机制,共同推进农电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2.科学规划,示范先行。科学制定与各地区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相适应的新农村电气化发展规划,加强示范工程建设,发挥示范典型作用,推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把电气化建设工作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扎实推进,突出实效;防止盲目投资和无序建设,确保电气化发展水平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四、总体要求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推进。

1.把解决农村电网的难点、热点问题放在首位,着重完善农网基础设施。

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网建设与改造,研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网发展模式,积极采用农网适用技术,兼顾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建设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现代化农网。

3.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并落实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电气化建设目标及实施方案,加强工作调研,完善工作措施,有效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4.已达到新农村电气化阶段性标准的,要根据电气化建设总体部署,继续扩大农村电气化乡、村比例,提高电网装备运行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

第三章 加快推进“户户通电”

“户户通电”是电力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的重要反映,是农村电气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实现“户户通电”,逐步缩短城乡用电水平差距,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推进“户户通电”工程

1.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到2010年,通过国家电网最大限度延伸能够解决供电问题的无电地区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解决约120万无电户的用电问题。

2.重点工作

(1)准确掌握无电地区情况,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户户通电”实施计划和方案。

(2)进一步加强“户户通电”工程的组织领导,层层签订“户户通电”责任书,落实工程责任制;推广领导包片、挂钩联系、分工督察等好做法。积极向政府汇报,与地、县政府签订协议。

(3)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五制”,把“户户通电”工程建成“平安工程”、“优质工程”和“廉政工程”。

(4)对一些特别偏僻、居住条件恶劣的无电地区,根据地方政府异地搬迁扶贫规划,做好移民后的通电工作。

(5)协调社会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户户通电”工程验收小组,认真做好“户户通电”竣工验收和工程档案建立工作;加大人大、政协和政府把关力度,确保验收质量;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监督;对于用户自身原因不宜通电的,要经地方政府确认。

(6)通过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户户通电”工作,树立公司服务大局、勇于负责的国企形象,展示广大员工奋发向上、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

二、提高农村用电水平

1.主要任务

农村地区电能供应充足,电力在各领域得到充分应用,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居民生活用电水平显著提高,家用电器得到普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2.重点工作

(1)改造农村供电网,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充分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用电需求。

(2)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为当地招商引资、乡镇企业等项目发展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3)加快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推动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开展农村用电需求侧管理工作,争取和落实峰谷分时电价和优惠电价政策,切实让用户得到实惠。

(4)大力推进能源替代工程,加大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力度,有效开拓农村电力市场,寻求电量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5)加强用电常识的普及宣传,大力宣传电力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切实提高农民使用电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四章 建设供电可靠的新农村电力网络

建设供电可靠的新农村电力网络,提供持续、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坚强支撑,也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科学制定农网规划

1.主要任务

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系统性、经济性、先进性、协调性、动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网规划,并纳入国家电网发展总体规划、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实施。充分考虑负荷特性,重视电源点布局,合理布置变电所,优化电压等级组合,长远规划高中压配电主网架,因地制宜地选择低压配电模式。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时做好农网规划的滚动修编,建立农网规划的常态机制。2.重点工作

(1)结合地域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采用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和用电负荷特性的供电模式,农网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一致。

(2)推动农网优化规划,提高农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完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农村电网规划软件和管理系统,建立农网规划评价体系和技术支撑平台。

(3)强化低压电网规划,合理选择低压配电模式。根据负荷特性因地制宜地采取三相、单相、单相-三相混合等配电模式。

(4)加强电网规划与环境的协调性,注重环保、美观。

(5)加强日常负荷数据的收集、整理,逐步建立健全农网综合数据平台(数据库),根据负荷发展及时滚动修订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规划管理常态机制。

二、优化电源布局和网络结构

1.主要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网规划为指导,加大农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确保农网和上级电网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电源布局和网络结构,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建成“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坚强电网,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能源。

2.重点工作

(1)逐步实现以220kV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以110kV(66kV/35kV)为骨干网架,10kV和380V(220 V)网络协调匹配的坚强农村电网。

(2)高中压配电网主网架应兼顾长期规划要求。新建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应按长期负荷选择;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高压配电网和经济发达的县城、乡镇和工业园等区域的10kV配电网逐步实现环网供电。

(3)推广应用农网工程典型设计,提高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优先选用结构紧凑化、控制智能化、开关无油化的典型方案。

(4)优化低压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合理布局配电台区、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确定适宜的供电模式。

三、提高农网装备水平

1.主要任务

积极采用智能化、少维护、可靠性高、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和维护方便的电力设备;积极采用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加强谐波治理、三相不平衡管理、无功补偿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供电质量;积极推广应用“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电网装备的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应兼顾“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提高投资效益,避免盲目投资。

2.重点工作

(1)在110kV及以下农网变电所和配网中推广应用小型化电气设备、户外组合电器、组合式箱式变电所、紧凑型一体化变电所。

(2)推广应用节能型变压器,包括调容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S11型及以上配电变压器。

(3)研究和推广先进实用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无功补偿技术和装置,加强谐波污染和三相不平衡的预防、测量和治理工作,积极采用改善电能质量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带电作业技术。

(4)推广使用新型熔断器、线路复合绝缘子、低压平行集束导线等先进技术产品。

(5)制定符合农网实际情况,且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农网项目建设、验收和设备选用的技术导则,规范农网建设。

第五章 提供安全经济的新农村电力保障

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及用电安全,是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加强节能降损,实现电网经济运行,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农网安全管理

1.主要任务

安全管理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以确保电网稳定和人身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保信息网络等各项安全工作。将“安全性评价”、“反事故斗争”常态化;积极探索农网安全管理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安全保证、安全监督、安全应急、安全供用电体系。

2.重点工作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保安全;时间的百分之百,每一时、每一刻保安全;力量的百分之百,集中精神、集中力量保安全。(2)建立健全标准化作业制度,完善标准化作业程序。应用“两票”管理系统和安全违章行为预控系统,积极有效地预防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建立安全性评价常态机制。

(4)推广应用绝缘线路和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提高供用电安全性。

(5)积极进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保证二次系统的运行安全。

(6)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不断提高管理、运行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

(7)加强用电常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用户正确用电、安全用电水平。

二、加强生产运行及自动化管理

1.主要任务

推进“生产管理精细化、农网运行自动化”。积极推广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状态评估等设备优化检修技术和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推广应用调度自动化,因地制宜地选择集中抄表系统,实现以数据采集与控制为基础的农网运行自动化。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针对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供电所管理信息系统、配变监控、居民抄表、线路巡检等数据传输的通信要求,建设先进实用的县级通信网络。

2.重点工作

(1)加强检修工作的计划管理,积极开展状态检修。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有效对设备进行分析和诊断,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2)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

(3)根据农网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或综合配调自动化系统。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数据库和图形处理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采用性能稳定、维护简便、功能完备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实现对农网的监控、分析和管理。

(4)在调度自动化建设中强化安全操作、设备和现场监测等功能,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及在控。

(5)推广应用变电站无人值班和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测问题。

(6)探索适合当地农网特点的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的农网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及配置技术。开展城区、重要城镇、工业园区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应用试点。

(7)探索适合农村电网点多面广特点的经济实用型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有效解决距离较远、地域分散的农网中低压系统的通信难题。

三、加强节能降损管理

1.主要任务

完善由线损率指标与线损管理小指标共同构成的线损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综合性、系统性的线损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保证体系。通过加强营销管理、供电所及农电工管理和电能计量管理,降低电网的管理线损;通过优化电网结构和电网运行方式、淘汰高耗能设备,降低电网技术线损,构建“科学、规范、高效、开放”的节能降损管理模式。

2.重点工作

(1)建立健全节能降损管理体系,以建立组织结构为基础,以指标管理为核心,以统计分析为手段,以线损波动的分析与控制为关键点,最终降低管理线损。

(2)建立健全节能降损技术体系,重点研究应用以节能降损为目标的电网结构优化、无功规划、变压器和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充分发挥电网规划和经济调度的节能作用,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

(3)积极推广农村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控制系统技术,推广应用自动无功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技术,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

(4)推广应用线损在线分析与管理系统,对110kV及以下高压、中压、低压电网实现分区、分站、分电压、分线、分元件的线损在线监测、理论计算、报表统计、综合分析、模拟考核、管理决策技术支持等多项线损管理功能,分析影响线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降损措施。(5)建立健全节能降损保证体系,强化线损管理组织保证,建立科学规范的线损管理制度,完善监督、制约、考核、激励机制,保证各项管理流程的规范运行。强化节能及经济运行意识,充分调动全员参与节能降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六章 构建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力环境

立足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用电需求,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建立和谐的供用电环境,是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四个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

一、加快营销管理现代化建设

1.主要任务

建设“统一、集约、创新、先进”的营销管理模式。以省(网)公司为单位,统一规划,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信息资源平台,逐步规范营销管理的工作流程;加快建设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客户服务中心,逐步实现集中管理模式;逐步强化电能量采集、负荷控制、远程自动抄表等技术的实用化,为电力需求预测、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2.重点工作

(1)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制订营销信息管理规范,建设具备电能计量、远程抄表、电费回收、客户服务、业务办理、投诉举报,咨询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使用远程(集中)抄表系统。

(2)逐步建立完善以95598客户服务系统为核心的供电服务体系。

(3)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业务扩充流程,缩短接电周期。

(4)加强电能量采集、自动抄表技术的实用性研究,开展需求侧负荷控制管理,对大用户实现有效监控。

(5)研究和建设农网系统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重点解决与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电信等联网后的电费代交以及网上业扩报装等问题。

(6)研究营销管理系统的需求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管理、营销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应用分析功能,有效挖掘营销数据价值,为营销管理快速响应机制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推进优质服务品牌化建设

1.主要任务 坚持“四个服务”宗旨,以“建设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遵守统一的服务规范,履行统一的服务承诺,追求统一的服务品质”为重点,完善优质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城乡同网同价,健全农电优质服务常态机制。落实维护“国家电网”品牌责任,不断丰富“国家电网”品牌内涵,把“国家电网”品牌延伸到广大农村,提供惠及家家户户的普遍服务。

2.重点工作

(1)强化以服务求市场、以服务创效益、以服务树形象的意识,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切实达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水平。

(2)创建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窗口,实现营业窗口“一口对外”、“一站式服务”。

(3)规范农村电费管理,提高电费回收率。根据当地情况和农村居民分布状况,合理布局收费网点,推行电费代收机制。

(4)大力推广国家电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

(5)严格执行“三个十条”,着力塑造“国家电网”品牌。

(6)建立优质服务常态机制。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重点,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和行风建设,建立运行保障制度、监督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建立客户联谊和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供电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完善客户满意度调查、行风测评、客户投诉三位一体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的完善。

三、促进建立规范有序的供用电秩序

1.主要任务

积极加强沟通交流,政府、社会、用户各方和谐互动,共同建立良好的供用电秩序,实现电网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组织领导、工程实施、评价验收等方面创新用电管理方法和工作思路。建立“规范、有序、和谐”的电力市场。

2.重点工作

(1)成立有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参与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编制、计划实施、政策支持、工程协调、验收命名等工作。(2)成立有乡政府、村委会领导参加的用电协调组,协助供电所搞好电网规划、用电管理、安全管理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促进供用电秩序和谐规范。

(3)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农村电网、农电企业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促进各级政府及群众主动积极配合电气化建设,为顺利推进电气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4)采用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和防盗窃的技术措施,积极联合警方,严厉打击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的行为。

(5)与用电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切实履行自身职责,避免产生合同纠纷。

(6)建立科学完善的用电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公开有关收费标准,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的农村用电营销管理。

(7)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研究应用防窃电技术。

(8)低压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方便维护和管理,与村容村貌相协调。

(9)配合政府做好乡镇驻地和村内主要道路路灯照明工作,明确路灯建设主体、资金来源和维护管理,促进路灯建设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协调推进。

(10)完善农村用电安全的技术措施,确保供用电安全。

(11)弘扬“爱心文化”和“平安文化”,服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支农扶农工作,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第七章 实施科技强电和人才兴电战略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提高农网建设水平的重要推动力,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农电企业集约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农电队伍综合素质、优化农电队伍人才结构是服务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实施科技强电战略

1.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安全、服务、效益”为核心,以科技投入为保证,全面提高农电企业综合技术实力,推动农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重点工作

(1)加强农网科技工作和交流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建立科技工作的激励机制。

(2)农网科技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资源配置,实现人员、资本的有效利用。

(3)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农网科技进步。(4)坚持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推进农网建设与运行、安全生产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积极采用农网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网科技含量。

(5)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合作,发挥社会团体在农网科技工作方面的桥梁作用,形成为农电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的服务体系。

(6)加快农网建设标准化的步伐,加强农网技术标准的规范化管理。修、制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相关的技术导则及验收规范,保证建设目标和效果。

二、推进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

1.主要任务

按照SG186工程目标,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统一规划、流程规范”的农电企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包含县供电企业计划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电网运行、市场营销、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决策管理、监督管理、供电所管理等子系统的核心应用系统,建立基础设施完备、安全防御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完整的信息化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农网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实用化。

2.重点工作

(1)积极采用省、市和县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一体化建设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和建设。

(2)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建立面向企业应用的数据中心,满足生产、经营、管理及决策分析等各业务领域的业务需要。

(3)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

(4)积极开展基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农网综合信息标准化管理系统试点工程建设。(5)加强农村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探索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供电所的综合管理水平。

(6)制定农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

(7)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三、加强农电队伍建设

1.主要任务

大力推进“农电队伍素质工程”建设,提高农电队伍整体素质,规范人员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农电队伍素质建设管理体系和机制,实现农电队伍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普遍提高,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农电队伍。

2.重点工作

(1)加强队伍管理,完善农电人才成长机制。推进县供电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和交流管理;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自主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岗位动态管理;规范农电工用工管理,保持队伍稳定。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制定并实施员工中长期教育培训计划;健全教育培训网络;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建立培训工作考核制度。

(3)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员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完善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健全职业技能、工作业绩与企业荣誉相统一的奖惩制度;改革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4)积极推进农电队伍素质工程的专项活动。实施培养企业优秀经营管理者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知识技能竞赛活动。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证

加强协调,积极向政府汇报、沟通,省、地、县各级政府建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相应机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保障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高效有序的推进。

二、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政策研究,针对制约农电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与各级政府沟通汇报,及时提出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争取政府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不断增强供电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着重解决农网维管费不足等问题,推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网建设投融资体制,使农网建设持续、健康、有序进行。

三、完善标准体系

立足农网现状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结合原《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试行)》(国家电网农[2006]517号),拓展标准的深度和广度,建立科学适用的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引导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方向,评价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水平和进度,有效指导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完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管理办法》,体现“政企联合、社会参与、分级考评、注重实效”的原则,落实考评与验收工作,促进政企共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四、推广典型经验

围绕“百千万”示范工程,树立标杆单位。积极总结工程经验,及时召开建设现场会,加强各供电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对标学习活动,不断调整优化规划方案,完善建设内容,保证建设目标顺利实现。深入开展农电同业对标工作,推广典型经验,提高县供电企业的经营技术指标和农电整体管理水平。

五、推动社会参与

加强与政府、社会和电力客户的沟通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电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各新闻媒体的正面导向作用,及时宣传报道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动态,形成关心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支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三篇:国家电网农〔2007〕377号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电网农〔2007〕377号

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为深入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的指示精神,不断完善和加强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考核与管理,确保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公司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农〔2006〕517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单位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附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办法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中共中央“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精神,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家电网公司部署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管理,保障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公司《关于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见》(国家电网农〔2007〕148号)精神,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应注重强化组织保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成立由各级政府主导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

第三条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在各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突出“政府主导、分级考评,简化程序、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工作主动性,凝聚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政企联合共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

第四条 新农村电气化考评工作应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的先进性,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深入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第五条 “十一五”期间,在已命名的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中,由国家电网公司会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认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示范县、乡、村。有关办法另行制订。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工作。

第二章 考评标准

第七条 新农村电气化考评标准依照公司“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执行。

第八条 “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中,按“年人均GDP”、“人均年收入”划分为A、B、C三类不同地区,以提高新农村电气化标准的适用性。

第九条 通过电气化考评的地区,应明确新的目标,持续开展电气化建设,即:通过考评的A类电气化县,应以提高电气化乡(镇)、村的比例作为下一步电气化建设目标;通过考评的A类电气化乡(镇),以提高电气化村的比例作为电气化建设目标;通过考评的B、C类电气化县、乡、村,以达到上一类电气化标准要求作为电气化建设目标。

第三章 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的考评

第十条 申报程序:由县(市、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市(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核、验收、推荐。

第十一条 申报材料:市(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验收推荐报告、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申报表、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建设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及自评得分、指标计算依据。

第十二条 组织考评:由国家电网公司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

第十三条 确认命名:对考评合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称号,或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网省电力公司共同命名,并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国家电网公司授予承担“新农村电气化县(市、区)”供电任务的县供电企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第四章 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的考评

第十四条 申报程序:由乡(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县(市、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核、验收、推荐。

第十五条 申报材料:县(市、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验收推荐报告、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申报表、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及自评得分、指标计算依据。

第十六条 组织考评:由省电力公司会同市(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

第十七条 确认命名:经考评合格后,授予“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称号,具体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安排。

第五章 新农村电气化村的考评

第十八条 申报程序:由村委会、供电所联合申报,乡(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验收、推荐。第十九条 申报材料:乡(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验收推荐报告、新农村电气化村申报表、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情况、指标完成情况及自评得分、指标计算依据。

第二十条 组织考评:由市(地)供电公司会同县(市、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考评。

第二十一条 确认命名:经考评合格后,授予“新农村电气化村”称号,具体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电气

化建设领导小组安排。

第六章 新农村电气化考评工作安排

第二十二条 按照“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及时完成新农村电气化达标县、乡、村的验收命名。

第二十三条 因“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中部分指标按“年”进行统计,为便于考评,原则上考核指标以上指标数据为依据,部分指标可结合当年到申报时间完成情况进行测算、评价。

第二十四条 各网省公司按季度将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验收命名情况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每年底上报电气化县、乡、村明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订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考评实施办法及工作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山西省电力公司荣获“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农电“三新”战略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山西省电力公司荣获

“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山西省电力公司继2006年全面实现农村“户户通电”后,2008年创新农电“三新”发展战略内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切实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山西省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投资9080万元实施了所辖区域内1816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主干道路路灯亮化工程,为亮化、美化新农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为了解决偏远山区、贫困地区老百姓的吃水问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投资1555万元,开展了涉及6个地区、54个乡镇、224个村的饮水解困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的生活困难,改善了民生。

为了确保农民粮食旱涝保收,在运城地区大量开展了农村排灌设施改造试点。

关注农村,关爱孩子。设立600万元“国家电网爱心基金”,新建7所“希望小学”。

大力推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2008年共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5个,电气化乡镇39个,电气化村500个,超额完成建设目标。

鉴于山西省电力公司2008年在山西新农村建设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2009年 2月22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山西省电力公司被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第五篇:国家电网农(2007) 148号关于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农〔2007〕148号

关于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意见

公司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精神,全面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发展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对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公司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村电气化发展水平,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

作为公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电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电网发展缓慢、供电能力不足和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加快建设坚强农网、提升农电服务水平,对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要求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是:贯彻中央关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加快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不断规范和强化农村供电管理,努力营造和谐供用电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电气化发展格局,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对电力供应和供电服务的需求。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在完成“百千万”农村电气化示范县、乡、村任务基础上,公司系统总体要有20%的县和15%的乡、村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要求;到2020年,要有70%的县和60%的乡、村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要求。

三、全面推动,扎实奋进,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1.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各单位要根据公司《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保障新农村电气化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2.注重强化组织保障。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对农电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各级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积极落实好工程规划、建设资金、组织协调和验收命名等工作。

3.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要积极指导各县(市、区)供电企业全面深入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工作要求,抓紧制定工程具体计划和工作措施。着力抓好基础工作,加快电网发展,强化经营管理,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供电服务,不断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已经达到电气化建设标准要求的县供电企业,要继续巩固工作成果,不断扩大电气化乡、村达标比例,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

4.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加强农电发展政策研究,不断拓展电网投资渠道,针对制约农电发展突出问题,积极向各级政府提出农电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不断增强供电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自主投资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有效发挥广大客户的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电事业向前发展。

5.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在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要注意做好工作调研,加强工作指导,把握工作动态,妥善处理问题,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电气化示范县、乡、村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健康开展。6.大力搞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新闻宣传策划,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大力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果,大力弘扬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事业中奋发向上、不断超越的拼搏精神,塑造服务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四、认真做好2007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

1.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作,成立由政府部门挂帅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网省公司和地、县公司都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制订“十一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个工作任务、建设计划,并于4月底前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3.确保完成任务。要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结合各县供电企业和电网发展实际状况,突出县、村两级电气化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加强工作督促和指导,确保如期实现2007年建设目标。

4.建立季度报表制度。按照“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及时完成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达标乡、村的验收、命名,定期上报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下载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峄城供电部荣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