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生产事故心得体会
供电所学习《2010年度典型生产安全事故会编》心得体会
我们城区供电所通过学习《2010年度典型生产安全事故会编》中的一些典型事故,一致认为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永远的重点。做好电力供应,前提是要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可靠,电网调度的指令正确,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以下是几点心得体会:
1、电网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工作做不好,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难以弥补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我们要确保电网安全,特别是主网架的安全。
2、每个单位都要站在全网的角度,明确自已的安全责任,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对主网产生的影响。
3、要超前研究可能发现的问题,做好事故预案和反事故演习。
4、要突出抓责任到位,守土有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把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班组和具体人员。
5、特别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毫不含糊的同“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做斗争。
6、各级领导担负着安全稳定教育培训的责任,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的责任,安全措施实施到位的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责任。
为了全面实现公司2011年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我们的具体措施应是:
1、进一步落实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职责到位,明确,分层负责,分层管理的责任传递机制;
2、严格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执行的力度;
3、宣传并丰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开展“工作质量就是电网安全”的主题教育,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同时不断消灭“三大安全敌人”;
4、完善公司的安全监督体系,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5、监督保障电网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研究薄弱环节,举一反三,采取措施,防范重特大电网事故的发生;
6、完善规范公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监督各项电网事故预案和事故演习的进行,提高各项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7、积极开展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课题的研究和应用,探索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以上工作的有序开展,将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起到“宣贯南网方略,构建和谐电网”的有效作用。
心得不在多,贵在与大家分享,交流,共勉。
供电所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二篇:发电厂生产典型事故预防措施
《发电厂生产典型事故预防措施》
前言
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电力行业的反事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及新设备的不断投产,安全生产面临新的形势,有必要对发电企业的生产事故进行筛选、总结和提炼,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动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电力生产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性,确保反事故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受集团公司委托,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编写了《发电企业生产典型事故预防措施》。在本书的编写中,依据新标准和借鉴新经验,针对现在发电企业的设备、管理和人员状态,汲取近年发生的事故规律而提出的重点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对《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以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和在控。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或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二○○九年三月
目录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1 2 防止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23 3 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27 4 防止氢系统和燃油罐爆炸着火事故的预防措施„„„„„35 5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43 6 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的预防措施„„„„„„„50 7 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的预防措施„„„„„„„„„„60 8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的预防措施„„„„„„„„„„„„65 9 防止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的预防措施„„„„„71 10 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的预防措施„„„„„„„„74 11 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的预防措施„„„„„„81 12 防止汽轮机叶片断裂的预防措施„„„„„„„„„„„90 13 防止全厂停电的预防措施„„„„„„„„„„„„„„94 14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98 15 防止发电机损坏的预防措施„„„„„„„„„„„„„103 16 防止高压电机损坏的预防措施„„„„„„„„„„„„112 17 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预防措施„„„„„„„„„„„„116 18 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损坏的预防措施„„„„„128 19 防止开关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142 20 防止接地网事故的预防措施„„„„„„„„„„„„„151 21 防止污闪事故的预防措施„„„„„„„„„„„„„„155 22 防止升压站全停的预防措施„„„„„„„„„„„„„160 23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164 24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拒动的预防措施„„„170
5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的预防措施„„„„„„„„„„„178 26 防止料斗脱落的预防措施„„„„„„„„„„„„„„184 27 防止重大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188 28 防止灰坝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194 29 防止大面积供热中断的预防措施„„„„„„„„„„„201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认真落实国家、行业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有效预防发电企业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人身伤亡事故,制定本措施。1.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发电企业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管理,即可用于指导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工作,也可作为发电企业制定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措”的依据。1.2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02)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重点措施补充要求(试行)(中国华电生[2007]2011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承)包和临时用工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中国华电生[2007]1213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A版)(中国华电生[2007]627号)1.3 术语和定义
违章——是指在发电生产过程中,凡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制度、标准的一切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安措——是指企业从保证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每年结合实际制定的用于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五同时——是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两票——指工作票、操作票。
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对照——是指进行电气设备停电的每一项操作时,操作人员要对照好设备的名称、编号、位置及开关的拉合方向。1.4 管理要求
1.4.1 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结合各自生产实际,建立健全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4.2 企业各级负责人是本企业、部门、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支持安全监督部门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或月2
度安全分析会,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亲自部署、推动、检查和评价安全生产工作。
1.4.3 分管生产、基建等副职协助正职有效开展工作,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1.4.4 各单位必须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监督和考核各层面层次清晰,职责明确,严格按照标准和规定开展工作。
1.4.5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立健全、机构正确设置、人员足额配置、责任制监督落实负有首要的责任。1.4.6 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要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1.4.7 严格执行“两票”制度,现场各项工作应进行作业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扎实有效地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和落实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到位监护制度,加强作业期间安全监督和管理。1.4.8 反违章工作要常抓不懈,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反违章工作机制和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及时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和现象。1.4.9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职工、临时工、外来施工人员、参观学习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能有死角,全员培训率要达到100%,安全考试合格率100%。
1.4.10 每年十二月末前,要从控制人身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下一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切实做到人员、费用、材料三落实。
1.4.11 各单位对外来施工人员及临时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严禁“以包代管”,临时工及外来施工人员一律实行持安全合格证上岗制度。
1.4.12 加强对外包、外协队伍的管理,严格资质审查和安全业绩考核,坚持对外包施工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严禁“以包代管”。1.4.13 加强外出承包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本单位各项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所有外出承包工程项目中一律全部有效的贯彻落实。在对外承包工程时,要积极与甲方协调沟通,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职责,结合新的环境和作业特点,深入辨识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
1.4.14 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及时整改现场安全设施的装置性违章,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确保从装置上消除人身事故隐患。1.4.15 针对异常天气等自然灾害,各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组织,落实物资和队伍保障,加强演练,做好及时响应,有序有效组织救援,确保生产、基建人身安全。
1.4.16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全面透彻分析事故的确切原因,有针对性地、举一反三的制定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1.4.17 及时、准确地上报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和报告,严禁迟报、瞒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不安全事件重复发生。
1.4.18 实行“说清楚”和“事故检讨”制度。发生人身重伤、死亡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事故发生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上级单位作专题汇报,并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公开检讨。1.5 预防触电伤害的措施
1.5.1 机组建设、生产期间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规定,完善电气设备“五防”功能,电气设备、设施安全接地、接零牢固可靠,经常检查,全面消除装置性违章。
1.5.2 电气设备检修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作业人员宣读工作票,并认真讲解安全措施和邻近带电部位。变电所清扫予试或部分停电作业时,工作负责人不能亲自参加作业,要按规定认真做好监护工作。有两个以上工作组同时工作时,每组应分别设合格的监护人。
1.5.3 加强检修施工电源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源,检修施工电源必须从检修电源箱或经安检人员验收合格的临时电源箱接取,且接线规范,箱门关好。机组大修中,必须建立临时接、拆电源审批制度,完善现场临时电源安全管理,组织专门电工人员进行接拆线工作。
1.5.4 非电气人员进入带电的变电所、配电室工作时,要按规定办理工作票手续,并由电气检修或运行单位派合格人员进行监护。
1.5.5 停电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认真进行“四对照”,防止走错间隔和误操作;应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验电和装设接地线,地线和接地端必须合格,严禁用缠绕法装设接地线,禁止攀登设备构架装拆地线或验电。
1.5.6 在室内配电装置上工作,电源侧刀闸或触头要加装绝缘隔板或其它装置,与作业人员隔开。
1.5.7 配电装置的柜门必须加锁,同一配电盘前后标志名称、编号清楚一致,确保与下游受电设备名称一一对应,严禁单人打开柜门进行拆装接地线工作。
1.5.8 高压试验时在施加电压的范围内要设临时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监护,工作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变更结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试验电源要设专人看守。
1.5.9 电气作业以及有触电危险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配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合格的工器具。个体防护用品、电气绝缘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式电动工具应根据不同类别、性能和用途使用,不可滥用。使用前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同时必须定期检查及做绝缘试验。电动工具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不得任意拆卸。
1.5.10 使用合格的插头、插座,禁止将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也不能任意调换电源线的插头。拔出插头时,应以手紧握插头,严禁拉扯电线。
1.5.11 临时电源线必须使用胶皮电缆,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线。临时电源线应绝缘良好无破损,接头处要作可靠绝缘处理。临时电源线不准缠绕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或不加绝缘子捆绑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临时电源线应按规定高度敷设,必须在地面敷设时,应加可靠保护,不准任意拖拉或横在过道上。
1.5.12 在每路施工临时电源开关上,或移动式电缆盘上必须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否则使用手持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必须单独加装漏电保护器。电气专业人员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验,随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
1.5.13 每个开关只准接一路电源或一个用电器,电源箱开关数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临时配电盘。工作人员收工后或长时间离开现场或遇临时停电时,应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1.5.14 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应定期检修,裸露的带电体应安装在碰不着的地方或设置安全围栏和明显的警告标志。所有临时使用的电器开关必须是合格产品,电气各部件完整、无破损、动作可靠、绝缘良好。
1.5.15 各种电焊机一、二次线符合要求,严禁使用裸漏电焊线,电焊线接头必须做可靠绝缘处理。二次侧有快速插头的电焊机,必须使用快速插头。
1.5.16 电焊工在纯金属容器或在其他受限空间内(如沟、井内)焊接作业时,必须使用专用的作业服、手套、绝缘鞋和绝缘垫,并
做好监护工作,监护人必须密切注视电焊工的作业情况,电焊工要采用轮换休息的方式,严禁疲劳作业,确保人身安全。
1.5.17 运行人员在做变电所停电措施时,要将安全围栏(围绳)布置好,并设出入口,挂好明显的警告标志,需要在构架上工作时要指定上、下标志,严禁跨越围栏,以防走错间隔,误入带电区域。1.5.18 在变压器上作业时,高低压侧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并设专人监护及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跌落式保险,必须使用绝缘用具在地面上操作,禁止登台操作。换低压侧保险时,高压侧必须停电。
1.5.19 在受限空间内使用手提照明灯、行灯进行局部照明时,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在特别潮湿或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照明灯或行灯时,应采用12V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器具应绝缘良好,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行灯变压器、配电箱(电源开关)应放在受限空间的外面。
1.5.20 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有关设备的电源,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灭火。
1.7 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1.7.1 在机器完全停止转动以前,不准进行修理工作。修理中的机器应按工作票要求严格落实好防止转动的各项隔离及警示措施,开工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必须对上述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1.7.2 严格执行检修试运转制度,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撤离才可办理试转工作手续。检修后设备试转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区域内,设备启动时应设专人现场检查与监护。
1.7.3 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1.7.4 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各人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1.7.5 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1.7.6 对机械设备进行清理积料等维护作业,必须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及移动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或防护罩内。擦拭运转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不准把抹布缠在手上或手指上使用,不准戴手套。
1.7.7 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1.7.8 工作人员服装不应有可能被转动机器绞住的部分,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和穿长衣服,女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帽内。
1.7.9 禁止在设备转动时,从靠背轮和齿轮上取下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装置。对于皮带传动的转动机械,不准在设备转动时拆装和校正皮带。
1.7.10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操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1.8 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8.1 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学习安全规程中高空作业的有关条款,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参加高处作业。
1.8.2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安全带要挂在牢固可靠的部位,要高挂低用,严禁低挂高用。1.8.3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工作鞋,衣着要灵活、轻便,禁止穿硬底鞋、带钉鞋和易滑鞋。
1.8.4 单人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监护人,两人以上同时进行高处作业,应由工作负责人进行监护,工作负责人离开现场时必须指派一名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专职监护。
1.8.5 高处作业现场安全设施必须可靠完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各种孔、洞必须视具体情况设置牢固的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杆、盖板、密目式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设施。上下同时进行垂直交叉作业时,层间应有严密的安全防护隔离设施。
1.8.6 施工用的脚手架必须由专职架子工按标准搭设,并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斜道板及工作面的脚手板要铺满、铺稳;斜道两边、斜道拐弯处和脚手架工作面外侧,应设1m高的防护栏杆及18cm高的挡脚板。
1.8.7 脚手架使用前应按其规模确定由几级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关人员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并将合格证悬挂在脚手架醒目位置后方可使用。
1.8.8 登高作业必须走规定通道,严禁攀爬脚手架的架杆、建构筑物或其他设备设施。
1.8.9 禁止站在不稳定的构件上作业或在单梁及不稳定的危险构件上走动,禁止坐在孔洞边缘或高度超过1.5m的悬空梁上休息,不准站在不稳的物件上操作。
1.8.10 利用吊篮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独立的安全绳,工作人员要将安全带系在安全绳上,严禁将安全带直接系在吊篮上,安全绳与吊篮要脱离,安全绳系在牢固的物件上。
1.8.11 在层高3.6 m的室内作业,所用的铁凳、木凳、人字梯等,要固定牢固,并设防滑装置。铁凳、木凳两点间的跨度不得大于3米,铺板宽度不得小于25厘米。禁止两人同时在高凳上工作。1.8.12 单梯作业时,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70°,梯脚应置于平实的基础上,梯脚要有防滑装置,梯子两柱应平稳地牢靠于物体上。
1.8.13 单梯用于上下工作台时,应高出工作台1m,以做扶手用。站在梯子上工作时,应一手扶梯柱工作,否则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稳固的物体上。
1.8.14 若梯子架在通道上或门边时,应安排一人在梯下看守,以免梯子被意外推翻。
1.8.15 不允许两人同时爬梯,梯子不能缺档,更不能垫高使用。1.9 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
1.9.1 不准戴手套或单手抡大锤,抡锤作业时周围不准有人靠近。1.9.2 使用大锤、手锤前应进行检查,大锤和手锤锤头必须完整,不得有歪斜、缺口、凹入及裂纹等情形。锤柄应安装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锤把上不准有油污。
1.9.3 高处作业时应做好防止使用的工具飞出脱落措施,如用绳带等把工具系在手腕上。使用工具不可用力过猛,用完后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1.9.4 高处作业用的材料要堆放平稳,高处作业面易滚动、滑动的材料要固定放置好,作业中严禁抛掷物件。
1.9.5 用凿子凿坚硬或脆性物体时,要戴防护眼镜,必要时装设安全遮栏。凿子被锤击部分不准有伤痕、卷边、油污等现象。1.9.6 使用砂轮、无齿锯前应进行检查,砂轮或锯片应无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防护罩完好,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或无齿锯。
1.9.7 使用砂轮或无齿锯必须戴护目镜,或砂轮装置设防护玻璃。不准用砂轮的侧面研磨,使用无齿锯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锯片的侧面,锯片缓慢靠近被锯物件,不准用力过猛。
1.9.8 风动工具的锤头、钻头等工作部件要安装牢固,以防在工作时脱落伤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戴护目镜,且周围不准有人靠近。1.9.9 不准在可能突然下落的设备(如抓斗、吊斗等)下面工作,有必要在这些设备下面进行检修工作时,要事先做好防止突然下落的安全措施。
1.9.10 燃料工人砸冻煤时要戴护目镜;不准在可能有煤块掉落的地方通行或工作。
1.9.11 不准进入有煤的原煤斗内捅煤,特殊情况下需进入原煤斗内作业时,除严格执行安规有关规定外,要有主管领导亲自在现场监护,并保持现场照明充足。
1.9.12 输煤系统各落煤管应有捅煤孔,捅煤时应站在平台上,正确使用工具,防止被捅煤工具打伤。
1.9.13 锅炉除焦工作时,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以防打伤,工作人员应站在除焦口侧面,斜着使用工具,必要时应有专人监护。1.9.14 锅炉燃烧室清扫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耐火砖、焦渣有无塌落危险,如有应先从人孔或看火孔将其打落。清除炉墙或水冷壁灰焦时,应从上部开始,逐步向下进行;如遇特殊情况不能从上部开始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方能进行清焦工作。
1.9.15 汽轮机转子校动平衡工作场所周围要设置围栏,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试加重量块必须安装牢固,防治松脱或飞出打伤工作人员。高速校转子动平衡时,在拆装重量块时,必须隔断汽源,关闭主汽门,并挂警告牌,盘车装置要在脱开位置,并切断电源。1.9.16 敲击、拆卸设备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碎裂的可能,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且操作方法得当,禁止野蛮作业。1.10 预防起重、搬运伤害的措施
1.10.1 从事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熟悉起重机械使用方法,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1.10.2 起重搬运只能有一人指挥,起重作业前,起重司机要与地面指挥人员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要使用统一的标准信号,并严格遵守。
1.10.3 一切起重、大件搬运工作必须指定经验的专人负责,起重、搬运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向所有工作人员交待技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参加人员要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精力集中,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1.10.4 重大起重作业(如主厂房构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等大件吊装作业),施工前必须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并由生产技术、安全监察部门审查会签,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作业过程中有关安监人员应全过程监督,确保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
1.10.5 遇有大雾、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各工作地点、起重驾驶员看不见指挥人员或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准进行起重作业,风力达6级以上时,禁止进行露天起重作业。
1.10.6 加强起重机械、吊具、钢丝绳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试验,做好记录,经试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列入国家特种设备的起重机械,必须有当地政府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严禁用非起重用机械吊、运重物。
1.10.7 起重作业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各部位及绳索有无缺陷,起重机械的刹车制动装置、限位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应齐全灵活。认真检查起吊工具、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损,准备好必要的辅助工具,确认落物地点平整、符合要求。
1.10.8 捆绑构件时,先确定绑扎点,吊挂绳之间的夹角小于100°。够件有棱角或特别光滑时,在棱角或光滑面与绳子接触处要加包垫,防止绳子受伤或打滑。
1.10.9 使用手拉葫芦起吊重物时,应选择好悬挂位置及是否能承受住吊物重量,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和手拉葫芦。1.10.10 吊运接近额定负荷重物时,应先进行试吊,即在距地面不太高的空中起落一次,以检查制动装置是否可靠。起重机械、起重索具,严禁超负荷使用。
1.10.11 起重作业时,必须划定起重作业区,设置防护围栏,明确行走区域。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重作业区域内行走或停留,任
何人不准在吊杆或吊物下停留或行走。禁止工作人员利用吊钩上升或下降。
1.10.12 合理选择吊点,确保吊件平衡;吊件的就位、找正、固定工作事先要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并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吊件未固定好前,严禁松钩。起重过程中,应做好钢丝绳反崩的安全技术措施。起重中应做好防止钓钩、绳扣滑脱的措施。
1.10.13 起重机司机的“十不吊”:①超载、液体盛放过满或被吊物重量不清;②指挥信号不明确;③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④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⑤起重机械安全装置不灵,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⑥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⑦工作场地情况不明、光线不足,视线不清,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⑧易燃易爆物品无特殊防护措施。⑨重物棱角处与捆绑纲丝绳之间未加垫;⑩歪拉斜吊重物。1.10.14 搬运重物之前,应采取防护措施,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衣着要合体、轻便。检查被搬运物体上是否有钉、尖片等物,以免造成扎、划损伤。
1.10.15 搬运时应用手掌紧握物体,不可只用手指抓住物体,以免脱落;要靠近物体,将身体蹲下,用伸直双腿的力量,不要用背脊的力量,缓慢平稳地将物体搬起。不要一下子将重物提至腰以上的高度,而应先将重物放于半腰高的工作台或适当的地方,纠正好手掌的位置,然后再搬起,不要突然猛举。
1.10.16 当传送重物时,应移动双脚而不是扭转腰部。当需要同时提起和传递重物时,应先将脚指向欲往的方向,最后才搬运。1.10.17 搬运重物时,应特别小心工作台、斜坡、楼梯及一些易滑倒的地方,经过门口搬运重物时,应确保门的宽度,以防撞伤或擦伤。
1.10.18 搬运重物时,重物的高度不要超过人的眼睛。当用小车推物时,无论是推、拉,物体都要在人的前方。
1.10.19 当有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搬运重物时,应由一人指挥,以保证步伐统一及同时提起、放下物体。1.11 预防灼烫伤及中毒窒息的措施
1.11.1 工作人员禁止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混纺的衣料制成的衣服从事现场作业。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要戴手套或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
1.11.2 所有高温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要有保温,保温层要完整,室内环境温度在25℃时,保温层表面温度一般不超过50℃。1.11.3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如汽、水、燃油管道的法兰盘、阀门处,锅炉及制粉系统的人孔门、看火门、检查孔、防爆门、安全门处,以及除氧器、热交换器、汽包的水位计处。如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时,必须办理工作票,落实好安全措施。
1.11.4 必须按规程要求正确使用喷灯,不熟悉喷灯使用方法的人员禁止使用喷灯。
1.11.5 易燃易爆区域、制氢、燃油及润滑油设备检修需动火时,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按规程要求认真落实安全措施,输送氢、油介质的管道,其隔绝措施必须是加堵板或通大气,不能只关断阀门了事。
1.11.6 运行的锅炉看火门、检查门必须关好,除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人不准打开看火门、检查门。运行值班人员打开锅炉看火门、检查门时,要缓慢小心,工作人员站在门后,并看好两旁躲避的退路。当锅炉燃烧不稳或吹灰时,禁止打开看火门、检查门。1.11.7 冲洗水位计时,要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打开阀门时缓慢小心。
1.11.8 锅炉除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防烫伤工作服、工作鞋,戴防烫伤手套和必要的安全用具。除焦时两旁应无障碍物,以方便工作人员躲避。
1.11.9 炉膛及烟道的温度在60℃以上时,不准入内进行检修或清扫工作。若有必要进入60℃以上的炉膛、烟道内进行短时间工作,必须制定具体安全措施,并经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作业时设专人监护。
1.11.10 锅炉水压试验时,管理空气门的人员不准擅自离开,以免水满烫伤其他人员。在保持试验压力时间内,不准进行任何检查工作。
1.11.11 禁止在带压运行下捻缝、焊接、紧螺丝工作。
1.11.12 各疏水出口处应有完善的保护遮盖装置,防治疏水时烫伤人。
1.11.13 在拆卸管道或阀门法兰时,要缓慢松开法兰盘上离身体远的部分螺丝,再略松近身体部分的螺丝,使存留的汽、水从对面的缝隙排出,防止尚未放尽的汽、水烫伤工作人员。
1.11.14 焊接作业现场必须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焊渣掉落、飞溅引燃周围易燃物和造成人员烫伤。
1.11.15 禁止使用汽油作清洗溶液。作业现场的汽油、煤油存放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1.11.16 进行与机炉汽水有关设备的检修工作,应严格按规程要求做好汽水隔离措施,作业前工作负责人要认真复查措施。在有可能来汽、来水、来油等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做好可靠的隔离措施,关闭相应的阀门,并上锁或加装堵板。
1.11.17 在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孔门处、或井下和沟内(含电缆隧道)工作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专人连续监护。并设有出入受限空间的人员登记表,记录人员出入数量和出入时间。在受限空间的出入口处挂“有人工作”警告牌。在受限空间内作业,工作前和工作后均应清点人员,防止有人留在受限空间内。
1.11.18 工作前应测量受限空间内的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气体的含量,符合要求时方可进入作业区域开始工作。工作前和工作中,应给受限空间内足够通风(空气),禁止通入氧气。
1.11.19 在可燃气体、液体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容器内作业,除按要求置换清理干净气体或液体外,工作前必须测量气体或液体的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工作。1.12 预防边坡塌方伤害的措施
1.12.1 每项工程施工前,都要编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其内容包括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方坡、排水、边坡支护等。
1.12.2 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
1.12.3 对开挖深度大、施工时间长、坑边要停放机械等的基坑,应严格按规定的允许坡度地放坡,当基坑(槽)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时,基坑边坡的最大坡度为1:1~1:1.5。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1.12.4 开挖基坑(槽)时,若因场地限制不能放坡或放坡后所增加的土方量太大,为防止边坡塌方,可采用设置挡土支撑的方法。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有设计计算书。1.12.5 防止地表水流入坑漕和渗流入土坡体。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边坡产生侧移。
1.12.6 严格控制坡顶护道内的静荷载或较大的动荷载。
1.12.7 在边坡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边坡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1.12.8 雨期施工,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1.12.9 采取机械开挖时,禁止在开挖正下方及附近沟底人工清土。1.12.10 当开挖坡度不够,或坍塌危险时,禁止人进入沟底作业,并随时悬挂安全设施、标志等。
1.12.11 在电线杆或地下构筑物附近挖土时,其周围必须有加固措施。在靠近建筑物处挖掘基坑时,应采取相应的防塌方措施。防止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发电厂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2.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发电企业职工通勤、生产运输、厂内机动车及辅业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2.2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1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1994)2.3 术语和定义
三查 ,指在出车前、行车中和入库后对车辆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四清,指保持机油、空气、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的清洁。四漏,指漏电、漏水、漏气和漏油。
疲劳驾驶,一般指连续驾车4h以上或者单独连续驾车行程达400km以上。2.4 组织措施
2.4.1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各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交通安全工作的规定。
2.4.2 各企业应建立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主任的交通安全委员会,明确本单位交通安全的归口管理部门,将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监督、考核、保障制约机制。
2.4.3 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单位的交通安全情况。重点检查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交通安全措施的落实和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2.4.4 建立健全机动车辆、驾驶员管理档案资料,包括车辆及人员清册、维修保养和定期检验记录、事故情况分析记录、违章考核记录等。2.5 人员管理
2.5.1 建立“准驾证”制度,无本企业准驾证人员严禁驾驶企业车辆。特种车辆驾驶员,必须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放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2.5.2 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并开展专项交通安全技术培训。
2.5.3 驾驶员应遵章守法,服从调度,爱护车辆,熟悉所驾驶车
型的构造、性能,未经考试合格,不准从事驾驶工作。
2.5.4 严禁酒后驾车、私自驾车、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超载行驶。
2.5.5 严禁迫使驾驶员违章驾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
2.5.6 以下情况严禁长途出车:
⑪ 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 ⑫ 天气恶劣、能见度低、路面湿滑;
⑬ 驾驶人员驾驶技能、身体、情绪状况不佳; ⑭ 兼职驾驶员;
⑮ 驾驶人近期内有肇事记录或者经常有习惯性违章行为; ⑯ 未履行长途出车审批手续;
⑰ 未进行长途行车安全教育、危险点分析和制定安全措施。2.6 现场安全设施及作业环境
2.6.1 装卸货物的叉车、装载机,在装卸货物时,叉架或铲斗下不得有人停留;高空作业车、工程车及汽车起重机作业时吊臂下禁止有人进入或停留。
2.6.2 翻斗车箱内禁止载人,叉架和铲斗内不得载人作业,驾驶室不得超员乘坐,货车车箱内严禁人货混载。
2.6.3 高度重视车辆的维护保养,保证车辆安全状况良好。驾驶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三查”、保持“四清”、防止“四漏”,24
杜绝车辆带病行驶。
2.6.4 遵守道路限速规定,严禁超速行驶。在冰雪路面,驾驶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车速,保证行车安全。
2.6.5 厂区限速驾驶,主干道不得超过15km/h;门岗区域内不得超过5km/h;生产区域及其他道路不得超过10km/h。厂区应设置明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标线,主要路口安装限速带,横过道路的架空构架要有限高标志。
2.6.6 吊车、翻斗车、绝缘斗臂车在架空高压线附近作业时,必须划定明确的作业范围,并设专人监护。吊车作业前应对支撑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陷落、倾斜。2.7 车辆管理
2.7.1 节假日除值班车辆外,机动车应封存。如遇特殊情况,应履行审批手续,企业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出车。
2.7.2 机动车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大修和日常保养,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2.7.3 应当报废的机动车不准上路行驶,必须及时办理注销手续。2.7.4 外来车辆入厂前应登记,并遵守企业相关管理规定,未履行审批手续,严禁进入生产区域。3 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发电企业电缆、汽轮机、给水泵润滑油系统、磨煤机、风机油站及锅炉燃油系统、锅炉制粉系统及输煤系统发生火灾事故,保护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和生产作业者人身不受伤害,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3.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发电企业电缆、大型转动机械润滑油及锅炉燃油系统、锅炉制粉系统及输煤系统。3.2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DL408-91)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1996)3.3 术语和定义
火灾事故,指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分为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类。3.4 电缆防火
3.4.1 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3.4.2 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如小于规定距离,应在接近交叉点前后各1m的范围内,对热体管道采取隔热措施。3.4.3 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3.4.4 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在温度较高和油质环境中,禁止使用橡皮绝缘电缆,在易受机械损伤和有化学腐蚀作用的地方,禁止使用裸铅电缆。
3.4.5 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电缆敷设整齐。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应分层布置、分竖井布置或在其间设置耐火隔板。3.4.6 敷设过程中,电缆不应存在损伤,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工艺规程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3.4.7 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3 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r。
3.4.8 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新增电缆的防火涂料厚度必须达到1~2mm。
3.4.9 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电缆竖井应每8m划分防火隔段,电缆廊道内应每60m划分防火隔段。
3.4.10 靠近高温本体设备、管道、阀门等热体(如汽轮机头部、锅炉防爆门、排渣孔等)的电缆应采取隔热措施。
3.4.11 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电缆头制作安装应符合工艺标准要求。电缆中间接头应用耐火防爆盒封闭。多个电缆头并排安装时,电缆头应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3.4.12 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3.4.13 电缆夹层、隧道、竖井、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不积粉尘、不积水、不积油,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锅炉、燃料输煤系统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3.4.14 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3.4.15 全厂性重要公用负荷电缆,应分通道敷设。保安电源、直流电源、润滑油泵、消防水泵和事故照明等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3.4.16 应设立全厂电缆清册,电缆清册应标明电缆接头位置。定期检查全厂电缆接头温度。测量电缆温度时,应采用不同的两台仪器。应建立电缆检查记录,制定温度、负荷超标时应采取的措施。3.4.17 电缆沟、集控室、网控楼、变电所应有火灾区自动报警装置。
3.9 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消防部门了解、掌握发电企业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3.10 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厂区重要道路应设为环形,或者设有回车道、回车场,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
3.11 发供电生产、施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以防止灭火人员中毒和窒息。
3.12 制定火灾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
3.13 控制室(网控室、主控室、集控室)、调度室、计算机室(房)、通信室、计量室等各室(房)内的隔墙、顶棚内装饰,宜采用非燃烧材料。3 防止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3.14 不得在控制室(网控室、主控室、集控室)、调度室、计算机室、通信室等处布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一次仪表(如氢压表、油压表)。
3.15 220kV、330kV、500kV独立变电所,单台容量为125000kVA及以上的主变压器应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并应具备定期试喷的条件。当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有困难时,可采用其他灭火设施。其他带油电气设备,宜采用干粉或卤代烷灭火器。30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
为确保火力发电系统生产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防止因设计不当、制造缺陷、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压力容器爆破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使压力容器在每个检验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措施。5.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等压力容器,用于生产的氢气储气罐、压缩空气储气罐、燃油加热器等压力容器,进口和非生产用压力容器可参照执行。5.2 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1999]154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质技监局[2003]207号)
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国检监字[1985]597号)
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定(国电总字[2000]465号)
5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标火[2003]21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钢制压力容器(GB 150—1998)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 151—1999)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440—2004)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1995)5.3 术语和定义
压力容器——指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不借助任何外力而利用介质本身的力来排出一定数量的流体,以防止系统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安全压力数值。当压力恢复正常值后,阀门自行关闭并阻止介质继续流出。
监造——指用户或用户代表对制造厂的合同设备按监造大纲驻厂进行质量监督。
外部检查——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5.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
5.4.1 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设计资格,压力容器的制造单位必须具有相应制造资格,压力容器的安装单位必须具有相应安装资格。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制造压力容器爆破片装置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制造压力容器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液面计、测温仪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装置的单位,应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
5.4.2 新建机组压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压力容器以及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使用的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标准,对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安全附件设计、制造、安装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使用单位不得选用无资质、借用其他单位资质、低级资质越级生产的压力容器。5.4.3 新建机组压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标准,派出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驻厂,对压力容器制造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特别是W和R点两个见证点,并对监督结果负责。5.4.4 新建机组压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标准,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单位,在压力容器制造厂家进行监检,并出具监检报告。
5.4.5 新建机组压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标准,对压力容器出厂同时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查。出厂
5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技术文件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包括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制造厂复检、NDT、性能试验等)、制造厂所在地质检部门监检合格证书。
5.4.6 新建机组压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标准,完成注册登记后,方可投入使用。
5.4.7 根据在役压力容器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种用途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不超温运行。5.5 定期检验
5.5.1 压力容器外部检查。在役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按相关标准进行定期外部检查。
5.5.2 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校验后进行铅封。5.5.3 压力容器使用指示表计,必须按规定周期检验,并按指定位置粘贴标明检定期限的检定合格证。
5.6.4 停用超过2年以上的压力容器重新启用时,要进行安全性检验,评定级别后,经耐压试验确认合格方可启用,并报上级备案。5.6 检修、运行管理
5.6.1 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需临时退出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5.6.2 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总排放能力,应能满足压力容器在最大34
进汽工况下不超压。
5.6.3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或螺栓紧固工作。
5.6.4 在役压力容器应结合设备、系统检修,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进行定期检验。
5.6.5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应对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系进行检查,特别应对蒸汽进口附近的内表面热疲劳和压力容器疏水管段冲刷、腐蚀情况进行检查。
5.6.6 禁止在压力容器上随意开孔和焊接其他构件。若必须在压力容器筒壁上开孔,则应先核算其结构强度,并参照制造厂工艺制定技术工艺措施,经锅压监督工程师审定、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工艺措施实施,并报上级备案。5.7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
5.7.1 单元制的给水系统,除氧器上应配备不少于两只全开启式安全阀,除氧器必须装有自动调压和报警的装置。
5.7.2 除氧器的运行操作规程应符合《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标火[2003]21号)的要求。进入除氧器的两段抽汽的切换点,应依据《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运行规程中明确规定,并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严禁高压汽源直接进
5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
入除氧器。
5.7.3 除氧器正常运行时,禁止将不合格的水(如疏水箱或低位水箱的水)打入除氧器。
5.7.4 在除氧器运行中,特别是在进行重大操作时,应监视水位的变化,并要防止由于玻璃管水位计堵塞或上、下小阀门(或旋塞)的通向位置不正确等而出现假水位所引起的误判断。
5.7.5 将母管制给水系统的除氧器投入时,宜先开汽平衡阀,将除氧器压力逐步提高至接近相邻除氧器的压力,然后适当提高相邻除氧器的水位,利用水平衡管向除氧器充水(如无水平衡管,则利用下水管充水),直至与相邻除氧器的水位一致时为止。在除氧器充水过程中,应保持压力和水位平衡上升,避免发生剧烈波动。
两台除氧器需并列运行时,应先使两者的压力、温度和水位尽可能一致,然后依次开启汽平衡阀、水平衡阀及其他母管联络阀,同时应保持水位平稳。
5.7.6 母管制给水系统的除氧器运行时,其所有的联络汽水管道均应投入。如因检修必须解列运行,则应及时调节压力和水位,防止急剧变化,当重新并列时,应按第5.7.5条规定执行。母管制给水系统的除氧器不应长期解列运行。
5.7.7 除氧器安全阀每季度应进行一次放汽试验。5.8 用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
5.8.1 压力容器检修和维护的焊接材料的购入,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经质量验收后按焊接材料种类分别保管。用于压力容器焊36
接材料的贮存库房须保证恒温条件。
5.8.2 压力容器检修和维护的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须核对焊接材料的牌号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确认焊接材料的化学元素成分符合被焊材料的化学元素成分,方可使用。5.9 压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
5.9.1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经理论知识培训和跟班见习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级别资格,持证进行相应级别操作,不得越级操作;焊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必须经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级别资格,方可从事焊接和焊接热处理工作,不得超项和越级进行焊接和焊接热处理工作。
5.9.2 压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的资格证书必须在有效期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资格证书超期的压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热处理人员从事相关操作。
13 防止全厂停电的预防措施 防止全厂停电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全厂停电事故,保证发电机组设备安全,防止电网瓦解事故,制定本措施。13.1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发电企业。13.2 主要依据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国电调[2002]138号)
防止全厂停电措施(能源部安保安[1992]40号)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93)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 26—8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4—95)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3—2002)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DL 559—1994)13.3 术语和定义
安秒特性——指表征流过熔体的电流与熔体熔断时间的关系。熔断器的安秒特性曲线亦是熔断特性曲线、保护特性曲线。
13.4 蓄电池、直流系统(含逆变电源)及柴油发电机 13.4.1 进行定期放电试验,确切掌握蓄电池的实际容量。13.4.1.1 新安装或大修中更换过电解液的防酸蓄电池组,第1年每6个月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1年后的防酸蓄电池组,1~2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13.4.1.2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蓄电池组,应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以后每隔2~3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6年以后的阀控蓄电池组,应每年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13.4.2 保证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3.4.2.1 发电厂的变电所,直流系统宜采用两组蓄电池、三台充电装置的方案,每组蓄电池和充电装置应分别接于一段直流母线上,第三台充电装置(备用充电装置)可在两段母线之间切换,任一工作充电装置退出运行时,手动投入第三台充电装置。13.4.2.2 直流系统的有关报警信号,必须引至控制室。13.4.2.3 直流系统各级保险容量应配置合理,保证在事故情况下不因上一级保险熔断而中断保护操作电源和动力电源。13.4.2.4 熔断器存放处有直流系统熔断器配置一览表,内容包括:回路名称、负荷电流、熔断器型式、熔断器额定电流。备有现场需用的各种熔断器,熔断器的参数应明显清晰,并实行定置管理,分别存放。
13.4.2.5 每年对熔断器配置情况进行核算,直流系统有较大变化时,随时进行核算。新采购的直流熔断器要抽查安秒特性。
13 防止全厂停电的预防措施
13.4.3 做好柴油机定期试验维护工作,尤其是启动用蓄电池的冬季保养,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在事故情况下能自动联启。13.4.4 定期对直流润滑油泵、直流密封油泵进行试验。13.5 厂用电系统运行方式及配置要求
13.5.1 直配线负荷的电厂应设置低频率、低电压解列装置,确保在系统事故时,解列1台或部分机组能单独带厂用电和直配线负荷运行。
13.5.2 任何情况下都应保障厂用电,特别应保障盘车、顶轴油泵、润滑油泵等保安设备的电源,防止重大设备损坏。13.5.3 厂用电系统按规定方式运行,必须做好事故预想。13.5.4 各段厂用母线的负载分布应合理。厂用备用变压器自投后,应满足本段母线上的负载自启动容量,并要防止多段厂用母线同时自投而超过备用变压器的自启动容量。
13.5.5 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备用电源自投不成功时,按规程检查无故障后可再次送电,未经检查禁止强送。
13.5.6 厂用电切换时应防止非同期合闸,装有同期监控闭锁装置的应投入运行。
13.5.6 优先采用正常的母线、厂用系统、热力公用系统的运行方式。因故改为非正常运行方式时,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方式。13.6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13.6.1 主保护装置应完好并正常投运,后备保护可靠并有选择性40 的动作,开关失灵保护必须投入。
13.6.2 在满足接线方式和短路容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简单的母差保护。电压等级220kV以上的变电所母线需配置两套母差保护,母差保护停用时尽量减少母线倒闸操作。
13.6.3 凡接入220kV及以上系统的变压器保护应起动失灵保护,并落实相应的防止误动措施。
13.7 厂房内重要辅机(如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水泵等)电动机事故按钮要加装保护罩,以防止误碰造成停机事故。13.8 重要低压动力电缆应选用阻燃型电缆,已应用的非阻燃型塑料电缆的,必须采取分层阻燃措施或其他补救措施,否则应更换电缆。
13.9 经常检查靠近热管道容器附近电缆的完好情况,及时更换绝缘不合格的电缆,并做好隔热措施。
13.10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开敷设。电缆涂刷防火涂料;电缆隧道、夹层、竖井设置防火隔断措施。
13.11 母线侧隔离开关和硬母线支柱绝缘子,选用高强度支柱绝缘子。
13.12 可能导致主机停运的电动机交流接触器控制回路的自保持时间应大于备用电源自投时间,以防止低电压或备用电源自投前释放跳闸。
13.13 防止由于变电所污闪事故引发全厂停电。13.14 防止水淹循环水泵房、灰水泵房导致全厂停电。
14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电气误操作,防止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设备技术条件不满足要求,引起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措施。14.1 适用范围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运行中的发电厂电气操作管理以及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新建、扩建发电厂参照执行。14.2 主要依据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 国家电力公司(2002)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作票和操作票管理使用规定(试行)(中国华电生[2008]1613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8—91)14.3 术语和定义
电气误操作——指电气值班人员或调度系统的人员在执行操作指令和其他业务工作时,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作业的具体规定,不履行操作监护制度,看错或误碰触设备造成的违背操作指令原意的错误后果。其主要表现有:误碰运行设备元件,误动保护触点,误停、投设备,误停、投保护或回路连接片,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闸,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分、误合断路器,带电挂接地线(合接地开关)以及非同期并列42
等。
防误装置——指防止工作人员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措施所指的防误装置包括:微机防误、电气闭锁、电磁闭锁、机械联锁、机械程序锁、机械锁、带电显示装置等。
五防——指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四交待——指交待操作任务、交待操作目的、交待操作内容、交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不干——指操作任务不清不干、应有操作票而无操作票不干、操作票不合格不干、应有监护人而没有监护人不干、设备名称编号不清不干。14.4 管理措施
14.4.1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首先要杜绝违章指挥。值班负责人在下达操作任务时,必须做到“四交待”,值班员在执行操作任务时,必须做到“五不干”。
14.4.2 建立良好、合理、畅通的操作联系制度,保证操作任务正确性。对外联系工作由班长、单元长进行,语言简明不得掺杂与工作无关的事,要使双方都明确每一项工作的任务。操作联系中必须录音。
14.4.3 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持证上岗。操作人和监护人均应由厂(公司)安全监察部批准的合格人员担任。
14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14.4.4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使用统一的调度操作术语及设备双重名称。积极推行标准票模式,复杂、大型倒闸操作,应有班长以上人员实行不间断监护,车间专工或主任到场实施第二监护。标准操作票由运行各专业专工负责组织制定,由厂(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应根据系统变化做适时修正以保证其正确性。
14.4.5 建立完善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需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当班值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紧急解锁工具和钥匙应放在指定地点,由厂生产管理部门加封条并签字盖章,写明时间,值长负责管理。紧急状态使用时由当班值长批准启封,运行部门派专人进行第二监护,同时做好启用记录。
14.4.6 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
14.4.7 定期进行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职工的事故处理能力。
14.4.8 应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并定期修订。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
14.4.9 安全用具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以确认其良好,44
防止因安全用具损坏导致误判断、误操作。使用完的安全用具,要及时交专责人收管,禁止乱扔、乱放。安全用具只能供操作专用,禁止当作其他的工具使用。强化运行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电气运行人员在高电压回路上进行操作时,应佩带静电报警装置。14.4.10 不得在操作中随意解除电气闭锁,如倒闸操作过程中,确认电控回路故障,必须经当班值长批准,并有车间专工人员实行第二监护条件下方可解锁操作。
14.4.11 执行一个倒闸操作中途严禁换人,操作中严禁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操作过程中监护人应自始至终认真监护,无监护人的命令操作人不得擅自操作。
14.4.12 如有设备异动,检修负责人应先提交批准后的设备异动申请单,再办理工作票手续后方可施工。
14.4.13 设备异动后,不做设备异动交代、标志不完善,不准送电。运行部门应根据设备改造或异动情况,及时编写补充运行规程,便于运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
14.4.14 除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外,交接班期间一般不要安排倒闸操作。14.5 技术措施
14.5.1 倒闸操作不应影响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的正常运行,否则应提前采取措施或将其解除。
14.5.2 对使用常规闭锁技术无法满足防误要求的设备和场所,应加装带电显示装置达到防误要求。
14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措施
14.5.3 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
14.5.4 防误装置所用的电源应与继电保护、控制回路的电源分开,使用的交流电源应是不间断供电系统。
14.5.5 新、扩建的发、变电工程,防误闭锁装置必须与主设备同时投运。
14.5.6 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以现场状态为准。
14.5.7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
14.5.8 电动机停送电要到就地检查电动机情况。6kV电动机停电要检查开关的三相是否在开位,每相绝缘拉杆连接是否良好。380V电动机停电时一定要注意回路有几级开关,并检查各级开关均在开位后方可拉合刀闸。46
第三篇:生产安全典型事故案例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2001-2008年生产安全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
前 言
“安全
他没有事,但过了两分钟,郑某就顺着梯笼坠下,摔在铁塔下的黄杨树边。经求助,“110”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并派来了王市医院医生,经鉴定郑某已当场死亡。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郑某在挂滑轮时选取的吊挂点和吊挂方法不妥,未将滑轮挂牢,在拉动吊绳时滑落,滑轮正好砸到郑某未带安全帽的头部,使其头脑部受伤,导致脑部受击震荡引发晕眩,瞬间失去知觉。而此时的郑某又没有系保安带,失去平衡摔进平台的开口处,从41米高处顺着塔笼摔落地面死亡。间接原因:
1、郑某平时安全意识淡薄,无视安全规定,在事故发生前一天,因在塔上作业未系安全带曾受施工班组长批评。事故当天,郑某虽然带了安全带上塔,却嫌累赘麻烦,把安全带放在平台的工具包中,未系安全带。
2、施工班组长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郑某的违章行为,没有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现场管理不力。事故教训:
1、登高作业为特种作业,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经了解,郑某没有接受正规的登高作业培训和获得安全培训机构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只是在上岗前进行了简单的登高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这一教训极其深刻,特种作业必须100%持证上岗,未经过正规的登高作业培训和获得安全培训机构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应一律禁止上塔从事高空作业!这是我公司一条死纪律,各生产单位和各分公司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的保证。挂滑轮是吊装天馈线的一个重要步骤,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郑某在平台挂好单片滑轮后,没有认真仔细检查其可靠性,在不检查的情况下,就开始吊绳,疏忽大意,才造成殒命。
3、登高作业的安全控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登高作业存在重要危险源,事前应对危险
源进行充分辩识和风险评价,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危险源和违章后果的告之制度,应配备分公司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兼职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的因素,地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班组长也应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开好班前班后会,反复提醒班组成员注意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可惜上述中的任何一条,在当时都没有做到。
4、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是施工人员的“生命之宝”,应教育施工人员珍惜自己的生命,按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但往往有一些人总要违反禁令。因此,只有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严惩重罚违章者,才是根治这类顽症的良方。
5、作为施工人员,也应从此事故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事实证明,“生命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思想麻痹,违章操作,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一旦发生意外时如何处置的心理准备。如果郑某在受击头晕后,采取就平台躺下或下蹬的应急处理措施,而不是仅用双手扶住围栏,或许能挽救年轻的生命。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二:
登高作业勿侥幸
稍有疏忽要人命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20日下午,劳务技工(南京XX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输出)朱某(1968年6月出生,江都宜陵人)在位于兴化陈堡邮电局内的陈堡移动基站进行G网五期施工。当日下午1:50分,朱某主动上塔帮助进行天馈线安装。在完成塔上作业下塔时,瞬间不慎,失足从距地面50米高的铁塔平台开口处的笼
梯外高空坠落。在落下过程中,先碰到离地10多米的天桥,后又摔在水泥地上。在场人员将其紧急送往兴化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大夫确认其已死亡,并开出死亡证明,后送兴化市殡仪馆。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朱某在下塔的瞬间麻痹大意,一时疏忽,一脚踏空,身体失衡后从平台和笼梯结合处坠落。间接原因:
1、分公司日常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方面欠缺,分公司日常对施工现场安全方面的检查不够及时、有效。分公司在落实公司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规定、制度存在真空。
2、朱某的自我防范意识较薄弱,对安全隐患程度的辨识不够透彻,对相关的防范措施不够到位。事故教训:
1、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许多事故发生的根本因素。之所以发生这起悲惨事故,主要是朱某下塔时思想麻痹,注意力分散,如果精力集中,双脚踏稳,双手抓紧,小心谨慎就不会造成失衡而坠落。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安全是幸福家庭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做到警钟长鸣,木鱼常敲,才能做到确保万无一失。
2、要搞好安全,真正做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除了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作业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管住自己”。各分公司经理、地区负责人、施工队长、专兼职安全员,但都不能时时处处跟着你、看着你、附在你身上,钻进你心里。你工作走神,思想溜号,有意违章,违章操作,事故往往就在这种情况下找上门来。有位工作多年,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的施工人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安全经验就是自己管自己”,这句话言简意赅,值得品味再三。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三:
操作防护不当 造成右手骨折
事故经过:
2002年6月5日19时30分左右,某分公司在山西路颐和大厦12楼进行网通垂直布线工程施工。当技工王某在小竹梯上工作时(小竹梯总高度2米,民工站位为离地面1.2米左右),不慎连人带梯一起滑倒,落地时右手撑地,造成右手腕骨折。事故发生后,施工队负责人及时将王某送到鼓楼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右手粉碎性骨折。后判定为一般安全事故。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1、在操作中王某思想麻痹,操作时双手腾空,瞬间失去重心。
2、王某在竹梯上操作时,施工班组长没有安排其他人员进行作业期间的看护。间接原因:
1、现场大理石镜面砖太滑,使用竹梯前没有检查竹梯底脚的防滑效果,调查时发现使用的小竹梯根部一侧有防滑橡皮,另一侧橡皮已脱落。
2、王某未能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竹梯使用方式不正确,摆放角度过大,过于倾斜,在外力作用下,造成梯子滑倒。
3、王某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隐患辨识不清,不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和方法。事故教训:
1、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所谓“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麻痹大意必然要出安全事故。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
思想麻痹和“三违”造成的。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对施工环境、施工工具、用品等每个细小环节进行认真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后,才能施工作业。
动规律)教育十分重要。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极大的漏洞,如果施工班组长王某和班组安全员能够加强对登高人员的监护,及时制止陈某的违章行为,作业中做好安全保护,切实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也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事故发生后,该分公司违反事故报告制度,隐瞒了事故事实,私下自行进行处理。直到三个多月后陈某家属到公司提出报销医药费的要求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该分公司才向公司有关部门作了口头汇报,给整个事故的处理造成了很大被动。分公司领导为此受到了公司的严厉批评和经济处罚,这一教训也应该记取。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四:
身体失衡当“飞人” 足关节骨折腰也折
事故经过:
2003年6月25日,某分公司施工队在广东顺德大良工商基站安装CDMA设备中,施工人员陈某在离地四米的抱杆上失足掉下,双足着地后摔倒,在佛山市
但董某从钢铰线放下后经医护急救人员判定已死亡。经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南京XX通信公司董XX因工死亡事故的结案批复》宁安监三处字(2003)161号),认定这是一起严重的责任事故。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董某上杆挂线一段时间后,突然感觉到有电(对下面保护人员讲),安全员叫他不要动,但他不听劝告,执意向有电源的电力杆方向移动,结果触电死亡。间接原因:
此项工程的路由是水上公安分局指定,由南京长航通信公司设计。由于地势原因,钢铰线与电力线相距较近,加之电力线老化,外皮破裂,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和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察看到这一情况,对电力杆上施工环境熟视无睹,对安全隐患估计不足。事故教训:
1、这起触电事故按理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董某听从劝阻,不向有电源的电力杆方向移动,而等梯子放好后从梯子下来,也不会发生触电身亡的事故。事实说明基层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侥幸盲动,才酿成惨剧。要教育员工珍惜生命,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必再用生命去检验。
2、如果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和现场施工人员切实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在上杆前能注意和观察到钢铰线与电力线相距较近,电力线老化、外皮破裂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反复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操作,也是可以避免这起事故发生的。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六:
客户业务重要?还是员工生命重要?
事故经过:
2003年8月27日下午2点,某分公司在南京水佐岗市农村道路拓宽工地进行联通光缆杆路维护时发生一起电击事故,所幸的是仅造成一名施工人员轻伤。
8月27日下午,某部施工人员张某(男,37岁)在一处挂有低压变压器的电杆支架上进行光缆与电力设备的交越处理(穿保护套管)。套管穿过后,张某准备下杆时,可能是脚下打滑,不慎接触到变压器上方的电力输出线(裸线),虽然当时张安全帽、保安带、绝缘鞋均穿戴,但仍遭电击,人从支架向后仰倒。由于保安带还系在电杆上,人被横向吊在半空。杆下其他人员立即采取措施,用绳索将张某从杆上救下,并拨打120将张送中大医院救治。到医院后进行了创伤治疗,右脚趾缝合三公分,伤情主要为:右脚拇趾组织电击烧伤,右脚前脚掌约1/3处有两处烧伤,左股内侧靠下有一烧伤点,头部撞击部分由于当时有安全帽保护,没有大的创伤。为避免感染考虑,张某本人同意将右脚拇趾截除。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张某杆上作业时操作不慎,脚部误触电力设备。间接原因
此工程是南京联通光缆线路维护中的抢修。由于此段联通光缆与供电共杆,因此施工环境复杂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施工班组长张某在现场安排和施工过程中对电力设施附近杆上作业重视不足,未能及时提醒张某注意避开电力设施。事故教训:
1、经了解,南京联通与供电局签有协议,凡供电杆路附挂光缆的维护、施工均由供电局
负责。但南京联通与供电局联系布放市农村光缆时,供电局队伍没有时间。而联通急于施工,便要求某部施工。某部先以没有供电杆路施工能力婉言拒绝,但在联通的压力下最终只好答应。该事故很重要的原因是南京联通要求我公司不具有相应工程能力的某部队伍施工,而在不具相应能力的条件下冒险施工,发生事故的结果可以说是难免的。这一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就是上帝,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我公司不懈的追求。但前提是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在危及员工生命的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坚持原则,死守这条高压线,绝不能拿员工的生命当儿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正确的方法是向客户晓之有理,动之有情,说明后果,并替客户想出其他的方法,实在拒绝不了的,应立即向公司报告,求得公司的帮助,而不能因为怕得罪客户而违心答应,冒险施工。
2、就事故过程而言,当事人思想麻痹、操作不慎;分公司安全员、施工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对电力设施附近杆上作业重视不足,未能及时采取稳妥措施避开电力设施也是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之一。
仅次于童卫路南京农业大学3号门附近的施工现场,打开人井盖,并将井盖放在旁边的路面上,用自己的黄色安全帽放在路面上当作警示牌,随后就进入了人井。不久,他面向南面爬出人井时,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牌号为苏AW749×的长安面包车从人井上高速驶过,张某当即被汽车保险杠撞中头部并掉进了人井里。面包车在约30米后紧急停车。目击者拨打了报警电话,约20分钟后消防队员下井将其救出,经120急救人员确认已死亡。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当事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极差,在施工现场未设置任何安全警示标志的情况,只用自己的安全帽放在路面,就下井作业,同时,上人井时又选择了背向车辆行驶方向的方法,降低了对突发危险的发现和处理能力。间接原因: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混乱,生产安排上存在严重失误,在繁忙公路上的下人井作业未安排地面专人看护,打开后的人井周围没有摆放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对来往车辆等起不到拦阻和提示作用。事故教训:
1、在公路上施工,存在重大危险源,一定要按规定设置明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围挡。
2、安排公路人井作业,不能派一人操作,应有专人看护。
3、从事故经过来看,暴露出该公司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及其员工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和自我保护意识欠缺的现象。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从而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七:
不设安全警示标志,招来人员死亡祸端
事故经过:
2004年4月21日,南京某公司接到南京电信分公司下达的童卫路宽带工程施工任务后,安排具有10年以上工龄的职工张某沿施工路由对管孔进行光缆放装现场资料的确认。4月21日下午3点40左右,张某独自一人来到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八: 人员轻伤和部分财产损失,如果造成人员死伤,后果将不堪想象。经了解,该车辆在贵州安顺地区临时租用,没有按规定流程办理租车合同,对车况和驾驶员的技能、经验等情况也缺乏考察和了解,出了事故后无法进行责任划分和追究。今后各分公司在外省临时租用车辆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公司车辆管理规定,杜绝擅自租车或先斩后奏的现象,按流程办理租车手续,加强对车况和人员的考察,签定用车合同或协议,规避安全风险。山区驾车不慎
险酿安全大祸
事故经过
2004年9月3日下午,某分公司贵州安顺地区施工人员周某(劳务技工)、吉某两人乘坐租用车辆贵G-05373双排座货车前往紫云县四大寨基站调试开站。吉某中途在对端站下车,准备和周某对光路。15:30在距施工基站还有四百米的地方,因避让路面的石头没有控制好方向,货车从路面翻滚下山坡,高度约40米,坡长约150米,驾驶员张某在距路面10米处被甩出车厢,周某随车一直滚到坡底,自己敲碎玻璃爬出车厢爬到路面上。当时周某神志清楚,半身布满划痕,并有渗血,左前额左后颈有血迹,右边肩膀后部擦伤有鸡蛋般大小,主要还是腰部疼的厉害,但好在主要是皮肉和软组织受伤。鉴于当地的医疗条件差,分公司连夜将周某送回安顺
位的名字,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较恶劣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此次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事件原因: 直接原因:
由于该条电力电缆原先敷设方式不妥,外绝缘性能不良,局部暴露在外后,23日夜又下雨,电缆受到雨水浸泡后又长时间直接与潮湿土壤接触,绝缘电阻下降,电缆长时间大电流通电,因其电流没有达到上一级变压器“空开”跳闸的短路电流,导致电缆发热燃烧。这是造成本次光电缆受损的。间接原因:
某分公司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发现有电力电缆与通信管线贴近交越、对通信线路可能会构成安全威胁时,没有采取临时保护措施,也没有及时通知电力部门、线路产权单位或建设中心的工程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这是造成本次光电缆受损的。事件教训:
1、分公司在施工前,对地下综合管位图、质量安全要求、应急预案等未向施工人员交底;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不明缆线或新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时,不知如何辩识和处置,反映了分公司在危险源辩识、管线保护安全教育方面尚显缺乏。如果分公司事先制订了应急响应流程,如果施工现场人员果断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及时通知电力部门、线路产权单位或建设中心的工程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置,是完全可以避免此次事件的发生的。
2、社会媒体在现场了解和报道时,分公司没有及时、正确地进行解释说明,化解危机,致使媒体报道失真,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
违章占道,酿成死亡事故,带来血的教训
以包代管,迟报安全事故,造成负面影响
事故经过:
某分公司在承揽安徽移动安庆分公司9.2期基站小型土建安装项目工程中,采购了南京某公司外协施工队进行施工。2005年5月12日,该外协队混凝土搅拌机在调往工地的路上车轴发生了故障,导致搅拌机无法正常行驶,在临时修理无效的情况下,该施工队在未做防护和未悬挂安全警示标识、警示灯的情况下,将搅拌机停放在路边。当晚21时35分,当地村民项某(男性,48岁)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一辆无号牌二轮摩托车由南向北行经此地,撞上了停放在道路西侧的混凝土搅拌机,造成项某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根据安庆桐城交警部门2005年6月6日的《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项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无号牌二轮摩托车驶入道路左侧且未确保安全行驶。间接原因:
南京某公司外协施工队占用道路放置搅拌机从事非交通活动,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果是适得其反,不仅贻误了最佳处理时机,对事故的善后处理及赔偿带来被动,而且使公司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坏。
2、此事故反映出了该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存在严重漏洞,对外协队伍的督促不够有力,以包代管,外协单位部分施工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不配备,施工设备保养不善,结果是用人的生命代价换来了血的教训。
3、南京某公司外协施工队是事故的责任人,在混凝土搅拌机发生故障下,未在安全距离内做有效的防护和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占道置放,属占道从事非交通活动,反映了该公司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设备检修保养不善,事故发生后又处理不力,致使事态扩大。这一教训,值得记取。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一:
火、通信中断和经济损失,但发生此类事件的性质是十分严重性的。事件的原因很简单,胡某平时并不抽烟,但看到别人抽烟并且递给他一根时,就把禁烟场所禁止抽烟的规定抛至脑后,认为“无所谓”,可以说是安全意识淡薄,明知故犯。事件教训:
1、若酿成机房火灾,其后果不堪想象。尽管公司三令五申,但仍有极个别人视规定而不顾,2005年就发生过施工人员在南京新生圩机房抽烟而遭业主投诉事件。在机房等禁烟场所抽烟,极易发生机房火灾,它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公司的市场声誉,而且会使我公司苦心经营来的局面和各级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付出的千辛万苦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将给国家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公司所有分公司施工班组、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尤其是进入局方大院和机房,都应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和业主管理规定,严禁抽烟。如发现有人抽烟,任何人都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当场给予制止和检举,同时要对有章不循,明知故犯的人员给予重罚。
3、要高度重视机房防火工作,除禁止抽烟外,在设备安装、线缆布放、备件堆放等必须符合机房防火需要,不得影响机房通风散热和消防通道;电焊、锡焊和材料加热前必须清理作业区易燃物品,正确使用电烙铁,不得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照明和明火;不得在室内使用切割机等。
违章抽烟引发明火
险些造成机房火灾
事件经过:
2005年10月28日15:30分,某分公司施工人员胡某在广东中山移动分公司通信机房施工时,违反在通信楼内严禁抽烟的规定,在机房四楼卫生间抽烟,并将烟头丢入4楼洗手间垃圾篓内,未熄灭的烟头引燃起火,幸被巡查的保安人员发现并动用灭火器材及时扑灭,阻止了火情蔓延而未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事发后,广东中山移动分公司有关部门对这一重大安全隐患非常重视,经过调查,确定了胡某为这一重大安全隐患的责任人。广东中山移动分公司有关部门除对胡某当即进行罚款外,还责成该分公司写出了书面检讨报告。事件原因:
本起事件,虽然侥幸未造成重大的机房失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二: 了防范事故发生的外在力量。事件教训:
1、“安全
来了”不会发生!还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所以,在安全生产方面只有详细规定并落实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真正实行问责制,才能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责任明确,协调配合,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三:
当天午后天气炎热,周某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长时间蹲在近四米高的电梯设备间的楼顶墙边作业,由于思想麻痹,疏忽大意,身体失去平衡后造成高处坠落,脚跟着地,造成重伤。间接原因:
该分公司安全责任制落实尚不到位,对危险源的辩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致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现场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事件教训:
1、员工在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下,本人应自觉的提出休息,班组长和管理人员应实时的询问和观察,建立互保联保。一经发现异常,不得进行作业特别是登高、涉电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活动。
2、在天气炎热的天气下施工,施工人员应做好防护,并做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3、当任务工期、客户要求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加强与用户的协调与沟通,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真正把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
微蜂窝基站,12时20分左右到达该基站,施工人员发现H杆平台底部两对撑杆都是用单股铁丝捆绑在水泥杆上(应该是用扁铁抱箍固定在水泥杆上,因发货抱箍型号不对,土建施工人员就临时用单股铁丝固定),施工队长经与台州联通网络部土建工程主管电话核实牢靠性后,就安排按原有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安装完天支、天线和微蜂窝后,为了将电源架从平台北面挪到平台的中间,施工人员范某、高某、王某分别站到平台南面的东侧、中间和西侧,刚一使劲,平台就坍塌了,致使3名施工人员与电源柜一起坠落,其中80公斤重的电源柜正面砸到施工人员高某腹部,侧角砸到施工人员王某左膝盖。
事故造成了施工人员高某的腰椎T12、L4椎体压缩性骨折、S1椎体骨折。施工人员王某左膝盖软组织挫伤,属于轻伤。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1、平台生产厂家(浙江超前通信设备厂)所配平台撑杆抱箍型号有误,导致平台安装时撑杆抱箍不能使用;平台施工单位(台州长通建设总公司)违章使用单股铁丝临时代替扁铁抱箍固定平台撑杆,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
2、浙江联通台州分公司有关工程管理人员对平台安装质量监管不力,当得知平台撑杆是用铁丝临时固定时,为赶工程进度,还向施工人员发出错误指令。
3、范某某等人明知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在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存在侥幸心理,冒险登台作业。间接原因:
1、分公司未建立有效的群防群控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未建立有效的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对危险源的辩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致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2、施工班组劳动组织不合理,在1440×
1620mm的平台上组织3名施工人员挪动800×800×1600m电源架(80Kg左右),且站在平台一边作业,致使平台一边撑杆受力过大,撑杆固定铁丝断裂,从而造成了平台坍塌。事件教训:
1、对于H杆平台、三角杆平台以及各种天桥、过桥等高处作业面,施工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可能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确保作业面牢固可靠后方可上去作业。
2、当任务工期、客户要求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加强与用户的协调与沟通,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真正把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方舱顶部铺设是仅仅毫米厚的铝合金板,边沿部分根本上不能承受人员在上面踩踏。施工人员卲某安全意识缺乏,麻痹大意,心存侥幸。间接原因:
分公司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项目安全防范不力,对危险源的辩识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欠缺,致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现场安全失控。事件教训:
1、对于简易房顶、女儿墙边沿、简易平台以及各种天桥、过桥等高处作业面,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存在安全隐患时不得冒险登高作业,只有在确保作业面牢固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上去作业。
2、当作业路途遥远、条件恶劣、任务又紧迫时,项目(区域)负责人、施工班组长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
驾驶人员定期检查,明确规定不具备相关国家驾照的所有人员不得使用一切车辆。
3、分公司经理应定期的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发动各地区的项目经理进行自查自纠,并严格实行《安全月报》和“零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考核奖惩办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起群防群控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努力消除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杜绝海外作业的区域在各种情况下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七:
经医院全身CT检查确认:该工人腰骨骨折,脑部有受伤的迹象,可能是淤血,虽然神志清醒,但需要住院观察。近60个小时后,即8月4日凌晨的2点,伤者病情突然恶化。凌晨4点,医院进行了手术。次日凌晨,接到医院通知:伤者方三赵因电击引起严重的脑水肿,医治无效死亡。事件原因: 直接原因:
1、死者方某上杆前没有经过任何人安排,且该工程已经暂停,并不需要上杆作业。在没有经过现场管理人员的同意下,该施工人员随意操作。
2、该施工人员虽然有近两年的工作经验,但没有办理登高证和电工证,不具备相关操作必需的资质,对作业环境的危险程度认识不够,上杆前未分辨清楚即将靠近的线缆性质,抓住了紧贴竿梢的380V电源线(该电缆明显属于电力线),直接导致事故发生。间接原因:
该工人受电击的过程近20秒钟,但当时已经准备收工,挂杆等可用的辅助工具随车辆放在距离事发地点250米处,现场无可用的救助设施,导致该工人受电击时无法实施救助。事件教训:
1、登高和电工作为特种作业种类必须100%持证上岗,方某未经过正规的登高作业培训和获得安全培训机构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应禁止上杆从事高空作业。登高作业的安全控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登高作业存在重要危险源,事前应对施工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充分辩识和风险评价,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危险源和违章后果的告之制度。
2、上杆作业人员应配备正确的安全防护用品,方某如果佩戴带防电预警器的安全帽,当他靠近380V电压线的时候,安全帽发出报警,既便本人来不及反应,其他组员会及时提醒的。
3、本班组的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的指挥,但当有违章指挥时,组员可以拒绝作无证上杆是禁令
违章作业奔黄泉
事件经过:
2008年8月1日上午10:00左右,句容某通讯公司包括该公司负责人马某在内的11名施工人员,在实施XX线路工程过程中,线缆放到一根引下杆时发现线缆穿孔的子管未准备好,准备暂停实施穿管作业,便安排四个人把线缆盘放在杆旁。当时,方某在没有任何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登上了那根引下杆,不清楚 出于何种原因,他双手抓住了一根紧靠杆稍的380V交流线大约20秒钟,就近的3名施工人员均未及施救,他已经从距地面约6米的高处坠落。下落过程中,该工人背后刮到附近的线缆,导致佩戴的安全帽脱落。背部落地后,该工人后脑受到碰撞有明显外伤,右耳有少量出血。负责人马某从相距约250米处赶到,立即拨打了110、120寻求救助。十多分钟后,救助人员未到,现场人员自行把伤者送到就近的马杭镇医院紧急处置。120救护车随即赶到,把伤者紧急送到常州 管理活动
业。施工班组应设立兼职的安全员。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管控。方某作业前并未得到班组长的同意和安排,疏忽大意,才造成殒命。
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的保证。作业前必须用试电笔检测吊线是否带有强电。对杆上不明用途、性质的线缆,一律视为电力线。
5、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先学习和落实各项规定和制度。同时,我们需要提高事故的承受能力,那就是施工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必须购买相关保险,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利益,最大限度的降低相关单位的损失。
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之十八:
事故调查组调查时发现:(1)张某所登的通信电杆与10千伏供电变压器最近距离只有90厘米;(2)劳动组织及工作安排不合理,施工现场只有2人,且各做各的事;(3)张某所戴的安全帽没有配备防触电预警器,张某本人没有登高证和电工证;(4)施工项目负责人重进度,轻安全,未进行过安全技术交底,远离现场,遥控指挥。事件原因: 直接原因:
1、施工人员缺乏现场危险源识别,冒险作业。该施工人员到达施工现场后,没有对现场危险源辨识清楚,在通信电杆与变压器最小距离只有90厘米时没有考虑从其它电杆上,仍旧从该处危险电杆上。张某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严重麻痹思想,冒险违章作业,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1、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2、项目部及班 组日常安全教育严重缺失;
3、安全技术交底不落实,缺少防范措施;
4、劳动组织及工作安排不合理,单人从事危险作业,无人看护和提醒。事故教训:
1、违反操作规程必然会付出惨重代价。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吊线周围70CM以内有电力线时,不得使用吊板”,张某违反规定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特种作业无证上岗必然会酿成大祸。
3、项目开工前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告知制度,作业人员就不清楚现场危险源及违章的后果。
4、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项目负责人擅离职守,必然现场混乱,事故不断。
5、如果张某佩戴了有预警器的安全帽,在接近变压器时会报警,也可对张某进行提醒,看来安全技防手段也是必须的。操作规程不执行
心存侥幸代价惨
事件经过:
2008年10月5日上午9点50分左右,某公司施工人员张某(1989年11月出生,徐州新沂唐店镇人,在该公司有2年线路施工经验。)到新沂时集镇街道施工,准备坐滑车将光缆复挂至吊线上,在登上电杆时身上背的滑车接触到了10千伏供电变压器带电部位,导致被电击从杆上坠落地面。事故发生后,当地群众立即报警,警务人员到达现场确认,该人员已经死亡。现场另一个施工人员电话报告了该施工项目负责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在11点10分到达现场,与警务人员暂将张某尸体送当地殡仪馆存放。
第四篇: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
例1.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7、8”液氨泄漏事故
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一 企业基本情况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月25日经莘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成立,是由鲁西化工集团总公司控股,吸收自然人参股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740万元,其中,鲁西化工集团总公司出资720万元。主要设备为合成氨生产线,年生产规模为4万吨,主要商品为液氨和碳酸氢铵。企业现有干部职工540人。
二 事故经过
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臵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
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制动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点30分。参与抢险搜救的干部、群众和公安、消防干警500多名,车辆32部,共解救、疏散群众2000余人。
三 事故原因分析:
经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河北省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经公安部门侦察鉴定,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臵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氨库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 氨的继续泄漏。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臵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三)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米,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米,远远低于规范要求。因此,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企业在采购液相连接导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把关不严,致使所购产品为无证厂家生产的产品,给安全生产造成严重隐患。
2、企业制定的《液氨充装安全管理规定》要求,“液氨车辆来厂后,由当班调度负责检查《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危险品运输许可证》、《驾驶证》、《押运证》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合格,不合格者拒绝充装。”而该液氨罐车仅有《驾驶证》、《押运证》、《操作证》、《液化气体罐车使用证》,未办理《危险品运输许可证》,手续不全;规定还要求,“来厂车辆必须保证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紧急切断阀、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排污阀的完备、好用,由调度带领氨库操作工进行检查。符合规定由调度填写充装安全许可证并签字,否则不许充装。”而企业提供不出该车的充装安全许可证。以上看出,企业虽然有《规定》,但未严格执行,安全制度不落实,这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3、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城建规划上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措施不到位,未能及时督促企业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致使辖区行业内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例2.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19日深夜11时,美国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的由于240加仑水被错误地倒入45吨甲基异氰酸脂(MIC)储罐内,使罐内温度突然升高至38度,压力从5磅升至355磅。维修工试图手工操作来减压,但因罐内压力太大而未成功。3日零时56分,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气体(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从一个出现裂缝的安全阀泄漏出来,四处扩散,120名工人纷纷逃离,只有1名工长在孤军作战中死亡。整个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12.5万人受害,30万人撤离,印度方面估计损失20亿美元。事故的教训: 1)对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泄漏防护措施不当。泄漏后长达3个小时没发 出报警;
2)厂址选择不当。处在密集居民区,有1.2万人居住在距工厂只隔一条 马路的地方;
3)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甲基异氰酸脂沸点在39℃~44℃,而事故时罐温达到38℃;此时自动安全阀失灵;洗涤器正在检修,不能经洗涤器排放气体;临时接通软管排放气体燃烧,但持软管者临阵脱逃,只有一个工长坚持工作,但其中毒失去点火能力。例3.北京东方化工厂油罐爆炸事故
1997年6月27日21时,北京东方化工厂操作工开错阀门,将本应卸入B罐的轻质柴油错误地罐到已经满载石脑油的A罐中,导致大量石脑油溢出,挥发形成可燃性气体,遇火引起A罐爆炸,并引起乙烯罐的爆炸和整个罐区的大火。事故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20多个1000~10000米3装有多种化工物料的球罐被毁。直接损失高达3亿多元。
事故的教训:
1)安全教育不够,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与责任心不强,导致操作失误;
2)安全设施存在问题。设备在设计没有防止误操作的技术措施;在发生误操作时,缺乏及时发现和信息反馈的技术设施;
3)安全管理不力。安全监控、检查机制不力,对企业内各个关键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和检查。例4.货运槽罐车一甲胺泄漏中毒事故
1991年9月3日凌晨2时30分,一辆装载2.4吨98%一甲胺的货运槽罐车,途经江西上饶县沙溪镇时,发生泄漏事故,致使595人中毒,其中42人死亡。
一、事故过程
1991年9月3日凌晨2时30分,江西省贵溪县农药厂租用的一辆载满98%一甲胺2.4吨的货运槽罐汽车由上海开回厂。途经上饶县沙溪镇时,司机和押运员违反有关化学毒品不得进入居民区的规定,将汽车驶向镇内。由于该镇居民在路旁乱堆石块等建设物料,致使路面很窄。当车偏到左侧强行通过时,其槽罐进料口阀门被树枝撞断。致使大量液态一甲胺蒸气向外喷射,2.4吨一甲胺在十多分钟内全部泄漏完。顷刻间街区白色毒气浓雾弥漫,波及范围约22.9万平方米。当时气温高达37℃,又值全县停电。全镇共有900名居民,其中有595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毒害。在漆黑之夜,在睡梦中被一甲胺蒸气的窒息性臭味刺激惊醒的居民,纷纷夺门而出,四处奔走呼救。当场有6人窒息死亡。受灾的126户,住院治疗有156人,其中50人重危。在事故中心区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此外,污染区内的家畜、家禽死亡千余只。树木、禾苗、疏菜全枯萎而死,储存的水果、食物变质毁坏。事故中先后共42人死亡。经济损失200万元以上。本次事故使昔日繁荣的沙溪镇变得一片萧条,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二、事故原因
1.“9〃3”事故惨案是由多方面违章和管理混乱等原因所致。事前未办危险品准运证,押运员未进行安全卫生培训,而且押运员由采购员兼任,采购员未尽押运员职责;槽罐的改造、检验发证系一个部门所为,使槽罐改造后存在隐患,槽罐车本身结构不合理,进口阀高立在罐体上边,周围无护栏;司机违章将危险品罐车开进人口稠密的村镇;道路不畅而强行通过;车上无防护器具,发生泄漏事故后,押运员不能及时进行堵漏,司机也不能立即戴上防护器将车开到旷野无人处,而是弃车逃命。司机系个人运输专业户,外出执行任务前,雇主未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不交待注意事项,将汽车开往人口稠密地区;在运输危险品证件不全的情况下,上海某染料化工厂仍予灌装;在司机和采购员没有危险品驾驶证和押运证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未进行审查,就签发了准运证,并在杭州市行驶了四条街后方离开。
2.本次事故中2.4吨浓度为98%的一甲胺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内全部泄漏。当时气温高达37℃,一甲胺沸点为—6.3℃,故泄漏的毒物同时迅速汽化,导致顷刻间街区毒气浓雾弥漫,毒物汽化程度越大,其污染程度和范围也越大。当日气候闷热,风速很小,难以迅速吹散毒气,而当时的风向有利于使毒气沿街道扩散,使危害增大。事故在拂晓前发生,9月初为夏末的季节,当时是逆温气 象条件,垂直稳定度大,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上下空气流动很少,加上一甲胺密度比空气大,使毒气滞留在贴近地面的冷空气层中,并紧贴地面向下风方向扩散。当地居民大热天有席地而睡习惯,使呼吸带毒气处于较高浓度,也加大事故危害。
3.事故发生后,来势凶猛,病性险恶。当地居民和医疗机构事前毫无准备,缺乏自救互救的知识和器材,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无法应付。人们在逃生中由于没防护器材,不明上风向,在高浓度的毒气污染区内盲目乱跑,反而增加了毒气吸入量,加重危害。在一个小镇突然发生近600人中毒就医,其卫生院的医疗力量和器材必然极度不足,加之医务人员对一甲胺中毒病人的抢救知识知之甚少,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中毒率和病死率。例5.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油罐燃烧事故
1993年10月21日18时15分,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无铅汽油罐区发生空间爆炸,引起罐区地面及310号油罐起火。经156辆消防车、1323名消防人员17小时扑救,大火于22日11时扑灭。事故操作工、拖拉机驾驶员2人死亡,直接损失38.96万元。
事故的教训:
1)误操作导致油品泄漏。操作工在对310号油罐进行加剂循环调和作业时,本应打开310 罐的副出线主控制阀,却错开了311号罐的副出线主控制阀,导致311罐装满的汽油泵入310罐并外溢,在罐区内外大面积扩散,形成爆炸气体;
2)安全系统报警没注意。310罐油品外溢后,曾发生声光、计算机报警,都被操作员忽视;
3)交接班没到现场。操作员在15时15分发生操作错误,16时并没有按规定到现场进行交接班,错过了发现泄漏的时机;
4)拖拉机进厂没被制止。拖拉机进入一级防火防爆区,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拖拉机防火安全帽形如虚设,不能起到阻火作用;
5)消防设计、审查、施工、验收管理混乱,有些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半固定的泡沫灭火线底阀未装,延误了救火时机。例6.物料泄漏遇高温表面或明火导致事故
由于放空管位臵安装不当,放空时油喷落到附近250℃高温的阀体上引起燃烧。又加热渣油带水,可产生突沸现象,渣油从罐顶喷出,粘污了设备及管线,用汽油进行洗刷时被汽油溶解后渗淌到下面的高温管线上引起自燃。
1974年英国尼普洛公司己内酰胺工厂的一临时管线破裂,造成大量己内酰胺泄漏,在厂区上空形成大量可燃气体蒸气云,遇明火发生大爆炸,全厂毁灭。
1973年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氯乙烯生产装臵,由于阀门拧断,氯乙烯贮罐内6公斤/ 厘米2压力约4吨重的液体,在两分钟内全部喷出,扩散面积达12000米2,氯乙稀蒸气从催化剂的进气口进入到催化剂室内,由于继电器动作打火,引起爆炸,接着全系统发生爆炸。例7.装臵内可燃物与生产用空气混合导致事故
生产用空气主要有工艺用压缩空气和仪表用压缩空气,如果进入生产系统和易燃物混合或生产系统易燃物料混入压缩空气系统,遇明火都可能导致燃烧爆炸事故。
某合成氨装臵,由于天然气混入仪表气源管线,逸出后遇明火发生爆炸,原因是这个生产装臵的天然气(原料)管线与仪表用空气管线之间有一个连通管,由阀门隔开。天然气压力为27公斤/厘米2,空气压力为7公斤/厘米2。在一次停车检修后,有人误将此阀打开,使天然气通过连通管进入仪表空气管线,再由仪表的排气管逸出,遇明火引起整个控制室爆炸。
易燃物料严禁用压缩空气输送,这是因为易燃物料和空气接触以后,在容器内便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高热或静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某厂聚氯乙烯生产车间用压缩空气送聚合釜内的物料,当时由于冷却水中断,轴封温度升高冒烟,造成聚合釜爆炸。
正常情况下合成氨原料中,氧含量控制在0.2%以下,系统是安全的。某合成氨厂重油气化炉加氧制气,配氮装臵的阀门没有关(充氮管道和氧气管道通过三通连接由两道阀门控制,但没有明显的开关标志和警报装臵),135℃的氧 气经氮气总管(氧气压力大于氮气压力)窜入压缩机然后进入原料气体精制系统,形成氢气和氧气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系统发生爆炸。例8.系统形成负压导致事故
某厂一带有搅拌装臵的二硫化碳容器,用泵将二硫化碳抽空后充入氮气,将人孔盖移去用刮棒清除搅拌器上的固体残留物。由于温度下降,器内残留二硫化碳蒸气凝结,体积缩小,形成负压,空气便从人孔进入容器内,与二硫化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清除残留物过程中,刮棒和搅拌器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发酵罐通入大量蒸气后,若又将大量的冷液迅速加入罐内,则冷的液体使蒸气很快凝结,罐内形成负压,发酵罐被吸瘪。
某油页岩干镏装臵多次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原因是干镏气体(煤气)内含大量水蒸气,停产后温度下降,水蒸气冷凝,设备内产生负压,从不严密处漏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积存于管道及设备内,再开车时炉火窜入引起爆炸。例9.贮槽液位计断裂,液氨冲出事故
发生日期 1988年4月11日、发生单位湖北汉阳县氮肥厂、原因类别设备附件有缺陷
事故经过 11月晚8时,2号液氨贮槽液计玻璃管突然断裂,液氨溢出,现场一片白雾,视线不清,值班主任甲带氧气呼吸器进现场想关贮槽阀门堵漏,最后在墙角窒息死亡。
原因分析
(1)液位计玻璃管安装不稳定,导致疲劳断裂,液氨溢出;
(2)现场抢救、指挥不当,监护措施不力,致使甲感到不适时,无力脱出现场。
教训
(1)液位计安装应符合质量要求,应用高压板式液位计取代玻璃管式液位计,或采用磁性翻板液位计;
7(2)到事故现场处理应有可靠救护设备,配戴氧(空)气呼吸器,救护应由两人同去,互相监护。例10.液氨贮槽爆炸事故
发生日期 1987年6月22日、发生单位安徽省毫州市化肥厂、原因类别设备制造缺陷,管理混乱
事故经过 5月31日停车检修,至6月20日开车时,发现液氨数量不足,即向市蛋品厂借用液氨贮槽去太和化肥厂求援液氨。21日运回740Kg,22日又去装790Kg,在返回途中,路经某乡农贸市场时,氨罐尾部冒出白烟,随后发生爆炸,把重74.4kg的后封头向后推出64.4m,直径0.8m、重约770Kg的罐体挣断4股八号铅丝组成的加固绳,冲断氨罐支架及卡车龙门架,摧毁驾驶室,挤死驾驶员,途中撞死3人后停在97m远处。喷出的大量白色氨雾,87位农民灼伤中毒,汽车后部200棵树和约7000m2的庄稼被烧毁。最后造成10人死亡19人有后遗症,47人中毒。
原因分析
(1)液氨贮罐质量低劣。①该贮罐全部焊缝均未开坡口,焊缝熔合面极小,焊接质量极差,X光探伤表明,焊缝全部未焊透;②封头冲刷问题严重,无直边,封头直径与焊体直径不相等,平均错边7.5cm,最大错边15cm,为允许值的10倍;③集油筒与筒体焊接角缝不合要求,开孔无加强,焊后未进行整体退火处理和探伤;④不经批准,随意将该罐由固定式改为移动式,作为液氨贮槽,没有徘气口,没有进氨口,每次充装时需卸下安全阀接上充氨接管,还要拧开压力表接头,充当放气口。
(2)压力容器管理混乱。该厂没有建立健全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该罐本系化肥厂所有,未办任何手续借给蛋品厂用,化肥厂失去1台设备,无人问津。装液氨反而向蛋品厂打借条借用。其他如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充装液氨时对氨罐的技术检验等
制度均没有,连危险品运输证和挂危险品标志都未办理。驾驶员还酒后开车通过人员聚集场所。.终于酿成这起化肥行业少见的特大事故。
教训(1)氨罐制造必须由持证单位进行,并按压力容器制造规定制造和检验;
(2)厂部要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查,不合要求的贮槽坚决停用;
(3)贮运液氨必须按规定进行;(4)应按规定充装,严禁超装。例11.冰机带入液氨爆炸事故
发生日期 1983年3月15日、发生单位河北省南皮县化肥厂、原因类别违章作业
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
15日由于合成工段氨冷器加氨过量,1名冰机操作工检查不细,未及时发现,以致大量液氨进入冰机气缸,又未及时处理,造成冰机气缸超压爆炸,该操作工被炸身亡。
教训
(1)厂部要严格生产管理,合成操作工要控制好氨冷液位;(2)冰机操作工要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带液,及时处理。
冰机带氨水氨水带入冰机的危害和液氨带入冰机相似。因氨水也不可压缩,少量带入时会发生响声,损坏活塞、活塞环和阀片,大量带人时会造成气缸超压而发生爆炸。在小氮肥厂中已发生数起由于氨水带入冰机而引起气缸和顶盖爆炸的事故。由于冰机带液氨可以从“结霜”中预先得知,而冰机带氨水则只能从声音和机声震动判断,故其事故的隐蔽比带液氨更大。
原因
(1)由于冰机吸气量过大或氨冷器加氨量少,使气氨总管压力降得过低,吸收氨水泵压力较高,氨水送入气氨总管从而进人冰机;
(2)吸收岗位开停车不当,在开车或停车时,将氨水送入气氛总管。处理
(1)切断电源,紧急停下冰机后,通知吸收岗位;(2)由缓冲器底部排放氨水;(3)更换冰机油。预防措施
(1)送碳化气氨总管压力不宜控制过低,一般应不低于0.03MPa;(2)吸收岗位开停车时要和合成加强联系,并且操作步骤要正确,当吸收岗位高位吸氨开车时要先开气氨阀,待气氨总管有压力后,应大于0.03MPa再开吸收泵打循环;停车时,要先停吸收泵,再关气氨总阀;当吸收岗位正常操作时,浓氨水制备合格后,应先打开浓氨水的进口阀再关循环槽进口阀;禁止相反操作以避免浓氨水无出路倒入冰机。例12.球罐顶部放空管断裂事故分析
1、事故概况
2000年3月27日上午,昆明市某磷肥厂一台400m3 氮气球罐因检修需要,在降压放空排气时(当时罐内压力为1.9MPa),其顶部的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连接处突然断裂,断开后的放空管从两个操作人员之间飞过坠入地面,幸无人伤亡,但造成氮气供应长时间中断,严重影响了该厂化肥的正常生产。
2、事故原因分析
1)原始设计数据和现场检查
(1)该球罐的工艺参数为设计压力:3.06MPa;设计温度:常温;使用介质:氮气;容器类别:二类;容积:400m3。
(2)该球罐顶部设有一个直径为500mm的人孔,人孔盖为椭圆型封头结构,盖顶部开孔并与一108×5mm钢管相焊接,管的另一端与Z41H型DN100的截止阀法兰连接,截止阀的另一端与一根90°弯管连接,放空管总高约3m。(3)管件的断裂部位在人孔与管子的角焊缝热影响区。事故发生时,DN100截止阀的开启度为60mm左右,超过了阀门公称直径的一半。管件断裂飞出的方向,与 90°弯管排气的方向正好相反。
2)技术鉴定
(1)竣工资料审查 经查有关的技术文件,人孔盖封头与放空管组焊件均经检验合格出厂,其中人孔盖封头与接管焊接均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2)接管焊接结构检查 经检查接管与封头焊接是插入式结构,按设计图样要求封头内外均开坡口,为全焊透焊接结构。封头内表面焊缝宽均为15mm,焊高为5mm;外表面为角焊缝,焊高为6mm;其接管长度约为100mm,另一端与高颈法兰焊接。
(3)接管断口检查封头侧断口边缘距角焊缝顶部距离为2~20mm,断口大部分成45°倾角,管子侧断口存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内径最大值103mm,最小值92mm,其径向变形量为11mm,断口顶部截面厚度为2.5~5.1mm,呈波浪形,并有不规则缺口两个。
(4)接管焊缝无损检测 经对封头与接管的内外角焊缝表面进行磁粉探伤和着色探伤,未发现表面裂纹及其它缺陷。对接管壁厚进行测定 ,除断口附近变形区域外壁厚均为4.9~5.2mm,故可认定接管壁厚为5mm。
(5)管材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 经取样复验,管子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均符合GB3087-82《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标准的要求。
(6)管子断口金相分析 经微观金相检查,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非金属夹杂物为1级,晶粒度级别6~8级,基本符合材料标准要求。经分析,断口沿边缘部位组织变形明显,并产生与变形方向相同的二次裂纹,其断口的变形部位硬度为HV240~248,平均值为HV245,其基体的未变形部位硬度为HV183~186。
技术鉴定表明 :放空管与封头出厂资料齐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选材及尺寸复验均符合设计图样要求,结构角焊缝经表面探伤检查未发现超标缺陷。但断口宏观检查表明,断口呈灰暗色,塑性变形严重;微观金相检查也表 明,断口边缘部分组织滑移较为明显。因此 ,可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塑性破裂事故。
3)受力分析
根据工程材料力学的理论分析,该球罐顶部的放空管部件是一个典型的悬臂梁结构 ,在排放氮气时,流体在出口处突然转角90°,从而使流体的横向冲力与放空管总长(力臂)构成一个力矩,而构件的最大弯矩正好在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结合部。流体在排放时,对管件形成的最大弯矩与阀门的开启度及出口弯管的角度有关。这就要求排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把握好阀门开启度的大小,同时要求在设计时尽量避免 90°弯管,以保证操作安全。
3、事故结论
该球罐顶部放空管断裂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在检修时 ,放空管阀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致使放空管与人孔盖连接处承载过大,导致管壁上的平均应力超过了管材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因而造成连接处(管壁上)的塑性断裂破坏。因此,管子的断裂是与短时间内阀门开启过大和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关。
4、几点建议
压力容器顶部的放空管是按设备工艺要求和为制造、安装及检修、试验而设臵的排气装臵。在加强对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安全管理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放空装臵的安全要求。这一次放空管突然断裂事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在放空操作时,万不可将阀门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开启度最好不要超过阀门公称直径的1/3,并做到小心缓慢泄压。
(2)放空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气流出口处采用90°弯管,可选用120°~135°,以减少流体的横向冲力。考虑到排气时底部承受的弯矩载荷较大,建议选用厚壁钢管。另外为了增加该结构的稳定性,应在设计上考虑整体加固措施,防止排气振动过大。
12(3)在制造安装时,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施工纪律,防止放空管用材错误并消除因焊接而造成的缺陷。
(4)在压力容器日常外观检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时,应加强对该部件的安全检查,重点是相应的焊缝及其母材处是否存在表面疲劳裂纹及变形泄漏,一旦发现应及时修复处理。
例13.西安市“3〃5”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爆事故
1、概况
1998年3月5日下午6时50分 ,古城西安西郊 ,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爆事故。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共有16个液化石油气储罐(其中1000m3球罐2个,400m3球罐2个,100m3卧罐10个,残液储罐2个),共可储气3800m3(1900吨),其中3个空罐,实存气1600余吨,另外,储气区内还有7台空槽车。3月5日16时38分,接班的巡线职工检查,发现白茫茫的雾状液化气带着呼啸声从罐区一个400m3容积的11#球罐底部喷出,管理所及时组织内部职工堵漏抢险。16时51分“119报警中心”接到报警电话,16时57分,距离最近的消防中队赶到现场。消防队员与职工一起继续采取被褥浸水冷冻的办法堵漏,用高压水喷射驱散地面液化气、倒罐等措施进行抢修。经过努力,泄漏曾一度得到控制,但因泄漏时间长且量大,漏出的液化石油气迅速扩散,最终还是未能堵住强大的气体,泄漏越来越严重,管理所已被笼罩在白茫茫的液化气中。18时50分发生空间爆炸(第一次爆炸),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 ,火势由北向南蔓延整个罐区,造成参加现场抢险的消防官兵和煤气公司职工中,11人当场牺牲(其中消防官兵7),受伤的31人中有一人因伤势过重,于3月8日逝于医院。市委、市政府于18时55分接到报告后,市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随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闻讯后也赶赴现场,省市领导在现场组成了抢救指挥部。19时25分,11 #球罐(400m3)发生爆炸(第二次爆炸),20时,附近的12#球罐(400m3)发生爆炸(第三次爆炸),烈焰冲上50多米的高空,引发邻近三台100m3卧罐安全阀排放、着火燃烧。3月6日约6时,火势和险情得到基本控制。在此期间,抢险指挥部迅速调集全市公安干警、武警、交警、消防队员、特警及民兵3300余人。省市13家医疗部门出动救护车56辆、医护人员200余名,同时来自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地消防部队的49辆消防车及200余名官兵也赶赴现场增援。此次燃爆事故烧毁400m3球罐2台、100 m3卧罐4台,燃损槽车7辆 ,炸毁配电室、水泵房等建筑物 ,直接经济损失477万多元。
针对11 #液化石油气球罐底部泄漏的情况,调查组除查询目击者所能提供的信息之外,还对球罐的设计、选材、制造、安装、监检、使用管理、定期检验等进行专项调查,同时对11#球罐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其原因进行了观察、分析。
2、泄漏现场勘察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目击者的证词及事故情况介绍 ,对11#球罐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现场发现因支柱烧塌,球罐朝东偏北方向倾倒。上温带北部有一条较宽的径向裂口,罐体底部的接管断裂,液相管及排污管均已扭曲变形,部分被压在罐体下面;排污阀、液相阀已与其管道断开,散落在原球罐位臵下方。
3、断口与阀门观察结果
1)球罐底部排污管接头断口和液相管接头断口属事故过程中发生断裂时形成的断口,均有焊缝热影响区沿熔合线开裂,呈现瞬时断裂的剪切形貌特征,此处不可能出现裂纹缓慢扩展、长时间泄漏的情况。
2)排污阀下部铸件断口是铸态平断口体,属事故过程发生的脆性断裂,加之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样此处不可能发生长时间泄漏。
3)排污阀与接管法兰密封情况观察。排污阀外形基本完整,阀体没有烧灼痕迹,外表面是一般铁锈颜色,球阀处于关闭状态。
(1)将法兰紧固螺栓卸下后观察,排污阀上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下表面之间大部分贴合紧密;而方位正南,弧长约为60mm的扇区范围内,却贴合不紧,相应在上法兰密封面上可见金属光泽,密封垫片下表面光滑,因安装时由法兰密封槽造成的凸棱清晰可见,无损坏迹象。另外 ,接管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上表面之间在上述方位的扇区上也观察到同样现象,即接管法兰密封面与密封垫片上表面之间有弧长60mm的扇区无贴合,在未贴合处,密封面显得更光亮(金属光泽),密封垫片更光滑。这些密封未贴合的部位,为液化石油气泄漏提供条件和可能性。
14(2)排污阀与下接管法兰密封情况观察,其密封垫片完整且已烧粘在接管法兰密封面上,贴合情况好,说明密封性正常。球阀呈关闭状态。与排污阀下部连接的管段基本完好 ,仍保存部分保温层。
4)液相阀密封情况观察
液相阀呈开启状态,经历过高温烧灼,其外形已扭曲变形。液相阀上法兰密封垫片内外边缘皱折翘起且完好,经过烧灼并粘结在上法兰密封面上,表明密封性良好。液相阀下法兰的密封垫片内也缘皱折翘起且完好,与法兰密封面粘结紧密,并烧成灰壳,说明密封性能好。
4、泄漏原因技术分析与结论
1)从排污阀外形基本完好及外表面颜色,可判断此阀未经受严重烧灼;而液相阀已扭曲变形,纯属经历严重高温烧灼、碰撞所致。液化石油气液相泄漏时出现吸热汽化现象,阀体要降温,排污阀及相连的法兰盘在火场中仍能保持一般铁锈颜色系自身泄漏的必然结果。
2)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上、下表面与接管法兰、上法兰密封面均在同一方位存在无贴合部位(密封垫片上表面未贴合情况尤为严重),且未贴合面积大致相同,具备泄漏的必要条件。
3)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的无贴合部位,处于正南向,正对着液相阀(位于排污阀南边)下部连接管段炸开严重烧灼的位臵(朝北偏东方向),液化石油气喷射处着火就形成液相阀及其下部接管严重烧灼的火源环境 ,与目击者程英利的“漏气方位在南边”、“喷向南边的”证词等相符。
4)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距地约650mm ,表明泄漏位臵与抢修工人陶伟证词“由膝盖以上至大腿77公分处冻伤,有明显的冻伤红肿,膝盖以下没有冻伤”相近。
综上所述,排污阀上法兰密封垫片由于长期运行导致的受力不均匀,使得与法兰密封面不能完全贴合,局部丧失密封功能(失效),从而引导液化石油气泄漏。
5、建议 密封垫片物理性能退化,与球罐连接的阀体、管道处于悬挂状态,以及阀体开、关操作的周期性冲击、震动都会造成法兰密封面各部位及螺栓受力状态变化 ,为此建议: 1)改进法兰密封面、密封垫片结构;2)定期更换法兰密封垫片并检查紧固螺栓表面裂纹;3)注意球罐底部管道等附件的相对稳定性;4)避免周期性冲击、震动。
例14.2016年8月17日17时48分左右,淄博市桓台县山东东岳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氯甲烷一车间,在对汽液分离器上部球阀进行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阀体断裂,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带压堵漏过程中,堵漏剂的注入和延伸使汽液分离器上部气相出口阀门的上下法兰间出现胀力拉伸,由于堵漏卡具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造成阀门发生脆性断裂,含有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有毒物质的气体迅速外泄,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例15.2016年8月22日19时50分左右,滨州市滨城区山东滨化东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一辆运输罐车在进行二氯丙烷装车作业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经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未打开罐车气相排空管,错将罐车的进料管(液相)当做排空管接入排空系统,致使进料时罐车内的空气无法排出,充装进的二氯丙烷压缩罐车内气相空间致使压力增大,当拆卸快装接头时,罐车内的二氯丙烷在气相空间压力作用下向外喷出。现场人员在未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进行处臵导致中毒,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例16.2016年8月26日5时50分左右,德州市临邑县山东天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甲酸酯装臵车间,在维修赶光釜放料管时发生泄漏中毒事故,造成1人死亡。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发现赶光釜放料管处有微量泄露时,操作工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违规拔出放料软管,残留的氯甲酸正丙酯溅至操作工面部,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例17.1994年4月8日13时30分左右,平圩发电厂燃料分场2号运转站底部11m处,由厂检修队承包更换落煤管。此时,在3号A落煤管平台上切割螺丝的一名检修工闻到一股烟味,经检查发现正在焊接的3号B落煤管口下方的皮带着火,并在蔓延,马上喊其他检修工一起救火。此时工作负责人赶到,一边报警一边救火。1h后大火被全部扑灭。
事故原因:高温焊渣溅落在可燃的皮带上,致使皮带着火,造成火灾。是一起违章作业的责任事故。
暴露出的问题 :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皮带上进行焊接作业,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2、防火制度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作业有随意性,违章作业。
3、单位对外包工程在安全管理上有以包代管现象,违反了上级关于对外包 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
4、消防设施存在数量不足,性能不完善的问题。
例18.2016年4月3日20时左右,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一期厂区东北区域的环保废水装臵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企业的环保污水处理设备(蒸发干燥器)在废水蒸干过程中,其残渣中有可能存在热敏物料,温度持续升高发生爆炸。
例19.2010年4月8日16:30左右,某公司二分厂高温胶岗位1号线脱水真空度下降,班长A先生立即赶向现场处理,发现泵内因DMC有少量结晶,需要用蒸汽加热吹扫疏通物料。A先生抓住蒸汽软管,打开蒸汽阀门,当用蒸汽软管甩头对着真空泵吹扫时,软管前端用10号铁丝捆扎的钢管忽然脱落,铁丝挂住了A先生的工作服口袋,软管管口蒸汽对着其腰部吹扫,造成腰部及背部12%面积烫伤,其中5%面积为深2度,4%面积为浅2度。
促成因素:
1、真空泵没有蒸汽伴热管,造成物料结晶,堵塞管道。
2、没有使用金属喉码捆扎软头甩头,只使用铁丝造成软管与金属钢管捆扎不牢固。根本原因:缺乏蒸汽软管连接方式的管理规定。
采取的措施:
1、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物料,杜绝用铁丝联接捆扎软管,均使用金属喉码上螺丝固定。
2、真空泵前、后管道加蒸汽伴热,防止物料结晶。
例20.2007年4月26日上午8时40分,山东省青岛市恒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维修车间主任联系罐区班班长要求办理动火证,动火地点是混酸罐区,作业内容是混酸配管。上午8时10分,罐区班班长在填写了动火日期及动火部位后转交给一操作工,要该操作工联系进行化验动火分析。8时35分,罐区班班长电话联系恒源公司安全处专职安全员签字批准动火,在有关人员签字后,罐区班班长将动火证交于维修车间主任。此时已有一名电焊工和一名维修工爬上2#废酸罐罐顶,维修车间主任拿到动火证后也立即爬上2#废酸罐罐顶。罐区班班长则站在该罐东侧5米左右处进行现场监护,5分钟后发生爆炸。1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因伤势过重于当天下午4时左右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本次作业动火票所指定的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含糊不清,是否进行了动火分析还不确定,取样点在哪里、谁取的样和要求分析的项目不明确,动火票没有关键的可燃成份的含量指标,各审批人员在既未到现场落实具体作业内容,也未落实具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就擅自在动火证上签字。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化验员、现场操作工安全技术素质低,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篇: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案例二 电石渣污染路面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x日早上,运输车辆豫U53xxx因所装电石渣含水量较大,造成厂外临时停车地点滴落大量糊状电石渣。供应科科长郭某某、祖某某上班发现此问题后督促供货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供货商与运输车辆司机在未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穿行厂区道路直至卸车位置,致使大量糊状电石渣从车箱板处滴落造成xx公司厂区道路污染。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原因
1、供货单位在供应科相关人员指出存在问题后,仍未采取措施穿行厂区道路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供应科对供货单位已发生大量糊状电石渣滴落的情况虽进行了口头劝阻但采取措施不力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二)事故性质
这次事故是一起因采取防护措施不到位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供应科要加强供货单位管理,要求供货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石渣撒落造成路面污染;
2、供应科、保卫科要加强对电石渣运输车辆和厂区道路日常巡查,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3、汛期降雨较多,电石渣供货单位及运输车辆要做好防雨措施,防止因下雨造成电石渣撒落污染环境。思考题
1.如果由你来担任该事故的调查人员,请说说你开展工作的流程。
(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5)证人材料收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案例三 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7时左右,xx分厂安排维修工朱某某、王某某、刘某某维修石灰上料铲车铲斗。在焊接翻斗连杆销孔固定板对焊过程中固定板意外脱落,刘某某躲避不及砸在其左脚上造成左脚骨折的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分厂立即组织人员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维修工刘某某安全意识不强,在作业过程中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违章作业和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维修工在操作前,维修班长范某某对作业期间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辨识不到位,作业人员之间未能实施有效沟通,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
2、分厂对职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安全措施和劳保用品穿戴监管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
经事故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类别为因违章作业、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通报事故案例和防范措施,要求在x月xx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2)分厂督促维修班依据生产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3)分厂立即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在x月xx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问答题 1.该起事故的事故类别?
答案:该起事故类别为因违章作业、未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案例四 触电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21时30分左右,x分厂二段电仪班主操唐某某在检查制酸电尘操作室1#配电柜空气开关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触电,被在现场的制酸三班班长荆某某发现后及时施救,同时报告分厂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值班主操电工唐某某安全意识淡薄,在带电作业过程中思想不集中且无专业人员监护的情况下,冒险违章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电仪工段对电工作业期间“必须安排专人有效监护的规定”执行不力;平时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是造成本次事故主要原因。
2、分厂对夜间值班电工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
经事故分析及调查认定,该事故类别为违章冒险作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并开展一次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以书面形式于xx月xx日前上报安环科。
(2)分厂督促电仪工段组织全员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严格考核,以书面形式于xx月xx日前上报安环科。
选择题
1.下列(ABDE)因素会增大现场触电的危险性。
A.潮湿
B.高温
C.木板地面
D.移动式电气设备和可移动电线多
E.金属设备多
案例五 火灾事故
一:事情经过
201x年x月x日早上8:00,x化副产品岗位化验员刘某某、索某某上岗后开始称取样品进行分析,8:10分,索某某称样结束,将样品移至溶样间东通风橱内,开始溶样操作,当时室内一切正常,索某某返回仪器室内进行其它操作;8:13分,刘某某称样结束,在西通风橱内开始溶样,8:15分,在开通风橱开关时,通风橱内突然着火,刘某某立即切断电源并呼救,索某某赶到溶样间后,发现通风橱内已着火,室内充满浓烟,两人在进行必要处置后撤离现场。
二:事故调查
事后,安环科、保卫科、质检科联合对事故进行调查,初步认定: 通风橱内长期用酸分析样品,造成可燃性气体聚集,是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通风橱及管道已使用六年以上,造成可燃物聚集,且一直未曾清理,是诱发火灾的另一主要原因。
岗位操作工未能了解操作前先通风后开电炉子程序,是诱发火灾的次要原因。
三:事故防范措施
1、定期对抽风橱进行清理,检查电源线路,维护保养设备。
2、了解探讨设备运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岗位操作程序,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杜绝可防性安全事故发生。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2.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的正确做法是(ABCE)A.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B.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C.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和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
D.利用普通电梯或观光电梯避难逃生 E.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案例六 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下午16:40分x分厂制酸二段炉前干燥管道压力指示失真,炉前副操焦某某在检查压力管道结束后,在电雾三楼烟气管道支架返回二楼平台途中,从距二楼平台2.8米处的支架上坠落,造成右手腕骨折,头皮擦伤,被副操赵某某发现报分厂厂长后立即送往市医院进行救治。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操作人员焦某某违章操作,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全,未按要求系安全带和安全帽;
2、x分厂安全员姬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在高空作业时未办理高空作业票证。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班长在安排巡检补漏工作时没有强调注意安全,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措施;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七 物体打击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
一、“x.x”事故经过:
x月x日硫酸分厂维修工负责x分厂大修期间一段炉前更换水箱任务,在水箱卸下后值班干部离开现场,交由维修工四人转移水箱,在转移过程中由于推动水箱人员和更换滚杠人员视线存在盲区,造成更换滚杠人员彭某某右手拇指挤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
1、作业人员彭某某自我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包片干部未做好职工安全防范教育且未全程监护,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3、xx分厂安全管理不到位,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二、“x.x”事故经过
x月x日下午,xx分厂浸金工段对酸浸浓密机底流软管泵软管进行更换,在软管泵打反转过程中,维修工贺某某站起时未站稳将左手按入软管泵泵腔观察孔处,被转动的软管泵压棍将其左手打伤,造成左手手掌骨折。
事故发生的原因
1、作业人员贺某某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软管泵泵腔观察孔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分厂未组织维修工学习软管泵安全操作维修知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x.x” 事故经过
x月x日15:00左右原料班5号铲车司机董某某在x分厂装矿,在装好矿倒车时铲斗下落挂住转矿车车箱板,当时转矿车司机杨某某站在驾驶室上面没站稳,摔倒在驾驶室车厢板上,造成转矿车司机杨某某脊椎损伤。
事故发生的原因 1、5号铲车制动故障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铲车司机董某某对装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估计不足,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铲车班长建某某未按时对铲车进行维护保养,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记录、签名表等材料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要组织对软管泵等各种运转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以书面形式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3、生产科组织铲车班全员学习事故案例,进一步完善铲车安全操作规程,对铲车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将排查情况以书面形式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4、各单位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以上事故案例,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5、各单位要加强干部员工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做到“四不伤害”。
案例八 灼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14时50分,制酸二段班长顾某某巡检时发现二段酸浸槽搅拌缺一根皮带,随即停止刮板机、酸浸搅拌并安排维修闫某某、郭某某查看皮带型号。维修人员在确认皮带型号后撤离现场做更换前的准备工作时,由于刮板机短暂停车积存的热渣和酸浸槽内液体混合后瞬间产生大量热蒸汽从酸浸槽观察口喷溅出来,将正在撤离现场的维修工郭某某双臂、腹部灼伤。
二、事故原因
1、酸浸槽观察口用泥巴进行封堵,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维修工郭某某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
3、分厂对酸浸槽观察口开设位置和用泥巴进行封堵的习惯性违章状态熟视无睹,平常的隐患排查流于形式为本次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事故防范
1、各分厂要汲取本次事故教训,对所有设备安全设施、附件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建立定期检查台帐,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安环科将对各分厂排查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2、各分厂要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集中学习关于近期安全环保通报,按照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自查自纠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于x月x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3、各分厂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各岗位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公示制度建设和员工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并将整改情况于x月x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该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该事故调查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5)证人材料收集(6)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案例九 中毒、灼伤事故
一、“x.x”事故经过、原因
1、事情经过
x月x日晚8时,xx分厂人员参加x分厂转化五段掏装触媒大修任务,x日0时左右,贾某某、薛某某等6人轮流进入塔体清挖触媒,四轮过后约3:00左右塔内触媒全部清出,4点开始装触媒,早8点30分结束。下午16时开始继续装触媒,23时结束。第二日上午检修人员相继出现胸闷、气短并伴有咳嗽现象,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肺损伤。
2、事故发生的原因
(1)x分厂在掏触媒期间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在掏装触媒时未选用其他工具或设备施工,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xx分厂在掏触媒时现场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抢进度、赶工期、干部违章指挥是本次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3)xx分厂带队干部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二、“x.x”事故经过、原因
1、事故经过
x月x日上午9时05分,x分厂陶机岗位主操周某某在陶机洗车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时,硝酸管道与压力表连接处腐蚀破裂,周某某被溅出硝酸灼伤面部、颈部的安全事故。
2、事故发生的原因
(1)x分厂安全管理不到位,陶机岗位配酸流程防护措施不完善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x分厂对员工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不到位是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3)陶机岗位主操周某某安全意识不强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生产单位要在检(维)修前必需对检(维)修场所、部位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组织参加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2、在进入危险(特殊)场所作业时必须按安全规定正确穿戴好与作业环境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各分厂要吸取本次事故教训,对所有设备安全设施、附件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建立定期检查台帐,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十 环保污染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苹果园农户向灵宝市环境保护局提出《环境污染纠纷处理申请书》,就xx公司飘酸雨造成园内果树落叶、果面受损等情况提出上诉,要求经济赔偿13万元。
201x年x月x日,灵宝市环保局向xx公司下发污染纠纷的《函》,对污染事故进行立案调查;xx公司安环科在接到《函》后,积极配合灵宝市环境保护局多次对现场进行查看,并就赔偿事宜与果园农户进行协商。经过4个月的多次谈判,双方达成补偿协议,xx公司给予果园农户一次性补偿xx元。
二、事故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x分厂制酸一段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到位,飘酸雨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xx元。经研究决定,对本次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意见如下:
1、x分厂承担本次果园农户一次性补偿费用的50%。
2、x分厂制酸一段负责人张某某环保意识不强,工艺控制不到位,给予xx元处罚。
3、x分厂负责人焦某某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给予xx元处罚。
案例十一 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情经过
201x年x月x日下午14时30分,x分厂原料班卫生员黄某某在料场推斗车倒渣时,车轮脱轨碰住左腿,由于疼痛本人下意识蹲下时,斗车车把下落,造成左肩锁骨骨折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x分厂原料班卫生员黄某某违章操作是本次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x分厂原料班未对作业器具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是本次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x分厂原料班对天天工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不到位是本次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人员违章操作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通报本次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落实情况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2、各生产分厂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专项台账登记建档工作。
3、各生产分厂要汲取本次事故教训,有针对性的开展“三级”教育培训和相邻岗位危险源辨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工作,坚决遏制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十二 安全责任事故
201x年x月x日13时30分,x分厂检修球磨工段球磨机时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此次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生产科、安环科本着安全事故“预防为主”的管理思路,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现将事故发生的经过、事故原因和性质、防范措施通报如下:
一、事故经过
按照x分厂工作安排,xx月x日—xx日组织人员对球磨工段球磨机进行检修。xx月x日白班13时30分维修人员亢某某正在球磨机内部进行衬板安装时,维修工杜某因现场交叉作业需要用电动葫芦,经同现场维修工宋某某简单沟通,由宋某某拿木板对磨机筒体进行简易固定后,杜某随即挪用正在牵引球磨机外壳的电动葫芦,挪用电动葫芦约两分钟后,在宋某某双手抓住球磨机入口即将进入球磨机筒体时,造成球磨机筒体失衡发生转动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分厂未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大中修管理制度》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分厂在检修前未按照《大中修管理制度》要求制定检修安全环保专项预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分厂在检修前未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危险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参与检修人员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另一直接原因。
4、分厂在检修期间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作业票证管理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违反安全作业票证管理制度、维修人员违章操作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分厂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xx月x日17:00前上报安环科.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记录于xx月x日17:00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安全台帐记录及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等工作。
案例十三 机械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x月xx日上午12时10分,x分厂制酸二段维修工蒋某某在电尘岗位例行巡检时,发现3号螺旋联轴器销子松动,当即关闭电源开关,用工具对其进行维修加固后重新开启螺旋。在观察螺旋运转情况时,由于本人工作服袖口未扣,运转的螺旋联轴器销子将左袖绞入,致使其左臂卷入螺旋联轴器内,造成左臂被绞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臂离断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1、直接原因
维修工蒋某某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电尘岗位3号螺旋联轴器改装的销柄过长;螺旋联轴器运转部位未安装防护罩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分厂对维修人员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不到位;维修工岗位操作时无人监护,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维修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运转设备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分厂立即组织学习本次安全事故案例,并将学习情况于x月x日17:00前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立即组织对所有转动设备防护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整改,并在x月x日17:00时前将排查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在今后维修设备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制定防范措施并安排专人监护。
4、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加大班前、班中的安全检查力度,重点为劳保用品穿戴,岗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案例十四 交通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17时19分,生产科铲车班司机袁某某接到班长建某某通知到x分厂门口协调推拉金精矿运输车辆。17时40分袁某某驾驶3#铲车在驶出xx分厂原料北门向主马道左转弯时与一辆由北向南急速行驶的摩托车发生刮蹭,造成摩托车前保险杠碰到铲车斗右侧后摔倒,摩托车驾驶员叫其家属对铲车进行围堵。20时30分,灵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科赶到现场将当事双方及车辆带至交警队进行询问调查。本次事故直接损失为xx余元。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1、直接原因
铲车司机袁某某在出厂左转弯时出现视线盲区,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未减速、未鸣笛、未靠右行、未打左转向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铲车班对驾驶人员日常安全操作、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因铲车司机安全意识不强,转弯过程中出现视线盲区采取应对措施不当而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安环科负责组织编制xx公司《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安全培训》幻灯片教材,督促检查各相关单位进行培训学习。
2、生产科组织铲车班全体人员学习铲车安全操作规范和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并将学习培训情况于x月x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3、针对本次交通安全事故,各单位要引以为戒,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职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行为规范和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安全培训教材,并做好相关学习培训记录工作。
案例十五 高空坠落安全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xx分厂安排人员对30米浓密机底部污泥进行清理。下午13时水处理一班班长朱某某和职工李某某准备用消防带进行冲洗浓密机底部污泥,朱某某将工作任务分解后回到中和岗位打电话通知化灰岗位准备开启二次水。李某某在解开消防带,探头看从什么地方下梯子进入浓密机时,由于踩到带有油污的小车行走轨道上导致身体重心失控,掉入2.1米深的浓密机内,朱某某返回后发现李某某跌落后立即通知分厂值班人员并及时送往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诊断为颈椎损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1.直接原因
职工李某某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大意,未办理高空作业票证且未落实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主要原因
分厂、班组在安排清理30米浓密机底部污泥时对安全隐患辨识不到位,未就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班长在安排工作后未能在现场进行全程监护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事故性质
这是一起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分厂、班组对作业场所安全隐患辨识、监护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x分厂要吸取本次事故教训,组织干部职工于x月x日前对岗位生产现场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源辨识,x月x日前组织分厂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提高干部职工危险源辨识能力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并将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要以本次事故为戒,立即在所属区域内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不能消除的按照“五定”(定人、定时、定标准、定措施、定责任)原则进行限期整改,并于x月x日前将排查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班组要严格按照“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同步安排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生产科、安环科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在安排生产过程中未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隐患辨识,未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的单位和班组要依照分公司相关制度从重从严进行责任追究。
案例十六 高处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水处理工段八点班班长李某某安排王某某等三人疏通3#压滤机滤板水眼,副班长李某某进行监护。上午10时40分因生产需要,班组随即安排以上人员更换2#压滤机滤布。下午14时,操作工王某某在踩在高约1.7米的压滤机大梁上更换滤布时思想精力不集中造成滑落后一只脚踩在离地0.3米高的滤液槽内,一只脚踩在地面。由于重心失衡造成身体仰翻倒地,事情发生后分厂立即将王某某送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经诊断为颅骨裂缝。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操作工王某某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期间思想不集中引起滑跌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监护人员李某某在王某某作业期间存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期间思想不集中,监护人员未起到监护作用而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某某分厂立即对现有压滤机操作规程进行补充完善,并在压滤机周边安装防护设施。x月xx日17时前将本次案例学习情况和防护设施安装情况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立即组织学习本次安全事故案例,x月xx日17时前将学习情况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加强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加大班前、班中的安全检查和岗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案例十七 机械伤害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11时30分,x分厂浸金工段操作三班洗涤岗位操作工彭某某在为一级洗涤浓密机软管泵添加凡士林时,右手违章放置于软管泵腔体口,被软管泵侧刀辊撞击,造成右手食指和中指间皮肤被打掉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x分厂洗涤岗位操作工彭某某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是事故发生次要原因。
3、该职工由精冶分厂调入x分厂仅一个月,转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害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本起安全事故案例,并将会议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应立即组织对本单位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并组织全体人员(特别是新进厂和转岗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培训,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十八 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10时30分,x分厂浸金工段依据生产需要,组织维修工张某某、贾某某、彭某某3人对膜过滤器进液管道进行疏通维修。由于管道结垢严重,维修工张某某去找人帮忙,贾某某、彭某某二人在二层平台上开始切割管道,刚好平台下操作工尚某某在铜贵液泵边打扫卫生,当贾某某把进液管道割断2/3时,管道突然倾倒,造成支撑管倾斜跌落致使尚某某左肩锁骨脱臼,经灵宝市中医院处置后于x月x日正常上岗。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浸金工段维修工贾某某、彭某某、张某某违反操作规程,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酸浸浓密机岗位操作工尚某某安全意识淡薄交叉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3.工段未组织维修人员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维修人员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维修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工交叉作业衍生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分厂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x月x日17:00前上报安环科.2.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记录于x月x日17:00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安全台帐记录及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等工作。
案例十九 高空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20时15分,膜过滤器操作工苏某某在30米浓密机至膜过滤器酸洗罐平台过道查看稀酸液位时,佩戴安全帽,手扶平台护栏,用手电探照酸洗罐外体查看罐内稀酸液位,身体重心落至平台护栏导致护栏脱焊,随即坠落至酸洗罐地坑造成苏某某鼻骨骨折、额头创伤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xx分厂水处理工段维修工朱某某201x年x月x日酸洗罐平台护栏焊接作业质量差,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xx分厂膜过滤器操作工苏某某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xx分厂对现场安全设施管理存在缺陷,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维修工焊接作业质量差、操作工违章操作叠加衍生的高空坠落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各单位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应立即组织对本单位现场及高空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xx分厂应在膜过滤器酸洗罐上加装浮标和照明设施,便于操作工随时观察储罐稀酸液位,限x月x日前完成整改并向安环科复命。
5.x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本起安全事故案例,并将会议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二十 机械伤害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11时30分,x分厂浸金工段操作三班洗涤岗位操作工彭某某在为一级洗涤浓密机软管泵添加凡士林时,右手违章放置于软管泵腔体口,被软管泵侧刀辊撞击,造成右手食指和中指间皮肤被打掉的安全责任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x分厂洗涤岗位操作工彭某某违章操作,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是事故发生次要原因。
3、该职工由精冶分厂调入x分厂仅一个月,转岗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
(二)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害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本起安全事故案例,并将会议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2、各单位立即组织学习本通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记录于x月x日17时前上报安环科。
3、各单位应立即组织对本单位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并组织全体人员(特别是新进厂和转岗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培训,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二十一 物体打击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x年x月x日,xx分厂利用计划检修之机安排分厂浸金工段操作二班(当日零点班加班)人员更换胶带机滤布。13时50分在拆除胶带机滤布时,当班班长薛某某协同姬某某、王某某、顾某某等7人抬升胶带机机尾压辊,将压辊违规放置在压辊卡槽顶端外沿,由于压辊轴东侧塑料卡垫破裂导致机尾压辊滑脱,姬某某因躲避不及砸中右脚,造成右足跖趾多发性骨折的安全事故。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当班班长薛某某、操作工姬某某、王某某、顾某某等7人违反操作规程,违章蛮干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分厂编制检修安全防范措施时未涵盖浸金工段检修项目和安全防范措施,临时增加检修项目后未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作业前对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辨识不到位,作业人员之间未能实施有效沟通,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2、检修时浸金工段人员安排不合理,零点班职工连续工作时间过长致使操作人员思想不集中,是造成事故的又一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
经事故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违反操作规程、违章蛮干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通报本次事故案例和防范措施,要求在x月x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
2、各分厂要结合安全标准化要求,依据生产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关键、重点作业岗位、过程安全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3、各分厂要引以为戒,立即组织本单位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并将隐患排查情况在x月x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安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