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1:0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第一篇: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百善中心小学李剑波

一、调查目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镇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转移,这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他们的教育和成长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我镇留守儿童现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及烦恼,并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难,于是我对我中心校全体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过程

此次调查对象为我中心小学及周边小学的留守儿童,年龄分布在6—14岁之间,调查的留守儿童共计158名,其中男性留守儿童92名,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8.2%,女性留守儿童66名,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1.8%。

三、调查的结果

1、学习较差。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中心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总体不容乐观, 成绩一般及以下的占84%。在学习态度上,虽然88%的学生积极好学,占到绝大多数,但仍有10%的学生有厌学情绪,虽然这些学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却显示出留守儿童的一种不良倾向,这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很大关系。

2、亲情缺乏。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有63%的儿女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其他亲属抚养的占31%,由姥爷姥姥抚养的占6%,隔代监护占到了69%。由于祖辈年龄相差大、文化程度低,不懂得现代教育方式,只能在物质上给予满足,生理、心理、道德上的教育、约束、引导欠缺。在和父母联系方面,电话联系是第一选择,达到了96%,书信占3%,不联系的占1%。由于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父母很难和子女有比较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父母对留守在家的孩子最关心的就是学习,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好好听话。在“放学后经常干的事情”选项上,74%的同学选择了看电视,22%选择了帮家人干活,4%选择和同学一起玩。这说明监护人仍有不少一部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放松了对儿童的监管。同时还反映出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枯燥、单调。

3、在情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说心里话的占63%,不愿意和只愿意说一点的占37%,说明留守儿童在情感沟通上和临时监护人存在相当的隔阂,临时监护人无法完全代替父母在子女生活中的作用。和临时监护人说话的内容学习占到了78%,一方面显示作为临时监护人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临时监护人的其他亲属很难细致地关心到孩子除学习以外的方面。

4、长期思念亲人,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对待父母外出打工问题上,88%的留守儿童想念自己的父母。而在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上,不愿意的仍是第一选择,达到了45%,但理解的也占了37%,愿意的占了18%。总体

看,选择不愿意的却是相对少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外出打工的收入对留守儿童家庭的重要性,很多留守儿童也认识到了这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人际关系关系上,有86%的选择愿意和同学交往,而不爱交往孤僻、和同不良交往的分别占到了13%和1%,比例虽小但仍值得深思。在最后评价父母打工的影响时,认为有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各占26%,认为没有影响的占48%。这也反映了在留守儿童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为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亲情的力量使他们不愿意离开父母,以致在选择中出现了比例相当的情况。

四、问题的成因

1、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形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们却很少去关心子女的精神世界。首先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很难关注到子女情绪上的变化和感情的要求。同时临时监护人往往受自身条件所限,所能做到的只能是简单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教,无法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几乎是空白。而实际情况是中小学生(6—14岁)正处于感情波动最为强烈的时期,他们对外部的世界和自身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认识和指导,父母应该是他们最好的老师,他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没有形成系统的感知,他们渴望的是父亲的关怀、母亲的疼爱,是一种家庭的温馨。而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这种缺失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虽然能较早地学会做家务、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但心理上却很敏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在人际交往等方面比同龄儿童差。

2、学校教育也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作为实施正规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应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但实际上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同城市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已经十分不易,在目前情况下想要实施比较规范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教学方案几乎没有可能。这就使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失的教育资源,在学校仍然得不到补充。

五、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能成为盲区。

1、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让父母回来照顾留守儿童,或者是孩子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学习、生活,都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关爱他们。作为家庭本身,应该协调好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

2、充分发挥学校、老师的主体教育功能。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同时,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及时进行角色上的转换,即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亲或母亲。在学生中间,老师要鼓励同学们与留守儿童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孩子真正回归到群体中间,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012年11月29日

第二篇: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12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

比例

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更多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通过与葛城二小的老师交流和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特征:

1、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表现参差不齐。我们在入户调查中一位叫做王浩然的小男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品学兼优,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唱英文歌,在家还要照顾仅仅2岁多的妹妹。他很理解爸爸妈妈离开家外出打工,在问到他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的时候,他希望父母能早点休息,懂事程度已经超过同龄人。但也有的留守儿童劣迹斑斑,据葛城二小的一位老师反映,一位留守儿童有偷窃行为,经常偷窃超市里的商品卖给同学。

2、性格方面。不少留守儿童较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据老师反映,有些留守儿童很渴望和他人交流,但由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际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训,而祖(外)父母多数情况下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因此,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而很难和别人沟通。小学和初中是留守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通常溺爱他们,造成了他们的任性;另一方面,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反应力、思想行为方面相对其他孩子要缓慢一些,这也造成了日后和他人交流产生障碍。

3、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极态度分化现象严重。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最终很容易形成双差生和问题儿童。据葛城二小的袁校长介绍,一位11岁的留守女童,其父母在外地打工,通常是几年才回家一次,该生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很不好,自觉性不强,逐渐成为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监护人也存在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低,无法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辅导,致使留守儿童学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积重难返。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教育能力低,往往只能够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基本安全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只能持放任的态度,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顾,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在其身上花费心思。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没有能力监管或溺爱他们,这主要表现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身上,他们年迈或体弱多病,无力管教孩子,还有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娇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对留守儿童所作的工作

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其学校老师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方面。

以科学研究为手段,积极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的良性机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令我们钦佩和学习的现象。从教育局罗主任那里了解到,县政府每年会拨专款给有留守儿童的学校,用于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电话联系,形成“亲情沟通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感受到社会、政府对他们的关爱。除此之外,教育局还专门为他们在“

六、一”前夕分发了留守儿童读本,供他们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在与罗主任的交流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城口县各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我们也与教育局签定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希望能够长期关注留守儿童。

另外,我们在葛城镇友谊村与三位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他们阳光的笑脸和自然的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地政府特别是学校老师对这些孩子所付出的艰辛,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学习到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法。

(三)建议与思考

针对重庆市城口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经过初步思考,我们有以下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各位领导参考。

1、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在葛城二小调研时,接待我们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热情、全面地介绍了所在学校特别是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从她与留守儿童的相处中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她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及时,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应该比较顺利的,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儿童。我们建议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

3、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这一项工作可以在外出打工之前进行统一的教育与培训,从而提升农村村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识。?以上是我们这几天走访调研后经过讨论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调研,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受益菲浅。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深入农村,了解城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对于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在城口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是我们关注城口留守儿童,关注城口教育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为城口教育,为城乡统筹,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三篇: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之我见

(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08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我想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爸爸妈妈辛苦了”,部分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快来接我”“爸爸妈妈能多关心我”,这一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外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亲子关系不够融洽。

通过与葛城二小的老师交流和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亲身经历总结出,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特征:

1、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上表现参差不齐。我们在入户调查中一位叫做王浩然的小男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品学兼优,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唱英文歌,在家还要照顾仅仅2岁多的妹妹。他很理解爸爸妈妈离开家外出打工,在问到他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的时候,他希望父母能早点休息,懂事程度已经超过同龄人。但也有的留守儿童劣迹斑斑,据葛城二小的一位老师反映,一位留守儿童有偷窃行为,经常偷窃超市里的商品卖给同学。

2、性格方面。不少留守儿童较内向、自闭,逆反心理较重。据老师反映,有些留守儿童很渴望和他人交流,但由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际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训,而祖(外)父母多数情况下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因此,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而很难和别人沟通。小学和初中是留守儿童性格形

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监护人尤其是爷爷奶奶通常溺爱他们,造成了他们的任性;另一方面,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孩子在反应力、思想行为方面相对其他孩子要缓慢一些,这也造成了日后和他人交流产生障碍。

3、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极态度分化现象严重。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最终很容易形成双差生和问题儿童。据葛城二小的袁校长介绍,一位11岁的留守女童,其父母在外地打工,通常是几年才回家一次,该生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也很不好,自觉性不强,逐渐成为问题儿童。

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监护人也存在着不容推卸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一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自身文化素质低,无法在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辅导,致使留守儿童学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积重难返。二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教育能力低,往往只能够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基本安全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形成和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只能持放任的态度,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顾,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在其身上花费心思。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没有能力监管或溺爱他们,这主要表现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身上,他们年迈或体弱多病,无力管教孩子,还有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娇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对留守儿童所作的工作

经调查,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其学校老师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方面。

以科学研究为手段,积极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的良性机制。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令我们钦佩和学习的现象。从教育局罗主任那里了解到,县政府每年会拨专款给有留守儿童的学校,用于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电话联系,形成“亲情沟通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感受到社会、政府对他们的关爱。除此之外,教育局还专门为他们在“

六、一”前夕分发了留守儿童读本,供他们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在与罗主任的交流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城口县各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之情,我们也与教育局签定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希望能够长期关注留守儿童。

另外,我们在葛城镇友谊村与三位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从他们阳光的笑脸和自然的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

受到当地政府特别是学校老师对这些孩子所付出的艰辛,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学习到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法。

(三)建议与思考

针对重庆市城口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健康茁壮的成长,经过初步思考,我们有以下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各位领导参考。

1、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乡镇企业,以服务当地为基本指针,出台相对优越的条件,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建立代理家长制度,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在葛城二小调研时,接待我们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热情、全面地介绍了所在学校特别是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也从她与留守儿童的相处中讨论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她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只要关心到位、及时,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应该比较顺利的,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成为阳光儿童。我们建议能否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让老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在学习之余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

3、老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一方面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找到归属感。

4、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

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外出后也要经常与留守在家中的孩子进行沟通,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导之以行。这一项工作可以在外出打工之前进行统一的教育与培训,从而提升农村村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意识。

以上是我们这几天走访调研后经过讨论形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调研,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受益菲浅。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深入农村,了解城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对于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在城口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是我们关注城口留守儿童,关注城口教育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为城口教育,为城乡统筹,贡献出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

2007年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06年,当选“全国青少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2005年,荣获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肥东四中的谭海美与她的“留守小队”,如今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记者眼中的谭海美,彬彬有礼,稚气未脱的脸上挂着的依然是腼腆害羞的笑容。

捡垃圾的小女孩

今年14岁的谭海美,经历过许多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磨砺。“我在会走路时,就跟着奶奶捡垃圾,我是在垃圾与破烂中渐渐长大的,所以我认识很多种易拉罐,虽然我一样也没有喝过,但是我知道塑料的、铝质的、铁质的易拉罐卖出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谭海美说。

就在小海美出生刚刚六个月的时候,父亲谭国平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被坍塌的广告牌铁架砸去了一只手,仅仅得到了700多元的赔偿款。小海美的妈妈从此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过。生活难以自理的父亲只得将嗷嗷待哺的小海美带到合肥给爷爷、奶奶抚养,自己外出打零工谋生。

生活在省城的爷爷靠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拉客赚钱维持生活,而奶奶是靠捡破烂度日。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很艰难,小海美的到来,让全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小海美在能走路的时候,就由奶奶带着去掏垃圾捡破烂。同龄的孩子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各种易拉罐饮料时,小海美只能悄悄地站在一旁,等人家把饮料喝完,将丢在一旁的易拉罐捡走。夏天,即使天气再热,懂事的她也从来没有要求过奶奶买一罐饮料给她喝。尽管小海美认识很多种饮料,可童年的她却从未品尝过其中的滋味。

同学眼中的“小书痴”

尽管家里很穷,日子难过,可到了读书的年龄,深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的爷爷、奶奶,还是把小海美送进了学校。小海美自打上小学一年级起,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老师认为她很懂事,同学觉得她很可亲。

小海美喜欢读书,几乎到了痴迷程度。由于家境贫寒,少儿图书又价格不菲,她买不起书,只能借着看。当时,她所在的肥东县六家畈镇养正中心学校图书室规定,每周三下午是同学们换书的时间,每个周三,小海美必到图书室换书,负责管理图书的老师和同学对她都非常熟悉。曾有一个周三,负责管理图书的王老师忙碌了一下午也没看到小海美,感到很奇怪,一问她的同学,才知道她请了病假没有上学。第二天一大早,小海美就跑去找王老师要求换书,王老师笑着说:“真是个小书痴”。

从同学手中借书是谭海美读书的又一条途径。有一天放学比较早,小海美与几个要好的同学到同学吴娟家去玩。吴娟家条件比较好,有许多新奇的玩具,几个小姑娘到了后便玩起了洋娃娃和积木,可玩着玩着,不见了小海美,后来同学们在吴娟的书房里找到了她,她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安徒生童话》。吴娟笑着说:“谭海美,王老师一点都没说错,你真是个小书痴。”临走时,小海美借走了这本《安徒生童话》,而“小书痴”的绰号也在同学中叫开了。

留守孩子的“小队长”

小海美本来是在省城郊区的漕冲中心学校上学的,后来家中实在难以维持生计,爷爷、奶奶商量后决定,奶奶仍然在市内掏垃圾捡破烂,而小海美跟随爷爷回到老家。爷爷已七十多岁了,但为了小海美能读书,爷爷把抽了一辈子的烟都戒掉了。

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年纪又很大了,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小海美已经知道一切要依靠自己,要替家里减轻负担。每天清晨,她早早起床,打扫屋子和庭院,放出饲养的家禽,有时还把衣服洗干净,做好早饭,吃过便自己上学了。每天放学,她从不在外面逗留,抓紧时间回家,因为她知道爷爷还在田里干农活,自己快点回家多少也能帮爷爷做点事。平时,小海美一做完作业,便帮爷爷捶捶背,有空还帮爷爷劈柴、干农活。

从城市回到了乡村,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变化使小海美的心灵有了很大的震动。首先她觉得农村的教学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学校;其次,她真正感受到了父母都在外打工的孩子是多么的孤独。看着身边许多和自己一样的留守孩子,小海美决定在自己的班级里成立一个 “留守孩子小队”。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辅导员老师时,辅导员老师非常支持,于是,养正中心学校第一个“留守孩子小队”顺利成立了,小海美也被选为小队长。“留守孩子小队”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提高成绩,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解决困难,帮助照顾孤寡老人等等。

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留守儿童

2006年,升学到肥东四中之后,谭海美继续在班里组织成立了“留守小队”,“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交流谈心。我们在学习和2006年,升学到肥东四中之后,谭海美继续在班里组织成立了“留守小队”,“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交流谈心。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我想让和我一样的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谭海美说。现在,谭海美和爷爷一起住在学校安排的一处房子里,爷孙俩的生活,虽然简朴,却也简单快乐。

如今,谭海美的“留守小队”互帮互学活动的做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06年初,肥东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广泛推广“留守小队”做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留守小队”活动对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7月,安徽省少先队“留守小队”工作现场研讨会在肥东召开,在全省推广“留守小队”做法。谭海美和她的肥东“留守小队”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专题报道。“作为留守儿童的一员,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我也想为留守儿童们做更多的事情!”谭海美说。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为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发展工作,2010年暑假,我对所在地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做了实地调查,对劳务输出量较大的村下发了调查问卷。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格发展不健全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会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从而引发种种心理病症,也容易养成孤僻、任性和自私自利的性格。这种情况下的少年儿童,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如孤僻、任性、冒险、参与抢劫、打架斗殴、离校(家)出走、乃至自杀或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习情况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由于在学习中缺少父母的帮助,并且在这个年龄段本身就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较少,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同时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学困生,对他们的教学态度不是很认真。而留守儿童自身对学习和生活也缺乏热情、进取心、自学性不强,有厌学情绪且成绩起伏性较大,成绩不够稳定,时常有拖拉作业、逃课等现象发生。

(三)越轨犯罪行为增多

中国社会目前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大部分农村儿童的家长长期进城务工,使孩子们缺少家长的教育指导和有效管理,从而使孩子们在认识社会和判断对错时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这些缺乏正确价值判断的留守儿童很容易接受一些社会中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

(四)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农村中小学学生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多数由祖辈监护,或由其他亲友监护,由于这些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一般只是粗放型的,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上,更重要的心理需求与发展则往往被忽视,这就使家庭监护的覆盖面不到位,同时和学校监护也无法协调起来,从而使留守儿童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单纯的亲子分离,而且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失调。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但由于

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加上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对孩子关爱的缺失。另外由于受“读书无用论”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对送子女读书并不积极,一些学生甚至把读书当作一种约束和负担。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进而使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学习不求上进。

(二)学校教育的无奈

受经费的影响,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极差。很多教学活动他们根本无法开展,也没有办法为远处的学生和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由此导致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身心健康以及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的不完善。同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大多数农村学校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且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有些学校甚至放松了对部分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这些因素无疑都会促使留守儿童大面积失学、辍学。

(三)教育体制的不完善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在教育上也是如此。国家在教育投资上明显倾向于城市教育,农村学校在师资水平、软硬件设施上都难以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留守儿童依然面对着比较艰难的教育环境,在很多地区,学校房屋失修、教学设施简陋、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受“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农村中优秀师资大量向城镇流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下降。此外,由于我国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不高,读书的机会成本和投资风险较大,即使农村学生考入大学后,其家庭也无法承担高昂的学习费用,加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大中专学校招生并轨和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改革,直接导致了现在农村学生辍学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初中留守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

(四)乡村社会混乱

近年来,乡村治理秩序越来越由以往被主流所排斥的“混混”所控制,这种力量本身并不是黑社会,但却日益破坏乡村的正常秩序,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要真正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既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需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网,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媒体要理性对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当前,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大多数停留在其种种不良的表现上,一提到留守儿童就会想到他们与其他儿童在生活和教育上的劣势以及由此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有很多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专家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有部分孩子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立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学习自觉上进,学习成绩优秀。因此,媒体不仅要宣传留守儿童的不良表现以引起社会的关注,更

要宣传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的种种动人事迹,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并做到家长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即使双方外出,也应该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其次,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尤其应改变“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应该明白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若子女未能通过上学丰富自己的知识,成年后将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对子女进行全方位教育的意识,注重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后,要强化监护人的角色意识。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履行其义务,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做到爱与严相结合,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因此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首先,加强与家长或监护人的联系。学校要记录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其次,建立留守儿童的教育档案。学校要及时了解班级里学生的家庭情况变化,尤其应该明确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他们所缺少的家庭教育对症下药。

再次,重视教育的理论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向他们解释生活的道理,让他们学会体谅父母,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课程,共同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最后,在农村家庭功能不健全、家长教育素养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要对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提高监护能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四)加强社会的综合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首先要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倾斜,使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适当调整宏观政策,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中小学,切实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其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新农村建

设要建一种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生活质量却相对较高的乡土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农村能否长期稳定,城乡能否良性互动,中国现代化转型能否顺利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能否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关键。

最后,要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校,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农村地区教育功能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当前基层党政机关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可考虑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所谓留

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在父文秘杂烩网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四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文秘杂烩网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

(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二)从农村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土地,到沿海地区、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

(三)从农村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情。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如我县就曾经发生过“留守”女孩被诱奸的案件。

(二)心理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二是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三是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三)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由祖父母来隔

下载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濉溪县百善中心校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家庭现状调查报告易万里摘要:我校的留守儿童基本是隔代教育,由于监护人的自身的素质和方法等多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关键词:留......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打工的农民中,大部分人的子女正处于学生阶段。这些身为学生家长背井离乡的......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池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打拼,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目前已达到5800万左右,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

    假期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脱 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农民工们带回一摞摞钞票的时候,农村随之也产生了一个新兴人群--......

    留守儿童需要与现状调查报告

    **市**镇留守儿童需要与现状调查报告**市**镇团委调查目标:了解**镇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分析产生这些现状的原因,确定改变留守学生目前现状的措施,以作为今后对教育教学管理和......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 学号:姓名:朱红 09东通信一班09811134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现状的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提出者:电信学院09东通信一班朱红社会实践的参加者:......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有 2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