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天楚--西游记

时间:2019-05-14 11: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付天楚--西游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付天楚--西游记》。

第一篇:付天楚--西游记

读《西游记》有感

我最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里有专门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悟净,一心向佛、好坏不分的唐僧,还有白龙马,诡计多端的白骨精等好多任务,一个个栩栩如生。这本书里讲了“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我喜欢看“三打白骨精”,我简直能把这个故事背下来,讲给你听。

孙悟空识破白骨精的阴谋,一次又一次想打死它,可是由于唐僧的阻拦,三次都让白骨精跑了,唐僧还把孙悟空赶走了,猪八戒打不过白骨精,就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救师父。孙悟空用计谋救出师父,唐僧明白都是妖怪使的计。

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我们只有像孙悟空那样爱憎分明,才能搞好一切事情。

第二篇:晏子使楚阅读,付答案

第一部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习辞:

(4)王曰:“何坐?”坐:

(5)吏二缚一人诣王缚:

(6)晏子避席对曰避席:

(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8)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之:

(2)何以也以:

(3)缚者曷为者也曷:

(4)齐人固善盗乎固:

(5)人楚则盗则:

3.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5.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二部分:

(一)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平?”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耳。”

6.晏子,时期,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晏子言行的著作。

7.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8.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二)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于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予?”晏子对曰:“齐使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9.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延:

(2)今臣使楚使:

(3)晏子对曰对:

(4)比肩接踵而在比:

10.下面各句都有“使”,按意义用法分类。

(1)晏子使楚

(2)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3)使子为使

(4)齐使使各有所主

(5)使使贤主

(6)何为使子

出使:

让、派:

使者:

11.翻译以下几句。

(1)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其贤者,使使贤主。

12.面对楚王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

基础题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酣()诣()枳()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7分)

(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2)吏二缚一人诣王()

(3)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

(6)寡人反取病焉()

(7)缚者曷为者也()

3.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并解释。(8分)

4.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寡人反取病焉。

5.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和现在用法不同的词,并简要分析。(5分)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8.楚王和手下想了一个什么计谋来侮辱晏子的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出来。(4分)

9.晏子是如何批驳楚王的呢?这样做好在哪里?(10分)

《晏子使楚》答案

1.(1)出使(2)对……说(3)善于辞令(4)犯罪(5)到……去(6)离开座位(7)戏弄(8)捆绑 2.(1)代这件事(2)用(3)同“何”(4)本来(5)就 3.(1)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3)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4)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

4、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5.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6.春秋、齐 7.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环境造人。8.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9.(1)请(2)出使(3)回答(4)并、挨 10.(1)(2)(出使)/(3)(5)(6)(让、派)/(4)(使者)11.(1)张开衣袖就形成浓阴,流下的汗水像下雨,肩并肩,脚跟挨脚跟,凭什么说没人?(2)那些有品德、能力的人,让他们出使有品德、才能的君主。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hānyìzhǐyé2.(1)近旁的人(2)到(3)果实(4)莫非(5)开玩笑(6)辱(7)同“何”,什么3.习:熟练;温习。何以:用什么办法;凭什么。徒:只;空。之: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助词,的。4.(1)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2)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3)我反而自讨没趣了。5.“左右”文中指“近旁的人”,现在指方向;“病”,文中指“辱”,现在是指疾病。6.本文写的是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为国家保持尊严的故事。7.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8.诬齐人为盗。9.晏子先退一步,假定缚者是齐国人,接着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了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顺理成章地推出: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晏子就其转化的条件都是“水土异也”这一点进行类比,十分高明而巧妙,片语之间,晏子化被动为主动。

综合题

1.晏子是一位机智善辩而又有风度的政治家、外交家,楚王是一位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无能君主。两位人物分析正确,概括准确,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两位人物分析正确,概括准确,但语言不够简练的,等第是良;两位人物分析不够正确,概括一般,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两位人物分析不正确,概括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的,等第是下。

2.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这是其一;说话时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这是其二;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这是其三。写出三个要点,且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写出其中两个要点,且表述清楚的,等第是良;写出其中两个要点,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写出其中一个要点,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下。

第三篇:葛涵天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也算是个小书迷。读书的历史还要从幼儿园说起。幼儿画报是那时陪伴我每一天的杂志。每天回家,先想到的不是游戏,而是幼儿画报。到现在,我长大了。像西游记、水浒传这一类书,替代了漫画、闲书、游戏攻略。书里的人物形形色色,各行各业样样都有。超级大侦探福尔摩斯,聪明机灵的列那狐,法力无边的宙斯,战无不胜的关羽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写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一行人的西游记。

西游记开始讲了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精月华,产下一石猴。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它大闹天庭,太上老君使暗器打败了它。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佛祖因南瞻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找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收了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徒弟。在收了悟空后的蛇盘山上,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吞了马,菩萨为了惩罚它,把它变成了马,故作白龙马。

他们经历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我对这本书中最敬佩的人便是孙悟空。孙悟空封号齐天大圣,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它第一次到天界时被封弼马温这个官职。感觉职位低,认为受骗离开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酒醉大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练得金刚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它神通广大。打败了九曜恶星、五大天王、哪吒三太子,使分身术战胜十万天兵。

量力而行也是孙悟空的优点。每次悟空失利时,就会去找帮手。就从生活中举几个例子吧。在一个晚7点多,重庆南岸世纪阳光小区游泳池一10岁女孩游泳触电,23岁小伙谭俊跳进水中施救不幸遇难,女孩还在接受救治。尽管赔了性命,但人还是没救成,这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像孙悟空一样量力而行。

还有勇敢好斗,桀骜不驯,幽默而亦庄亦谐,哀伤乐观并存,重视承诺的性格特征。读完了这本书,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会学有所成。

第四篇:付支书

付支书

付支书付闩亿老师,早在八十年代是一名民办教师,就因为高考时,他教的化学成绩名列全县第一,重点高中也比不上他。这样他转成公办教师,调入县城的高中任教。由于他工作踏实,教学成绩没有人与他相比。在群众中有了威信,领导让他当了工会主席。去年退休后,又当了老年教师党支部书记。

在调整工资时,由于县里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调整教师的工资,他给县里提建议,要求按照上级政策办事。县里置之不理,他就给市里的市长写了信,反映县里的情况。市长批示让县里解决。县委书记冷冰冰地说:“县里有县里的情况,上级的政策咱县不执行!”并且,又把原来跟“副处”持平的副高职称的教师降为正科,把原来讲师职称与正科持平的教师降为一般科员待遇。同时又把前年发的烤火煤二十元又在今年扣除。年终付老师评的优秀党员也被县委书记一笔划掉。说什么他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不能算是优秀党员。

付老师心灰意冷到北京看孙子去了,一直没有音信„„

第五篇:名著阅读《西游记》概述 填空重点习题 付答案 七年级重点

西游记名著阅读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有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他就是《西游记》。小说以(大闹天宫)故事开始,到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又讲述了五百年后,(悟空)随唐僧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成为了(猴群的首领),大闹天宫。第八到十二回,记叙(唐僧西天)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2古代中国人闪联、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历经千辛万苦,4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它栖身云栈洞,自称“猪刚鬣”收服,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

扇子,结果被揭穿。幸好观音让红孩儿回家解释事情原委,铁扇公主才肯将芭蕉

6称。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

7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空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打死白骨精之母,自己装成其模样来到洞内,并诱使白骨精说出骗人伎俩,然后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8、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悟空恐小猴们嘲笑,便去观音那照妖镜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师父难见分晓;到森罗殿,地藏怕惹是非;直到回到唐僧身边。

9猴兵。但他对自己手中的破大刀很不满意,后经通臂老猿指点,兵器。虾兵蟹将扛来一件件刀戟,都不能令悟空称意。后来龙王依龙太太之言,把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废铁”搅得龙宫翻江倒海,心中极为欢喜。他又向三海龙王讨要了黄金甲、步云鞋和紫金冠,方才高兴地离开了龙宫。

10、“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这首歌中的“挑担”者、11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12、《西游记》最后一回的题目是“径回东土,五圣成真”。这里面的“五圣”分别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14、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只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

下载付天楚--西游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付天楚--西游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游记

    《朝花夕拾》练习 一、 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2、《二......

    《西游记》

    《西游记》 (中国 明朝 吴承恩) [故事梗概] 《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

    西游记

    《西游记》故事梗概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

    西游记

    《西游记》习题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_______小说,是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_______的事件。......

    西游记

    《西游记》 ◆附录 有关资料◆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15007—15827),江苏淮安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他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喜欢民间文学。为了谋求出路,他曾经......

    西游记

    《西游记》阅读水平测试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

    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 石猴出世: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石......

    西游记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神怪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_的事件。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