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睢宁县第二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睢宁县第二中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对留守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健康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
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主任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班级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班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班级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抓好生的辅导、就餐等日常工作,让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班级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班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013年9月
睢宁县第二中学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通知
一、活动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子女往往不能随父母进城,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当您的孩子还在您怀里撒娇时,成百上千同龄的留守儿童已过早地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懵懂地、无助地承受各种压力和困难;当您的孩子津津有味地享受着您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时,同龄的留守儿童正在烟熏火燎中费力地生火做饭;当您与孩子热热闹闹欢庆佳节时,留守的孩子却连生日都无人记起!他们稚嫩的肩膀过早背起了生活的重负,亲情缺失、等实际问题,已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留守儿童也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社会的温暖,我们将用真心去倾听,用真爱去温暖,用真情去为留守学生服务,为他们撑起一片爱的绿荫!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二、活动主题: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
三、活动理念:关爱留守儿童,通过活动能让更多的儿童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四、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和寂寞。
四、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
五、活动时间: 2013年 11月1
5睢宁县第二中学
关爱留守学生送温暖活动总结
2013年 11月15日下午,睢宁县第二中学政教处开展了“关爱留守学生,引领健康成长”活动,鼓励留守学生们要树立“自尊、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五字精神。有25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领到了学校赠送的学习用具。
近年来,睢宁县第二中学十分重视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各班班主任老师经常和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成为留守学生们的“代理家长”。本次活动的效果良好。整个活动过程都充满激情,很好地调动了留守儿童的热情,场内气氛良好,活动也进行得井然有序,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这次活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对我们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在开展的力度和效度上,都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分别时学生们一张张不舍的脸庞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才是留守儿童真正所需要的。当然,我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懂得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这次的活动,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来说,都将会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借鉴和财富,也是学生成长成才所必需的经历。以后,我们将会多参加实践活动,为社会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会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后争取把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给更多的留守儿童送去关爱的温暖!
证明
兹有我社区丁德山确实因病已失业在家,其妻张其梅也因病失业12年,目前两人无任何收入,家境贫寒。有一女丁冬晴上小学五年级。
睢城镇红叶社区2014.4.28
第二篇: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学生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学生”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学生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学生”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电话,让
留守学生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学生,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7、不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入高效开展。
我校将不断地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深入、更高效地开展“关爱”工作。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彩衣街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
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精神,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结合社区实际,并就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深刻认识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尽力抓好落实。
二、组织领导
组长:夏蓉
成员:杭庆红、陈宇梅、高文文、**、李赛男、赵禹、尹彪、徐永岚、韦**。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以心灵关爱、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为重点,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工作责任制度,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全面保障机制、改善学校生活学习条件、营造全社会关爱环境为基本
途径,通过基本建成系统化、网络化的关爱体系,力争使所有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张齐鼓地在学校内外做好控辍保学、控辍保学、和学生安全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控辍保学、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感恩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认真抓好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对
一、几对一、一对几的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真正把留守儿童当着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陪留守儿童玩一场游戏、聊一次天、郊游一**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文明礼貌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全面及时排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好、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单亲、失亲、残疾等儿童档案,并作出关爱措施。
6、强化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7、社区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救助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把关爱、救助工作协调到位。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2016—2017学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打造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特色,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培养自信、得到进步,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更好地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机构
为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尽量减少我校留守儿童数量,让全校学生能健康成长,特成立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亲戚抚养,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因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等等,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家庭教育,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背后是中国农民问题,反映出社会对农民的关心还远远不够。关爱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甚至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要解决的问题
1、学业失教:部分留守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学业,学习习惯差。
2、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抱怨、自卑、骄横、、焦虑,有的甚至沉迷网吧,行为失控、如校园暴力等恶劣行为。
3、亲情失落:留守儿童感到亲情失落和孤独。
4、安全失保:由于缺少亲人的照料,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5、不利于身心健康:由于少数留守家庭中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比起一般儿童,他们对父母少有依赖性,因为少数留守儿童承担生活劳动量超出了范围,对身心健康不利。
五、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班主任每周同留守儿童交谈一次,对他们的心理需要进行了解,并正确引导,给予关爱。每两周同留守儿童的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3、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4、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 帮扶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2014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次丘镇高庄小学
根据上级关爱留守学生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团员和学校团支部等组织的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胡省昌
副组长:林存迎 戴恩志
组 员:郭 华 路建设 张良民及各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
3、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
学校建好“留守儿童活动室”。室内布置体现温馨、人
性化、有文化品位。有留守学生档案资料柜,分班级存放留守学生档案袋,无人监护留守学生档案专门装档;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一台计算机,有可供阅读的图书;安排兼职教师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
4、用足用好“亲情电话”
充分发挥亲情电话的作用,公开电话号码(***),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课外活动、节日等时间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亲情电话”管理教师要组织做好联系记录。
5、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学生营养餐的发放,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
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6、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7、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交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衡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8、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9、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上好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10、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度。
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至少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衡、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1、举办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定期举办一次安全、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12、读一本好书。
教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月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班队还可以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书评、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13、写一封亲情信篇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
羊磴镇中心学校2013年秋季学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实施方案 2013年9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三关”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谢宗万
副组长: 娄方伦 冯建龙
成 员: 张家洪 梁大志 梁 周 五小芳 涂富会 娄义华
涂东华 赵必权 梁 健 吴盈燕 梁大云 娄 勇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九月份,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十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十一月份,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4、十二月份,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并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5、元月份,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和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整理。
6、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快乐。
五、活动要求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篇三: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大方镇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巩固“两基”成果,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巩固率,使我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根据《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方府发【2012】51号)、《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方府发【2012】52号)及方教字(2012)78号文件《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和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思想,切实加强对在校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关爱、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关爱、救助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使适龄儿童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刘基志
成员:李政群、杨春燕、张永明、龙胜芬、李芳、李兴旺、焦敏、张晓、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兴旺任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事务。
领导小组的职责:统一安排部署学校关爱、救助工作,督促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职责领导,使关爱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三、关爱救助范围和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及其他孤残贫困儿童。
四、工作任务
1、加大对留守儿童和流浪乞讨儿童的排查力度,及时主动与社区、民政、司法、综治、公安、环卫、城管等部门联系,形成合力,按横道边,纵道底的要求,对留守儿童、失亲儿童、单亲儿童、流浪乞讨儿童、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及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不留死角,摸清情况,做好登记。
2、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校要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确保该入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不出现一个辍学儿童、流浪乞讨儿童。
3、着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生活学习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和典型事例,让大家都来关爱儿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等,解决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父母感情沟通难的问题。让留守儿童在“爱”和“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3)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寄宿制学生和在外租房居住学生强化用火、用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防患于未然。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监管机制。积极主动与家长、社区和村组沟通,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主体责任落实到家庭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形成有效的监管网络,确保儿童不辍学、不外流。
5、对返还原籍或无法查实家庭及监护人而安置在福利机构内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探索符合受助未成年人的特点的特殊教育模式,探索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及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偏差行为矫治方法。
6、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积极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做好少年儿童教育、心理矫治工作,协助流浪未成年人求助保护机构做好其专职教师的培训。
五、工作要求
1、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关爱救助留守儿童、流浪乞讨儿童、孤残贫困儿童等这一民心工程的重大意义,要通
力合作,齐抓共管。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实行责任追究制,把控辍保学和关爱救助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并于12月15日前将关爱救助实施方案报局关委办。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大张齐鼓地在学校内外做好控辍保学、控辍保学、和学生安全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控辍保学、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学生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与感恩教育。讲解法律常识和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进一步落实《大方县教育系统2012年绿丝带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方教字【2012】7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工作,形成一对
一、几对一、一对几的关爱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真正把“留守儿童”当着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真正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陪留守儿童玩一场游戏、聊一次天、郊游一天等活动,了解其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对早恋、自卑、孤僻乖张、自负等现象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养成乐观、自信、大方、开朗的健全人格。对懒散、自私、不
文明礼貌进行纠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建立学生缺旷零报告制度,发现缺旷学生要第一时间告知学生家长或学生监护人,并追踪缺旷学生动向,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动员其入学。
7、全面及时排查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好、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单亲、失亲、残疾等儿童档案,并作出关爱措施。
8、加大控辍保学力度,提高巩固率。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9、强化学生安全保障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0、学校关工委要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救助工作,要力所能及地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接,把关爱、救助工作协调到位。
11、学校关工委要配合学校领导加强家长学校的管理,让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通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会教育儿童的科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家教环境,提高控辍保学的效率,杜绝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外流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