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老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上学,这样就有了所谓的留守儿童,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教育,我要特别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关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吴振颖,她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少言寡语的小女孩,从家访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她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祖辈们觉得孩子小,父母又不在身边,因此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总是有求必应,言听计从,日积月累使她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针对这一情况,我多次找她谈心,开始她不言不语,后来我有同感的说:“是啊,爸爸、妈妈离那么远,见不着面,说不上话,给再多的东西也不觉得快乐。”没想到,一句普通的话,却让一个孩子打开了心扉,她告诉我她的孤独、寂寞和无奈。她哭了,我也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从此,她把我当成了无话不说的“妈妈”,性格也开始有了变化,我觉得我的工作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二、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
裴志强完成作业时常会遇到困难。例如,在练习按绰号填人物时,就出现了填不出来或张冠李戴的现象。根据这一现象,我带她到图书室借一些适合她阅读的名著让她阅读。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辅导,他不仅能说清人物的绰号,还能说出故事的情节或精彩片段。又如在一次劳动课上:学习编篮子,我发现这孩子编了一个篮底就编不下去了,我轻轻走到她身边,给了一个提示,这孩子悟性很好,一点就会。很快她就编好了篮子。令我没想到的是,她把编好的花篮送到我手上说:“老师,母亲节就要到了,我把我编的篮子送给你,祝您节日快乐!”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农村的孩子,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居然能送礼物给我,三、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让她明白事理,我们那融洽的交谈气氛和亲密程度不亚于亲母女。有一次,她突然生病时,我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她身边,并立即带她到医院看病,端汤送药,切实让她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只要留守儿童存在,我的关爱就永远存在.
第二篇:留守儿童帮扶案例(模版)
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我是固镇县五道沟小学的一位老师,对此是深有体会,要想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老师就必须给予孩子们更多得关爱。
一、案例描述
宋雯,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在她一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就看出她性格是一个内向、害羞、且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我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宋雯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时光呢?
二、几点做法
(一)开启心扉 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内向。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危害。但她们是又那么的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
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学校举行的留守儿童活动课中给予宋雯更多的关注,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她树立信心。并让“留守儿童之家”的其他孩子一起和她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戏,一起读书学习。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从而也树立了信心,对学习与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 增强信心
为了让宋雯同学尽快从抑郁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数学问题,让她起来回答,而她也总是能很轻松地回答出来,同学们也能恰如其时的给她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也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敢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充满了从未有过的自信。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踊跃了,和同学的沟通没有了障碍……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数学取得了全班第三的好名次!
(三)注重联系 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仅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们五道沟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两周视频一次。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
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沟通犹如丝丝春雨,滋润了孩子心田,从而让孩子不再感到孤单,时时刻刻体会到爸妈们的关爱。
四、关爱效果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乐于学习。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必将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第三篇:留守儿童帮扶成功案例
奇迹在真诚与期待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成功案例
原泉小学郭萍
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瑞辉,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二年级进入我校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四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五年级起由爷爷奶奶监护,现在进入五年级,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爷爷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高瑞辉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友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
王程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男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当情绪问题不能够自我排解时就会积压产生心理问题,假如说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或者悲观消极。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对个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1、让“爱”流露。对于高瑞辉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高瑞辉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乒乓球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王皓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是怎王皓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④、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励他学好文化课的决心。
3、针对高瑞辉的体育爱好,我让他体育课教同学运动,和他讲解了有关身体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了解如何调理身体,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我还传授他《快速消除疲劳五法》和简易健脑操,让他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
二、家校沟通
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高瑞辉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
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高瑞辉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高瑞辉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
经验总结:
高瑞辉的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高瑞辉这样,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高瑞辉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培养人才,在创造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释放自己伟大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
第四篇: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小编推荐)
奇迹在爱心与呵护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
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朱永杰,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小时候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男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当情绪问题不能够自我排解时就会积压产生心理问题,假如说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或者悲观消极。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对个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1、让“爱”流露。对于朱永杰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朱永杰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④、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励他学好文化课的决心。
二、家校沟通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永杰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朱永杰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现在还当上了我们班的班长。
经验总结: 朱永杰的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王程这样,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朱永杰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关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培养人才,在创造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释放自己伟大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
第五篇: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写写帮推荐)
奇迹在真诚与期待中诞生
——留守儿童帮扶典型案例
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吴增强老师“留守儿童辅导”案例中的吴梦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渐渐地找回快乐的童年。这使我想起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王程,是一名十二岁的男孩。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四年级进入我校时,其父亲外出务工,该生随母亲在家中,在其就读五年级时,他的父母就都出外经商务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五年级起由爷爷奶奶监护,现在进入六年级,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王程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奶奶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奶奶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友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3、有孤僻的心理倾向,与同学交往困难。
该生平时沉默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是有求必应,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3、自卑使他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小时候的他,性格开朗而又活泼,自父母外出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表扬更是远离了他,这些使王程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并远离集体。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男孩子一般不太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当情绪问题不能够自我排解时就会积压产生心理问题,假如说缺乏自信、焦虑自闭、或者悲观消极。如果老师不能及时地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对个人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
1、让“爱”流露。对于王程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王程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 3 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
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邓刘翔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④、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励他学好文化课的决心。
3、针对王程的体育爱好,我让他体育课教同学运动,和他讲解了有关身体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了解如何调理身体,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我还传授他《快速消除疲劳五法》和简易健脑操,让他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
二、家校沟通
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王程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我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王程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她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 5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进步明显。现在王程能按时上学,能坚持完成作业,上课发言也积极了,成绩提高幅度较大,这段时间没有撒谎现象,值日认真负责。
经验总结:
王程的事例,让我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像对待王程这样,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王程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培养人才,在创造人才的时候,一定要释放自己伟大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爱的奉献,方能出现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