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书笔记
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些认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书笔记
前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新中国建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成果,它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于国家与社会建设的深刻思考,也充分体现出毛泽东个人以矛盾斗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这一讲话虽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毛泽东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对于重大问题做出的回答,但如果将其放置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中重新审视,往往能够获得富有价值的新的认识。
眼下的我们处在一个激烈转型的社会中,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到今日可谓成果显著,然而成绩的背后则潜藏着令人堪忧的隐患,我们深切体会到多种社会矛盾的加剧。人们在物质利益的满足中也开始对于政治与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许,思想的多元也冲击着过去单一的政治话语体系和既有的社会价值观。诚然,认识今天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的眼光,但另一方面,在对当下社会中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进行探讨之时,也应该回溯历史,重新回到历史的背景下重新认识。这恰恰是我在阅读这些经典文献的过程中一点深刻的体会。
正文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一主题,毛泽东在谈话中涉及了肃反、农业合作化、工商业者、知识分子等12个方面的问题。这些论述虽看似彼此独立,实则均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同方面的重大问题。
讲话分别阐述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应区分两种矛盾,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而在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则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这之中,毛泽东对于科学文化的态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重点。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科学文化领域与意识形态问题具有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共产党一直将事关意识形态的问题置于重要的地位,将其看做是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党的领导的关重大问题。其次,在物质需求不断获得满足的今天,这个国家的人民开始在政治、文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客观的现实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最后,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每一步前行的举措都面临着多方的阻碍,而在这诸多阻力中,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今天重新审视《正处》一文中毛泽东关于文化科学领域的思考是必要的,也是具有重大价值的。
如果仅仅就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解也许会出现偏差。因此还是应该将其放在原有的文本中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毛泽东在《正处》一文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是“基于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
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里所提到的矛盾,包含不同思想间的碰撞的内涵,具体说来,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仍然面临着各方异见的冲击,并未被所有人所接纳和认可。正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论断。
《正处》文中对于这一说法的解释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文中还指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些观点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不同的思想放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充分竞争,毛泽东相信,只有经得住不断考验的东西,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他也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得起考验和质疑的,在比较与竞争中,马克思主义不会示弱,反而会越发强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这样的认识能够体现出其对于异见的包容,但更多地则体现出的是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正确性和生命力强大的信心。
谈及“百家争鸣”,人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一副思想繁荣、充满自由的图景,一如春秋战国时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处》中这一概念的内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笔者看来,“百家争鸣”被赋予了太多理想主义的色彩,它在许多人们的意念中象征着一种近乎于自由的社会状态,加上西方自由观念的影响,我们实则是将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看成了终极目的。而毛泽东语境下的“百家争鸣”,则是一种斗争的形式,是正确战胜错误的中间过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从某种角度说,这样的“百家争鸣”在一开始便具有了某种不平等性。与其说是不同思想在自由市场上的平等较量,不如说是庄家主导下一场胜负已定的游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论述,至少在理论上开始为共产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塑心态,也开始让“直面批评,包容异见”的思想为人们所熟知。
笔者深知,仅仅以这样一种批判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是不足够的。毕竟,一切探讨的目的,并非为了实现事实上不存在的一个应然状态,而是基于现实,实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就本文中所关注的情景来看,我们不该追求文化科技领域实现绝对的自由,而是应该把握好已有的权利和自由,进而推动更大自由的实现。
第二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有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毛泽东在引领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这篇文章是在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讲话和补充而成,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全文阐述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肃反问题、农业化合作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等12个问题。在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同志主要把对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作为主要内容。在当时,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还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很多想做的事情还不像现在那么容易,会有很大的压力,人民内部矛盾重重,急需解决。
在毛泽东的文章里面,曾说到过“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问题,这方面的内容对我的感受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感受最为深刻。在当时,我们国家还是六亿人那样。文中说到“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都在蓬勃地发展着,成绩很大,但是,在目前社会大变动的过渡时期,困难问题还是很多的。又发展又困难,这就是矛盾。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在我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公平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位领导人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在现在看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问题同样存在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我们国家也一直在处理当中,党和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为我们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但在这样要求注重公平,明确统筹兼顾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政府部门做的都比较好。现在在东部进行产业升级,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态势下,国民经济大为提高。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有30多年了,我国经济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国内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需要处理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这一块,现在对于毛泽东同志说到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问题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重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说 “今天中国对民营经济的问题,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过去我们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都是对的,现在要加上无民不稳。不仅要国家富也要老百姓富,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了大量就业。„无民‟,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问题不解决中国能长期稳定吗?”他的一番话语
里面,无处不是说明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重要性。读了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我深刻的认识到虽然我国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很严俊,急需我们年轻一代努力去解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我相信我们祖国一定可以克服重重困难,把人民内部的矛盾解决好,我们一定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第三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读后感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读后感
我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时就接触到了矛盾这个主题的学习,再早一些,小学就学过《自相矛盾》这篇课文,前一段时间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初读时,以为那矛盾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矛盾,后来才渐渐发现矛盾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
高中政治课中讲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这其中也包括我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人们对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实,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我渐渐意识到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而我们应该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
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这些高中就谈到过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首先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说,矛盾的普遍性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而其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正如毛主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可谓浩如烟海,但后人却可以从其各不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环境来。“天仓仓,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则是风景迤俪的江南风景。即使同样写江南水乡,“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晚景,则又是另一番风貌了。《红楼梦》中写了几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其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有数十个。这些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读者完全可以凭借人物各自的特殊性,把他们区分开来。试想,如果作者离开对山河风光和各种人物矛盾的特殊性的具体分析和深刻把握,能够创作出这些文学瑰宝吗?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正所谓:“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相互配合。”
然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随着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注意他们的转变,不然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问题和困难。就像2008年的四川地震一样。一场天灾突如其来,让全国人民不知所措,陷入一种悲恸之中。这时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适时做出调整,将全国的重心放到救灾,重建家园上。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援助下,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矛盾的主次方面来说,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
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要活用矛盾论中所学的知识,让它为我的生活增添光彩,为我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的解决方法。
浙江财经学院 09人力周俊帅
第四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学习体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学习体会
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篇重要理论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详细阐明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毛泽东提出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到新一代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思想对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社会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开始居于突出地位的背景下发表的。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正处于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从国际方面来看,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作的秘密报告,揭了盖子,也捅了漏子,由此引发了国际共运史上的连锁反应。东欧一些国家政局动荡,陆续发生了波兰的渡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出现了与党和政府对抗的行为。帝国主义利用这个机会,掀起反苏反共的恶浪。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很大混乱。在国内,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面对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及阶级关系、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动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开始表露出来发生了少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农民闹事等风潮,也有极少数人敌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发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在人民内部问题和敌我斗争问题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该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包含丰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其主要理论贡献为:(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由于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阐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方针、政策,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要正确认识矛盾。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是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毛泽东反复强调,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要在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谋求统一与和谐。
其次,是正确处理矛盾。毛泽东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我们应根据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动向、新形式、新特点,努力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后来毛泽东根据原始记录加以整理,作了若干补充,一九五七年六月十九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其中提出的一些要点在当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即使在现在看来,这部著作仍然起着一定的引领作用。
当今中国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在一代又一代伟大的领导人的领导和人民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理论指导,譬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有一系列著作为人民引导方向,又如毛泽东同志的《论新阶段》《论联合政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矛盾出现,那么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理论著作。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如何正确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概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新任务、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也日益成为党中央和毛泽东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全书涉及了很多当时的社会问题,比如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肃反问题、农业合作化问题、工商业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少数民族问题。
这篇讲话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明确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并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提了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确方针的继续和发展。这篇著作,对于当时的时代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现在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对抗性因素增强的趋势。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对当时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关系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的科学总结,因而深入研读这一著作,不但对我们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深远,而且对解决中国国内的现实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我们在研读类似《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此著作在当时起到的实际作用,也要学会用于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上。只有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著作的作用,也能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就像马克思主义,只有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后,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的理论在中国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及的一些理论,比如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上,至今可以沿用,还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二者关系处理上也可以借鉴这本著作中的论说。
总之,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著作是具有强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我们可以将其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便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