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3《白鹅》(人教新课标第七册)
大连保税区亮甲店中心小学
孙秀丽2010、1
1《白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白鹅》选自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13课。在《白鹅》这篇课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我们读过课文,会体会到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到它的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丝不苟”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特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我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首先,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并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鹅的高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鹅的高傲的,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中较难读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和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应用想象、对比、抓重点词语的方法了解白鹅的特点,并能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所表达的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并体验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的高傲特点。
难点:从那些贬义词中体会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认真观察。
孩子们,一提到鹅,我们就会随口吟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咏鹅》写出了鹅的色彩的美丽与姿态的优雅,那么作家丰子恺笔下的鹅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白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了解作家丰子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3、知道什么是“净角”吗?
(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áo”。自己读两遍
三、再读课文,领会课文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白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名回答。
课文哪一句话是写了这个意思?
(第一自然段“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齐读这句话。
(中心句)
3、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
(从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
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第二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这是一个过渡段。叫声、步态、吃相
4、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5、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的?
生答:分别是第三、第四和五六七自然段。
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是哪方面?(指名答)
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巡堂视察,导读,读出感情,读准字音。)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指名读)
谁来评一评。
(指名评价)
快速默读这个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叫声特点的词语。
(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厉声叫嚣)
从这几个词说明了鹅怎样?
(凶、恶)
如果鹅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
喊:。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大喉咙大吼
道:。
这时的白鹅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想象说)
刚才几个同学把白鹅的高傲和凶恶的特点读出来了,那你们有没有想过,白鹅为什么会这么“凶”?
(看守门户,不让坏人进入。)
那么你会不会对它有了不同的看法。
板书:
勇敢
课件再次出示这几个词语,要求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白鹅叫声高傲的特点。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厉声叫嚣
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白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但能从叫声中看出来,更体现在它的步态上,有谁对白鹅的步态感兴趣,把它读一读。
6、课件出示句子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同学们请看句子,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鹅步态的特点?(比喻,颇像净角出场)
随机:
想知道净角是怎样出场的吗?播放视频
你想到什么词来描述净角出场的样子?
(生答)大模大样步调从容
作者还把鹅走路的姿态跟什么动物作比较?
(鸭子)
鸭子走路是怎样的?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步调急速,局促不安)鹅呢 ?
(生答)(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我们把鹅走路的姿态跟鸭比较过,也看过净角出场的样子,谁可以为我们表演一下鹅的步态和鸭子的步态呢?你能用课文里面的词来评一评他们的表演吗?
课件出示词语
步调急速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鹅的每个姿态跃然纸上,现在我们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鹅这样走路有趣吗?大模大样的像个大老爷,读了我们不禁为它的有趣而发笑,我们现在就带着会心的笑来读读这句话。
(指板书中心句)
生读、评、再读。
刚才我们一起共同体会了白鹅高傲的叫声和步态,其实最有趣的是白鹅的吃相,现在我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找找看有趣表现在哪里?
(生答:吃什么、吃的方法。)
品读吃的方法部分(屏幕出示),体会鹅吃法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它的这种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法还引发了一件引人发笑的趣事呢?到底是什么事情这么可笑呢?
(狗去偷吃鹅的冷饭。)
狗是怎样偷的?
(指名生读)
听了同学读这段,你觉得这狗像什么?
(小偷)
为什么狗只敢鬼鬼祟祟地偷而不敢明目张胆地去跟鹅抢呢?
(因为鹅会咬它,厉声叫骂,怕它的脾气。)
真是一只厉害的鹅!
饭老是被偷吃,主人家也感到不耐烦了,不得不在旁侍候这鹅老爷,你看它的架子可真大。同学们看看这三出示词语 :
“不胜其烦、鹅老爷、架子十足”
这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对白鹅的讨厌,是吗?
(不是,而是一种喜爱。)
给他添了麻烦,为什么还喜欢他?
(可笑、有趣、像人一样的高傲。)
最后,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四、课外延伸,全课总结
1、拓展:
写话卡:我是一只的白鹅。要求用上本课的词语两至三个。
2、总结:作者因为白鹅的勇敢、有趣和可爱而对这高傲的动物产生了喜爱之情,其实,对一样自己喜欢的事物,不一定要口口声声说喜欢,课文中,作者没有说过一句喜欢,但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你也喜欢白鹅吗?
五、作业
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吗。请认真观察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13、白鹅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叫声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第二篇:白鹅教学设计
个人练课材料
13《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台口小学 王照奎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
3、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来表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经典诵读(柳钰莹)——课件展示
(1)《咏鹅 》(2)《题西林壁》(3)《游山西村》
2、谈话。诗人笔下的山奇妙,诗人笔下的人厚道,诗人笔下的鹅更了不起。下面我们就走进大作家丰子恺《白鹅》这篇课文吧!3.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评学
1、自学提示
(一):(1)快速通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生字、词语的音;(2)把读会的地方与同学交流交流;(3))不会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讨论讨论。
2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课件展示生字词)读读,记记,说说。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自我剖析: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看图并结合课文说说这只鹅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文中哪个词用的好,哪个句子写的好,哪句话是作者的感受?
小组交流:(指名或自由说)伸长头颈
结合板书: 姿态
左顾右盼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它与第一自然段的联系。
4.老师这里也有几句话(课件展示第有关话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说说吧!
5.读中讨论:
(1)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句中的大鸟为什么用引号?哪个字表现了作者对这白鹅的喜欢?)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句中的哪个词表现了作者对这白鹅赞美?)交流后板书: 高傲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顺着上面哪句话来写的?有提到了下面要写到什么内容?)读文中的提示语,讨论交流结合并板书:叫声 步态 吃相
6.自读文中的提示语,说说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自我剖析: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三、互学
1.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下面我们围绕学习提示来分组学习3、4自然段。
2.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出重点词句在小组内交流。(2课文又是怎样把鹅的步态特点写具体的呢?找出重点词句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
(一):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1)严肃郑重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2)忠诚 尽职 勇敢
4.交流汇报
(二)写鹅的步态作者把它与什么相比较?又把鹅走路的样子比作了什么? 相机板书:(1)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2)稳重 胆大
5、老师小结: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走路稳重,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忠诚、尽职、勇敢、稳重。胆大。这就是作者所用到的写作方法,我们慢慢来学吧!关于鹅的吃相作者写的更详细,更具体,下节课我们再去共同学习吧!
6、学生自我总结,说说这节学习收获和快乐。
四、当堂检测。(见检测题)
1、读拼音,写词语。
yán lì shì hòu jīnɡ jù wǎn cān tǎnɡ ruò
()()
()()()
2、比一比,组词语。
颈()厉()剧()尚()侍()饮()领()历()据()倘()待()吹()
3、补充词语。
局()不安
()不相让
()长而去
不()其烦 步()急()从()不()大()大()自()自()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鹅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和()上。(2)描写鹅叫声的词语有()。(3)描写鹅步态的词语有()。板书设计:
伸长头颈
姿态
左顾右盼
忠诚
严肃郑重
尽职 高傲
叫声
厉声叫嚣
勇敢
引吭大叫
稳重
步调从容
胆大
步态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吃相
一丝不苟
第三篇:《白鹅》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倘若、侍侯、脾气、邻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三分钟说话:有关动物的片段。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个谜语好吗?多媒体课件出示: 猜谜语
头戴红顶帽,身穿白布袄。走路像摇船,说话像驴叫。打一动物()
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乡下,看看真正的白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把鹅请出来吧!(播放乡下白鹅的视频)
你能用哪些词语或句子形容视频中的这些白鹅?(生交流,老师相机点评、引导)
2、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好!著名作家丰子恺把自己家的鹅画了下来,出示课件白鹅图片。丰老先生笔下的白鹅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板书课题:白鹅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丰子恺老先生吧 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3)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范读,注意预习时难读的字音。(课件出示范文朗读)2.再读文,把画住的词语多读几遍。3.课件出示词语,读生字、新词: 4.学生自由读、开火车领读。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5.知道什么是“净角”吗?(出示课件5 “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é”,而不是“jiǎo”。
6.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7.开火车读文。
三、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交流:(出示课件6)
提问:文章写白鹅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从鹅的形状、叫声、步态、吃饭、贡献等方面来写。)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2.填空: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白鹅。
(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3.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把自己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把感受和体会批注在旁边。
六、写字
课件出示本课两难写字:蹲、餐
1.认读、组词并说话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占格 3.看范写,学生书空
第四篇:白鹅教学设计
13、《白鹅》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鹅的特点,并重点体会“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一句,体会作者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得妙趣横生才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语进行写作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2、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学生家里是否养过小动物,有没有留心观察过它们。(请两三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说说)。提示学生说出“鹅”,问问学生对鹅的了解有多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师谈话过渡新知。
3、板书课题,生读,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检查预习情况;
2、不同形式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逐段读,注意咬字清晰,读得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读完课文,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以前学过的词语来形容文中的白鹅。
3、课文中有哪些词语是描写白鹅高傲的?让学生找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自己读一读,随机板书。
四、学会品读句,领会白鹅高傲的含义
1、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白鹅姿态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设计意图:从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词中体会白鹅的高傲。),3、抓住对比的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狗的狂吠是怎样的?在这里写的是白鹅的叫声,为什么又写狗的狂吠呢? 学生思考:则是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加深对对比写作方法的理解。体会白鹅的高傲。)
提问:通过这样的比较,你对这只白鹅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只尽职、勇敢的白鹅)作者喜欢这只白鹅吗?
(设计意图:留下悬念,维持学生的兴趣,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巩固生字词
1、再次出示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学生找出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说说怎样记忆方法。
六、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给爸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齐读生字,教师纠正读音;
开火车读、分小组读、指名读,从多方面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提问。
2、课文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鹅的高傲的呢?(生答师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学会品词品句,再识高傲
1、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要求: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本段描写白鹅步态高傲的词语或者句子,自己读一读。
2、请找到的同学说一说,并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3、抓住本段的过渡句进行教学——“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4、把握对比的写作手法进行教学
问题: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的妙处在哪里?(对比手法,更加突出白鹅步态的高傲)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白鹅的吃相部分(课文5-7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鹅的吃相怎么样?它需要的食料有哪些?
2、用横线划出描写白鹅吃相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仔细品读,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①鹅的食料有哪些?
②这么多食料,它是怎么吃的? 请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先···再···然后”说说这组关联词语的作用(是白鹅的吃饭的一系列动作更加连贯,更加形象)③“奢侈”是什么意思?(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这里说这只白鹅的食料并不奢侈,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白鹅具有怎样的品质?(朴实)作者喜爱这只白鹅吗?
④课文中用了那些词语来形容白鹅的吃相? ⑤鹅的吃相好笑在哪里?请在课文中找一找。
鹅在吃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狗来偷食)请学生来扮演偷食的狗和生气的鹅老爷。抓住“鹅老爷”一词,作者为何这样称呼?作者对这只白鹅有着怎样的感情?
四、把握情感主线,贯通课文
把握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仿照本文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叫声
厉声叫嚣
13、白鹅
高傲的动物
步态
步态从容
大模大样
吃相
三板一眼
一丝不苟
架子十足
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感到因学生较多,没有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课文读的少一些。在指导读中还有所不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方面,我没有起到示范作用,在品词品句方面还欠扎实,有待改进。
虽然我在课前预想达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效果,我也努力想达成心中想的教学效果,可上完了这堂课,自己认真反思,才发现问题不少:一方面可能太想把课上得实在,另一方面,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没有更深入地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对话,从而使得自己对教学未能形成一个更清晰、明确的把握,当瞬息万变的课堂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不能灵活引导,智慧处理;再一个就是师生的朗读水平较差。并没有读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的感情,有些句子的朗读还有所欠缺,要更进一步练习朗诵才好。
第五篇:《白鹅》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
教学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高傲、厉声呵斥、引吭大叫”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能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进入课文情境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它来了!(出示白鹅走路、吃饭的图片)
2、你想说些什么?(觉得这白鹅怎么样)有没有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咏鹅》?(齐背)
3、这白鹅如此可爱,所以人们喜欢它;骆宾王歌咏它;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更是用画笔和生动的语言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白鹅》。(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了解作者。
(1)想了解丰子恺先生吗?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出示丰子恺生平简介)
(2)自己读文字介绍。
(3)读了关于丰子恺先生的简介,你了解到什么? 过渡:是啊,丰子恺先生一生成绩最突出的就是他的散文,《白鹅》就是其中一篇。那么在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识“高傲”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读完以后想一想,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学)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课文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2)在检查完学生字词的读音后,对一组多音字(从、角、相)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点?分别是哪几个?谁来说?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并且用它来组组词。老师这里也给这三个多音字组了词,我们一起读一谝。
三、抓“傲”理脉络
1、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同学们对白鹅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丰子恺先生对白鹅的印象是怎样的,找到并划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交流后齐读)
3、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自由读第1自然段。
4、具体表现在哪里?(生圈划有关的词语后交流)
5、想想刚才看过的有关图片,看看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才好?可边练边做动作。
6、生练读。指名读。师激趣引导再读: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丰子恺先生,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受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画面边再读读。
7、听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这个高傲的动物。生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而鹅的高傲不仅表现在姿态上,更表现在„„(板书:叫声、步态、吃相)这是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齐读)
8、那么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读读书上的小云,它告诉你什么?从它的提问中你知道了什么?“鹅的高傲”连接了哪一小节?“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又是后面四小节内容的概括,用一个“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起读这一小节。大家把“承上启下”作用写在第二自然段旁边。
9、小结:老师让你们在书上圈这个写那个,这叫批注,及时在书中作批注,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家今后要多尝试,在重要的地方圈点勾画,还可写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四、挖“傲”赏词语
1、丰子恺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白鹅的叫声呢?请你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高傲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反馈交流:(当学生说到“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时点击课件,出现红字)
“厉声呵斥”:
①为什么认为这个词语表现白鹅的高傲?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那么说话严厉、大声斥责本应是人的动作,这里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那么把白鹅当人,他会怎样训斥别人呢?带着自己的感受试读。
②谁来读读这句话?厉声呵斥时的态度是很凶的,让我们一起用凶恶、生气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厉声叫嚣”: ①找到了这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那么你说说白鹅好象在怎样厉声叫嚣啊?
②大家看这个“嚣”,中间是一个页,表示人怒气冲天时候的样子,那么人生气的时候是忍不住大喊打叫,就好像有许多人在吵闹,大声喧哗。
③那么这时候白鹅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谁能用很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男女生读)
“引吭大叫”:
①鹅是怎样引吭大叫的?想不想听一听啊?(放鹅叫和狗叫的声效)。听了这声音,让你有什么感受?“不亚于”怎么理解?
②引吭大叫说明鹅很凶,让我们一起用很凶的语气读读这句话。(试读,齐读)
3、想象写话:如果鹅也会说汉语的话,你们猜猜,它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
我是“鹅语”小翻译:
凡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好像在说:“。”
篱笆外有人走路,鹅引吭大叫,好像在说:“。”)
4、写后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5、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感受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他的叫声中进一步体会鹅的高傲和尽职。(指名读,评价)
6、升华“高傲”,体会作者对白鹅赞美之情。
(1)正因为白鹅很凶,努力不让生人进,别的动物看到生人早就逃跑,它却会厉声叫嚣,所以就看出它的勇敢。正因为它勇敢,才能看守门户,使它的作用不亚于狗。狗给人的感觉是忠诚、尽职的,鹅也同样是尽职、忠诚的。(板书:尽职忠诚)
(2)小结:同学们,我们读书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上写这只鹅很凶,很高傲,实际上是在赞扬它非常勇敢,对主人非常忠诚、尽职。
(3)我们再来夸夸白鹅,感觉肯定不一样。带着感情来读读作者的赞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拓展延伸
1、先生初见白鹅时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现在你觉得这句话中仅仅是说白鹅的高傲吗?你认为这还是一只怎样的白鹅?
2、小结: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白鹅叫声和步态的高傲,以及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鹅的吃相更有趣。下节课再细细体会。
3、文章中有很多描写生动有趣的词句,让我们拿出笔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吧。
《白鹅》教学反思
高艳玲
如果说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那么对文本中出现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则是“底线”中的“底线”。倘若学生连课文中的词语也不理解,那么又如何去感悟文本呢?《白鹅》一文中出现的词语颇多,细数一下,竟然超出了三十个,且以四字词语居多,光表示白鹅叫声的词就有“严肃郑重”、“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还有诸如“净角”这样的专业术语,“高傲”等词语更是明贬实褒,如果仅仅停留在会读的水平,无疑会给理解文本造成障碍,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因词而异,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间、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织就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让词语在阅读教学中涌动生命的灵性。
词语生存的环境就是它所在的文本,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词语放到整个课文中,引导学生在潜心研读课文的同时,汲得对词语的整体感悟。
一树一菩提,一“词”一世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尽办法,让词语教学能成为阅读教学之树中的一片生机勃勃的叶子。
《白鹅》教学案例及反思
本节课要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按三个环节学习即:阅读环节——解读环节——拓展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案例1]:
师:昨天布置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鹅的资料,现在上来交流。
生1:我和表哥一起上网下载了几张鹅的彩色图片,早上刚刚打印出来。
师:太好了,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在网上查找这些图片的? 生1拿着墨汁未干的彩图在教室里走一圈,让同学观看她手中鹅的图片,引来同学羡慕的眼光。大家争着看着这几只形态各异的鹅。它们有的雪白;有的灰白混合;有的黑白混合,漂亮极了。这个同学生简要地介绍自己查找的过程及步骤。
生2:我也上网去查到一些有关白鹅的资料,还有一则有关鹅的故事《白鹅救罗马》。
生3:我从家里找到了爸爸收藏品:那是一幅画家画的“鹅”图,还配上诗歌呢!(说着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生4:我有集邮的习惯,我查阅了集邮册,其中有一套邮票是有关鹅的。
生5:我查到了有关鹅的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我讲给大家听听。(这位同学认真地讲起了成语故事)
学生身上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就看教师如何去开采挖掘,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们查找到这么多的材料,这是我没料到的。[案例2]:
当上到拓展环节时,教师提出问题:作者笔下的白鹅他很喜欢,你们喜欢白鹅吗?从全班喊出的声音中,我听清了有相当一部分同说不喜欢。这是我没设想到的,写得这么生动的文学作品,居然学生说不喜欢?这与我原先设想的“喜欢”不一样。此时此刻,教学机智让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我把学生分成两种:一种是持
“喜欢”态度的,另一种是持“不喜欢”态度的,然后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辩论赛,顿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生1:我不喜欢白鹅,因为它只是一只家禽,吃饭时却一副大爷的样子,非要一口泥一口水一口饭这样配着吃,惹得狗、鸡都来偷饭吃。这样非要一个人去伺候它吃饭,太傲慢了!
生2:我喜欢白鹅恰恰是它吃饭的样子。虽然它只是只家禽,但就是有这种能量让人伺候它吃饭,否则大声呵斥。也许它吃泥也要选地方,那个地方的泥或许好吃一些,所以非要到那个地方去吃。我还喜欢它无论对谁都是大声呵斥,不偏不倚,不像狗,见了主人就摇头摆尾,一幅哈叭狗的样子。(哄堂大笑)
生1:我不喜欢它不忠诚,主人喂养它,它却大声呵斥,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阵大笑)
生2:这是它生性傲慢的表现,它虽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虽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直。
生1:我不喜欢它临死了还不跑,站着咬人。其实正象作者说的:这傲慢是狂妄的,家禽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最容易抓住的也无过于鹅。
生2(急切的语气):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白鹅临死了还不忘咬人一口,这表示它的坚强不屈,好像我们的革命战士。(哄堂大笑)生1(支支吾吾):„„(同组的有点失望)生2(高兴地):我喜欢白鹅还因为它的肉很好吃,听妈妈说鹅肉还可治风湿病呢!它的羽毛可以做成扇子。
同组的同学着急地补充:听说它的“鹅内金”还可以做为药引呢!
两个同学在争论的过程中,我很激动,处于学生中的一员。显然,“喜欢”的一方占了上方。我及时收住,否则不知争辩到何时。师(欣喜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不喜欢一种事物是个人的自由。所谓“人是可爱才显得美”,你们眼中的白鹅太可爱了,因此,白鹅的一身都是宝。[反思]: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方式。现在,单靠教师的传授,教材的知识已经
远远不够学生学习了,一个人怎和全班几十位同学的智慧相比呢?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点燃,将碰撞出智慧与耀眼的光芒。因此,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运用来自于学生、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利用,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