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1: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临西县尖冢校区课题主持人:孟德林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离家乡,都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为了操持家庭,培养孩子,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或是与他们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或是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比较少,无法享受到父母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是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无法真正负担起教育管理孩子的重任,他们只知道疼爱孩子,对孩子溺爱有加,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却不知道怎么管教,或只知道关心生活,不关心学习、心理的需求,总是用传统的目光来看待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得到太多的自由,使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教的真空状态,因此,此类学生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而他们大多数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孤僻、不合群、好说谎、报复性强,逆反心理强,迷恋网吧,对监护人或者教师的批评,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留守儿童真凄凉,平日难见爹和娘,放学回家忙家务,夜里梦中唤爹娘。”这是不少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印象。留守儿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多,涉及面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留守儿童工作十分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曾深入基层专门看望农村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学术界也开展了很多研究。但研究方法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教育和学习现状研究多,心理状况研究少;区域性研究多,全国范围研究少;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多,城乡儿童以及留守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少。在关爱留守

儿童实践方面,各地实践措施多,但对措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及长效机制的研究少。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全面考虑儿童生存发展需求的多面性与特点,本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 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2010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监护人情况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定性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

——按年龄分层,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幼儿(0-5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4周岁)和大龄儿童(15-17周岁)三个部分,了解其各自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

——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认识并揭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需求的性别差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研究为基础,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通过定性研究了解不同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政策制度环境,探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需求的对策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爱。而作为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认真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努力探索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使留守儿童享受到同其他同龄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

爱,利用“留守”这一特殊资源,教育他们学会自理、自强、自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坚韧、独立的个性,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其实践价值在于为学校、老师、家长提供改进的策略,即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进行描述、分析、提出解决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参考。事实上,留守儿童的关爱机制应该特别不同一点,比如更多关注心灵、更多了解其家庭状况等,更多师生间、亲子间、父母与老师的沟通。

因此,“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是社会、家庭及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选定这个课题,希望通过探索实践与研究找出比较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的方法,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本课题响应市专项课题研究的精神,选定的内容、范围适中,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研究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的科研小组有许多,但还没有出现多少成果。而且还没有专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成因及对策的。现在我们有市教科所的专家做顾问,县教研室做指导,所以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前景应该非常好。近几年学术界在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上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叶敬忠、潘璐综合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术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需要把握四个要点:父母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居住地和儿童年龄。对于父母外出和儿童居住地,学者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现居住在户口所在地的儿童。然而对于父母外出时间,多数学者要么不提,要么以“长期在外务工”一带而过,未给出明确的时间界定。在一些调查研究中,学者为了操作化需要,对父母外出时间自行界定,如叶敬忠、潘璐以“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6个月及以上”作为界定,段成荣、周福林将外出务工满半年和未满半年的都包括在内,胡枫、李善同将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界定为一年以上。儿童年龄也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要点,吴霓等将此界定为6-16岁,段成荣、周福林认为儿童年龄应为14周岁以下,叶敬忠、潘璐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其界定为“18岁以下”。关于年龄,不但学术界有争议,官方口径也不一致,如全国妇联界定在17周岁以下,统计局主要统计15岁以下的儿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关爱行动便是“应对”思维的具体表现。当前的各种行动大多处于

探索阶段,尚未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行动做一清晰的梳理与评价,一些社会支持行动存在一定的盲从性,一些社会支持主体的职责也存在模糊与不明确。与“户籍说”、“三农根源说”、“政府责任说”、“国民教育体系说”等观点不同,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被称为“关爱说”。对目前开展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进行汇总与梳理,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的关爱主体提供了对策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实践与研究寻求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的方法,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促进社会、家庭及学校教师,去研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

此课题分三部分进行。先期由王英、蔡红梅老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整理。然后由陶毅、薛克波、王秀芹老师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研讨。最后由孟德林、陶毅老师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整理原始资料并撰写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法。以实际调查采访为主,以口头交谈为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采访留守儿童及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等,调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现状,归纳存在问题,探求解决方法。

2、观察法。该方法贯穿适中,用于了解留守儿童现实生活的状况。

3、经验总结法。以实际调查采访的形式调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

4、教育实践法。深入探究搞好教育实验的设计,认真做好变量分析及其操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4月)

(1)拟定完善课题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对象;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第二阶段:调查了解、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

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现有生活状况,并分班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各班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

1、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012年12月—2013年6月)

1、各参研教师按研究方案进行研究。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个案评比等活

动,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

2、定期进行阶段小结。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

1、原始资料积累,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2、总结研究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主研:孟德林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

和实施与管理

陶毅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与管理

王英临西县尖冢校区骨干教师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及研究成果的表述

参研:邢桂梅蔡红梅薛克波王秀芹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研讨结题报告。

2、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研究中,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整理,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的现状,分析造成分析造成缺乏关爱的因素和问题。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寻求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方法,让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课题组人员都是曾获县级优秀,县级模范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课题组人员准备利用节假日,开展课题所需的调查、家访资料查询,编辑整理等工作。

3、课题组所需的经费、设备、资料经校委会研究由校方承担。

参考文献:

[1]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张丽芳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方式的研究 [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

杂志2006(4)

[3]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期刊论文]-人口研究2005(1)

[4]王玉琼;马新丽;王田舍 留守儿童问题 [期刊论文]-中国统计2005(01)

[5]叶敬忠、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城市化进行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儿童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留守儿童在家大部分由祖辈或亲戚托管。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达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教育,加上祖辈、亲戚情感溺爱和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时由于隔代教育弊病颇多,许多留守儿童萌生了“自己不如别人”、“被人遗弃”的思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顺利的健康成长。

从农村留守儿童在我校的表现来看,有一些留守儿童各方面的表现令师生称赞,但是 “留守儿童”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性格孤僻,感情淡漠,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心理健康发展受阻,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2.学习成绩不佳,学习没有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思进取、自由散漫、辍学现象严重。3.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4.存在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

面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重视,心理上的关爱;把握留守儿童思想脉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就我们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校关爱。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所以我们要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优势,将“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工作具体做到位。我校有留守儿童340人,我校历来比较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具体做法有:1.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切实为留守儿童做实事,做他们乐于接受的事,细心观察留守儿童的言行,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贴近“留守儿童”。防止教师、同学歧视留守儿童,严禁教师以任何理由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2.不使用不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给留守儿童施加心理压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充分利用有效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3.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成长记录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内容上要突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建议,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4.避免部分儿童与社会上不良少年接触,使留守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有序进行,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使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5.学校让每位老师与相应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做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老师,对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引导,使留守的孩子们有较好的亲情和教育补偿。比如我们有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留守儿童洗头发或指导他们讲卫生等生活小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爱与关心。6.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教师同学接触的机会,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书画比赛、文艺活动等,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7.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据我们了解多数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祖辈教导,或顶撞祖辈,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有些留守儿童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等诸多问题,如果不加强其纠正的话,留守儿童很容易就会发展成“问题儿童”,因此我校经常对留守儿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道德观,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也是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点。

二、家庭关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整天都“望”着子女成才,却忽略了正确的引导教育,常常会事与愿违。1.家长要转变观念,切实负担起责任,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平时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并尽量多地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与机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情感上多给孩子慰藉。2.农村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溺爱或过分严格。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做了好事,应予以适当精神鼓励,若是犯了错,万不可拳脚相加,要多分析、引导、沟通,从思想道德上进行教育。3.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不在身边的亲情和温暖,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三、自我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和社会的关心、爱护与正确引导密不可分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教孩子掌握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教育,学校、家长应密切配合,鼓励留守儿童努力学习,在不断完善自我个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心理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这样,便能很好地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并发挥其自主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锻炼留守儿童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和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甚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学校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真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官田乡中心小学

2017年3月29日

第三篇: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吉林市第二十二中学校

韩东梅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在农村小学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所教的班有一位学生叫柳宏斌,他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写,学习成绩老上不去,我耐心教育他,他当耳边风。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 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课堂上鼓励他举手发言,课间组织学生和他做游戏……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班里还有一位学生名张冬月,他幼年丧父,他与常年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难,得知这情况,我给她送去书包、铅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同时学校还发动学生为他捐款。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

梁秋丽是我班的一位女同学,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寄养 在亲戚家,而且父母因关系不和正在闹离婚,这个女孩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养成不好的习惯,学习成绩也不好,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在这个年龄女孩身上的事情,我和科任老师经常鼓励她打电话给父母,让电话传递家庭的温暖,慢慢引导她向好的方向发展。使她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班级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 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班主任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第四篇: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浮梁县仙槎学校

黄国平

在我国社会城市化进行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儿童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留守儿童在家大部分由祖辈或亲戚托管。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达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和教育,加上祖辈、亲戚情感溺爱和教育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时由于隔代教育弊病颇多,许多留守儿童萌生了“自己不如别人”、“被人遗弃”的思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顺利的健康成长。

一、从农村留守儿童在我校的表现来看,有一些留守儿童各方面的表现令师生称赞,但是 “留守儿童”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性格孤僻,感情淡漠,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心理健康发展受阻,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2.学习成绩不佳,学习没有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思进取、自由散漫、辍学现象严重。3.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4.存在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面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各级政府和学校都必须给予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重视,心理上的关爱;把握留守儿童思想脉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校关爱:学校是孕育人才的基地,是承载梦想的摇篮,是撒播爱心的殿堂。所以农村中小学要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优势,将“关爱留守儿童”这一工作具体做到位。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有留守儿童近二百人,我校历来比较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具体做法有:1.针对他们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切实为留守儿童做实事,做他们乐于接受的事,细心观察留守儿童的言行,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贴近“留守儿童”。防止教师、同学歧视留守儿童,严禁教师以任何理由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2.不使用不恰当的教学评价方式给留守儿童施加心理压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充分利用有效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3.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成长记录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内容上要突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建议,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避免部分儿童与社会上不良少年接触,使留守儿童日常的学习生活都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有序进行,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的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使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4.班主任经常对走读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更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让各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自班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老师,对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引导.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鼓励,多运用先进事例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逐步培养孩子道德成长意识,使留守的孩子们有较好的亲情和教育补偿。5.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如果在学校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很容易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问题,老师是学生的父母,如果老师都不能以像父母的感情来对态自己孩子的话,就会很明显给学生加重心理上的负担。老师应该从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加大对学生的辅导。我校要求全体老师们特别要关爱“留守”的学生,因为他们远离父母,要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感到老师的亲切,让他们感到老师就像父母一样,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到生活的愉快,把学校看做他们的家庭。6.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教师接触的机会,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书画比赛、文艺活动等,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7.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据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统计资料显示:60%的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祖辈教导,或顶撞祖辈,或行为不端,我行我素。有些留守儿童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出现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等诸多问题,如果不加强其纠正的话,留守儿童很容易就会发展成“问题儿童”,因此我校经常对留守儿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道德观,正确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也是我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点。

三、政府关爱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更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也应该从经济、政策、教育上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1.政府部门应出台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解决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的受教育问题,让农村孩子不再留守,可以跟着父母一起进城,既可以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又能够接受较好的教育;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2.为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就业条件,农民工的基本技能在很大程度上都比较欠缺,就业的前景很不乐观,往往都是以体力活为主,加强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条件,有助于改善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经济生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经济生活空间。3.政府要在社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让社会各种力量为保护留守儿童的利益,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

四、家庭关爱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整天都“望”着子女成才,却忽略了正确的引导教育,常常会事与愿违。因为为人之父母,就应当从现在起给“留守”在家的孩子更多关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上。1.家长要转变观念,切实负担起责任,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平时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并尽量多地与孩子联系,创造更多的时间与机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情感上多给孩子慰藉。2.农村父母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溺爱或过分严格。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做了好事,应予以适当精神鼓励,若是犯了错,万不可拳脚相加,要多分析、引导、沟通,从思想道德上进行教育。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不在身边的亲情和温暖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要让孩子体会到不在身边的亲情和温暖,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防止其滋生消极的思想倾向。 

五、自我关爱 :留守儿童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和社会的关心、爱护与正确引导密不可分的,“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教孩子掌握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教育,学校、家长应密切配合,鼓励留守儿童努力学习,在不断完善自我个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心理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这样,便能很好地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水平,并发挥其自主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锻炼留守儿童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信心。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和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甚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爱留守儿童不仅是政府和学校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共同的期待给了我们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追求给了我们共同的渴望。我们绝不能让一个“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孩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真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的实施意见

各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县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也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切实解决留守儿童中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等问题,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我县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以“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原则,以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指导基层和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家长为重点,加强农村留

规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抓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因此,各校要提高认识,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中去。

三、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一)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只有加强联系与配合,才能共同开展好各项工作。要在强化学校为主体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以下五大网络:一要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二要建立以教职员工(包含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学校帮扶网络,加强学校、临时监护人、法定监护人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建立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三要建立以群众、社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护网络,在思想、生活上给予关心,扶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四要建立以司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二)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1、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多渠道沟通

(1)开展谈心活动和家访工作。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班主任应建立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制度,任课教师也要结合学习情况经常开展谈心活动,用爱心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胜似父母、学校胜似家庭。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报孩子学习、生活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每次家访后均要写出有质量的家访报告。

(2)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要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并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开

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网站或博客,为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辅导和咨询服务。

(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各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小学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关闭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杜绝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和一些社会娱乐场所。

2、建立留守儿童利益维护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开通热线电话,或建立网上论坛和博客、QQ聊天等形式,听取留守儿童倾诉、投诉和建议。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托现有的司法部门和其他社会法律援助渠道,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3、加强“五老”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好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特殊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监督工作。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五)建立留守儿童服务机制

1、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各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弥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情感缺失,家教不足,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

儿童的政策措施,反映工作成果。

4、设置“亲情聊天室”、“亲情电话室”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搭建沟通平台。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和学校的办公设备设施,在校内设置“亲情聊天室”。留守儿童可以在“亲情聊天室”和外务工的父母视频上见面、对话,同时老师也借此机会直接与学生尊长沟通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等。

5、开展“社会妈妈”“爱心妈妈”结队活动。利用“三八”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母爱精神,组织开展“社会妈妈”“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学习、进步,生活幸福,思想道德健康,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六)开好表彰会,树立好典型。

每年12月份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表彰大会,表彰我县“十佳留守儿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单位和“留守儿童之家”“优秀示范点”“优秀心理辅导员”等。通过表彰,及时总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典型指导和推动工作,促进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七)坚持三个结合,做好关爱工作。

优势,利用各类宣传阵地,精心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表彰和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宣传教育,在社会上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附表: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渠县望江乡中心学校 郑卫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四川省常年外出民工达1400万人左右,加上短期务工的已超过2000万人。......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探讨 雷秋菊 论文摘要: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摘要]:针对农村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思路大全

    《农村初中爱心教育策略研究》之学会关爱 中江县石龙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思路 中江县石龙中心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根据《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属典型的丘区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精选5篇)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2009-12-27 16:23:30| 分类: 教师风采|举报|字号 订阅 如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二郎中学政史组 郑鹏飞 在二郎中学任教这半年以来,对我所在的这个乡镇留守......

    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探索

    天祝县农村初中健全和创新 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探索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天祝县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2】GSG424)......

    大门中学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秦州区大门中学 对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的关爱机制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着力实施“爱心”工程,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