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4 11:5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

第一篇: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设计

江安县东城小学叶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

2.引导学生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在习作训练中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

4.培养学生习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恰当的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写人,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并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交流: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

2、创设情境:讲一个不爱写作文同学的故事,找出他身上具有的特点。

二、范文引路,写法指导。

1、继续讲述这个小男孩的故事,引导学生帮助他寻找生活中有特点的人。

2、出示例文《唠叨妈妈》。

(1)怎样让文中的妈妈变得唠叨起来。

(2)指导学生用写人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更鲜明。

3、出示题目《我们班的“大嘴花”》。

(1)猜猜看,文中写得是人物哪方面的特点?

(2)补充说话练习:“大家都说他的嘴巴应该拉上一条拉链啦!”

(3)出示例文,总结写作方法。

4、感受好题目对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三、出示要求,确定材料。

1、出示写作要求。(理解“鲜明”的意思)

2、现在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在生活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具有哪方面的特点?亲人、同学、朋友、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

3、生交流,老师随机指导。

四、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篇:《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习作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之中,发现其鲜明的特点。

2、学习如何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方法写出鲜明的人物特点。课前准备:

1、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个人,通过对这个人及其周围人的询问,了解其某方面的特点,并做好记录。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想人物明特点

师:同学们,上个周我们班开展了“人物竞猜”活动,大家兴趣盎然,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还不断追问我什么时候能再来一次?今天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再来一次?(生答)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描述,看能不能又快又准地猜出人物,猜出后可以大声喊出他的名字。师:看看第一个粉墨登场的是谁?(出示幻灯片)(生猜)师:谁能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一下猪八戒的特点吗?(生答)

师:是呀,真是一只()的猪八戒!准备好了,第二个人物马上要上场了,开始!(出示幻灯片)(生猜)

师:你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武松的特点呢?(生答)

师:对,再凶猛的老虎遇到武松都得遭殃了。接下来这个人物可能是某些同学的偶像了,是谁呢?(出示幻灯片)(生猜)

师:我们班哪些同学看过哈里波特?(生举手)(指名)请你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一下他的特点?(生回答)

师:是呀,如果能有这样一把神奇的飞天扫帚该多好啊!

师:来看看最后一个隆重登场的是谁?(出示幻灯片)(生猜)

师:一起告诉老师,用哪个词来描述诸葛亮的特点最合适呀?(生答)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瞧,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对你们竖起了大拇指,夸你们今天表现很好!他还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这些人物猜出来的?(生答)

遵义市老城小学 居雅静 师:这些人与众不同,特点鲜明,才被你们一猜就中。今天我们也要来写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揭题)(板书: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二、观看视频说特点

师:昨天儿童节,老师没有送什么礼物给大家,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人,让你们乐一乐。请大家认真看,仔细观察,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播放视频)生:观看视频

师:请说说视频中的小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答)

师:这个小男孩因为贪吃、贪睡、可爱而让人难忘,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男孩这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你见到过哪些特点鲜明的人呢?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多。(生答)

师: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特点鲜明的人啊!同学们,其实特点无好坏,胖是特点,瘦也是特点,热爱读书是特点,贪玩懒惰也是特点,只要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就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三、人物快照品特点(1—3:17分钟左右)

师:我们班上不是也有很多特点鲜明的人吗?(出示幻灯片)

师:(读)你觉得这位同学有什么特点?(生答)师:老师抓住了她的哪些方面来描写呢?(生答)(相机板书:动作、语言)

师:这位()的同学是谁呢?(学生说)(出示幻灯片)

师:嗯,大家从谢云霞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受到了她的特点。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幻灯片)(指名读)

师:这段描写老师是抓住了人物的哪方面来写的?(生答)(相机板书:外貌)师: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生答)师:这个女孩是谁呢?(生答)(出示幻灯片)

师:真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请同学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写的这个同学有什么特点?是抓住了他的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生答)师:那这位擅长跑步的同学是谁呢?(生答,出示幻灯片)师:是啊,老师抓住了同学们的动作、语言、外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很多作家也通过许多写人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出示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回忆,作家徐光耀通过人物的哪些描写来表现了小嘎子的敏捷、富有心计?(生答,相机板书:心理)

师:(出示幻灯片)这又是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哪个人物?(生答)师:托德有什么特点?(生答)师:他的见钱眼开,势利,都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生答,相机板书:神态)师:在描写他的神态时,作者还这样写到:“就像„„”,这是运用了一种什么方法?(相机板书:修辞)

师:同学们,我们从三年级就开始写人,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我们中年段学习的这些写人的方法,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到了高年段,写人的习作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得把人物特点写鲜明,那这么多方法,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呢?(指名试说)

四、例文赏析思特点(4:8分钟左右)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尝试,写了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出示题目)(幻灯片)

师: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已经知道我定准了要写的人是(奶奶),我想表现奶奶的哪一个特点?(唠叨 出示幻灯片)看来,在进行本次习作之前我们首先要定准人物。(相机板书:定准人物)定准人物也就是找准了特点,确定了习作的中心。请同学们猜猜接下来我会运用哪些方法来突出奶奶的特点呢?(学生猜)

(出示例文)

师:下面让我们来合作读一读例文,读完后,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评一评我这样写好不好?有没有把人物特点写鲜明?(师生合作读文)

学生评价,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点评要渗透:围绕奶奶的特点,老师着重运用了什么描写?要把人物特点写鲜明,一定要抓住最能突出特点的地方来写,要详略得当。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进行细致观察。)(相机板书:用准方法)

师小结:写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地方,运用恰当的方法,详略得当地进行描写,当然还可以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和好词佳句,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才能真正地“活”起来。(相机板书:活)

五、学以致用写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面说一说(出示幻灯片)(四人小组交流)

学生派代表汇报交流,老师点拨指导。(相机板书:选准事例)

(点拨一定要围绕“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鲜明”来进行。)(小组说、交流:6分钟左右)

师: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让我们把它写下来吧。(幻灯片出示)(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学生练写)(6分钟左右)学生片段展示,师生、生生互评。(3分钟左右)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正确运用描写人的方法,突出人物的鲜明特点,如果你能给写的片段加上开头、结尾和一个新颖的题目,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出来了。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善今天的习作。

七、板书设计

第三篇: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教学设计范文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能够抓住生活中人物的不同特点,懂得通过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

懂得通过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明确要求:

导入:同学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接触了许多古典名著,我说名著中某个人物的典型形象,你猜一猜这人是谁,快速抢答。

1.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

2.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猪八戒)

3.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鲁智深)

4.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刘备)5.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张飞)过渡:再几个《俗世奇人》中的人物

6.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

7.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泥人张)

8.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苏七块)

过渡:那么想不想让你笔下的人物特点也鲜明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写特点鲜明的人。

二、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1.出示单元习作要求。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要运用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2.解读习作要求。

三、发现特点,交流汇报

1.用简单的一句话说说身边有特点的人。2.学生交流。3.抽生汇报。

四、得法课内,方法合适 1.《“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板书:语言

2.《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

文摘: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板书:神态 动作

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节选

文摘: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板书:动作 神态 心理 4.《刷子李》节选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此刻,他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板书:动作

侧面描写

小结:由我们刚刚学过的人物描写的课文可知,写人往往要写到动作、神态、语言,还有外貌、心理等,我们要根据人的特点选择合适方法。

5.确定自己的方法

五、先画后说,个性表达 1.结合你想写的人和事,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呢?用习作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写作思路。

2.学生口头作文交流汇报。

(教师简介:于兹坤,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被授予潍坊市小学品德教学 2

能手;潍坊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潍坊市学科育人教学标兵;并荣获潍坊市金点子征集优秀辅导教师;所倡导的《头脑风暴式快乐自主阅读法》《“陌生化”习作教学法》先后被昌邑市政府授予教学成果奖;参与了学校多项课题的研究,并在多次课堂教学中获奖而且有多篇论文分获国家地市级奖励。2014年7月在全国中小学各科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4月在全国个性化教学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2015年潍坊市校长论坛活动中提供公开课,2015年7月在全国中小学各科优质课大赛中再次荣获一等奖。相关事迹在《潍坊教育》及《昌邑新闻》中报道,并且多次受邀到江西、湖北、河南、福建等地提供公开课。

第四篇: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课时

一、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从宏观角度对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所接触,本节课开始学生将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分子的特点;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养成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如:酒精的蒸发,氨水挥发酚酞和的变红实验,装水和装空气注射器的推动,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食品袋内装入少量酒精,把袋内空气赶尽,绑紧塑料袋口,将塑料袋放入80摄氏度的热水中。让学生观察,填写实验报告单。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不见了?”学生们讨论给出结论“例如:酒精蒸发了”教师进一步提问:“是的,液态酒精变成了气态酒精,为什么液态酒精能看到而气态酒精看不到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解释: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我们知道单个微小的粒子不容易看到,但当大量小粒子的聚集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无数的酒精分子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液态酒精,所以液态酒精就是可见的,气态酒精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学生会问那为什么气态酒精无法看到呢?听老师给你们娓娓道来:气态物质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但是分子间离得较远,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所以就看不到气态酒精。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这样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分子的的特点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分子到底有多小呢?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呢?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按照上面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然要五十万年!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要求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花香四溢;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等等都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解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 学生探究活动1:取100 mL酒精和100 mL水,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测量混合后体积,可以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00+100<200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说出各自的看法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学生探究活动: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教师提出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四、板书设计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第五篇: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发展性,生态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是

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四,差异性

个体是发展着的独立的主体,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教学起点和终点,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者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差异是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真正地有所发展,有所成功的基本依据,是推动教学的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倾向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和管理,要设计,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五,开放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时空应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转变,一是开放的人文环境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要向课堂内外开放,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个体知识,社会现实的沟通,三是开放的知识系统,要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与教育教学的渗透融合,要注重吸纳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最新成果,四是开放的教学形式,应从单一传授,灌输式的教学向自主,探究与合作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五是开放的训练内容,要多安排具有多种条件,问题,算法及结果的作业以及项目设计 六,反思性

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上课前的构思,而且是课上课后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要使教学设计展现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融汇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之中,完善于教学之后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思考中,教学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载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1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3、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doc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

    《一个新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一)教师板书课题:一个新家。学生就课题提问。 交流预设: 这个新家指的是什么? 这是谁的新家? 一个新家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说是一个“新”家? 教师......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河北省大名县埝头乡小学 郭士强 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水)的第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1952年初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个苹果》记述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中,尽管干渴的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体贴的战......

    设计一个教学方案

    怎样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设计一个教学方案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份好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前后衔接、逻......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