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

时间:2019-05-14 11: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

第一篇:《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

亲密关系

第一章 关系的要素

01、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1、亲密的性质

2、归属的需要

02、文化的影响

1、变化的原因

2、经历的影响

03、个体的差异的影响

1、性别差异

2、性认同差异

3、人格

4、自我概念和自尊

04、人性的影响

05、互动的影响

06、关系的阴暗面

07、本章总结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我们研究的课题。什么是亲秘关系?它为什么如此重要?然后我们要探索一下亲密关系的一些基本要素:我们继承的文化、我们的个人经历、我们的人格、我们共同的人性以及我们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

为了要了解关系,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亲密关系的性质和重要性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我们有同学、同事,我们会接触商店的服务员,医院的医生,办公室的秘书。我们有朋友,我们也有爱人。本书主要考虑的是后两种伴侣的关系,因为它们是典型的亲密关系。而且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成人的亲密关系(不过在第7章中,我们也将会涉及到儿童的友谊)。

亲密关系的性质

那么,什么是亲密关系?答案可能取决于你问的是谁。因为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多种成分的复杂概念,不过研究人员和普通人都认识到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6个方面与其他的一般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第一,亲密伴侣对对方经常有许多个人的、甚至是秘密的了解。他们共享彼此的经历、爱好、感情以及欲望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大多数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亲密的伴侣关心对方,对对方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感情。

他们的生活也是交错在一起的,无论一方做什么总会影响到对方想要做什么或能够做什么。双方的依赖——一种彼此的需求和影响——是经常的(经常影响彼此)、强烈的(对彼此都有显著的影响)、多元的(影响彼此的方方面面)和持久的(影响彼此很长时间),当关系是相互依赖时,一个人的行为在影响对方时也影响到对方。

由于这种紧密的关系,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常认为他们自己是一对而不是两个可以完全分开的个体,他们表现出高度的互动性,这意味着他们承认双方生活的融合,意识到他们是“我们”而不仅仅是“我”、“她”(他)。事实上,这种从我到我们的外在改变通常意味着一种细腻但是很重要的关系的发展,这是这种发展的一种关键标志,是一对新伴侣第一次意识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依恋。

使得这种紧密关系可以存在的另个一个要素是信任,即相信对方会尊重和善待自己。人们期望这种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当这种信任消失时,他们经常会变成猜疑,从而破坏亲密关系中特有的坦诚和依赖。

最后,亲密关系的伴侣有着对关系的认真的承诺,这就是说他们期望他们的伙伴关系永远持续下去,他们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物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没有这种承诺,曾经有着亲密关系的人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对方的依赖和了解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他们分道扬镳。

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要素都是产生亲密关系所必不可少的,任何一种单独的存在都可能产生亲密的关系。

例如:一对沉闷、不幸福的夫妻可能是互相依赖的,经常协调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但是可能生活在缺少感情、坦诚和信任的心理真空中。这种伙伴关系肯定比一般的关系要紧密,但毋庸置疑的是,双方可能觉得相互之间不如往日那么亲密,即使其他要素还存在。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最满意和最有意义的亲密关系包括以上所有6种特点。如果仅有一些特点存在,那么亲密关系或多或少会逐渐淡化。如不幸福的婚姻经常表现为:在关系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亲密关系的程度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归属的需要

本书侧重于亲密关系,因此我们不可能考虑其他人的各种日常生活的互动。例如,我们不会考虑你的同学关系。我们该不该如此地偏得亲密关系呢?这种偏重到底有没有道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显然,我们与陌生人和其他人的互动都很重要,但亲密关系有其独特之处。事实上,一种强烈而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可能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之一。根据罗伊•鲍迈斯特和马克•利里的研究,如果我们想正常生活的话,我们就需要经常地、愉快地与亲密的伙伴在长期的和充满爱心的关系中进行互动。亲密关系中有种人类的基本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的话,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的归属需要使得“我们感觉与自己有关联的人的固定的交往变得必不可少”。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关系,只有与那些了解和关心我们的人交流和互动才会达到满足。我们并不是说需要很多的亲密关系,有一些基本的亲密关系就足够了。当需要满足后,我们追求更多关系的欲望就会降低(这样,就关系而言,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还包括我们很容易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但很难解除已经存在的社会联系。确实如此,当一个重要的关系出现裂痕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很难想到任何其他事物,这种失魂落魄、垂头丧气表明我们的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想一想,我们为什么用剥夺社会交往的个别监禁来作为对犯人的惩罚,因为对大数人来说,长时期的独处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压抑经历。

事实上,支持归属需要观点的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于对丧失亲密关系的人群的研究,这种丧失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婚姻关系中愤怒和指责的夫妻以及近期离婚的配偶相对于亲密关系幸福的人而言,他们就有可能比有幸福亲密关系的人去世得早。在人一生中,朋友和爱人很少的人相对于有爱心的人而言,死亡率也较高,一项全面综合的研究发现,缺少亲密关系的人比有亲密关系的人死亡的可能性高出2~3倍。

我们亲密关系的质量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婚姻幸福的夫妻比婚姻不幸的夫妻在一年之后的感觉幸福得多,一系列心理上的问题,例如压抑、酗酒、暴食或厌食以及精神分裂也会影响社会需要得到满足的人而不是关系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大致来看,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坏的关系引起了这些问题,无论怎样,缺少亲密关系看来不仅能引起这些问题,还会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糟糕。一般而言,我们的幸福看来取决于我们是如何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的。

为什么我们这么需要亲密关系?我们为什么是如此的社会性动物呢?一种可能性是归属需要本身就是进化的产物。无论这种进化观点是否完全正确,毋庸置疑的是,在21世纪,几乎所有的人都非常关注我们依赖他人的倾向性。当我们没有得到足够的亲密感时,我们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调。我们知道,食物、水等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而归属需要表明亲密感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需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在我们寻求满意的归属感时有那些主要的因素在影响我们所拥有的关系类型。

首先,变化中的文化确立了亲密关系的规范。

文化的影响

……关系学理论专家亚娅•古腾塔格和保罗•西科德认为文化变化的影响不是偶然现象。他们认为,社会规范总是由社会中那些最有势力,拥有经济、政治、法律权力的人来决定的。在我们提到的那些文化中,这些人多数是男性。结果,当男性和女性数目发生变化时,决定关系行为的规范总是向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

这是一个大胆的推测。毕间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妇女的地位提高不少,没人会否认这些变化。但是当性别比(一个简单计算方法看100位女性有多少男性与之相对应。如男比女多,性别比高;否则性别比低)高时,妇女相对就不够了。如果一个男人幸运地得到一个女人,他当然想留住她。第一是鼓励妇人成为家庭主妇,从而在经济上依赖丈夫,第二是反对离婚。反过来,当性另比率低时,妇女较多,男人可能不太想被一个女性束缚住。这样,女性就得工作,推迟结婚……

经历的影响

我们的关系也受到个人的历史和经历的影响,依恋类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年以前,发展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婴儿对其主要的抚育者表现出不同的依赖方式,普遍接受的假设是某些婴儿饥饿或尿床时,他们会发现很快有人关心和保护他们。一个有爱心的抚育者总是在孩子需要时出现。这些小孩就会舒适地享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觉得他人是安全和亲切感的可靠源

泉。结果这些儿童就会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方式:他们喜欢与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信任的关系。

其他儿童就会遭遇到不同的情形。有些孩子发现对他们的关照是不可能预测的而且经常不一致。他们的养护人有时侯非常热情关注,有时侯心不在焉,焦虑,甚至还会看不到他们。这些儿童就会产生对他人冷漠、复杂的情感,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侯(或是否)他们的养护人会回来保护他们。这些儿童就变得紧张和过份依赖,表现出对他人过份的需求。这种依恋类型就叫作焦虑矛盾型。

最后,第三组儿童发现他们的养护人心不在焉,勉为其职,甚至有进侯是敌对很凶狠。这种儿童就意识到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与他人关系上退缩不前,表现出一种回避型的依恋类型。回避型的儿童容易猜忌生疑,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由此看来,早期的人际交往经历影响以后的关系发展。

依恋类型(请在阅读本表结尾部分类型划分之前,做出你的选择)

A、我感觉与别人太接近相对容易,依赖他们以及让他们依赖我都感觉自在。我不会常担心遭人遗弃或别人与我太接近。

B、与别人接近会让我感到不自在,完全相信别人是很困难的,也很难让我依赖别人。如果有人靠得太近,我会紧张。如果爱侣过于亲呢,我会不自在。

C、我发现别人并不愿意像我一样走得过于亲近。我常担心我的伴侣并不是真的爱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了。我想完全地与另外一个人融为一体,而这一欲望常常会把别人吓跑。

A、安全型B、回避型C、焦虑矛盾型

安全型的人比回避和焦虑矛盾型的人对他们的亲密关系满意。回避型的人通常对他人缺乏信心,促使他们尽量回避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而焦虑矛盾型的人寻求关系但担心这种关系不会持久。后两种人比起安全感强的人在亲密关系上就不够放松和不太舒适。

不过我们当然不是童年经历的俘虏,因为我们的依恋类型不断受到我们成人后的经历影响。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那么..........

也可以遗忘掉。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能够也已经在随时改变。一次伤心分手可以使一个安全型的人变得不太安全,一段好的关系也可以使一个回避型的人不再回避。多至三成的人在两年内其依恋类型在两年内都会发生真正的变化,令人欣慰的是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比安全型更容易改变。

无论如何,一旦依恋类型已经确定,也就相对稳定而且持久,也使人们去建立新的关系用来强化已经存在的倾向性。如果坚持孤僻,拒绝相互依赖,回避的人就永远也不会发现有些人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没有大的、新的经历,人们的依恋类型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性质和价值的整体看法看来是由与之有关的经历塑造而成的,无论是好运或厄运,我们最早的关于自己人际价值和他人的可信性的理念来自我们与我们最主要的养育者之间的交往。这些理论就开始了我们信任和恐慌的旅途。这一旅途不会停顿,后期的障碍或同行者的帮助可以引导和改变我们的路经。

我们学习到的依恋类型可以随时间而改变或无限持续,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决定将要参与什么样的人际交往引起的经历。

第二篇:《浣 溪 沙》 作者:晏殊

《浣 溪 沙》 作者:晏殊

《浣 溪 沙》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简介】

晏殊(公元991-1055)字同叔。诗属“西昆体”,词风承袭五代词人冯延巳,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字句浅释】

题解:这是作者最有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流利圆转、明白如话,意蕴深广、富於哲理。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因对仗工巧流利、富於内涵而成为千古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卓人月在《词统》中论及此联时,说“实处易工,虚处难工,对法之妙无两”。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说,所谓“律之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底所无的细腻感受,道出了自然界的规律。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了。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 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全词串讲】

喝著一杯杯美酒,听著一首首歌词翻新的曲子。又想起去年同样的天气,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啊,你什麼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美丽的花儿总要凋落,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言外之意】

清歌美酒、对酒当歌,何等快乐!然而却触发了对去年经历的类似境界的回忆:同样的晚春天气,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美酒清歌。这不免使人生出对美好景物的爱怜,对逝去光阴的流连,希望美景的重现:夕阳再现为东升的旭日!花儿落去,无法挽留。但似曾相识的燕儿飞来,给人以安慰、减少一些哀愁。美好事物的消失,不是生活的尽头;或许只是,更美好事物即将到来的一个兆头,它将使未来的生活更有奔头。

思索吧,反覆地想一想吧,当你在人生的路上走来走去的时候。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简析】

听一曲新歌,饮一杯醇酒,真是安闲满足、如坐春风。可是,时序转换,今年不是去年,去年不再,人事不同,能无枨触!夕阳西下,一去不返,向进曾见夕阳西回?这明白如许的吟咏,道出对宇宙人生多少事物的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人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飞,似曾相识,原是去年旧燕,今又归来。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落复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原来,宇宙人生多少事物,有一次性的一面,亦有重复性的一面。有一去不返的一面,亦有永恒的回归一直。然这回归重复不是原封不动的重现,而是重现中有渐变,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第三篇:书评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闭?

书评  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

闭?

《美国精神的封闭》(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作者:艾伦·布卢姆(Alan Bloom),译者:战旭英译林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内容介绍:《美国精神的封闭(新编版)》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闭?陈伟 当代美国学者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的名作《美国精神的封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初版于1987年。其中译本早在1994年,便由缪青等人翻译,以“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为书名,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最近,译林出版社推出了战旭英译、冯克利校的新译本。与旧译本相比,新译本语言流畅、句意清晰,堪称学术译作中之上乘者。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书名译为“美国精神的封闭”,以笔者之见,却不及旧译本“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的译法准确。“美国精神的封闭”的译法,体现不出进行时的作为一个过程的“封闭”,同时,把美国精神放在前面,也容易引起误导,给人印象似乎全书重点在于刻画“美国精神”,在于揭示其某种狭隘性,但其实该书立意并非如此。笔者更乐于以“走向封闭的美国心灵”来翻译该书书名。什么叫“走向封闭的美国心灵”?在何种意义上“美国心灵”在“走向封闭”?理解这一标题的含义,就要回到布卢姆的著作中去。布卢姆的这本书分三卷,其标题分别为:大学生、美国风格的虚无主义、大学。全书始于围绕“大学生”的讨论,结束于关于“大学”问题的叙述,作者把它“献给我的学生”。在书的开篇作者写道:“这本书,作为对我们的心灵、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灵以及他们所受教育的沉思,是从一个教师的视角写成的。”这显然是一本谈论大学教育的畅销读物,然而它同时也是一本政治哲学论著。

布卢姆此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源自德国而流行于当时美国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科学主义,正在使美国人陷于虚无主义的泥潭,美国人不再关心自然权利,丧失了善恶是非标准,忘却了立国文本的宗旨,在开放、多元的幌子下,美国人的心灵越来越于无缘窥见真、善、美的生活。在此意义上,美国心灵正在走向封闭。与这一衰势相伴的,则是美国大学教育的危机,是美国大学生心灵的封闭,美国的年轻一代已经无意于聆听伟大作品中的教诲,无意追随伟大心灵走出“洞穴”。

《美国精神的封闭》首先是一本教育哲学的著作。布卢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的出色翻译者,而《理想国》和《爱弥尔》都是论教育的伟大作品。由此,布卢姆对教育表示高度关注便不难理解。与前人不同的是,布卢姆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谈论大学教育,这也是理解此书的恰当语境。六十年代美国发生激进学生运动时,布卢姆正在康乃尔大学教书。他目睹了大学生冲击校园的“劣迹”,作为一名政治哲学教师,更是对当时专业化的美国大学教育状况颇为不满。这些经验从布卢姆此书的字里行间不难读出。不过,布卢姆并非就事论事,他其实是在讨论现代性情境中的大学教育问题,这就使他的著作有了普遍的启迪意义。

布卢姆激烈批评专业细分的高等教育,谴责就业至上论对大学精神的侵蚀,指出那种支离破碎的专业培训只培养没有理想的技术专家而无以培养高贵的、完整的人,背离了大学的理念。大学如托克维尔所预言的那样为社会所俘虏,自由的、独立的、纯粹的精神生活不复存在。价值多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大开放的浮华背后其实是大封闭。布卢姆特别重视民主社会中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学的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讲,布卢姆把大学看作了民主社会中的贵族成分,这种贵族成为对于抵御乃至医治民主的弊病不可或缺。大学在民主社会中远比在贵族社会中的地位更重要,因为贵族社会除大学外尚有其他的贵族活动中心,而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大学则是最后一块精神领地。一旦大学完全社会化、民主化,自由民主本身也会面临危机。

布卢姆在书中提到大学生一上大学便开始考虑为择业做准备而不读书的现象,提到大学生对完美的肉体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完美的灵魂则毫无感觉。他以形象的语言写道,只要大学生们“戴着随身听的耳机,就不可能听到伟大的传统在说些什么。而且,长期使用之后,一旦他们摘下耳机,就会发现自己成了聋子。”布鲁姆也以康乃尔大学为例指出,康乃尔大学学生的浮躁乃在于大学“各个学院已没有足够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没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在学校里呆上四年,甚至三年都够呛。”针对种种流弊,他的建议是倡导通识教育(或译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其途径则是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与伟大的心灵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知识的体验,提升个人的品格,使心灵向真、善、美的理念世界开放,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布鲁姆的这些论述虽然有其特定语境,但今天读来,对于反思我国大学教育之现状,仍不乏深刻的启迪意义。

《美国精神的封闭》同时还是一本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布卢姆是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ss)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他的这本著作具有鲜明的施派风格,堪称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之大众版。施特劳斯以重新开启“古今之争”而著名,他认为,近代以来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科学主义的弥漫,最终导致了形形色色的虚无主义,这意味着西方文明自身的危机。从布卢姆的著作中,明眼人不难看出其师施特劳斯的这一教诲。布卢姆的著作中充满了对高贵的古代人的心仪,对庸碌的现代资产者的鄙夷。他对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无疑是颇为忠诚的。阅读布鲁姆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施特劳斯,反之亦然。难怪布卢姆的友人丹豪瑟(Werner J.Dannhauser)如此说:“没有谁比布卢姆更好地维护着施特劳斯的遗产。施特劳斯培育了施特劳斯学派,而布鲁姆甚至从来没有试图培育布鲁姆学派。”不过,布鲁姆对施特劳斯的“忠诚”,对施特劳斯思想的通俗化、教义化阐释,从另一角度来看,实为布鲁姆的“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区分施特劳斯的思想与施特劳斯学派的思想也是有必要的。施特劳斯的思想中充满了张力,而施特劳斯学派则倾向于消解其师意识到的张力而将其明确地表达为某种教义乃至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便使该学派的思想走向封闭而表现出不宽容的特征。这种不宽容早在施特劳斯年轻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作为他在德国的同学便向他当面指出过,据说还因此惹恼了施特劳斯。阿伦特指出,试图走出“意见”的洞穴,确立某种标准,排除了多样性,在理论上无害,在实践中却是暴政之渊薮。施特劳斯设想的理想国里必定容不下施特劳斯这样的犹太人。美国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外交政策,更是证明了阿伦特对施特劳斯的批评之中肯。而自由派学者莎蒂亚·德鲁里(Shadia B.Drury)则以嘲讽的语气写道:“新保守主义让人困扰之处并不特别在于其精英主义,而在于它培育出一种自以为是的精英,这种精英在一种自我幻觉中认为自己是天生的贵族。„„对于这种陶醉于自我崇拜的精英的发展,施特劳斯的贡献可谓大矣。”

总体而论,作为教育哲学论著,《美国精神的封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但作为政治哲学论著,《美国精神的封闭》则蕴涵了许多危险、有毒的成分,尤其不乏施特劳斯学派特有的哲学家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傲慢与偏见。读者在阅读其华丽的章句、感受布卢姆的旁征博引带来的精神愉悦时,不能不加以警惕。

下载《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亲密关系》作者沙伦布雷姆(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