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下销轴在胫部(过渡处)断裂原因的几点看法
对下销轴在胫部(过渡处)断裂原因的几点看法
从断裂的照片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疲劳断口,细瓷状的疲劳破坏断面与静断面的面积之比近似1:1。钢的组织稳定性和均匀性愈高,疲劳强度愈好,粗晶和过热的魏氏组织使疲劳强度降低。钢中的夹杂物和冶金缺陷实际上起着缺口的作用,构成零件的局部应力集中和薄弱区域,促使裂纹形成。钢中的残余应力亦影响疲劳强度,若是压应力有助于疲劳强度提高,若是拉应力,则反之。故应尽量除尽残余应力。
零件的工况,一般说在设计给定的工况条件下是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的,但实际上往往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使在超规定负荷或转速下工作,使材料的受力最大和薄弱部分引起显微裂纹继而发展成疲劳破坏。
另外,与机加质量好坏有关,若在截面变化处圆角不合适和较深的刀痕时,造成很高的应力集中,疲劳源往往就在此产生。
建议:
1.了解零件断裂前的实际工况是否正常。
2.检查疲劳断面是否粗晶和有魏氏组织(金相组织类别不影响疲劳源的出现)。
3.断裂处的机加质量。
4.检查断口有无明显的冶金缺陷(如集中的疏松和夹杂)。
5.有条件的话检测一下该零件调质后的疲劳极限(以检验热处理工艺是否正常)应为40.7Kg/mm2左右(见“电镀工作者手册”、巴赫贝洛夫著、机械工业出版、1958年)。
此外,据苏联有关文献介绍,零件的工作温度、工作介质、表面处理等情况的不同均对其疲劳极限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分析造成疲劳破坏的问题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才能得出一个最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