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有感

时间:2019-05-14 11:3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色旅游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色旅游有感》。

第一篇:红色旅游有感

红色之旅学习体会

2011年5月5日到8日,在团支部组织的组织下我们赴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和西北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回顾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所到之处,感受颇多,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提起抗日战争,总能让人联想到一种伟大而富有智慧的战法,那便是地道战。冉庄地道战遗址距河北保定市约30公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是冀中人民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典型和缩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积极开展地道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致使敌人“宁绕黑风口(张登),不从冉庄走”。有力地推动了冀中的对敌斗争,为抗击法西斯侵略,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写下了永不磨灭的、辉煌壮丽的历史篇章。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大约有30万平方米,布局仍保留着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锅台、石头堡、面柜等各种作战工事都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对冉庄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装委员会等进行了复原陈列,唤醒人们对那段战争岁月的追忆。冉庄的地道及其工事,是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防御到主动打击敌人的过程。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4.5里,南北 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冉庄民兵依托地道,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多次战斗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冉庄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个创造,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的作战形式。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兵张嘎的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吧,散文名篇《荷花淀》、小说《雁翎队》也一定记忆犹新,它们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保定东南50公里处的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距保定市45公里,大清河贯流东西。白洋淀是由143个 大小不等的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组成的湖泊群的统称。其中较大的淀泊有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因白洋淀面积最大而得名。淀区主要在保定地区安新县境内,一部分在沧州地区,涉及安新、容城、雄县、任丘市、高阳等市、县。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其中312平方公里在安新县境内,占总面积的8.5%。淀区三分陆地,七分水面,水域面积约15400公顷。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内陆淡水湖。白洋淀的上游有唐河、瀑河、曹河、潴龙河等九条河流,故有“九河下梢”之称。

6日下午大家乘车前往白洋淀,在这里见到了令敌人闻风丧胆,却让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就是活跃在白洋淀上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白洋淀的主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雁翎队纪念馆。馆内展示了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雁翎精神等18个抗日爱国主题,生动再现了闻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队。真实再现了当年淀上神兵“雁翎队”端炮楼、截汽船、捉汉奸、打鬼子的光辉历程。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机智勇敢、坚韧顽强、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此之后,大家又参观了嘎子村革命教育基地。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了解到了白洋淀红色革命历史。在艰难的抗日斗争中,白洋淀作为抗日游击基地,象征了先烈们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在和平年

代,更能不断地鼓舞我们战胜出现在前进路途中的艰难困苦,用白洋淀精神实现当代青年的奋斗。这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值得学习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奋斗精神深深打动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人。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7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此地,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普通的山村农舍,院外猪圈、磨盘依旧,室内只有简单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木床、书籍,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更有西北坡精神。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西北坡,一个回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一个回首翻天覆地变化的斗争史,一个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奋斗史。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

史。参观完后感触很多,引发的思考也很多。在这次参观当中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党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更深深的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应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革命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本职工作中认真负责、矜矜业业为人民造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姓名:

日期:

第二篇:西柏坡红色旅游有感

西柏坡红色旅游有感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历史。

七月初,我们一行人经过了六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廉政教育馆和中共中心旧址大院,进一步感受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西柏坡精神!历史的车轮在不停地向前滚动着,西柏坡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又恢复了平静。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与以前相比,在西柏坡及平山县人民的头脑中深深地烙下了那种难能可贵的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遗留下来的这种东西比任何一种财富都重要。有了它,可以改变一切。想想这些淳朴可爱的西柏坡人民,正是他们用小推车推出了闻名中外的散三大战役,他们给我们的解放军提供了最大的后勤保障,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今的他们依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淳朴,勤劳建设着西柏坡,让它以最美好的面貌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红色旅游者。

现在的西柏坡是一个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参观游览区,途中可饱览碧波万顷的岗南水库的胡光山色。解放前,西柏坡是一个仅几十户的小山村,而今到处勃勃生机,随时酷暑世界,游客仍是络绎不绝。这里的人民也过上了富裕生活。所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与旅游

业的充分发展分不开的。旅游业投资少,回报率高,可以创汇而且成本低于外贸商品的换汇成本。旅游也带动和促进了很多其他经济部门或产业的发展。据了解,西柏坡纪念馆从开馆到九七年,已有15000万人次前来参观旅游。去年“七.一”一天高达1.26万人,远远超过了西柏坡的接待能力,很多人不得不住到了村民的炕上。在西柏坡看到一条标语:改革开放路路通,建养并重业业兴。西柏坡的交通,旅游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当地人民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特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物资消耗,从而刺激和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商业等。除了这些,柏坡人民还应该依山傍水,当利用山水之给,自己靠自己发展自己。柏坡处于山区,道路电话虽然通畅,但发展进口原料,外销商品的产业,多有不便。我认为柏坡可利用以所有人之所无的山产,以所有人少又所需的水产果蔬,发展经济;山上种苹果、桃、梨、山楂、枣、酸枣之类,科学管理,配套建设饮料、罐头、山楂片加工厂,特别是山楂、饮料、罐头,现在饮料业兴起,人们重视天然食品。酸枣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纯天然性为人所喜爱。

种植养护草皮,发展畜牧业。现在毛皮、肉类需量见增,价格上涨,前景看好,利润高,一家养十来头猪、牛、羊等,年收入达上万元。冬季饲料可寻科学方法夏秋贮藏。

我们应该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出力献策。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西柏坡人民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使老区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人均收入由解放前的100元左右上升到了去年的3000元。这一变化是喜人的。但我们在看到了老区经济建设的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还有4-5%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需要政府的救济和亲朋好友的帮助,生活才得以维持。尽管老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喜人的变化,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老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如沿海快,当然这与沿海有利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运输、外商的投资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老区人民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还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如西柏坡村党支部所说:“......人民的思想还是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正统的思想,没有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从西柏坡人民的言谈举止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商品经济的观念还相当单薄。在商品经济时代,就是要有商品经济的观念,要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所以我们认为要使老区的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进一步解放人民的思想。

其次我认为老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有很大一部分人仅仅以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当然对于土地肥沃、面积宽广的地区来说,农业生产仍然是首要任务。但相对西柏坡人民来说,情况就不同了,西柏坡相对好一点的地,人均还不到三分,一家按四口计算,只有一亩多一点的好地。即使高产又能打多少粮食呢?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因而大量劳动力被浪费了。相反,西柏坡有面积十分可观的岗南水库,但利用的却不够充分。以我所调查的那家为例来说吧,他家承包了200多亩大的水库,然而他每天在水库中的收入仅仅有十多块钱。你说这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吗?据悉,南方某省一亩大的鱼塘,年收入好几万,就照一万元计算,200亩大的水库,仅仅靠养鱼的收入就是200万,如果照此发展,西柏坡人民还不会脱贫吗?也许有人说那只能是个别家庭,水库的面积毕竟有限,那你错了,西柏坡的人口不算太多,只有50多户人家,岗南水库的面积十分可观,在西柏坡村附近照每户100亩来分配绝对够用。因而水产养殖是在西柏坡有着很大的潜力,也是西柏坡人民的致富的最好门路。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这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但遗憾的是这里除了革命纪念馆和革命老前辈的故居之外,没有别的地方供游客尽兴,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西柏坡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业的历史条件,加之西柏坡有山有水,更是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因而在把西柏坡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也可以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度假新村。如果照这样的思路发展,西柏坡的经济一定会腾飞。

走在西柏坡的土地上,山中的风光秀色给我以深深的依恋,而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和崇敬的洗礼的,却是那洋溢于山山水水的柏坡精神。柏坡精神首先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西柏坡在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只有85户人家,但西柏坡人民却能在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警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奇迹!更有随王震将军转战大江南北的359旅的由1500人组成的纯平山人的718团,他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到南泥湾开荒,使昔日荒芜的土地转而变为“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江南水乡,成为当时模范中的模范,都到毛主席的表扬。而今,由于岗南水库的修建,昔日的滩地肥美、稻香两熟的“小乌克兰”已被淹没于茫茫无际的水面之下,尽管共和国的领袖们没有忘记他们人生中这个重要的立足点,给予西柏坡以深切的关怀及大量的经济扶持,但从不向命运低头的西柏坡人显然不甘心就此依赖国家过日子,他们立足地实际,不仅发展了以西柏坡纪念馆及旧居为内容的旅游业,而起出现了以加工石料的“靠山吃山”和以水库养鱼的“靠水吃水”为主的生产经营,新修的环山路又加速了这个闭塞小村与外界联系的步伐。西柏坡人正以一种新的创业精神,奋然投入到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的又一场“开荒”的斗争中去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这是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新时期的南泥湾精神!在旧居参观中我们看到,革命前辈们住的都是简陋的平房,房子不但破而且很小。里面也无非是一桌一椅,而且也都是破旧不堪。可谁能相信我们的革命老一辈们正是在这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我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董必武同志曾无限深情地说:艰苦奋斗是我们革命胜利的传家宝,我们今天的胜利,就是用他换来的。今后,我们也永远不能离开它。的确,董老的身上就体现着这种艰苦奋斗的创造精神。在西柏坡时,他睡的是农家土炕,用的是延安大生产是织的毛毯。生活十分艰辛,可他工作却更加勤奋,还不是工作之余劳动,开荒种菜种树等。正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他学会纺线。我们的先辈这是靠与艰苦奋斗为伍、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才一步步走向胜利的。现在,我们的条件比起当时来何止好上万倍,我们该怎样去对待生活,是不是就不要艰苦奋斗了呢?不是!我们“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当前的条件下,做出更大的贡献和成绩。

柏坡精神还表现在西柏坡人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西柏坡人民为党中央提供了吃住等各方面的物质,更重要的是严密的安全保证。其实,从抗日战争起,西柏坡人民不仅为警察冀边区中央机关供给宿舍,而且还向八路军整团整营建制输出兵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就大的牺牲,在这里,我们不仅会想到“平山子弟团”,还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一位享誉全国的支前模范,被称为“子弟兵的母亲”的戎冠秀老妈妈。他在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中,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并先后送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参军,是爱国拥军的一面旗帜。西柏坡人民的奉献精神还表现在服从大局,舍弃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上。为修建岗南水库,须搬迁山下几十户居民,西柏坡人没有提任何条件,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过的地方,放弃了肥沃的“小乌克兰”。搬到了没有土地的山上去住,这对于“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之本”的柏坡人民来说,是多么重大的牺牲啊!西柏坡人民对中国奉献的不仅是粮食和土地,而且还有他们那一颗颗滚滚的华夏儿女的赤诚之心啊这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西柏坡稻麦两熟、风光秀美,人民群众过着富足的生活。聂荣臻元帅曾赞它为“警察冀边区的小乌克兰”。可是,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明天,西柏坡人默默奉献着他们一颗颗伟大的心。“父母叫儿大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西柏坡人把自己最亲最爱的人送上了前线,大力支持他们杀敌报国,这种精神何等宝贵!战争年代他们换自发地组织运粮队,照顾伤病员更不计其数,我们的战士穿的军衣、军鞋又有多少是柏坡人民不眠之夜用心赶制的呢?那“太行山子弟兵”又为国洒下了多少热血呢?军民鱼水情,敬爱的西柏坡人一直奉献至今。柏坡人是如此,当时在柏坡工作的革命前辈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总是替别人着想,为了别人而奉献自己的一切。毛主席给朱德夫妇换房的故事便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的精神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永远发扬光大,而不应放弃。可是现在社会里总有那么一些人把个人利益看得比天高,为了自己不惜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者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最终将被社会所唾弃,我们应向西柏坡人民学习,学习他们这种奉献精神。

柏坡魂就是要谦虚谨慎。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的革命老一辈不但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西柏坡,军民是一家,领袖们也不搞特殊化,在这里,只是公仆不是官,因为他们深知他们仅仅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更苦更难的工作等着他们去完成。也正是谦虚谨慎,不但使我们党、我们军队与人民更加心连心,而且也提醒着我们每位革命同志,使我们更加团结在一起,凝成更强的战斗力,不但抵住了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也使我党我军更加强大。我们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茫茫的社会大海中撑好舵,用谦虚谨慎作风,这样才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柏坡魂也就是一种警钟长鸣、团结进取的精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毛主席指出我们同志应该“不做寿、不送礼、不敬酒、少拍掌”。他要求同志们时刻勉励自己,不要腐化堕落。他们不但在生活上勉励自己克服困难,在工作上也相互勉励、相互团结,在柏坡的许多工作的展开和完成就是团结群众取得的,在柏坡,五位核心同时也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也正是全党全军全国各进步人士的团结一致才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胜利来之不易,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丢弃个人主义,甘于腐败和独断专政都是不行的,我们的某些干部党员应修身养性,团结各方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西柏坡精神还是一种官兵一致的平等精神。新中国之所以成立,蒋介石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军队中的平等精神。在人民解放军内部,从毛泽东、朱德到每一个普通的士兵都是平等的、互助友爱密切合作的。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尔虞我诈欺兵压兵不可胜数,正是这种官兵平等精神,才促成了我们这只有严明纪律、牢固群基础的战无不胜的革命队伍。

在西柏坡雕塑园,毛主席教农民插秧,朱德头戴草帽劳动的场面充分显示了领袖们奉前垂范的伟大精神。

人民军队爱人民。我们的子弟兵不但内部平等,而且也把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当作自己的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十万大军抢手小麦,多么一幅壮丽的画卷。朱老总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恪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决作价赔偿,毛主席对老乡们送来的一担柿子,先是拾好送回,后又作价补偿的做法亦是领袖们思想境界中平等精神的体现。他们不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就特殊,他们从来不搞什么特殊化,这对于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干部是一个多好的榜样啊!

共产党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自己。毛主席提出了两个务必和五个要求,江书记也说“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平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事业才会成功,我们的理想才会实现。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耕常,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功绩。在进驻北平的那一刻,主席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北平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北平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实现共产主义。”“我们使进京赶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毛主席此番忧患意识,正是我们现在某些人所远不能及的。他们凭着手中掌握的一些权势,贪图享乐、妄自尊大、腐化堕落。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正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为了杜绝胜利后随之而来的骄奢之风,为了避免重蹈李闯王的覆辙,为全党、全国人民大了“预防针”。做出了如下几条规定: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烟;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世界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忆起昔日的辉煌,面对如今的成就,我们当中的一些人骄傲了,贪图安逸了,腐化堕落了。此类人也许能在战争时代,面对敌人的隆隆炮火面不改色,但在那不痛不痒的“糖衣炮弹”的袭击下,他们都丧失了原则。一旦“高帽在头,心花怒放”,什么原则、政策全被抛于脑后。江泽民总书记在1991年参观了西柏坡的陈列展览后,挥笔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次提醒了那批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私欲膨胀的当权者们。在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领导下,我党严厉打击了一批诸如王宝森之流的贪污腐败分子。他们在金钱与权势面前,一脸奴才相。也许有人要说在当今的经济繁荣的条件下,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回答诸君!我们暂不提昔日的焦裕禄,今日的孔繁森,且看看与王某认同操一府的李润五。同样身为同时期的同职务的北京市副市长李润物,他为何能不为金钱所驱使呢?原因很简单他心中装有人民,他清楚身为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是什么,不该拥有的是什么。那些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相比之下是否应自我反省反省呢?我提议诸君应被安排参观一下类似西柏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谈谈其心得,当然不应是“蜻蜓点水”式的仅限于激扬文字与百感交集,确实应该为党为人民做些实事了。

我们现在经济势头良好,万万不可居功自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古往今来,转胜为败之教训已屡见不鲜了,切记“成功亦可为失败之母”。

我们不应只观眼前成果。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不妄自尊大,激发爱国爱党热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尽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西柏坡从昨日的辉煌中走来,而今的西柏坡仍有她独特的魅力,那是为何呢?

说到底是一种作风,一种意志。西柏坡人民纯朴的民风一直延续到现在。他们热情、大方,总让身在异地的我们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再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意志信念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于岗南水库的兴建,西柏坡村民搬迁到了山上,土地也没有了。作为农民,没有土地就犹如士兵没有了武器。纯朴善良的人们没有埋怨,而是再寻发展,重谋致富路。他们钟果树、养鱼、搞营销,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人民生活富裕,达到小康水平。

从西柏坡人们的致富路中让我们受到不少启发。想想老区人民,看看周围的人们,不禁让人们扼腕叹息。有的人下岗了,没有了饭碗,生活困苦,便开始怨天尤人,经不起一点挫折,也从不想自己找出路。人,始终要靠自己。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一变再变,只要自己始终有一种向上的意志,向上的信念,有一双勤劳的手,我们的生活总有一天会好的。

再看看身在大学的我们,学习上遇到难题也从没有耐心去找原因,去解决。我们一直生活在平静幸福的年代,从小“以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了向家里要,乱花钱也很少有愧疚的。也难怪有人说“大学是青年人的养老院”。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匆匆结束,但留给我的思考很多,很多。

老一辈革命家早已与世长辞,但他们的精神永存。过去的事情早已随风而去,现在的我们也许在为生计而苦恼,也许在寻求一份合适的职业,也许在度过人生最后的时期......人生短暂,好好珍惜,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才会使人生得到升华。无论过去的努力,还是现在的奋斗,都是为了明天的更加美好。也许将来,我们平平庸庸,但只要尽力自己的努力,同样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像西柏坡人民的那种意志和信念,才会使我们在茫茫宇宙中得到永生;也只有此,才会使一个国家得到发展。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

西柏坡之行,是我受益匪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取得的新中国的胜利更要我们这一代人的继承与捍卫。我们在当今的建设事业中应具备的种种优良作风,诸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廉洁奉公„„在柏坡我们找到了!我们正是需要用这种昔日里的柏坡精神建设我们的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篇:参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感

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感

2012年4月22日下午,我们第三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参观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主席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由此感知现在幸福生活的不易,所以更加珍惜革命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生活.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它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到站下车后,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门口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几个字.灰色的墙壁透露着简朴庄重,可以想见当时革命领导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办公学习的.墙外是喧闹的环境,墙内却是格外静谧,绿树红花,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我们先后参观到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生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大操场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举行集会的地方.农讲所学生每天操练两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军事演戏,以提高军事素质.学生寝室里还挂着“实行农村大革命,到农村去!”的条幅.而在大教室里,毛泽东亲自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同志都曾到武昌农讲所授课.在一间房里还单独陈列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规约.可想而知,当时举办农讲所,革命领导人是多么重视.据了解,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农讲所只

举办了一期,共有学员800余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学员毕业后,大多数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随后,一行人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这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这里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蔡和森、彭湃、毛泽潭、罗哲、夏明翰等革命志士也曾在此处下榻。简陋的房屋以及简单的生活用具,彰显出一代革命伟人的简朴作风.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纪念馆也在此.如今已成为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82名代表出席。

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共五大开幕式复原后的现场:主席台、会场现状、代表参会的落座图、标语、长形桌凳等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上方张贴着马克思、孙中山、列宁领袖像,领袖像两边悬挂着“CCP”旗,墙上可以看到几个标语“反对白色恐怖”、“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会场上的陈列可以看出,中国的革命是同世界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接着我们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五次全

国代表大会盛况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近距离接触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开幕式盛况、大会全程等历史图片和部分历史实物。通过整个纪念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中共五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是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到中共五大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不仅在推进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党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纪念馆闭馆时间了,大家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是我们的心还留在纪念馆里,照片,图像,文字,实物,一件件从我们的眼前飘过,印象深刻.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志;更带来了一种革命蓬勃的精神,让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创建历程,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是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与艰辛,不断前进,一步步向前,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隐藏着血泪,艰辛与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作为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参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感

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感

2012年4月22日下午,我们第三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参观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主席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由此感知现在幸福生活的不易,所以更加珍惜革命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生活.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它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到站下车后,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门口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几个字.灰色的墙壁透露着简朴庄重,可以想见当时革命领导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办公学习的.墙外是喧闹的环境,墙内却是格外静谧,绿树红花,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我们先后参观到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生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大操场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举行集会的地方.农讲所学生每天操练两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军事演戏,以提高军事素质.学生寝室里还挂着“实行农村大革命,到农村去!”的条幅.而在大教室里,毛泽东亲自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同志都曾到武昌农讲所授课.在一间房里还单独陈列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规约.可想而知,当时举办农讲所,革命领导人是多么重视.据了解,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农讲所只举办了一期,共有学员800余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学员毕业后,大多数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随后,一行人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这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这里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蔡和森、彭湃、毛泽潭、罗哲、夏明翰等革命志士也曾在此处下榻。简陋的房屋以及简单的生活用具,彰显出一代革命伟人的简朴作风.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纪念馆也在此.如今已成为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82名代表出席。

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共五大开幕式复原后的现场:主席台、会场现状、代表参会的落座图、标语、长形桌凳等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上方张贴着马克思、孙中山、列宁领袖像,领袖像两边悬挂着“CCP”旗,墙上可以看到几个标语“反对白色恐怖”、“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会场上的陈列可以看出,中国的革命是同世界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接着我们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盛况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近距离接触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开幕式盛况、大会全程等历史图片和部分历史实物。通过整个纪念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中共五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是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到中共五大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不仅在推进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党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纪念馆闭馆时间了,大家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是我们的心还留在纪念馆里,照片,图像,文字,实物,一件件从我们的眼前飘过,印象深刻.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志;更带来了一种革命蓬勃的精神,让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创建历程,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是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与艰辛,不断前进,一步步向前,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隐藏着血泪,艰辛与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作为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会宁红色旅游之行有感

会宁之行有感

20111年4月10日,是我比较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度过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我到了中国的一个红色旅游胜地——甘肃会宁。在那里,我不仅了解到中国的一段历史,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而且使我成长为一名真正党员的新年更加坚定。

早上我们八点乘校车前往目的地,一路上,我们拉歌,唱红歌。大约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我们在会师塔前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给先烈们送花篮,奏国际歌,党员宣誓,学生党员代表发言,书记讲话,讲解员讲解会师塔的来历。会师塔是会宁人民为了弘扬红军精神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于1986年修建,会师塔现已成为甘肃省会宁县地标性建筑。会师塔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塔内悬有甘肃楹联学会会长安维翰撰写的对联:“会一二四方面红军,忆井岗举旗,遵义筹策,大渡桥横,金沙水拍,过草地,爬雪山,除腐恶,斩荆棘,长征途中三军明良遇,将相和,肝胆相照,风云际会;宁千万亿倒悬黔首,顾祖厉激浪,香林放彩,关川穗硕,青江风徐,去郭城,穿韩砭,越沟岔,翻坡寨,枝杨镇上全民箪壶迎,袍泽与,诗文传捷,酒看犒师。”一塔,象征三军会师胜利。望着这座塔,我们心潮澎湃,仿佛看见红军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吃树皮,嚼草根的艰苦岁月;仿佛看见一个个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为了革命的胜利,早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

之后,我们参观了会师的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得绘声绘色,说唱就唱。唱了好多红歌,十送红军之类的。在纪念馆里,详细的有红军长征的资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穿越茫茫水草地等等。讲解员说,四渡赤水中的第二渡是毛主席的得意之作;巧渡金沙江中,我还记得那个标语“拖死中央军,打死滇军,脚踏川军”;飞夺泸定桥中,一天行军240公里,13根铁索,让人胆战心惊,真的是“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亲自送他们列宁服,钢笔,筷子,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奖励,更是对共产党员的肯定;穿越茫茫水草地时,组织的“试吃野菜小组”,好多共产党员牺牲了,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品质。这正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时刻刻走在前面,为了别人,勇于牺牲自己。在雪地中,好多战士冻死,饿死,许多尸体被掩埋。可是,却有一只胳膊让人们为之动容——手里拿着党证和党费,这是多么的让人感动啊!这不正说明了共产党的伟大吗?让人真心为之付出。在纪念馆,我们还看到许多革命文物,比如:军号,小饭盆,草鞋,铜锅,政府打印,红军党员登记表,钢架背心,豹皮褥子等等,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讲解员还给我们说了 “三位独臂将军”的故事,以及不用敬军礼的将军,一个个都感人肺腑。听着这些,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党员们那些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一直不能忘怀。最后的军民鱼水情,也让我们了解到党和人民心连心的友谊。“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忽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党为了人民,共产党下的一批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共产党是无可替代的。

下午,我们去爬了桃花山。老师说是为了让我们重走长征路,让我们感受一下长征的艰辛。桃花山位于会宁县城东南约有1公里,山起三峰,主峰横枕震东,海拔1944米,两翼呈北南、西南走向。其势若鲲鹏展翅,待冲云霄;其色艳似桃花绽红,烟霞流丹,故名桃花山。爬桃花山,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段铁索桥,它远远不及泸定桥的危险壮观,可是,它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在上面胆战心惊的感觉。我们可能无法想象那22位勇士的壮举,也无法深刻体会到他们当时的心情,但我可以肯定他们当时心中一定有一个信念:为了新中国,冲啊!他们知道,只能进,不能退。因此,即使有炮弹袭来,即使有铁索被烧那疼痛的无法言明的感觉,他们依旧勇往直前。大渡桥横铁索寒,一个“寒”字,不知包含了多少韵味。我们都坚持了下来,爬到了顶峰。心中不仅仅是累,更多的是感慨。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可是这一天的收获却远远没有结束。这一天,我学到了很多,也会在我以后的人生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不知为什么,忽然很想唱“十送红军”......

下载红色旅游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色旅游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红色旅游考察有感[五篇模版]

    记红色旅游考察有感 2013年4月,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我重温了那些革命故事,重新感受了那些红色年代的激情与艰辛。 在这次为期一个星期的考察中,我见识到了很多奇伟瑰丽的自......

    红色旅游范文

    红色旅游 ——分析现代红色旅游的的开发、利用以及意义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是对现代红色旅游的开发、利用的小解剖,从而表明我组对未来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见解,当然同时也阐述......

    红色旅游

    论红色旅游的深度开发 近些年来,随着红色旅游概念提出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8月,江西赣州市25位参加离岗考察培训班的中青年领导干......

    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之清华之旅有感 周日的上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地信学院团校第三组的学员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到清华大学,寻访红色足迹。 走进清华大学的大门,我们径直向前走,不知不......

    红色旅游

    有关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时间:2009-10-29 13:22来源: 作者:未知 摘要:根据江西近年红色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明确将红色旅游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红色旅游

    体验红色旅游 弘扬爱国主义 体验红色旅游 弘扬爱国主义--信阳师院谱写红色乐章 为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所蕴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使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革命精神熏陶,洗涤心灵,近日,信......

    红色旅游

    赣州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同时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江西省赣州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推动红色......

    红色旅游(模版)

    山东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发展红色旅游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积淀,先天条件比较优越。依据山东的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山东革命根据地历史沿革,山东的红色旅游总体布局为“一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