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住重症医学科病人家属需知
住重症医学科病人家属需知
各位患者家属,您好:
为了让您配合我们的工作,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治疗,我们将病房的一些情况作以简要说明:
病区管理
1、本病房为重症监护病房,每位护士主管2-3名病人,一般情况护士按规定不能离开病人,但配药,处理医嘱等情况允许短时间离开病人。
2、对神志不清及治疗不合作的病人,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治疗护理能顺利进行,有可能要暂时约束病人四肢。
3、病人自身贵重物品(戒指、玉佩、现金)、自己的衣服请家属带回家。
4、探视期间若病人需要清理大便、进行紧急治疗请家属暂时回避。
探视制度
1、本科是重症监护病房,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负责,不须家属陪护,家属签完各种同意书后留下本市随时与家属联系的电话号码后可回家。
2、家属接待室在大门前面大厅,家属可白天在接待室内等候,接待室不是提供给家属住宿的地方,开放时间为08:00—18:00,请保持等待清洁卫生,严禁抽烟,严禁使用电热杯及电饭煲。家住较远的家属可在医院附近住宿或回家;每天16:30—17:00来探视病人即可。病人病情变化或转科等情况,医生会随
时电话与家属联系。
3、危重医学科为层流净洁病房,为了减少院内感染,每位病人只允许1位家属探视,探视时间为16:30、17:00,仅有半小时。若遇到有病人抢救,可能会推迟时间探视病人。
4、家属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其他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不能进入病房探视病人。
5、每位病人家属都有一个柜子,里面只有探视衣及口罩帽子一套,家属探视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及鞋套并消毒双手才能进入病房,探视病人后隔离衣放回自己柜内。
6、进入病房后不要大声喧哗,不能抽烟、不能触摸各种仪器、管道、导连线。
7、请家属自觉遵守探视制度,严禁在病房内使用手机,以免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治疗护理工作。
病人饮食家属须知
1、病人入住本科当天因需观察病情及肠道功能,一般暂时不进食物,医生从病人静脉内给予补充营养,家属不用急着为病人准备食物。
2、若病人病情允许可以进食,医护人员会电话通知家人,家属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为病人准备食物:(1)米汤,为无渣流质,每次200-300ml(大约一碗左右)。每天3—4次。(2)营养液:有瑞能、瑞素、能全力、力全平。
3、送餐时间:上午7:30、中午12:00、下午16:30(探视时带进)
附流食制作方法:
普通熟的饭或粥、肉、青菜、及适量汤水放进搅拌机搅拌5分钟即可。
半流食:
粥,饺子,面条,馄饨,青菜,肉类,鱼类等无刺激性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自由饮食(普食):对食物无特殊要求,依据患者需要而定。
如遇特殊饮食(如糖尿病、低盐,低钠饮食等),由医护人员向家属特殊交代。
用物准备
请家属为患者准备如下物品:
1、洗脸盆1个、毛巾大2条、大1条是为了区别洗脸和抹身用,小毛巾用来为病人洗脸,大毛巾为病人抹身。
2、强生婴儿沐浴露1瓶、爽身粉1瓶。
3、卫生纸1扎、湿纸巾(婴儿润肤湿巾,规格:80片)1包。
4、护理垫60×60cm 1包。
若另有需要,护士会及时通知您,请不要把要求以外的用物带入病房,以免影响病房环境。
第二篇:重症医学科病人转入和转出制度
重症医学科病人转入和转出制度
(一)ICU病房收治范围:
1、急性、可逆、已经危急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慢性消耗性疾病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病房的收治范围。
(二)、ICU病房收治程序:
1、重症患者需经ICU医师会诊后,对符合收治范围的病人,并且有空床情况下方可收入ICU病房。
2、对轻症复合伤、无经济能力的患者以及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终末期患者首诊医师不应建议入ICU病房。
3、需急诊手术的重症患者,应先由手术科室收入住院,手术后视病情转入ICU病房监护。
4、ICU病房收入和转出的病人需由医务人员护送。收入病人由病房医务人员护送,转出病人由ICU病房的医务人员护送。
(三)、ICU病房重症病人的管理:
1、病人收入ICU病房后由ICU病房医生具体负责管理。外伤和专业性很强的病人,经管的专科医生每天要到ICU病房查房,与ICU病房共同商讨处理意见,相互配合。
2、涉及需会诊的病人,由ICU病房医生提出并组织完成,如涉及到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人院内扩大会诊,需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
3、病情通报由ICU病房医生告知病人家属,需与专科医生协调时不得让家属去找医生,由ICU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协调,如有困难,可报请医务科协调。经治专科医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去ICU病房处理病情。
4、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回原科室治疗。原科室不应以“无床”、“节假日无经管医师”、“无名氏”等为由拖延转科。
第三篇: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的守护神
重症医学科---危重病人的守护神
为了适应时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全县人民健康的需要,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14年5月1日正式成立了全院性、综合性重症医学科(ICU),共设病床23张,隔离病房2间,VIP病房1间,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和护士,科室成员配备合理,以老带新,整体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全部医生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大部分医护人员均经过省内外重症医学系统培训及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把握重症医学的先进理念及尖端技术。重症医学科实行床边24小时连续观察、监测,加强治疗与护理,为危重病人抢救和诊疗提供至关重要手段和场所。ICU采用全封闭管理,基本达到了现代ICU病房标准,每个床位均安装了集成的吊塔设备带、采用中央空气净化系统、中央空调温度控制、中央监护系统、中央输液管理系统,集中了机械通气、血液净化、延续式电子输液泵、营养支持、血气分析、电复律等全院最先进的医疗仪器,可以开展呼吸功能、有创血流动力学、无创心电氧饱和度等监测项目;中心静脉置管,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ARDS肺复张术,连续性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液滤过+透析、缓慢超滤、血液灌流、人工肝、血浆置换),肠内、肠外营养,亚低温脑保护等生命支持与疾病治疗技术。
ICU收治全院各专科的危重病人,可为全院外科大手术围术期以及各科危重患者提供连续的严密监测及各脏器功能监测和加强支持治疗,对各类危重病人如需要心肺复苏、休克、败血症、急慢性呼吸衰竭(如ARDS等)、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重型颅脑损伤、各类多发伤和复合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各种严重中毒、糖尿病昏迷,超高热,严重感染性疾病及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等的救治均具有丰富的经验。作为新成立学科,我们需要兄弟科室的扶持,同时也希望通过ICU的建立能为所有临床科室提供危重病人的强有力保障,让ICU成立临床科室的后花园。
危重病医学是60年代末新兴的一门临床学科,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发生某个器官衰竭时,尽早给予延续各重要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以便赢得时间和条件,最终控制原发病。把复苏后的延续性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治疗与积极的病因治疗结合起来,称之为危重病医学。ICU病房为该学科的基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建立ICU病房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ICU的主要特点是组成精干医护人员,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心、肺、肾、脑功能与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客观的、系统的、连续的观察与监测,提供准确依据,指导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急救措施,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我院综合性ICU病房的建立,对提高全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人死亡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作为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先锋部队,每一刻都在与死神进行不懈的斗争,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我们有信心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和治疗手段跟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科学、合理、及时的救治。作为院内最年轻、最富朝气的新科室,我们也有信心不断的把他发展壮大。
第四篇: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
规章制度 | 枝江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 | 版本 | 第 2 版 |
一、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上工作服并换鞋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换上探视衣服及鞋套入内。
二、所有人员要坚持手卫生。
三、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四、每个病人使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 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需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 给别人使用。
五、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必须规范消毒。
六、上班时不得戴戒指、手镯,不能留长指甲;ICU 工作人员的手定期作细菌培养。
七、加强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八、定期对病人的分泌物、引流物作细菌培养,发现或疑有 感染应立即采取措施,上报感染管理科。其他消毒隔离参照医院 感染管理制度。
九、消耗性物品一次性使用,不再回收,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静脉留置针、一次性吸痰管、鼻塞、手套等用品均一用一丢弃。护士在使用一次性物品前一定要检查物品包装的严密性,并查看物品的使用有效期,一旦发现或怀疑均不能使用。
编者/日期 | 蒋飞飞/2021-10-08 | 审核者/日期 | 刘玉华/2021-11-10 | 批准者/日期 | 熊愫兵/2021-12-15 |
第五篇:重症医学科规划
重症医学科规划
结合“二甲复评”情况,拟《重症医学科》规划:
按照《2011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的要求,若我院开放床位定为800张为基础,则:
1、ICU床位16张(2-8%)。
2、业务用房面积:2个单间病房(2*18平分米)。14张普通床位(14*15平方米),共计246平方米。
3、办公用房:医护值班室,医护办公室,科主任、护士长办公室,保管室、更衣室、无菌准备间等。(面积待定)
4、医护人员:医生:(床位:床位=0.8:1)13人。
护士:(护士:床位=3:1)48人。
或(护士:床位=2.5:1)40人
5、基本设备:
①、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②、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③、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④、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原则上不少于16台。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⑤、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原则上不少于64台。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⑥、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6、院感方面:院感科设置要求。
7、技术准入:
①医师
A、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在ICU共五名医生,其中只有一名是专职医,还有两名医生是中西医专业的,按创“三乙”的标准,中西医是不能从事西医专业的。本次“二甲复评”是把他们的毕业证书上的专业改了才过关的,“三乙”检查时就不知道能否过关了。ICU是任何检查的重点部门,是二级临床科室,本次检查就是几个部门(医疗、护理和院感)花了三个多小时,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力资源。
B、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C、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②护士
A、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在有2名专科护士,一名正在进修。为医院的发展和创“三乙”的需要,还要派出医生和护士进修,拿到专职医和专科护士资格。
B、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C、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还有很多细节在设计ICU时,请按满足医疗、护理的相关规定和院感的相关规定设计。
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