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季兰花病虫害防治浅谈
夏季病虫害防治浅谈
兰花进入夏季后日常管理更加小心,因为夏季是兰花发病的高峰季节.如何进行管理是我们一直谈论的话题,夏季的开始是从入梅开始的,这时兰花发病就 之而来.因为梅雨季节空气湿度高,是兰花一年之中生长最旺盛的一段时间,也是发病率最高的一段时间.这时候气温在20℃-25℃之间,这是发病的黄金间段,超过30℃病菌就减少了.为了避免在黄金间段的病害,我们应当控制水份,一定要保持兰房的清洁,及时杀菌.说到杀菌我们应当用什么好呢!因为现在市场上杀菌药实在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好多杀菌剂我们根本没有在兰花上进行临床试验,只是听说好拿来就用.不像在台湾,日本地区种兰条件成熟,会进行临床试验.我们进行杀菌到底是杀真菌病害,细菌病害,还是病毒病害及虫类病害.这一点,我们进行杀菌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一,真菌病害防治
这类病害主要由:炭疽病,白绢病,叶枯病等病害组成,万一发病几乎无药可救.我们应当做好防治工作,兰房通风透光,保持清洁,常给兰花洗澡.平时可用大生45,农用链霉素,百菌清,亿力,达克灵精,绿享8号等农药进行防洁
二,细菌病害防治
这类病害主要由:腐心病,黑腐病,褐锈病等病害组成,此类病害要是早发现,早治疗还是有生还希望的.主要还是加强通风,控制水份,并把病叶立即剪下并烧毁.平时用亿力,百菌清,腐绝,总司令,达克灵精等农药进行防治.三,病毒病害防治
其实这种病害根本就没法防治,万一发病就自认倒霉,只好提高艺兰者对病菌的辨别能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引入带有拜拉斯病的兰草.这种兰草以前在台湾很流行,传入大陆后发生病变,兰草可以长大,不会死,叶上有花斑,就连下山草也有此病.四,虫类病害防治
我们常见的有介壳虫,粉虱,蚂蚁,蓟马等这此生长在叶面上我们肉眼可见的多是可以防治的.讨厌就讨厌在盆土内进行活动的小虫们,它们才是我们兰盆中传播细菌,导致兰草发病的最大敌人,这时我们要对它们进行杀虫处理,可用农药有好年冬,乐斯本等.以上四种病毒害在处理防治中可以同时进行。
(资料来源:易兰学院)
《魅力兰花》编辑
第二篇:有机蔬菜夏季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有机蔬菜夏季病虫害防治措施
进入6月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对病虫的繁殖扩散极为有利,多数病虫将进入发生盛期,如蚜虫、潜叶蝇、红蜘蛛、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烟青虫、病毒病、炭疽病、瓜类白粉病、番茄早、晚疫病、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等发生将明显加重,个别病虫在局部田块还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蔬菜夏季病虫的防治,加强田间观察,及早发现病虫,依病虫发生特点,适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危害损失。
一、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蔬菜类作物抗病虫能力。根据天气、土壤墒情、蔬菜生长情况合理浇水,降低地温,特别是番茄、甜(辣)椒、黄瓜等果实膨大期要适时灌水,避免缺水,浇水宜在早、晚进行,切忌大水漫灌和曝热天浇大水;雨后及时排水,及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增追有机肥,磷、钾肥,防止早衰,增强抗病性。部分蔬菜要及时整枝打杈、清除功能丧失的病虫叶、老叶及病虫果,集中深埋。及时除草,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减少下茬病虫源。
二、物理防治
采用黄板诱蚜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控制蚜虫传播病毒病;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成虫盛期采用性诱剂配合诱扑器、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来源:中国有机农业网
第三篇:夏季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要点
夏季是多种害虫的盛发季节和抓好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每年因农药使用不当而引起农作物药害、人畜中毒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加强夏季蔬菜的安全生产,有效控制蔬菜害虫的为害,切实降低蔬菜农药残留,确保蔬菜食用安全,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意夏季蔬菜害虫发生动态。
夏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蔬菜害虫已进入发生为害的盛发季节,主要为害甘蓝、小白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芋艿、豆类、瓜类等多种蔬菜。据田间调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初孵幼虫(1-2龄)有群集为害习性,3龄幼虫分散为害,并进入暴食为害期。综合气候条件、蔬菜作物栽培格局、田间虫口基数等因子分析,预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将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全国各地菜区大发生。
二、优先选用无害化治理技术。
1、诱杀技术。推广使用蔬菜害虫性诱剂、东方红灭蛾灯、黑光灯和糖醋盆等诱杀技术,据慈溪、宁波、温州等蔬菜基地使用东方红灭蛾灯调查结果,该方法诱蛾量大,杀虫广,对减少蔬菜害虫的发生有较明显的效果,宜在蔬菜栽培较集中的基地推广。
2、防虫网覆盖技术。推广大棚全面覆盖、大棚顶部薄膜防雨覆
盖加四周防虫网覆盖等技术。高温期间配套使用遮阳网,适当增加喷水次数。
3、人工摘除虫卵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3龄幼虫分散为害,并进入暴食为害期。可结合农事操作,及时摘除虫卵叶,并集中销毁,减轻其扩散为害。
4、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防治技术。可在夜蛾类害虫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Bt 500倍液,或1%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5%农蛙(毒·氯)乳油1000倍液,或15%菜虫净乳油15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除尽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虫情发展,每隔5-7天,连防2-3次。要注意药剂间的轮换使用,以提高药效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高温季节,使用的药剂浓度不宜过高,应在傍晚或早晨用药,确保防治效果。
第四篇:病虫害防治 实习
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降雨量传感器:该传感器也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和专用量杯等组成。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传输到采集系统。仪器测量范围0mm/h-200mm/h。
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采集空气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农业气象参数。广泛应用于气象、设施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控、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虫情测报灯:专为农林业虫情测报而研制,该灯由托普仪器利用光电技术实现自动诱虫、杀虫、分装等功能。可配备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传感器接口,在需要时监测环境参数,并可通过GPRS上传数据。以监测环境与病虫害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的型号是TPCB-II-C型的,它预留多种接口,为虫情的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测提供支持。广发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烟草、茶叶、药材、果园等领域。
孢子捕捉仪:该仪器专为收集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而研制,主要用于检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收集各种花粉,以满足应用单位的研究需要。是农业植保部门应当配备的农作物病害监测专用设备。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
孢子捕捉仪与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病虫测报灯、病虫调查统计器构成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是农技推广项目的核心产品。
第五篇: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解释名词
1.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2.症状:-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5.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7.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1.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12.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13.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14.植物检疫: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专门机构,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害、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者传入后为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5.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16.性二型: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雌雄异性。
17.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18世代重叠: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发生期长和产卵期先后不一,同一时期内,在一个地区可同时出现同一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造成上下世代间重叠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
二、填空题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____、____、和 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4.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6.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7.病原物的被动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 和____。(气流、雨水或灌溉水、昆虫等介体、人为)
8.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 和____。(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的感病植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9.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____、____ 和____。(危险性的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人为传播的病害)
10.海棠锈病是转主寄生病害,它的转主寄主是____。(桧柏等松柏科的植物)
11.按照蛹的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 离蛹、被蛹、围蛹。
12.按照刺激物的性质,昆虫的趋性可分为3类 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3.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 鞘翅目,鳞翅目为第 2 大目。
14.白蚁属 等翅目,蝗虫属 直翅 目,蝉属 同翅目,蜜蜂属 膜翅 目。
15.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
气候因素、生物因素
、土壤因素
和 人为因素。
16.天敌昆虫包括 捕食性天敌昆虫 和 寄生性天敌昆虫 两大类。
17.常见的农药剂型有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烟剂 等。
18.杀虫剂按作用类型分为 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 等。
19.接触、侵入、潜育、发病 四个时期是病害一次发生的全过程,称为侵染程序。
20.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需要
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 三大条件。
21.昆虫的头式可分为3种,即
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22.昆虫的体壁由 表皮层、皮细胞层、底膜 三部分组成。
1.下列哪一项不是非侵染性病害?(D)
A.土壤水分失调
B.温度不适宜
C.营养失调
D.虫咬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植物病状中的坏死类型?(B)A.疮痂
B.腐烂
C.溃疡
D.叶枯
3.下列哪一项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一种过渡形式?(B)A.菌
索
B.子
座
C.菌核
D.假根
4.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无论是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结构形式简单或复杂,统称为(A)A.子实体
B.配子囊
C.担子果
D.子囊果 5.若在植物被害部位上出现各种色泽的霉状物,该植物的病原应该是(C)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线虫
6.以下哪类病原可以通过种子和花粉传播?(A)A.病毒
B.线虫
C.细菌
D.真菌
7.锈菌属于(D)
A.鞭毛菌
B.半知菌
C.子囊菌
D.担子菌
8.以下哪类病原不会引起植物萎蔫性病害?(D)A.细菌
B.真菌
C.线虫
D.支原体
9.蓟马所特有的口器是(C)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锉吸式口器
D.虹吸式口器
10.以下哪类昆虫的翅为覆翅?(B)
A.蚜虫
B.蝗虫
C.苍蝇
D.蜜蜂
11.在害虫预测预报上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昆虫激素是(A)
A.蜕皮激素
B.性外激素
C.报警外激素
D.踪迹外激素
12.以下哪种昆虫其消化道具有滤室这一特化结构?(A)
A.蚜虫
B.蝗虫
C.天牛
D.菜粉蝶
13.以下哪类昆虫其变态类型不属于过渐变态?(B)
A.蓟马
B.蝶
C.粉虱
D.蚧
14.以下哪项不符合天牛的生物学特性?(D)
A.离蛹
B.幼虫无足型
C.全变态
D.孤雌生殖
15.以下哪类蛾的幼虫蛞蝓型?(C)
A.螟蛾
B.毒蛾
C.刺蛾
D.夜蛾
16.以下哪类介壳虫其雌虫体大、肥胖、体节明显、能自由活动?(A)
A.绵蚧
B.粉蚧
C.蜡蚧
D.盾蚧
17.对于植物的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哪种杀菌剂进行防治?(C)A.多菌灵
B.粉锈宁
C.链霉素
D.甲基托布津
18.下列哪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常用于防治地下害虫?(B)
A.喷雾
B.拌种
C.熏蒸
D.注射法
19.以下哪种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及强烈的熏蒸作用?(B)A.敌杀死
B.敌敌畏
C.氧乐果
D.灭幼脲
20.园林植物发病前,可喷施哪种杀菌剂进行保护?(D)A.甲基托布津
B.多菌灵
C.棉隆
D.波尔多液
21.地下害虫是一类较难防治害虫,目前国内外均以(C)为主要手段。
A.植物检疫
B.生物防治
C.化学防治
D.物理防治
22.以下哪种害虫的成虫具多型现象?(D)
A.袋蛾
B.舞毒蛾
C.小地老虎
D.家白蚁 以下哪种病害的病原是丝核菌?(B)
A.仙人掌茎腐病
B.菊花立枯病
C.月季黑斑病
D.水仙大褐斑病
24.以下哪种锈病有转主寄生现象?(A)
A.贴梗海棠锈病
B.月季锈病
C.菊花锈病
D.草坪草锈病
29.以下哪种害虫在福建危害园林植物最严重?(B)
A.美国白蛾
B.小地老虎
C.华北蝼蛄
D.榆紫叶甲
30.兰花炭疽病可采用多种农药进行防治,其中哪种农药可起到预防作用?(A)
A.代森锌
B.克菌丹
C.多菌灵
D.甲基托布津
31.侵染性病害是由什么引起的?
(C)
A 非生物性病原
B 人为损伤
C 生物性病原
D 以上都不对
32.进口以下物品,不需要事先提出申请并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是(C)
A 动物
B 植物种子
C 绢花
D 植物种苗
33.引起花卉病害的原因称为(B)
A 寄主
B 病原
C 真菌
D 细菌
34.以下哪种害虫属于完全变态类型?(C)
A 蝗虫
B 蚜虫
C 蝇
D 叶蝉
35.苗期病害是播种或扦插繁殖幼苗时常见的病害,一般在出苗后哪一阶段内发生最严重?(C)
A 5-10天
B 10-15天
C 10-30天
D 30天以后
36.36.用90%晶体敌百虫防治害虫,用药75%加水90kg喷雾,则稀释倍数为(B)
A 1000倍
B 1200倍
C 1500倍
D 1800倍
37.胃毒剂主要用于防治哪类口器的害虫?(C)
A 刺吸式
B 虹吸式
C 咀嚼式
D 锉吸式
38.波尔多液属于(A)
A 保护剂
B 治疗剂
C 有机杀菌剂
D 植物源杀菌剂
39.盆土消毒属于(D)
A 植物检疫
B 生物防治
C 化学防治
D 园艺防治
40.关于月季白粉病不正确的叙述是(C)
A 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B 感病株叶片呈现白粉病斑
C 高温多湿环境可以预防发病
D 感病严重时引起早落叶、花蕾畸形等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1~5: ˇ×ˇˇ×; 6~10:×××ס)
1.病害的三角关系是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一般低等真菌形成有隔菌丝,高等真菌产生无隔菌丝。(X)
3.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
4.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
5.根结线虫病用40%克线磷100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受病植株上,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X)
6.植物感染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后,就可保护植物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侵染的现象称为带毒现象。(X)
7.垂直抗病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X)
8.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X)
9.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在根系上产生许多的瘤状物,地上部不出现症状。(X)
10.桃缩叶病早春桃芽膨大期和展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何谓无性繁殖? 无性孢子有几种?
(1)无性繁殖—不经过性结合,直接由营养体或营养体分化的特殊结构上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
(2)无性孢子有6种: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2.真菌菌组织有几种?由菌组织组成哪几种营养体的变态?主要作用是什么?(1)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2)变态有3种: 菌核—抵抗不良环境;子座—产生繁殖结构和抵抗不良环境;菌索—扩展蔓延和抵抗不良环境。
3.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如何侵入寄主?
(1)介体传播(动物介体--蚜虫等昆虫,植物介体--菟丝子等)和非介体传播(嫁接、农事操作等)。
(2)微伤口(机械的或昆虫造成的)侵入
4.化学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优缺点是什么?(1)优点:见效快、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2分)
(2)缺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食品,造成人畜的急慢性中毒;杀伤非靶标生物(天敌等),使病害更严重的发生。(3分)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园林植物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1)白粉病的症状:一般发病初期首先在发病部位产生白粉状物,后期产生小黑点(有些白粉病不产生);发病叶片开始褪绿,然后坏死。白粉病在有些园林植物上危害嫩叶、花器和嫩梢,造成嫩叶细长、扭曲,嫩梢生长受到抑制,花小畸形;在有些园林植物上危害下部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焦枯,甚至脱落。(2分)(2)防治措施:(a)减少越冬病菌:秋冬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冬前清扫落叶,并集中处理。(b)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肥水,提高寄主抗病性;注意田间的通风透光;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梢及时清除
(c)药剂防治:发芽前喷3~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洒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等药剂。2.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
(1)病株在田间的分布具有规律性,一般比较均匀,往往是大面积成片发生。(2)症状具有特异性:○1除了高温热灼和药害等个别病原能引起局部病变外,病株常表现全株性发病;○2株间不互相传染;○3病株只表现病状,无病症。
(3)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有关,因此,若用化学方法消除致病因素或采取挽救措施,可使病态植物恢复正常。
3.简述病毒引起病害的特点。
有病状,无病症,多呈花叶、黄化、畸形、坏死等。症状以叶片和幼嫩的枝梢表现最明显。病株常从个别分枝或植株顶端开始,逐渐扩展到植物其他部位。
4.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农药? ○1正确选用农药; ○2适时用药; ○3交替使用农药; ○4混合使用农药;
○5减少施药次数,掌握有效用量;○6按照施药目标和农药的特性,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