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转化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
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学困生队伍的不断状大,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因他们打工单位不固定,只好把他们的幼小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形成了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和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则成为我们每位老师所面对的最棘手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些学生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看管,家庭教育脱节,孩子的学习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工作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成了一门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这学期我担任四二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学困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纪律较差,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任课老师也为之烦恼不已。为了每个学生能更好的全面发展,都能升入理想的中学,于是转化学困生成为了我班级管理中的主要思路,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
尤其是我班的徐圣棋同学,他是一名留守儿童,也是我班的典型学困生。他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习基础较差,成绩始终跟不上,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甚至经常影响他周围的人,经常给课堂添个“小插曲”,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在作业方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字迹非常的潦草,简直就是龙飞凤舞,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些什么,成了让我很头疼的学生。为此,从开学初,我把他作为了我转化学困生的重点之一。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
一、分析具体现状,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学习习惯。
在确定该生为转化对象后,我开始对他深入了解,从他上课、作业、辅导和平时表现进行观察,还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在其他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并通过和家长电话联系沟通,了解他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究其原因,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于是我决定采取课上为主课下为辅,教学中“抓紧一点”,辅导时“关注一点”,批作业“照顾一点”的策略,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重新建立他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逐渐地我发现他上课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动了,努力地在听老师讲课,还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神采。
二、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我发现徐圣棋爱欺负同学,尤其是经常抢其他同学的好吃的,晚上抢其他同学的牛奶,经常有同学向我告他的状。有时,在老师说话时爱插嘴,上课时爱起哄,他还有爱哭、情绪不稳定、性格倔强的特点。针对他的这些毛病,我课余时间经常和他沟通,只要他有进步,就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后来他的这些毛病慢慢地改正了,而且上课也能积极回答问题,打扫卫生也很认真,在家还帮爷爷和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还会自己洗校服了,他再也不是那个“调皮蛋”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平时多关心和爱护学生。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人关心和爱护。学生喜欢关心爱护她的老师,愿意和老师做朋友。对于徐圣棋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在课下我与他亲切交流和沟通,让他充分体会到我对他的关爱,让他感觉我就是他的一个朋友,也通过学生了解他的一些想法,真正成为他的良师益友。通过这样的沟通,他非常喜欢与我交流,十分信任我,愿意和我说他的心里话,说他的喜怒哀乐,逐渐他的成绩不断进步,渐渐地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了,不再让我那么头疼了。
四、家校互促,共同进步。
教育学生仅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碰到了徐圣棋这样与众不同的孩子,教师所花费的心血就更多了。他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带,奶奶要忙家务活加上年龄大了,学习没人辅导。所以,我一旦发现他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会打电话跟他奶奶或他远在他乡的父母,相互沟通。他的家人一直很合作,总是积极地配合着我们,他的学习习惯渐渐好了起来。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班主任不能一味责备,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留守儿童”谈心,向他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如下入手:
1、加强常规心理健康教育。
2、对出现的问题专项指导教育。
⑴意志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意志品质。加强学生自然调控能力,开展“挫折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⑵情绪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理智感,自尊心,自信心,乐观,积极向上。自觉克制克服不良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技巧和方法。⑶交际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友爱,团结互助能力。初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能较好的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学会表达情感,愉快接纳自己,亲友,乐于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⑷人格品质心理教育:有健康的生活情绪和特长,勤奋、认真、谦虚、乐观、俭朴,有优良的性格,气质结构,积极的生活态度。
⑸能适应客观环境,随遇而安,能正确评价自己,具有改正缺点的勇气和毅力。客观正确待人接物,头脑清醒,正确对待社会舆论和别人的批评表扬。
作为班主任,我体会到: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关爱,在生活上、学习中去关爱他们,使这些特殊学生都能享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老师的“特别的爱”。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总之,转化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去关注每个孩子,相信这些迟开的花朵一定会开出漂亮的花朵,一定会有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第二篇:如何做好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转化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转化
大通县多林镇中心学校 周树有
.留守儿童群体,已全面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作为一名农村的一线教师,数年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或者是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他们在漠不关心和放纵下变“野”、变“差”、变“坏”。我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留守儿童需要源源不断的真爱,一个全方位的爱。如只给他们一点爱或一时爱,是没有收效的。正如干涸的土地,一点水是不能解救庄稼的命运。根据我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中学困生占大多数。就我校而言,学困生的比重也大。如何解决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最初我也很困惑,很迷茫。常言说得好:没有过不去的坎。于是我静下心来,对他们进行一次过细“诊断”,我发现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有个共同点:学习习惯差。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真爱,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爱。于是我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究,看着他们逐渐转变,我也更有信心了。在享受成功喜悦之后,得出以下的感悟。
一、走进他们做他们的朋友
新课标强调人文性,提倡创造“生本”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成长,所以如何去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学困生很多都特别讨厌学习,易被老师忽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比较远,学习是被动的,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为此,我首先敞开心扉,用友爱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用喜爱的眼光去关注他们,用关爱的肢体语言去抚慰他们,真诚对待他们。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经常走到他们中间像大哥哥一样时刻关心他们,并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加表扬。慢慢的他们也开始喜欢和我聊天了,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便更多地关怀和鼓励他们,并以聊天的方式去引导们。比如王海东同学,他的成绩变差完全是因为缺少亲人的关怀和督促。所以这时候教师不光是引领他学习的主人,还要变成给予他更多关怀的亲人。我知道他的情况后,每天都会找时间和他聊天,问他生活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刚开始他还很别扭,后来也就侃侃而谈了,有什么开心的事都愿意和我分享,甚至是伤心的事也会向我诉说。学习方面也有了进步,爱发言了,作业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样的变化我使我暗暗欣喜。
二、设法给他们家的温暖
取得初步成功后,我便着手进行第二步方案:组建由老师、留守儿童、结对小朋友的“三人行”小家庭,共同学习。去年秋季,我班转来了一名新留守儿童.。开学第一天,我便把她郑重地介绍给全班同学:同学们,我们的“家庭”中又增添了一名新的成员,这位成员从现在起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接着我把她的学习情况也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当知道她的这种状况后,班里很多孩子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她在学习上碰到难题总会看见热心的同学在给她讲解;作业因为字写不好没有得到优时,字书写规范的阿艳花带领几个同学主动去教她怎样练字;上课忍不住走神时同桌的手总是会轻轻的敲打她的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一有困难就会得到班里同学的帮助,这使她增添了信心,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有学生过生日的时候我组织全班同学为他庆祝;在他生病时组织同学去看他照顾他,发动班里的同学去关爱他;让结对同学陪伴他,让他到结对同学家生活,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在班会让结对同学谈谈自己帮助同学的感受,孩子们把关爱给了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快乐,他们的真诚的语言打动了倾听的同学和老师。我从很多拭泪的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一定有种东西正在成长,那就是“爱”,这种无私的爱会在班里不断地延伸。
三、要经常关爱并鼓励他们,让爱时时陪伴
用爱拉近师生距离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习、要学习。这便是我开出的第三剂药方。同学间的相互帮助能让他们觉得学习中不再孤单,但学习吃力的他们还是会没有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班队活动从不上台……为了让他们变得自信,我在备课上课的时候就特别留意这个问题,备课中总会涉及几个特别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上课的时候总是给他们鼓励的眼神和表扬的话语;课后针对他们的弱项出题给予专门的培训,丰富语言积累,训练思维。以后的课堂上能听见他们宏亮的声音了,班队课上还会自己出节目表演了。在《三人行——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上他们的发言让在场上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四、给他们一颗真诚的心,用真诚换取信赖
走进孩子的家庭,走进孩子的心灵,洞察他们的需要,给予呵护,有位女生性格内向,穿戴不整。长期不完成作业。于是我在得知其父母回来的消息后进行了家访。我拉着孩子的手与他的父母进行了交流。我很委婉地将孩子在校的情况告诉其父母。并与家长一道探究了对她的教育方法,并经常关心她的生活。后来,她变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刚过半期能将全册课文背诵。王海东比较难解决,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只是和打工的姐姐在一起。幼小的他思念亲人,回家没有人督促学习。后来我联系到了上中学的姐姐后,与他的姐姐进行交流,了解到了他们家的状况。他姐每天去上学都会给弟弟留一张纸条,上面有对弟弟的关心。而且我也和他远在外地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让他们每隔几天来我家上QQ或打电话与他们的父母聊天谈心。他渐渐地变得乐观活泼了。经过以上的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更让我知道了给孩子的爱要真、要久。我相信在这条充满爱的路上和孩子们同行,会越走越好。走在爱的路上,展望农村教育的未来,我的内心已充满希望和憧憬。
第三篇:学困生留守儿童教育计划
学困生留守儿童教育计划和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面向全体,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特制定“学困生辅导和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学困生的确定:依据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哪学科成绩不合格既为哪科学困生。课任教师填写学困生档案和学困生辅导计划。
二、要要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用恒心转化学困生。
三、要和学困生可以做好双向选择,“一帮一”,对其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四、要抓好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要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
六、要注意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七、要抓住时机“传情报”、“送喜报”,采用激励赏识的教育方式。
八、要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九、“学困生辅导和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
十、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十一、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并作好学困生的辅导记录,一个学期不少于12次。
十二、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十三、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辅导和转化”的典型经验。
第四篇: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 “课外访万家”家访手记
南门小学
王火星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精彩的书,我们一起用朴实的心奋笔疾书。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欣赏,不仅陶醉于他们美丽动人的一面,还要找出疵瑕之处,使之日臻完美。
2011年11月10日下午5:00,我和四(2)班的班主任高红英老师、科任老师万骏、蹲点领导孙天峰一起来到四(2)班的留守儿童郑晓宇和学困生周慧玲两位同学的家里家访。
这两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太好,在班上的表现也算不上好,在路上,我们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免不了敷衍了事,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早点回家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很快来到了郑晓宇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奶奶在家,一进家门,家长很热情的让我们坐。孩子的奶奶说,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自己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一些题目也不会做,没有能力辅导。我们向孩子奶奶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学校开展“校外访万家”活动的具体情况。孩子奶奶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就没有当回事,事实却不是这样,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将近30分钟,但对于教育孩子的话题,孩子的奶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由于我们还要家访,只好告辞,并相约下次再交流。接着,我们来到了另一位家访对象——周慧玲同学的家里,孩子的父亲在家,这位憨厚的父亲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饮料让老师们解渴。孩子的父亲满怀歉意地告诉老师,由于自己平时忙于上班,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给老师们添了很多麻烦,希望老师们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家庭和学校一起将孩子培养成人。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大家得告辞了,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大家感慨良多,家长的表现让我们感到意外,也让我们无比感动。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需要老师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需要他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学校和我们老师的关爱,而我们却往忽视了这一点,也许我们的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关爱学困生,呵护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来关心、爱护、教育、帮助我们的下一代。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和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从实际出发,加强了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使学困生学有所得,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学困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和学困生领导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学困生档案和联系卡。
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学困生,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学困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学困生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或学困生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辅导作业,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和学困生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学困生”充分关注,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
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各种契机,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学困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四、感受温暖,快乐成长
学校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过各种关爱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护网络并取得较好成效,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仅学会了自理、自立、自强、自律,还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出现了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家长放心工作,学困生成绩有所提高的喜人局面。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学困生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结合教师开展的“教师帮扶”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
3、实行教师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5、打开留守儿童学困生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关注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七、存在的问题
总之,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感到这一工作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应
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