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Sherry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我的大学闺蜜推荐的一本书,刚开始读或许会有些困惑和质疑,甚至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再一次翻开,竟在质疑思索之后,收获了一份为人处世的豁达、泰然。书中主人公李若菱,一个看似婚姻、事业都和谐,其实完美幸福的表象后面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楚的都市女性,作者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围绕“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为什么我得不到?”带领读者展开了一次玄妙的心灵之旅。我是谁?似乎每一个人都能脱口而出,但如果更进一步或许答案就不再那么简单明了。我既是真我,也是小我。我们想要的是真正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由内而外的绽放、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喜悦,以及内心的和祥、平静。然而,真我以及我们想要的爱、喜悦、平和不仅隐藏在我们的身体里,还被我们的情绪、思想以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层层包围。想要找寻真我,得到想要的那份爱、喜悦与和平,我们必须学会透过联结破解身体的滞碍,通过臣服化解情绪的瘾头,采用定静检视思想的谬误,以及运用觉察放掉无谓的身份认同,那么就能倾听真我,得到爱、喜悦、和平。
人既是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里的人,需要做到合群、得体,不做异类,在乎周围人的眼光。而书中却只用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否决了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在乎、在意。作者认为其实很多东西,包括自己的外表、仪态,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斜眉冷眼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一切皆由心,唯此而已。对于别人,外物,事情,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也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都不需要负面情绪参杂其中。我们要做的事对既定事实接受,臣服,接纳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此时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因为当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时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离眼前的困境。
所有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动,两个相同振动频率的东西会互相吸引。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是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请相信,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它有时候有点丑陋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一点地拆开包装的话,我们会惊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礼物。
事件永远是中立的,而不同的思想、情绪,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力量就在我们自己手中!不能说它是这本书最精辟、最
好的总结,但书中无处不见这种观点的影子。或许,你可能不理解作者的纯粹,以及把内因绝对化,但不凡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带着积极的态度,做好自己,时刻传递正能量,走好每一个今天,让今天为明天多做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走向你想要的明天!
第二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每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件礼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看这本书是出于朋友的反复推荐。一直都对所谓修心、励志之类的书籍无甚喜好,大概因为最初接触的此类书籍都是外国人的作品,像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等等,无非是格言警句、名人趣闻再加上作者身边的一些花边新闻,总觉得少了一点实用性的、或者能让人产生强烈共鸣的东西,但《遇见未知的自己》不一样。
整本书有着一股浓浓的禅意,围绕着一个30多岁的失意女性,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展开。说是故事中的若菱在慢慢改变自己,不如说作者在把几年来的研究所得潜移默化传授给我们。或者因为作者张德芬是一个女性,字里行间能让人感受到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初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莫名,但看着看着便有一种渐入佳境的融合感,遇到的问题也许不尽相同,却也无非是围绕着工作、生活和感情。看到书中若菱在遇到某些事情时的第一反应,有几次还会暗暗在心里发笑:如果是我,怕也是这样的反应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而言,这本书有一些醍醐灌顶的意义。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浮躁的处世态度,以至于不快乐、亚健康的居多,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只会埋怨别人,想着快速解决,却很少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怎样才能真正快乐?这本书就是从老人的一句问话:“你是谁?”带领我慢慢跟着女主角一起反思,一起成长。从三碗米饭的能量实验,到胜肽的形成和作用,到潜意识的表达,再到思维与身体的联结,直至最后的认同和改变,作者用很浅显的文学语言、生动的故事概述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让我在最后跟着女主角一起心境清明: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就像书中的老人说的:“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回顾过去的生活,有一些事件,比如考试的失利、朋友的背叛、生活的挫折,其实这些也不全然是坏事,正是这一件件包装难看的礼物,才加速了我们的成长,让我们懂得珍惜和感恩。心境决定命运,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力也会随之改变。
夏燕
第三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时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追求权利?财富?健康?看完后我才明白。正如老人所说,我们人类所要人类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人类追求的东西,像权力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看完后我才懂得快乐与喜悦是多么的不同。是啊!快樂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樂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又是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语。“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时常检视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信念。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好的事情时,产生的所有负面思想都只能让我们自己更狼狈而已。我们得想想,当我们的手指着别人批评的时候,有几根手指对着我们自己呢???这个时候老人教导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无功的。而臣服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可预见的好处,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所以破解情绪障碍直到,最重要的是臣服”
“ 记得,每个发生在妳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禮物。如果妳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妳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妳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才会有人大肆宣扬“挫折与困难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我们也应该学会去把那些已经或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好的或不好的事件都当成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用心去体会、享受并臣服。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的。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拚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步出洞外,我们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呵呵,多么恰当的比喻吖!我们都未学会放下,做不到老人那般超然物外。但是,我会试着看淡一切、学会臣服、活在当下!!
第四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陈建汝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都市人应该怎样活着的书,以小说的形式向人们讲解和注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中,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的越多,迷失的越严重,内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事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记得老人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ego)的虚假认同。”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自己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他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它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情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诚如书中的一个小故事,主人公说,把一天业绩考核出来,每一次都的第一的她,突然被挤了下来,她的内心非常难受。早上她上班,发现同事们正用不同的眼光注视着她,有同情,鼓励的,有幸灾乐祸的。在接下来和老板的谈话中得知,在老板的一再要求下原本就工作出色的她终于得到了总经理的认同,得到了并列第一。她喜出望外,回到座位上,她想起了刚进办公室时同事们的眼光。于是,现在的她觉得同事们的眼光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呀。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感觉,当你获得一些与往常有不同生活经历,当自己的想
法改变的时候,总觉得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眼光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的眼里充满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出来的内容。就像故事中提到的有些同事“同情、鼓励”,有些同事“幸灾乐祸”,都是她的大脑自己去筛选、过滤、定位出来的,并不是事实。这样的想法,其实都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虚构、想象出来的。换句话说是一种假想,是在自己的主观想法作用下杜撰出来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另一则故事,说是在古时候,有个砍柴的人发现自己的斧头不见了,他一直认为是他的邻居偷的,他每次看到那个邻居都觉得他就是那个偷斧头的人,而且越看越像。有一天,他带着新买的斧头上山去砍柴,突然在他曾经看过柴的地方发现了一把已经生了锈的斧头,当他再一次看见他的邻居时,他发现他的邻居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书中说:“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他人的事我们也管不着,唯一可以管的只有自己的事,所以,请管好自己的事,祝福他人的事,看着老天的事,请常常给自己时间冥想,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不是有句话说:“当我们内心有个深切、真诚地渴望,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的吗?”没有人知道最终的路在哪里,人们的一生恐怕都在为寻找自己的道路而奋斗,那为什么不走捷径呢?感恩吧,感谢一切值得和不值得感谢的东西,那样他将会带你走上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此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总可以确定要去地方。无论人生处于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还是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于平淡的踌躇关头,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第五篇:《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应该说我喜欢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如权利、财富、健康,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在我读书的城市,那是生活、工作节奏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会被落下,那里交通格外拥挤,速食店到处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战中。是一个躁动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追求。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妇,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愿的,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然而在不愿意的时候,为了演好这些戏份,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这些面具遮住了真实的自我。当然还有我们那种小我的虚荣心也会让我们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找到真我了,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虽然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他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他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他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