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试题 A卷(最终版)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模拟训练卷 制卷人:国文成 2003-3-21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试题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将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一·二八”事变
④华北事变⑤南京大屠杀⑥“八·一三”事变
A.①③④②⑥⑤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①③④⑥⑤
2.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总指挥的是
A.彭德怀B.贺龙C.叶挺D.朱德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B.“八·一三”事变爆发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抗日战争爆发后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
C.忻口阻击战D.台儿庄战役
5.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6.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丧师失地的根本原因是
A.日军攻势迅猛B.国民政府投降卖国
C.中国军队装备低劣D.中国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7.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A.“八一宣言”中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抗日通电中D.洛川会议上
8.由聂荣臻领导和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陕甘宁抗日根据地B.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D.晋绥抗日根据地
9.毛泽东提出持久战方针的最主要现实依据是
A.敌强我弱的形势B.敌小我大的状况
C.战争的性质D.敌攻我守的态势
10.下列关于战略防御阶段对国民政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B.对日本继续采取妥协、投降政策;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被迫自卫抵抗
C.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会战
D.亲日派鼓吹“再战必亡”;英美派宣扬“战争速胜”
11.抗日战争中相持阶级开始的标志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
A.北京、天津B.上海、南京
C.北京、南京D.武汉、广州
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级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军事上的失利,大片国土沦丧,使日军战线过长
B.日军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无法继续大规模战略进攻
C.中国共产党发动全面抗战,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D.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严重威胁日军的后方
13.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对国民政府所实施的战略方针是
A.集中主要兵力进攻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持久战略D.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4.1940年春,伪国民政府建立的地点是
A.南京B.重庆C.北京D.武汉
15.进入相持阶级后,日军为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在华北推行了
A.“清乡运动”B.“治安强化运动”
C.奴化教育D.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6.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在政策上发生重要转变的标志是
A.“防共委员会”的设立
B.“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定
C.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D.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17.皖南事变发生后重建的新四军代理军长是
A.叶挺B.刘少奇C.陈毅D.张云逸
18.枣宜会战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
A.谢晋元B.佟麟阁C.何基沣D.张自忠
19.造成抗战后期正面战场形势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枣宜、豫湘桂战役的失利
B.日军急需打通大陆交通,援救南洋日军
C.国民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
20.下列政权中在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下建立的是
A.伪满洲国B.国民政府
C.伪南京国民政府D.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21.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是
A.减租减息、交租交息B.精兵简政
C.大生产运动D.整风运动
22.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
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中正面战场上发动的大规模作战
C.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是
A.皖南事变B.枣宜会战 C.百团大战D.《论持久战》发表
24.毛泽东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与下列事件有关的是
A.1931年根据地的经济建设B.红军完成艰难困苦的长征
C.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D.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批评与自我批评”
C.“团结—批评—团结”D.反对宗派主义
26.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开始于
A.1941年B.1942年C.1944年D.1945年
27.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
A.中共“三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29.下列措施中,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D.开展整风运动
30.下列关于延安整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B.目的是弄清思想,团结同志
C.从政治上清算王明“左”倾错误
D.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涂于答题卡上)
31.“一二•九”运动爆发的背景是
A.日本制造侵华的“华北事变”
B.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C.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方针
D.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32.中共洛川会议的内容包括
A.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B.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决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3.下列情况与1938年日本调整侵华政策有关系的是
A.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建立B.皖南事变的发生
C.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D.1941-1942年根据地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
34.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特点是
A.建立一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
B.消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C.实现同化政策D.缩短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学习年限
3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政府的政策中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
B.阶级本性所决定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
36.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A.***B.新闻垄断
C.特务统治D.保甲制度
37.相持阶段中,中共中央为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战争的发展而提出的口号是
A.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B.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C.坚持科学、反对愚味
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38.以下措施和政策中,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是
A.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开展大生产运动
D.开展整风运动
39.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著作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论联合政府》
40.抗日战争中,蒋介石集团在抗日和对待共产党态度上具有两面性的原因是
A.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但不断调整侵华策略
B.人民群众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
D.为了维护其反动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
中国近现代史检测试题(D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3.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的实质是()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提倡马克思主义
4.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5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摘自林增平《中国近代经济史》)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辛丑条约》B.对华输出的资本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注入了资金
5.《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形势采取的根本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6.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以辛亥革命为高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7.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的教育家罗家伦曾撰文指出:“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20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虽一时称盛,但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达150种之多。据统计,仅上海就有杂志46种,在东京中国人办的杂志也有34种。以下表述符合材料的是()
A.中国新闻媒体完全可以自由地传播舆论 B.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巨变
C.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D.新闻媒体的普及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9.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10.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中国诗人写道:“彩霞里伊水似飞舞,白云中洛河似龙腾,看茫茫绿树大海,排排烟筒森林。”这反映了
A.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D.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现实
11.“张一凡,1966年就读于无锡第二中学高三,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80年代公派前往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90年代回国,创办了一家网络视频网站„„”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① 60年代《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
② 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③ 70年代末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对他获得博士学位至关重要
④ 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了舞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题,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蜗轮蒸汽舰了。蜗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材料二 克服技术的落后时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夕阳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85年起,有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严谨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8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8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 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一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0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8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10分)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定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
A、1839年至1949年 B、1840年至1909年
C、1840年至1949年 D、1842年至1949年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3、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英法联军 B、法军 C、八国联军 D、德军
4、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法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5、收复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曾纪泽
6、在青浦大败洋枪队的指挥是()
A、洪秀全 B、李秀成 C、石达开 D、陈玉成
7、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北洋舰队至远舰管带是(A、左宝贵 B、徐邦道 C、丁汝昌 D、邓世昌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9、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诉 D、左宗棠
10、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总统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黎元洪 D、康有为
12、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改良运动)C、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4、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
A、湖南、湖北 B、江西 C、福建 D、河南
15、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A、1919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22年
16、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7、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8、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A、统一国家与和平建国问题 B、和平建设与政治民主化问题 C、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D、军队平等和党派平等问题
19、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新起点。”这里的“转变”是指()
A、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 B、开始转入武装斗争
C、放弃与国民党联合的路线 D、放弃中间路线与中共联合反蒋 20、毛泽东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是在()
A、中共八大 B、十二月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新政协会议
21、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国民党败逃台湾 D、新中国成立
22、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的讲话,分析了国内各阶级的动态,要求团结大多数,孤立打击少数敌人。
A、《不要四面出击》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率领下,开始抗美援朝。A、林彪 B、朱德 C、彭德怀 D、邓小平
24、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从()的逐步过渡的形式。A、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 B、初级合作社到互助组再到高级合作社
C、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再到互助组 D、限制利用到和平赎买
25、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
A、高速度 B、高指标 C、一大二公 D、冒进
26、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
A、结束“文革” B、改革开放
C、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收回香港和澳门
2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这个观点是在()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九大
28、“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A、1966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1966年对吴晗的评判 C、1966年上海“一月风暴”
D、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29、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A、1964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 C、1969年9月23日 D、1970年4月24日 30、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厦门 B、深圳 C、上海 D、海南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主要表现在()A.自然经济严重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B.吏治腐败 C.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D.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 E.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2.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有()
A.《原道救世歌》
B.《原道醒世训》
C.《原道觉世训》 D.《资政新篇》
E.《天朝田亩制度》 3.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E.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4.1927年秋至1928年夏,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有()
A.秋收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E.广东海陆丰农民起义
5.“工农武装割据”概念的内涵是指:()
A 党的建设为中心
B 农村政权为根本 C 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 D 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E 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6.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主要表现在()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B.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敢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C.长征成为了中国革命由内战转向准备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D.长征为后来抗日战争和整个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E.长征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7.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间,国民党反对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的事件有()
A.国民党第97军朱怀冰部进攻晋东南太行山区,袭击八路军总部
B.阎锡山部对晋西的决死队发动突然袭击,屠杀共产党员和群众500多人 C.国民党特务杀害河南确山新四军留守处200多名伤病员和家属 D.发动皖南事变,摧毁了新四军军部 E.胡宗南部闪击延安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有()
A.《论联合政府》
B.《论解放区战场》
C.《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D.《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E.《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
9.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颁布的文件有:()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井冈山土地法》
D.《兴国土地法》
E.《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10.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依次为()
A 农业生产互助组 B 变工队 C 初级农业合作社 D 中级农业合作社 E 高级农业合作社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每小题1分,共20分)
41、()道光年间,中国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
4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43、()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国力的强大。
44、()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始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
45、()《望厦条约》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最主要的含义是指该条约规定,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46、()洋务运动的实践结果,产生了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7、()康有为主张仿效西方议会制度。
48、()康有为、梁启超主持了“百日维新”。
49、()辛亥革命宣告了清王朝的结束,也结束了以地主、买办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制度。50、()《资政新篇》是农民平均主义的反封建纲领。
51、()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农村的进军,为国民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52、()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5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54、()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淮海战役。
5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陆全境已经解放。
56、()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绝大多数资本家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57、()1974年2月,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58、()1956年,刘少奇在全国知识分子大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新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59、()“两个凡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60、()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一、单选题答案:
1C、2B、3A、4C、5B、6B、7D、8B、9C、10A
11B、12D、13C、14A、15C、16B、17A、18C、19D、20B 21B、22A、23C、24A、25C、26C、27C、28D、29A、30D
二、多选题答案:
ABCDE、32 DE、33 ABCDE、34 ACDE、35 CDE、36 ABDE、37 ABC、38 ABC、39 ABCDE、40 ACE
三、判断题答案:
41B 42B 43B 44B 45A 46A 47A 48B 49B 50B 51A、52A、53B、54A、55B、56A、57B、58B、59B、60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2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瀛环志略》
9、《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材 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0、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12、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首先发动的。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13、同盟会发动的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A、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 B、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C、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D、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1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 15、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D、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7、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同盟会会员 B、留学生 C、新军 D、人民大众 18、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内在原因是()A、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帝国主义的破坏 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新文学运动 B、民主、民权运动 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1925 年,以()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A、国民党一大 B、成立黄埔军校 C、五卅运动 D、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25、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著名学生运动是()A、福建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2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
A、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
B、不要共产党军队参加抗战 C、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
D、不要民主党派参加抗战 28、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D、进行了土地革命 30、八路军129师师长是()
A、林彪
B、贺龙
C、叶挺
D、刘伯承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10:DACBB BBBBD11-20:CDDBB BCADD21-30: DDAAD CCCDD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ABC
2、BC
3、BCD
4、ABDE
5、AC
6、BCD
7、BE
8、ABCE
10、BCE
三、判断题(20分)1—10:AABBB AAABB11—20:AAABA ABBAA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2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瀛环志略》
9、AD
9、《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材 B、向西方学习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0、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12、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首先发动的。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13、同盟会发动的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A、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 B、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C、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D、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1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总统选举法》 15、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D、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7、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同盟会会员 B、留学生 C、新军 D、人民大众 18、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内在原因是()A、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帝国主义的破坏 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新文学运动 B、民主、民权运动 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A、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1925 年,以()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A、国民党一大 B、成立黄埔军校 C、五卅运动 D、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25、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著名学生运动是()A、福建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2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
A、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
B、不要共产党军队参加抗战 C、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
D、不要民主党派参加抗战 28、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D、进行了土地革命 30、八路军129师师长是()
A、林彪
B、贺龙
C、叶挺
D、刘伯承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
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D、灌输民主思想 E、灌输科学思想
32、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A、林则徐 魏源
B、王韬 薛福成C、马建忠 郑观应
D、李鸿章 曾国藩
E、康有为 梁启超
3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A、城市暴动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农民起义
34、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A、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决定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到农村 D、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E、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3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E、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36、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指()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E、对待农民的态度问题
37、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改组国民政府 E、反对内战独裁
38、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E、共产党通过谈判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39、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下列哪些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陕北 B、河北 C、山西 D、山东 E、河南
40、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经济陷于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导致这种危机的原因是()A、美国断绝援助 B、政府官员大肆敛财
C、内战经费的巨大消耗 D、民族资本家将资金转移至境外 E、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每小题1分,共20分)
4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2、()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43、()1851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领导了著名的金田起义。
44、()“镇南关大捷”是甲午战争中打击日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45、()清军将领邓世昌在马尾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4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7、()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8、()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9、()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0、()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6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62、()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倡导的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63、()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64、()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还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65、()遵义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66、()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无本质区别。
67、()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6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陆全境全部解放。69、()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70、()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10:DACBB BBBBD11-20:CDDBB BCADD21-30: DDAAD CCCDD
二、多项选择题(20分)
1、ABC
2、BC
3、BCD
4、ABDE
5、AC
6、BCD
7、BE
8、ABCE
10、BCE
三、判断题(20分)1—10:AABBB AAABB11—20:AAABA ABBAA
9、AD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P15): 最主要的两大矛盾:①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历史任务: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部分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他们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包括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创办近代陆军和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3、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在在日本东京联合正式成立中国同盟会。选孙中山为总理,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章程。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
4、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0·5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提倡文学革命;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于湘赣边界由毛泽东等人领导。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并于10月7日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意义:这支起义武装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6、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8、“两个务必”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二、简答题 :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4、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雄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5、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主要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
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7年这七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2)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4)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至今,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6、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哪些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
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两个中国之命运。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两种命运反复激烈较量的结果是,光明的新中国战胜黑暗的旧中国,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如何?如今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九十多年的历程,它证明了什么?谈谈你的认识。
特点:(1)她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2)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深入贯彻。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7)、“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初期中国面临着思想上的问题,关于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而小平同志提出来的两个中心和一个基本点和关于真理的大讨论解决了这个思想难题。接着中国又面临着如何深化改革问题,农村改革了,如何推进城市改革,如何推进国个改革,如何推进收入改革,如何推进法制改革,等等,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改革开放估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发
现问题中去进行创新和改革。经济发展起来,又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很快,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则发展相对迟缓很多,东西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会引发中国产业的畸型,如不进行转型,后果很难设想。另外,中国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阶级矛盾开始显现,并产生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这一时期如何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的政治面貌成为一大难题。如何防止国外腐朽思想的传播和蔓迄,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第五篇: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案全集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案全集 教学课题: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一节: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新旧军阀的对立,宁汉合流,北伐战争,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新军阀的混战,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法币政策和经济的特点,改订新约运动。
2、能力培养目标:分析南京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特点,培养学生透过经济现象分析其政治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国民政府的性质,东北易帜,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教学难点:列强在华的经济利益,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章的前言,归纳出:大革命失败后,1927-1937年,出现了国共对峙的局面。一方面,国共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同时,美国和日本是争夺日本的主要对手,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美日矛盾也逐渐激化。
讲述新课:
一、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新旧军阀的对立:
①北方:奉系军阀张作霖仍然把持着北京政府。
②南方:国民党分裂为众多派系: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简称“宁派”;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简称“汉派”,西山会议派在上海,简称“沪派”。其中宁汉两派在国民党内最有实力。
2、宁汉合流: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①宁汉合流后的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②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建立。
3、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二次北伐):1928年,占领北京。
①将二次北伐与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相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这次北伐形式上是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继续,但性质完全不同,使新旧军阀之间争夺地盘和利益的战争。
②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有关内容:日本对山东的侵略,二十一条,利用一战占领山东。)
4、东北易帜:1928年,张学良。
①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侵略者炸死。(引导学生思考:以观受日本支持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什么会被日本炸死?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也损害了张作霖的利益,因此也受到他的抵制,但日本侵略者发现张作霖不能完全满足其侵略要求,企图扶植新的代理人时,就炸死了张作霖。)
②东北易帜标志着在形式上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在形式上?指出:实际上当时国民政府内仍然存在着割据一方、手握重兵的新军阀,除了蒋介石外,还有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也包括张学良。)
二、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1、1928年,国民党宣布“训政时期”开始,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
2、所谓“训政”的实质就是国民党***,就是蒋介石的独裁专制。
3、蒋介石建立和巩固独裁统治的措施:
①建立一支数量庞大、装备先进的正规军,作为维护统治的支柱。
②组织“中统”和“军统”两个特务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实行恐怖的特务统治。
③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对革命者、进步人士进行残酷镇压。
三、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1、东北易帜后,国民党内的新军阀为争权夺利仍然混战不休:蒋桂战争、蒋冯战争。
2、中原大战:1930年,阎、冯、桂三派军阀联合反蒋。
①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②由于张学良的拥蒋,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为他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四、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1、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增加收入的措施:
①整顿税务,从而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②控制金融,国民政府设立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从而形成了一个金融垄断网。
③改革币制,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的特点:
①民族工业有了显著发展.②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③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膨胀,这充分反映了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密切关系。
五、改订新约运动。
1、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2、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
①目的: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增加政府收入。
②内容: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引导学生回忆:中国的关税不自主和领事裁判权出现于何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
③结果:1933年,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但领事裁判权迟迟没有废除。
课后一得:本课内容较多,要注意把握时间,某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
教学课题: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粉碎三次“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土地革命。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工农武装起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等能力。
教学重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实践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最后一课的内容: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中国革命进入了低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掌握革命的武装。为了建立革命的武装,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次次武装起义。
讲述新课:
一、工农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
①目的:为了挽救革命,用武装起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②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瞿秋白代表中央作了报告。
①会议背景:这是我党在革命遭受失败的紧要关头,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
②内容: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③作用: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秋收起义:毛泽东。
①秋收起义不但是军队的行动,还有人数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②起义中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放弃了夺取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进军。
③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广州起义:1927年底,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由于寡不敌众而失败。
5、三次起义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二、井冈山的星火。
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毛泽东,这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3、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1、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三次“围剿”:1930-1931年,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现实,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1931年,定都江西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政权。
②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
四、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1、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①中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
②根据地建在以农村为主的地区,要发展壮大,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这就必须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毛泽东。①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作用: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3、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革命政权。
课后一得:本课内容较多,并且某些内容在初中的历史课上已学过,因此在讲授时对具体史实可适当简略,对一些理论的分析,如“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由于初中时没有多涉及,这儿应深入分析。
教学课题:第三节: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一二八事变,上海抗战和《淞沪停战协议》,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史实、文献资料,探讨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②通过概述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情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概括历史特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
教学难点: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后,各阶级、各阶层对日态度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有关日本侵华的内容,如: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二十一条”,山东问题,皇姑屯事件等。指出:日本侵华是一个蓄谋已久、不断加剧的长期过程,在这过程中,面积辽阔、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逐渐成为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标,从而导致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讲述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①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东北的地大物博使之成为日本的首要侵略目标。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意义主持召开的“东方会议”确定了先占领东北,进而占领全中国的政策。
②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使其国内矛盾尖锐,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③当时其他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重兵围剿红军,从而给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2、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占领沈阳。
3、九一八事变的后果:
①张学良的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战而退,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东北实际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一二八事变。
1、一二八事变是日本企图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的侵略步骤,它的爆发也进一步说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加纵容了日本侵华的野心。
2、一二八事变的爆发: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
3、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十九路军指挥:蔡廷锴、蒋光鼐。(十九路军英勇抵抗的具体情节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
4、一二八事变的结果:国民政府与日本谈判,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军队“可暂驻扎”。
三、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正义呼声。
2、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斗争,代表人物:马占山。
3、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②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领导人: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4、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在上海成立。领导人: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3年,领导人:冯玉祥、吉鸿昌,由于蒋介石和日伪军的共同镇压而失败。
6、福建事变:1933年,领导人:蔡廷锴、李济深,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布反蒋抗日。
7、上述事件说明:随着日本的入侵,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兴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应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日本侵华的有关史实,与本课内容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思考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课题:第四节:红军的战略转移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王明的“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王明的“左”倾错误、红军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等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观察、判断、比较、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对王明“左”倾错误、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采取的是什么对策?(不抵抗)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兴起,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有无改变?(没有)既然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它的主要力量用来干什么?(进攻共产党,红军)
讲述新课: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①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兴起,“不抵抗政策”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谴责,于是蒋介石又提出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②“攘外必先安内”的实质是以“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同时压制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继续对日妥协,其目的和实质与“不抵抗政策”是一致的。
2、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①指导学生回忆前面的内容:1930-1931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已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
②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前,王明和博古已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左”倾错误开始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被剥夺了对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关于王明、博古如何能掌握中共中央的领导权?指导学生阅读注释③)
③周恩来和朱德当时负责指挥红军,他们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打破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
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前,在上海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开始在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关于临时中央迁入苏区的原因,即“左”倾错误在国统区推行的表现和危害,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后归纳。)2、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①简单介绍双方的实力对比,指出单纯从军事实力上对比,国民党占有巨大的优势。
②当时指挥红军的博古和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2、当时项英和陈毅率领红军3万余人,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突围。
3、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①长征初期,“左”倾错误继续控制中央,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这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前提条件。
②遵义会议的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③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的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甘肃会宁地区。
5、长征胜利的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经过长征保存下来的是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
③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课后一得:长征这一内容是初中历史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讲述本课应注意结合初中历史的有关内容,以长征的原因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遵义会议为教学重点,对长征的路线、经过可淡化处理,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内容即可。
教学课题:第五节: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何梅协定”,所谓“华北五省自治”,瓦窑堡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日本进一步侵华引起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对抗日态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复杂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已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此后日本加紧对华的进一步侵略,华北成为它的下一个目标。同时,蒋介石继续执行“攘为必先安内”的政策,全力围剿红军,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讲述新课:
一、华北事变。
1、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系列事件。
2、何梅协定:
①面对日本的挑衅,国民政府派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军司令梅津美治郎谈判,签订“何梅协定”。
②主要内容: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取缔一切抗日活动。从而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3、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华北五省是指: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日本企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瓦窑堡会议。1、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①内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②标志着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了明显转变。(引导学生阅读八一宣言的具体内容)
2、吴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
①报告的内容: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
②报告的作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一二九运动。
1、运动的背景:一二九运动是在整个华北已危在旦夕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八一宣言”的影响下而爆发的。
2、一二九运动的爆发: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3、运动的意义:
①打击了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阴谋,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四、西安事变。
1、西安事变的背景:
①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变的有关内容: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的东北军奉蒋介石的命令,对日不抵抗,东三省沦陷。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剿共。
②杨虎城所部当时称为西北军,奉命和张学良一起剿共。
③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2、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①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的亲日派何应钦准备讨伐张杨,亲英美派的宋美龄、宋子文为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突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
③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课后一得:西安事变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讲述时可结合有关影视作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可根据教学时间适当补充有关内容,如:西安事变后张、杨两将军的遭遇等。
教学课题: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南京大屠杀,洛川会议,《论持久战》的发表。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矛盾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七七事变,国共联合抗日。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第二章的引言,指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另一方面,西安事变后国共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面对日本的入侵,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终于爆发。
讲述新课: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七七事变的爆发: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七七事变的具体经过结合地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字部分进行概括。)
2、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战局不断扩大。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①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反应: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也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此处可向学生指出庐山讲话表明国民党终于改变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不抵抗政策)
②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再次表示要“抵抗暴力”。
③红军接受改编: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指挥;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1、日军的侵略部署:日军在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抵抗:
①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在上海同日军激战3个月,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
②太原会战: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
④讲述具体战役经过应充分结合地图和课文小字部分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归纳。
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万人遇害,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
4、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国民政府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因而无力阻挡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193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2、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敌人的后方为抗日的前线。
3、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4、《论持久战》的发表:1938年,毛泽东。
①背景:抗战初期,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散布“亡国论”,鼓吹“再战必亡”;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幻想依靠英美的力量,迅速战胜日本。
②目的: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③作用: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内容要充分利用地图等有关教具,注意指导学生收集、阅读有关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课题: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政权,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2、能力培养目标:①指导学生分析日本侵华方针改变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暴行,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汪伪政权的建立。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教学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广州、武汉失陷,中国人民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和抗战初期相比,抗战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讲述新课:
一、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①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②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日军占领了中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富饶地区,但是日本并没取得真正的胜利。它的进攻没有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了。
③随着在中国占领区的扩大和战争的消耗,日本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加上抗日根据地的威胁,基本上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全面进攻。
④中国在抗战初期遭受了巨大损失,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因而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2、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①日本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是不会改变的,但实施这一方针的具体策略在不同的时期是有变化的。
②抗战初期日本重视国民党而轻视共产党,对国民党以军事打击为主,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3、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①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汪伪政权是日本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②对汪精卫其人,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内容,同时作适当补充,加以简单介绍:早期加入同盟会的反清活动,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历次革命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1927年发动七一五政变,抗战初期宣扬“亡国论”,投敌前任国民党副总裁。
二、野蛮的经济掠夺。
1、经济掠夺的原因:日本是个小国,国内资源不足,发动侵略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成它的附庸经济。
2、经济掠夺的表现:
①农业方面:强占沦陷区的大量耕地,用于军事目的或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低价收购农产品,也是掠夺方式之一。②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将沦陷区变为日本工业的原料基地,用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③金融方面: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没有储备基金的伪币,强制沦陷区居民兑换,攫取中国资财。
④掠夺中国的劳动力。
三、推行奴化教育。
1、主要措施:
①学校教育方面,从体制、教科孙诶溶、学习科目几方面作了强制性的规定。
②社会教育方面,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扬封建道德,进行反共宣传。
2、目的: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四、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1、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实行扶植伪政权的“以华制华”政策,沦陷区人民被剥夺了一切民主自由权利,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2、沦陷区人民以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殖民统治,这些反抗斗争对打击和动摇日伪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反抗殖民统治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
课后一得:本课头绪较多,在讲述时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即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教学课题: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方针,第一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坚决回击,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国民党内外政策变化原因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②通过对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本节重要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皖南事变。
教学难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和后果。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是,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华侵略方针改变,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蒋介石集团受此影响,其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讲述新课: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国民党政策改变的原因: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归纳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为对付长期战争的局面,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从而使国民党的政策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公、限公、反共”的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大变化。
3、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①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
②两面性的原因:日本对国民党加紧政治诱降,但其灭亡中国的方针并没有改变;蒋介石的本质是反共的,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决定了蒋介石集团的两面性。
③两面性的表现:国民党不断掀起反共高潮,一方面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进一步暴露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使其更加孤立;同时也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导致了后来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
二、皖南事变。
1、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回忆初中历史课已学过的有关皖南事变的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并回答问题:皖南事变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有什么影响?
2、对叶挺这一历史人物可结合课文提供的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有关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加以简单介绍。如:北伐名将,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扣押,抗战胜利后释放因飞机失事而牺牲。
3、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皖南事变后,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联合的政策。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的罪行,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
①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②中国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三、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1、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使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造成的恶果。
2、枣宜会战:1940年,抗日名将张自忠为国捐躯。(张自忠的事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
3、豫湘桂战役:1944年,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抗战后期国民党最大的一次溃败,充分暴露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恶果。
四、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
1、***、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相结合,是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课后一得:皖南事变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初中已学过,此处应多引导学生回忆、描述、概括、归纳,避免教师一讲到底。
教学课题: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百团大战,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根据地人民的反扫荡斗争,共产党巩固根据地的措施,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共产党为克服根据地的严重困难所制定的政策的正确性极其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八年抗战的史实,说明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表达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巩固根据地而采取的措施。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方针发生了变化,在此影响下,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坚持抗战,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困难、巩固根据地,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讲述新课:
一、百团大战。
1、目的:为了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日形势的好转。2、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一场对日大规模作战,称为百团大战。
3、作用: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1、从1941年开始,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
2、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正规军、游击队、民兵配合作战,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等多种战术运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打击日军。
3、根据地的困难:
①原因:日军的扫荡,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表现:根据地的面积不断缩小,人口减少了一半,财政经济十分困难。
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政治上: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经济上:
①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起抗日。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上: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
①整风运动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②作用:在思想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中国七大的召开。1、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①
会议指出,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
2、会议的作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五、日本无条件投降。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向学生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这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课后一得:本课章节较多,在讲述时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同时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课题: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二战胜利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的分析器国共两党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发展之必然性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难点: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引言,得出结论:抗日战争结束后,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发动了企图消灭共产党的内战,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解放战争时期。
讲述新课: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1、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扶蒋反共。
①原因:二战后,美国制定了称霸全球的战略,控制中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图利用亲美的蒋介石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反共政府。
②表现:帮助蒋介石装备军队,抢占战略要地,运送国民党军队帮助蒋介石抢占胜利果实。
③后果: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
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1、为什么要举行重庆谈判?
①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一方面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②共产党方面: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3、重庆谈判的意义:表明了共产党的和平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三、政治协商会议。1、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2、政协会议上的争论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的有关内容。)
3、政协协议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四、全面内战的爆发。1、1946年,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初期,国民党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指导学生恩局课文中的双方力量对比表加以理解、掌握。)
2、共产党的战略战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3、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①1947年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②主要战役:山东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4、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结束。
课后一得:讲述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有关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课题: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制宪国大及其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国共关系的破裂,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及其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国统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对第二条战线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概括,获得正确的历史结论的能力和横向联系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获取具体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其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伪“制宪国大”,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教学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上一课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都盼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946年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挑起了全面内战。提问:蒋介石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内战?(为了维持其独裁统治)因此必然不得人心,不仅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决反对和迎头痛击,也找到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蒋介石集团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困境,国统区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讲述新课:
一、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产。
1、何谓“制宪国大”: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叫“制宪国大”。
2、为什么说“制宪国大”是非法的?
①“制宪国大”的目的是确认及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即把独裁统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合法化。
②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按照政协协议,应先改组国民政府,再召开国民大会。国民党在没有改组国民政府的情况下,召开由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违反了政协协议,因而是非法的。
③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坚决反对这个国民大会,并拒绝参加,蒋介石集团陷入更加孤立的困境。3、1947年,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新华日报》,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提醒学生把国共关系彻底破裂的标志与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区别开来)
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从而使更多的人走上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道路,这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1945-1946年: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
②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五二零血案,二二八起义。(上述事件结合课文的小字部分作简单介绍,重点介绍“李闻血案”和“二二八起义”。)
2、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有力的配合着解放区的斗争,成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3、第二条战线的作用:这条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新的人民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蒋介石集团已处于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治包围之中。
三、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1、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主要的民主党派。(指导学生阅读《各民主党派简表》)
2、各民主党派原来希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这种主张既不同于国民党,也不同于共产党,属于“中间路线”。3、1947年,国民党称各民主党派已成为“**工具”,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被迫转入地下。
4、国民党的镇压和迫害,证明在当时的中国“中间路线”是不可行的,以民盟为首的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彻底决裂,国民党陷入了更严重的政治危机中。
四、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
1、《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1946年。①这一条约是蒋介石集团为获得美国的援助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结果。
②通过该条约美国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③它加深了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
3、经济危机的表现:
①财政金融极度紊乱,赤字惊人。
②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工人失业。
③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4、强烈经济危机的后果:导致国统区经济的崩溃,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激起日益的不满和反抗。
课后一得:本课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不必全由教师讲述,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材料或回忆已学过的有关内容加以理解,也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课题: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总路线,解放军挺进中原,其他解放区转入反攻,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分析,并与近代农民运动、资产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阶段主攻方向的选择及具体的反攻步骤,培养学社NBA我历史进程发展的阶段性、全面性的能力。
③通过对三大战役的进程、演变的分析,培养学生具有探究历史时间变化发展因果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教学难点:从减租减息向土地改革的转变、战略主攻方向的选择、三大战役的进程。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阅读理解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全面内战是何时爆发的?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战况如何?(1946年,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战争的第一年,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此,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后,战局就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军开始转入反攻并不断取得胜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讲述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提问:中国革命的根据地最早建立在什么地方?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农村,农村包围城市。)农村革命恩局地要得到发展,要得到农民的拥护,必须解决农民的什么问题?(土地问题)
2、指导学生回忆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实行过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
①土地革命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3、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①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改,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土地法大纲》的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恩泽油气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③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土地改革的作用:极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支持层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后的形势。
①经过1946年的作战,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军已具备了发动反攻的条件。②提问: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集中在什么地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也就是说国民党军的主力集中在东、西两翼,中原地区力量空虚,从而为解放军的反攻提供了条件。
2、战略反攻的开始: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进攻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区。
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1948年,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转入重点防御,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①解放军方面:军队数量迅速增加(280万),装备有了很大改善,解放区基本完成了土改,后方巩固。
②国民党军方面:军队数量迅速下降,士气低落,发动内战遭到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处境孤立。
2、三大战役:1948-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三大战役的过程。)
①为什么战略决战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当时东北战场形势对我最为有利,在兵力上已占优势,拥有广大巩固的后方;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还举棋不定。)
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作战有什么特点?(集中兵力,形成局部优势,对敌各个击破。)
③平津战役中,北平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解放军采取了将敌分割包围,断其退路再消灭的方针。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在困守孤城的情况下,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3、三大战役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课后一得:三大战役的过程以学生阅读、思考、理解归纳为主,避免一讲到底。
教学课题: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北平和平谈判,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规律。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双方围绕和平谈判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的史实,培养学生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观察、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本经验的分析、概括。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三大战役取得了什么战果?(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1949年出的形势是解放战争大局已定,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讲述新课:
一、“将革命进行到底”。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
①内容: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起工作的中心。
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②作用: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国共争取和平的方针和斗争。
①国民党:蒋介石被迫下野,退居幕后指挥,由李宗仁任代总统,表示愿意和平谈判,企图划江而治。
②共产党: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又提出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③北平谈判:1949年4月,周恩来-张治中,由于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二、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
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共产党方面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④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⑤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⑥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课后一得:关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每一个方面由学生结合已学过的内容举例加以说明,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也复习巩固了前面的内容。
教学课题: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全国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新中国建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现代史时期。
当时在国际上,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这两大阵营的对立,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也遭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和封锁。在国内,当时经济极端落后,新中国面临着重重困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时期被称为过渡时期。
讲述新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国民党政府已被推翻。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③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各项国家政策的总原则,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了国家领导人,确定了首都、国旗、国徽和国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
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1、简单分析建国初的军事形势,指出:新中国成立时,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到1950年夏基本上消灭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
2、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三、抗美援朝。
1、原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将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朝鲜形式为疾病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过程:应朝鲜政府的请求,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3、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这一胜利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内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四、土地改革运动。
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①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孤立地主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②作用: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改,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1、必要性:蒋介石集团退往台湾时,前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大,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活动相当猖獗,因此镇压方鄂敏分子的破坏活动,已成为当时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2、意义:1950年,中共中央发出镇压反革命的指示,基本肃清了大陆上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巩固了人民政权,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
六、“三反”“五反”运动。
1、目的: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进攻。
2、内容和范围:“三反”在国家机关和企业展开,“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在私营企业中展开,“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3、作用:教育了干部中的大多数,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对社会主义的进攻。
课后一得:本节内容较多,应注意时间的把握,部分问题可安排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来解答,避免完全由教师讲述。
教学课题: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仍要使某些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49年-1956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政权已初步得到了巩固,同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讲述新课: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经济形势严峻的主要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匮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③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从而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①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长期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②为了解决中央财政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国家财经开始好转。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统得过多、过死的缺点。
3、合理调整工商业。
①必要性: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将起重要作用。
②内容: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①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②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①表现: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②作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后一得:本课要注意讲清楚教学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讲述时应结合具体事例,合理运用课文中阅读材料的内容,并适当补充有关事例,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课题: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的完成,经济建设成就,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过渡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②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性质。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建国初采取了哪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讲述新课: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什么叫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当时认为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或者更长时间。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
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二、三大改造的完成。1、1953年起,国家开始三大改造,它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关系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
①改造的必要性:土改以后,我国农村主要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使分散的、落后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②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临时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③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自愿互利。
④具体方法:掌握不同典型,点面结合,创造和推广结合,普及和提高结合。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①必要性:我国所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
②改造的形式: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了由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
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这样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三、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
1、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具体表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方面。
2、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1、1954年,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课后一得:本课的难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性质,对于这一问题如果光讲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应结合具体事例来进行讲述,效果较好。
教学课题: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发表,整风运动,反右斗争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
2、能力培养目标:①引导学生对十年探索道路的思考,培养学生判断或评价是非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对十年探索经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培养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八大的正确决策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是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由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折中前进。
讲述新课: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北京。
2、八大的主要内容:
①
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②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
总任务: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④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3、八大的意义:八大的方针是正确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是在以后的实践中,八大的正确方针没有完全得到贯彻、实施。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扩大化。
1、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1957年。
①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相应就显得比较突出。
②
内容: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还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2、整风运动:1957年。
①
目的: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②
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引导学生回忆1943年整风的内容并作简单比较)
3、反右及其扩大化。
①
原因:由于对当时的经济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把大批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处理,导致反右斗争严重的扩大化。
②
后果:从此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大批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国家的建设蒙受损失。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①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
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③
影响:总路线的颁布,使“左”倾指导思想更加膨胀,随后轻率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①
原因:毛泽东和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同时主观的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②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的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③
1958年的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④
后果:“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1、“反右倾”斗争。
①
1959年,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会议,目的是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进一步纠正已经发现的“左”倾错误。
②
彭德怀上书,毛泽东错误的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导致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大批坚持实事求是的党员受到错误的批判。
③
后果: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使党内民主生活受到严重损害,使“左”倾错误持续时间更长,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危害。
3、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主要原因:“左”倾错误的泛滥,自然灾害,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4、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1960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
课后一得:本课内容范围广、头绪多,因此在教学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一个主题,即:中国共产党在十年探索中的努力、成就和教训。重点为八大的正确决策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与十年建设成就,避免面面俱到头绪过多。
教学课题: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一节:全国大**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导火线和全面发动,“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和危害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全面发动,二月抗争。
教学难点:对有关文革的背景以及全面发动的两个会议和两个文件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十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引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找出导致文革的国际背景,指出:文革的发动不是偶然的,当时中国周边国际形势趋于紧张,中国面临各方面的公开和潜在的威胁,导致对这一时期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严峻的估计,从而成为发动文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讲述新课:
一、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
1、背景: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有关内容,认识到:
①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上犯了一系列的“左”倾错误,并且越来越严重。
②6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③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并把“左”倾错误推到极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2、文革的导火线:1965年,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批判吴晗写的《海瑞罢官》,得到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3、文革的全面发动。
①1966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②文革实际的组织指挥部是中央文革小组。
③文革全面发动的急先锋是红卫兵,随着红卫兵运动在全国的狂热掀起,形成了全国大**的局面。
二、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
1、全面夺权。
①所谓的“一月革命”: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各级党、政领导权。
②由于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很快掀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以致军队的全面夺权风暴。
③在夺权过程中,社会秩序和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全国陷于空前的混乱之中。
2、二月抗争:1967年2月。
①这场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同林彪、江青一伙的斗争,目的是力图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毛泽东支持林彪、江青把二月抗争诬蔑为“二月逆流”,之后全国出现了更大规模的冤假错案,其中把刘少奇定为“叛徒、内奸、共贼”并将他永远开除出党,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③二月抗争被压下去后,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全国大**的历史背景下实行的一种政策。
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客观上接受了一定的劳动锻炼,为开发农村及某些不发达地区作出了贡献。
③但这一政策在整个指导思想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大批青年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断层,也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2、干部下放。
①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劳动锻炼,增加了对农村的了解。
②大批知识分子和干部长期被排除在本职工作和科学研究之外,给国家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应根据时间适当的补充一些材料,以图片、文献资料等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帮助他们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课题:第二节: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及其转机、回升和成就,“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四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革产生的原因、性质和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教学难点:文革的严重后果和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文革的全面发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造成了什么后果?(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革的全面发动。文革开始后,出现了全面夺权的高潮,很快造成了全国**的局面。)文革的混乱给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是如何利用、扩大内乱,篡党夺权的?又是怎样覆灭的?就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
讲述新课: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①简介林彪的生平,指出:林彪作为解放军的一位著名将领,有过重大的贡献。但他又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文革开始后的**局面使他的夺权野心极度膨胀,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反革命集团,企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已学过的关于林彪生平的有关内容)
②文革中林彪地位的上升:1969年党的九大确定他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林彪集团的势力达到极盛。
2、林彪集团阴谋的暴露。结合课文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总结,指出林彪集团的抢班夺权活动失败后,就阴谋反革命政变,又毛泽东、周恩来所粉碎。
3、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政变阴谋败露后外逃,结果机毁人亡,标着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也在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二、**中的国民经济。
1、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表格,通过对1966-1968年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的比较,说明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持续下降。
2、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形势出现了复苏局面。
4、当经济形势好转时,江青集团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国民经济发展重遭严重干扰。5、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着手抓经济建设,纠正文革的错误,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6、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国民经济损失总计达到五千亿元。
三、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①由学生总结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②指出这些人是靠极“左”思潮和文革起家的,其罪恶活动贯穿于文革的全过程,最终形成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
2、四五运动。
①1976年1月,周恩来去世。北京和各地群众利用清明节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运动。其中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抗议活动声势最为浩大,这就是四五运动。
②四五运动遭到“四人帮”的残酷镇压,邓小平被认为是四五运动的后台,再次被打倒。
③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对“四人帮”不满的总爆发,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①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活动。
②1976年10月,当时的党中央在华国锋、叶剑英的主持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4、文革的性质和影响。
①文革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运动。
②文革给我国造成了建国以来的最大损失。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时可适当补充具体材料、事例以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课题: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拨乱反正的成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能力培养目标:①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思考:文额给中国革命和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和损失,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再现再认历史的能力。
②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结合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理解“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深刻的主题。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当代一些重大问题,提高学生阐释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两个凡是”的方针错在哪里?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文革中的错误。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理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讲述新课:
一、在徘徊中前进。
1、文革结束后的政治经济形势。
①文革结束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十年**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被废待举,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②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的大力整顿。
①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以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创造了条件。
②1977年,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国民经济也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讨论的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极“左”错误,冲破理论禁区。
②讨论的焦点:“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结合课文有学生爱扩“两个凡是”的内容,指出其实质仍是在坚持文恶意来得“左”倾错误。)
③讨论的意义: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全会的重大决策。
①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全会决定拨乱反正,为冤假错案平反,从组织上纠正文革的错误。
3、三中全会的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②会议上也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三、拨乱反正。
1、理解拨乱反正和三中全会的关系:拨乱反正是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
2、拨乱反正的主要工作。(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概括)
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应随时联系前两课的内容,通过回顾文革造成的巨大损失从而正确认识纠正文革的错误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理解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教学课题: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的初步发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当前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及必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哪些重大决策?(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决定拨乱反正,为冤假错案平反,从组织上纠正文革的错误。)指出:其中最关键的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讲述新课:
一、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基础上自行归纳,然后总结指出两点:
①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要求。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①过去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1978年,安徽、四川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从而废除了人民公社的旧体制。
③作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
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②措施: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含义。
①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明确对外开放与旧中国“门户开放”的本质区别。(引导学生回忆就中国在对外交往上的有关内容,指出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国家的主权是否完整,是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交往。)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四个步骤:
①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由学生看地图指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1、农业经济全面振兴:在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
2、工业迅速发展,代表项目: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4、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课后一得:讲述本课的有关内容可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相比较,如:回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使学生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把对外开放和旧中国的“门户开放”相比较,指出其本质区别,更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题: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路线,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三大提出党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教学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难点: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思想上又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有什么历史意义?(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始按正确方向寻求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讲述新课:
一、走自己的道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才确定了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认识到:邓小平最早提出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历史重任,落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身上。2、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
①指导学生阅读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的讲话,概括出其核心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这次大会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昂林,丰富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概括。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一项基本国策。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提出的,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1、1987年,十三大召开。
①十三大比较系统的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