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查显示:超过80%青年人对近5年生活状况满意
调查显示:超过80%青年人对近5年生活状况满意
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青年人对近5年的生活状况表示满意。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今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陈阳向论坛提交的报告《“这是我的本分吗?”关于首都青年责任意识的一点调查研究》得出这一结论。
报告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与北京市共建项目“首都公民素质与价值观念调查与对策研究”中的问卷调查《首都公民价值观念调查问卷》,共有2234人参与投票。
其中,“您对近5年的生活状况的评价”一题中,其中“越来越满意”的有711份,占了31.6%;“基本可以”的有1103个,占49.1%;这两项合起来占到80%多。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还是持肯定态度。
而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资源不足、人口太多、竞争过于激烈;社会保障不足,改善生活成本太高;个人能力和学历的弱点,分别占到25.6%、27.5%、16.6%。这说明青年人比较关注自己的发展前途,但当遇到不满时会把更多原因归结到社会上。
在遇到诈骗电话是否告诉警察的题目中,有71%的人选择不告诉警察,当被问到“为何不报警”时,有46.7%的人选择“感觉举报了也不会起作用”,有19%的人选择“根本没产生举报想法”,有7.9%的人选择“曾经有过失望的举报经历”。总的来说人们觉得报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对社会机制的失望。
对于招聘单位要求北京户口的看法,选择“不应该,全国人民有权利在首都平等竞争”的人数最多,占总受访人数的33.5%。青年人反对“北京特殊”的意识背后,实际上是想以此来为自己的发展争取平等的竞争条件。
论文作者陈阳认为,青年在面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时表现出较强的意识,他们想争取更多的机会,但当面对“他人或公共”时表现出一种“相对淡漠的意识”。政府和社会需要提供一个更有利于青年人发展的社会环境,教育也需进一步反思,引导青年人的责任意识朝着一个合理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表示,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世界关注,但中国的软实力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青年学生中倡导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引导他们进行理论思辨,无论对他们的学术习惯还是个人修养都有巨大意义。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35所高校的200多位研究生参加,学生们既关注传统伦理中的公共精神困境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理论问题,又关注异地高考、生态文明、贫二代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