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时间:2019-05-14 12:0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一篇: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2008-08-29 0046

是魏巍让我们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几乎每一个中学生都会对这段著名的开头倒背如流,都会被文章所渲染的故事感动,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解放军)”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赋予“最可爱的人”的美誉。

先生在他75岁生日时写过一首《自题》诗:“鲁师遗训铭心底,痴牛永俯孺子前。胸中自有青松气,尽瘁不唱夕阳残。”这几句话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尽管职位和收入较高,但魏巍在物质生活上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他的布鞋,底都磨烂了;夫人的背心,前面什么事没有,背后全是眼儿;他的袜子,全是补丁;他的衬衫,领子磨烂了,卸了换个领,磨烂了再换。

上世纪80年代,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获得首届矛盾文学奖后,魏巍将5000元稿费全部捐给了老山前线,捐给了他心目中那些最可爱的人。离休之前,魏巍又将他多年积攒的稿费悉数捐出。

8月24日晚,在北京奥运会闭幕这天,这位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越战争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世纪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没有对后事的交代,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先听的小说《东方》,知道了主人公郭祥,知道了书堂站战斗;后来学的课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背下了长长的段落: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实习的时候,给学生讲过《我的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

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再后来读先生的《地球上的红飘带》,四渡赤水,占遵义,逼昆明,渡金沙江,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精彩绝伦的历史生活,鲜活生动的艺术情节,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千难万险,更揭示了红军内部的激烈斗争。在那个时期,似乎没有几人涉及这个角度。魏巍与中学语文的关系之近,作品对中学生影响之深,现当代作家中并没有几个人可以比得上,更重要的是他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使学生似乎面对一位长者的轻轻诉说,在平淡中感动。

第二篇: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魏巍

教学目的: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查阅难懂的字、词,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身边可爱的人有哪些?你能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吗?相信每个人心 中都有许多可爱的人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大作家魏巍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二、背景: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著名的优秀通讯。50年代初,它曾以那奔放的思想感情,激起全国人民心头的汹涌浪涛,鼓舞着人们投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作者魏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解放前曾以“红杨树”为笔名发表过不少诗歌。抗美朝期间,他曾两次到朝鲜前线,深入连队生活,深深感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回国后,提炼了三个典型事例,选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而又发人深思的题目,表现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从而热情地讴歌了这场伟大的斗争。

三、通讯特征: 1.生动性:

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 3.评论性:

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

四、字词:

1、字:

掐(qiā)摁(ân)衔(xián)掷(zhì)蹲(dūn)

掰(bāi)岱(dài)瘾(yǐn)踹(chuài)断勺(sháo)豁(huò)脯(pú)扛(káng)

2、释词:

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气质——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这里指风格、气度。迸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千载万世——世世代代。

意识——这里是指觉察(到)、认识(到)。自豪——为个人或集体取得重大成就而感到光荣。骄傲——本文作“自豪”解释。

五、分段:

第一部分,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扼要而明确地指出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第1—3段);

第二部分,介绍三个典型事例,深刻揭示出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所在(第4—14段); 第三部分,以真切的感受激起人们的共鸣:祖国人民的幸福是与最可爱的人的功绩联系在一的,因此要热爱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段)。

六、主题思想

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二课时: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看看志愿军战士在作者笔下是怎样被描绘的。战士的可爱:

1、志愿军战士的可爱是通过哪三个事例表现出来的呢? 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火中救小孩——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爱国主义

2、在这三个事例中作者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环境描写:“火又盛,烟又大”“满屋子灰洞洞的”等语句。心理描写:“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等语句。动作描写:抓住“踹、扑、摸、拉、抓、抱、跳”等动词。

3、为什么战士对敌人恨之入骨,对朝鲜人民却是深切的关爱呢? “防空洞的谈话”作了响亮的回答。

4、(接上题)那么战士的三个回答表现了他哪些思想品格? 高尚的苦乐观 高度的责任感 崇高的荣誉感

5、作业:

以“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讴歌一下你认为最可爱的人!

6、附板书设计:

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意志----英雄主义

火中救小孩------品质----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

第三篇:老婆给我留下这样一封信走了

老婆给我留下这样一封信走了,我该怎么办

我最最亲爱的老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这个我们一起生活了6年的地方。离婚协议我已经起草好,并已签好,接下来要走的程序我会和你一起办理。你不用急着找我,也不要着急。有很多话,我一直放在心里想找个合适的时间跟你说。但每次看到疲惫不堪的你,已到嘴边的话我又不得不咽下去。你为这个家操劳着,太累了!我看着心疼,我不想再为你增加什么无谓的烦恼。

现在回想起这六年的婚姻生活,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但我不后悔爱过你,和你做了一场夫妻。我承认我是个懦弱的女人,但我爱你,我是真心想维护我们的婚姻,维持这个家,可是就连老天都不遂人愿。有时候一个人的时候,我会傻想,如果我没有得这个该死的乳腺癌,我们现在会不会还在一起?

呵呵,我知道不可能,但你是了解我的,有时候脑袋总是不开窍。一直以来,我都甘心当你的小傻瓜,可能以后真的没有可能了。我祝你们幸福!信封里还有一张储蓄卡,这是我们这几年的积蓄,除了我治病用去的一部分,剩下的都在这。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不会带走一分。这钱原先计划是为我们未来的宝贝做准备的,看来现在也用不着了,就留给将来你们的孩子吧,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老公,其实我生病这一年多,你能陪在我身边,我已经很满足了。我知道有很多时候,我做的很过分,跟你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像个泼妇一样的开口骂你,但我想说的是,我的心底永远都是爱你的。自从生病后,有时候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虽然你一直以来都没有嫌弃过我,但我不可能再像正常人那样生活,我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怕你和别人一样,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怕你抛下我。因为这个世上,除了我爸妈,你就是我最亲近的人,我不想失去你。但现在,我反而觉得这一切都很坦然了。

我知道你和她的事是在三年前,你缄口不提,我也就从没有问过。我很想就这样一直下去,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资格留在你身边。我远远地见过她,我看得出你很爱她,她也爱你。现在看来,也许真的只有她才能带给你幸福!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我生病的事,你可能已经跟我提出离婚了。但你越是这样直至不提,我的良心就越不安。现在,我想给自己宣判!就让我们彼此早点从这个破碎的婚姻中解脱吧!

我心里很清楚,其实我们的感情早在我生病前就走到了边缘,是我一直不愿放手。生病以来,凡事都是你迁就着我,而现在,我想成全你们!虽然我很不愿意从自己的口中说出祝你们幸福,我一直希望那个陪你到白头的人是你,但现在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更不想让你陪着一个没有明天的我。我真心地祝你们幸福!

昨天晚上我一整夜都没有睡,看到熟睡中的你,我只有一个人轻声抹泪。以后再也不可能像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了,我多么想时间就永远停留在这一刻。我想起了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呵呵,老公,那时候我们也像很多小情侣一样,青春疯狂。但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昨天,还有少年对女孩儿的爱。老公,别笑我,我知道我还像那个长不大的小女孩,不过以后我会学着坚强成长,我会好好的,过好我生命里的每一天。

不管以前是和你争执还是无理取闹,而现在我都好珍惜,我会把它放在我记忆的匣子里,去

笑着一一品味。老公,你的胃不好,饮食上一定要多注意,少和朋友出去喝酒,少吸点烟,这些都对身体不好。平时工作起来,别一忙就忘了自己,要学会爱惜自己。我知道你有看报的习惯,我给你定了一年的,记得下楼的时候顺手到楼下的信箱去取。还有柜子里的衣服,你的白衬衫,我都给你洗好、熨好并整理好了。你爱吃的干笋,我今年给你晒了很多,妈那边我送过去的也有,如果想吃,可以让妈炒给你吃。还有,还有很多,只是一时间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是重点......老公,不要辜负她,要一心一意对她好!

永远爱你的灰姑娘

第四篇:卡梅伦走了 留下一片思考

2010年11月1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游览了北京居庸关长城。图为卡梅伦与中国“根与芽”的孩子们一起游览。(资料图片)

中英关系齿轮再次转动

“Hello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这位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刻意选择访问前夕在微博开设账号,用年轻人的方式向中国问好,为他12月2日至4日的访华暖场。标准照片作头像,威斯敏斯特宫俯瞰作背景图,开通一周以来粉丝已经超过20万。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此次访华吸引了外界的众多目光。

英国《卫报》2日说,专机在北京一着陆,卡梅伦就发表了“对中国热情洋溢的称赞”讲话,称英国将扮演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角色。

英国媒体把卡梅伦在中国媒体的访谈,翻译成四个更愿意:西方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英国一样,“更愿意”向中国开放投资市场,“更愿意”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更愿意”看到中国与G8、G20和欧盟开展贸易往来。因此,英国“更愿意”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中国展开对话,解决两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金牌推销员”的华丽成绩单

要拉动经济走向复苏,增加就业机会,中国当然是英国不可或缺的最大海外市场,精明的“金牌推销员”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访华首日,在卡梅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共同见证下,中英签署了两国投资、科技创新、金融、司法、文化、卫生等领域10个合作文件;而在近500名中英企业家参加的中英工商界峰会上,投入真金白银的签约项目就有7个,各个领域的合作备忘录更是不计其数,让冬天里的中英关系迅速升温。

3日在有上百家中英企业参加的商务午宴上,卡梅伦将英中定位为“不可或缺”的伙伴关系。卡梅伦叮嘱英国企业“要用双手紧紧地抓住中国机遇”。他说,近30年来,中国经济每8年翻一番,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接近6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中国每年要让1300万人

进入城市。“把这些事实和数字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这个巨大的机会也许就是促成英中在高铁项目上的合作。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认为,卡梅伦访华,将带动英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对英国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但能拉动大项目建设,同时对英国无以计数的小企业来说,也是它们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大好平台。

除了企业之外,卡梅伦还在3日下午对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发表演讲,并见证了英中医疗合作新纪元。美联社报道说,双方还签署单独协议,英超帮助培训中国教练和裁判以及加强和中超的合作。卡梅伦还表示,将在武汉设立英国领事馆。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从年初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开始,欧洲领导人以推销员身份来华早已算不得新鲜事,而卡梅伦此行带着更加艰巨的任务——为从去年5月会见**开始冰冻的中英关系解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引用古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形容中英关系步入正轨。

“过去一年多来,中英关系之所以遇冷,很大程度是因为去年卡梅伦曾不顾中方反对会见**喇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表示,“当初的问题导致两国将近一年半时间中断了高层交往,矛盾是他引起的,此访可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俄塔社2日称,卡梅伦是西方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位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前往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文章说,这一访问本应在一年前举行,但因卡梅伦去年5月会见**喇嘛,访问被搁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说“**喇嘛已是昨天”,现在英国开始发起魅力攻势。

或许英国在对华外交经历了**后已经认识到,对华外交用过去那种施压的方式达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对其经贸利益带来较大损害,因此开始淡化人权、西藏等方面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卡梅伦的中国之行对中英两国都是有利的,至少表明两国关系在经历曲折后逐步走入正轨,为两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英国政府能否在中国如愿以偿,这次首相出访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要向前看。

文章来源:西安人事考试网(xian.offcn.com)

第五篇:99岁的他走了留下几百所学校和一个传奇

99岁的他走了,留下几百所学校和一个传奇

田家炳坚持用自己的名字给捐赠学校命名。他说,这会让他和他的后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就会是个耻辱。”华商韬略 · 2018/07/10 17:30 文丨华商韬略 毕亚军

7月10日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于今天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田家炳先生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之一,并在生前多次接受华商韬略专访,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心愿和热忱。特发布此文,以示哀悼与纪念: ————————————————

田家炳坚持用自己的名字给捐赠学校命名。他说,这会让他和他的后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就会是个耻辱。” 【1】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不到16岁就因父亲病逝辍学经商。

1937年,田家炳前往越南推销家乡盛产的瓷土,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但动荡的时局和战争,让他无法继续这份产业,转而改往印尼谋生。

在印尼,田家炳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很快闯出新天地。1959年,印尼越发明显的排华倾向让他心生忧虑,再加上希望儿女接受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又举家迁往香港再创业。

当时正逢香港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田家炳在一片滩涂的新界屯门填海建厂,生产塑胶薄膜和人造皮革,几年时间就建起一座现代化厂区,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之后,田家炳又向房地产进军,到大陆投资办厂,在香港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在东莞创办了全自动化生产的田氏化工。

到1980年代,他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2】

田家炳从小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

几岁时,父亲就教他背诵《治家格言》,要他“勤、俭、诚、朴”。他回忆,自己当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学校或其他地方张贴的捐赠芳名录,他最希望成为的就是芳名录上那样的人。

生意成功后,田家炳开始兑现当年的愿望。

他认为,兴国之道在于人才,人才始于教育,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当时,不少地方把教育当成包袱,而他则总是强调,要把大包袱变成大资源。

此后至今,他的财富和人生几乎都献给了教育。1982年,田家炳成立了纯公益性的非牟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1984年,田家炳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规定每年至少捐出10%的利润于公益,开始全心全意地做慈善、兴教育。

至今,田家炳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每个省市都有他的资助。

同时,田家炳基金会还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支持华人学生就读,在教育之外捐赠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其他民生项目200多个。

几十年捐资助教,也让他赢得“百校之父”的美誉。【3】

田家炳认为,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优秀的教师,师范教育因此成为他支持教育的重点。至今,全国所有师范类大学,几乎都有田家炳的捐赠。

中学是田家炳捐助的另一个重点。理由是,相对于小学有希望工程、国家义务教育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学所得到的支持要薄弱一些;另外,他认为中学很重要,他自己就是读到中学就辍学了。

1984年,田家炳就在家乡广东大埔县捐建了“家炳第一中学”。如今,除北京、西藏外,他捐助的中学已遍布神州各地。

在西藏,田家炳没有直接捐建学校,但他在其他省市的田家炳中学开设西藏班,一批一批地将西藏孩子输送到内地。至于北京,或者是他认为北京的中学天时地利,条件优渥,无需捐助吧。【4】

不做锦上添花,只做雪中送炭,捐赠只为支持教育,让社会的“包袱”变成社会的资源,是田家炳的慈善原则,也是他捐助教育的理念。

跟那些到一个地方做生意就在一个地方捐钱,或者想到什么地方做生意,就先到什么地方捐钱的人不同,田家炳的捐助跟生意没关系。

他捐的钱,是辛苦赚到的干净钱;他捐钱,也求一个干净。自己干净,他才可以要求别人务必把学校办好,他也只要求把学校办好。

田家炳早就做过房地产,自然知道房地产的钱途,也有地方主动请他拿地搞开发,但他从来都没有。甚至,他还刻意保持跟官员的距离。

跟一些把名字输入百度全是跟达官贵人在一起的慈善家不同,田家炳三个字百度出来的,基本都是他跟师生在一起的情形,然后就是他捐的楼。

他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慈善事业,也把儿女们的人生献进来。田家炳的长子田庆先就早已放弃生意,出任基金會主席,继续着他的志愿。

这些年,田家炳的捐助越来越大,但生意却越来越小。如若不是早有远见并成立专业的慈善基金,捐助旗下物业并用专业经营让基金保值增值,田家炳恐怕是早就想捐却无力可捐了。

但即便这样,田家炳也一不小心就钱不够捐。【5】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都连续不如预期,2001年,还出现了捐款承诺可能会因缺乏资金无法兑现的危机。

遇到这种情况,跟捐赠对象解释一下,等一等就是了,但田家炳把家人叫到一起,要商量一件大事。

1960年代中,田家炳在香港黄金地段九龙塘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还连带一座大花园的豪宅,此后又亲自重建供全家居住。现在,他决定卖掉这房子。

80多岁的人了卖房子,亲友们纷纷赶来劝阻,还跟他算账,要卖也不该现在卖,这房子市价最高时估值过亿港元,现在急着卖,报价才能到5000万至5200万港元,说不定还被人拿着砍个更低价。但田家炳给大家算的是另一笔账:

“5000多万,一个月利息就有几十万,我们住一晚岂不是上万元就没有了。这值吗?卖了大房子出去租个小的住,大客厅没了,假山、花圃、鱼池没有了,但这点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吧?”

最终,田家炳还是把房子卖了,用自己的一套豪宅换回了贫困地区的20多间中学。

交易过程中,买家知道他着急卖房子是为了捐学校,不但没有要他降价,还主动多给了400万港元,让他感动并且欣慰:做好事,会有好报。

这样的难关,田家炳还遇到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是卖房、贷款也要履行诺言。“人家已经做了计划,不兑现,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几千个学生。”

2003年,为帮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完成一个募资计划,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田家炳,抵押房子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给了学校。

2005年,为提前清付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将旗下的核心物业田氏广场卖掉,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全数捐献给了内地的大学、中学。

2009年,田家炳将自己名下的物业,包括4栋价值数十亿的写字楼大厦全部捐给基金会,让基金会在各项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助教到底。

今天,田家炳基金会依然以教育为核心高效运转,其决策和管理权也都已交给从香港9所大学请来的专业人士负责。【6】

一捐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一年四季都在捐的田家炳,在几十亿的捐赠背后,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没有私家车,地铁、公交或走路上下班;他没有高档生活享受,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很长一段时间,每月生活开支只有3000港元。

他不搞排场,不烟不酒,也不喜应酬交际,八十大寿、九十大寿,很多人要为他庆祝,他不摆酒,不办席,只是安安静静地跟家人和知己好友聚一聚。

他节约每一分钱支持教育,也希望捐赠对象用好每一分钱。知道内地一些地方接待宾客,有大操大办才显尊重的风俗习惯,每次捐款前,他都会专门打招呼,一切从简,把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有人还摸出他的规律,哪个地方大鱼大肉招待他,哪个地方就会失去他的捐款。

田家炳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小坏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坏。”除了大善,他也从小做起。

出门住酒店,他自带肥皂,“酒店肥皂用不完,用了就废了,很浪费”;外出吃饭,他只要一杯开水;到学校考察开会,喝不完的矿泉水他拿走接着喝。

田家炳对下一代的教育堪称严苛,长子田庆先回忆,小时候虽然住在别墅洋房,但身上却没什么零花钱,长大成人,很多儿时的伙伴都指着甚至争着家产,但他们得到的却是父亲的一句:

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子孙。

积了这么多德的田家炳,到今天也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但有一点他不拒绝,甚至欢迎——把自己的名字冠名到捐赠的学校。

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人做好事,也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和孩子们。

“如果做得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写上去,不但不会荣耀田家炳,反而会丑化田家炳,如果家长讲,儿女千万不要送到田家炳学校读书,那田家炳,就会是个耻辱。”

人到九十高龄的田家炳依然精神矍铄。他说,自己平生不迷信,也不信风水、八字和命运,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我凡事都求心安理得,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施比受快乐,我虽无宗教的约束,但很欣赏这种精神境界,享受精神的富足。”

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企业家的目标是把企业变成百年老店,而田家炳给他和他的家族确立的方式是:做百年的慈善。

卖掉房子后,田家炳和太太住到了一个租来的公寓里。在朴素、简单的“新家”,他和太太推窗就可以看到那栋见证了他们风华岁月的大洋房。有人问田家炳,这值吗?

田家炳回答,一栋栋教学大楼的兴建,万千学子的读书声,比他和家人住世上最好的房子都有意义。——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下载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魏巍走了,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布什夫人走了 却留下影响亿万家庭的箴言

    老布什夫人走了 却留下影响亿万家庭的箴言 2018-04-19 06:27美国 前言:似乎才刚听到芭芭拉·布什,不再接受任何治疗,刚刚回到家里,准备与家人渡过她人生最后一段路,然后,她,美国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