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孟非是高智商或者正常智商的研究
论文题目:关于孟非是高智商或正常智商的研究
参考文献:《非诚勿扰》《随遇而安》《非常
了得》
关键语:从微观分析高智商人低成绩现象 摘要:很多人说孟老师智商低,事实很有可能不是这样,起码孟老师智商属于正常。作者:赵高峰 毕业院校:江汉大学物理学
正文:数理化成绩和智商的关系是这样:成绩好的人智商一般而言都不低,但是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成绩好,因为决定分数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商。也就是说仅仅只用成绩来评定智商是片面的。相对而言比较精确的判断应该是:成绩好的人智商很可能不低,但是成绩不好的人智商不一定低。
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孟非老师能够确定的有:观察力强,记忆力好,分析判断能力强,应变能力强以及思维能力强。这些很显然,从《随遇而安》和非诚勿扰都可以看出来。
高智商造成坏成绩的几个物极而反的情况:
1:观察力强而成绩差:在应试教育下,老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做题能力。比如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一题a题,观察力强的人会想到一些发散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和a题有关系,但是一般的老师并不
会热心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一般人而言,只要会解决a题就行,但是对于强观察力的人而言,解决a题的发散问题才等于解决了a题,因为一些发散式的问题或许造成一些假象,迷惑强观察力者,让观察力强的人陷入迷惑,而观察力一般的人反而觉得自己很清楚。通俗地讲,观察力强的人会想多,想多不利于考试,但利于智商。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发散式的问题积累越来越多,会让强观察力者厌烦甚至害怕,再加上不少老师本身境界低,打骂嘲笑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嘲笑,使得发散式问题越积越多而不能解决。强观察力者就会对该门课失去兴趣,留下的是厌烦,恐惧——恐惧是由于中国的教育方式是用考试分数断定人,家长和老师用分数“论英雄”,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老师家长都会来批评。试想一下,如果其他学生不拿你的数学分数嘲笑你,老师和家长不用数学分数评论你,即使你的数学分数低,也可能对数学产生兴趣,因为人有好奇心。这就造成强观力者的成绩不如一般观察力者。
2:思维力强的人成绩差:
原因和“1”类似,只不过“1”中发散式的问题侧重于观察出来的细节,而思维力强的人想到的发散式问题是侧重于分析和推论。在现实中,人的思维力和观察力一般是共同工作的例如,看到一个数学题,观察力强和思维力强的人的人想到的发散问题是:这题和以前某个题很像,为什么那道题用这种方法不行,这道题就行呢,二者的核心区别在哪里?
总之这些发散式的问题老师是不会帮你解决的,因为这样会耽误老师时间,在老师眼里学生的时间只能用来赶教学进度和做试题。老师不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问题老师解决不了。老师不能解决发散式问题:
1:看似非常简单的初中知识,有时候反而涉及到非常高深的知识或者高级的认知能力,比如整数是小学的知识,但是关于整数的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连数学家至今都没解决。而哥德巴赫问题竟不是数学家提出来的。
初中的数学就已经和哲学和以及人的认知能力有关,有时候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数学题本身,而是一种对于问题的哲学思考,比如:“为什么有的题做辅助线才能做出来,我想通过不做辅助线的方法来解决,有没有不做辅助线的方法呢?”或者“为什么解决一道题和利用已知条件的顺序有关?打乱顺序为什么解不开了?”
这两个问题和数学有关,但解决方法不是数学方法,更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哲学思想,是对人的认知能力的看法:
辅助线问题的参考答案:人不是神仙,人必须用人的方式解决问题,辅助线就是帮助人更容易观察几何图形,所以画辅助线是为了让自己更易于观察,就好像神仙就不需要借助声音或者文字来传递信息,因为人家神仙嘛,但人就需要借助文字,借助声音,辅助线也是同样道理,智商再高仍是人,仍然要借助声音,借助文字,同理也要借助辅助线。
顺序问题的参考答案:人不是神仙,客观规律表明人处理事情必须遵
循一定的顺序,而且顺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这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不是数学问题本身,这些问题不能指望数学老师来解决。
智力高的人会想到类似问题,但是初中生智力再高还是有限的,会想到但不一定能解决,所以造成对数理化厌烦等等。
当然有另类情况就是有些学生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解决发散问题上,老师不能解决或者不帮助解决,那就靠自己。这会导致做题能力一般或者做题能力差,最明显的例子是爱因斯坦。他的老师几乎没有帮助他,他是靠自己来解决发散式问题,所以爱因斯坦小学成绩不好,听说大学差点没毕业。
总之:高智力的人考出坏成绩,并不一定里智力输给了这些题,而是在心理上败给了这些题,或者是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问题上或者自己提出的问题上,而没有时间研究考试方法,没有研究今年考题走向,甚至都不想划重点,因为这些学习方法只能带来成绩,不能带来真正的收获。
孟老师在智力上未必输给理科的时候,在心理上就已经败给理科,给人造成孟非智商底的表面现象,而很多人只拿成绩论智商这种片面的方法看待事情,就说孟老师智商底,这是不公平的。
就从非诚勿扰和《随遇而安》可以看出来孟老师起码是正常智商,而且很有可能是高智商,是高智商中成绩差的一类,不好的理科成绩给人呈现出孟非智商低的表象。而且孟非是实在人,是这样,有些颇有心计成绩不太好的人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笨,常常玩一些小九
九小把戏,让结果变成:“很多人都认为该生聪明,成绩差是因为不用功造成的。”当然,任何人不用功成绩肯定不会好。这种心机学生采取的常用方式就是老师和学生面前装轻松装贪玩,然后暗中努力,甚至采取某种方法用好学生衬托自己,这样的话,如果心机学生考的成绩好,老师和其他同学称赞:“这个学生不用学习成绩都这么好,要是努力的话肯定不比学霸差,真聪明。”如果心机学生成绩不好,老师会这么说:“你这么聪明,比学霸还聪明,就是不努力造成的。”不管怎样,心机学生受到的表扬多,受到的打击很少。但是这种不实在的获取名利的方法会让人认为心机学生不实在,甚至没节操。孟非老师在《随遇而安》里面敢于直接写出自己努力都不得好成绩(对于自己害怕或厌烦的事情再努力也都不会有成就),说明孟老师骨子里是实在人,不管在社会上学会多少城府,学到多少机变,孟老师骨子里还是实在的。
以上仅是作者的一些看法,如果有出入,孟老师莫笑。
附加:
一:老师和学生的嘲笑对学生的微妙影响:
老师的嘲笑造成学生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不好意思开口; 学生的嘲笑有很多种,有种很常见的就是一个班上有不少学生好像笑点低还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怪话连批评带嘲讽一个人的时候,这些人哄堂大学,被批评的人肯定非常难过和羞愧,以后更不敢提问或者回答问题,因为老师的嘲笑学生还能忍,毕竟老师是大人,说学生笨啊什么的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学生都会接受,其他学生的哄堂
大笑对人的伤害往往都会超过老师的嘲笑带来的伤害,因为这些人是同龄人。这种嘲笑要么促使学生奋发努力来挣回面子,要么促使学生用放弃的方式来逃避嘲笑或者安慰自己。
二:家长和亲戚的对孩子智力的影响
1:家长和亲戚的负面反馈的不良影响
《最强大脑》里面,心理学教授魏坤琳提到过正面反馈对人的积极影响,负面反馈对人有消极影响。家长如果对年幼的孩子有过多的负面反馈,将会造成孩子智力发展受阻,常见就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造成孩子害怕竞争,甚至厌烦学习,厌烦学习的人智力会下降,因为大脑是用进废退的。很多学生在中学叛逆,有一个心理原因就是要报复打击父母或者亲戚的负面反馈,老板总是批评员工甚至辱骂员工,员工可能会恨老板,孩子对父母也是如此,这时候孩子也只能采取叛逆的方式回击父母,因为孩子毕竟小,物质上离不开大人。更有甚者,有些心理学者认为孩子甚至大学生自杀除了学业压力大之外,就是对父母的一种报复,用自杀行为报复父母的期望带来的压力和父母负面反馈的压力,用自杀来证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错的。
2:不完整家庭或者父母忙于工作不关心孩子的家庭对孩子智力的影响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缺少爱,也会造成智力培养受阻。学习可以比做成一条艰难的旅途,在这个艰难的旅途中,小孩子可能会感觉寂寞,小孩子需要大人的认可和鼓励,也就是需要
大人的正面反馈,爱情会给青年人带来动力,母爱父爱会给孩子带来动力,前提是母爱父爱是用正面反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父母用自己的爱给孩子造成压力(常见的语言就是: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你的父母吗?你成绩这么差真是丢你父母的脸了!你父母爱你才这么逼你学习!你这么做不对!你的思维有问题。等等)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小孩子缺失父爱母爱,没有鼓励,没有被人认可,接收不到正能量,除了对性格有影响之外,就是对智力有影响,而且性格也会影响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