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四规划
大四,是一个分化的时期,因为大四是前三年的总结,是前因后果的体现,在分化中会产生几种人:一是有目标的人,二是有能力的人,三是迷茫的人,四是颓废的人。而我就是那个想工作却欠缺能力的人。
我会抓住大四最后这个机会。
1、个人出路定位期一个月 09-10(目标)
了解个人毕业出路。了解专业就业方向。盘点个人经历。确定毕业发展方向。
2、个人求职规划期一个月 09-10(规划)
大四要做什么。大四这年怎么做。
3、工作经验积累期两个月 10-12(实习)
选择并确定实习企业。确定目标职能与岗位。实习或理论积累经验。检验抉择并职业化学习。
4、毕业论文研习期三个月 12-02(寒假)
论文的观念。第一,这是我最后的作业,所以我会原创,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自己到底有多行或有多不行,哪怕论文不被认可。第二,我的论文方向尽量会和我的就业发展方向相关。确定论文方向。补充式研习论文访谈中人脉。
5、差距学习补充期四个月 02-06(补充)
大学总反思。职业总反思。确定差距与追求。最大化补充。职业化的最大打造。目标工作跟踪联系期。
6、工作确定总结期一个月 06-07(工作)
确定工作。总结大学。规划工作第一年。
大四时期可能的问题与解决
1、从众,急于落实工作。我觉得如果毕业后半年还能挨过去的话,那么大四这一年我会全力学习、补充自己,短期来看这是下策,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我能有方向地学习的话,那是很值的,因为这种学习的心态和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了,是永远不能再有的了。
2、亵渎论文。毕业设计,是我大学的最后一场考试,我不会去看别人怎样应付,我自己先重视起来,这是我对大学的最后一次交待,它不但体现我的真实水平可能还是我求职的一个重要砝码。
3、没有工作经验。我就做一个汽车行业的调研报告,快速了解到汽车行业里。
4、不自荐。我没有关系但是我会创造关系,让自己有准备一些,真诚、诚意的态度,我想是会无往而不胜的。
5、无准备的光顾招聘会。我会让我的简历是为一个岗位而定制的,然后去参加招聘会。
6、工作要快点落实,要不就没有好工作了。所有的公司都是有问题的,所有的公司需要人才的。我不会着急无准备的找工作。
7、就业政策不了解。政策都是死的,我会在找工作前多看看,什么劳动合同、法律都了解一下,不会等吃亏了再去看,那时候已经晚了。
8、不跟过来人取经。我会多问问上过大学的人,还有学校的老师,多跟他们聊聊,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
9、随便找第一份工作。只要是第一次,就很重要。第一印象就在第一份工作中得到,所以,第一份工作我会多挑挑,别让自己随意就入了一行,我的第二份工作很可能是以第一份工作为工作经验的,我找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会是苦,累,这样对我的锻炼就会恨大。
第二篇:大四规划书(精选)
我的职业准备---大学生活第四年
大四了,人生大厦的建设接近尾声了,同时也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高潮。大四是关键时刻,是即将走入社会的时刻,也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易卜生也曾说过:“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为了不再迷茫,不再像无头苍蝇乱闯,我有必要冷静下来为大四生活,为这个职业准备的关键阶段作一番规划,明确志在何处,确定未来的路。
一.就业目标:生物教师或公务员 二.自我分析:
1.性格:一般情况下,我比较安静,能忍耐,喜欢思考,遇事较为冷静,做事仔细,但易注重他人看法,并为这些看法烦恼,适合从事细致,需要耐心,并注重他人看法的工作,如教师。在面对朋友时,非常开朗,热情,能很好地与朋友交流,这也非常适合从事教师,能很好地和学生交流。
2.优势:从小认真学习,踏实肯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养成了刻苦钻研善于学习的好习惯。喜欢学习,不怕吃苦。想象力丰富,模仿力强。责任心强,能关心他人。
3.劣势:注重考试导致社会经验工作经验不足。做事不果断,情绪波动较大。知识面不够广。模仿过多导致创新意识不够。
三.职业分析:
从近几年的就业招聘来看,生物教师已呈现饱和状况,又面临着生物教育专业高校毕业就业的挑战,就现存师资来说,国家欠缺具有高学历的生物教师,这对于一个普通本科生来说又是一个冲击。所以要努力强化自己的生物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生物教育人才和多知多能的综合人才。
四. 计划实施:
阶段一:(2016.3—2016.8)在学校学习
(1)做毕业实验,写毕业论文(2)准备英语六级考试(3)学习公务员考试的内容
阶段二:(2016.9--2016.11)实习。
(1)在实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生物教学知识,并及时做好总结,不断反思,增长自己的教学知识。
(2)抽时间强化自己的生物专业知识
(3)复习综合基础知识,不断做题练习。
阶段三:(2016.12—2017.1)深入学习。
(1)复习心理学,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为考教师而作准备。(2)复习公务员考试内容。(3)学习掌握各种面试技巧。
阶段四:(2017.1月-2017.6)调整状态,实现顺利毕业
(1)做大量考教师习题,调整到最佳状态,参加招教师考试。(2)参加公务员考试。
(3)修改毕业论文,做好论文答辩的准备。
五. 规划得以实施的关键:
1.2.3.4.5.面对压力,学会适当减压,保持良好情绪,控制情绪波动。保持良好心态,不灰心丧气。加强锻炼,注重营养,拥有健康。
克服惰性,刻苦学习,并长作计划与总结,使切合实际。形势多变,自己要看清形势,及时调整计划。
六. 大四时期可能的问题与解决
1、从众,急于落实工作。我觉得如果毕业后半年还能挨过去的话,那么大四这一年我会全力学习、补充自己,短期来看这是下策,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我能有方向地学习的话,那是很值的,因为这种学习的心态和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了,是永远不能再有的了。
2、亵渎论文。毕业设计,是我大学的最后一场考试,我不会去看别人怎样应付,我自己先重视起来,这是我对大学的最后一次交待,它不但体现我的真实水平可能还是我求职的一个重要砝码。
3、不自荐。我没有关系但是我会创造关系,让自己有准备一些,真诚、诚意的态度,我想是会无往而不胜的。
4、无准备的光顾招聘会。我会让我的简历是为一个岗位而定制的,然后去参加招聘会。
5、就业政策不了解。政策都是死的,我会在找工作前多看看,什么劳动合同、法律都了解一下,不会等吃亏了再去看,那时候已经晚了。
6、不跟过来人取经。我会多问问上过大学的人,还有学校的老师,多跟他们聊聊,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七. 结束语:
虽然大学前三年未作任何规划,但在大四这个准备阶段好好努力也不算晚。我要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断完善自我。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现实又是多变的,要及时根据现实状况对规划作出调整。,一个人要想挤入当今社会,就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拿出勇气不断拼搏,努力奋斗,不怕失败,就如有人说的“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我相信一个刻苦努力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第三篇:我的大四规划
我的大四规划
-----有感于就业指导课时光飞逝,转眼间大学最后一年就悄悄的来临了,系里面又一次组织了就业指导课,听着关于毕业流程,职业规划等等,才发现一切在不知不觉中近了,我们即将从大学过渡到社会,更应该明确目标,充满斗志,迎接新的挑战。
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关于大四毕业流程的知识,受益颇深。大四毕业流程简述一般有四个步骤。第一,应届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学校会在这个时候(具体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发放《就业协议书》(又称作三方,一式三份),学生找到工作后跟单位签《就业协议书》,这个就业协议书有法律约束力,违约要陪违约金,当签合同的时候协议失效。第二,签了协议书之后,就等学校派发《报到证》(一式两份),一般要到大四最后一年的六月才会发给学生,到时候就拿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的转移手续,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报到证》就无法转移户口和档案,这也是国家干部的身份证明。第三,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延迟可以申请暂缓就业,但其户口和档案会转回生源地,不算工龄。第四,关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生须办理相关的登记和水卡退还,借书证退还等一系列事宜之后,学校颁发两证,但是后期若是丢失,则回毕业学校辅导员给与开出证明,但是不能补办,所以务必保管好。
除此之外,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就业招聘的注意事项和考研继续深造的建议。这个阶段的我们是迷茫的,彷徨的,站在十字路口无法抉择,之前,对于未来我是无助的,我没有准备好大四的到来,至少心里没有准备好,仿佛突然从一个孩子,一个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大人,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有人跟我考研吧,至少可以少出来几年,但是对于学术的追求,考研也不一定可以成功,家庭经济负担无形中也重了,而且三年之后一样会面对同样的苦恼,出于这样考虑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于是我跟学长学姐交流,和父母沟通,上网了解相关情况。终于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的人生也再一次扬帆起航了。
我对自己进行了分析,并进行职业的测试。其实我是一个有责任感,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轻易低头。我学的英语专业,本身对英语也有着深深的爱好,尤其是翻译这一块。但是大学前三年大多在学校课堂上学的知识,没有足够的经验,翻译课也不是主修专业,所以水平有限,而且翻译这一行业确实需要很深厚的功底和翻译实践。鉴于此,我决定报考翻译专业硕士,加强自身知识的充电和补充不足。所以接下来我的短期目标就是拿下考研,安排好学习计划,针对专硕的考研中的一项汉语百科,所以我需要汲取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当然凡事都是有风险的,所以如果非常不幸的没有考上,我就会先准备工作,边工作边考研继续深造。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将离开安徽建筑大学了,陪伴我人生最美好岁月的母校,临别的时候总是有丝丝的不舍,那沁人心脾的花香,那微波荡漾的易海,那绿茵遍地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最重要的是感恩,感恩辅导员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感恩室友朋友的温暖相伴,感谢藏书颇多的图书馆,感谢物美价廉的食堂······我想即使我离开了这些记忆也会一辈子留在我的心间,给我温暖前行的力量。未来是漫长的,无论是一年,十年,或者二十年,人都在变化和成长,岁月在苍老的容颜上留下印记,岁月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表,更会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我也会变,但是我会始终记得母校交给我的做人处事的态度,做一个善良的人,保持做事认真的习惯。歌德曾说过:你若真爱自己的价值,就得为社会创造价值。人们常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我的高中老师曾对我们说过,做人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我会携带着梦想和斗志一直前进,不忘初衷!
第四篇:大四规划
大四求职时间表:详解各时期你应该做什么(这个得留着)
新学年就要来临了,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崭新的人生阶段。在求学的最后一年中,毕业生们既要完成学业,更要经历新鲜而紧张的求职“历险”。唯有合理规划、稳扎稳打,才能步步为营,收获学业、工作双丰收。本报特别整理了一个“求职时间表”,希望能对毕业生有所帮助。2010年
9月、10月:企业宣讲高潮期
新学期一开始,毕业生们就会发觉,找工作的压力就在眼前了。企业为了在人才战中抢得先机,早早开始了校园招聘的宣传。一场场宣讲会紧锣密鼓地在学校的报告厅、礼堂召开,主要是宣传企业文化及招聘流程,开通网上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能在各大院校做巡回宣讲的企业必然拥有相当的规模与实力,他们往来于全国几个名校集中的城市,战线与日程都拉得比较长,受关注度较高。
对于毕业生来说,宣讲并不是真正的招聘,企业接受简历或接受网络申请,还远不到真刀真枪笔试、面试甄选的地步。因此,趁着九十月份企业正式招聘尚未开始,毕业生要制作简历并充分准备面试。高校普遍在此时开展一系列求职辅导活动,毕业生可趁此确定求职目标,制作求职简历,准备面试时的服装等,对自己进行全方位武装。
过来人提醒: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于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这是人社部近年来的常规活动安排,在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同时,也给应届生提供了提前了解人才市场的机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2010届毕业生王希勇去年就在服务月活动的招聘会上,主动申请去用人单位实习的机会,及早落实了工作。
11月、12月:企业招聘高峰期
11月20日是教育部规定的招聘会进校园解禁日。从这一天开始,高校校园招聘大幕拉开,普遍举办大规模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与用人单位双向交流的平台。从11月开始一直到寒假结束,是招聘信息最为密集的时段。前期已经宣讲过的企业进入校园招聘阶段,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向毕业生发出笔试、面试通知。不做校园宣讲安排的企业也可以直接进入校园招聘,因此这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布告栏上、网站上都贴满了招聘公告,毕业生可选的信息量非常大。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就业市场、北京市教委大学生就业之家都是专门为毕业生服务的就业市场,他们利用政府资源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举办为数众多的招聘会,规模一般在每场次50个企业左右,是毕业生求职的常设地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都安排在11月进行,备考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需要提前报名,有针对性地复习。北京市征兵报名、体检等工作一般也在11月进行。目前征兵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并给予学费代偿等优惠政策。到军队锻炼几年成为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的首选。过来人提醒: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毕业生李媛2006年毕业,求职初期曾投出60份简历,但是有几次用人单位打来电话时,她没有及时反应过来,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她的教训是企业
招聘频繁时,毕业生机会多,投出的简历不计其数,不少毕业生甚至忘记投过哪些公司、哪些单位了。如果用人单位突然打来电话,自己却不知所以,印象分会大打折扣,甚至给企业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毕业生投递简历后一定要写个企业名录,时常翻看,随时等待企业通知。
2011年
1月、2月:假期求职不等闲
一二月份正值寒假,求职的毕业生可千万别闲着。虽然高校放假了,企业可还在照常上班呢,许多企业要求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把工作在春节前做完。
按照惯例,北京市会在1月份举办毕业研究生专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会,一般在国展举行,招聘单位数量之大,参会人数之多,被誉为最大规模的招聘会。
寒假期间,毕业生基本都是要回到老家过年的,这也给了毕业生回乡求职的机会。春节过后,各地纷纷举办大型的人才招聘会,服务对象主要是利用假期到外地求职的毕业生。过来人提醒:
1月中旬,研究生考试结束,对于前期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应该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找工作中去。西南大学研考生张延凯年初报考人大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走出考场的他已经预感到成绩不妙。出了考场他就走进招聘会,恶补求职课。他说,考研的毕业生已经错过了第一个求职高峰期,千万不能等到3月分数公布后再做求职打算,那就为时晚矣!
3月、4月:求职黄金时段
金三银四被称作求职的黄金时段。这时,招聘计划安排时间较晚的单位会打出招聘启事,也能为毕业生带来海量的求职信息。这无疑是毕业生在第二学期解决工作的好时机。北京市教委下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会在开学初期举办大规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双选会密集举办,毕业生应该抓住求职黄金期,落实工作单位。
按照惯例,北京市村官、社会工作者等基层招聘在本阶段公布公告。目前愿意到农村基层和社区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这两项招聘考试竞争也非常激烈。好在高校都为本校毕业生做一些应考培训,帮助毕业生了解基层考试。
过来人提醒:
首都师范大学的杜冰是较早“敲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她说最早的单位在春节前就要与毕业生签约。大部分在寒假前与毕业生达成意向,到了来年三四月份再签订三方协议。签约是保护毕业生权益的大事,毕业生要认真对待,不能当成走过场的一种形式。遇到问题,要及时向系里主管就业的老师或者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咨询。
5月、6月:毕业求职收尾期
到了每年的五六月份,应届毕业生招聘进入淡季,招聘会招聘单位以及招聘岗位数量大大减少。大部分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与单位签约。高校于6月中旬启动集中派遣工作。有的高校在6月就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户籍档案迁移手续和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这一阶段未能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也不要灰心,仍有工作机会等待毕业生去把握。有的毕业生考研成功放弃就业;有的毕业生手中攥着多个工作机会但只能签一家,其他用人单
位只能再重新招聘。这些工作岗位对于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是“捡漏”的好机会。就业专家提醒,毕业生要珍惜离校前的签约机会,因为离校前就业属于常规就业,手续办理相对简单,毕业之后马上工作,也不会造成时间浪费。
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将于5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民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求职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过来人提醒:
北京工业大学2010届毕业生孙辰说,离校前的各种手续对毕业生的将来非常重要,户籍、档案、组织关系等都要及时转到单位指定地点,而且一个都不能少。
7月、8月:未就业毕业生帮扶期
七八月份进入暑假,大部分毕业生离开学校并走上工作岗位。一些在外地高校的北京生源毕业生,要回到北京求职找工作。每年暑假,北京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都要为这些回京的北京生源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安排集中的双选活动,帮助他们落实工作岗位。过来人提醒:
齐冉就读于西安一所高校,今年7月初,她没有参加学校的毕业典礼,就回北京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数场招聘会。毕业证也是同学帮着带回来的。她说回京毕业生求职要目标合理,讲求效率。因为七八月一过,就要跟下一年的毕业生一起找工作,那时就变成往届生了。(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坤)
第五篇:大四规划读书笔记
读《城市意象》
关于这本书,在看到书名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打了一个问号:什么是城市意象。作者凯文·林奇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凯文·林奇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或者说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及城市设计五元素。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强调的“以人为本”和建筑的三原则。同时,本书罗列了大量的可出行和可视性元素,反复强调“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用结果”“意象本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变通,将各个部分关联组织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的将其重新排列。”
从城市意象衍生出的另一概念——城市意象空间。
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我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了解了概念接下来就是城市意象的骨架了。
城市空间的“意象”:路径、边沿、区域、节点、标志。此书以以三个城市作为对比研究,分别是波士顿、洛杉矶、泽西城。林奇认为环境形象要有识别性,寻找城市的特征和标志,帮助人们建立关于城市的形象。在这种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中了解城市。林奇认为环境形象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一个有效地形象首要的是目标的可识别性,即识别。其次,形象必须包括目标与观察者,与其他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图形关系,即结构。最后这一目标应对观察者有某种意义,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感性的,即意义。三者总是一起出现,缺一不可。书中通过对出入口的解释,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和识别共同构成了城市意象的可识别性。但是并不是越整齐有序的城市结构越有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也不是越混乱的城市结构越不利于城市形象的识别,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对于统一标志的看法各有不同,对于城市特征的意义也是经常变化的,因此林奇建议:把精力集中到形象的清晰性方面,而让意义自由的发展。通过林奇对三个城市的研究得出结论:城市意象的形成依赖于城市意象的已构成的五元素。这种意象活动的构成机制,带有强烈的现象学意味。认知地图就是这样一种意象性行为依据五个基本要素构造出来的意向对象和认知结果。现象学备受批判的观点——认识都是人类主动构建起来的——在林奇的城市认知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意象是人们依据城市形态基本线索投射出去而得到的图像,具有强烈的方向性,而不同认知者的被动或主动认知方式都具有一种当场构成的意味。
通过《城市意象》这本书,我们可以为人们总体把握城市意象提供基础,作为城市设计的参考。
(1)通道(path)。是观察者习惯性地或偶然地沿着它移动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2)边缘(edge)。是不作为通道或不视为通道的线性要素。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围墙、开发区的边界等。
(3)区域(district)。是城市内中等或较大范围的部分,它具有二围尺度,在观察者心理中产生“进入内部”的感受。如上海外滩、武汉汉正街等。
(4)节点(node)。是城市中的战略点,或是日常往来必经之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或地铁站等运输起讫点。
(5)标志(landmark)。是一类参考点,人们可依据其辨别方向,产生深刻印象。如塔、穹窿、高山等。
对某一地段的具体分析主要依据五要素的区别与联系。
(1)区域和联系。边缘是线状的,但又不能归为“通道”,林奇认为好的边缘不仅视觉上明显,而且连续不断,具有不准超越的功能。边缘可以确定一个区域,增强它的特点,却不明显地构成它。节点像区域一样可以进入,但它又不是“区”,它也许是某一区域的中心和缩影。标志是点状因素,但不同于“可以进入”的节点,它往往是物质实体。肮脏城市中的整洁环境,老城市中的新建设都可能成为标志。五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区域由节点构成,受边缘的限定,道路贯穿其间,标志散布在内。它们有规律地互相穿插和迭合。就如波士顿的培肯山这一具有超于其他构成因素的区域,本身包含了通道、节点和标志等因素,因而互相联系起来,丰富深化该区域特点,加强了整体个性。
(2)分析思路。从不同的视野分析城市设计地区。在更广阔的范围中,设计地区会成为一个标志或者节点,强化它在大区域中的特色与定位以区别其他的节点;在缩小的视野中,设计地区是一个完整的区域,包含五要素,着力于它们之间以及其他区域的联系可以塑造区域的整体意象空间。注意成对不同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如标志和区域:一个体量大的标志会使它所在区域变小或失去尺度。一个标志的特征若与一个区域的特征相差很大,则会破坏整个区域的连续性。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意象研究目的与城市设计要点:
(1)对人的关注。城市意象为城市设计提供依据,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确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设计中更为重要的是对其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肌理延续;对基地进行分析:地区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应。(2)城市设计要点。南岸嘴作为三镇市民中心是对江城居民渴望高质量的滨水空间活动场所的应答。专家参评,公众参与都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对于城市设计,通常会有一些公认的原则: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长短期相结合等;从人的城市意象空间来对城市设计做出要求,我以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一个地区只要做到“安全、方便、舒适、有特色”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舒适性与地块的功能布置及环境设计有密切关系。在收集的市民建议中,文化设施的缺乏备受关注。节点、标志的设计与联系如广场、构筑物的尺度;绿阳、座椅、小品的设计都是体现对人细微关切的地方。
城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搜集结构性和评估性意象获得大范围较完整的意象空间,多角度分析设计地区的意象构成要素,寻求安全、方便、舒适、有特色的人性化设计实施要点,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设计。林奇说,“城市,也许是人们生活航程中的一处停泊点,也许是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和意味深长的进展。”让我们为之追求。
读《城市意象》
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班级:41010804姓名:钱庆红
学号:41010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