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群众的知己人民公仆的楷模
人民群众的知己人民公仆的楷模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为安居忙于房贷的时候,杨善洲的事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今一些为官者,忙于权钱交易,大有不为现金是愚痴的感慨,并且求官、求财、求名,求色无一不想为之。不知进退,不知当为不当为,更不知社会资源有限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势必形成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现金为王,利滚利,钱滚钱,有钱的人富得流油,各色高级轿车驰骋在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张显其飞扬跋扈的显贵品质。与此同时,忙碌的民众,贫病交加的老幼,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也在各色道路上顽强挣扎地活着。这就是一个民族。假如没有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就无飞黄腾达者,然而,腾达的人总是忘了平凡者。没有平凡的基石,怎么会有长久的飞黄?
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而不是像某些干部,好大喜功,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打击良善,不断为自己做出“绝后”的行为来。
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认清自己的使命,用我们的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党旗添彩,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像杨善洲老人那样踏实工作,做人民群众的知己,当人民公仆的楷模!
第二篇:人民公仆
1,要摆正位置,你是为人民服务的,别老是摆个臭架子
2,做事要有效率,别拖拖拉拉,敷衍搪塞 3,做事要公开透明,别遮遮掩掩
4,价值观要正确,别老把自己和自己一伙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多想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
5,拿群众的工资要心怀感激,别老想着榨群众的血汗
做到以上5点就好是好公仆
人民共哺......3月16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在同中外记者见面的开场白中说,政府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人民公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一任,振兴一方;为官一日,想民一天;为民而生,为民而去。人民公仆,应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其修养是“清风两袖朝天去,留得清白在人间”。人民公仆,应“不做官,只做事”(邓小平语)。“只做事”是公仆的本分。做事就得沉下去,到群众中了解民情,体察民情,倾听群众的呼声,按照群众的意愿去想问题,制定政策。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还不行,我们就改进。”
然而,有些人民公仆却变成了“官老爷”,把“执政为民”挂在嘴边上,干的却是谋取私利的事情,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有的官僚主义严重,“堂上一呼,堂下百诺”,大门一出,群众“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温总理温家强调增强公仆精神,微言大义,言近旨远,寓义深刻,非常及时、迫切、重要。
人民公仆不能变成“官老爷”。各级干部只有真正做人民公仆,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的解决。
别折腾了!
能揍吗,国强民强,你们才有社会地位。
对“人民公仆”的经典评语!
不久前看到,北洋军阀孙传芳有一段对“人民公仆”一词的经典评语,不知真伪? 他说:“现在做官的自称是人民公仆,欺世谎言以此为最无耻。什么是公仆?公仆就是仆人。凡是仆人没一个好东西,不是赚主人的钱,就是勾搭主人的姨太太,心狠手辣的做梦都想把主人连骨头带皮吞进肚里。我才不当公仆呢,要当就当人民的父母官。天下父母,哪有不爱子女的?爱民如爱子才是,那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做好事!”
读了这段经典评语,不得不让人对这位大军阀另眼相看了。这此之前,起码是我,并不认为人民公仆这个词有什么不对。经孙传芳这一点拨,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有想到,我们让这个漂亮的词蒙蔽了七八十年。今天看到一宗宗“家产”被公仆们窃取去了——成几千万,几个亿地窃取;“姨太太们”也让公仆勾搭走了——一个人往往勾走了好几十,或上百,真佩服孙老军阀的远见卓识,好像就是说给今天的我们听的。元芳,你说呢?
周立波:我一听“人民公仆”就浑身打冷战,哪有仆人坐车,主人骑自行车的? 哪有仆人住别墅,主人住安置房的? 哪有仆人老喊涨工资,主人吃不起肉的? 哪有用主人的银子到处砸,也不给主人知会一声的? 哪有仆人视察,主人给打伞的? 哪有仆人讲话,主人必须领会精神的?
第三篇:人民公仆
公仆本色
—读《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走村进寨“六记六思”》有感大方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安启敏一身正气好公仆,两袖清风父母官。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美满的关键;也是我们党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近日来通过认真学习赵国栋同志记录的《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走村进寨“六记六思”》,我深刻感悟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栗战书书记以身示范,为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提供了学习的模范,也让我们真实感受到战书书记心系群众、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纾解民困的公仆情怀,感受到他身体力行、扎实深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他为推动贵州发展而只争朝夕、充满干劲、毫不倦怠的精神状态;也感受到他统筹兼顾、见微知著、坦率真诚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艺术。这对于指导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大浪淘沙,警钟长鸣,不忘宗旨,永葆本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意义。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 1
质体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应强化公仆意识,这是我们党的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事业勃兴的根本保证。目前我们国家有些干部公仆意识依然淡薄,有的不愿倾听群众的呼声,不去体察群众疾苦;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盼,有的私欲膨胀;滥用职权,当官做老爷。这些行为背离了党的宗旨,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我们党的形象。栗战书书记身体力行,走村进寨轻车简从、不搞夹道欢迎、不扰民、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干部的誓言。学习了《随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走村进寨“六记六思”》,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力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争做合格的人民公仆。栗战书书记对待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用心良苦的付出,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当效法的表率,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干部一心为民、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公仆情怀,彰显了共产党员干部的公仆本色。
第四篇:知己作文
知己作文
知己作文
(一)我们长大了,心事也越来越多了。也发现能懂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是从小到大的玩伴也不在亲密无间了,于是我们开始沉思、开始寻找。然而结果的结果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我从小的文学梦在这个理科班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显得那么痴心妄想。没人会在乎我的灵感、我的思想。她们眼中除了物理就是化学。我只有选择独处。于是我变得孤僻、怪异、格格不入。
偶然,我进入了她的空间,我无意中看了她写的那些文章,让我惊讶不已。那些文字在我心中激荡、跳跃,让我兴奋。仿佛心中那道尘封已久的门被打开了。于是我和她开始接触,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有好多好多共同之处。有相同的想法、思想法。
我们想到戈壁、荒漠去远足。去领略胡杨三千年美丽的传说,去看看戈壁无尽的荒凉。我们都很喜欢安妮宝贝,她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思维。她靠文字为生,以文字为伴。
我们对彼此说出了内心深处的话,原本行同陌路的两个人,一时间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这是不是就叫缘分呢?
知己作文
(二)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无数次挫折与困难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然而,单凭个人微薄的力量是无法闯过重重挫折与困难的关卡。只有人与人互相鼓励,互助前进,一起共患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一起共患难过的人就能成为最亲密的知己。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都能证明如果人生没有了知己,那李白又怎能写出千古传诵的佳句?那王勃又怎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呢?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伯牙绝弦》中的伯牙为子期这位知己逝世而砸了琴,永不再弹琴。这个千古流传的高尚情谊,为后人所赞颂。如果没有了知己,就不会有这个为后人所赞颂的高尚情谊流传后世。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知己会在你危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知己会在你面对困难时,鼓励你前行;知己会在你伤心时,不停地安慰你;知己会在你被人误会时,第一个出来帮你澄清。知己不会看你走向无法自拔的道路、知己不会鼓励你去干坏事,知己只会在关键的时候,提醒你该怎样做、知己只会将你从万丈深渊里解救出来。
知已能够与你同荣辱,共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哪怕风再大,雨再大,也视若无睹,因为——值得!
知已能够与你团结一致,心灵相通,哪怕分歧再大,最终也能接纳对方,达到同舟共济,因为——没有什么能比知已间的情谊更至高无上的了。
因此,人生需要知己。
知己作文
(三)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纯真无邪的,不掺和任何杂质。但长大了以后,心中不免有些秘密,需要有人倾听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所谓的——知己。
友情是茶,飘逸着沁脾的清香;友情是酒,散发着浓烈的祝福;友情是咖啡,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会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是啊!友情坚固才能长久,友情长久才能快乐,友情快乐才能亲密无间。
在我的印象里,对知己的认识,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他是微带甜味的糖果,他是使人快乐的出发点,他是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迎着风雨走向彩虹。
我需要知己,更渴望知己。但,某种“物质”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在身边的可能是短暂的,而在远方的则是长久的。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更不知前方的路。说不定哪一天,上天赐给我一个最疼我、最关心我、最爱护我的知己,可说不定哪一天她又会离我而去。同样的徘徊,我已经承受不起了,弱小的心灵防护盾,你在哪里啊?我需要你的支持,你的鼓励,你的伴随。只能静静的等待着你的到来,和我一起玩耍,一起探讨,一起走向明天。
我渴望你——知己,希望你早点腾着风驾着云来到我的身边。
第五篇:知己
知己
我一直认为,没有知己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好像一出戏没有了花旦,也像一个美妙花园无人观赏。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想,如果能有一两知己的话,会比较幸福;如果有更多知己的话,那人生会更加理想。当然,不能以知己的数量衡量人生的幸福指数。我想说的是,有知己不一定幸福,没有知己一定幸福不到哪去。没有人知你,懂你,关心你,爱护你,就成了孤家寡人,再美好的东西也只能“孤芳自赏”;也许你可以自处,但自处的人生还是少了一些滋味,好比汤熬的不够火候,没有了靓汤的特质。
知己,就是一个知你懂你的人,可以跟你分享很多东西的人。它的定义很广,范围也广,可以是你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是你的师长或密友。很多人会把知己局限在好友里,我觉得,做知己,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只要你觉得他可以读懂你就可以了,或者你跟他有共鸣。在知己面前,可以展现完全放松的你,一个纯粹的你,天真的你抑或脆弱的你,不必顾忌任何东西,不必掩盖什么痛楚。
知己能读懂你的每一个眼神,了解你的心理和举动,是爱人和朋友都无法替代的贴心人。在孤独和寂寞时,给你安慰和关怀,在失意和彷徨时,给你鼓励和信心。是能够陪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一起在人生路上风雨同舟的患难之交,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心灵“守护神”。
知己难求,难求知己,知己不是能求到的,求只能是一厢情愿。知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能由着性子去找知己吗?显然是行不通的,很可能你就能被人骗了。
知己相得是缘分,是两个人不知不觉相互走进彼此的心中,长驻在灵魂中。风一动,声一止,便涌上心头,回味无穷。爱亦悠悠,恨亦悠悠,都不能轻易抹去曾烙下的印痕;喜也罢,怨也罢,都不会轻易忘却曾令人心颤的声音、曾令人心动的倩影。
古人知己当首推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近代之榜样蔡锷小凤仙,千古名流传佳话。人常说:“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只因真正的知己,是须彼此交流,相互倾诉。它是一种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即刻意会。知己无不牵动彼此的视线,无时不刻左右着彼此间的心感心境。彼此关怀、彼此关心、彼此关注,关心所喜,为他欢乐,关怀所伤,给予抚慰,关注所恋,体贴支持。彼此发展、提高;彼此前进、完善。
知己像冬日里一抹阳光,能驱散心头的阴影,注入新的活力。知己像雨天中一把小伞,为伊人遮风挡寒。知己像花开时节的小溪,洗涤风里的尘埃。
知己是一副良药,精神的良药。有些愈合不了的伤口,有了知己的呵护,也许会慢慢好了;走不出的迷糊,有了知己的鼓舞和爱护,也许会很顺利地闯出一条路。
朋友好得,但知己却难得,知己并非天天相聚,时时守望。知己是离别后的牵挂,相聚时的醉于真情。
知己更应该重友谊,末及爱情。彼此间可数繁星、看夕阳、醉彩虹、觅春意、闻花香,那是对友情最有力的注脚。
有的时候会感到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人是哪样遥不可及,想诉说的时,却是哪样难,一个人每日在各方面辛苦和忙碌着,人与人表面上是那么接近那么谈笑自若的,但内心中却是那样荒凉那样寂寥!内心中也会有风风雨雨的,也渴望拥有一个避风雨港,人的一颗心是最难读懂,恰恰有的时候俩个从未曾相识的人心会一下子走到一起!彼此聆听着彼此的心声。
所以人在凡尘,怎无知己?
也许,知己是前世无垠的企盼?也许,知己是今世情爱不老的执着?知己是朋友中的经典,是人海中的精髓。
一笑一叹,一言一行,只有知己能贴切地解读。无需赘言,无需诠释,那种相互间的意会,只有两个字:默契。
知己不必拘于形式,不必因为责任的担负,而去维系一个必要的议程。
它无需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不象恋人间的大悲大喜,不似情侣中的缠绵扰人。
偶尔的相聚,在轻叩慢谈中,曾经凋零的希望,会摇曳起新的希翼;曾经失落的情感,会得到熨帖的安抚;曾经获得的成功,会获取真诚的祝贺。
即使分离天涯海角,知己间的问候,总能穿过时间的隧道,在不经意间降临。
知己不需要甜言蜜语,真实自然即可,它不是暧昧,而是名正言顺的好朋友。
人逢知己千杯少,酒逢知己不言醉。
欲把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人生如得一知己足矣!
如果有知己,那是我的幸运!如果没有,那也是公平的!因为,没有人必须去理解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