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入门教程,本书内容并不深奥,却可以教会我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设计,书中的研究方法——行为心里学和问卷调查分析也是我们以后进行地形调查,创作设计的必要手段。
书中首先是区分了几种户外活动行为。必要性活动,自主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指那些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的路上,接见朋友,出行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因为面对混乱的交通,相信你也没有室外散步的心情。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书中涉及的是社会性活动。
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有三个层次,宏观城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在城市尺度上,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城市功能的混合,提倡完善的步行交通和广场设计。在现在一个车型的城市尺度下,似乎步行的交通更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见到的往往是为了建设快速的交通,不停的修着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把人赶得上天入地,而恰恰从人类发生行为的角度,水平的交通是人们最爱行走的。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的广场,在欧洲,一直以来,城市的广场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是各种生活的集散地,那里有教堂、市政厅、市场、小憩的茶座等等。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是否有严格意义上的广场,我们所称作的广场更多的是单一功能的地方,本身不具有吸引人们活动的内容。可能现有城市中更多的是城市公园,但这里还是要区分广场与公园之间关系。从形式的角度讲,公园拥有更多的绿地,是一个城市的氧吧,但正是这样公园并没有吸引更多的人,往往是一对对的小情侣,公园内部缺少开阔的视野,缺少足够的人气发生人看人的活动。而广场的存在则是一种功能更加复合的设施,它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绿地,但它的复杂性足够保证它的人气。我时常憧憬着这样的一个城市的广场,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坐在广场的一边,手里拿着从小贩那买的珍珠奶茶,无聊的扯着闲段子,听着街头艺人跑掉的音乐和周围人流的嘈杂。。。。
在中观的尺度,主要是指小区的设计上。在小区设计上,作者的观点是小区的结构要与社会的结构的一致。因此作者鼓励的是分级组团的设计思想。把一个小区分为若干组团,组团共用大的社区公共设施,而每个组团内部也有自己相应的公共设计。我认为这是一种空间层级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划分,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对领域空间的把握,而不是社会的结构,社会的结构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更多的是理解为阶级一类的构成吧。现代的小区设计基本都是这样的一种理念,但好的小区能把组团区分的更加明确,领域感更强。书中谈到的一个旧城更新的例子很有意思,把原有的小区的单一住宅功能,部分用作没有污染的工厂、办公等。这是可以改变住区内单一的构成,提高小区的多样性,增加交往的可能,但是过多的引入可能会造成小区内居民生活的不安全感,存在一个度和管理上的问题。这个有点像loft的逆过程,有点意思。
在微观层次上,涉及的主要就是一些城市家具的设计和人的一些习惯。边缘效应对于城市家具的布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思是活动的人们更倾向于再广场的边缘停留,因为在边缘人们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可以较好的观察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而在内部往往视野不够开阔同时也没有安全感。因此休息座椅布置在边缘会有更高的上座率。书中还谈到一些人的生理习惯,包括人的线性行为——街道,100米人能区分人群的极限,20米人看清面部表情的距离等。
书中还有很多有见解的思想,因为城市的沿街立面是吸引人的部分,同时由于人的眼睛观察习惯,基本是对一层的观察,不会抬头望向高处或者地下,所以作者提出把沿街的商业立面划分的更小,进深更长,把那些银行、办公等没有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人气的立面隐藏起来,把这些就机构搬到二层,或者通过入口引入搬到内部。这个方式我还真没有见过,不过像银行那种机构的前面没有人气的确是事实,而且像谭木匠那种小面阔的小店好像很有人气,不过就是挤了点,这种沿街商业的合理构成的却是个问题。
第二篇:原创《交往的空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建筑类图书,对建筑师来说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级的好书。以下便是我在读此书时对一些感触较深的段落的摘抄和自己的议论。
“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尽管必要性活动的发生频率基本不变, 但由于物质条件更好,它们显然有延长时间的趋向。然而在另一方面, 由于场地和环境布局宜于人们驻足、小憩、饮食、玩耍等,大量的各种自发性活动会随之发生。在质量低劣的街道和城市空间,只有零星的极少数活动发生,人们匆匆赶路回家。在良好的环境中,情况就绝然不同,丰富多彩的人间活剧都在此上演。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五花八门的社会活动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场合:住所;私有户外空间、庭园和阳台;公共建筑;工作场所等等。但这里所要考察的,是发生于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中的社会性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称之为“连锁性”活动,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它们都是由另外两类活动发展而来的。这种连锁反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处于同一空间,或相互照面、交臂而过,或者仅仅是过眼一瞥。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徜徉、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就会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
这一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作者将街道的空间与人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解释了街道的好坏对人们日常行为,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影响。好的街道,例如拥有整齐干净的砖石人行道,平整的柏油路面,井然有序,而有功能齐全的店铺,供儿童嬉戏的小广场,少量的健身设施,以及平整的草坪和茂密的行道树,都能给人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这样的街道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微妙而不可言说的;因为,他包含了一个现代人几乎所有的梦想,而且隐隐透出这样一种暗示:这里就是我一直想来的地方,我的孩子将会在这里健康成长。相反的,在不好的街道,人们大都行色匆匆,不好的坏境让人没有安全感。
“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如果找不到这些因素,就没有相互交往的基础。我们认为,空间形式对社会关系的发展不具有促进作用,但这并不否认物质环境以及功能性和社会性的空间处理能够拓展或扼杀发展的机会。用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可以丰富住宅群;通过安排穿过公共空间的住宅通路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方式,可以引导居民形成某种活动模式;设计含有各种空间和设施的物质环境结构,可以吸引所有的居民或居民群体。但是,建筑师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住宅区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不可否认,建筑风格以及街道布局的精心设计也许并不能使我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当然建筑师也不会可以这样去做,但是,不好的设计却会扼杀我们美好的梦想。通常,我们大都不会去测量每段街道的长度是否符合黄金分割,但是,我们却都可以根据我们的视觉、听觉、感觉得出对一个社区的整体感知的结论,这个结论一旦得出,便会很难更改。就好像人们通常不喜欢住在一个出过命案的社区一样。而严整的社区保安,先进的监控及防盗设备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文中对集中问题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都应该去追求集中,相反,在许多场合下都不应集中。例如,为了保证城市活动在城市中各个较大的地区更均匀地分布,或者为了建立安宁、清静的 空间作为繁华空间的补充,就不必集中。在许多大城市,高楼、机关和 人群高度集中,也从许多方面说明了集中不当的后果。因此,集中并非总是明智之举。虽然如此,讨论的重点还是放在集中问题上。这一方面是因为让活动集中起来比分散它们一般要困难得多; 另一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 趋势和规划的教条都强烈地倾向于在新旧城区中分散人和活动。集中人与活动我们要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和建筑密度之类的概念与人的活动是否足够;集中 并无关系。建筑物的设计考虑到人体前功能悬很重要的,如步行的距离多远、观察和感知的范围多大等。在“低层高密度”的住宅区中,大量的住宅被布置在复杂的道路系统之中。尽管这里建筑密度高,但并不一定就有显著的活动水平。相反,由两条面向街道的联排式住宅形成的乡村小街却表现了一 种明确而一贯的集中活动倾向。这表明,建筑布局以及入口安排与人行道和户外活动区域的关系是活动集中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就像书法中讲的,一幅字的好坏并不取决于每一个字的好坏,而是一种整体感。有的字比划张扬,间隙就要大,有些字工工整整,方方正正,就要写的紧凑。建筑也是一样,尤其还要考虑人的活动空间。
虽然,因为人口的关系,现代的城市建筑都很密集,但并不意味着楼盖得越多越好。良好的空间可以给人宽松闲适的感觉,也许还能影响一个群体的生活节奏: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比逼仄的社区更能促进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建筑的密集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要设计合理,建筑密集的社区也能让人觉得宽松自然。“仅仅创造出让人们进出的空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为人们在空间中活动、流连,并参与广泛的社会及娱乐性活动 创造适宜的条件。因此,户外环境的每一部分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每一处空间的 设计直至最小细部的处理都是决定性的因素。户外活动与户外空间质量 如前所述,户外空间的质量对于各种户外活动,尤其是大量娱乐性、社会性自发活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户外空间质量的改善为这些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相反,户外空间质量的恶化则会导致这些活动趋于消失。这一节讨论的主题不是活动的数量,而是户外生活的特点与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那些对于公共空间中的人特别有吸引力和意趣的活动,也正是那些对于物质环境质量最敏感的活动。在小尺度上改善质量的努力在城市和小区层次上的决策为创造功能完善的户外空间奠定了基础了。但是,只有通过在细部规划设计层次上的精心处理,才能发挥其潜力。如果这一工作被忽视了,这种潜力就会被浪费掉。下面几节将详细讨论一系列对于户外环境的质量要求。有些是一般性的要求,另一些则是与散步、停留、小坐以及观看、倾听和交谈等简单、基本的活动有关的特殊要求。这些基本的活动被用作为起点是因为它们是几乎所有其他活动的一部分。如果空间使散步、停留、小坐、观
赏、倾听、交谈等成为乐事,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质量,而且还意味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其他活动——游乐、体育运动、公共活动等——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各种活动都有许多相同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大型、更复杂的社区活动都是自然而然地从许多细小的日常 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众多的细小活动促进了大型的活动。儿童、儿童、成人和老人儿童对于户外环境的特殊要求可以结合其他年龄组的要求一道考虑。”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写的《文明的变迁》,这本书说的是潜意识对人的心理、行为甚至精神的巨大影响。引用这本书中的理论,上一段中所说的“如果这一工作被忽视了,这种潜力就会被浪费掉。”就能很容易理解了。有的时候我们会做出下意识的举动,就好像是习惯成自然一样,但是事后我们想一想,其实我们并没有过这样的习惯。这是因为,一些我们不曾察觉的细节正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们。这种现象曾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中,用以引导消费者贡献出自己的荷包。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细节的暗示常常会引导我们的思想行为。好的设计,例如风格一致,暗示统一的细节设计,就能带来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觉得好像“这些大楼都是活的一样”。如文中所说,这是建筑的潜力,毋宁说潜力,不如说是一种建筑的文化力量。就好像一般的建筑只能叫做大楼,而好的设计则会是艺术品,为后人所敬仰。
这本书至此读完,感觉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对我的启发很大,里面很多的理论还不是很明白,还需要继续细细研读。
第三篇: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读《交往与空间》有感
摘要:《交往与空间》的书名表明了一个广泛的研究课题——城市中五光十色的人类活动。这是人们一直在不倦地进行探索的一个领域。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学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要求。扬•盖尔以一种迷人而又富于情趣的综合性方式给人们有益的启示。关键词:空间环境;行为活动
一、引言
作为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不免用专业语汇阐释他25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公共生活”这样的语汇,而读者只需3个小时便能通过丰富的图示、文字叙述对这些专业术语产生深刻理解。然而,如同一则评论所言:“幸运的是,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不幸的是,这本3小时就能看完的书,你也许要花上一辈子才能真正理解并为你所用;或者,你花上一辈子也不能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付诸实践;又或者,在这3小时之后,你甚至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而真正的设计思想。”这段话正如盖尔的文字展示给读者的,言简意赅,读后的心态无外乎这几个“或者”了。
二、独特的规划视角
作为设计师的扬•盖尔,并没有遵从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思路,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由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出发,最终落实到各种公共空间的具体设施对人的活动或是交往的影响(如座椅、灯光等。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善行或是罪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的尺度是否能促进交往;路灯的亮度是否能照亮每一个可能隐藏犯罪的阴暗角落;联排式住宅前院的进深是否能刚刚好让站在门口的家庭主妇和走在院子外面的邻居寒暄几句;小区中的路宽和植被能否减缓汽车的行速以及更好的鼓励人们步行;是否有安全的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现在的规划都提倡人性化设计,而大多数规划师只是 “墙上挂挂、纸上画画”,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不同的是,扬•盖尔的设计思想是把设计原点设定在人的感受和行为上。按照他的理论发展设计,先要对场地活动组成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其设计结果能在功能上保证人的活动质量,设计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三、深刻的核心启示
本书以街头景象开头,明确指出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物质条件是本书的主题。结合实际规划与设计时间,给了我深刻的规划启示,并在我今后的转变思考模式、增强规划设计能力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交流与互动。物质环境自身可以设计成阻碍乃至扼杀所要求的接触形式。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的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扬•盖尔把人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空间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等,也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一般地说,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经过调研与观察,在中铁一局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户外空间中,中青年人一般进行着必要活动。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活动产生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徘徊、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如半场休息的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改善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在居住区中人们与邻居交谈、打招呼、带小孩,神情是悠闲的,放松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公共距离明显减少,个人距离显著加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家园氛围。
自发性活动是一种与上面两种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物质环境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在小区的入口处、康体活动广场、太阳光线强的墙根下极易促成人们的自发性活动。
在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影响时,不同的行为活动也在影响着空间环境。在居住区中,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老人和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户外游戏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依赖双亲的行为,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在住宅单元入口附近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自身的安全和安静,也有利于家长的照看。在我们研究的中铁一局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中,儿童场所主要集中于宅间绿地、住宅单元入口附近。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归纳为:住宅单元入口、组团绿地、沿路街角、宅间庭院绿地,还有其他的活动场地等。
老年人的物质环境需求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舒适感有更强烈的要求。在观察老龄人的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只能是以在户外活动的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活动主要是休闲,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家常,喝喝茶,晒晒太阳⋯⋯,有一些是陪着自己的孙子在玩⋯⋯。他们与一个共同点,都是喜欢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活动,热闹、安全。随着时间推移人数不断变化,冬天有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感觉。即在早上、傍晚少,中午多。
四、结语
在《交往与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一种基于归纳、演绎的研究。它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结果,利用多种思维方式,或逆向、或发散、或非线性、或超三维,比较全面的提出了现实问题。
读和《交往与空间》,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城市的目的在于提供宜人的人居环境。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可以真正“呼吸”的综合体,在提供给人类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时,带给人们更多的应该还有城市旺盛的、真实的、鲜活的生命力,还有这种生命力的持久、延续。而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带给人们一个容身之地。
参考文献
【1】 【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第四篇: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正如书名所表达的一样,本书所阐述的是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对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的影响。书中指出,户外空间中的生活是应精心考虑的一种建筑学要素。以人为本是本书从一而终所强调的观点。从仅仅满足遮风避雨到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到形式主义再到功能主义以及现在的各种综合性空间的设计无一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我们评价一个空间设计的好与坏很多时候的标准都是是否有较多的人使用,但书中也有提到:是否有生机勃勃的人的活动是空间好坏的唯一标准?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要求。作为设计师的扬•盖尔,并没有遵从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思路,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由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出发,最终落实到各种公共空间的具体设施对人的活动或是交往的影响(如座椅、灯光等。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善行或是罪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的尺度是否能促进交往;路灯的亮度是否能照亮每一个可能隐藏犯罪的阴暗角落;联排式住宅前院的进深是否能刚刚好让站在门口的家庭主妇和走在院子外面的邻居寒暄几句;小区中的路宽和植被能否减缓汽车的行速以及更好的鼓励人们步行;是否有安全的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现在的规划都提倡人性化设计,而大多数规划只是 “墙上挂挂、纸上画画”,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不同的是,扬•盖尔的设计思想是把设计原点设定在人的感受和行为上。按照他的理论发展设计,先要对场地活动组成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其设计结果能在功能上保证人的活动质量,设计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交流与互动。物质环境自身可以设计成阻碍乃至扼杀所要求的接触形式。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的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P13 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等,也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一般地说,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活动产生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徘徊、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改善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在居住区中人们与邻居交谈、打招呼、带小孩,神情是悠闲的,放松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公共距离明显减少,个人距离显著加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家园氛围。
自发性活动是一种与上面两种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物质环境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在小区的入口处、康体活动广场、太阳光线强的墙根下极易促成人们的自发性活动。
如何创造出适宜社会性活动(交往)的空间,是这本书主要关注的内容。而我脑中闪现一个疑问:为什么要促进交往?作者没说。大概在他的概念里这是一件无需解释的事情。这也许和他的生活环境有关,北欧地广人稀,寒冬漫漫,人与人渴望接近是很自然的。或者出于西方人开放的个性。但在中国,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民俗上,交往都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经济要发展,道路要拓宽,楼层要拔高,区域划分要功能细化。飞速前进之中没人顾得上轧死了几根花花草草。政治上,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促进交往的历史,”聚众滋事“”乌合之众“这些词汇无不暗示了民众一旦聚集起来会有如何可怕的后果。民之口,防还来不及,怎会主动促进他们活跃传播。而地肥水美的中土,祖祖辈辈的人定居在这里,不用在荒漠上迁徙,不用在林莽中狩猎,他们要操心的事大多来自于人,于是形成了细腻而保守的人际关系。
以上是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书中提到的”街道监视(守望)“从实用性来说,还是值得考虑的。即一个交往频繁(活跃)的街区犯罪较少,因为四周居民对街道上社会活动的关注会减少潜在的犯罪行为,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也提到了这个现象。街道是组成城市的基础之一,而一个街区是否活跃,就属于城市规划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在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影响时,不同的行为活动也在影响着空间环境。在居住区中,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老人和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户外游戏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依赖双亲的行为,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在住宅单元入口附近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自身的安全和安静,也有利于家长的照看。在我们研究的中铁一局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中,儿童场所主要集中于宅间绿地、住宅单元入口附近。儿童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归纳为:住宅单元入口、组团绿地、沿路街角、宅间庭院绿地,还有其他的活动场地等。
老年人的物质环境需求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舒适感有更强烈的要求。在观察老龄人的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只能是以在户外活动的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活动主要是休闲,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家常,喝喝茶,晒晒太阳,有一些是陪着自己的孙子在玩。他们与一个共同点,都是喜欢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活动,热闹、安全。随着时间推移人数不断变化,冬天有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感觉。即在早上、傍晚少,中午多。
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既有足够的私人空间,也有良好的可活动的公共空间。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是普遍提高了,但公共空间却几乎没有。回家关上双重防盗门,窗户阳台还有防盗网,基本与外界隔绝。有小区花园的也没有多少可闲坐的地方。比起以前小孩可在街头玩耍,街坊在门前聊天,我们城市离宜居更远了。
为什么老城区会让人感觉亲切?因为公共空间尺度合适,不是宏大而单调;空间没有被宽阔的机动车道割裂,联系紧密;空间功能多元化,各种人群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更有生机。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逐渐摒弃功能主义,让每个区域的功能趋于综合化,使得空间更有生气和活力,也减少了时间性单向的交通压力。但我们的城市规划还是喜欢搞单一的商务区,高科技园,大学城。
"通过人的观察与感受,使公共环境中的活动与毗邻的住宅商店车间工厂的各种活动融会贯通,就能从双向扩展和丰富体验的可能性“:这是新的理念,在欧洲就见过不少临街办公室开着大大的玻璃窗并且毫无遮挡,外面对里面的东西和活动一览无遗。在瑞典,私人住宅的阳台和院落大多都是通透的,夏日经常见到有人在阳台上闲坐观望甚至用餐,外面的人也看到他们,大家互为风景。
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所谓“人往人处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种 “看客”心理。一般活动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激发一部分人参与,但更多的人更倾向于观看。或许在广场上,在道路旁设置座椅或台阶除开供休息之外也有着提供看台的作用。书中有例子说明,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中,座椅以不同的形式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当座椅不朝向活动时,他们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人们以一种反常的方式使用。人在步行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上升路段是不被大多数人喜欢的,人会愿意走更长距离的平路但是避免登高。实在要改变垂直高度,地下通道也比天桥更受亲睐。
由于人们的这种心理,现在的设计业越来越人性化,把私密性、舒适性、惰性、观景效果等多方面都充分考虑以得到能很好满足大众需要的公共设施与空间的建设,或者是上升高度时,采用错落的方式,例如分阶段的台阶,在每段台阶提供不同的景观,缓解爬高带来的焦虑。从此不难看出人的行为对空间设计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了环境是“为人服务”的宗旨。
步行者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执着的,如果可以看到目标,他们总是径直走向那里。因此,很多草坪花基是注定要被践踏的,与其竖牌子搭栏杆还不如想想怎样能够方便行人。当去远处目的地的路程一览无遗时,步行就会索然无味;但看得见目的地而又不得不绕行,则更令人扫兴和不悦。蜿
蜒富于变化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有趣,因此在老城古镇中闲逛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拐过一个弯,一个小广场一座特别建筑或是一个雕塑突然显露眼前时更令人惊喜。
“如果没有户外活动,最低程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介于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之间的各种形式也就会销声匿迹。孤独与交际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明确。”
“置身人群之中,耳闻目睹众人的万端仪态,获得新鲜的感受与激情,比起孑然一身,确实是一种积极有益的体验。”
“相聚在同一空间是这些接触的必要前提。”
在此之前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反而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是因为科技为远距离交往提供了可能,却没有为远距离交往提供条件。你可以和任何人联系,前提是你想和他联系。茫茫人海中素昧平生的人们相视一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这种偶然但自然的交集没有了,人与人之间潜在的、若有还无的联系消失了。于是人们在网络中创造出像现实生活一样的“广场”,在微博中再次实现了“围观”。
读《交往与空间》,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的,城市的目的在于提供宜人的人居环境。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多样的地方,它应该是一个可以真正“呼吸”的综合体,在提供给人类物质层面上的满足时,带给人们更多的应该还有城市旺盛的、真实的、鲜活的生命力,还有这种生命力的持久、延续。而不仅仅是实体的存在带给人们一个容身之地。
第五篇:《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
《交往与空间》读书报告
摘要:《交往与空间》的书名表明了一个广泛的研究课题——城市中五光十色的人类活动。这是人们一直在不倦地进行探索的一个领域。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学不仅要满足建筑空间、景观体验等的特殊要求,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要求。扬•盖尔以一种迷人而又富于情趣的综合性方式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本书由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扬·盖尔写于1971年,何人可根据1987年的英文版翻译,于1992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户外环境条件,就是本书的主题。”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最重要的是,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关键词:空间环境;行为活动
一、引言
作为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不免用专业语汇阐释他
25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公共生活”这样的语汇,而读者只需3个小时便能通过丰富的图示、文字叙述对这些专业术语产生深刻理解。然而,如同一则评论所言:“幸运的是,这本书他用了25年才写完,而你只用3个小时就能看完。不幸的是,这本3小时就能看完的书,你也许要花上一辈子才能真正理解并为你所用;或者,你花上一辈子也不能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付诸实践;又或者,在这3小时之后,你甚至不知道这其实就是你应该为之奋斗而真正的设计思想。”这段话正如盖尔的文字展示给读者的,言简意赅,读后的心态无外乎这几个“或者”了。
二、独特的规划视角
作为设计师的扬•盖尔,并没有遵从传统的规划理论和思路,而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由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诉求出发,最终落实到各种公共空间的具体设施对人的活动或是交往的影响(如座椅、灯光等。人们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善行或是罪行,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的尺度是否能促进交往;路灯的亮度是否能照亮每一个可能隐藏犯罪的阴暗角落;联排式住宅前院的进深是否能刚刚好让站在门口的家庭主妇和走在院子外面的邻居寒暄几句;小区中的路宽和植被能否减缓汽车的行速以及更好的鼓励人们步行;是否有安全的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现在的规划都提倡人性化设计,而大多数规划师只是 “墙上挂挂、纸上画画”,然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不同的是,扬•盖尔的设计思想是把设计原点设定在人的感受和行为上。按照他的理论发展设计,先要对场地活
动组成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其设计结果能在功能上保证人的活动质量,设计出宜人的活动空间。
三、深刻的核心启示
本书以街头景象开头,明确指出户外活动以及影响它们的种种物质条件是本书的主题。结合实际规划与设计时间,给了我深刻的规划启示,并在我今后的转变思考模式、增强规划设计能力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发现,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交流与互动。物质环境自身可以设计成阻碍乃至扼杀所要求的接触形式。相反,物质环境也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物质环境的一些小小的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状况。扬•盖尔把人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空间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等,也就是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一般地说,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类型。在各种活动之中,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
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公共空间中依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五花八门的活动产生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徘徊、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如半场休息的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改善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
动。在居住区中人们与邻居交谈、打招呼、带小孩,神情是悠闲的,放松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比较密切,公共距离明显减少,个人距离显著加强,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家园氛围。
自发性活动是一种与上面两种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这些活动只有在物质环境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在小区的入口处、康体活动广场、太阳光线强的墙根下极易促成人们的自发性活动。
在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影响时,不同的行为活动也在影响着空间环境。在居住区中,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老人和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表现出自身独特的户外游戏特征。儿童具有强烈的依赖双亲的行为,因此,他们的活动一般在住宅单元入口附近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自身的安全和安静,也有利于家长的照看。其户外活动场所主要归纳为:住宅单元入口、组团绿地、沿路街角、宅间庭院绿地,还有其他的活动场地等。
老年人的物质环境需求表现出与其他年龄层次居民不尽相同之处,对安全感、归属感、邻里感、家庭感、私密感、舒适感有更强烈的要求。在观察老龄人的活动中,由于一些原因,只能是以在户外活动的为主要对象。他们的活动主要是休闲,有的是几个人在一起聊家常,喝喝茶,晒晒太阳......有一些是陪着自己的孙子在玩......他们与一个共同点,都是喜欢在户外宽敞的地方活动,热闹、安全。
随着时间推移人数不断变化,冬天有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感觉。即在早上、傍晚少,中午多。
四、结语
在《交往与空间》中,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论的局限性——一种基于归纳、演绎的研究。它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结果,利用多种思维方式,或逆向、或发散、或非线性、或超三维,比较全面的提出并解决现实问题。
首先,这本书值得一读。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从细微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观察人们行为活动特点和户外公共空间的关系,引导设计师和规划师对物质空间环境如何正确把握,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以人为本”的细节考虑、行为心理学研究并重和问卷调查方法都值得我们在做设计过程中借鉴学习,其中提到的一些人的行为距离有助于设计中对空间尺度和比例的准确把握。尤其是一些案例中的细节处理,如把汽车停在城市外围或住宅区边缘,然后在邻里单位中步行50~100~150m到家,这一原则使得地区性的交通与其他户外活动综合起来,也为邻里间经常性的、非正式的见面创造了条件;再如哥本哈根市街道按一定间距比如每隔100m,设置一处合适的歇息场所,这给人们步行空间提供了舒适和方便,从而增加人们停留和交流的机会;威尼斯的交通原则是在城市外围使快速交通过渡到慢速交通,使得地区性的交通与其他户外活动综合起来,活跃城市;还有一个交往活跃的街区犯罪率会降低,因为四周居民对街道上社会活动的关注会减少潜在的犯罪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思考的。
但是,作为学术性著作,个人认为本书的逻辑性不是太强,一些内容比较混乱,缺乏有条理的整合。
其次,我认为作者的视角有失偏颇。作者的目的很唯一,就是怎么打造适宜的物质空间环境来促进人们的交往,这种单视角的研究方法,很可能会顾此失彼。例如作者心中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入口面向街道的两排联排式住宅,低层,入口处有停留空间,且建筑和街道之间是种有花草的前院,有篱笆围挡,作者没考虑到住宅的朝向和日照问题,而且城市用地紧张,低层和前院是不容易实现的。再如,对于街道,作者推崇中世纪的尺度感,但是在汽车时代的今天,在人口拥挤的城市,真的适合吗?
最后,还需要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按照作者想法,四合院应该是很适宜交往的居住形式,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现在的菊儿胡同,院子就比较冷清。因为四合院里每户人家都有完善的户型,院子变的不是那么重要了,自然失去了传统的活跃气氛,更重要的可能是大家不愿意交往。所以在网络时代,吸引人们走出房间,需要更有利的吸引因素。还有,将一些无污染的工厂放入住宅区,确实能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机会,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管理治安等问题。
总之,空间促进社会交往的同时,也定会带来社会问题。所以,客观地说,本书虽为经典,但如果遇到具体问题,我们还是要放置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