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重庆市两汇初中73级1班40周年同学会上的致词
在两汇初中73级1班40周年同学会上的致词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与万分感慨的心情,迎来阔别四十年的今天相聚,共同见证和创造一个美好的时刻,欢度我们初中毕业40周年的聚会。40年啊之漫长,40年啊又是弹子一挥间。在这久别重逢的美好时刻,大家欢聚一堂,感慨万千,重温师恩,共叙友情,再次回味四十年前那美好的时光,去追寻那失散的记忆。
在此,首先要感谢今天在百忙中参加这次同学会的老师、同学以及为我们这次活动所提供宝贵场地的休怡度假山庄,更要感谢组委会和接待服务的同学,倡导者把当年同学莫相忘,费尽心思和大家联系。正是由于你们的倡议,筹备和精心组织,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你们是传承同学友情的纽带,没有你们的组织号召,我们仍是隔隔相望,失去联系,让我们为他们鼓掌,谢谢他们!这里我们也非常想念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加聚会的老师和同学,并给他们送上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在此我们还深切地怀念已逝的老师、校长(我的第一任领导)喻校长。
此时此刻,我们师生间将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好多往事值得追忆。回忆你我快乐的往事,我们洒下的是笑语;倾述的是衷肠;珍藏的是友谊;淡忘的是忧伤;收获的是理想;放飞的是希望。
回首当年,那三年发生的故事,沉淀了40年依然那么新鲜,那么让人感动,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咀嚼、去收藏。特别是当我们走上社会多年,在品尝了人生的苦辣酸甜之后,在经历了世事的浮浮沉沉之后,才发觉中学的岁月和同学之间真诚、质朴的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那种经过艰苦岁月沉淀的中学同学友谊是一段割不断的情,是一份分不开的缘,就像陈年的美酒,愈久愈纯香,愈久愈珍贵,愈久愈甘甜,愈久愈缠
绵,多少欢笑、多少故事、校园里点点滴滴的往事,多少次出现在你我的梦里,闪现在我们眼前。尽管由于通讯地址的变化,我们曾经无法联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们疏于联络,可我们之间的友谊没变,我们彼此的思念愈深,互相默默的祝福从未间断。相思之情,想念之火,使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团聚在这里。让我们放下心里的所有牵绊,重叙往日的友情,畅叙人生的经历,倾诉生活的苦乐,享受重逢的喜悦吧!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我们已不再年轻,两鬓已渐渐斑白,甚至各别同学已阴阳相隔,让我们永远怀念他们。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阶段的经历始终让我们记忆犹新,难以忘怀。那就是校园内留下的欢歌笑语,犁香溪的潺潺流水,两汇老街的喧闹情景,观音寺的朗朗读书声。而最让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还是校园那幢古老高大壮观的土木房子,简陋教室里那琅琅的读书声,台阶上那笑声、歌声、喧哗声......还有那教学楼后面的寺庙是我们的礼堂。往事不堪回首,却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教育回潮苦读三年,时代给我们的回答却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再教育,努力奋斗,是定格人生的契机。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相聚在这个平凡的集体里,那时我们脸上写满了欢笑,心里装满了理想和志气。回想起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与深深的陶醉。我们是文革时期两汇完校红卫兵连一排的学生,是毛主席的红卫兵,那时感到是多么的自豪啊!我们身着绿军衣,揣着红宝书,手戴红卫兵袖章,身挎自己手工制作的木枪,军训、野营、拉练锻炼意志,学工学农学军增长社会知识,我们经历的太多太多, 至今记忆犹
新、、、,就是这样的时代,让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劫难、经受住了火的洗礼,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关心帮助下,得以完成了初中的学业,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真情。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老师(特别是在座的老师、、、),是恩师教给了我们知识,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了我们热爱生活的信念,是恩师用汗水浇灌了我们人生的基础,是恩师用心血铸就了我们事业的成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恩师育我情。在这里让我们发自肺腑地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是你们40年前的学生,你们是我们40年前的老师,你们的教诲和鼓励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们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感谢你们曾经的谆谆教导。40年前,我们在座的几位老师还是那样风华正茂,精力充沛。是您们———用自己丰厚的学识和智慧教导着我们,是您们———用师长的严厉和对教育的钟爱严格要求着我们、耐心引导着我们,是您们———用家长般的关爱滋润着我们,是您们———对待教学严谨的态度和严于律己的作风影响着我们,是您们———用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无声地感召着我们。敬爱的师长们,无论您的学生在哪里,从事什么样工作,请您们相信,我们永远感激您,我们永远祝福您!40年前在那个**后刚开始恢复教育秩序的时候,是你们付出了你们全部的心血,用你们全部的身心,来带领我们走进知识殿堂,教会我们珍惜友谊和时间,用你们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关怀和奉献。依稀记得你们在作业本上的批改的红字,还记得你们家访时的切切关心,还记得我们在运动场上取得好成绩时,你们欢呼雀跃的神情。正是在你们的关心和爱护下,我们慢慢成人。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都非常感动,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谢谢你们了。
四十年来,同学们为学业求索,为生活奔波,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为事业忙碌。四十年是一段青春,四十年是一段奋斗。经过4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没有忘记老师的教诲,我们用我们诚实的劳动,打造了我们人生的黄金时段,各自走过了充满许多酸甜苦辣的历程,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是我们如今都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职业,我们都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养活自己、支撑家庭。
每个同学的经历,都是一曲内容丰富的人生之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走过来了。
1973年我们初中毕业分手时,正值花季,40年后我们再相聚,却已是红颜退去鹤发添。我们从昔日父母的孩子变为孩子的父母,大多已经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无论我们的角色发生多大变化,当今天我们40年后再聚到一起时,这种氛围和场景,让我们见面前的陌生感荡然无存,一瞬间便找回了在校时的感觉。跳跃在我们眼前的是操场上的打闹,课间中的欢歌笑语和简陋的教室里不时发出的轰笑吵闹声,初中三年同学间的情谊却是深厚而久远的。今天的相聚就是最好的见证,几十年末谋面了,相见之后仍然感觉那么亲切,那么开心。
在时间淹没的四十年中,我们怀揣着同学间离别时的殷切期望,老师的谆谆教诲,分散在四面八方。无论我们所从事什么职业,其经历是坎坷或平淡,我们毕竟走过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酷暑严寒,体味了生活所赋予的艰辛苦涩,幸福甘甜。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如何变化,我们的同学情意,就像一杯浑厚的陈酿,越品越浓,越品越香,越品越醇。如果说,十年才能修得同船渡的缘分,那么同窗三载应该有百年的亲近。友谊不曾因岁月的流逝、境遇的变迁而退色、而淡漠。这份情谊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财富,40年的岁月不算短暂,唯一不变的是同窗三年结下的情谊,这种同学情足以令我们用一生去倍加珍惜。三年同窗是我们人生的缘分,我们是彼此人生路的见证人,正是因为有了各位同学,才让彼此的人生充满了温情与甜蜜。三年同窗的朝夕相处,使我们结下了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血肉亲情,虽然岁月渐远,但此情正浓,就让我们把握和珍惜这次难得的相聚,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生活的苦乐,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喜悦吧!相逢是短暂的,友谊是永恒的,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今天的相聚!祝愿今天我们的聚会,成为亲如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情的碰
撞、同乡友谊的升华。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境况各异。但是要记住;“我们永远是同学”,“永远是朋友、兄弟姊妹”。
有种友情,事过境迁,依然纯朴。
有种信任,事隔多年,依然怀念。
有种问候,清清淡淡,却最真诚。
有种友谊,无须挂齿,却心领神会。
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虽然我们经历过太多的人生沧桑,有过太多的人生感触,但我们永远忘不了的却是这初中三年,这一段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流金岁月,永远忘不了的是真诚的同学友谊和师生情谊,几十年来我们常常魂牵梦绕。“人间重晚情”,人到中年之后最为依恋和依托的精神支柱就是有一种情,怀旧思念之情莫过于师生之情、同窗之情,既然曾经拥有,必将天长地久!让我们共同祝愿:师生之情天长地久!同窗之情天长地久!还有就是我们的健康天长地久,我们的快乐天长地久!
这几天面对着我们的毕业照,感慨万千。我们初中做的那些傻事、闹的别扭都是人生过程中难得的、不可再拥有的礼物,沉淀下来的都是人生的美好过程。经过了“天命”之年,人生的道路已经过半,我们接下去还要经历“耳顺”、“古稀”和“耄耋”之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成整个人生多彩多姿的心路历程。然而,友谊始终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未来的道路有少年时的朋友陪伴,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用我们同学和师生情谊照亮未来的道路,那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和幸事。
挥手四十年,竟飞万里间,同窗友情在,夙愿一朝还。今朝师生聚,何时再相见,留得青山在,相聚不遥远。我们的同学会应该是可持续的,在今后的特定时期应该继续举行,再等40年太长,至少十年、五年聚会一次。
愿我们的聚会成为传播友谊的桥梁,彼此之间的联系保持永远。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加强沟通和联系,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幸福健康度今生。而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重身体,“人生苦短,珍惜今生”才是硬道理。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无论我们的生活过得如何,一切都不要攀比,都要保持知足者长乐的好心态,自得其乐,乐观向上,开心就好。人生是一场戏,主角是我们自己,不要强求,与世无争,难得糊涂,顺其自然,平平淡淡才是真,让我们乐观的、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我对生活有一种体会:人生中的一切都将不存在,都是不能得到的,只有身体才是自己的,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尊敬的老师: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师德如日月光辉,永照大地;师恩似山川厚重,长驻人间!祝我们的老师,身体健康、天天快乐、福寿绵长!
祝愿同学们友谊长存,激情永在,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健康快乐!女同学更漂亮,男同学更潇洒!
祝愿我们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笔者:缘圆
于涪陵休怡山庄
第二篇:在高中毕业40周年同学会上的讲话(定稿)
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离开高中母校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了。相聚在金秋十月,相聚在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首先,我要向组织这次同学会的筹委会全体同学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向前来参加我们同学会的所有老师表示最真诚地欢迎;向今天参加同学会的全体同学表示最诚挚地问候;同时也向因各种原因未能来参加聚会的同学送去良好的祝愿;另外,我提议:向再永远也不能参加我们同学任何活动的景绍华、周长才、肖兰香和曾望姣四同学默哀,并送去我们默默地祝福,愿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
四十年的离别,四十年的牵挂,给了我们足够地相聚理由。同学会虽然不能改变你我的命运,但它可让我们重温同学生活,再次感受同学情谊的温馨;同学会也不能给我们带来功名利禄,然它可以让我们互通信息,重续同学情谊。
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飞扬。我们同学习、同欢乐、同甘苦、同长大。曾记否?早自习背单词,晚自习攻难题;教室里我们埋头苦学,操场上我们龙腾虎跃;寝室内外我们欢歌笑语,放学路上我们憧憬未来;景家湾学农,我们“滚了一身泥巴”,机务队学工,我们“炼就一颗红心”;是否还记得?最后一学期,同学们人人动手组稿,编写油印册子《火花》,毕业前夕,个个相赠留言,互寄殷切希望……这些,今天都已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四十年来这些同学生活小景曾千百次地在我脑海里闪烁、回放。多想再回到同学时代,多想再做一次同学。然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不知不觉我们已近或已逾花甲之年,大多数同学霜染两鬓。时间改变了我们的容貌,光阴偷走了我们的青春。但时间和光阴又在我们心中强化了一个认知,那就是:这一生和大家做同学真好。
四十年的思念和盼望,早已酿成了一坛浓香的美酒。我们还等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吧!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在座的各位老师健康长寿,合家幸福!祝来了的和没来的所有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愉快!祝愿我们的同学情谊地久天长!
二〇一四年十月五日
第三篇:在重庆乡友会上的致词
各位领导、各位乡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会在冬季、相聚在他乡,有的虽然未曾蒙面,但只要说是嘉陵人,定会倍感亲热,分外高兴。同是嘉陵出生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让我代表嘉陵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全区68万父老乡亲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既想拜望大家,与大家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又想向各位陈述家乡的变化,共谋家乡的发展。
一、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
嘉陵区是1993年9月经xx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建区时,因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弱区、财政穷区、城市白区”,在1994年,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被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为国家级贫困区。经过全区干部群众九年多的艰苦奋斗,嘉陵区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通过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川东北农业综合开发、秦巴山扶贫开发、长防、水保等项目和工程的实施,累计投入1亿多元,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30多万亩、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3000多万方,解决了35个场镇300多个旱山村15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6.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七个百分点;新建乡村公路近500多公里,使90%的乡镇通油路,80%的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了县道等级化、乡道油路化、村道网络化。乡乡要村村通电话,移动电话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推行业主经营,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在凤垭山树起了“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并在这面旗帜的带动下,培育和引进农业开发业主3000多人,规模开发土地10万亩,开发“四荒”地20万亩,建成中华寿桃、美国薄壳香核桃、黄花梨、蔬菜、蚕桑等基地30万亩,初步形成了国道212线优质肉猪产业带、国道318线、李蟠线山羊产业带、安福河水产产业带和城郊百万只土杂鸡产业带。三是农民收入不断增长。通过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地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区时340元增加到现在1643元。在99年全区实现了整体越温达标。
(二)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兴区之路,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使工业企业实现了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工业总产值由建区时的4761万元(90价)增加到2001年的5.6亿元,增加了11倍;销售收入由4865万元增加到5.41亿元,增加了10倍;企业利润由负96.4万元增加到1670万元,增加约18倍;税金由106万元增加到1767万元,增加了16倍;规模企业由4户增加到23户,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总数达230户,是建区时的54倍,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民营及其控股企业创造的产值、利税等经济总量已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95%左右。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轻工机械、丝纺、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和春飞日化、光亚科技、维康陶瓷、智勇木业、国基实业、依格尔纺织品公司等龙头企业。
(三)城市建设超常发展。通过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结束了有区无城的历史,全区城市化水平由建区时的5%提高到了20%。一是区城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成面积由建区时的半边农民街扩展到了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不足千人增长到4万多人。二是城市设施不断完善。投资5亿多元,建成城市街道30条4万平方米,铺设城市供排水管道55公里、天然气管道20公里,新建成了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加压站、110千伏输变电站、日供气50万方的配气站。三是区城功能逐渐配套。城区闭路电视及电话普及率达100%,开通了3路、4路、16路、17路和14路公共汽车,建成医院3个,中小学8所、大型农贸市场2个、房产市场3处。四是区城形象逐渐提升。新栽绿化带17公里,面积10万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5000株;建街头绿地2个,面积2000平方米;“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树立了南充“南大门”的美好形象。四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李渡、安平、大通等14个省、市、区试点小城镇,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推动了小城镇的繁荣兴盛。
(四)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一是机制、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区内60家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了破产、转让、拍卖或股份制改造;完善了乡镇建制和区级机关与乡镇行政单位的机构改革;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大病医疗统筹等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清理、整顿、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清退了区级机关和乡镇临时人员。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坚持借助外力求发展,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各种项目350多个,利用外来资金13亿元以上。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投入1亿多元资金,引进了南充高中,在嘉陵建起了新校区,将向阳中学整体搬迁到区城,新建和改建了三所重点小学。南充高中已跻身全国1000所重点中学之列,改变了区城无高中的历史。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广泛地开展了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适时开展严打整治,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为嘉陵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家乡的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一)区位优势明显,是兴商办企的好场所。区城处于南充市西南门户,位于成都——南充——重庆三角经济贸易区接口处,西距成都327公里(成南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210公里),南距重庆216公里(南渝高速公路通车后只有140公里),北连南充市中心,滨江大道、桓子河大桥明年建成后与市中心联系将更加紧密。区城依山傍水,地势平坦开阔,处于全市饮用水源下游。国道212线、318线在区城交汇;建成的达成铁路、马上开通的成南高速公路和拟建的南渝高速公路、兰渝铁路纵贯嘉陵全境,且有货站和出口。嘉陵江主干道流经全区9个乡镇,达60多公里,水上交通十分便捷。嘉陵区迎接着滚滚人流物流,蕴藏着勃勃商机,实为投资兴商办厂的理想之地。
(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全
区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2001年粮食总产量达3亿公斤以上。已形成蚕桑、水果、畜禽、蔬菜、水产五大支柱产业,其中水果年产近200万公斤,年出栏生猪66万头、山羊40万只、小家禽743万羽,年产茧300百万公斤,年产鱼100万公斤,有成片蔬菜2万亩,品种达20多个,仅冬菜年产量就达20多万公斤。丰富的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蚕丝及皮革,为食品、果蔬、服装及工业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三)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开发潜力巨大。生态旅游景点有太和白鹭、凤垭山农业综合开发区、西河胜景、木老“市外桃园”等:太和白鹭,人鸟相依,一派祥和,世界罕见;猪山森林公园,因势象形,景观独特。人文景观有七宝寺、田坝会馆等:建于明德十年的七宝寺仍保持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寺内茂林修竹,古柏参天,曾是川北地下党活动地之一;清代乾隆时期建造在我区双桂镇的田坝会馆、棉花会馆、江西会馆,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已动工新建的香江迪尼斯乐园可望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水上休闲娱乐中心;滨江花园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这些旅游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四)发展环境十分宽松,投资回报率较高。一是有优惠的政策环境。四川省工商局将我区列为民营经济试验区,可实行“先发展、后规范”。我区仍将继续享受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各项特殊优惠政策,中央、省、市在资金、项目上每年都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有优质的服务环境。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确立并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思想,建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大厅”,实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既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时间,又增强了透明度,避免了暗箱操作。通过推行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延伸服务和开展“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巾帼示范岗”、窗口行业“双十佳”等系列活动,使优质服务贯穿于招商引资的全过程。三是有优良的法制环境。我们对企业的服务,以企业的需要为准绳,做到有求必应。对引进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警务工作站”,开通特别联系渠道、提供特别支持、实行特别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四是有优秀的人才环境。除成都以外,南充高等院校数量在全省最多,科研、技术实力雄厚,同时,全区还有剩余劳动力10万余人,日劳动价值在10元左右,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
三、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迅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的指示,结合嘉陵的实际,开创在解放、大开放、大招商、大融资、大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解放思想,营造发展至上的氛围。坚持把发展作为嘉陵的“第一要务”,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贯彻十六大精神为契机,再一次在嘉陵区掀起解放思想的新高潮,教育广大干部从纵向比较的盲目自大和横向比较的悲观失望中解放出来,纵向看变化,增强发展的信心,横向看差距,增加发展的压力。增强全民的开放意识,时时想开放,处处抓开放,千方百计促开放,使客商来到嘉陵时感到身处一个敞开大门、热情欢迎投资者的良好环境。要敢为天下先,敢当出头鸟,打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过去没有做现在就不能做”的陈旧观念,树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钱、只要不违法就是合法”的创新意识;要克服官本位、管理就收费的落后意识,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现代观念;要采取铁的措施、采用铁的手腕,坚决惩治阻碍发展的人和事,以发展来凝聚民心、集中民智、调动民力,实现民富。
二是做强工业,壮大主导产业。按照“优势带动,强弱联动,政策驱动”的思路,实施“155工程”,即建好一个园区(嘉陵工业园区),抓好“五个一批”(重点扩张一批、扶持壮一批、建成投产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拯救盘活一批),做强“五大产业”(化工、建材、轻工机械、丝纺、食品),力争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8000万元。
三是提升农业,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质化、产品市场化、农村集镇化”的思路,着力实施“141工程”,即打造一个园区(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四条产业带(318线畜禽产业带、212线果蔬产业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公路线特色产业带)、提升一个产业(薯业经济),实现粮经比例6:4的目标。同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年输出总人数保持在12万人以上。
四是壮大三产,激活商机人气。一方面重点抓好火花路北侧改造、王府花园、临江新城、恒兴城市花园、华蓥监狱生活区五大生活园区建设,激活房地产业;另一方面突出抓好“1433”工程建设(“一店”:一座三星级以上酒店;“四个商场”:一个大型超市、一个大型药品超市、一处肉食品批发市场、一处小商品批发市场;“三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三处休闲场所”:政府广场、香江游乐园、滨江大道),迅速壮大餐饮娱乐业。同时,努力将文峰、凤垭山、木老建成城郊型观光旅游线;将西河、太和白鹭、乳泉山自然风景区建成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线;加快香江迪尼斯乐园项目建设,壮大旅游业,力争把嘉陵建成南充乃至西部的休闲胜地,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经营城市,构筑发展平台。立足于建设标志性城区,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强化城市管理,通过3至今年月的努力,力争把嘉陵建成 “文明卫生城、观光旅游城、工业精品城、山水园林城”。
六是强力招商,借助外力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在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指导思想不动摇,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重商、爱商、亲商的观念,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设“招商工业园”,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服务、法制环境。力争引进项目50个,到位资金2.5亿元以上。以招商引资的大突破,促进嘉陵发展的新跨越。
乡友们,嘉陵建区9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帮扶,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也离不开各位乡友的关注支持!嘉陵区刚跨过脱贫越温的门槛,迈向小康的步履异常艰难,家乡的发展需要你们再给予关注支持。
物华天宝嘉陵地,翘首以待四海宾。家乡的父老乡
亲热烈地欢迎你们并通过你们牵线搭桥,为嘉陵引来投资的客商。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的父老乡亲真诚地邀请你们,常回家乡看看,共谋家乡的发展,同绘家乡的蓝图,齐创家乡的明天。让我们乡情更浓,亲情更亲,友情更长!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
第四篇:在天井乡茶场下乡知青4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词
在天井乡茶场知青下乡4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致词
尊敬的各位知青朋友、领导们、同志们:
大家好!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在这满载丰收的喜悦季节里,各位知青朋友们聚集一堂,举行今天的纪念天井乡茶场下乡知青40周年座谈会。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1万5千名父老乡亲对各位知青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座谈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对知青朋友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参与家乡建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岁月悠悠,真情难忘,遥想当年,各位知青朋友胸怀壮志,辞别亲人,远离繁华的城市,只身前往天井,同勤劳智慧的天井人民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改变天井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由于各位知青朋友的积极参与,才使得建场初期的天井茶场热火朝天;由于知青的披荆斩棘,才使天井茶场在短期内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知青们的团结互助,才使得天井茶场像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大家庭。你们在天井茶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你们为天井茶场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各位知青朋友和天井人民凝结的深厚情谊,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就像家乡珍藏的一坛老酒,清冽而醇厚,历久而弥香。天井的山和水不会忘记你们,天井的干职工和周围的群众更不会忘记你们,知青精神和知青功劳永垂青史!
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跨入了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在各位知青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关心支持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井乡人民顽强拼搏、奋发图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茶叶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牢牢把握住你们用汗水和智慧留下的宝贵财富,几次斥资改造茶叶品种,更新制茶机械,使天井茶场成为为数不多的集体茶场保存至今,并且获得可观的效益。
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大力协调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注意生态保护。如今农、林、茶、牧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生物质能源开发和优质茶加工为龙头的绿色环保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另外,我们加强教育投入,斥资200多万元兴建了集镇小学,集镇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天井的各项工作都得到全面落实,人民安居乐业。天井人民正意气风发,满怀信心地迈向未来。
但是,由于我乡地处偏僻,改革发展的步子还迈得不大,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我们相信,有1万5千名勤劳智慧的天井儿女的共同努力,有各位知青朋友的热情帮助,有关注天
井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天井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天井,是各位知青朋友的“第二故乡”,天井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天井的山山水水在日日夜夜思念你们,家乡的父老乡亲在翘首盼望你们。多年来,各位知青朋友对这片热土一往情深、恋恋不舍,心系天井。知青朋友们对天井人民的拳拳之情,关切之意,让我们体会到这份情同手足的情谊。今天各位来到这里,山乡增色、蓬壁生辉,我怀揣一颗坦诚的心,代表天井乡一万五千多父老乡亲,请求各位知青朋友们给天井乡多一点指导、多一点关爱、多一点支持、多一点帮助。在你们的关怀和帮助下,让这里的山川更秀美、人民生活更殷实。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位知青朋友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同时,也恳请你们为第二故乡的经济发展提供好的思路和建议;利用你们信息灵通、宾朋众多的人际优势,为加快天井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发挥你们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智力优势,利用,出差或休闲时间,回“第二故乡”为家乡的干部讲学授业,把你们在艰难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永不言败”的知青精神带到天井,帮助广大干群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各位知青朋友,过去你们为天井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天井人民不会忘记;天井人民更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心天井、支持天井!天井乡人民决不会辜负各位知青朋友们的厚望,一定会加倍努力,把天井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各位知青朋友们、同志们,诸位离开天井后,四十年的思念和情感,不是一两句语言可以表达的。在这难得一聚的的珍贵时刻,让我们共叙当年情谊,尽情地倾诉、尽情地欢乐吧!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祝贺韩晗同学金榜题名宴会上的致词
在祝贺韩晗同学金榜题名宴会上的致词
王新辉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作为韩晗同学曾经就读的中村初中的校长和父母的同事,首先我要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韩晗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表示热烈祝贺。
韩晗同学在我校就读其间屡屡受奖,除过校内荣誉,曾两次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省市级奖励五次以上;2008年初中毕业会考,以778.4分的优异成绩取得宁县第一名。他待人以诚,生活简朴,勤奋上进,品学兼优,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的楷模,这些,也为他高中阶段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韩晗同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得益于他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也离不开老师的苦心栽培和汗水,更离不开父母多年来的精心哺育和培养,韩晗同学的成功,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在此,也让我们把最好的祝福送给他的父母——韩云铎和张淑兰老师,祝他们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经过苦读寒窗,终于实现了夙愿的韩晗同学即将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带着亲人的期盼,怀着对大学的憧憬与渴望离开家乡,奔赴清华大学求学深造,希望韩晗同学记住:入校如探山,欲向最上层一游,须得登峰造极;求学似观海,能从至深处着想,不难竟委穷源。希望
韩晗同学能够在学习上孜孜以求,生活中艰苦奋斗,以勤促俭,以俭养德,以德励志,脚踏实地地朝着奋斗的目标前进,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业,早日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最后恭祝各位来宾: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美满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2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