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

时间:2019-05-14 12:1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

第一篇: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

现在,改变自己

——读《一生的计划》

何烨工商管理2010103300

《一生的计划》是美国人格莱恩·布兰德所著。作为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他对如何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如何鼓励一个人改变自己走向成功拥有十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书中他用了12章细细等向我们阐述了给自己的生活做一个计划的重要性,内容,方法等,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要给自己做一个人生计划,改变现在的自己,给自己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这本书在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信念,我可以过一种全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拥有目标和计划的人向别人发号施令,而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人被别人发号施令。”这句话激发了我的“成功欲望”,一个全新的,充满意义和机会的世界向我敞开了。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在我小时候的时候,我想改变世界,但是到了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于是我想改变我的国家。但是到了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想改变我的家庭。但是但我行将就木,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家庭。当我躺在床上,弥留之际我突然发现如果我最开始改变自己,我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我就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再下来谁知道呢,我有可能改变世界。”我们总是想要改变别人,想要世界变得适合自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地球离了谁也会照样转动。“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世界将变成我们所希望的”毕竟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要容易的多。

《一生的计划》中,作者在第一章告诉我们,想要成功首先要让自己相信自己。“只要你相信,你所信的一切对你来说就是有可能。”你所能够想到的一切,只要你坚信,都能够被你实现。当自信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将拥有无比坚定的坚持,而一个人的信念是一个人走到最后的钥匙。生活中,旅途上有无数的困难,有众多的苦难,信念使我们坚持,让我们继续前行。信心是关键的东西,它是构成快乐并且成功的生活的基本要素。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布兰德给我们对成功提供了一个标准:“成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是一种境界--在这里,生活是平衡的。通过平衡的生活你将获得快乐和成功。”所谓平衡是指成功不仅仅是获得足够多的金钱,不是取得显耀的地位,不是获得多大的权力,而是获得这些的同时要收获快乐,收获爱,收获成就感。“成功就是一个人事先树立的有价值的目标被循序渐进地变为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因平衡得以坚固,因信念而具有意义。”成功者应当有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计划,有一种强烈的实现梦想的欲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永不放弃。这是支配着一个人成功的几个原则。

当布兰德完成对成功的定义,告诉我们信念对一个人成功所占的重要位置,他开始帮我们建立自己的成功体系。第一步:获取成功智慧。第二步:让自己以成功为方向。第三步:内心的快乐。第四步:轻松的心理态度。第五步:获得爱的能力。第六步:把握生活的细节。我们成为我们所设想的。当我们坚持自己所想的,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成功的智慧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向。当我们拥有方向就拥有了希望,这时的我们将是快乐的,将是轻松的,我们会爱我们周围的人,从而获得别人对我们的爱。细节决定成败,这是谁的话已经不可考了,但是真的是金玉良言,把握生活的细节,让我们离成功更近。

当成功的体系建立,我们也就知道了成功的几个重要原则,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关于走向成功的步骤了。布兰德没有让我们失望,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他给我们介绍了想要成功的几个具体的步骤。

首先是要给自己“画一幅蓝图”。有明确目标和计划并且把它们写下来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完成的工作量是那些有目标和计划但留在日子里的人的50到100倍。因此,我们必须得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详尽的计划。我们要建立短期,长期和终身计划,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是必须的。当我们设置我们的计划的时候要敢于把目标设定的高一些。当然这个目标可能对我们来讲太难了,但是只要我们坚信并努力实现,我们即使无法完成,但是也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交一些有智慧的,对自己有巨大帮助的朋友,建立一个“成功理事会”,会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来帮助我们树立目标。

当目标和计划都做出来了,那么付诸行动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且应该是抱有必胜的信心去实现目标和计划。对于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敢于克服,所谓福祸相依,困境中常常包含着机会。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对计划进行测试和调整。我们的计划应该是平衡的。在精神和理财上平衡,在教育和娱乐上平衡。

想要拥有巨额的财富并不是错的,相反拥有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你为世界创造的财富更多。但是很多人无法让金钱和精神的快乐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平衡点。但是一个不快乐的富翁,他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他的事业是充满痛苦的,他的内心是孤独的„„对于这样的人来讲,财富是他唯一拥有的,他的精神生活的匮乏会让他终日生活在孤寂之中一直到死。布兰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支付我们每月账单的顺序表:慈善组织——储蓄——保险——食物——住房——其他所有。如果一个人没有帮助别人,他是无法获得富足的。给与者获得更多的回报。掌握精神和理财上的平衡是我们拥有幸福生活的开始。

当精神和理财平衡以后,教育和娱乐平衡成为我们下一个要关注的重点。教育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更加容易,娱乐则让我们减少生活的压力,更好地迎接挑战。就知识而言,有两个类型:一般的和专门化的知识。一般化的知识让我们全面的发展但是这些知识不一定在工作中给予我们太多的帮助,而专门化的知识是我们工作中树立目标制定计划的基础知识,是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部分。我们应当将教育作为我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保持自己的创造力,让我们有效率的工作。而娱乐则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过度的娱乐会让我们迷失方向,但是完全没有娱乐则会让我们陷入工作和生活的眼里漩涡中无法自拔。有计划地娱乐将帮助我们保持身心的健康,使我们的精神保鲜剂的重要部分。我们的计划一定要保证精神和理财的平衡,保持教育和娱乐的平衡,这样的成功才会是持久的有意义的成功。

布兰德在前面的几章中,给我们详细的讲述了树立目标和建立计划的全部内容,接下来他给我们提到了另外几个走向成功的几个重要部分。

“黄金半小时”是作者提到的第一个部分。每天早上起长后,我们要认真的思考,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计划,思考我们的收获和失败。这是一天的准备,是让我们在潜意识里给自己信心,坚定我们走向成功的信念。在这半个小时里,我们要看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努力的动力,看我们的计划,这是我们和自己签订的契约,让自己的心至完全放松下来,自由自在的思考。做一个早起的人,和善的人,感谢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潜意识的强大可以让每一个人变成超人。

“做一个人际关系的大师”人际关系大师是无价之宝,机会只会提供给能够

照亮别人心灵的人。“你想要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布兰德教给我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黄金律令。当我们变成为他人考虑的人,你周围将会聚集很多的朋友。你将会把别人和自己一起带到顶峰。找出别人想要什么,帮助他们得到它,你就会变的成功。

“时不我待”布兰德这样告诉我们。当我们有梦想就要赶紧行动起来,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出自己的计划,做一个自信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可靠的人。明智的使用自己的时间,让时间为我服务。做一个平衡的计划,将时间平衡的分配给精神,财富,教育和娱乐,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完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去。“学会驱策自己,直到工作变成一种比你想休息的欲望更强大的习惯。”让时间去证明我们有无比坚定的信念去取得成功。

《一生的计划》给我一个明确的方向走向成功,我年轻,我有时间改变自己。世界不会为我而发生改变,那么我就改变自己去让世界更加适合我。当我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谁知道呢,也许我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第二篇:《一生旅程》读书笔记

《一生旅程》读书笔记

《一生旅程》读书笔记1

迪士尼

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圣地

在那里

每个大人都拥有了做梦的权利

都可以回到无忧无虑的时光

到底怎样才能打造一个像迪士尼一样

给人快乐和做梦的地方?

《一生的旅程》

迪士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的自传

透过他的人生起伏

了解迪士尼为何那么成功?

《一生的旅程》讲述了罗伯特·艾格从ABC电视台权力底层工作人员到迪士尼CEO的工作心得经历,他在一片质疑声中担任迪士尼总裁,收购皮克斯动画,漫威娱乐,卢卡斯影业,合并福克斯,打造了全球娱乐帝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经营哲学与人格魅力令人惊羡,值得深思。

在某种角度来看,艾格的职场道路遇上了不少的机遇,也不乏有运气的加成,但最终的成功是取决于他的实力。绝大多数情况下,运气只是在做对了其他事情基础上,额外给予的奖励,这是实力的一小部分,然而成功是需要强大的实力去捕捉运气的机遇。艾格积累的实力体现在他经营哲学中,而其中的“开拓创新,知人善用,真诚坦率”最令我印象深刻。

开拓创新。创新是公司的核心内在驱动力,迪士尼的辉煌战绩的打造离不开技术与动漫的破壁创新。艾格的敏锐的眼光与创新思维引导着他坚定收购皮克斯动画,将漫威娱乐与好莱坞电影作融合,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也赢得董事会的尊重与信任。保持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往往使得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知人善用。在艾格的工作中,他遇上了不少导师,引导着他一步步前进,他对此也充满着感恩之心,也将此精神传递执行下去,打造强大的职业团队。实力与过往的经历不是完全正比的关系,一个人过往的经历与经验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人的潜能,在全新的环境中,人们会成长发展出与之适应的能力。因此,在高位要善于观察他人品行,挖掘潜在能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真诚坦率。在大都会底层工作时候,艾格经历过职场欺压,也目睹过上司喜怒无常工作方式带来的破坏,也更坚定了他以善待人,用公平和同理心对待他人的处事原则。这个也是他总结能与乔布斯修复关系,完成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重大产业收购创举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工作与生活中,真诚坦率也许偶尔会让我们吃亏,但是这往往是最低成本的沟通方式,也会让自己收获额外惊喜。

最后,分享其中一句喜欢的话语“你如何做一件事,就会如何做一切的事。”每一件小工作都值得被认真对待,坦率待人,保持好奇,富于观察,培养创新思想,也许很多的我们都无法达到艾格的高度,但总会找到自己的舞台。

《一生旅程》读书笔记2

我选了一本《一生旅程》,今天抽空把它看完了,赶快记录一下心得。

这是一本迪斯尼CEO的自述,倾向于介绍领导力方面的书。所以读客文化把副标题写成“如何请比我优秀的人为我工作”,本书分成两个大部分,学习和领导,也可以说通过艾格的人生经历来阐述为啥成功的,以及在领导力方面引领迪斯尼成功经验。提到读客文化是我最近一直关注华与华兄弟的品牌理念和方法论我觉得启发很大。

整本书很大的篇幅是介绍艾格执掌迪斯尼以后的收购的过程,通过这些收购,让迪斯尼突破原有的框架,重新焕发活力,走向了辉煌。我觉得艾格对迪斯尼功不可没,一个公司在几个关键环节走对了,直接决定着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只是固守原有的观念,不大胆创新、大胆的变革,公司是没有办法长久的。

当时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动画公司皮克斯,人才、创意、科技含量和优秀作品的产出,都是远远超越迪斯尼的,比如《海底总动员》等,后来产品的电影《寻梦环游记》是我很喜欢的电影,都是皮克斯原班人马,可见实力非常强,给当时的迪斯尼造成了巨大威胁。艾格敏锐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艾格对董事会说:“迪斯尼动画的命运,就是迪斯尼的命运”。艾格在收购的过程中各方协调、费尽周折,最后成功并购,也迎来了迪斯尼的伟大时刻。

创意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才,艾格认为收购的真正价值在于人才。他的收购让迪斯尼聚集了一大批伟大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和动画科技的创新人才,造就了今天非常多人喜爱迪斯尼电影和游乐园区,我就是其中之一。

艾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感觉艾格是一个果断而又不偏激的人,一直能够大局为重,专注的.把事情做好,勇敢的挑战未知,性格理性而又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和找到方法办成事的人。同时,又是勇于担当、直面问题去解决问题,内心又非常诚信有底线的人。这一连串评价,是我看这本书贯穿下来的整体感觉,也许这些是他领导力魅力的关键所在。

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协调这么复杂的关系完成收购,也不可能从原来的ABC公司,被迪斯尼收购以后,做到了第一把交椅,然后又通过收购和敏锐的眼光和战略能力,把迪斯尼带到了巅峰。他抛开个人的私心和情绪,客观理性地了解各个方面的诉求,寻求平衡解决之道,这也是领导人必须具有的素质。

还有一种坚韧的精神我非常欣赏。刚入职场的上司鲁尼的做事风格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风格,比如鲁尼如果让你去做一件什么事情,就会要求你穷尽一切可能的方法去达成目的,如果你回头告诉他你做过尝试但实在做不到,那么他就会告诉你:“再找别的路”。这种成事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艾格觉得鲁尼有些过于偏激,因为鲁尼不顾别人的感受,对人太冰冷从不留情面,在他的手底下做事压力非常大,这样的领导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那种带有杀气的氛围,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所以艾格的感悟就是不能仅仅对事,还要考虑人的因素,提出了“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做事方法,核心是让人们拒绝平庸,对平庸不妥协。

艾格是非常自律的人,直到今天,他都会4点15分起床,他说是为了在白天的繁忙工作袭来之前,有自己的时间思考、阅读和锻炼。这也是雪师一直倡导我们5点钟起床,每天一定要给自己留有独处的时间,让灵魂得以歇息和充电。早起或许是优秀的人共同的特质。

书后面还附录了很多精句的汇总,我觉得这个是读客的创新点吧,这个可以省去了前面划线做笔记,看后面的总结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帮助别人提炼精句划重点,这一点微小的创新,我觉得读客文化也是在创造价值。

总之,艾格的人格魅力,把一大群优秀的人才聚集起来,创造了迪斯尼的巅峰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就像巴菲特评价:”艾格总是非常冷静、理智并且通情达理,他善于借助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晓瑾老师送的书,还亲笔写了赠言:”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期待与君共创共建共赢未来—陈晓谨“,这么用心,这篇读后感也算是交了作业吧。

第三篇:《借我一生》读书笔记

书是好书,一贯的我喜爱的文风,厚重而不罗嗦,深刻而不矫情,颇显长者风范。可惜以我的学识,只有学习和理解的份,却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和自己的观点。站在他所提的高度,确实能比较准确的解释现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一些现象„„

我摘录了书中讲的关于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的特点:

1.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不断的延续至今,不是常例,而是奇迹,极其罕见,极其艰难。

2.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传导技术上的原因在于早早的建立了一个既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

3.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传导状态上的原因在于早早地建立了一个对社会,对历史的开放式对话系统。

4.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生息空间上的原因在于一直没有失去过一个辽阔而稳固的承载地域。

5.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精神空间上的原因在于一直以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的严重灼伤。

6.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外部关系上的原因在于一直因地理阻隔和农耕心态而并不过度热衷于对其他文明的军事远征。

7.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内部关系上的原因在于一直没有让社会长期陷于整体性无序状态。

8.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固守精神主轴方面的原因是借助于科举制度使儒家文化成了一种广泛的生命化遗传。

9.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在汲取外部资源方面的原因是采取了一种粗糙而又松软的弹性态势使各文种文明成分大致相安无事。

中西文明对比:

1.中国当前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地位,要开创新文化

2.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人格和行为方式矫情

3.中国文化缺少创新意识的自满

4.中国近代以来的激进主义选择

5.中国文化在近代城市生态上的缺漏。

6.经济奋斗中缺少人文目标的盲目性

7.中国文化历来重老式荣誉,轻视法律意识的传统

8.中国文化越演越烈的民族主义偏执

之后中华文明的方向,作者有自己的观点:

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并行不悖,共臻极致

个人自由和相互尊重并行不悖,形成公德

此为我对于余先生写此书的一些看法:

对于科技学者来说,出成果应该是在青壮年时期,老年时期除了教授弟子,就应该是享受尊荣。而对于文化学者来说,我一直认为是“老而弥坚”的,虽然精力和创造力不比年轻时,但学识的积累应该是会越来越醇厚,固然也要传道授业及享受尊荣,但是还是有很大机会发挥学术方面的第二春的。而以老余的年龄和身体状况(1946生,今66岁),现在就急着写出自转体散文,详述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我感觉有点为时尚早。为何他选择在这个时候?莫非他认为自己的学术创作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无论是精力还是智力都难以为继了?还是他已决定收山?

——2010年5月28日

LYC

第四篇:《一生的学习》读书笔记

《一生的学习》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

《一生的学习》(《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life》)----------------------------二十世纪最纯洁心灵,让整个世界驻足聆听的声音。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著名哲学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在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目录

教育与生活的意义

正确的教育

智力、权威和智慧

今日世界的危机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

父母与教师

性与婚姻

艺术、美与创造

文摘

1、我们配做父母吗?想想我们曾经历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的变得平庸。如果教育只是想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的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会助长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2、传统的教育,使得独立思考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事。附和随从导致平庸。如果我们崇尚成功,那么要异于众人,或是反抗环境绝非易事,而且可能是危险的。想要成功的动力-----这是追求物质或精神上的报偿、寻求内在或外在的安全感、寻求享乐的欲望-----这整个过程都会阻碍了“不满之情”遏制了自发创造,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则阻碍了我们对生活加以明智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便冷漠迟滞了。

3、当我们寻求舒服时,通常会在生活里找到一处最没有冲突的安静角落。于是,我们便惧于跨出这块隐蔽的地方。这种对生活、对奋斗、对新经验的恐惧,扼杀了我们心中的冒险精神。我们一切的环境教养与教育都促使我们不要异于他人,唯恐自己的思想和社会上的模式相左,使我们对权威和传统给予错误的尊敬。

幸好,有些认真的人们,愿意摒除左派或右派的偏见,而探究有关人类的问题。然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真正的“不满之情”,真正的反抗之心。当我们对于环境不加了解便屈服于其中,则我们可能具有的任何反抗之心便逐渐熄灭了。不久,我们的种种责任则使它完全死绝。

4、反抗有两种。一种是暴力的反抗。这仅是对于既存的秩序不加了解的一种反作用而已。另一种是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有许多人反抗既存的正统规范,却又落入新的正统规范,落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和巧加隐饰的自溺自满之中。一般来说,我们总是脱离某一人群或某一组理=理想,而加入另一群人,背着另外的理想,如此地制造新的思想模式;而对于这项思想模式,我们则必须再起而反抗。反作用只会产生对立,而改革则需要再度的改革。

5、然而有一种明智的反抗,它并非反作用,而是由于一个对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加以察觉,因而随着自我认识而产生。唯有当一种经验来临时,我们面对它,而不避开它所带来的骚扰,如此我们才能使智慧保持高度的觉醒;而高度觉醒的智慧是直觉,他是生活中惟一的向导。

6、如果教育仅是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受教育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的学者,或成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与不幸。

教育,并非只是用来训练心智。训练提升了效率,然而却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人。一个只知接受训练的心智,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心智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所以,为了要寻出何为正确的教育,我们必须探寻生活的全部意义。

7、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如果没有自我认识,则自我表现便成为自我肯定,以及其所含的种种因野心和侵略性而造成的冲突。教育,应该唤醒一个人自觉的能力,而非只耽溺于满足自己的自我表现。

8、要建设正确的教育,显然地,我们必须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能够思考,不是指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的思考,而是直接的、真实的思考。一个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的思考者,是一个不假思索的人,因为他遵循着一种模式,他重复着说过的话,循着一个窠臼去思考。我们无法抽象地或根据理论来了解生活。了解生活,就是了解我们自己。而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在于此。

1、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得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的。

2、今日的教育已全盘失败,因为它过分强调技术。由于对这项技术的过分强调,我们便毁灭了人。磨炼技能和效率,然而对生活不了解,对思想、欲望的行踪不能领悟,只会使我们变得日益残暴无情,以至于触发战争,危害了我们肉体上的安全。由于单单培养技术,已经制造出许多科学家、数学家、造桥工程师、征服太空的人,但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吗?一个专家能把生活加以整体地体验吗?唯有当他不是专家时,这才有可能。

3、注重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它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不仅是经济上的安全感,而且是心理上的安全感。知道自己有能力,有效率,足以使我们心安。知道自己会弹琴,或会造房子,使我们有一种活力感,一种逼人的独立感。然而,由于渴望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强调了能力,这是摒弃了充实的生活。生活的整个内容,我们无法预知,它必须在每一时刻加以重新体验;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有所恐惧,所以,我们以体系学说、技术、信仰,为自己建立了心理上的安全地带。只要我们寻求着内心的安全,则生活的整体过程,将无法被我们所了解。

4、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的,除非我们了解此项关系而改变了它,否则,仅仅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借此在来日谋生。我们对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专家,希望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经济地位。然而,技术的训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5、技术上的进步,在某种层面上,确实为某些人解决了某些问题,然而,它也带来了更深

更广的问题。生活在某种层面里,而忽略了生活的整体过程,必然会招致不幸与毁灭。每一个人最大的需要和最迫切的问题,乃是对生活要有整体的了解,才足以使他面临生活上日益增加、错综复杂的问题。

6、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技术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完成某种更为重要的事;它应该帮助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这种体验才能将能力和技术至于它们应有的地位。如果一个人真正有话说,那么在他说话时,便会创造了他自己的格式。然而,学习一种格式而没有内心的体验,则只会导致肤浅。

7、正确的教育,与任何意识形态都不相关-------不论这意识形态保证能在未来产生何种乌托邦;正确的教育,不是以任何学说为基础-------不论它是多么精心构想得来的;正确的教育也不是一直手段,借以把个人加以某种特定的限制。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理想或者未来乌托邦的蓝图,都永远无法产生内心的彻底改变----而内心的彻底改变却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要终止战争以及全世界的毁灭的话。理想无法改变我们既存的价值观;后者要得以改变,唯有借着正确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对于“现在存在的事物”了解。

8、当我们为了某个理想,为了未来而努力,我们是按照对此未来的概念而塑造个人;我们对于人一点也不关心,我们关心的只是“人应该如何”的这种想法。对我们来说,“应该如何”变得比“现在存在事物”-----换句话,就是个人和他本身错综复杂的问题-----更重要了。如果我着手于直接了解个人,而不要通过我们所设想的“他应该如何”的幕布来看他的话,那么我们关切的便是“现在存在的事物”了。这时,我们便不再想要改变这个人。我们关心的只是帮助他了解他自己,而没有私人的企图和利害关系,如果充分察觉到“现在存在的事物”,我们便会了解它,摆脱了它的束缚而得以自由。因此,要察觉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想要成为他人的挣扎。

9、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显然,唯有不逃避未来,我们才能察觉到现在存在的事物。转向“未来”,追逐理想,表示心智的怠惰,以及一种想要逃避“现在”的欲望。

10、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其间有许多影响,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而为了“未来”而牺牲了“现在”,我们便是追求着一项错误的手段,以为借此可以达到一个可能正确的目标。然而,手段决定了目标;何况,我们是何许人,竟能决定“人”应该如何?我们有何权力,能够决定将“人”按照某种特定模式-----这个特定模式乃是从某种书本上学来,或是受我们自己的野心,希望和恐惧所规限-----而加以塑造?唯有爱才能触发对他人的了解。有了爱,才会和别人在同一层次、同一时间有即时的沟通。由于我们自己思想干枯、空洞,没有爱,所以,我们才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方针拱手让给政府和学说。然而,政府需要的是有效率的专家,而非“人”,因为“人”对政府是个威胁----对于组织化的宗教,对“人”也是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和组织化的宗教,要设法控制教育的原因。

12、一颗仅仅被训练来接受知识的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奥妙,以及生活中的深渊和峻岭。当我们按照一套思想学说,或依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来训练我们的子女;我们教他们限制在种种不同的部门内思考,便是阻止他们发展成完整的男女。因此,使他们没有能力作明智的思考-----也就是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来教育。

13、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的处理。

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制造新的价值。仅仅将既存的价值置于孩子的心中,使他符合理论,这是将孩子加以限制,而非唤醒他的智慧。教育和目前的世界危机息息相关,明白了世界骚乱原因的教育者,应该自问如何唤醒学生的智慧,帮助新生一代不再制造冲突和灾难。教育者必须付出所有的心思、所有的关怀和情爱,以创造出正确的环境和智慧的培养,使得孩子长

大成人以后,能以智慧处理他所面临的人生和问题。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必须了解他自己本身,而非依赖种种意识形态、学说和信仰。

14、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在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的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了“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而一切内心冲突,都会向外表漏于社会。理论,是我们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实际障碍。

理论的追求,排斥了爱,而缺乏了爱,任何有关人的问题,都无法获得解决。

15、正确的教师不会依赖某种教学方法,他会对每一个个别的学生加以研究。我们与孩子、少年的关系,处理的并非是那种可以迅速加以修补的机械,而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和爱的力量。缺乏这些东西时,我们便求助于迅速而简易的补救方法,希望由此而获得神奇而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力,如果我们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机械化的,便会在使人为难,且无法以机械式的回答来解决问题之前退缩,而这就是我们教育上的一项主要问题。

16、爱和善良,唯有在个人自由的时候才能充分发展;而唯有正确的教育才能提供这种自由。

17、了解了何为内心自由的正确教育者,能帮助每一个个别的学生,去观察和了解他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加诸自己的强制行为;他帮助学生察觉到那些将他加以限制的种种影响力,以及他自己的愿望,这两者都使他滋生了恐惧。当学生逐渐长大成人,教育者帮助他,借着观察他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了解自己。因为,造成无止境的冲突和悲哀的,乃是完成自我的渴望。

18、a、为了政治和工业上的理由,纪律成了目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我们想要获取心理安全的这种欲望,我们便接受了各种形式的纪律,且加以实行。纪律保证可以带来某种结果,而我们认为目的比手段更重要;然而手段限定了目的。

B、纪律可以压抑恐惧,却不能根除恐惧,而我们在现代教育之下所得来的肤浅知识,只会加深恐惧。

C、智慧是了解自己,并且超越了它;然而一旦心存恐惧,智慧便不存在。

D、我们年轻时,不论在家中或学校里,恐惧便渗入大部分人的心中。父母或教师都没有耐心、时间或智慧,去驱散我们童年时本能上的恐惧-----当我们成年时,这种本能上的恐惧便支配了我们的行为和判断,制造出许多问题。

19、自由不是一项目标,不是一种要在未来才获取的目的。自由在于开端,而非结局,它不存在与某个遥远的理想之中。

20、正确的教育,依赖于对孩子的爱。

21、正确的教育,意指自由和智慧的培养,然而,如果存在了任何任何形式的强制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恐惧,则这项培育将成为不可能的事。总之,教育者所关心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他整个生活中的各种纠纷,使他心中造成无尽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形成社会上的对立状态。产生秩序的是智慧,而非纪律。

22、培养对他人的尊敬,是正确教育中主要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教育者自己缺乏这项品质,他便无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正确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随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应该首先帮助个人了解他自身的心理过程。

24、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危吓。

A.我们被教导着去顺从着一位教师的权威,一本书的权威,因为这么做是有利可图的。生活上每一部门的专家,从牧师到官僚,都掌握着权威,支配着我们。然而,任何利用强制方式的政府或教师,都无法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于社会的幸福

和安宁,是不可或缺的。

B、教育上的真正问题是教育者。

C.要了解生活的意义,以及生活上的冲突和痛苦,我们必须摆脱权威-----包括有组织的宗教权威-----而独立思考。然而,如果我们为了帮助孩子而在他面前设下具有权威性的榜样,那么,我们只助长了恐惧、模仿,以及各种形式的迷信。

25、教条、奇迹和仪式,这些都无助于精神生活。真正的宗教教育,鼓励孩子了解他自己和他人、事物、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A、我们所谓的宗教,仅是有组织的信仰以及它的种种教条、仪式、奇迹和迷信。每个宗教都有它的圣书、教主、教士以及威吓人们,控制人们的方法,大部分人都被这些所限制,我们认为这便是宗教教育。然而,这项限制离间了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对抗,他不仅仅是在信仰者之间,而且在其他不同信仰者之间制造了对立。

B、我们所谓的宗教训练,并不赞成人们询问与怀疑,然而,唯有对社会和宗教的价值观加以探寻其意义时,我们才能发现何谓“真实”。

如果孩子的心没有被宗教的先入为主观念和偏见所塑造的话,那么他将可自由地经由自我认识而去发现那超越他自身的事物。

在教育孩子时,深入的洞察力和了解是必需的。

宗教并非是一种限制的形式,它是一种存在的真实、上帝的宁静状态。然而,唯有自我认识和自由存在时,那种创造性的状态才会出现。自由产生德行,而没有德行,宁静无法存在。平静的心不是一个被限制了的心,他不是通过纪律或训练才变得静寂。唯有当心灵明白了它自己的种种存在方式-------也就是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平静才会出现。

有组织的宗教,是人们冻结了的思维,人们一次建造寺庙和教堂;它成了胆怯者的安慰品,哀伤者的麻醉剂。然而,上帝或真理远远地超越了思维,超越了情感上的需求。对制造恐惧和悲哀的心理过程有所认识的父母和教师,都足以帮助年轻人去观察、了解他们自己的种种冲突和灾难。

真正的宗教教育,是帮助孩子获得明智的觉察力,能明辨瞬息即逝与真实的事物,能无私心的面对生活。

唯有鼓励孩子对任何他所读的书加以质询,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府的形式、宗教信仰等等加以探寻其真伪,教育者和父母才有希望唤醒,并维持孩子批判性的机警和敏锐的洞察力。

不满是导致自由的途径。

他们不能让权威窒闷了心智和情感。跟随他人------不论这人是如何地伟大-----或是依附一种使人心满意足的意识形态,都不会产生一个和平的世界。

第五篇:一生读书计划

亲爱的:

《一生的读书计划》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的报人和专栏作家费迪曼教授为18岁到80岁的读书人推荐的一份规模宏大的读书计划,这个读书计划内有举世公认的思想家与文学家的杰作,内容包括始于荷马,迄于现代的戏剧、诗歌、小说、散文、历史、传记、自传等。

1.《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

2.《伊里亚特》(The Iliad)、《奥德赛》(Odyssey)——荷马(Homer)

3.《论语》(The Analects)——孔子(Confucius)

4.《奥瑞斯忒亚》(The Oresteia):《阿伽门农》(Agamemnon)、《奠酒人》(Choephoroe)、《欧墨尼得斯》(Eumenides)——埃斯库罗斯(Aeschylus)

5.《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俄狄浦斯王在科洛诺斯》(Oedipus at Colonus)、《安提戈涅》(Antigone)

——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6.《阿尔克提斯》(Alcestis)、《美狄亚》(Medea)、《希波吕托斯》(Hippolytus)、《特洛伊的女人》(The Trojan Women)、《伊莱曲拉》(Electra)、《酒神的伴侣》(The Bacchae)、《赫拉克勒斯》(Heracles)、《赫卡柏》(Hecuba)、《安德罗玛克》(Andromache)——欧里庇得斯(Euripides)

7.《历史》(The Histories)——希罗多德(Heyodotus)

8.《伯罗奔尼撒战争史》(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修昔底德(Thucydides)

9.《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孙子

10.《吕西忒拉忒》(Lysistrata)、《云》(The Clouds)、《鸟》(The Birds)——阿里斯托芬(Aystaphanes)

11.《柏拉图选集》(Selected Works):《对话录》(Dialogs)-《申辩篇》(Apology)、《克里多篇》(Crito)、《普罗泰格拉篇》(Protagoras)、《美诺篇》(Meno)、《会饮篇》(Symposium)、《斐多篇》(Phaedo)、《理想国》 ——柏拉图(Plato)

12.《伦理学》(Ethics)、《政治学》(Politics)、《诗学》(Poetics)——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13.《孟子》(The Book of Mencius)—— 孟子(Mencius)

14.《罗摩衍那》(Ramayana)

—— 跋弥(Valmiki)[相传为其所作]

15.《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 毗耶娑(Vyasa)

16.《薄伽梵歌》(The Bhagavad Gita)—— 佚名(Sin-Leqi)17.《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司马迁

18.《物性论》(Of the Nature of Things)—— 卢克莱修(Lucretius)

19.《埃涅阿斯纪》(The Aeneid)—— 维吉尔(Virqil)20.《沉思录》(Meditations)

—— 马尔库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21.《忏悔录》(The confessions)—— 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22.《云使》(The Cloud Messenger)、《沙恭达罗》(Sakuntala)—— 迦梨陀娑(Kalidasa)

23.《古兰经》(Koran)

—— 穆罕默德(Muhammad)

24.《六祖坛经》(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惠能

25.《列王记》(Shah Nameh)—— 菲尔多西(Ferdousi)26.《枕草子》(Pillow Book)—— 清少纳言(Sei Shonagon)27.《源氏物语》(The Tale of Genji)—— 紫式部

28.《鲁拜集》(The Rubaiyat)

—— 欧玛尔海亚姆(Omar Khayyam)29.《神曲》(The Divine Comedy)

—— 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30.《三国演义》(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 罗贯中

31.《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乔叟(Geoffrey Chaucer)[英]

32.《一千零一夜》(Th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佚名

33.《君主论》(The Prince)

—— 尼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意] 34.《巨人传》(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法]

35.《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吴承恩

36.《蒙田选集》(Selective Works)

—— 米歇尔埃伊奎姆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法]

37.《堂吉诃德》(Don Quixote)

——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38.《莎士比亚全集》(Complete Works):《威尼斯商人》(Merchant of Venice)、《罗密欧和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亨利四世》(第一、二部)(Henry IV(part 1 and 2))、《哈姆雷特》(Hamlet)、《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一保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奥赛罗》(Othello)、《暴风雨》(The Tempest)——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39.《多恩选集》(Selected Works):《歌与十四行诗》(Songs and Sonnets)、《挽歌》(The Elegies)、《一周年与二周年》(The First and Second Anniversaries)、《圣十四行诗》(Holy Sonnets)、《突发事件的祷告》(Devotions upon Emergent Occasions)、—— 约翰多恩(John Donne)[英]

40.《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佚名

41.《两大世界体系对话录》(Dialog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World System)——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42.《利维坦》(Leviathan)

——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abbes)[英]

43.《方法论》(Discoursé on Method)——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44.《失乐园》(Paradise Lost)、《利西达斯》(Lycidas)、《基督诞生的清晨》(On the Morning of Christ’s Nativety)、《十四行诗》(Sonnets)、《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英]

45.《莫里哀戏剧选集》(Selected Plays):《太太学堂》、《达尔杜弗(伪君子)》(Tartuffe)、《厌世者》、《贵人迷》(The Would Be Gentleman)、《吝啬鬼》(The Miser)、《唐璜》(Don Juan)、《没病找病》、《有学问的女才子》(Learned Ladies)、—— 莫里哀(Moliere)[法]

46.《思想录》(Thoughts(pensees))—— 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英]

47.《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 约翰班扬(John Bunyan)[英]

48.《再论政府》(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约翰洛克(John Loche)[英]

49.《奥州小路》(T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 松尾芭蕉(Matsua Basha)[日]

50.《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英]

51.《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

——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英]

52.《老实人》(Candide)—— 伏尔泰(Voltaire)[法]

53.《人类理智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大卫休谟(David Hume)

54.《弃儿汤姆琼斯》(Tom Jones)——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55.《红楼梦》(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曹雪芹

56.《忏悔录》(Confession)

——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法]

57.《项狄传》(Tristram Shandy)

—— 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英]

58.《塞缪尔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nson)—— 詹姆斯博斯威尔(James Boswell)[英]

59.《美国历史基本文献》(Basic Documents in American History)—— 托马斯杰斐逊等(Thomas Jefferson and Others)

60.《联邦主义者文件》(The Federalist Papers)

—— 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伊(Hamilton, Madison and Jay)

61.《浮士德》(Faust)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alfgang Van Goethe)

62.《布莱克选集》(Selected Works):《诗歌素描》(Poetical Sketches)、《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cence)、《永远的福音书》(The Everlasting Gospel)、《弥儿顿序言》(Preface to Milton)、《天堂与地狱的联姻》(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众教归一》(All Religions Are One)、《没有自然宗教》(There is no Natural Religion)、《约书亚雷诺兹爵士论文集注》(Sir Joshua Reynolds’s Discourse)、——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63.《序曲》(The Prelude)、《短诗选集》(Selected Shorter Poems)、《抒情歌谣集》(The Lyrical Ballads)

——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64.《古舟子咏》(The Ancient Mariner)、《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忽必烈汗》(Kubla Khan)、《文学评论》(Biographia Literaria)、《关于莎士比亚作品集》(Writings on Shakespeare)、——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ar Coleridge)

65.《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爱玛》(Emma)、《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劝导》(Persuasion)、《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 简奥斯汀(Jane Austen)

66.《红与黑》(The Red and the Black)—— 司汤达(Stendhal)

67.《高老头》(Père Goriot)、《欧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贝姨》(Cousin Bette)—— 奥诺德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

68.《爱默生选集》(Selected Works):《自然》(Nature)、《论美国学者》、《历史》(History)、《自立》(Self-reliance)、《代表人》(Representative)、《英国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a Emerson)

69.《红字》(The Scarlet Letter)、《好小伙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教长的黑面纱》(The Minister’s Black Veil)、《胎记》(The Birthmark)、《拉伯齐尼的女儿》(Rappaccimi’s Daughter)、——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70.《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n)

—— 亚历克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

71.《论自由》(On Liberty)、《妇女的从属地位》(The Subjection of Women)——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英]

72.《贝格尔号纪行》(The Voyage of the Beagle)、《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73.《死魂灵》(Dead Soul)

——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

74.《爱伦坡短篇小说选》(Short Stories and Other Works)——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75.《名利场》(Vanity Fair)

—— 威廉梅克匹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76.《匹克威克外传》(Pickwick Papers)、《大卫柯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艰难时世》(Hard Times)、《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老古玩店》(The Old Curiosity)、《小杜丽》(Little Dorrit)——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77.《养老院院长》(The Warden)、《巴赛特末纪》(The Last Chronicle of Barset)、《尤斯达丝的钻石》(The Eustace Diamonds)、《红尘浮生录》(The Way We Live On)、《自传》(Autobiography)—— 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pe)

78.《简爱》(Jane Eyre)

—— 夏洛蒂勃朗特(Charlatte Brante)

79.《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ante)

80.《湖滨散记》(《瓦尔登湖》)(Walden)、《和平抗争》(Civil Disobedience)——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81.《父与子》(Fathers and Sons)

——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Juan Sergeyevich Turgenev)

82.《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83.《白鲸》(Moby Dick)、《录事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 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84.《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米德镇的春天》(Middlemarch)——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85.《诗选》、《民主远景》(Democratic Vistas)、《草叶集》初版序(Preface to the first issue of Leaves of Grass(1855))、《回头看看走过的路》(A Backward Glance O’er Travelled Roads):《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我对令人兴奋的躯体唱歌》(I Sing the Body Electric)、《大路之歌》(Song of The Open Road)、《轮渡布鲁克林》(Crossing Brooklyn Ferry)、《回答者之歌》(Song of the Answerer)、《阔斧之歌》(Song of the Broad-Axe)、《走出永远摇晃的摇篮》(Out of the Cradle Endlessly Rocking)、《我同生命之海一起退潮》(As I Ebbed with the Ocean of Life)、《当我听到那博学的天文学家》(When I heard the Learn’d Astronomer)、《我在弗吉尼亚树林里辛苦漫步》(As Toilsome I Wandered Virginia’s Woods)、《哀伤者》(The Wound-Dresser)、《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There Was a Child Went Forth)、《暴风雨的骄傲音乐》(Proud Music of the Storm)、《印度之行》(Passage to India)、《哥伦布的祈祷》(Prayer of Columbus)、《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A Noiseless Patient Spider)、《现代岁月》(Years of the Modern)—— 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am)

86.《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三个故事》(Three Tales)、—— 古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l)

87.《罪与罚》(Crime and Punishment)、《卡拉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 陀思妥耶夫斯基(Feodor Mikhailovich Dostoyevsky)

88.《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列夫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89.《戏剧选》(Selected Plays):《培尔金特》、《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An Enemy of the People)、《野鸭》、《海达加布勒》、《当我们死而复醒时》 —— 亨利克易卜生(Henrick Jbsen)

90.《诗选》(Selected Works)

——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9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镜中世界》(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 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9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Huckleberry Finn)—— 马克吐温(Mark Twain)

93.《亨利亚当斯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

94.《卡斯特桥市长》(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s)——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

95.《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实用主义》(Pragmatism)、《真理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ruth)、《宗教经验的多样性》(The Varieties of Religions Experience)——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96.《专使》(The Ambassadors)、《贵妇肖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

——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97.《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道德系谱学》(The Genealogy of Morals)、《善恶的彼岸》(Beyond Good and Evil)

—— 弗雷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98.《弗洛伊德选集》(Selected Works):《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文明及其不满》(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精神分析史》(A History of the Psycho-Analytical Movement)、《精神分析引论》(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hychoanalysis)、《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er Principle)、《自我和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99.《戏剧选及序文》(Selected Plays and Prefaces):《武器和人》(Arms and the Man)、《康蒂妲》(Candida)、《恶魔的门徒》(The Devil’s Disciple)、《凯撒与克里奥佩特拉》(Caesar and Cleopatra)、《人和超人》、《芭芭拉少校》(Major Barbara)、《安德罗克里斯和狮子》(Androcles and the Lion)、《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长生》(Back to the Methusela)、《圣女贞德》(Saint Joan)—— 肖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00.《诺斯特罗莫》(Nostromo)、《黑暗的中心》(Heart of Darkness)、《走投无路》(The End of the Tether)、《青春》(Youth)

——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101.《万尼亚舅舅》(Uncle Vanya)、《三姐妹》(Three Sisters)、《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短篇小说选》(Selected Short Stories)—— 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

102.《乡土风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 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

103.《诗集》(Collected Poems)、《戏剧集》(Collected Plays)、《自传》(Autobiography)——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04.《心》(Kokoro)

—— 夏目漱石(Natsume Soseki)

105.《追忆似水年华》(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我曾听过,一个人一生若能真正读完普鲁斯特,并且试图理解他,那么这个人是值得敬佩的。

106.《诗集》(Collected Poems):《补墙》(Mending Wall)、《采摘苹果之后》(After Apple Picking)、《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l Frost)

107.《魔山》(The Magic Mountain)、《威尼斯之死》(Death in Venice)、《马里奥与魔术师》(Mario and the Magician)

—— 托马斯曼(Thomas Mann)

108.《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霍华德庄园》 —— E.M.福斯特(E.M.Forster)

109.《鲁迅短篇小说全集》(Collected Short Stories)—— 鲁迅

110.《尤利西斯》(Ulysses)

——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ayce)

111.《黛洛维夫人》(Mrs.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奥兰多》(Orlando)、《海浪》(The Waves)

——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112.《审判》(The Trial)、《城堡》(The Castle)、《短篇小说选》(Selected Short Stories):《变形记》(Metamorphosis)、《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13.《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 D.H.劳伦斯(D.H.Lawrence)

114.《细雪》(The Makioka Sisters)—— 谷崎润一郎(Tanizaki Junichira)

115.《伊莱克特拉的哀伤》(Mourning Becomes Electra)、《送冰的人来了》(The Iceman Cometh)、《直到夜晚的漫长一天》(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116.《诗集》(Collected Poems)、《戏剧集》(Collected Plays)—— T.S.艾略特(T.S.Eliot)

117.《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阿尔都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118.《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 Absalom!)、《村子》(The Hamlet)、《小镇》(The Town)、《大宅》(The Mansion)、《河流》(The Rivers)——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19.《海明威短篇小说集》(Short Stories):《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瑞普凡温克》(Rip Van Winkle)、《厄舍府的坍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乞力马扎罗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没有被斗败的人》(The Undefeated)、《我的老头儿》(My Old Man)、《两个杀人者》(The Killers)——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20.《美丽与哀愁》(Beauty and Sadness)、《雪国》、《名人》 —— 川端康成

121.《迷宫》(Labyrinths)、《交叉小径的花园》(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巴别塔图书馆》(Library of Babel)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arges)

122.《洛丽塔》(Lolita)、《苍白的火》(Pale Fire)、《说吧,记忆》(Speak, Memory)——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123.《动物庄园》(Animal Farm)、《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24.《英语教师》(The English Teacher)、《卖糖果的人》(The Vendor of Sweets)—— 纳拉扬(R.K.Narayan)

125.《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游戏终局》(Endgame)、《克拉普最后的磁带》(Krapp’s Last Tape)

—— 萨缪尔贝克特(Sammuel Beckett)

126.《诗集》(Collected Poems)—— W.H.奥登(W.H.Auden)

127.《鼠疫》(The Plague)、《局外人》(The Stranger)、《西绪弗斯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叛徒》(The Rebel)——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128.《奥吉玛琪历险记》(The Adventures pf Angie March)、《赫索格》(Herzog)、《洪堡的礼物》(Homboldt’s Gift)

—— 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29.《第一圈》(The First Circle)、《癌病房》(Cancer Ward)

——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Aleksander Jsayevich Solzhenitsyn)

130.《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31.《假面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Mask)、《金阁寺》(The Temple of the Golden Paviliam)、《午后的夜航》、《丰饶之海》 —— 三岛由纪夫

132.《百年孤独》(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

133.《瓦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Things Fall Apart)—— 奇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

下载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一生的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就一生的好习惯》读书笔记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确好的习惯是一种财富,是成就孩子一生的秘密武器。人生的成败......

    读书笔记 计划

    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工作计划 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情操.作为一名教师,读书更为重要.要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含量,读书是不可缺少的.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

    一生的读书计划

    《一生的读书计划》总序/王岳川001 《荷马史诗》041《常识》079 《到灯塔去》 002 《伊索寓言》 003 《佛经》 004 《论自然》 005 《俄狄浦斯王》 006 《历史》 007 《伯罗......

    一生的理财计划

    一生的理财计划[转帖] 一生的理财计划 《一生的理财规划》林仁和(台湾人,台湾东海大学社工系暨国贸系副教授)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精彩观点理财不分年龄层,从4岁到60岁,随时都可以开......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书笔记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假期中我学习了由著名的亲子教育家陆惠萍老师讲的《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陆老师在书中提到最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看......

    幼儿教师《习惯左右孩子一生》读书笔记

    “习惯”这个词,我们天天会挂在嘴边。习惯就像一把钥匙,人的一生都会随身携带,好习惯可以开启成功和幸福之门,带领你走出扑朔迷离的大海,为你的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坏习惯则会随......

    借我一生读书笔记 (共五则范文)

    借我一生读后感 读书必先读其作者,了解其写作背景,余秋雨先生一生淡薄名利,正直善良,勤于钻研,笔耕不辍。他不仅博览了古今中外的智慧宝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注重史实,深入世界各地......

    《一生的学习》读书笔记(五篇材料)

    《一生的学习》读书笔记 读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一生的学习》,有一种价值观被颠覆的背叛,在我20多年不算长的人生中一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式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读完《一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