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正自己,迈向更高--中层干部要有所作为的几项修炼
修正自己,迈向更高--中层干部要有所作为的几项修炼
在企业,从一般员工上升到基层干部,凭着你的单项业绩与工作热情就能够达到;从基层干部上升到中层干部,靠着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也能达到;但要由中层干部上升到高层干部却更多的靠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这三个跨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自我修炼。而在这个修炼中,从中层上升到高层是个最艰苦的过程,对中层干部的知识力、行动力、心智力、统筹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加以修正、提高,中层干部方能迈向更高。
一、知识力
知识力包括:观念、思维、信息力、专业技能等几个部分
1,观念
观念是构成知识力的基础。它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我们达到成功,就好比建好一座高楼,观念就是高楼的基石。它指导我们的思维、行动,决定我们的结果。我们有很多的朋友、同学,他们今天比我们成功,不是我们没他们聪明,也不是我们没他们肯付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观念上比我们超前、先进。
观念有它的时间性、地域性、排他性。现在很时兴的一句话是“与时俱进”,很好地说明了观念的时间性、地域性:一时一地,随着自身素养的提高,外部环境的改变,观念是会改变的。反过来理解就是内外部环境变了,而你的观念没有变,你就不能与时代“俱进”了——成功的过程是个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观念的排他性,是指观念的相对稳定性: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平台上你的观念要保持不变。只有坚持你的正确观念,配以不懈的努力,你才能够达到成功。
2,思维
你要到达胜利的彼岸,必须要有条最佳路径,这条路径就是你的思维。是高速公路好呢,还是羊肠小道好呢?无所谓。最快最安全的最好!
首先要确定,我们的思维能力是健康的,其次我们的思维方式方法是正确的,再明白我们的思维是全面的。要做到这三个方面,除了靠正确的观念引导外,更需要的是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常听人说道:“我怎没想到”。是呀,为什么你就没想到呢?抛开先天的缺陷,主要原因还是你看问题习惯停留于表象,缺乏深究,日久就形成了你的思维能力的欠缺;有句话叫“世事练达皆文章”,讲的是反复对事物的内象剖析,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就会比别人更容易道出事物的本质;思维的全面性,是指思维的质量。人的左脑是理性的,右脑是感性的。理性的是管理,感性的是艺术。中层干部要迈向更高,理性的管理肯定要强,慢慢地更要提高你的感性领导艺术——要学会左右脑思维。
当然,要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思维质量,要不懈地锻炼。前期要学会少说多听多总结,养成凡事“三思”的习惯。轻易地得出结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不求上进的一种表现。
我听过一句话:“懒惰的人是让自己整天忙碌,以至于不去思考。”——很有意思,思想的懒惰才是真正的懒惰!
3,信息力
信息力在知识力里面属于一种高级技能。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甄别分析能力及信息的运用能力。
信息的收集能力。收集信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要有一个团队在后面支撑,而且时刻要保持渠道的畅通。这就牵涉到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及外交能力。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你平时不光要注重内部渠道的信息收集,更应该着重于你的外部(社会资源)信息的收集,也就是你要建立你的社会资源网络了——它能大大地提高你的信息收集能力,提高你的竞争优势。
信息甄别分析能力。通过各种渠道汇总到你面前的信息,不是所有的都是真的,也不是所有的都是有用的,你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对你、对公司有用的东西来。甄别分析的步骤:归类、筛选、求证、判断。
信息的运用能力。得出了正确、有用的信息,能够用好才是高手风范。这就好比足球赛,运动员把足球好不容易从后场盘带到前场,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却偏了——再好的过程没有得到需要的结果也是徒劳。信息运用的原则:适时适地、快速准确。
我们在做初级干部时较少提到(或没要求到)信息力的技能,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比较简单,大多是做“事”;到中层以后,我们渐渐地更多的在做“市”,对信息力的认识有了个飞跃,也有意无意的在这方面得到了提升;如果要进入高层,信息力会越显重要,因为那时我们的工作是做“势”了。
4,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在中层干部的知识力里面,属于基本技能。包括:业务技能、管理技能、组织技能、团队建设技能等等,是中层干部在岗位上安身立命之本,这些技能都不健全,那就无从发展了。我们先检讨下自己,这些基本技能是否合格,如果还有欠缺,要抓紧时间提高了。
二、行动力
行动力包括:学习力、执行力、沟通力等三个部分。
1,学习力
学习力相对好理解。关于学习的新书,每天都可看到,到了中层来说学习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或不是很清晰)的是从哪学、怎样学?
从哪学?
a,向成功者学习。你的最好老师是你旁边的成功者,包括你的老板、上级、同事及类似的朋友——我们首先要把这份财富利用好。要有意识地去结交比我们强的朋友,虚心地、不厌其烦地讨教问题,观摩他们的做人、做事、思维方式;行动上也要去学习,成功者的很多好习惯,我们身上是欠缺的。一些好习惯,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不经意,但这些好习惯累积起来,就造就了一个成功者。
b,向书本学。书本是别人的思想总结,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与一个大师交谈,受益终身。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读死书,书上这么写我就这么做,动不动就某某大师说,这样的话,与马谡何异?读书的关键在总结,要扬弃。
c,向事件学。我们身边天天要发生很多的事,其中有些事只要我们去深究其后面的东西,也许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万有引力的发现就是一个明证。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才是长期的、经的起考验的。奉告大家一句:勤“读”事、多“读”事,做个有“心”人
怎样学?
杨振宁教授说过学习的三种方式为:
a,随时随地的学。
b,举一反三的学。
c,自然渗透的学。
学习就是让我们在观念意识、行为行动上比竞争对手领先半步!我的一位前领导说过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商机”,让我受益终身。
2,执行力
从《执行力》一书卖的火暴异常的情况来,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的产品要好的策划,好的策划要好的执行,好的执行要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要好的团长。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干部胜出的一个要素。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干部(团长)的执行力。中层干部作为地方区域的决策者、领导者,承上启下,非常的重要。作为总部、你的上级,他们的决策、行销推广方案下来了,都希望得到100%的执行,如果你及你的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常是打折,他们是怎样想的?还会提拔重用你吗?怕更多的是怀疑你的能力,更换你吧。
当然,执行力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我们主张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并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执行的过程是一个:计划——执行——检验——修正——再计划——再执行——再检验——再修正的不断循环过程。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执行力贯穿着职业生涯的始终,时时刻刻都要提高它。
3,沟通力
我们有很多的中层干部勤奋、肯干、能干、会管理,就是上不去,问题出在哪?无他,沟通力不够。
我进现在公司之前,进过几家公司。在前面的几家公司,我的人品洁白无暇,我的业绩高居榜首,可就是没得到提升。不为别的,在领导的心目中,我是个固执的人,是个不善沟通的人——成功了是我的运气,失败了是我的必然。我也正是在现在的公司遇到了几位善于沟通的领导,才改变了自己,得到进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话:在这公司很辛苦,过年过节还要加班,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我还是很开心。为什么?我敢肯定这家公司一定有个好领导。他了解公司、了解员工,善于让员工在他面前解除武装、袒露心迹,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人的理解需要是最基本的一种需要,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你都不能与人沟通,还怎么去理解人、怎么去用好人呢?
管理者凸显的是冷静、是IQ,领导者凸显的是热情、是EQ。当今时代,EQ的重要性已经超过IQ了。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功者,他们很少是那种智商极高、聪明绝顶的人,更多的是善于与人相处、和蔼可亲、热情洋溢的人。
说到沟通,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做个好听众,一是要善于妥协。作个好听众是要运用好人的表现欲:克服自己的,激励别人的。人只有在表现自己时,他才是OPEN的,才是盔甲最少的,也是我们对他能有最深刻了解的时候;沟通中的妥协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要明白:1,沟通是双向的,不存在谁一定要说服谁的问题,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才是最重要的。2,遇到一时难以相处的人,不妨暂时妥协,予以迂回。这就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特别是中层干部,我们的威望、资历均不足以一锤定音,在与上级、客户打交道时,更要练就这个本领。我遇到很多能力强的同事、朋友,正是在沟通中不善于妥协,黯然出局,非常的可惜。妥协是战术,是以退为进,是为了合作,不是懦弱!
沟通力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社会资源网络的建立。当今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成过去式,团队的力量无坚不摧。我们对团队要有更深的理解:除了每天与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同仁外,还应该包括与我们的未来、与公司的未来休戚相关的社会资源。在中层这个位子上,我们不仅要做好正常的管理工作,还要有意识地去建立我们更大概念的团队,去建设我们的社会资源网络,这种资源会为你以后的竞争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沟通无极限。
三,心智力
心智力指的是相对健全的人格魅力。
到了中层了,要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原则。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可为的要为好,而且要打下自己深深的烙印;不可为的坚决不为,再大的诱惑也不干。
我在做公司负责人时,再三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八个字:勤奋、自律、团结、上进;一是两条高压线:金钱不清、虚报业绩。八个字是文化理念,是可为的;两条高压线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不可为的。
在中层干部的位子上,接触外界多,受到的引诱不少。是进是退,全在于自己的定力:是要眼前还是要长远,是要局部还是要整体等,这个定力就是自己的人格素养。我在《培养中层干部的人格素养》文章中重点从“智、达、信、严、勇”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如果把上面的八个字、两条高压线结合“智、达、信、严、勇”五方面的素养,就构成了一副完整的人格魅力图。
要成为一个好领导,人格上不要有遗憾,否则就是开花也是昙花一现。
四,统筹力
中层干部管理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各种能力有可能不全面。搞销售的,策划就相对差些;搞市场的,人力资源这块可能不是很强;从事生产的,外部资源的建立又是弱项等等。如何平衡你的综合能力,提高你的统筹力呢?
1,运用好你的资源
资源有两方面:一是你自身的,一是外部(公司)的。
你自身的资源指的是你的知识力、行动力、心智力的累积与叠加。这些资源分散来看,哪些是你最强的,是你应该维护好的;哪些是你偏弱的,是你需要不断加强的。合起来看,这些资源能支撑你处于哪个平面,对于你的未来发展支持是不是够用、是不是均衡。
外部(公司)资源是公司能给你的发展支持,包括公司的环境、学习的机会、资金实力、品牌支持等等。这些资源对我们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好比演员的舞台、道具,就算你的演技如何高超,离开了道具、舞台,你也是白丁一个。
两种资源要充分结合好,以自身资源为本,借助、用好外部(公司)资源,两者相得益彰,籍此提升自己的能力,正所谓“好马配好鞍”。
2,学会用权
权力对于想做事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学会用权,关键是两点:一是善于争取权力,一是用好权力
我们在中层已被授予了一定的权力。一般来说,职、权都是配套的,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公司就会赋予你什么样的权力,在你的权力范围内,进行你的决断。如果在现有权力范围内你做事感到束缚了,或做事游刃有余了,你就必须向上沟通、要权。这一方面是为了把事做的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为公司出力,于公于私都有利。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对权力的追求都不要谦虚。
用好权力,是要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度,这方面很多书都有论述。千万不要把该抓的权下放,也不要把该分的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前者造成无序、混乱,后者会成为一人团队、一人公司。
虽然我们现在负责的部门、担任的工作相对较窄,但我们不要把自身局限于手头事务中,要去做个有心人,去留意各部门运作管理,多去想一想:这事我来操作该怎做?有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方法?或者主动去当参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思考问题时把自己拔高一个层面,站的更高方能看的更远。
除了完善以上的各种能力外,我还有个忠告:在专业知识外,我们尽可能多涉猎些其他知识,比如文学、比如历史等等,通过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达到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目的。
第二篇:中层干部要有所作为的几项修炼
管理资源吧(),提供海量管理资料免费下载!修正自己,迈向更高--中层干部要有所作为的几项修炼
在企业,从一般员工上升到基层干部,凭着你的单项业绩与工作热情就能够达到;从基层干部上升到中层干部,靠着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也能达到;但要由中层干部上升到高层干部却更多的靠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这三个跨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自我修炼。而在这个修炼中,从中层上升到高层是个最艰苦的过程,对中层干部的知识力、行动力、心智力、统筹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加以修正、提高,中层干部方能迈向更高。
一、知识力
知识力包括:观念、思维、信息力、专业技能等几个部分
1,观念
观念是构成知识力的基础。它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我们达到成功,就好比建好一座高楼,观念就是高楼的基石。它指导我们的思维、行动,决定我们的结果。我们有很多的朋友、同学,他们今天比我们成功,不是我们没他们聪明,也不是我们没他们肯付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观念上比我们超前、先进。
观念有它的时间性、地域性、排他性。现在很时兴的一句话是“与时俱进”,很好地说明了观念的时间性、地域性:一时一地,随着自身素养的提高,外部环境的改变,观念是会改变的。反过来理解就是内外部环境变了,而你的观念没有变,你就不能与时代“俱进”了——成功的过程是个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观念的排他性,是指观念的相对稳定性: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平台上你的观念要保持不变。只有坚持你的正确观念,配以不懈的努力,你才能够达到成功。
2,思维
你要到达胜利的彼岸,必须要有条最佳路径,这条路径就是你的思维。是高速公路好呢,还是羊肠小道好呢?无所谓。最快最安全的最好!
首先要确定,我们的思维能力是健康的,其次我们的思维方式方法是正确的,再明白我们的思维是全面的。要做到这三个方面,除了靠正确的观念引导外,更需要的是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常听人说道:“我怎没想到”。是呀,为什么你就没想到呢?抛开先天的缺陷,主要原因还是你看问题习惯停留于表象,缺乏深究,日久就形成了你的思维能力的欠缺;有句话叫“世事练达皆文章”,讲的是反复对事物的内象剖析,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就会比别人更容易道出事物的本质;思维的全面性,是指思维的质量。人的左脑是理性的,右脑是感性的。理性的是管理,感性的是艺术。中层干部要迈向更高,理性的管理肯定要强,慢慢地更要提高你的感性领导艺术——要学会左右脑思维。
当然,要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思维质量,要不懈地锻炼。前期要学会少说多听多总结,养成凡事“三思”的习惯。轻易地得出结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不求上进的一种表现。
更多免费下载,尽在管理资源吧()
我听过一句话:“懒惰的人是让自己整天忙碌,以至于不去思考。”——很有意思,思想的懒惰才是真正的懒惰!
3,信息力
信息力在知识力里面属于一种高级技能。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甄别分析能力及信息的运用能力。
信息的收集能力。收集信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要有一个团队在后面支撑,而且时刻要保持渠道的畅通。这就牵涉到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及外交能力。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你平时不光要注重内部渠道的信息收集,更应该着重于你的外部(社会资源)信息的收集,也就是你要建立你的社会资源网络了——它能大大地提高你的信息收集能力,提高你的竞争优势。
信息甄别分析能力。通过各种渠道汇总到你面前的信息,不是所有的都是真的,也不是所有的都是有用的,你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对你、对公司有用的东西来。甄别分析的步骤:归类、筛选、求证、判断。
信息的运用能力。得出了正确、有用的信息,能够用好才是高手风范。这就好比足球赛,运动员把足球好不容易从后场盘带到前场,但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却偏了——再好的过程没有得到需要的结果也是徒劳。信息运用的原则:适时适地、快速准确。
我们在做初级干部时较少提到(或没要求到)信息力的技能,这是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比较简单,大多是做“事”;到中层以后,我们渐渐地更多的在做“市”,对信息力的认识有了个飞跃,也有意无意的在这方面得到了提升;如果要进入高层,信息力会越显重要,因为那时我们的工作是做“势”了。
4,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在中层干部的知识力里面,属于基本技能。包括:业务技能、管理技能、组织技能、团队建设技能等等,是中层干部在岗位上安身立命之本,这些技能都不健全,那就无从发展了。我们先检讨下自己,这些基本技能是否合格,如果还有欠缺,要抓紧时间提高了。
二、行动力
行动力包括:学习力、执行力、沟通力等三个部分。
1,学习力
学习力相对好理解。关于学习的新书,每天都可看到,到了中层来说学习的重要性地球人都知道,不知道(或不是很清晰)的是从哪学、怎样学?
从哪学?
a,向成功者学习。你的最好老师是你旁边的成功者,包括你的老板、上级、同事及类似的朋友——我们首先要把这份财富利用好。要有意识地去结交比我们强的朋友,虚心地、不厌其烦地讨教问题,观摩他们的做人、做事、思维方式;行动上也要去学习,成功者的很多好习惯,我们身上是欠缺的。一些好习惯,看起来非常的不起眼、不经意,但这些好习惯累积起来,就造就了一个成功者。
b,向书本学。书本是别人的思想总结,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与一个大师交谈,受益终身。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千万不要读死书,书上这么写我就这么做,动不动就某某大师说,这样的话,与马谡何异?读书的关键在总结,要扬弃。
c,向事件学。我们身边天天要发生很多的事,其中有些事只要我们去深究其后面的东西,也许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万有引力的发现就是一个明证。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才是长期的、经的起考验的。奉告大家一句:勤“读”事、多“读”事,做个有“心”人
怎样学?
杨振宁教授说过学习的三种方式为:
a,随时随地的学。
b,举一反三的学。
c,自然渗透的学。
学习就是让我们在观念意识、行为行动上比竞争对手领先半步!我的一位前领导说过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商机”,让我受益终身。
2,执行力
从《执行力》一书卖的火暴异常的情况来,很多的企业都面临着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好的产品要好的策划,好的策划要好的执行,好的执行要好的团队,好的团队要好的团长。执行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层干部胜出的一个要素。个人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的基础,而基础的关键是中层干部(团长)的执行力。中层干部作为地方区域的决策者、领导者,承上启下,非常的重要。作为总部、你的上级,他们的决策、行销推广方案下来了,都希望得到100%的执行,如果你及你的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常是打折,他们是怎样想的?还会提拔重用你吗?怕更多的是怀疑你的能力,更换你吧。
当然,执行力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我们主张的不折不扣的执行,并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执行的过程是一个:计划——执行——检验——修正——再计划——再执行——再检验——再修正的不断循环过程。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执行力贯穿着职业生涯的始终,时时刻刻都要提高它。
3,沟通力
我们有很多的中层干部勤奋、肯干、能干、会管理,就是上不去,问题出在哪?无他,沟通力不够。
我进现在公司之前,进过几家公司。在前面的几家公司,我的人品洁白无暇,我的业绩高居榜首,可就是没得到提升。不为别的,在领导的心目中,我是个固执的人,是个不善沟通的人——成功了是我的运气,失败了是我的必然。我也正是在现在的公司遇到了几位善于沟通的领导,才改变了自己,得到进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话:在这公司很辛苦,过年过节还要加班,待遇也不是很高,但我还是很开心。为什么?我敢肯定这家公司一定有个好领导。他了解公司、了解员工,善于让员工在他面前解除武装、袒露心迹,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人的理解需要是最基本的一种需要,如果作为一个领导你都不能与人沟通,还怎么去理解人、怎么去用好人呢?
管理者凸显的是冷静、是IQ,领导者凸显的是热情、是EQ。当今时代,EQ的重要性已经超过IQ了。看看我们身边的成功者,他们很少是那种智商极高、聪明绝顶的人,更多的是善于与人相处、和蔼可亲、热情洋溢的人。
说到沟通,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做个好听众,一是要善于妥协。作个好听众是要运用好人的表现欲:克服自己的,激励别人的。人只有在表现自己时,他才是OPEN的,才是盔甲最少的,也是我们对他能有最深刻了解的时候;沟通中的妥协不是那么容易,我们要明白:1,沟通是双向的,不存在谁一定要说服谁的问题,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才是最重要的。2,遇到一时难以相处的人,不妨暂时妥协,予以迂回。这就是“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特别是中层干部,我们的威望、资历均不足以一锤定音,在与上级、客户打交道时,更要练就这个本领。我遇到很多能力强的同事、朋友,正是在沟通中不善于妥协,黯然出局,非常的可惜。妥协是战术,是以退为进,是为了合作,不是懦弱!
沟通力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体现就是社会资源网络的建立。当今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成过去式,团队的力量无坚不摧。我们对团队要有更深的理解:除了每天与我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同仁外,还应该包括与我们的未来、与公司的未来休戚相关的社会资源。在中层这个位子上,我们不仅要做好正常的管理工作,还要有意识地去建立我们更大概念的团队,去建设我们的社会资源网络,这种资源会为你以后的竞争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沟通无极限。
三,心智力
心智力指的是相对健全的人格魅力。
到了中层了,要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原则。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可为的要为好,而且要打下自己深深的烙印;不可为的坚决不为,再大的诱惑也不干。
我在做公司负责人时,再三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八个字:勤奋、自律、团结、上进;一是两条高压线:金钱不清、虚报业绩。八个字是文化理念,是可为的;两条高压线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不可为的。
在中层干部的位子上,接触外界多,受到的引诱不少。是进是退,全在于自己的定力:是要眼前还是要长远,是要局部还是要整体等,这个定力就是自己的人格素养。我在《培养中层干部的人格素养》文章中重点从“智、达、信、严、勇”等五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如果把上面的八个字、两条高压线结合“智、达、信、严、勇”五方面的素养,就构成了一副完整的人格魅力图。
要成为一个好领导,人格上不要有遗憾,否则就是开花也是昙花一现。
四,统筹力
中层干部管理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各种能力有可能不全面。搞销售的,策划就相对差些;搞市场的,人力资源这块可能不是很强;从事生产的,外部资源的建立又是弱项等等。如何平衡你的综合能力,提高你的统筹力呢?
1,运用好你的资源
资源有两方面:一是你自身的,一是外部(公司)的。
你自身的资源指的是你的知识力、行动力、心智力的累积与叠加。这些资源分散来看,哪些是你最强的,是你应该维护好的;哪些是你偏弱的,是你需要不断加强的。合起来看,这些资源能支撑你处于哪个平面,对于你的未来发展支持是不是够用、是不是均衡。
外部(公司)资源是公司能给你的发展支持,包括公司的环境、学习的机会、资金实力、品牌支持等等。这些资源对我们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好比演员的舞台、道具,就算你的演技如何高超,离开了道具、舞台,你也是白丁一个。
两种资源要充分结合好,以自身资源为本,借助、用好外部(公司)资源,两者相得益彰,籍此提升自己的能力,正所谓“好马配好鞍”。
2,学会用权
权力对于想做事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学会用权,关键是两点:一是善于争取权力,一是用好权力
我们在中层已被授予了一定的权力。一般来说,职、权都是配套的,担任什么样的职位,公司就会赋予你什么样的权力,在你的权力范围内,进行你的决断。如果在现有权力范围内你做事感到束缚了,或做事游刃有余了,你就必须向上沟通、要权。这一方面是为了把事做的更好,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能在更重要的岗位为公司出力,于公于私都有利。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对权力的追求都不要谦虚。
用好权力,是要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度,这方面很多书都有论述。千万不要把该抓的权下放,也不要把该分的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前者造成无序、混乱,后者会成为一人团队、一人公司。
虽然我们现在负责的部门、担任的工作相对较窄,但我们不要把自身局限于手头事务中,要去做个有心人,去留意各部门运作管理,多去想一想:这事我来操作该怎做?有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方法?或者主动去当参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思考问题时把自己拔高一个层面,站的更高方能看的更远。
除了完善以上的各种能力外,我还有个忠告:在专业知识外,我们尽可能多涉猎些其他知识,比如文学、比如历史等等,通过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达到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目的。
第三篇: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气场
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气”场
有一个朋友去某学校应聘老师,试讲了一节课后校长对她的评价是“你是一个很有气场的老师”,朋友很顺利的得到了这份工作。事后,我一直在思考“气场”这个问题,它最早是伴随着娱乐选秀而新生的一个词汇,指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包括气质、修养、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内涵。有人说,有魅力的教师不必言语,只要往那一站,就有一种“气场”。一名有“气场”的教师,无论言谈举止、风度气质还是思想精神,都是学生的标杆,都随时随地吸引并感化着学生。那么,我们如何修炼自己的“气场”的呢?前段时间偶然在网上看到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的一个报告,他指出若要做一个有气场的老师,必须有“四气”即:正气、底气、才气、雅气。看后感触很深,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谈几点粗浅的感悟。
一.修炼自己的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
陈道明是很多观众甚至同行眼中始终充满气场的演员,我想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他的“气”场更来源于他的饱读诗书。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怎能离开传播深邃思想和人类文明的书籍呢?做一名有“气场”的教师,就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学识,要有“喜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有人说:教师必须成为一本书,工资再低也要买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为此,你才会成为一本永远站着的厚重的大书。可遗憾的是在这个充满浮华的社会里,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心来读书,不少老师在一个学期里只读了教材和教参,在真正该读书的时候却在写短信、刷微博,把本属于书籍的一些完整的生命体验和思想碰撞,尽用了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取而代之了。正如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在《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一文中写道: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教育是在不断发展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光需要拥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补充自己。阅读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最好方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重要的建议就是 “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一直非常崇拜被称为杭高才子的许涛老师,因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让无数毕业的学子感叹“有师如此,生复何求”,让不少初中的孩子因为他而报考杭高。我们不得不相信只有多读书,才能胜任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多读书,才能做思想的引路人。
二.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教师是修炼教育智慧的人,智慧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有人说:三流教师用惩罚,二流教师用语言,一流教师用眼神。智慧的教师,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把学生当学生,把自己当自己。一辈子有学生心态,学生立场,对教育对象的天赋、心灵,一切独特的行为奥秘有独具慧眼的发现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作为教师,课堂是我们修炼和展示教育智慧的一大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优秀的教师会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学科的特点和学科魅力,通过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人格魅力,产生强大的“课堂教学磁场”,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持久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产生对学科的认同与对教师的景仰,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课堂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堂历炼中不断产生、不断积累的实践性经验。虽然每一位教师由于基础、自身能力有差异,但只要我们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潜势,扬长避短,静下心,沉着做,每一位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能产生着许多精粹的教学智慧,日积月累都可以成为有高度教育智慧的优秀教师。
教育智慧的修炼与生成的另一主阵地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学生最信赖的人生导师与成长伙伴,能创建学生最富浪漫激情的班级生活,能让班级成为孩子的成长共同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修炼教育智慧,我认为要做好三点:
一、要善于发现并发挥每一笔教育资源,为自己创设教育机会。要细心发掘班级事务中蕴含的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命令或说教式的教育。
二、班主任要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个性,重视自己的人文积淀,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做一个有境界的老师,从而引导和感染学生。这种将教育意图隐藏得越深的教育,效果会越好。比如我在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会把每周看到的好文章,好书放到班级的书架上,我会利用每周的晨会、班会课让学生一起分享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三、班主任要善于反思、勤于写作,不囿于既有的经验,不断反思自己教育的得失,并通过写作深化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我们坚信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三.修炼自己的心态---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一个有气场的人,是能不断将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一个整天牢骚满腹,充满抱怨的人是不可能有气场的。狄更斯说过:“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为重要”。在网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调侃教师工作的段子,教师在目前确实是一个辛苦而且清贫的工作。我们必须在恪守“职业道德’的同时,经常在各种领导指示、上级检查、竞赛活动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下,疲于应付着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师的职业被严重的“工具化”,各种条条框框磨平了我们初为人师的棱角,抑制了我们的工作动力和创新活力。现在不少学校出现了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的现象,因为班主任工作繁琐,压力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修炼积极良好的心态?
前几天看到一篇小文章,大意是写一个小徒弟虽整日忙碌但总感叹自己没有成就,老禅师让徒弟拿碗先装满了核桃,又在徒弟认为无法再装的碗里按序装下了不少芝麻、水和盐,但如果反过来先放盐、水、芝麻,最后的核桃却无法再装入碗中。禅师用这件小事告诉徒弟人生中要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然后再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陷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我想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也一样,首先必须明确我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把学生的发展看成自己的核桃,我们完全可以调整好心态,做到“不媚俗、不从众”。分比命重,为考而教,结果挤压掉学生的自由阅读、兴趣爱好、独立思考的教学方式可以摈弃;为了应付检查,对学生毫无意义的表演和作秀可以置之不理;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中可以抛弃束缚,大胆创新,积极实践。虽然我们改变不了教育的整体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教育的残酷现实,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我想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只是讲道理和传授知识,而是把自己精神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敢于承担后果,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回归教育的纯真,以自己的平静心情,涵养孩子的平静心情。
当然,一名教师的“气场”,也带有很强的个人因素。教师“气场”的强弱,与自身学识、修养、气质、胸襟、性格等密不可分,但“细微之积,点滴之累”,相信是所有教师的共识。既然选择了讲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我们的幸福,应该在我们忙碌而从容的脚步里,在我们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在与孩子们交流的微笑和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