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总结

时间:2019-05-14 13:3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辨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辨总结》。

第一篇:二辨总结

二辨总结: 首先,我要指出对方辩友的一点错误:

对方辩友的立足点是消费者能自觉抵制盗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一种不合实际的状态.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自利是最强大的力量.从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占绝大多数人在利益与德行面前会选择利益.这就说明了,如果只靠消费者的自觉,而没有政府的强制性,没有政府的指导性,宣传性,领导性,舆论性,那么杜绝盗版是不可能的.下面我将进一步论证我方观点:杜绝盗版, 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第一:从近几年打击盗版,杜绝盗版的成果来看,政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际到国内的情况看,政府在打击,杜绝盗版方面都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放任对盗版的打击,杜绝.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消费者在杜绝盗版方面起了主导作用.第二:我方并不否认消费者在杜绝盗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政府相比则相对次之.因为人类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如果没有领导,没有组织,没有围绕的中心,人类永远只有活在原始社会.再者政府在打击,杜绝盗版过程中,消费者虽提供了一些关于盗版商的重要信息,但是最终执行力量却是政府,而不是消费者.而且消费者的权益本身还需要依靠政府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第三:我方也承认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中市场固然是主导,但是市场经济之下,任何一个产业都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其资源的分配受市场的调节.但是市场经济存在自身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也就产生了盗版的问题.也就是说,盗版是由于市场自身缺陷所造成的,不可能依靠行业的自律解决问题,靠市场本身来解决市场固有的缺陷,根本不可能,所以政府的调控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第四:消费者购买东西是为了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较高的性价比,以最少的价格获得极大的满足.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东西是本着”物美价廉”的原则.那么只有凭借政府运用各种手段,措施,降低正版价格,使之能达到消费者所能接受的范围,或者依靠政府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那么盗版就会失去市场,难以存活.而作为消费者更本不可能具有政府的这种力量.所以,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谢谢!

第二篇:四辨总结陈词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观点:1.我方所强调的创业利弊是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我方承认,对于还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而言,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的确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是一个利与弊的比较性命题,最终结果的成败以及创业业绩的大小与创业的利弊没有很多必然的联系,理论用于实践,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为下一段充电学习定好方向何乐不为?在创业中发现自己学习的盲点和死角,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把学术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我们现在的大学缺的不就是把科研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吗?2.大学生比一般人更有创业优势。大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头脑来做好自我创业,而且现在国家也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把所学得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即使创业失败,大学生也不必象社会中人那般狼狈,仍然可以风雨过后在课堂上继续读书学习以待将来放手再搏。因为毕竟他们年轻,不用过多地考虑功利的结果,也能够承担或者忍受失败。现在社会,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既然我们有这个能力来做自己的老板,那为什么非要削尖脑袋去挤人才市场,而不在在校期间就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奏响华美的序曲呢?3.大学生创业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以及综合能力。在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大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创业,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这所人生大学中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更多的知识是在社会中学得的。常言道:商场如战场。而大学生本身在这种创业中得到的竞争意识、先机意识、挑战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还有那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毅力和精神,难道不会使其收益终生吗?4.大学生创业可以建立高知识团队,促进技术市场的良性竞争。现在的社会创业着重的是科技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大学生群体的高技术含量创业,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企业改良,形成整个市场重技术重知识的优良氛围。火一样的有着绚烂青春的大学生,给中国市场带来的不正是一场革命吗?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就是人的进步,而人的进步就是人的发展。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中国社会向前飞速发展的历史感和责任感。身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我们有勇气、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我们完全可以开创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的不但是睿智的大脑和丰厚的课本知识,更需要的是宝贵的社会实践创业经验,我们需要行之、为之。最后,让我们记住阿基米德的名言吧:"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撑起整个地球!创业知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视野之中,只要善于学习,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途径。善于学习和总结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花落不是花开的错,潮落不是潮起的过。当万物凋零,碎裂,生命绝迹,堕灭,这些宏大的木门将被禁锢。当心脏化作一座洋溢着鲜血的坟墓,灵魂迷失于希望,凝为凄冷阴诡的躯壳,当桀骜之声沉寂,依然绚烂的火焰即将化作灰烬,自主创业啊!你依旧美丽而贞洁。曾经心里埋藏的繁华与霓虹已然颓废,看繁华落尽;打开久锁的心扉,理想依旧在白骨中屹立。华山虽高,顶有过路。那就让我死在攀登理想高山的路途中吧...综上所述,我方观点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利大于弊!谢谢!

第三篇:辨字组词

辨字组词

夕()斗()玉()组()钻()距()勾()头()王()祖()站()炬()离()检()团()斥()责()夸()商()脸()困()斤()青()夺()肉(内(肯(背(此(些(骗(偏(环(坏(龙(尤(宫(官(使(便(近义词

健壮--

仍然--

耐()传(对()转(丢()蜂(去()峰(狗()眨(拘()泛(斜()漫(科()慢(绕()纱(浇()沙(盛()隐(感()稳(探()弟(深()第()乌()武()鸟()式(粗重--

自豪--)玲()岭()厌()庆()喝()渴()飘()漂()柏()拍()扮()份()抽()油()玻()波(滋润--

尽--)谈()讨()淡()计()费()脑()贵()恼()而()转()面()传()换()度()焕()席()鲜()杏()解()呆()单()夺()早()奇()拐()荣()别()宋()搭())塔()

呼唤—

寻找—))))))))))))))))))))))))))))

黑沉沉--

急--

仔细--

飞快— 脱掉--

解冻--

诚恳--

伤心— 融化--

顿时--

雄壮--

惋惜— 骄傲--

装点--

渐渐--

恐惧— 犹如--

美丽--

歇息--

繁荣— 浓密--

特别--

喜爱--

洁白--

渐渐--

满意--

研讨--

年迈--

引路--

赶紧--

忽然--

惭愧--

收拾--

预购--

信服--

川流不息—

光彩夺目--

隐隐约约--

四面八方--

聪慧--

富裕--

展现--

常常--

往常--

奇怪--

绚烂--

满足--

踪迹--

慌忙--

沉思--

照料--

吃苦--

研制--

环视--

热情--

环绕--

自豪--

振奋--

好像--

同伴--

仔细--

立即--

惊讶--

观赏--

辞别--

爱护--

果真--

迁居--

主意--

从天而降— 焕然一新— 五光十色— 刨根问底—

特殊— 高兴— 连忙— 忽然— 正巧—

往往—求援— 路过— 称赞— 清新— 巴望— 厌烦— 清晰— 指责— 辉煌—

目不转睛— 诗文佳句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普《绝句》)

4、漫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5、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6、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7、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8、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9、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需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名言

轻诺必寡信。

——《老子》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重点词语

自言自语 自由自在自暴自弃

自高自大

自吹自擂

自私自利 洁白的纸

洁白的雪

弯弯的小树

弯弯的月牙 呼呼地转

乎乎地吹 奇怪的问题 奇怪的现象 奇怪的行为 奇怪的招数 奇怪的事情 奇怪的符号 五光十色 四面八方 川流不息 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焕然一新 息事宁人 人面兽心 心口不一 一马平川 水落石出 飞沙走石 水滴石穿 以卵击石 海枯石烂 一石二鸟 点石成金

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一唱一和 一来一往 一上一下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一清二白 三心二意 冷冷清清 三令五申 滴滴答答 工工整整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认认真真 词语搭配

(一片)漆黑

(一丛)玫瑰

(一只)黄莺

(一阵)微风(细细)的枝条

(细长)的枝条

(明亮)的世界

(美丽)的田野(金色)的阳光

(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小溪

(健壮)的竹子(粗重)的嗓音

(害羞)的小姑娘

(仔细)地找

(重重)地敲(自豪)地喊

(撒娇)地说

(惋惜)地说

(高兴)地说(高兴)地笑

(渐渐)地长大

美丽的传说——美丽的风景——美丽的人生 勇敢的孩子——勇敢的战士

倾盆大雨——雨过天晴——晴空万里——里应外合——合二为一——一叶障目——目光远大

川流不息——息事宁人——人面兽心——心口不一(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雷声(大作)

四面八方——方寸之地——长治久安——安贫乐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 圆圆的(太阳)(西瓜)(月亮)弯弯的(小船)(山路)(小溪)鲜红的地毯

鲜红的旗帜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人群

()的都市

(五颜六色)的葡萄

()的商场

洁白的纸

洁白的雪

弯弯的小树 弯弯的月牙 呼呼地转 优美的乐曲

优美的歌声

优美的姿势

优美的环境 五颜六色的鲜花

五颜六色的裙子 光滑的小石头

光滑的齿轮

光滑的路面

飞快的逃走

飞快的跑去

飞快的离去

风和日丽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秋高气爽

风雨交加

滴水成冰

一块石头

一张便条

一阵轻松

一袋饼干

第四篇:一辨演讲稿

主席,评委,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为“电子竞技进入校园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

首先,我要明确两个概念,“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电竞项目的不断更替,电子竞技早已不再是局限于IP直连或局域网的单机游戏了。尽管网络游戏在发行、运营、付费方式,以及游戏的平台构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并不能影响一些平衡性与对抗性很强网游加入到电竞项目中。不管单机游戏,还是网络游戏,只要符合“电子”“竞技”这两个特征,那么它们都可以称为广义上的电子竞技游戏。正是因为这两个特征,电竞受到了很多年轻朋友 的热爱。

LOL,DOTA之类的电竞可不是一款简单的网游,正确地说它是电子竞技项目。电子竞技、是什么?我查了资料,发现 “电竞就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

那问题又来了,学校为什么让电竞进大学呢,难不成对我们大学生有好处?这话还真不是我说的,原来2003年,我国已把电竞列为正式体育项目,和篮球、足球是一个地位的,沈阳体育学报说了,电竞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四肢协调能力,信息操作能力,是一项富有意义的体育运动。

我们不能因为电竞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而全盘否定电子竞技

比如,打篮球 能强身健体,但是 一 同学 因为打球崴脚了。这到底是打篮球的错,还是我们自身问题?

所以要说电竞对于大学生,我们当然承认存在一些同学过分沉迷,但这最后还是因为人的差别造成的,从这一点去分析电子竞技进校园的利弊,是得不到辩题要的答案的。

那好,我们该怎么分析呢?重新审视辩题后,我们发现原来漏了一方面,那就是电竞会给我们带来很对看不见的能力。

电竞为什么要进大学?很简单,为了学习到更多,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这样利益就明显的大于了弊端。

第一 世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更好的心里素质,而电子竞技 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这方面的能力。第二 竞技游戏讲究战术,制定战术克制对方,而制定战术这一过程,就可以很好的 锻炼人们智商

第三 增强团队意识,很多的竞技游戏,都需要战术配合,需要大局观念,这会让我们懂得什么时候该为队友作贡献,了解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第四改变人的性格,如: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通过打星际就知道:误了战机就完了,一个急躁的人通过玩电竞就知道:急是打不胜的,反而会中了别人的陷阱。

第五,作为一项世界公认的体育项目,如果能进入校园更能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等等,对于我们,电子竞技进入校园利确实大于弊,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同学们都从中学习更多有利的地方呢? 综上所述,电子竞技进入校园利大于弊。

我方阐述完毕,谢谢。

第五篇:法辨有感

读 法 辩 有 感

读《法辩》有感

(部分内容有参考其他资料)

《法辩》堪称法学界的“词典”,这次有机会在法理学老师的课堂上了解到这么一本重量级的法学书籍的存在。下来后认真看了一遍,但是毕竟是经典吧,能够领略的也只是皮毛而已,也不得不承认法学世界的浩瀚和渊博啊。下面是我在读过之后的一些感想和收获,当然由于自身法学底蕴的欠缺,有很多观点都是有受启发于网上一些知名的评论和讲解,不过我也在努力之中。

《法辨》一书收录了梁治平先生1985年至1987年三年间发表的大部分文章。全书包括法与文化的比较,法与礼的关系,古代发到现在的发展与差距,然后谈到了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文化进行一个深刻的检讨,辅之以西方文化中的法学渊源,全书逻辑非常清晰透彻,让我们对人类社会人治与法治两种经典的治理模式有了更深的见解,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更是全面了我们的认识。

这么近20年前的文字今天读来,其中蕴涵的许多思想观点已不复当初之锐利。但对于我这边没有什么法学功底的学生来讲,我仍然感受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源于那种初接触新鲜思想的兴奋,而是在于梁治平先生在文字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某种情绪,以及沿着这种情绪所提出的某些问题。借用小枫先生的比喻,如果说这些文字恰如若干年前秋天飘落的一片黄叶,那么文字背后隐含的这种情绪正如黄叶上清晰的脉络,直到今天,依然新鲜和湿润。

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西方之间的不同吧。在中国古代,法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刑,始终纠缠于制裁。法作为中国古代人治模式下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手段,它强调了义务,却不保障权利。更不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人治模式下,统治者的个人品性将直接决定着治理模式的效果如何,而作为其统治工具的法也随之具有了随意性,失去了法的至高无上的庄严。时至今日,在现代化的中国提到法,人们也不免会想到强制、规范,而不是公平、正义。这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之中。梁老师在《法辨》开篇就提到,19世纪的历史法学派认为,一个民族的法乃是该民族以往历史和精神的产物,一如其语言和习惯。千百年来,中华人民生活在等级与服从的社会,已经慢慢忽略了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这无疑是这个泱泱大国最大的悲哀。与此相比,古代西方的法观念则要温和得多,内涵也更丰富。他们那里没有古代中国常见的氏族间的征战与压迫,却有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只是为了社会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所以不可能激烈如中国古代的征战。为此,他们常常采用中间的方法,比如,制定某种契约,以妥协的方式解决。契约精神的贯彻使西方法实现了华丽转身。自此,法律成为西方社会系统的最高权威,成为凌驾于其他个人与组织之上的公共权力。

而产生这样的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呢?梁老师告诉我们,是文化传统。因为法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浩瀚无垠的文化国度里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作为整体,引导法的发展;法作为部分,推动文化的进步。一个国家的法只有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中才能永垂不朽。

但是遗憾的是,在现阶段的中国,法与文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我们的古代法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终于在最近的一百年里消沉歇绝,为所谓“泰西”法制取代。我们现在的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民法、诉讼法等许多分类,它们是被设计来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基础。它们亦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律信仰,应被世人尊敬。但现实与理想,总归是有差距的。中国老百姓的权利观念依然淡薄、公平意识依然缺乏,法在中国老百姓眼中还是压制、约束的代表。我国渊源久远的文化传习与现行的法律制度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脱节和断裂。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障碍之一。所以,改变是必须的。问题是怎么改。梁老师在《法律传统及其现代化》中给了我们答案,他说,两种或多种文明的融合往往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出新的文明。罗马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之于欧洲,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之于日本,都是如此。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期待,终有一天,我们的法律和文化会相得益彰,既继承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又吸取了西方法治理念的精髓。但此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中国的法律人在社会变革的深刻脚印中,在洒下汗与泪的持续探索中,寻找答案。

正如前面所说,梁老师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同之处,相对于西人的法律至上,我们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是道德至上。更为可贵的是,全书将自然法演绎的淋漓尽致。西人的法律至上,是自然法至上,自然法高于实在法,由于自然法首先是同自然---理性相连,继而与上帝---理性相接,最后与人---理性相合,它始终高于实在法,被看做实在法的根据。自然法有以下的共同要素,第一是自然,第二是理性,第三是正义,第四是平等,第五是法。君王在法律之下。这样就注定了,自然法不断推进实在法理性的发展。为此,梁老师不无担忧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创造者并非马克思本人,而是在30年代肃反运动中极为活跃的苏联法学家,担任过苏继埃共和国总检察长的维辛斯基。该定义认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合„„”。梁老师认为法不仅仅是意志的体现,它同时还受着理性的节制。法只是合理意志的体现,历史一再表明,一味强调法律中的意志因素,往往导致暴戾恣唯任意施为的专制统治,甚至那干脆就是暴政的标志。于是他借用阿奎那的观点:“法律是否有效,取决于它的正义性。„„,理性的第一法则就是自然法。由此可见,一切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只要来自自然性,就都和理性相一致。如果一种人法在任何一点与自然法相矛盾,它就不再是合法,而宁可说是法律的一种污损了。”

由于天赋人权及正义等缺乏实证支持,自然法虽然经过格老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等自然法学派大师级人物推崇,到了19世纪下半叶,由于古曲自然法学说在已经完成了它的“三权分立”使命下,逐渐衰微。边沁批评道“所有这些关于自然、天斌人权、自然正义和非正义的话„„都是旧的偏执在假借新的名义泄愤;当你不同我的意见时,虽不再说你是异端,但叫你暴君”。“个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只能来自法律。”。

而回顾中国的历史,梁老师写道,朱元璋在世时就已痛心地发现,“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征诸史实,明代法律固严,明代贪赃枉法之风都较前朝更烈。问题似不在于统治者决心不大,努力不够,而在于人治---吏治模式的内在机制只能如此。历来对明君贤相的歌颂,归根结蒂,都是对制度的否定,只有在制度无望的情况下,人们才拼命赞美个人的道德操守。于是他借用邓小平的观点“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并指出制度改革的之路---权力制衡。同时梁老师对法学研究也提出自己观点,探求法律的价值含义就是在寻找法律最真实的生命。禁绝这种探求,就是扼杀法律的生命;失却批评能力的法学家,即使不是暴政的帮凶(如纳粹时期的许多法学家),至少也将沦为僵死法律的殉葬品。

我尽力体味这种情绪,把它概括为“批判与理解”。例如书中不乏对中国法律传统的批判与反思。梁治平先生与很多学者一样,采用了比较法的思路。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即指明了这样的思路,在对照西方先进法治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法律传统进行反思。在《法辨》一文中,梁治平先生剖析了中西方对“法”的不同理解及应用,中国古代“法”字的含义一是禁止,另一含义是命令。保证这种功能实现的手段则是刑罚。而西方法的基本含义则是权利、公平、正义,中西比较,法字的含义相去甚远,由此形成了迥异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法即权利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传统法文化认为法是一种统治者专政的工具,主要表现为刑,中国古代的历朝法典,无一不是刑罚。又如在讨论人治法治的问题时,梁治平先生对人治作出了尖锐批判:“专横的权力,暴虐的法律,以及因权力腐蚀而沉沦的人性,这些都是“人治”下最常见到的现象”。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中,他通过探讨法与意志,法与权力,法与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对比中西方,对中国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如果梁治平先生的思路仅仅到此为止,这些文字也许只能算做又一次向中国法的宣战,开火,只是时间较早而已。事实上,在西学日进,东学式微的今天,这样的宣战我们已经听得太多,这样的开火我们已经看得太多。我们的过去是陈腐的,落后的,我们需要扔掉它,抛弃它,奔向新的未来。可实际上,是这样的么?脱掉看上去不合时宜的旧外衣是否就一定能穿上现代化的新马甲?这是我的疑问,也是梁治平先生在书中的思索。我带着我的疑问,在字里行间捕捉梁老师的这种情绪,那就是一种,除批判外,“理解”的情绪——在认识中国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后的理解。中国法“德主刑辅”、“礼法不分”,“重实体轻程序”,“人治”等等,我们在课堂上,书堆里,考试时已经耳熟能详。但很少问一句“为什么”。问一句“它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批判它,因为它是落后的,但我们批判得太过快意以至没有发现自己也一直被其影响。梁治平先生在书的开篇同样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对于传统,无论我们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的还是创新的,弄清传统及其由来总是必要的前提,而这需要我们以冷静的做学问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和现实。”并且敏锐地指出:“在一班先进青年的眼中,传统不但是旧的,而且是恶的。揭露与批判传统,竟成为”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这种情形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忧虑。”在后记中,梁老师也说:“当我尽可能祛除主观的好恶,用客观公允的态度去研究中国古代法律与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时,我对于传统的法律和文化,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解,那即是人们所说的‘同情的理解’。” 梁老师这种“同情的理解”浸染在书中,让人感到对待中国法不仅仅只应该是批判,而是以更为客观地态度去认识它,因为毕竟它曾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植根于这片土壤上。而其基本精神即使今天仍然顽固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中。

最后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中国法?梁治平先生的基本立场是:用法律去阐释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书中的大部分文章皆采用了这一思路,即把法律放到人类文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把其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而非孤立存在。采用这种思路的结果,必然是把法律现象与政治制度,民族性格,宗教信仰,道德风俗,生活习惯乃至地理位置等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考量,“„„因为,用部分说明部分,只能在互为因果的圈子里面打转,却不能深刻地把握部分。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的背景中考察,才可能跃上一个层次,一下子抓住本质的东西。”

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形成能够自足的法律体系。与其说是单纯的法律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即合理”虽然片面,但不可否认,事物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中国法历史源远流长,是因为这里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我们的传统是“和谐”,所以我们看中“礼”而非法,法仅代表着惩戒,甚至耻辱。我们认定个人能够通过修身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境地,所以我们选择了接受一人之治而非法治。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了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法律制度,虽然从20世纪初开始,这样的法律制度逐渐隐没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正因为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中国法,我们才会发现虽然中国法的具体制度也许是落后的,在现代社会中注定消亡。但它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却具有持久和强大的生命力。

于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法律植根和生长于其文化传统之中,那么引入的国外的法律制度在另外的文化传统中是否会有不适应性甚至被排斥?“问题在于,这恰好不是我们的传统。这里不但没有融入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经验,反倒常常与我们‘固有的’文化价值相悖。于是,当我们最后不得不接受这套法律制度的时候,立即就陷入到无可解脱的精神困境里面。一种本质上是西方文化产物的原则、制度,如何能够唤起我们对于终极目的和神圣事物的意识,又如何能够激发我们乐之为之献身的信仰与激情?我们并不是渐渐失去了对于法律的信任,而是一开始就不能信任这法律„„”梁治平先生在《死亡与再生》中抒写的这一段话无疑是振聋发聩的。实际上,中国至清末变法以来,引进众多西方法律制度,法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但民众的法律意识是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法律制度在我们的激烈批判中得以变革和再生。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社会精神却不能在简单的否定中得到涅磐。改变传统是不易的,因为它由几千年积淀而来。但不变同样是不可能的,这个民族曾有的辉煌,和太多的屈辱与苦难要求我们变革图强。怎么办?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这个题目本身也太过宏大。但无疑,我们不能期望他人的救赎,我们必须自救。我们有我们的文化传统,它并不是耶酥基督,也不是启蒙运动。我们需要的是理解我们的传统,在更为诚实的批判与借鉴的基础上,超越我们的过去,创造出我们自己新的传统,我们自己的法律。

看完全书,我禁不住再一次对梁治平先生无比的敬仰。在目前“的中国法学界,有这样一名有良知的学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感性的事情,不管是对于法学界的人来说,还是我们这样的非法学的人来讲。

下载二辨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辨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答 辨 词

    答 辨 词法官大人:你好! 我与谭翠香(女,1975年12月24日出生,湘潭县人)经人介绍于96年4月10日领取结婚证,我和前妻因感情不和离异,生有一小孩,男,取名周宁,现年22年,已婚。原告现年不满38......

    一辨稿五篇范文

    谢谢主席,大家好!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支教这个词。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到边远地区支教。很高兴今天与对方辨友讨论大学生志愿者假期支教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大学生是指在高......

    一张欠条辨是非范本

    因为一张装修款的欠条,业主和装修老板诉诸公堂,双方当事人对于欠条真实性争执不休。此案进入二审,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主审法官黄国辉决定现场办案。......

    辨护意见(5篇)

    辨护意见 审判长、审判员:河南文开律师事务所接受任行云的委托,指派我担任任伟江涉嫌故意伤害犯罪一案的二审辩护人。庭前,我阅读了本案的卷宗材料,会见了被告人,结合法院调查的......

    一辨陈词

    尊敬的评委,主席,在场观众大家好! 我方认为:“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当今社会,风云变换。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地区要立足,一个企业要壮大,关键在于人才的发掘。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

    左左右右(辨左右)教案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活动《左左右右(辨左右)》 执教人:董丽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的说出物体所......

    毕业答辨:(精选5篇)

    中 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直 属 院 系 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条例 一、答辩资格审核 1.学习年限届满并且未提出延期学习申请 2.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学分(包括总学分和学位课学......

    辨协职责说明

    总体说明:辩协的常规活动是上学期的韶华杯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下学期主要为成才之路辩论赛。上学期的韶华杯辩论赛是信工的传统活动,辩论赛之后要组建辩队,为下学期的成才之路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