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4 13: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第一篇: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三:①保留灌肠法,②直肠点滴法,③栓剂塞入法。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多种急、慢

性疾病和疑难病,取得了

较好的疗效。本文仅将国内近年有关经直肠给药治疗泌尿

系统及男科疾病概况及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作一综合分析。

经直肠给药治疗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的进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急性肾衰是一种综合征。临床经验表明,应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煎剂保留灌

肠对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颜氏[]用中药灌肠大黄、芒硝、桂枝、丹

皮、茯苓、泽泻、丹参、白茅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肾衰例,对照组例单

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例,好转例,死亡例;对照组治愈例,好转、死亡各例。刘氏[]等用大黄合剂大黄、槐实、牡蛎、黄柏、细辛保留灌肠

~,每日次,治疗小儿急性肾衰例,并同时用西药必需氨基酸、地塞米

松、速尿等,而对照组只用西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而对照组为,疗效优于对照组<。杨氏[]等将例小儿急性肾衰患者分为组,其

中治疗组例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加用大黄合剂灌肠及口服开博通,对照组例只采

用西医综合疗法,后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压和尿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大黄合剂灌肠加口服开博通能改善急性肾衰患儿的肾功能及

临床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属中医学“关格”、“癃闭”、“溺毒”等病证范畴。麻氏[]等

采用尿毒灵灌肠液由大黄、桂枝、白茅根、牡蛎、生槐花等组成,每晚行保留灌

肠次,每次,并配合中药口服和少量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例,均未

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亦未进行血液及腹膜透析,结果临床治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而对照组例服用中药并配合少量西

药治疗,总有效率为,两者差异显著<。邱氏[]等用救肾汤生大

黄,蒲公英,熟附子,当归煎药液,每晚保留灌肠次。症状明

显及尿素氮、血肌酐显著增高者每日次,周为疗程,并同时口服肾着汤,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例,结果显效例、有效例。康氏[]等将大黄~、煅

牡蛎、蒲公英,用滚开水~浸泡,搅匀待凉至℃左右,用

~低位灌肠保留,日次,治疗慢性肾衰例,症状缓解例,血尿

素氮、血肌酐均值都有明显下降。孔氏[]等采用中西药联合灌肠法对例慢性

肾衰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设例予中药灌肠合口服或静脉补碱、补钙治疗为

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廖氏[

]等还对中药灌肠方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其

降低血中、升高作用有关。大量资料及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直肠给药对慢性

肾衰的治疗,能够取得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的功效。

尿毒症

聂氏[]应用附子、大黄、煅牡蛎,水煎保留灌肠为主治疗尿毒症例,总有效率为。刘氏[]取生大黄,黑大豆、六月雪、牡蛎各,取

煎液做保留灌肠,并静滴川芎嗪和口服益气活血排毒汤来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例,结果显效例,好转例,无效例。鞠氏等[]报道,采用中药加高渗腹透液

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例,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及

其清除率均有明显改善。此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是一

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小儿急性肾炎

刘氏[]用单味大黄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结果证明大黄灌肠

液对消肿、利尿、降压及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黎氏[]也证实大黄

具有泻实、泻热、泻瘀、泻毒及“结肠透析”作用。岳氏[]采用中药灌肠佐治

小儿急性肾炎例,疗效满意,在口服中药的同时,用大黄、黄柏、芒硝

制成汤剂保留灌肠。此方法安全有效,易被患儿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肾绞痛

徐氏[]等用随机对照单盲法,以消炎痛栓剂为对照,用自制双氯灭痛胶浆

剂直肠给药治疗肾绞痛例,其镇痛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差异,但镇痛起效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认为双氯灭痛是目前治疗肾绞痛的理想药物,其胶

浆剂经直肠

给药,镇痛迅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前列腺增生症简称

采用中药直肠给药是目前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余氏[]根据辨证,血

瘀者以桂枝茯苓丸化裁,肾虚者以滋肾通关丸化裁,煎取,每日次,每次直

肠点滴,治疗良性前列腺肥大例,痊愈例,显效例。李氏[]等采用

活血化瘀、通利水道之法,自拟启

癃汤大黄、益母草、王不留行、川牛膝、细辛、苦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肥大尿潴留例,总有效率为,认为该方有改变

局部炎症,消除尿潴留而达到通利小便之功效。近年来,中医学在的药物治疗

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直接局部给药,痛苦小,副作用少,直肠给药将是今后治疗的重要途径。

慢性前列腺炎简称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左右,本病属于中医的“白浊”、“劳淋”、“肾虚腰痛”范畴。由于前列腺

上皮的屏障作用,药物难以进入前列腺泡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因而治疗效果不够

理想。近年采用直肠给药法来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田氏[]等采用地

虎汤地肤子、车前子、虎杖、木通、乌药、丹参等保留灌肠治疗例,而对照

组例用本方水煎服,均为疗程,其结果两组分别为痊愈⒏例,有效⒐

例,无效⒊例。张氏[]等将大黄,芒硝,丹皮、桃仁、冬瓜仁各,煎成~,作保留灌肠,治疗例,例痊愈,例好转。谷氏[

]等用前列栓含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马鞭草、三

七、穿山甲、虫等,每日~枚睡前或便后将药栓推入直肠~处,治疗例,每为疗程。结

果痊愈例,好转例,无效例。袁氏[]等采用中药黄连、黄柏、黄芩、黄

芪等保留灌肠治疗例,痊愈例,有效率达,认为本法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窍通淋的作用。桂氏[]等以中药煎剂复方毛冬青液肛门灌注治疗

例,结果治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总有效率为。高氏[]

采用乌梅汤加金黄散灌肠治疗例,结果临床治愈例,显效例,好转例。由

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顽固,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目前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本

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并不高,如何提高其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直肠给药的吸收机制

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粘膜被吸收,其传输途

径大致有三:其一,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不

经过肝脏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解毒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其二,由直肠上静脉经

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其三,直肠淋巴系统也吸收部分药物。三

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

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中医认为,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其络脉络肺,与肺相表里,而“肺朝百脉”,所以药物经直

肠吸收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由肺将药物运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同时大

肠、小肠、膀胱同居下焦,肾主水液,司二便,从而为直肠给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

衰竭提供了理论基础,酷似“透析”作用。并且前列腺紧邻直肠,经直肠给药可使

药物直达病所,又有局部热疗作用,不失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前景与展望

从临床报道看,直肠给药对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有良

好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①操作简单,无创伤,病人乐意接受;②对不能吞服的病员更适合此法给药;③药物在直肠吸收较口服为快,尤适宜于前列腺及盆腔疾病的治疗;④中药灌肠方法简便,药源易得,价格低廉,特别适宜于在没有透析条件

下抢救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总之,直肠给药法应用范围广泛,见效快,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值得提倡推广。但截止目前,直肠给药多限于中药煎剂

或中成药稀释液,随制随用,除个别是栓剂外,尚缺乏规范化的中成药制剂和肛注

专用器具,影响了直肠用药的普及和推广。

第二篇:直肠腔内超声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直肠腔内超声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 西安肛肠医院B超室(7l0021)裴玉琴 张海燕 来源: ''2005年 第0卷 第0期

关键词:超声;肛肠病;

摘 要

一、概述

腔内超声为将超声探头引入体内有关管道、腔道、体腔从内部直接显示诊断疾病的医学分支。

由于插入探头接近病变,缩短声路而降低声衰减。故可采用高频技术,明显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及细小病灶的识别。这些性能在常规超声中是无法达到的。它属于介入超声的一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临床各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直肠腔内超声,在泌尿、妇产、肛肠疾病的诊断中更是有一定的优越性,特别是肛周脓肿、高位复杂性瘘管、直肠癌、直肠异物等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非创伤性、操作简便、快捷,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二、腔内超声的内容

虽然早在20世纪5O年代就首次描述了腔内超声,但是只是在过去的10年中才认识到腔内超声检查肛管直肠结构的价值,目前在国内尤以消化系统中的胃、十二指肠内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血管腔内超声,妇产科经阴道超声,泌尿系统腔内等开展较多,直肠腔内超声在综合医院开展较少。国内只有少数医院近年来配备了这项特殊检查,它的主要特点是实时超声的监视和引导下,完成各种特殊的操作,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二、检查方法

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附带直肠腔内棒式双平面探头,频率5.O-7.5MHZ,探头附着于圆棒的传感器的尖端或上半部,下接手柄,它适用直肠中下段和肛管的检查。

l.检查前准备;清洁肠道,让膀胱轻度充盈,取左侧卧位,直肠指诊了解肛门、肛管、直肠有无肿块、出血、狭窄或周围有无异常。

2.棒式硬探头需外套一次性乳胶套,下段用橡皮筋扎紧固定,经与探头内孔相连的导管向乳胶套内注入3 O-5 O毫升水,然后抽吸排气,以便使套薄膜紧贴敷于探头晶体表面,套外涂土超声耦合剂,患者双腿紧贴胸前,在肛门松弛的状态下将探头缓缓插入肛管直肠,转动探头并调节深度与方向,探头尖端尽可能远,寻找直肠前壁,以前列腺、尿道、或阴道腔,在截结石位的正中(1 2点)标记法记录,当探头插入直肠后,再从探头远端进水孔注入水,使探头晶体面通过水囊显示位于近场的直肠壁,有助于观察肠壁结构。

四、直肠腔内超声检查适应症

l.便血、腹泻、腹痛、除外肛门疾患、其原因不明、怀疑肛管直肠或盆腔病变者。

2.占位性病变需要明确与肠壁的关系,鉴别是肠腔内、肠壁间还是肠壁外。

3.实质性肿瘤对明确形态大小、病变范围、有无浸润、浸润的层次、肛周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对恶性肿瘤判断分期等。囊性病变判断位置形态大小外,疑脓肿者需了解有无窦道形成寻找内囗。

4.会阴部组织病变,在直肠腔内引导下定位取组织活检。

5.病变组织关系与括约肌或腹腔的比邻是否受累。

6.直肠癌术后随访观察,吻合上有无病变,评价效果。

7.直肠癌高危人群的普查。

五、正常直肠声像图

l.矢状切面;以前列腺尿道或子宫腔为中线,截石位1 2点显示直肠前壁纵行条状,正常直肠壁自浅到深可分为5层,依次可见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或浆膜外层,其图像依次呈弱回声-低回声-强回声--低回声-较强回声,还可见前列腺、精囊或子宫体和阴道。顺时或逆时旋转探头发现病变时以时钟位置进行标记。

2.横切面;肠壁呈环状或半环状,直肠瓣向腔内突起,纤维柔软、光滑、回声均匀,高频探头可显示内部的层次。肠壁自内而外同心圆样,依次为黏膜层一肌层一浆膜层。以周围脏器作为定位标志。男性可见精囊、前列腺;女性可显示子宫体、宫颈、阴道或偶见卵巢。

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声像图

“众所周知”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常见的肛周疾病,这些脓肿绝大部分是由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的结果。临床上较为常见。由于感染蔓延播散的途径广泛,故要尽早诊断与治疗,尤其对不典型早期未形成脓腔者的诊断更需进行直肠腔内B超检查。能够清楚地观察常规体外探头扫描所无法见到的脓肿及瘘管,能够清晰地分辨肛管直肠各层次结构,同时亦可显示肛管直肠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异常病变,分辨率可达到2-3mm。因此能够准确判断肛瘘之主管位置及走向,支管个数及分布,波及腔隙位置和范围,及其与肛管直肠壁之关系,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在超声图上,肛门括约肌显示为:内括约肌呈圆弧形,围绕肛门显示为低回声图像,该层非常薄;外括约肌皮下部,在内括约肌的最内侧,因此呈明显的圆弧形低回声图像;外括约肌浅部,其形状与内括约肌回声明显不同,容易鉴别;外括约肌深部,显示在外括约肌浅部的同一位置,在外括约肌浅部的内侧呈圆弧形围绕肛门。因此肛周脓肿及肛瘘声像图特征为,急性期病变区域呈略低回声,菱形或不规整形,边界不清楚,当脓肿形成时边界倾向清晰,壁厚薄不均匀,自中部向周边液化,内部回声杂乱伴强回声光点。肛瘘瘘道直肠腔内B超显像纵切面为低回声条状暗带暗区回声,横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光团,波及腔隙早期伴有脓液者呈囊形,晚期因纤维蛋白析出,呈低回声与高回声混合存在的不均质光团,边缘模糊。部分肛瘘可直按探查到肛瘘内口,少数肛瘘内口亦可在内括约肌上显示为连续性中断之小缺损。当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脓腔消火,局部区域逐渐呈相对强回声,有时合气体样强回声。慢性复发者病变区可呈相对强问声或低回声,通常为不规整管腔结构,为窦道形成所致。

七、直肠癌腔内显像特点

直肠癌多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病变多在直肠下2/3部位。血便是直肠癌的主要症状之一,伴有人便习惯的改变,腹泻、黏液血便,常误认为是肠炎、肛裂或痔。其声像图表现为:肠壁呈环状或半环状增厚及强弱不等的实质性光团影,内部回声及不均匀,表面凹凸不平,边界不规整。形态上可分为溃疡型、菜花型、狭窄型、或弥漫浸润型,底部浸润肠壁较深,基底部几乎与突入肛内的肿块等宽,肠壁层次消失,周边呈碟状增厚,边缘降起向外翻,此声像图需与内痔、肛瘘、肠炎鉴别。因此直肠腔内超声是直肠癌术前检查和术后监测的最佳方法。

八、讨论

根据我院肛管直肠腔内B超观察,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更能够有效地提高在肛肠疾病中诊断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为临床手术定位,术式及时的选择和正确处理,减 少损伤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极大的提高了一次性手术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痛苦。肛管汁直肠B超检查法明显优于探针法、X线造影法,尤其对于伴有脓腔者,效果尤佳。

第三篇:超声诊断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UCG)

超声诊断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UCG)

超声心动图(UCG)是应用超声原理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技术,包括M型、B型、D型(Doppler)。

使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相结合,临床应用价值更大,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大大提高。目前心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X线、心电图、心血管造影、ECT、超声心动图等,但是其他检查都比较片面,如X线只能显示心影,即心脏的外形轮廓,而超声心动图能够清 清晰显示心脏的内部结构,从心包、心肌、心内膜、瓣膜、乳头肌、各间隔、心腔的大小,链接心脏的各大血管等等。超声心动能够动态的观察心脏的各切面,心内结构解剖的关系,以及在心动周期中的实时活动。另外,超声心动图无创伤,无放射性,与造影、心导管检查相比,安全,易行,廉价,可重复。超声心动常说的血液动力学我们常说的心脏血液动力学其实最基本的就是要知道正常情况下的心脏血流循环:经肺部气体交换后的含氧气的血经4条肺静脉(PV)→左房(LA)→二尖瓣(MV)→左室(LV)→主动脉瓣(AV)→主动脉(AO)→全身各级动脉血管→分两路汇聚至上腔静脉(SVC)和下腔静脉(IVC)→右房(RA)→三尖瓣(TV)→右室(RV)→肺动脉(PA)→肺内气体交换。超声所谓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就是指在心脏血液循环的路径上任一部位出现病变导致血流的速度、流量的改变就称之为动力学的改变。若该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直接导致或间接致使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则超声心动就具有了诊断价值,也就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超声心动图在临床常见病中的应用:

(一)风湿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不仅能诊断有无瓣膜病变,确定其狭窄或返流程度,还能明确其心功能好坏,另外还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置换瓣膜手术的时机,瓣膜的种类,术后还能随访复查心脏的恢复情况及有无手术后遗症及并发症的诊断。风湿性心瓣膜病的超声表现:1.二维:二尖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活动僵硬受限(病变主要累及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相对少见),左房增大,(特别注意左房主要是左心耳血栓形成)。2.M型: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3.多普勒:

CDFI:从左房向左室的舒张期射流(五彩镶嵌的高速血流信号)。

PW: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平均速度明显增快,E峰>1.5m/s,A峰>0.9m/s。风湿性心脏病二维图片风湿性心脏病M型图片风湿性心脏病(彩色)多普勒图片 风湿性心脏病左房附壁血栓图片

(二)心包积液正常人的心包壁层和脏层之间有可起润滑作用的少量液体,约20-30ml左右。

由于结核、风湿、病毒、炎症、肿瘤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心包腔内液体增多时,临床上称为心包积液,积液量可由几十毫升至数千毫升,严重时形成心包填塞。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包积液最敏感、最准确的方法,并可粗略估计心包积液量,供临床治疗参考。超声心动图可定位心包积液部位,选取最佳穿刺点,避免盲目性,提高心包穿刺术成功率,为心包积液准确定位穿刺提供依据,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反复引流,多次进行积液量的复查。

积液量的一般估测方法:

以左室后壁后方暗区测量值估算 10mm 积液约800ml17mm 积液约1000ml25mm 积液约1250ml(当临床医师审阅超声心动图报告单的时候请注意认真阅读描述部分,以便从临床角度分析超声诊断数值对临床的意义)。心包腔积液的超声图片

(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居各种先心病之首,约占26%,按胚胎来源分为继发孔型和原发孔型,而继发孔型占95%,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的房缺,可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可分为4型。a,中心型或称卵圆孔型缺损(可行内科介入伞堵)b,下腔型,c,上腔型,d,混合型。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二维超声显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通过不同切面区分类型。测量各房室的大小。彩色多普勒显示通过房间隔的血流信号,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血液动力学出现不同改变,分流的方向改变、房室的大小程度,三尖瓣的改变,肺动脉高压(估测)等。房间隔缺损超声二维图像

房间隔缺损超声彩色多普勒图像

房间隔缺损伞堵术治疗后超声图像目前房间隔缺损的诊断难度不大,但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有以下三点:1.房间隔缺损的准确诊断,[超声诊断医师注意与卵圆孔未闭(20%)的区分,(缺损小于2mm),]关系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术式的选择(内科介入还是外科手术治疗)。2.超声心动对房间隔缺损的内科介入伞堵术治疗的重大作用,超声诊断直接关系到介入手术中伞堵器大小的选择(房间隔缺损处的软硬边的判断)。3.经过内外科治疗后的心脏评价,包括手术是否成功,术后心脏的大小形态的恢复及功能的改善。

(四)对于冠心(造影是诊断金标准)、高心、肺心病等病变超声心动可以结合临床可观察各心腔大小,大血管内径及内壁情况,室壁的厚度,运动幅度,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否有室壁瘤形成,附壁血栓,严重的导致室间隔穿孔等。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超声图片

第四篇: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应用3大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应用3大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较为理想的常用给药方法,适应人群广泛(包括婴幼儿、重症患者等)。雾化吸入相关药物在呼吸疾病中的规范应用和相关雾化装置的规范使用,将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临床医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不断优化临床方案,为呼吸疾病防治探索临床新路径。

关于非雾化剂型雾化吸入的使用原则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将非雾化制剂当作雾化制剂使用,即「超说明书用药」,也就是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患者群体和给药途径等不在药监部门批准的说明书范围之内,属于「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专家共识对于非雾化制剂使用原则遵循「超说明书用药」原则,对部分临床常见不规范使用作以下警示说明。

1.传统的雾化用药适合雾化吗?

地塞米松、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联合雾化,通常称为「呼三联」。目前仍有部分医院使用,因该三类药物均无雾化剂型,须予以重视和规范。

(1)地塞米松:不适合雾化。该药进人体内后,需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不良反应大;脂溶性低、水溶性高,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受体的亲和力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也短,疗效相对也较差。

(2)庆大霉素:不适合雾化。因气道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抗

感染的目的,细菌长期处于亚抑菌状态,产生耐药,同时可刺激气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应。

(3)α-糜蛋白酶:不适合雾化。有报道该药对肺组织有损伤,吸入气道内可致炎症加重并诱发哮喘;该药对视网膜毒性较强,雾化时接触眼睛容易造成损伤;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术患者。

2.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可行吗?

如氨溴索,国内尚无雾化剂型。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清除,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故不推荐雾化使用。

3.中成药是否适合雾化吸入?

无雾化剂型,无证据,无配伍相关数据,不推荐雾化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影响因素

1.不同雾化器影响因素比较

(1)喷射雾化器:其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和释雾量取决于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流量,也取决于不同品牌型号雾化器的内部阻力等结构性参数。压缩气体的压力及流量均与释雾量呈正比,与气溶胶颗粒直径呈反比。气压越高、流量越大,喷射雾化器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直径就越小,释雾量就越大。

提醒:压缩泵产生的压缩空气常需交流电源,在户外或电源不稳定地区的应用受到限制。但压缩泵输出的气体压力和流量一般比较恒

定,治疗效果的同质化和可比性更好,易于进行质量控制和雾化吸入临床效果的比较。高压氧瓶存储的高压氧通过减压阀输,无需电源等条件限制,使用方便;但当气压低于减压阀限压标准后,释雾量变小,继而影响到雾化吸入的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释出颗粒直径大小与超声频率呈负相关,频率越高颗粒越小。释雾量则与超声波振幅(功率)呈正相关。强度越大,释雾量越大。一些超声雾化器可通过调节功率而改变雾化量,以满足临床需求。一般而言,超声雾化器的释雾量高于喷射雾化器,故常用于需大释雾量(如雾化吸入激发)的诊疗工作中。

提醒:不同液体的物理特性(如水溶性和脂溶性)不同,对于这些液体的混合物(如糖皮质激素与水的混悬液)的雾化释出比例和效果也不一样,因此超声雾化时可能导致溶液的浓缩。由于超声的剧烈振荡可使雾化容器内的液体加温,这对某些药物如含蛋白质或肽类化合物的稳定性可能不利。

(3)振动筛孔雾化器:产生的颗粒大小取决于筛孔的直径。该装置减少了超声振动液体产热的影响,对吸入药物的影响较少,是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

比较:与超声雾化器以及喷射雾化器不同,振动筛孔雾化器的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的上方,与之相对隔绝,因此降低了雾化装置被管路污染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在雾化过程中随时增加药物剂量。

2.影响雾化器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

(1)有效雾化颗粒的直径:指有治疗价值即能沉积于气道和肺

部的雾化颗粒直径,以

3.0~5.0

um

为佳,应在0.5~10.0

um。

(2)单位时间的释雾量:指单位时间离开雾化器开口端能被吸入的气溶胶量。释雾量大则在相同时间内被吸入的量大,药物剂量也增大,能更有效地发挥治疗效用。

提醒:应注意药物短时间内进人体内增多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大,需要综合评估。此外,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液体经雾化吸入到体内,也有可能导致肺积液过多(肺水肿),或气道内附着的干稠分泌物经短时间稀释后体积膨胀,导致急性气道堵塞。

3.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其他非药物因素

(1)基础疾病状态:患者的呼吸系统特征可影响气溶胶在呼吸道的输送,如气管黏膜的炎症、肿胀、痉挛,分泌物的潴留等病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时,吸入的气溶胶在呼吸系统的分布不均一,狭窄部位药物浓度可能会增加,阻塞部位远端的药物沉积减少,从而使临床疗效下降。

提醒:雾化治疗前,应尽量清除痰液和肺不张等因素,以利于气溶胶在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

(2)呼吸形式:影响气溶胶沉积的呼吸形式,包括呼吸频率、气流形式、吸气流量、吸气容积、吸呼时间比和吸气保持。慢而深的呼吸有利于气溶胶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积。呼吸频率快且吸气容积小时,肺内沉积较少。吸气流量过快,局部易产生湍流,促使气溶胶互相撞击沉积于大气道,导致肺内沉积量明显下降。当吸气容量恒

定时,随潮气量的增加、吸气时间延长,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气溶胶的沉积。

(3)认知和配合能力:无论使用何种雾化器,只要患者正确使用装置,则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相似。患者的认知和配合能力也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运用雾化器。

雾化吸入疗法注意事项

1.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干、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及雾化器咬口的摩擦对口角等皮肤黏膜的损伤等。这些不良反应中,部分可能与呼吸过度通气等有关,部分可能与药物的直接作用有关,需甄别对待。

注意事项:

(1)教会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应作深吸气,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内。

(2)吸入前要清洁口腔,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吸入后应漱口,防止药物在咽部聚积。

(3)吸药前不能抹油性面膏;用面罩者应洗脸;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4)吸入治疗时患者取舒适体位,雾化后痰液稀释刺激患者咳嗽,应及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对自身免疫功能减退的患者雾化吸入时,应重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问题。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要注意防止湿化或雾化

量大造成肺水肿。

(7)采用氧气为气源可因吸入的是氧气而导致吸入氧分压迅速提高,这对于部分哮喘患者因雾化吸入β2

受体激动剂后通气/灌注

(V/Q)

比值改变而出现动脉血氧分压的下降可有预防作用。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易出现

CO2

潴留的患者(如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可自主呼吸抑制和加重

CO2

潴留,因这些患者呼吸兴奋主要依赖于低氧刺激,而缺氧的改善使低氧刺激减弱,需引起警惕。

(8)超声雾化方法不应用于含蛋白质或肽类药物的雾化治疗,也不应用于混悬液(如脂溶性糖皮质激素)的雾化治疗。

2.气溶胶相关注意事项

雾化器输出气溶胶,其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感染、气道高反应等。气溶胶通常是冷的、高浓度的,易诱发患者出现气道高反应,特别是有肺部疾病史的患者;气溶胶相关的感染包括雾化器和吸入药物的污染以及病原菌在患者间的传播。

注意事项:

(1)专人专用。储存药液的雾化器及呼吸管道、雾化面罩等应该每位患者一个(套),应及时消毒。

(2)单一剂量给药。尽量使用单一剂量药物,多剂量药物开瓶后的储存及使用均存在的污染风险。

(3)注意手卫生。进行雾化治疗时,操作者需在治疗前后洗手,减少患者间病原菌的传播。

(4)病情观察。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防止气道痉挛的发生。

(5)连接过滤器。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建议雾化治疗时在呼吸机的吸气端连接过滤器。

(6)注意环境污染。在雾化吸入的呼气端开口放置雾化过滤器,有助于保护空气环境,避免受药物等污染。

参考文献:

1.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16

年第34

期.

第五篇: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在减少给药错误中的应用

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在减少给药错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在减少给药错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数为19782名,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数为19793名。2016年1~12月我院护士在执行给药的过程中应用“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进行查对,即将三查、四正确、两种方式查对、两人查对构建成“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并绘制成“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图”。比较实施后(2016年1~12月)和实施前(2015年1~12月)的年给药错误发生率及年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结果 “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实施后的年给药错误发生率及年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为0.10‰、0.50‰,较实施前(0.45‰、1.6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的应用能有效地减少给药错误。

[关键词]四正确;三四二二查对体系;护理查对制度;给药错误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b)-015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three four two two check system with four right as the co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decreasing of the medication errors.Methods There were 19782 patients in 2015 and 19793 patients in 2016.The nurses carried out the medicine with the check system in 2016,which were three times check,four rights,two ways,two person check were built into the “three four two two check system with four right as the core”,and were draw into the figure.The incidence of medication errors and near medication errors after(in 2016)and before(in 2015)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eck system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eck system,the incidence rate of medication errors and near medication errors were 0.10 ‰ and 0.50 ‰,which were lower than 0.45 ‰ and 1.60 ‰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eck system,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0.01).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four two two check system with four right as the core” can decrease the medication errors.[Key words]Four rights;Three four two two check system;Nursing check system;Medication errors

护士给药错误是指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存在的任何差异[1]。护士是临床给药的直接执行者。文献显示,某医院年发生给药错误为70起,占全年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58.7%[2]。谢恩莉[3]调查发现,药物治疗失误占护理差错的78.0%。贾荣娟等[4]的研究显示,2010年某院上报护理部62起护理差错,因查对执行不到位导致给药错误占85.5%。高峰等[5]的研究显示,操作过程中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67例,占给药错误的48.9%。给药错误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发生比例居于首位[6],会威胁到患者的安全,甚至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或死亡。查对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首要措施[7]。为保障护理安全,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让护士更好掌握和应用查对制度,本研究将制订出的“以四正确为核心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应用于给药护理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Y料

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12月医院平均床护比为1∶0.70,病区平均床护比为1∶0.4,平均每天护患比为1∶10.8;每位住院患者24 h平均护理时数为(1.70±0.28)h;护士平均年龄为(30.0±9.8)岁;硕士1名,本科188名,大专181名,中专52名;主任护师0名,副主任护师18名,主管护师106名,护师138名,护士160名。2016年1~12月医院平均床护比为1∶0.71,病区平均床护比为1∶0.41,平均每天护患比为1∶10.6;每位住院患者24 h平均护理时数为(1.71±0.22)h;护士平均年龄为(30.2±10.0)岁;硕士1名,本科190名,大专183名,中专54名;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9名,主管护师107名,护师139名,护士161名。两的医院平均床护比、病区平均床护比、平均每天护患比、每位住院患者24 h平均护理时数、护士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015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数为19782名,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数为19793名。

1.2方法

2016年课题组制订了“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并在全院进行培训,护士全员通过考核,在执行给药的过程中应用“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进行查对,具体内容如下。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四正确: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用法、正确的时间,其中正确的患者包括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正确的药物包括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药品质量;两种查对方法:至少采用两种方法(对床头卡、反问式查对、对腕带)确定正确的患者;两人查对: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在三四二二查对体系中,以四正确为核心,并将上述内容绘制成“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图”,具体见图1。

1.3评价指标

①给药错误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次数/住院患者总数×1000‰[8]。②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给药迹近错误发生次数/住院患者总数×1000‰。③给药错误发生次数和给药迹近错误发生次数来源于各科室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和护理部在检查中发现的不良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的给药错误发生率及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3.1护理查对制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护理前辈黎秀芳先生创立了主要针对患者服药、注射和静脉输液的护理查对制度,即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9]。近年来,随着查对的发展,提出了三查八对,即在原来七对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期”的查对[10]。2011年原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护理查对制度中规定,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在给药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两种查对的方法,不包括仅以房号、床号作为查对的依据,并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识别标志。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规定,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并且做为评审细则中的“核心条款”。JCI医院评审标准(第五版)规定,医院采用的识别过程至少需要采用两种方式来确认某位患者,例如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注明条形码的腕带或其他方式,患者的病房号或地点不可用于身份识别。

3.2“四正?_”是“三四二二查对体系”的核心

纵观护理查对制度,三查七对制度中七对的内容包括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三查八对,即在原来七对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效期”的查对。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规定,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在八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年龄”的核对。注意检查药物质量,对疑有变质的药物不能使用[11]。药物质量的检查一直是药物安全使用的重要内容,但却未将其纳入查对的内容中。综上所述,查对制度中核对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年龄、药物质量等。是不是应将查对制度的内容概括为“三查十对”呢?从三查七对,至三查八对,三查九对,三查十对,……,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核对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核对内容都可以将其概括为四正确,即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用法、正确的时间,其中正确的患者包括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正确的药物包括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药品质量。查对制度的最终落脚点也应落在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用法、正确的时间这四正确上,做到了“四正确”,即保证了给药的安全,因此,“四正确”是“三四二二查对体系”的核心。

3.3“以四正确为核心三四二二查对体系”的应用可减少给药错误

护理查对制度在方法和要求上随着医疗模式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发展,但给药的查对措施落实现状并不乐观,个人和系统因素对护士查对行为均有影响。越来越多的查对内容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查对体系,护士往往掌握不全面,导致在执行查对时出现查对内容遗漏。薛坚等[12]的研究显示,在查对中,“七对”发生漏查各占的比例:浓度为32.8%,时间为27.3%,用法为12.6%,剂量为11.3%,床号为9.7%,姓名为3.8%,药名为2.5%。查对新要求的内容如年龄、有效期、药品质量等更易出现遗漏。

目前尚无将查对新的内容纳入到查对制度中形成规范的查对体系。现行的教科书在查对制度上仍为“三查七对”或“三查八对”,未将“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在给药时,应至少要求同时使用两种查对的方法”“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药物质量检查”等纳入查对制度当中。“以四正确为核心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将“三查”“四正确”“两种方式查对”“两人查对”归纳为规范的查对体系。本研究在提出“以四正确为核心三四二二查对体系”的同时勾勒出了“以四正确为核心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图”。该示意图将查对的内容、顺序、时间点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示意图护士对查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执行明显增强。魏丽君等[13]的研究显示,15.12%的护士在近1年内曾发生过用药错误。靳子健等[14]的研究显示,56.4%护士在近1个月内曾发生过护理迹近错误。人皆会犯错,如果把避免错误的方法寄托于不断提高人的注意,便会发现当到达一定水平后,错误率便不再降低[15]。用药错误的原因不是孤立的,其中有个人原因,更多的是系统流程上的原因[16]。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必须着手于系统,而不是着手于个人。表1结果显示,“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实施后年给药错误发生率及年给药迹近错误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以四正确为核心的三四二二查对体系”内容丰富、完善,且条理清晰,护士易于掌握和应用,是护理查对制度“三查七对”方法的发展和完善,能有效地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保障患者给药安全。

[参考文献]

[1]Barber ND,Alldred DP,Raynor DK,et al.Care homes′ use of medicines study:prevalence,causes and potential harm of medication errors in care homes for older people[J].Qual Saf Health Care,2009,18(5):341-346.[2]刘化侠.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2.[3]谢恩莉.引起护理差错的原因调查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56-157.[4]贾荣娟,徐金美,刘福凤,等.某院护理查对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9):431-432.[5]高峰,刘延锦,娄小平,等.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6):440-441.[6]张东芳,徐翠?s,孙晓美,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7,9(3):191-194.[7]许敏,胡娟,黄莉莎.应用行为改变理论提高护生查对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0):2384-2387.[8]冯志仙,黄丽华,章梅云,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2-455.[9]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27.[10]赵国琴,黄一凡.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74.[1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8.[12]薛坚,明雅??,林青梅,等.护士在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7):66-67.[13]魏丽君,黄惠根,张振路,等.广东省90家医院护士用药错误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2):1437-1441.[14]靳子健,绳宇,左选琴,等.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迹近错误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5):4287-4292.[15]樊荣.发药给药:如何避免差错发生[J].中国医院院长,2017,(4):84-85.[16]邢念凤,王会丽.临床护士用药错误根因分析及安全管理[J].当代医学,2014,20(22):8-9.

下载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直肠给药法在泌尿系统及男科疾病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