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师演讲稿:感受职业幸福——孩子的目光
孩子的目光
东营区实验幼儿园 刘虹
做了近十年的幼儿园教师,我最爱他们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最爱他们新月般清亮的眼眸,最爱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睛,以及从那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目光。
孩子的目光——祈盼,任何时候的一举一动,都盼望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孩子的目光——羞涩,有时老师无意的赞扬也能拨动他们内心的涟漪
孩子的目光——快乐,一再重复的游戏,依旧能激起他们的热情。
孩子的目光——自豪,自己的任意一件作品,都能引起他们无限的骄傲。
孩子的目光——新奇,一点点新鲜事,都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孩子的目光——祈盼、憧憬、羡慕、感激……
孩子的目光,使我读懂了一个个幼小的心灵渴望关爱,使我读懂了他们对老师无上的崇敬,也使我读懂了他们对老师纯真的挚爱……
当然,我也深爱他们的聪明伶俐,深爱他们的憨厚质朴,深爱他们的童言无忌,还有我最羡慕的无忧无虑。
我是幸运的,是孩子们给了我童话般的世界;我又是幸福的,是孩子们给了我稚嫩的关怀。
孩子的目光,在我心里其实早已酿就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甜蜜的温馨,像月下悠悠飘来的提琴声,像远处淡淡袭来的茉莉花香,弥漫在我的耳边,浸润着我的心田,我怎能不倍加珍爱!
我庆幸,我庆幸走进了这块神奇的沃土,播种、育苗、收获。我将永远耕耘在这块土地上,直到皱纹爬满我细腻的脸颊,岁月漂白我乌黑的长发。
第二篇:幼儿教师演讲稿:感受幸福
感受幸福
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点点思考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作为在一线工作近20年的幼儿教师,颇有感触.与朋友闲聊时,朋友问”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愿意做现在这个职业吗”十年前我可能会冲口而出”我愿意”.曾经的我,踌躇满志.流连于孩子的天真,陶醉在孩子的笑容里.每每会为孩子的一个问候,家长的一句赞许,领导的一次鼓励而心动不已,那时的我是真真切切感受着一种幸福!那是我自己选择的”幸福”!现在的我在经历了多少职场风雨之后,已经不会盲目而冲动地轻易下什么结论了--------虽然我依然爱着我的孩子们,我也依然活跃于幼教这个大舞台上!
曾经在网上的大讨论中看到有老师说过这样一段留言:” 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班级人数多,教师的案头工作,业务学习等多之又多,开课多,比赛多,还有较低的薪酬水平,而后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和生理负担。总之,幼儿教师的工作现在比起以前实在是太难了。谈什麽幸福感?幼儿教师的这份工作在别人眼里看来很简单,很轻松,而真正工作在这行业中的老师们只有她们才知道辛苦与幸福的代价。”这是一段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话,它道出了当今许多幼儿教师心里的苦与无奈.姑且不论她说的对与错,是与非,至少她代表了一种心声,一种呼吁.,试想:若老师们背负的是这样一种责任和压力,幸福感从何而来? 当一个人不能从所从事的职业中感到快乐和幸福的时候他会这么样?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是的,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必须奉献,但对于社会,对于管理者来说:怎样把这种奉献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让他们感到奉献也是一种幸福呢?足够的职业幸福感将能为幼教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人力保证和智能支撑!
教师的苦,教师的怨,
教师的挫折和压力分析起来不过来源于:1.待遇不足;2.与管理者有矛盾;3.幼儿园内部管理不善;4.对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高收入带来的满足感毋庸置疑.怎样在社会.单位内部.以及个人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也是我们自己所无能为力的.客观条件的制约无疑使这一点显得任重而道远.管理者的激励与调节也是我们教师所一直渴望的,在幼儿园里的大多数普通教师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某次上面有任务下来,或是开课,或是表演,往往这样的任务都会指定某些老师,而大多数老师都会觉得事不关己,甚至认为”领导眼里没有咱”,这无疑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那么能不能开展一次”抢任务”的活动,以此调动大多数老师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在于能够满足其合理的需要,这种合理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的需要,前者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再满足这种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一种公平竞争的需要,一种被认可和获得尊重的需要呢?抢任务"活动就是给每一位幼儿教师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业务能力的机会,使她们发挥了自我动力(内驱力)的作用.变”要我做,我才做”为”我要做”.不仅能激发教师的成就欲,更能增加集体之间的一种团结协助精神!无疑是一个明智的举措,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最后一点是对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事业也是能导致幸福感降低的,有梦就有希望,给自己一个方向,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空间里面生存与工作.当一个目标不再遥不可及的时候,工作就有了幸福感,其实就这么简单!如果说以上这些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那么在能力所及的空间里感受职业的幸福,消除那种”干一行 怨一行”的职业倦怠感而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就是要靠我们自己了!这是”内因”!工作着是快乐的,正确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将使我们满足着从而幸福着!首先: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这是关键.或许我们没有动听的歌喉”能歌”,没有曼妙的身材”善舞”;没有激情的文字”能写”,没有马良的神笔”会画”.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你自己所具备的东西:可能是你温柔的笑容,善于沟通的谈话技巧,也可能是你奇妙的创意,课堂上驾驭自如的”教学风度”.形成了这些职业特长,你就有了园里园外不可替代的位置,职业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其次”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意气.志气相投的同事和朋友,是工作的动力和支撑!多些宽容和谅解;多些诚挚和坦然,将会使你处世坦荡,胸怀宽广,心理健康而保持职业的快乐;另外与家长的沟通也很重要,那是帮助他们了解你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取得他们的支持是你作好工作的保证;最后,要学会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开心的时候我们如沐春风,对谁都和颜悦色,相敬如宾.可是情绪有障碍的时候难免深锁娥眉,心事重重有时候甚至怒发冲冠!教师也是人,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顺,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茶楼里.湖畔边和挚友的悠悠细语,周末歌厅里尽情放歌,假日舞厅里的激情舞蹈,网上的冲浪,枕边的哭泣等等都是可行之计!总之学会调理自己,给自己多一份关爱,把渐渐失去的”幸福”找回来!快乐与共!让
幸福感永远伴随着我们!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 张丽
第三篇:教师演讲稿--感受职业幸福
教师演讲稿--感受职业幸福
感受职业幸福
情感一路奔放
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斗趣。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当前,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以至于一部分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而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尽管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却解决不了职业幸福感这一问题。因此,在思考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德建设时,要贴近教师生活,把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时,除了强调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等之外,更要培养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十年前毕业分配我去了我们当地最为偏僻的一个山村中学。在最初的几年中我除了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把很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教育学,读了许多教育名著,像魏书生等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他们的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师德,更多的是他们的职业幸福。很多听过我上课的老师都说我上的每一节课都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那样的接近,对教材挖的很有深度,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创新,其实很多理念源于那几年的人生感悟,现在当我看到我上的课让我的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会非常幸福,因为我和我的学生在共同体验着爱与责任;当我又上了一节好课的时候我会非常激动和幸福,这种探索与改革将会最终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营养。当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正直,乐观的孩子,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我们要像章鱼那样有很多的触须伸向不同的领域,并从那些也许看起来和教育没有关系的领域中学习,有这样经历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将会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真正明白教师职业的真谛所在。
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现在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向学生卖书,向学生家长要物,借辅导学生向家长要钱要权,这些能使教师幸福吗?教师职业有特殊性,也只有教师能有职业的幸福感。教师付出的是爱,得到的是爱的回报,有时会是即时的,但有时会有一点滞后。记得老教育家吕型伟讲的一件事。一年,他到北京,想见一下几个学生。结果来了很多学生,有部长、有教授、有将军等。吕型伟先生感慨:“谁能一个电话,招来一百多人?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此,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感受教师职业的真谛,满足了,得到了,快乐着,幸福着。幸福就在你的眼前,只要留心去发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教授们的反对,校方于是顺从了教授们的意见,取消了这项计划。教授们为什么会反对呢?原因是校方选定的位置是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就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因,为什么校方会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呢?原来,与美国教授平均工资水平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不到其他大学去寻找更高报酬的教职,完全出于华盛顿大学对他们的尊重和留恋在华盛顿大学执教的幸福感。幸福使他们淡化名利的纷争,幸福使他们不仅把职业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并且产生更高的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我们的学校如果能为自己的员工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师德建设可为高水准。
著名教育管理实践专家、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在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时说到“学生第二”,这就意味着教师第一。学校的发展如果没有将教师的利益和发展放到第一位,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课程目标从过去的一维发展定为今天的三维发展,从平面变为立体,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育人者的情感态度问题也理应提到应有的高度。同时我想到的是,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他的三维没有得到发展,他又怎么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三维呢?在教师没有感到幸福的校园里,学生还会好到哪里去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
一个学校,一个领导,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和平的校园,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树立正气,赏识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让教师在一种教育新风中,感受教师这种职业带来的幸福。
教师工资涨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涨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也要涨了,当一位教师,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都不成问题时,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对校长来说,教师就是实现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做。发展的动力如果来源于对教育职业的热爱,教育就会充满活力与真情,教育就是动态的;反之如果仅仅来自于压力,他们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加到学生身上,这样塑造出来的人肯定是十分可怕的。“压力就是动力”这句话应该辨证的看待,“没有压力不行,仅有压力不够”。对一个从事塑造人的职业来说,尤其不能只有压力。
我们都知道到商店购物,我们是上帝。商家常把“顾客至上”作为发展的理念。而有一个人却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把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做成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并成为“美国100家最适合于工作的公司”之一的罗森柏斯国际集团老板豪尔。他认为,对于员工来说,顾客当然是处于第一的优先位置;但对于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通过把精力集中在内部,集中在自己的员工身上而获得成功的。豪尔批评说,有太多的公司把压力、恐惧和沮丧施加给员工,员工每天晚上把这种感受带回家里,这会引起家庭问题;第二天一早,员工又会把这些问题带到工作岗位上。这种循环非常典型,也非常可怕。1974年,当豪尔加入到公司的时候,他发现公司在“顾客至上”的旗帜下,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顾客身上而很少关注自己的员工。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全部围绕着顾客展开,他们甚至忘记了是谁在为顾客服务。豪尔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最高级别的服务水准是发自内心的。因此,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员工内心深处的公司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管理者能为顾客做的最好的事情,他们终将认识到,虽然顾客被排在第二位,但事实上却是第一位的。豪尔认为,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一个学校在强调师德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一些规定,而应多对教师具有很人文的情感关怀,给教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常常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付以育人的高度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唯有快乐工作,努力进步,求取发展,才能无愧教师职业。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对学校的服务意识更新。教师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了,教师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在生存上,追求也不仅仅定在最低层次上。只有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积极参加各种自我更新。
“走进新课程的老师,需要通过不断的丰富自己来丰富我们的学生,进而丰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个教师只有开阔了视野才会求思求变求取发展。生活的态度决定幸福指数。朱永新说过:“应该让我们的教育者系统地读一读教育专著,不要多,哪怕20本。这20本你不读,不能当教师,更不能当校长。因为一个没有系统地接受人类历史上教育思想财富的人,不可能有博大的情怀,不可能有远大的理想。”
通过这些学习,教师把教育的故事,把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及教育艺术机智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启迪着学生的智慧,激励着学生的情感,教师从中收获职业的快乐。“做真正的教育者,办真正的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教育的幸运。给教师一个幸福的精神生活,在幸福的体验中工作。用精神引领专业,用专业丰富精神。在积极的、自觉的状态中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
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快乐,感受职业幸福吧!让我们的情感一路
第四篇:感受职业幸福
感受职业幸福情感一路奔放
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斗趣。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当前,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以至于一部分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而一般意义上的培训,尽管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却解决不了职业幸福感这一问题。因此,在思考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德建设时,要贴近教师生活,把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时,除了强调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等之外,更要培养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十年前毕业分配我去了我们当地最为偏僻的一个山村中学。在最初的几年中我除了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后,把很多的时间花在研究教育学,读了许多教育名著,像魏书生等一大批教育界的精英,他们的身上有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师德,更多的是他们的职业幸福。很多听过我上课的老师都说我上的每一节课都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那样的接近,对教材挖的很有深度,而且每一节课都有创新,其实很多理念源于那几年的人生感悟,现在当我看到我上的课让我的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会非常幸福,因为我和我的学生在共同体验着爱与责任;当我又上了一节好课的时候我会非常激动和幸福,这种探索与改革将会最终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营养。当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正直,乐观的孩子,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教师专业底蕴的积累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的积累,我们要像章鱼那样有很多的触须伸向不同的领域,并从那些也许看起来和教育没有关系的领域中学习,有这样经历的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将会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真正明白教师职业的真谛所在。
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现在有些教师把学生当成摇钱树,向学生卖书,向学生家长要物,借辅导学生向家长要钱要权,这些能使教师幸福吗?教师职业有特殊性,也只有教师能有职业的幸福感。教师付出的是爱,得到的是爱的回报,有时会是即时的,但有时会有一点滞后。记得老教育家吕型伟讲的一件事。一年,他到北京,想见一下几个学生。结果来了很多学生,有部长、有教授、有将军等。吕型伟先生感慨:“谁能一个电话,招来一百多人?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此,教师要脱离功利性去看幸福感。
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十三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感受教师职业的真谛,满足了,得到了,快乐着,幸福着。幸福就在你的眼前,只要留心去发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教授们的反对,校方于是顺从了教授们的意见,取消了这项计划。教授们为什么会反对呢?原因是校方选定的位置是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就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因,为什么校方会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呢?原来,与美国教授平均工资水平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不到其他大学去寻找更高报酬的教职,完全出于华盛顿大学对他们的尊重和留恋在华盛顿大学执教的幸福感。
幸福使他们淡化名利的纷争,幸福使他们不仅把职业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并且产生更高的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我们的学校如果能为自己的员工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师德建设可为高水准。
著名教育管理实践专家、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在接受《中国教育报》专访时说到“学生第二”,这就意味着教师第一。学校的发展如果没有将教师的利益和发展放到第一位,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课程目标从过去的一维发展定为今天的三维发展,从平面变为立体,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育人者的情感态度问题也理应提到应有的高度。同时我想到的是,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他的三维没有得到发展,他又怎么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三维呢?在教师没有感到幸福的校园里,学生还会好到哪里去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
一个学校,一个领导,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构建一个和平的校园,构建一种和谐的氛围,树立正气,赏识教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让教师在一种教育新风中,感受教师这种职业带来的幸福。
教师工资涨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涨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也要涨了,当一位教师,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都不成问题时,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对校长来说,教师就是实现你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做。发展的动力如果来源于对教育职业的热爱,教育就会充满活力与真情,教育就是动态的;反之如果仅仅来自于压力,他们就会把这种压力转加到学生身上,这样塑造出来的人肯定是十分可怕的。“压力就是动力”这句话应该辨证的看待,“没有压力不行,仅有压力不够”。对一个从事塑造人的职业来说,尤其不能只有压力。
我们都知道到商店购物,我们是上帝。商家常把“顾客至上”作为发展的理念。而有一个人却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把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做成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并
成为“美国100家最适合于工作的公司”之一的罗森柏斯国际集团老板豪尔。他认为,对于员工来说,顾客当然是处于第一的优先位置;但对于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通过把精力集中在内部,集中在自己的员工身上而获得成功的。豪尔批评说,有太多的公司把压力、恐惧和沮丧施加给员工,员工每天晚上把这种感受带回家里,这会引起家庭问题;第二天一早,员工又会把这些问题带到工作岗位上。这种循环非常典型,也非常可怕。1974年,当豪尔加入到公司的时候,他发现公司在“顾客至上”的旗帜下,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顾客身上而很少关注自己的员工。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全部围绕着顾客展开,他们甚至忘记了是谁在为顾客服务。豪尔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最高级别的服务水准是发自内心的。因此,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员工内心深处的公司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管理者能为顾客做的最好的事情,他们终将认识到,虽然顾客被排在第二位,但事实上却是第一位的。豪尔认为,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
一个学校在强调师德学习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教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等一些规定,而应多对教师具有很人文的情感关怀,给教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常常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付以育人的高度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唯有快乐工作,努力进步,求取发展,才能无愧教师职业。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对学校的服务意识更新。教师的视野变得更开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了,教师的眼光就不能仅仅盯在生存上,追求也不仅仅定在最低层次上。只有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积极参加各种自我更新。
“走进新课程的老师,需要通过不断的丰富自己来丰富我们的学生,进而丰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个教师只有开阔了视野才会求思求变求取发展。生活的态度决定幸福指数。朱永新说过:“应该让我们的教育者系统地读一读教育专著,不要多,哪怕20本。这20本你不读,不能当教师,更不能当校长。因为一个没有系统地接受人类历史上教育思想财富的人,不可能有博大的情怀,不可能有远大的理想。”
通过这些学习,教师把教育的故事,把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及教育艺术机智地融入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启迪着学生的智慧,激励着学生的情感,教师从中收获职业的快乐。“做真正的教育者,办真正的教育”,幸福的教师,才是教育的幸运。给教师一个幸福的精神生活,在幸福的体验中工作。用精神引领专业,用专业丰富精神。在积极的、自觉的状态中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
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快乐,感受职业幸福吧!让我们的情感一路
第五篇:幼儿教师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中,有的老师总喜欢安稳一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听话好管教,让老师省心,也总能淘得不少老师们的喜爱。而对于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则往往因为其“调皮、惹事”,久而久之,则可能得到“另眼相待”的“特殊待遇”。
但我觉得,对待那些过于“活泼、爱动”的幼儿,需要老师行使有别于一般幼儿的教育和教导方法,找准切入点,通过意识引导而使其行为上产生循序渐进的转化,逐步改变其过于“活泼、爱动”的习惯,使其容入班级整体活动之中去。我带的小朋友中就有这么一位,他不仅活泼爱动,而且常常给老师制造些小的“恶作剧”。比如,在大家一起游戏时,他往往趁老师不注意就会掉头大窜,让老师追来追去,累得老师气喘吁吁;教育活动中有时他会钻到桌子底下与你玩“捉迷藏”;可能由于他的过分爱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幼儿园里已经小有名气,大部分老师认识他。他的妈妈曾这样给我说过:“我的儿子不简单,四岁就成了'明星'”,我也曾开玩笑地对家长说:“你的儿子简直就是一个'自由人'”。
如何教育这样一位刚刚三岁的“自由人”呢?我的切入点是--找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聪明,反应能力强。有时老师在门外回教室时,外面的老师会轻轻敲门或向里招招手,示意小朋友过来开门,四岁的孩子大多猜不透老师的心思,可班上那位所谓的“自由人”几次急匆匆地跑过来,给老师打开门,这时我便过去亲他一口,并伸出大拇指以示鼓励,让他感受到跑过去做了一件正确的事,老师就会喜欢我!
我还发现他喜欢交朋友,人缘好。一天早上开饭时他迟迟不吃,他说他要等到他的好朋友来了一起吃!还有一次,班上的新新小朋友因生病几天未来园,当新新小朋友来园时,他主动走上前去迎接,并拉着他的手认真地说:“你怎么了?”。当时我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他确实是真的想念新新小朋友了,这也是他关心小伙伴的一种真言真行。一次次的观察,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对这位幼儿有了新的了解,一次次地鼓励给了他自信,使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产生了更多的积极行为,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成功体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进步可不小,他再也不一人跑出去让老师追来追去;现在他再也不是以前妈妈眼里的那个“自由人”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