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永远的丰碑
-----《第一书记》观后感
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被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打动。沈浩同志扎根小岗六年,为小岗的发展鞠躬尽瘁,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沈浩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全心全意地诠释了党的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他深入群众,埋头苦干,在广阔天地中锻炼成长,在艰苦磨炼中增长才干。他的感人事迹凝结成一座丰碑,不仅立在小岗村,立在广袤农村,更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里。
普通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很生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没有惊天壮举,没有枪林弹雨,也不是高大全。虽是一件件小事、一件件家长里短的琐事,但都是老百姓需要、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也都是不容易解决的难事。沈浩同志始终秉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和信念,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和拥护,称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开拓进取的领头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小岗、大包干、红手印……历经三十多年的传诵和洗礼,这些符号已经成为烙刻在勤劳善良开拓的中国人心中永远不曾离去的印记。今天,沈浩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无愧天地和百姓的奋斗,给我们心中不曾离去的奋斗史诗中,增添了“第一书记”崇高的形象。
他传承的是奋斗的精神。他把到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看成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民带来了盼头。大包干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他演绎的是奋斗的感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他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扑下身子和小岗村民一道吃苦,把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当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奋斗的动力,用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
他展现的是奋斗的光辉。他上有老母,家有贤妻和挚女,常年不能和家人团聚,爱家却不能顾家。他三年又三年,以任劳任
怨、无私无畏地为百姓干好事、干实事来弥补自己对家人的心灵愧疚。“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是生命何等的光辉!
他将有限的生命化为对人民、对事业无尽的奋斗,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使他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离去,沈浩--第一书记。
影片一是真实。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在我们现实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是不用特意去找。例如,沈浩在去小岗村之前,在省财政厅工作时,每年的考核都是基本称职,和全国大多数公职人员没有区别,影片没有把他塑造成多么与众不同的人物。当沈浩为给小岗村修通乡亲们期盼30多年的公路,要在繁忙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必须到北京铁道部找人特批时,照样拿着大包小包礼品,符合现实中的人之常情。二是感人。沈浩用实干感动了同学、用真诚感动了小岗村村民、用业绩赢得领导的赞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书记光辉形象。如果说挂职三年有“镀金”嫌疑的话,那么挂职六年还在小岗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辛勤工作,“镀金”就转变为“真金”。三是让人信服。众多影视明星在影片中再现了沈浩在小岗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带领大家建设小岗村的生活片段,使观众信服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作为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干点事业不难,难在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把这个事业干好,这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为大家,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小岗村对沈浩同志连续多次按手印的挽留信,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沈浩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观看了影片使我切实地了解到沈浩书记是一个尽心竭力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以人民的事情为第一,无论村民们有任何困难,他都以最大的力量投入饱满的热情,一心想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为村民们争取时间,帮助小岗村铺修了公路,更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们的收入水平,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克服了种种困难,心系群众,提高农村群众自身素质,带动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性原则、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密切联系群
众的实际行动,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沈浩同志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想为人民做点事,他全身心的付出和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改变了小岗村的经济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践行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和追求,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榜样,是“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当代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为社会和谐和进步树立了典范。沈浩的精神与品质是永远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科学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党员:孙闯飞
支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10级研究生支部
时间:2011年3月28日
《第一书记》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电影《第一书记》,这是一部描写共产党员无私为村民造福的真实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沈浩——沈浩原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一个体面的公务员,工作了十八年职位没有升迁,按照世俗的标准,他在公务员圈中,应该算是平庸的。组织派他到安徽省小岗村挂职锻炼,任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六年,就是用生命和热血诠释执政为民理念的六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他从不以一个省派干部的姿态去面对村民,不摆官架子,不说官话,每件事他都身体力行、不辞辛苦。沈浩说:我就是为老百姓服务来的,要努力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沈浩为了做工作,曾被人打过。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就像一株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野草,经受住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最终实现了为小岗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夙愿。村民们也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为带领村民走上幸福之路的过程中求解难题的胸襟。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对于有理想、有抱负,但一生默默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来讲,沈浩就是榜样。从影片中,他与同学的谈话中,就能体会的到。当别人把到农村挂职锻炼当作镀金的跳板时,正是他勇于超越传统价值观,把他热爱的小岗村做为自己人生理想的平台,用新的价值观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可以说是沈浩改造了小岗村,也是小岗村造就了沈浩。最根本的原因是沈浩把工作当作事业,不计回报、持续付出。做人做大写的人,平平常常,认认真真,不求光环,不求名分,只愿做一个大写的人,正折射出沈浩的内心世界。如果要从影片中挖掘他奉献、执著、为理想奋斗不止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的思想根源,我觉得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正如诗人艾青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所描述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平实而自然,却格外令人心动。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虽然沈浩已离我们远去,但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正如影片结尾沈浩女儿所说:“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
沈浩短暂的人生找到了全情投入的事业和挥洒自我的舞台,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人心浮躁的时代,很多人向往的是一种以物质财富为目标的人生,而沈浩展示了另外一种简单的、纯粹的人生,以及这种人生可以有的高度和境界,沈浩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无尽的。把工作当作事业,在工作中实现和体现人的价值,这是超越物欲的更高精神追求,这个过程他是快乐的、而努力的结果令他心灵得到满足。快乐而满足,人生还有比这更美好的吗?
很喜欢电影的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沈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上听天命,中尽人事,下顺民情,但求无愧于心!影片《第一书记》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给我们共产党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让我们知道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给群众带来好的生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挑起来的重担。
党员:臧树伟
支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10级研究生支部 时间:2011年3月28日
第二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第一书记”,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怀着一颗期待的心,走进这个曾经熟悉却又令人感动的艺术作品中。
沈浩是一个普通人,但并不平凡,他不甘心碌碌无为,渴望辉煌、追求成功。他出生于农村,对大地和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小岗村,使小岗村摆脱了困境,从温饱走向了富裕。沈浩书记在小岗村的6年,全身心的投入到小村庄的建设发展中,来到基层,首先是走访农户、摸清家底,即便是最困难的残疾智障家庭(作为同村人的村干部都不愿意去的人家),他都要去访,他深知:只有全面的了解群众,走近群众,才能与大家共谋发展大计,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改变小岗村的落后现状。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源于人民无限需求的动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是6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公务人员,是响应组织部门号召的一名机关干部。也许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里感受,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期待与亲切。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的影子,一名真正基层干部的影子。
在全国上下学习总书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看此片的意义更加深刻。我发现我们的党从诞生到现在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价值观,而沈浩不仅继承了老一辈优秀的人生价值观,更展现了新世纪党员的精神风貌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他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于在实践中摸索成功之路,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从中我们也能接受先进思想的大力引导,做一个有作为有担当有思想的领导者。他同时也传承了一种奋斗的精神,他把去小岗村工作看成是组织对他的信任,看成是金钱衡量不了的荣誉。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做人的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给小岗村的村民们带来了盼头。大包干在新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他演绎的更是奋斗的感动,官不大,责任却重大,他对人民付出了一片真情,亦收获了无限的尊重与爱戴。他将自己的目的与抱负栽植于小岗的土壤,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培植,用挥洒的汗水浇灌。他的努力与心血没有白费,他给小岗村村民带来了幸福,给年迈的母亲与贤惠的妻子以及可爱的女儿一个完美的交待,更给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给了这个时代一个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趋向。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感动存在我们的心里。沈浩———这位伟大的第一书记虽然走了,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所彰显的时代精神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领导人,我要用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的为搞城建工作,拉近群众关系、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去发挥自己的能量,用感动和爱去回馈这个社会。做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更要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2014年4月23日
第三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观看学习《第一书记》有感
4月9日,我们在院党总支的组织下,认真观看学习了《第一书记》这部具深刻教育意义的电影。影片的原型来源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影片客观地记录了这样一位基层的党委书记在小岗村默默耕耘了六年的工作、生活经历。
影片从方方面面向我们塑造一位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基层党员的光辉形象。看着影片一点一滴,不免让人想起了我们老一辈伟大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同样是扎根基层,同样是默默耕耘,鞠躬尽瘁,同样是病倒累倒在岗位上,一心为民,无私奉献。通过教育片的学习,不断为我们的思想和心灵进行洗涤,时代的变迁,既往的英雄人物、人民公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贪污腐败,在其职不谋其事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党、我们所有的基层党员都需要这样一股清风来吹醒我们混沌的大脑,对心灵进行一次洗涤,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社会,审视我们的岗位,审视我们的理想。一心一意为人民绝不是一句口号、一句标语,而是真真切切地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发挥自己全部能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党员永远是先锋,干部应当是公仆,群众路线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我们要把观看影片的感悟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牢牢结合起来。“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无论在基层或者在任何的岗位,这都是我们行动的座右铭。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共产党员思想与行为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员开展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作为基层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身入群众,关注民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像影片的主人公一般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做一位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好党员。
第四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对党员身份的思考
——《第一书记》观后感
“我是党员。”沈浩同志这句话引起了我们多少的思考。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两年前,我在电视机前听到这段“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沈浩”的颁奖词时感动到一塌糊涂。两年后,我在党课上看了《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再去爱我脑海中日渐模糊的形象又清晰了,而且更加鲜活更加动人了。这一次,我收获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对党员身份的思考。
我们党自诞生到现在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模范,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到沈浩„„每一位英雄身上都有那个年代的特色,但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模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共党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正是因为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个宗旨的贯彻,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可爱的共产党员。
曾几何时,对于“我是党员”这句话,言者真心自豪,听者满腔崇敬,而在党员已经发展到八百二十多几万的今天,还会有多少人会说这句话,又还有多少人听到这句话时还会很有感情呢?我们似乎听到了不少党员腐败、党风不正的事例,看到不少党员不再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甚至还有些党员说出“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这样的话来„„党的落后分子已经玷污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群众对党的感情。我们党也认识到了并且高度重视党内的腐败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七中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沈浩同志的精神才显得尤为可贵。
他从群众中来。
沈浩同志不是一个艺术形象,而是一个有些有肉的人,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最朴实的行动,华丽地诠释了党的宗旨。他生动具体地演绎了党员的身份。诸如雷锋同志这样的榜样对我们90后而言更多的只是一个遥远的影子,沈浩同志让我们呢更有亲切感,因为他离我们更近,他和我们一样,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有着相同的内心情感——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有着对家的责任和牵挂,有着对事业成功追求。他也在乎荣誉,当看着自己的朋友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自己却没有多大作为时,他也会失落,他也渴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但是他追求的荣誉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党和人民对这自己的肯定。
他和群众在一起。
他和村民一起修路、架桥,为散居的村民盖宅楼,把妻子卖给自己补体的羊牵给更有需要的婆婆。村民的衣食住行都是他的心头大事,他住在村民家里,过年还留在村里和村民一起吃年夜饭,他真心实意为村民谋甘共苦。
沈浩同志带给我的思考还很多,他的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例如:
一、工作要用心去准备。去小岗村前,他就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小岗村的历史与现状,甚至包括每位村民的名字和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他成功取得村民信任的前提。
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作为一名党员,光有为人民服务的心事不够的,还需要较强的能力。沈浩同志坚持科学发展观,认识到小岗村的发展不能靠吃“政治老本”,他带领村民成立大包干纪念馆,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发展工业和旅游业,让小岗村跻全国十大名村。还有,通过法律手段取回被占的集体财产,通过合法程序取得铁路局暂停京广线的配合等,这些事都体现了为人民办事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三、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沈浩同志的离开真是莫大的遗憾。这让我们懂得了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还要学会劳逸结合,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机会和人民在一起为幸福生活奋斗。
“你虽然走了,但小岗村还在,和你吃过饭、说过话的人还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也在„„”这是在片尾时沈浩的女儿说的一句话。
是的,岁月在,我也在,我们都在!我们会向沈浩同志学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我们会把他的精神弘扬下去!
第五篇:《第一书记》观后感
沈浩精神是一座丰碑
————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假如时间倒退到2004年以前,小岗村和沈浩根本联系不到一块,但恰恰又是时间老人把小岗村和沈浩又联系到了一块,演义着平凡、感人的故事,让新时代共产党员永远铭记的故事。
11月25日下午,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副处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观看电影《第一书记》。电影一开场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带我们走进了凤阳古城,扑面而来的是凤阳这座城市的的真实、质朴。正是在这样一个朴实城市中的小乡村,沈浩同志用他的真诚和热忱带领小岗村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成功。一台铲车,从最初的不理解,矛盾激化,到最后的理解和感激;一条大路,几经坎坷,四处受挫,却最终在一片激动的欢欣雀跃中连通;一个隆重的葬礼,弥补了老人心中几十年揪心的痛楚,也为小村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脚步;把当年大包干三个互不包容的带头人,最后也在对小岗的深深的感情和对沈书记深深的感激中团结起来。
电影只能将沈浩同志的事迹零星的指给我们看,而真实生活中的他是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小岗村生活了六年,奉献了六年。2009年11月6日,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1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里去世,年仅46岁,他的事迹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令人感动,令人钦佩。六年来,第一书记的身影走遍了小岗村的每一个角落,村里的老老少少,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在他关切的眼神中。
看过电影之后,我觉得沈浩同志的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非常有指导意义。沈浩同志在面对日常琐碎的工作时认真、执着,用他的奉献精神为小岗村服务着,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成绩。其实我们平时的工作看起来也是平凡的,有些我们甚至觉得是有些琐碎的,但是我们必须更加认真地对待,保证把每件大事、小事做好。在对待教学育人时,我们务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把知识传受给学生,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到一技之长,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大市场中有生存的资本。在实践工作中,利用力所能及的条件,通过校园网、院报广泛深刻地宣传沈浩事迹,发扬沈浩精神,切实使沈浩精神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实际当中,指导我们完成教学和行政工作。
沈浩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将共产党员的精神散播到了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沈浩精神将永远是一座丰碑。我们将发扬沈浩精神,继续为创建和谐校园,为创建省级示范院校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