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狮岭紧抓人才源头助推皮具产业转型升级
狮岭紧抓人才源头助推皮具产业转型升级
3月9日,才聚管理干部学院在狮岭镇成立,标志着狮岭加大对皮具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从源头解决“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状,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中高端管理人才。
狮岭镇党委副书记黎汝坚在才聚干部管理学院成立仪式上表示,才聚管理干部学院的成立,对皮革皮具产业的技术革新、设计创新到箱包皮具的品牌创新和品牌营运,直至整个产业的就地提升及成功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才聚管理干部学院办出新水平,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科技型、创新型人才;二是企业要发挥自主管理,自主培养人才;三是新狮岭人要自觉、自主学习,增加一技之长,一起为建设狮岭努力奋斗。”
据了解,才聚管理干部学院是为满足皮具(皮革)箱包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知识需求而设立的非学位教育项目,其前身为才聚管理干部学校,已成功为狮岭的企业培养一期学员。
第一期才聚管理干部学校的毕业的学员黄耀说,经过差不多五个月的干校培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觉最深的是应用、实战。没有应用,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真正的务实精神,任何的花言巧语都会苍白无力。
第二篇:推动花都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皮革皮具电子交易
推动花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皮革皮具电子交易
——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参观狮岭(国际)皮革皮具交易中心
2012年2月17日,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领导方旋、陈国、赵小穗、孙峰在花都区委书记杨雁文、区长林中坚及市区镇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花都区狮岭镇走访企业进行调研工作。万庆良书记要求花都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社会管理上先行先试,打造示范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在走访狮岭(国际)皮革交易中心时,圣地集团董事长林益明、副董事长(总裁)林俊等与万庆良书记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在听取交易中心副总裁孔毅做的简要介绍后,万庆良书记肯定地指出:“这一交易平台受到广大皮革皮具企业的欢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给予更大力度的培育与扶持,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狮岭国际皮革电子交易中心推出的皮革交易指数,是全球、全国皮革行业的第一家,也是‘广州价格’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广州正是要以这样的行业功能平台为抓手,全力扶持,积极运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花都区的龙头产业运营商的圣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在打造产业链的发展上已是先行先试,设立电子交易中心,为全国皮革产业商家提供锁定成本、锁定利润,规模化采购和优化现金流服务,成就全国的“皮具价格”。在今后必将成为行业先驱,在产业发展中起到领头作用。
第三篇: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研究调研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苏人社〔2011〕318号
关于开展“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 人才支撑研究”调研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市)人社局,省内各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各石化企业:
为深入了解我省石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十二五”期间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支撑,提出我省石化产业适应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合理建议,我厅定于近期开展“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研究”主题调研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研单位
本次调研任务由我厅所属中国江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江苏省人才市场,会同江苏省化工协会、江苏省化工职业技能鉴定站、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共同承担。
二、调研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我省“十二五”发展纲要,调查了解我省石化企业及其人才队伍的现状,分析未来我省石化应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合理建议。具体内容见所附调研提纲。
三、调研形式
由调研组确定调研的地区,以现场调查、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调研。
四、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为2011年7月至9月。具体时间由调研组另行通知。请各有关单位认真作好准备,积极配合调研。
附:《“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研究”调研提纲》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引进和用好人才问题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引进和用好人才问题研究
无锡太湖城党工委
在经济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的大背景下,太湖城面临着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紧迫任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科技和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加速器”,高端人才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不断加大对人才引进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激励扶持,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也广纳人才,太湖城的人才工作获得不断提升。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人才队伍总量提高,区域内常住人口74218人,人才总量16939人,具有职称的人员4428人,技工9920人,技师382人,博士和硕士137人。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学历结构日趋合理,职称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企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集聚度呈上升趋势,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不断提高。高端人才数量有所提升,辖区内企业已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人,成立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人、省“双创”人才8人、省“333”工程人才1人、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1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化工装备、坦程物联网、好达电子等一批企业与华东理工、武汉理工、南京大学等高校展开多方位合作。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储备了必要的人才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人才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在党工委领导下,组织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细化实施办法,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努力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构建形成组织、经济、人事部门统分结合、分级负责、运转协调、服务周到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办公室,为引进人才提供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积极为人才排忧解难。设立1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一方面向海外人才宣传展示本区域现状、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收集海外人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海外人才的深入发掘与交流建立平台。完善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积极落实专项资金申报。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安排经费用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积极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设立办公用房补贴、房租补助等专项资金,解决人才居住的后顾之忧。
三是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推进载体建设,目前拥有省级孵化器1家,合作建设的科研院所(高校)3家,初步建成物联网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37万平方米的传感信息中心一期已经建成投用。正方园科技大厦、中欧信息科技大厦、外创大厦、耀鑫科技大厦、锦汇科技大厦等一批沿高浪路高层科技研发大厦正在抓紧建设中,建成后载体总建筑面积将达49万平方米。加紧建设9万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预计年底前完成。用心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暖心留人的软环境,落实完善人才联系制度,经常性开展联系走访,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困难,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对高端人才落实一系列配套措施,提供项目资助和引进补贴;支持和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给予一定资金资助和奖励。在人才居住证发放、医疗服务、科技项目资助及奖励申报、投资创业注册登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到底的全面服务。广泛宣传引导,树立一批对经济、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先进典型,积极推荐德才兼备、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专业人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积极在市级、区级新闻媒体上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高层次人才的创业成就和风采,热情褒扬他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生动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才前来创业发展。
二、存在难点
正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太湖城,拥有雄厚基础的传统产业需要升级换代,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需要尽快成长,这些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此过程中,引进和用好人才也存在一些难点。一是人才信息掌握滞后。一方面,政府在招商过程中,通过引进好的项目同时引进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更多地还是因企业自身需求而自行引进。对于后者,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明晰自身引进和使用的高层次人才情况。由此带来在申报“千人计划”、“双创”人才等项目时苦无对象,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开展工作的情况政府部门无法及时获悉掌握动向,在工作中无法较快并全面掌握或者说详细掌握本区域人才队伍状况。
二是高层次人才仍不足。要实现新兴产业的崛起,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就需要吸收引进大量能够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只有集聚起大量的一流人才,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才能发挥出辐射和带动作用。而现阶段仍然存在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专业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人才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和胜任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根本要求。
三是人才竞争形势激烈。国家出台了千人计划等政策措施,诸多省、市也结合自身状况制订了各自的人才工作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使得人才竞争形势更加激烈。本区域的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着周边上海、浙江等外省市,和江苏省内其他城市、无锡市内其他区域的挤压和争夺,如何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先机,今后将是人才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相关建议
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建设物联网“人才特区”,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的目标,今后的人才工作可确立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思路,以人力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基础,努力提高人力人才资源的总体素质,构建与产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人力人才资源平台。
一是加快人才引进。创新引进方式,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开展企业内部人才评价活动,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健全和完善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拓宽引进渠道,政府搭台,通过投资说明会、招聘会、推介会、洽谈会、会展等形式介绍创业环境和引才政策,把更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请进来。加快推进人才中介机构与海外校友会等组织的合作,发布信息,进行信息传递、预约和集聚人才,努力使之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桥梁。
二是加大人才投入。发展基础平台,加快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为各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充分的平台。加大对专业人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人才和高新项目需求情况的调研力度,建立专业人士资料库和重点联系对象资料库,提高引智工作的效能。加强与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聘请权威、知名高层次专业人士担任特约顾问、客座教授、技术指导等,为政府和企业等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多元高效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信贷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资金,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继续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财政投入力度,整合科技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拥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三是加速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联盟的作用,通过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咨询策划、培训讲座等方面的需求项目征集,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进行项目考察、项目对接,加速人才、技术、装备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深入进行智力成果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引进学生科技创业等方面的合作。引导行业优势企业与对口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长期、紧密、系统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健全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联合办学等合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与学位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紧缺程度进行培训,增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专业适应性和鲜明的职业特色。引导企业大力实施中高层管理人员在职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管理素养,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促企业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职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考试,提高技能水平,组织好专技人员参加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第五篇:0123寮步镇实施技工人才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工作汇报
寮步镇实施技能人才战略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工作汇报
尊敬的汪洋书记:
一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刻认识到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力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经济建设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向您简要汇报一下寮步镇实施技能人才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情况。
一、目前我镇技能人才现状
我镇现辖20个村民委员会和10个社区居委会,面积7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5034人。根据市人事局关于人才的定义,我镇中专或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共有18274人,其中本科及以上2913人(其中硕士76人,博士2人),大专5421人,中专9940人。全镇现有技能人才约为8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6人,中级职称2172人,初级职称1632人。全镇现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约4000人,每年向社会输送1400名技能工人。
二、我镇技能人才工作基本做法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 1
部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技能人才强镇战略,重点抓好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和留才等三篇文章。
(一)实施技能人才技引进工程
一是确立技能人才战略地位。把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全镇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成为人才强镇战略的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劳动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泛参与技能人才建设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寮步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鼓励引进技能人才落户。其中,对在我镇企业工作的技术人才凡是学历得到提高或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镇财政给予50%的费用补贴。
二是开展“千企联百校”活动。针对我镇产业特点从省内外挑选100间学校作为我镇“企业人才输送基地”,建立人才引入的常态机制。另一方面,走进十大名校,抄底高素质人才。
三是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积极联系省、市人才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本省、市人才储备情况,继续做好本镇人才队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信息入库工作。定期组织镇内企业参加省、市人才交流活动,引进急需人才和技术专才,将人才供给和需求进行动态调配,满足企业对各种层次的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是实施人才抄底计划。我们充分利用金融危机造成人才相对过剩的机遇,一方面,与市几大人才专业市场联动合作,重点引进一批适应我镇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和技术研发人员。另一方面,积极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十大名校,网罗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成功引进了5名分别来自北大、人大、浙大等著名院校的研究生加入到镇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为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二)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一是落实《关于实施人才培训“1+1”资助计划的试行办法》。由镇政府或有关部门根据企业需求,邀请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专业培训机构到我镇开办培训课程,对符合条件企业的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培训;组织符合条件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学习培训。视情况而定,对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费用,给予报销50%或全额补贴;鼓励企业培养内部后备人才,对在本镇企业连续工作两年以上,且目前仍在企业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通过培训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文凭或中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的,由企业补贴50%后,凭相应证书和发票,镇财政予以报销50%的学费。
二是加大推进“新莞人培训”工程力度。分别在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美商新力鞋厂、高效电子厂、铨讯电子厂等我镇重点企业开展电子装接、制鞋针车、计算机操作员、员工关系等岗前素质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由于年中市劳动局对部分定点培训机构责令整改并暂停开办,我镇培训进度相对放缓,截至2009年12月底,共开展新莞人培训
班23期,参加培训1981人,为317人落实专项培训补贴7.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8万、市财政1569元、镇财政1569元。
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举办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做强育才职业学校和寮步职业技术学校,配合我镇的产业特色,设立电子商务、汽车维修、机械模具等专业,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每年向社会输送1400多名技术工人。
四是开展“香市充电讲堂活动”。镇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举办8-10期讲座,邀请当前在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主讲,提升我镇企业家和高级技术工人的理论水平,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高综合素质。目前已举办了两期活动,培训了1200多人,深受企业欢迎。
(三)实施留住技能人才工程
一是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措施,率先解决技能人才入户问题和其家属安置、子女入学问题,并优先提供人才公寓住房指标。通过多种办法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来寮步创业发展。二是建设人才公寓,提高居住质量。投资10亿元,建设香市人才公寓,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达3
3万平方米,能为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价廉物美的高级公寓。三是建立高级人才俱乐部,举办人才联谊会,增强高级人才对寮步的归属感,为企业和寮步的发展留住人才。四是努力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围绕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关心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大力宣传,激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掌握本领、苦练技能,努力成为建设现代化绿色新香市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用之才。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从队伍建设整体来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规模总量不足,二是文化素质偏低,三是流失现象严重,四是职业教育、培训和鉴定发展滞后。针对上述问题,下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切实抓好技能人才工作,推动技能劳动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壮大。一是推动行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二是推进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三是支持鼓励广大职工走技能成才之路。四是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五是建立健全技能人才交流和服务体系,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六是加强
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工作建议
(一)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重视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挖掘、培养和引进工作,从政策上和资金给予支持,从舆论上给予宣传,形成全社会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氛围。
(二)建议考虑放宽技工入户条件,解决其社会医疗保障及子女教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