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3:3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

第一篇: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

原标题:人民监督员 深度参与为人民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瑞芳)2012年,湖南省检察院在全省全面推行“选任委员会”选任人民监督员方式,得到湖南省委的充分肯定。那么,人民监督员对于检察工作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得到认可。记者近日来到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找到了答案。

人民监督员制度使检察机关“兼听则明”

如何使案件结果既符合法律评价又体现社会民众的社会价值判断和公共道德判断,是近些年检察工作的重要议题。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可以让更多的民意通过监督意见这个渠道参与到司法中来,使检察机关“兼听则明”。“株洲模式”盘活整个制度的生命力

湖南省检察院认识到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是体现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否具有外部监督特性的源头,人民监督员由检察机关自己选任,容易引起社会质疑,影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公信力,成为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的“瓶颈”。

要保障这项制度的外部特性就必须从源头上保障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就必须在检察体制外创新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湖南省检察院2009年初提出由地方党委政法委牵头成立选任工作委员会,面向社会选任人民监督员的新思路,并决定在株洲市进行试点。2011年人民监督员选任,社会各界群众206人报名,实际选任82人,来自乡镇、街道、民营企业等基层组织的占74%。这一选任方式后来被媒体称为“株洲模式”。

“株洲模式”从选任机制上入手,针对原有制度对人民监督员的任职条件和选任程序的设计,从制度上将最基层最广泛的社会民众排除在外,不能体现“司法民主、人民参与”的特点,改变过去由单一的组织推荐方式为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让符合条件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普通群众即使在没有组织推荐的情况下,也有机会通过自荐参与选任,符合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源头上把好人民监督员进入制度,从而盘活了整个制度的生命力。提高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刚性

选任改革后,选入人民监督员队伍的普通群众占了较大的比例,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按“选任委员会”选任的人民监督员与检察机关在管理上不再有依附性,消除了监督者的后顾之忧,监督与被监督的对抗程度加大,人民监督员不再有顾及办案机关的因素,敢讲真话、敢提监督意见的现象明显多了。如选任改革前,常德市两级院人民监督员共监督评议213件案件,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机关承办部门拟定意见的只有5件,占2.3%;选任改革后,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的8件案件中不同意检察机关承办部门拟定意见的有2件,占25%。(本文来源:国际在线)正义网重庆10月17日电(记者 沈义)“从今天开始,第二届重庆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我们拟选任180名人民监督员,10月19日是报名的第一天。”在重庆市检察院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院副检察长王定顺向媒体发布了此消息,并透露,该市检察机关创制的“统一选任”、“下管一级”组织监督模式,被高检院纳入人民监督员制度设计。王定顺在介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概念及人民监督员对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7种情形实施监督的情况后,又对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的概况作了回顾。王定顺说,最高人民检察院从2003年8月开始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重庆市检察机关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市检察院、5个分院和23个基层院开始试点工作。2008年12月,在重庆市第一届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中,该市检察院结合重庆直辖市检察管理体制的实际,改变各级检察院自行选任人民监督员的方式,由市检察院统一组织、面向社会统一公开选任全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278名。同时,针对同级监督影响监督力度的问题,全面改革案件监督程序,提升了监督层级,将各级院自行组织监督改由上一级检察院组织监督。从2009年1月开始,在三级46个检察院全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2010年10月,高检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该市创制的“统一选任”、“下管一级”组织监督模式,被高检院纳入人民监督员制度设计。王定顺告诉记者,自2009年1月全市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以来,共组织人民

监督员977人次,对181件案件进行了监督,人民监督员对36件案件的拟处理决定提出不同意见,其中,多数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拟处理决定的案件3件,检察机关采纳3件。实践证明,人民监督员制度在促进检察机关规范执法、提升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执法公信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于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王定顺称,从七年来人民监督员工作的开展情况看,成效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有效规范了干警的执法行为。人民监督员对“七种情形”的监督,有助于进一步转变检察干警的执法观念和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各院在试点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有关规定,促进了规范办案、严格执法。通过强化外部监督,保障了案件的公正办理。在检察机关采纳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案件中,有拟作撤案处理的作了微罪不起诉,有拟作不起诉的向法院提起公诉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从而有效防止了个别案件处理可能存在的偏差,保证了案件处理结果更加有利于充分体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高了检察工作的执法透明度。人民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向检察机关反映和表达社会各界对查办职务犯罪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执法工作,知悉了法律相关规定,结合监督经历向社会公众宣传,有利于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利于检察执法活动进一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检察干警保障人权的司法理念。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效实施,促使检察干警更加自觉地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执法要求,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王定顺宣布,从今天开始,第二届重庆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正式启动了。这次拟选任180名人民监督员。10月19日将是群众报名的第一天。王定顺还就这次选任人民监督员的相关规定即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办法、人民监督员的任期及职务解除和报名方式及截止时间等情况,向媒体作了详细介绍。作者:沈义(本文来源:正义网)我省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7年,已监督办案1400余件本报讯 昨天,记者从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人民监督员制度在选任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方面将有重大变化。浙江省作为全国最早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10个省(区、市)之一,自2003年9月以来,先后选任人民监督员1919人次,现任人民监督员900人。截至目前,人民监督员共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的拟维持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等“三类案件”1415件1523人。新一轮人民监督员选任将于今年3月中旬开始。为了增强监督的公信力,由以往“被监督者选任监督者”的做法改为下级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由上一级检察院选任。在监督范围上,也做了一定调整,将试点工作中检察机关应接受监督的“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调整扩大为检察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超期羁押或者犯罪嫌疑人不服检察机关延长羁押期限的决定的等七个方面。史隽 莫舟强 薛建国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后,人民监督员将由上级检察院组织选任。而在2003年9月启动的试点阶段,人民监督员由本级检察院选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选任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监督员的公信力。试点之初人民监督员由本级院选任,这是在充分论证之后作出的决定。这名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当时缺乏实践经验,试点阶段推行本级院选任方式除便于操作外,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属一个辖区,方便人民监督员协调本职工作和监督工作之间的时间衔接”,而且“本地选任的人民监督员,熟悉发案地的社情民意,有助于检察官借助人民监督员的眼睛和智慧,在执法办案中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本级院选任模式有效推进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试点工作启动仅仅半年时间,10个试点省份检察机关共推荐产生人民监督员4944人,493起案件进入监督程序,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机关原拟定处理意见的31件,检察机关采纳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意见的21件。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朝着人民群众期望的方向不断前进。然而,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入,本级院选任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熟人

化”就是其中一个弊端。“人民监督员起初与办案检察官、检察长并不一定是‘熟人’,但随着监督工作的开展,他们之间难免会变成‘熟人’。”这名负责人表示,“熟人化”的最大弊端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这不仅表现为“对检察机关提不同意见时可能会说的比较软”,也表现为“可能熟悉案件当事人,发表监督意见时难免或多或少地受到某些情感因素的影响”。针对类似问题,一些试点检察院开始探索实行人民监督员由上级检察院统一选任,也有检察院商请地方领导机关协调成立“人民监督员选任委员会”等外部选任人民监督员的探索。2008年11月,重庆市检察院宣布全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此后由市院统一公开选任:市院对选任的人民监督员建立人民监督员库,并按人民监督员工作地或居住地所属分院辖区分为5个子库。市院在库中抽选人民监督员监督本院及分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分院在各自子库中抽选人民监督员监督辖区基层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打破了制约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熟人化”瓶颈,广受社会各界好评。事实上,由上级院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统一调配监督资源,亦能有效解决各地监督案件数量均出现资源闲置或匮乏的实际问题。而在个案监督时,统一调配人民监督资源,注意做到本地与外地的人民监督员相结合,继续保留了本地人民监督员了解本地社情民意的优点。”面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自身科学发展的需要,经过重庆等越来越多试点院的充分实践,高检院认为,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之时,也是深化改革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的良好时机。同上级院选任人民监督员相比,外部选任更能保证人民监督员工作的客观公正,但受各方面主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全面推广时机还不成熟。记者了解到,高检院在向中央提交深化改革的报告中,同时有上级院选任和外部选任两种选任模式的改革,中央最终同意以更为成熟的上级院选任方式为主。同时,每个省份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地方进行在检察体制外部选任的试点。尽管人民监督员尚未一步到位实现外部选任,但由上级检察院统一选任,对承担全国检察机关80%办案数量的基层检察院而言,已经有效打破了试点阶段“自己请人监督自己”的质疑。作者:徐盈雁

(本文来源:正义网)本报讯 4月16日记者获悉,石嘴山市检察院选任的11名人民监督员开始对该院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据介绍,这些人民监督员来自不同行业,均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公道正派,有较高社会威望,有较强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监督活动。石嘴山市检察院是自治区检察院确定的人民监督员制度首批试点单位,该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认真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首先由案件承办人向人民监督员全面、客观地介绍案情,并出示主要证据,说明法律适用情况;其次由人民监督员独立进行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表决意见。对正确的意见,坚持有错必纠;对未采纳的意见,充分保证人民监督员的复议、复核权利,并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说明、解释,取得理解和支持。每年两次组织人民监督员对全市看守所、监狱进行全面巡查,对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事后整改,并及时向人民监督员反馈。2011年以来,共组织人民监督员在结案前监督评议案件2件4人,全部为拟不起诉案件,其中滥用管理职权案1件3人、受贿案1件1人。经监督,人民监督员均维持了拟作决定。(张建兴田宏英)作者:张建兴田宏英(本文来源:宁夏网-法治新报)正义网江苏19月28日电(通讯员卢志坚 戴耀峰)高检院电视电话会议一结束,省院接着召开续会。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高检院会议精神,迅速行动,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使江苏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走在全国前列。徐安要求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领会高检院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新要求、新特点。与试点工作相比,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呈现三个新的特点:由先行试点转为全面推行,由弹性监督转为刚性监督,省市两级院的责任加大、要求更高。徐安强调,全省检察机关要抓紧做好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更好地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作用。要在总结试点阶段做法的经验上,认真对照高检院的相关规定,逐条研究细化本

地贯彻落实措施,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人民监督员能够充分地发挥监督作用。省院将尽快选择1-2个条件较为成熟的省辖市,组成人民监督员选任委员会进行试点,明年上半年在试点基础上对人民监督员进行新的选任。徐安要求各级检察院及时向地方党委和人大汇报,争取各方面对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支持,努力为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力争江苏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走在全国前列。作者:卢志坚 戴耀峰(本文来源:正义网)

第二篇: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试行)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试行)2009-3-25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

的有关制度规定(试行)

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接受监督工作,促进人民检察院规范执法,深入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和省检察院有关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下列工作制度。

一、决策通报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向人民监督员通报人民检察院重大工作部署和决策。每年向人民监督员通报检察工作情况不少于二次。

(二)向人民监督员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察工作特别是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总体情况、部署和决策;检务保障情况;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检察工作事项;人民群众向人民监督员反映的有关问题。

(三)决策通报可以采取召开情况通报会议、寄送书面信息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人民检察院要保证决策通报的及时性。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情况,要适时向人民监督员通报,同时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二、会议参与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有关会议。每年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检察工作会议不少于二次。

(二)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参加检察长座谈会、工作会,有关业务部门工作会议以及其他与检察工作有关的会议。

(三)人民监督员主动要求参加检察工作会议的,在不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人民检察院应当同意人民监督员参加会议的要求。

(四)人民监督员参加会议时,人民检察院要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条件保障人民监督员发表意见、建议等权利落到实处。

三、情况反馈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原则,及时办理人民监督员提出的监督意见,并反馈处理情况。

(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负责统一收转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材料,报检察长批准后,属于本院管辖的,根据业务分工情况移送本院有关部门办理。

(三)有关部门收到监督意见材料后,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的规定,在期限内调查处理完毕,并及时反馈人民监督员办公室。

(四)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在收到有关部门监督处理结果后三日内,将处理情况以书面方式告知提出监督意见的人民监督员,并进一步听取人民监督员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再将该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五)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不能在期限内调查处理完毕的,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要跟踪督办。有关部门要及时向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通报进展情况,并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向人民监督员作出解释说明。

(六)人民检察院要采取措施切实保证反馈机制的良好运行,把有关部门对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反馈情况纳入目标考评。

四、权利告知制度

(一)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部门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执行搜查等任务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认为人民检察院或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有“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监督员反映。

(二)权利告知内容应当包括: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内容、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本地人民监督员的姓名、单位等基本信息。

(三)人民检察院要采取书面方式进行权利告知。各地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制式告知文书或告知卡送达被告知人。

(四)侦查部门应当将权利告知文书或相关书面材料归入诉讼卷备查,并在权利告知三日后,把告知书面材料的副本或复印件送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备案。对人民监督员要求查阅书面告知材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监督员提供。

(五)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权利告知的,侦查部门应当在办案过程中及时予以补充告知并补全相关手续。人民检察院要把侦查部门对权利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纳入院内年终目标考核。

五、参与督查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回访案件当事人等执法督查活动应当提前通知人民监督员办公室,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督查。每年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执法督查活动不少于一次。

(二)人民监督员参加督查活动时,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三)对人民监督员在督查活动中提出的监督意见,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的规定,启动监督程序,并及时向人民监督员反馈处理情况。

(四)人民检察院对有关部门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目标考核时,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考核工作,并认真听取人民监督员的意见。

六、列席会议制度

(一)对人民监督员表决不同意人民检察院拟处理意见的案件,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时,应当邀请持不同意见的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

对人民监督员表决同意,并且需要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可以邀请持不同意见的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

(二)列席检察委员会时,人民监督员可以就案件情况提出问题,并对案件的处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根据实际需要,人民检察院还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案件承办部门对“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案件讨论会议和业务部门工作汇报会。

(四)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列席会议的人民监督员,严格保守秘密,不得泄露会议讨论情况。

七、旁听意见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认为必要时,经检察长批准,可以组织不超过两名的人民监督员旁听案件承办部门的办理过程,了解和监督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

(二)人民监督员可以书面形式通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旁听意见的要求。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报经检察长批准同意后,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安排人民监督员旁听。

(三)人民检察院可以允许人民监督员在案件承办人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听取本案律师意见时,进行旁听。人民监督员也可以直接听取举报人、受害人、发案单位意见。

(四)具备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组织人民监督员以收听、收看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对查办职务犯罪活动进行监督。

(五)案件承办部门应当告知进行旁听的人民监督员,严格遵守案件保密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规范旁听程序,严防出现泄密等影响案件办理的情形。

八、约见领导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人民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可以就案件处理、群众反映或执法办案中不当情形,提出约见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人民检察院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人民监督员的约见要求。

(二)人民监督员可以书面形式通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提出约见要求。

对提出约见院领导的,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及时告知院办公室,并向被约见院领导汇报。

对提出约见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及时告知被约见人。

(三)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安排好会见,并提前通知人民监督员会见时间和地点。

(四)不能安排约见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监督员作出解释和说明。

(五)对人民监督员在约见中反映的情况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办理,并向人民监督员反馈处理情况。

九、接待群众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结合实际,积极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接待来访群众,保障人民监督员知情权。每年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接待来访群众不少于两次。

(二)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与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人民监督员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

(三)人民监督员办公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告知参与接待群众的人民监督员,可以直接听取来访人员的举报、控告和申诉,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人民监督员接待来访群众时提出的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在两日内向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转交或反馈。

(五)人民检察院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人民监督员参与接待来访群众的要求。

十、意见落实制度

(一)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和其他执法活动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二)对人民监督员提出的监督意见,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根据业务分工提出拟办意见报检察长批准后,移送有关部门办理。

(三)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办理后,应当及时向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反馈处理结果。

(四)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保持与人民监督员的信息沟通,及时将监督处理结果回复人民监督员,并将人民监督员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向有关部门反馈。

(五)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发挥人民监督员与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之间的纽带作用,协调解决人民监督员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落实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十一、信息公开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内容、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基本情况和人民监督员的基本信息。

(二)人民检察院应当把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内容纳入检务公开的范围,在检察院控申接待窗口公布人民监督员制度基本内容、案件监督范围、人民监督员姓名与单位等基本信息。

(三)人民监督员要求了解检察工作特别是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和信息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不违反相关法律和工作规定的前提下提供便利。

(四)对外公开信息时,人民检察院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得因信息公开而影响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活动的顺利进行。

十二、职务保障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为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办公场所和电脑等基本办公条件,加强履职保障。

(二)人民检察院要定期向人民监督员提供相关法律和检察业务资料,赠阅法律报刊杂志,提供工作简报等反映检察工作情况的信息资料。具备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定期组织人民监督员学习法律和检察业务知识,提高人民监督员法律政策水平和监督案件能力。

(三)人民检察院要与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保证人民监督员有足够的时间参加监督活动。

(四)人民检察院对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通讯等费用,应当给予适当补助。人民检察院要积极和当地财政部门协调,将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所必需的开支纳入财政预算。

十三、专题调研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工作热点、难点、重大问题和重大部署落实情况的专题调研。

(二)具备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组织人民监督员中专家学者的研究力量,联合检察系统内部调研力量,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

(三)各地要积极申请课题项目,注重提高调研质量,采取多种形式转化调研成果,用于指导试点工作实践。

(四)人民检察院要充分重视人民监督员在专题调研过程中提出的对策建议,并作为决策参考。

十四、学习考核制度

(一)人民检察院应当组织或协助有关机关组织新任人民监督员进行必要的法律和检察业务知识学习。

(二)人民检察院应当把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情况作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要制定具体的考评标准,把相关业务部门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情况纳入目标考核。

(三)人民检察院应当协助有关机关对人民监督员履行案件监督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四)发现人民监督员在行使职责过程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五、沟通协调制度

(一)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要加强与人民监督员联系,建立健全日常工作联系机制,协调解决人民监督员在案件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二)人民检察院要重视加强与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沟通、联系。人民检察院应当主动汇报或通报人民监督员选任、试点阶段性情况和重点案件监督等试点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支持。

(三)人民监督员办公室要主动、及时向检察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试点工作情况与信息,争取领导和支持。

(四)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应当加强与院内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互通试点工作信息,协助、督促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

十六、合力宣传制度

(一)各地要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宣传纳入人民检察院整体宣传计划,加大宣传力度。

(二)人民检察院应当广泛宣传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意义、内容和成效,突出宣传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典型案例以及社会各界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积极评价。

(三)各地可以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或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采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

(四)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内宣传,使检察干警及时了解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积极效果。

(五)人民检察院应当严格遵守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各项规定和宣传工作纪律,防止出现误导、乱提口号和失实报道。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时,应由主管试点工作的部门和主管宣传工作的部门审核后统一发稿。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报道,要事先征得办案部门的意见,并报院领导同意,防止泄露案件秘密。

下载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制度显威力 深度参与为人民(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