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

时间:2019-05-14 13: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

第一篇: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中国法学会获悉,我国将进一步通过法治渠道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重要法律规定方面,今后将继续加快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

在由中国法学会最近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高峰论坛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落实地方属地管理的要求,要加快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

张勇指出,要查找、梳理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对未能实现监管覆盖和存在监管边界交叉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逐项明确监管分工和监管要求,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大力开展基层监管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乡镇政府、各监管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工商所、农技站、卫生所等机构的联动联防机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填补基层监管空白。

据介绍,截至去年12月,全国已建立了议事协调机构,并明确了办事机构。

第二篇:北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一专三员监管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北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一专三员

监管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北政办〔2012〕30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北海市推进食品安全一专三员监管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十四日

北海市推进食品安全

一专三员监管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2012]9号)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桂政办发〔2011〕19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全市农村“一专三员”(乡镇设食品安全监管专干,行政村设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和联络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

一、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县区政府、各职能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和责任追究,落实食品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格局。但食品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一定程度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在全市农村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乡镇、村两级建立健全“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监管作用,构筑农村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二、推进建立健全“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各县、区政府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统筹和投入力度,全面负责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工作。切实抓好乡(镇)村“一专三员”监管队伍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负责乡(镇)村“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的具体实施,并落实好人员和监管任务。在乡(镇)、村两级要设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达到“六有”标准,即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场所、有机构牌子、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账、有联系电话。食品安全监管专干由乡(镇)政府人员兼任,食品安全协管员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信息员由村委员文书兼任,联络员由乡镇包村干部兼任。

—2—

市、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一专三员”进行集中培训后上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一专三员”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一专三员”工作职责具体如下:

(一)食品安全监管专干工作职责。

1.负责本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总结、组织协调和请示报告等日常工作。

2.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

3.定期对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联络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培训。

4.掌握本乡镇食品安全形势和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定期向乡镇政府和县级有关监管部门反馈市场动态,提供监管信息,举报制假售假等各类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销售行为。

5.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乡(镇)村食品安全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乡镇政府和县级有关监管部门反映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及时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事件信息。每季度向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计上报本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

7.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二)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职责。

1.协助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专干负责本行政村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向群众及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2.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专干或食品安全联络员报告。

3.及时掌握、记录本行政村食品安全情况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及经营动态。

—3—

4.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

5.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农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制度。

6.在当地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及时向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协助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食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

1.协助食品安全协管员、联络员向所在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

2.协助食品安全协管员、联络员每月对本村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建立工作记录和统计台账并汇总上报相关信息。

3.负责本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和检查指导。

4.负责收集本村内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的投诉以及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专干或食品安全联络员报告。

(四)食品安全联络员工作职责。

1.定期开展联络交流工作,做好村级组织与广大农村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2.对所在行政村开展食品安全情况检查。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3.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监管专干反馈群众投诉和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到位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提高基层的监管能力。

四、“一专三员”配备建设工作要求

(一)乡(镇)村“一专三员”的配备建设2012年8月底完成。乡(镇)政府要印发“一专三员”任命和聘用文件,建立“一专三员”名册。

—4— 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村级的“纵到底,横到边”的食品安全监督网络,为确保全市食品安全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高度重视“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明确负责领导,认真研究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措施。要结合实际,细化实施办法,将“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为“一专三员”制度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三)严格落实工作责任。要逐步建立健全“一专三员”的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培训落实、信息传递、申诉调处、应急处置、日常检查等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协作配合,镇、村两级协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四)认真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舆论宣传媒体,并通过在乡(镇)、村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一专三员”制度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使广大农村群众充分了解“一专三员”的工作职能,引导农村各类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群众支持配合“一专三员”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监督检查。要加强对“一专三员”机制建设工作的督查检查,确保7月底前全部建立。“一专三员”备案记录(包括任命文件、名册、培训档案、“三员”工作报酬签发表等)要完整,工作制度、工作台帐资料要齐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在10月派出检查组对各县(区)推行“一专三员”工作机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

—5—

下载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将推进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建设 消除监管盲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