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适时放弃全力以赴去追求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
十几年前,我就像正在阅读本文的一些读者一样,身体透支、工作劳累,心中郁闷至极。当时,我是一名渴求终身教职的年轻心理学教授,家里有两个在学步期的孩子,丈夫常常需要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好几天。运气好的时候我每周能锻炼一次,很少有机会跟朋友或其他家人碰面,甚至已经不记得上一次阅读跟统计无关的书籍是什么时候了。我已经不堪重负,必须要有所放弃。而我也确实这样做了。我辞掉了工作,茫然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一个决定,但也是最好的决定之一。
哪些目标应该坚持而哪些又该放弃呢?作为研究动机理论的心理学家,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朝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会那么容易轻言放弃。但事实上,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困惑于一个相反的问题:不确定应该何时或者如何放弃。我们担负了太多的事项和承诺,最终完成的是一大堆庸庸碌碌的工作,而没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就。当然,辞职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合适,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常常会不自觉地担负很多也许并不值得去做的闲杂事项。
那么,为什么人们很难主动放弃或者认输,哪怕自己心里已经感到力有不逮?首先,要向别人坦承自己力不从心或判断失误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没有人愿意被扣上“半途而废”的帽子。其次,放弃意味着只能接受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也就是你为了实现目标已经付出、无法收回的所有时间和精力。
当然,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可能不会成功,或者这份成功抵不过你所经受的不快,那么多少沉没成本都无所谓了。即便你的工作、你的高等学位或者你未写完的小说已经消耗了你生命当中最美好的一些年华,也没有理由再让它们继续消耗下去,否则你只会痛苦不堪。但了解这些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容易做出放弃的决定。下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行动方案,也许有助你理性“止损”。迈出第一步:
确定哪个才是必须实现的目标。有时候答案也许很明显,但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因此你需要仔细斟酌自己的优先事项。到底什么对你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什么能让你动力十足、有满足感?任何答案为否的事项或许都应该被踢出局。
保持自信。你一定希望确保自己的放弃理由充足,那就思忖一下这两个问题:
(a)要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些什么,能不能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不妨跳出来想想大局。如果成功达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会迫使你牺牲其它一些更重要的目标,那么也许你就该适时收手。(也许你无法一周既要工作50个小时,又要花时间陪孩子,又要写剧本,那就是时候了。)
(b)要达成这个目标代价会不会太高?会令我感到不快吗?有时候问题并不在于时间或者精力,而是你并不像自己原来以为的那样喜欢现在所做的事情。你发现实现目标的过程乏味不堪、令人沮丧甚至根本不值得。形势变了,目标也应该作出改变。
决定舍弃后:
-抛开过去向前看。不要再纠结于失去的沉没成本,想想别的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到毅然放弃和向前迈进会给你带来的收获上。(例如:当我对放弃未写完的小说感到内疚时,就会去想周末有更多时间陪孩子的美好感觉。)
-改成更适合自己的目标。要保持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对所做的选择感到满意,就想想你接下来将做的事情吧。要是没有时间去写600页的长篇小说,可不可以换成其它更省时间但同样能够表达思想和创意的途径,比如写博客?
要想幸福,并且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学会适时取舍至关重要。放弃不合适的目标,你才能集中更多宝贵的资源,全力以赴去追求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荣誉是否值得我们去追求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二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二
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授课演示讲稿之二——让荣誉之花开满军旅之路
主讲人: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宣传处干事 印言蹊
同学们,你们刚一入校,我就对大家进行了一次关于荣誉问题的调研,你们的回答可谓丰富多彩。有的说,荣誉是一个和英模人物同生俱存的名词,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有的说,荣誉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考个高分,毕业时找个好工作,就是荣誉;也有一些同学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这样的娱乐速食也可以产生荣誉;还有的则认为,荣誉靠平时奋斗不一定管用,关键是评比时争一争。
那么,作为当代中国革命军人,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和创造荣誉呢?怎样理解胡主席提出的“视荣誉重于生命”的要求呢?我觉得首先需要弄清的问题是:
荣誉是否值得我们去追求
孔子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思是说,君子以终生得不到荣誉而引以为憾。孟子说:“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有了美好的荣誉在身上,远胜过那些锦衣华服。他们为什么都如此看重荣誉呢?
(一)荣誉是人的正常精神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指出,自尊与期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乃至社会性的褒奖和认可,这是人的一种正常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在一定意义上高于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甚至高于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它使人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方向、更有动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史志经典中找到大量佐证:从“秉德无私”的屈原到“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从“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到“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视荣誉为生命。这就是荣誉,这就是荣誉的力量。可以说,对荣誉的崇拜天然融于每个人的血脉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在这种精神需求的牵引下行事。
(二)荣誉是不同社会的普遍追求。在原始社会,荣誉往往同维护部落整体利益相联系;在奴隶主眼里,荣誉时常是拥有奴隶的数量以及身份特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荣誉意味着忠孝义节,意味着金榜题名、封侯拜相;在资产阶级那里,金钱的多少以及个人价值实现是衡量荣誉的主要标准;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得到人民的尊敬和褒奖,就是高尚的荣誉。经过这样简单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荣誉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阶级烙印,但是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荣誉这一概念所表征的价值追求却具有普遍性、恒定性。
(三)荣誉是军人的永恒追求。军队与荣誉相生相伴,军人与荣誉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有所作为的军队无不崇尚荣誉。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大禹的儿子夏启在与有扈氏打仗前就做了这样的动员:“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就是说,英勇杀敌就在祖宗的牌位前给以赏赐,贪生怕死就在社神的牌位前杀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件关乎荣辱的大事:要么光宗耀祖,要么辱没神灵。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的军歌中有这样的唱词:“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封建时代,军人能够建立军功,得到“封侯”就是最大的荣誉。外国军队也不乏对荣誉的向往追求。拿破仑主张对军队“不用皮鞭而用荣誉来进行管理”,他曾经豪情万丈地说:“只要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够征服世界。”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1962年在西点军校接受“森林神”奖章时发表演讲,提出“责任、荣誉、国家”六个字,把“荣誉”与军人的品德和最高使命并列,这六个字至今被西点军校奉为校训。由此可见,崇尚荣誉是古今中外治军的重要原则。那么,作为当代中国革命军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荣誉呢?
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印言蹊行进授课演示。王一轩 摄 什么样的荣誉最崇高
我认为,与其他军队相比,我们当代革命军人所崇尚的荣誉,应该具有集体性、人民性和精神性等鲜明特点。这是因为:
第一,融入集体的荣誉更有价值。我军在党的领导下,推崇的是集体英雄主义,而不是古代侠士、欧洲骑士那样的个人英雄主义。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第二天,彭德怀率部大败敌军,一举斩断了妄图跟进我陕北根据地的尾巴。为此,毛主席欣然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看到后,当即把第四句改成“唯我英雄红军”。寥寥几个字的改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彭老总的博大胸怀,更让我们体会到集体英雄主义的伟大魅力。军人的利益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为国家、为人民利益的不断奋斗中实现的。只有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个人所获得的荣誉才更加隽永、更有价值。
第二,人民给予的荣誉更加珍贵。去年,解放军报组织了“与时代同行--改革开放30周年军营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有30位大家熟知的战斗英雄和时代英模当选。随后军报集中刊发了他们的获奖感言。其中,华益慰妻子张燕容的感言是“华益慰一生践行我军宗旨服务人民,人民对他的这份真挚感情,是对他的最高褒奖。” 杨利伟发表的感言是“百倍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从中不难看出,英模们都把人民授予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今年1月12日,行驶在亚丁湾的我国“振华13”号货轮船员,为了感谢海军“武汉号”驱逐舰直升机的护航,用了6个多小时在甲板上写下了“向人民子弟兵致敬”8个大字。在护航官兵眼中,这8个大字就是人民对军队的最高褒奖。胡主席在建军80周年讲话中指出:“从诞生之日起,人民解放军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全力支持,形成了夺取胜利最深厚、最伟大的力量源泉。” 第三,精神褒奖的荣誉更为恒久。我军给予官兵的荣誉有时会伴有物质奖励,但真正的荣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在激励。物质的东西用掉、花完就没有了,但精神性的褒奖却能恒久地伴人终生。对于这一点,我个人的感受尤为深刻。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军人,他在1985年全国第一个教师节时被评为优秀教员,到现在已经过去24个年头。期间我们先后搬过5次家,每次到了新家,父亲都会把那张镶有奖状的玻璃匾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放到书柜上。小时候看到这种情景,我不太理解,一张纸质的奖状有那么金贵吗?但是当我渐渐长大,当我也穿上这身军装,我才懂得:在父亲的眼中,这张奖状代表的是组织对他工作的肯定,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是他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我们再看,在四川抗震救灾中,那15名从生命极限5000米高空跳下的勇士,出征前写下了“我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价值”的决心书;不幸受伤的消防战士跪在地上,仍发自肺腑的喊着“让我再去救一个”。相信从电视上看到这些画面的每个人都会为之动容。这些壮举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无法褒奖的,而等待救援的受灾群众打出的“关键时候还靠人民子弟兵”的横幅,正是对战士们这种壮举的最高褒奖!金钱的背面是写不出也留不住故事的,而一枚枚勋章、一张张奖状后面流淌的则是绵绵不绝的军人荣誉,这比任何物质奖励更为恒久、更让人难忘。
那么,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又该如何崇尚荣誉呢?下面学习讨论第三个问题。争创荣誉靠什么
首先,靠过硬的素质本领。胡主席在阐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崇尚荣誉就要“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对于我们医大学员来说,就是要有救死扶伤的高尚境界和精湛高超的业务技术。我们二医大有一大批杰出的专家教授,他们当中有两院院士,有尖端学科的带头人,还有一些在国内甚至世界医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领军人物。吴孟超院士就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他在肝外科领域奋斗了50多年,做了1万多台手术,被誉为“一代神刀”。2005年,吴老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胡主席亲自为他颁奖。我想,这种巨大荣誉正是对吴老高尚医德和精湛技术的肯定。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校副校长、著名的免疫学专家曹雪涛教授,是我校81级的学员,28岁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32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0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从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124条全长新基因,并且在国际基因库登陆。最近,他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泛素化酶Nrdp1,其研究成果被国际一流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发表,这是该权威杂志时隔四年后再次发表的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荣誉通常青睐那些具有过硬素质本领和卓越行为能力的人。其次,靠不懈的艰苦奋斗。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两个字里面,这两个字就是奋斗。”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固然不乏一些偶然因素的加入,但起决定作用的通常是令人钦佩的坚持和努力,在顺境中摒弃懈怠,在逆境中砥砺拼搏,如此方成大器。
第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军人的价值就在于奉献,由奉献产生的荣誉最崇高。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这位年仅28岁的军官为了抢救一名落水女青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灵柩送回山东齐河老家的时候,无数的金华市民像送别自己的亲人一样,守候在凛冽的寒风中,点燃蜡烛、手捧鲜花,送别他们心目中的英雄。2007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给孟祥斌的颁奖辞这样写道:“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孟祥斌,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今年我校毕业的本科生,分配时创造了“三个百分之百”:100%服从分配,党员100%提出支边申请,100%按时报到!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三个百分之百”,在这些申请支边的毕业生中,有的是原本可以留校的全优生,有的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得了高分,有的则是从小生长在上海的本地人。在毕业分配这个人生的重要关口,他们放弃了许多人生的最初梦想,作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践行了崇尚荣誉的职业操守。
同学们!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接受的是命令,维护的是尊严,挺立的是忠诚,撑起的是人民的安康,守卫的是祖国的和平。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让荣誉之花开满我们的军旅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