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狱法学练习题
监狱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监狱法律制度应当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转化为具体的()
A.物质成果B.精神成果C.劳动成果D.实践成果
2.为了实现改造罪犯的行刑任务,监狱人民警察负有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的()
A.职权义务B.法律责任C.行为表现D.光荣使命
3.中国监狱产生于()
A.周代B.夏代C.商代D.春秋时期
4.监狱行刑是保全社会、预防犯罪的()
A.法律措施B.政策原则C.有效途径D.法律责任
5.释前教育的时间是()
A.六个月开始进行B.三个月开始进行C.二个月开始进行D.一个月开始进行
6.狭义的监狱,专指统治阶级关押已决犯的场所,西方指17、18世纪以后执行自由刑的场所,又称为()
A.暴力机器B.专政工具C.既决监D.未决监
7、派出所将犯罪嫌疑人岳某、戚某、杨某三人刑事拘留,该行为()
A、只要是派出所所长审批的,就合法有效;
B、派出所无权决定是否可以对他们实施刑事拘留;
C、对他们刑事拘留应当由A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进行审批;
D、决定是否对他们刑事拘留的审批权只有A区公安分局负责人。
8、被扣押的铝合金窗10天后返还物主,物主将窗重新安装到墙上,()
A、此时发还被扣押的铝合金窗是违法的,应当将其保存到案件诉讼结束,才可发还;
B、将扣押的铝合金窗返还物主是造成预审阶段办案人员无法复核盗拆现场情况的直接原因;
C、对被盗拆铝合金窗进行拍照、录像,用其照片、录像代替实物,同样具有诉讼证据的效力;
D、物主将被盗拆铝合金窗重新安装到墙上,因而破坏了现场,直接造成案件证据不足,犯罪嫌疑人被释放。
9、公安分局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照相内容有()
A、对被盗拆铝合金楼周围环境和内部情况全面进行勘验;
B、制作现场勘察记录,包括现场笔录、现场照相、现场绘图;
C、发现痕迹物证,并进行提取和固定;
D、上述三项工作都属于必须完成的内容。
10、造成本案的处理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现场勘验不到位,该发现提取的痕迹没有发现提取与固定;
B、A与C所讲述的原因;
C、不注重刑事诉讼证据的规范化要求,导致所取的犯罪证据不具有诉讼证据效力;
D、犯罪分子的狡猾。
11.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
A.管理教育为主B.教育改造为主C.学习技艺为主D.劳动改造为主
12.监狱法调整的对象是监狱()
A.权利关系B.义务关系C.政策关系D.法律关系
13.我国监狱工作的现行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
A.改造人是第一位的B.给予罪犯自新之路C.教育、感化、挽救D.以改造人为宗旨
14.罪犯改造综合治理是罪犯重新社会化的()
A.重要条件B.工作基础C.切实保障D.有效途径
15.监狱行刑法律关系是以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
第 1 页
A.行政法律关系B.诉讼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D.刑事法律关系
16.对刑释出狱人的社会帮教的性质是()
A.正规教育B.辅助教育C.强制教育D.社区教育
17.监狱学是一门综合性的()
A.教育科学B.社会科学C.管理科学D.行为科学
18.中国第一部独立的监狱法是哪年制定的()
A.1905年B.1908年C.1912年D.1902年
19.大、中队直接从事监管改造的警察应占本单位警察总数的()
A.50%以上B.60%以上C.40%以上D.70%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
1.把罪犯改造成为新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包括()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B.有正确的政策方针C.讲求科学的方法
D.较发达的生产力E.优越的国际环境
2.日本出狱人保护对象包括()
A.刑罚执行完毕者B.受缓刑之宣告者C.免除其刑之执行者
D.暂缓起诉者E.由妇女辅导院假退院者
3.未成年犯管教所,应当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应及时处理的问题是()
A.学习B.劳动C.生活D.纪律E.安全
4.罪犯在新的社会存在条件下,在劳动实践教育、劳动观念的培养等综合作用下,得以(A.思想改造B.行为矫治C.恢复良知D.提高素质E.磨练意志
5.监狱行刑检察是国家权力机关赋予检察部门的神圣职责,检察人员本身必须
()
A.廉洁奉公B.精通业务C.讲求工作方法D.认真总结经验E.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6、派出所民警对保安员的询问除了应当询问上述内容外,还必须询问的内容有()
A、被盗拆铝合金窗的规格、品质、大小等情况;
B、被盗拆铝合金窗在现场分布情况,如4楼有多少个、5楼有多少个窗等;
C、楼下地面遗留有多少个窗架,是否有运输工具;
D、保安员进入大楼哪些地点,触摸了哪些物品,有没有留下一些自己的物品等。
7、本案讯问时,除讯问犯罪嫌疑人本人在整个犯罪过程实施哪些行为,还应讯问的内容有(A、有没有其他的犯罪同伙;
B、其他犯罪嫌疑人在犯罪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C、“靓仔”是谁?“阿亮”是谁?是否是同一个人?
D、本案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到现场的?是否同时到达?
8、A公安分局技术人员到现场后勘查任务有()
A、对被盗拆铝合金窗大楼周围环境和内部情况全面进行勘验;
B、对被盗拆的窗户的楼层逐一进行全貌照相;
C、对所有被盗拆的铝合金窗进行照相;
D、对保安员进行照相
9.从行刑司法制度上看,监狱行刑权的行使是在哪些部门的配合、监督协作之下完成的()
A.人民法院B.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D.武装警察E.司法厅(局)
10.罪犯的权利和义务与一般公民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
A.权利义务的不完整性B.权利与义务特定性C.义务的绝对刑事强制性
D.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E.权利与义务的互补性
11.罪犯主观构成的基本类型包括()
A.罪犯总体的主观构成B.罪犯类群的主观构成C.罪犯个体的主观构成))
D.罪犯实体的主观构成E.罪犯整体的主观构成12.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促进监狱行刑()
A.法制化B.民主化C.规范化D.科学化E.现代化
13.监狱具有这样几个功能()
A.惩罚功能B.安抚功能C.抚慰功能D.矫正功能E.儆戒功能
14.监狱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按心理学与社会实践的领域来说主要包括
()
A.教育心理学B.医学心理学C.体育心理学D.文艺心理学E.司法心理学
15.未成年犯管教所按照办学的要求,教学设施应设立()
A.教学楼B.实验室C.活动场D.图书室E.语音室
16.监狱法定义明确了监狱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也揭示了监狱法的()
A.现象B.形式C.性质D.功能E.范畴
17.研究监狱法主要是研究监狱法的()
A.本质问题B.特征问题C.构成要素问题D.法律关系问题E.贯彻实施问题
18.西方封建制国家中,后期的监狱制度有一定的发展,主要有()
A.戒护制度B.劳作制度C.感化制度D.解除肉刑E.分遣制度
三、填空题
1.监狱法的颁行为创建现代化_______提供了法律保障。
2.监狱人民警察是一个独立的警种,是_______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3.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和一定的_______。
4.多数国家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段是_______。
5.监狱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中居于_______。
6.释前教育可以消除罪犯临释前不正常的_______。
7.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向可以理解为改造罪犯,造就人才,面向社会_______。
8.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从属于_______。
9.英国的约翰·霍华德有人称他为资产阶级近代监狱改良_______。
10.狱政管理是监狱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可以说是整个监狱运转中的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监狱法学
2.法律效益
3.监狱行刑法律事实
4.给出路政策
5.行刑法律监督
五、判断题:
1、当赃物量多,体积大,现场照相可以拍照部分赃物作为代表说明涉案赃证的情况()
2、由于本案的赃物是铝合金窗,体积大、重量比较大,不便搬运,调取该物证时可以使用铝合金窗的照片、录像代替实物()
3、有保安员多人反映被盗的铝合金窗案发当天为66个,不必再带领本案犯罪嫌疑人到现场清点、复核被拆铝合金窗数额()
4、犯罪嫌疑人岳某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戚某作证证明戚某确实不知情()
5、该装修工地的保安员对岳某、戚某、杨某三人进行初步审讯是违反刑事诉讼规定的()
6、该装修工地的保安员清点被拆铝合金窗数目后再报案,保安员的行为不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六、简答题
1.简述监狱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2.我国监狱通过对罪犯实施惩罚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罪犯主观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4.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在组织和实施上的科学性是什么?
七、论述题
1.论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论述我国《监狱法》的立法意义。
监狱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 1.D2.B3.B4.A5.B6.C7、D8、C9、D10、B11.B
12.D13.D14.C15.D16.D17.B18.B19.B
二、多项1.ABC2.ABCDE3.ABCDE4.AB5.ABC6、ABCD7、ABCD8、ABC9.ABCD10.ABCD11.ABC12.AC13.ABDE
14.ABCDE15.ABCD16.CD17.ABCDE18.ABC
三、填空题
1.文明监狱2.武装性质3.生活条件4.18周岁以下5.主导地位
6.心理7.服务四化8.监狱改造工作9.之父10.中枢神经
四、名词解释
1.是指以监狱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思想及其实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是监狱学的分支学科,又是法学的组成部分。
2.是指在立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过程中产生的良性的综合效果。
3.是指由监狱行刑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4.是指对犯罪分子除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者外,都实行改造,给以他们重新做人、悔过自新的机会。
5.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监狱行刑活动和由此派生的行政活动进行监狱的制度。
五、判断
1、X;
2、√;
3、X;
4、X;
5、√;
6、X;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监狱在监狱行刑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同国家的权力联系在一起,它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2)监狱的权利是一种职权,既不能转让,又不能放弃;(3)监狱行使权利要求义务人必须服从,不能违抗;(4)监狱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其义务。
2.(1)剥夺他们继续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条件;(2)使罪犯在惩罚中受到法制教育;(3)使罪犯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可耻和危害,认识到只有认罪服法,努力改造才有光明前途。
3.罪犯的主观构成是指导致罪犯实施犯罪,需要在监狱执行刑罚中进行改造和矫治的罪犯精神结构。罪犯的主观构成主要包括犯罪思想、不合理的心理结构两个要素。
4.(1)要以监内改造活动为主,其他社会力量的改造活动为辅。(2)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活动中要严格管理,严密防范措施。(3)在罪犯改造综合治理中,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4)及时总结罪犯改造综合治理工作经验。
七、论述题
1.惩罚与改造是我国监狱工作的两项基本任务,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机统一于我国监狱工作整体之中。首先,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惩罚是改造的前提和保证,改造是对罪犯惩罚的目的;其次,惩罚与改造又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第三,正确处理惩罚与改造的辩证关系,必须惩罚与改造并举。
2.(1)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刑事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与刑事犯罪做斗争的有效的法律工具。(2)为创立现代文明监狱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是实现依法治监的重要保障;(3)立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体现了进步、文明、科学、系统的时代特征。
第二篇:监狱法学论文
完善监狱改造制度预防重新犯罪监狱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的预防
摘要在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重新犯罪的危害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的探索预防的手段,但目前的刑罚理论及监狱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大的误区,过分扩大劳动的作用,忽视教育改造及心理矫治。基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由于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大而成为我国犯罪预防的重点、难点,因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改造对策,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监狱改造的重要内容方面,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与劳动技能培训,使其出狱后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不失为一种预防重新犯罪、降低重新犯罪率的明智选择。关键词改造手段重新犯罪教育改造心理矫治技能培训
一、重新犯罪原因剖析
据司法部监狱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重新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情况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剖析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刑释人员无固定职业和稳定的生活来源是其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最迫切的就是尽快找到一份有较稳定收入的工作。然而,刑释人员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在就业市场处于严重弱势。罪犯回归社会,不仅仅是人由大墙内走到大墙外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没有固定工作造成刑释人员与社会的“经济隔离”。无所事事是犯罪的温床,维持生计的经济来源不能以正常的渠道获取,就可能转向非正常的方式来获得。可见.有效预防重新犯罪,首先必须解决 刑释人员的生计问题,使其不致于因为温饱问题而重新走向犯罪道路。
(二)重新犯罪的罪犯心理失衡
他们一般具有蔑视法律制度的心理、经济上的补亏心理、强烈的反社会心理和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多年的监狱生活与现实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部分刑释人员在监狱服刑改造时就深感“损失惨重”,要不惜一切代价“捞本”的思想十分强烈。他们对犯罪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第一次的失误不会变为第二次的现实,只要做得隐蔽就不会被发现,伺机疯狂作案,把不满、愤恨发泄于社会。罪犯改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犯罪率的高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率的关系
近现代刑罚观念由报应逐渐转向对犯罪人的矫正,注重对犯罪人的再社会化,使犯罪人能够顺利重返社会,不再踏上重新犯罪的道路。相应地,人们更加注重对矫正方法的的适用。一般认为,劳动改造、教育改造及狱政管理是我国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这无论是在实践部门还是在理论界都得到了认识。我国自建国初逐步形成了以劳动改造和教育改造为主的狱政方针。其中劳动改造一直处于改造中的“重头戏”。学者们也多从马克思的劳动学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生活劳动是“改造自新的唯一手段”——出发,承认劳动的改造性和教育性。“监狱强迫罪犯进行劳动,目的就是为了改造罪犯,使之成为守法公民。所以改造形式劳动改造不可缺少的特性。劳动能重塑罪犯的意识,树立劳动观念,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树立法制观念,尊重他人权利;能使罪犯矫正恶习,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劳动改造确如上所述具有矫正的作用吗?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该如何解释从建国到现在居高不下的重新犯罪率?尤其是90 年代以来,我国的重新犯罪率不断升高,即使在未重新犯罪的罪犯中,他不再重新实施犯罪的理由,恐怕也不是被改造成新人,而是因为他还怕再到监狱中去接受“劳动惩罚”。正如有的罪犯说:“狱内的劳动改造经历,使以后再犯罪时产生犹豫,监狱里两件事最苦:一是没自由,二是劳动改造。”由此看来,劳动改造并未如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在起着改造犯罪人、预防重新犯罪的目的。
二、当前改造手段理论上及实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当下的刑罚理论与监狱管理实践中,劳动能改造人的思想在很多人的脑海中还根深蒂固,导致对罪犯偏重劳动改造,忽略教育改造,未能处理好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四个方面的关系。对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理论上说是谁也不否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那就是看不到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把它看作是点缀、摆设,甚至当成负担。长期以来,以“三课”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改造活动在经济效益、生产劳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下,大多变得徒有虚名,为了完成正常考核检查,教学内容重叠,鲜有新意。思想教育仅仅强调大课教育、次数,强调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实际质量的变化状况。文化教育形式主义突出,教育内容的多年一贯性和学制上的非连续性,致使想学的罪犯“吃不饱”,不想学的罪犯“吃不了”。技术教育弱化现象严重,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无助于罪犯刑释后立足社会,不能对罪犯的就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不能激发罪犯参加技术教育学习的热情。另外,罪犯教育改造考核和评价质量体系不完善、不合理。在我国监狱普遍推行的“双百分”考核中,教育改造仅占几分,明显失衡。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教育改造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更为严重的是搅乱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长期轻视教育改造的恶劣影响。
三、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的方法
罪犯劳动作为一种被强制的行为,其是罪犯感受刑罚的要求,同时强制劳动也成为罪犯与刑罚之间的媒介,是罪犯借以感受刑罚的载体。这是现代社会罪犯劳动存在的原因与根据,是罪犯劳动根本价值理性所在。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罪犯劳动是一种惩罚。就劳动本身而言,它不能自动的起到净化犯罪人心灵的目的,犯罪人不会在劳动过程中突然地大彻大悟。或许经过劳动之后,有一部分人悔悟了,但这正如前所述,是因为他还怕再次受到这种处罚。当然,作为刑罚执行机构,在具有惩罚性的同时,现代监狱也还应该具有教育改造性。对于大多数罪犯(死刑犯和终身监禁犯除外)而言,监狱改造关注罪犯本身,是为了罪犯改恶从善以及在此基础上素质提高,从而顺利地重返社会,重新适应社会,成为守法公民。我们不能把劳动作为改造犯罪人的主要手段,更不能奢望能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劳动来达到降低重新犯罪率的目的。对未然之罪的预防(包括对潜在犯罪人的一半预防和对正在服刑罪犯重新实施犯罪的特殊预防)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那就是强制劳动与教育改造、心理矫治相结合,使罪犯在监狱中习得劳动技能、科技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为出狱后的自力更生奠定基础。尤其是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将是我们以后要关注的重点。
第一、监狱部门应当改变罪犯改造模式,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在观念上,以改造人为中心,以罪犯回归社会为目标,对所有罪犯都应该进行社会化改造,努力增强教育改造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就要求监狱部门必须改变以劳动改造为主的管理模式,增强教育改造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服刑人员进行以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罪犯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劳动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对罪犯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转变目前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中存在“重关轻管、重管轻教”的观念。以现代的文明素质承担新时期的监狱行刑工作,通过以德育人、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将科学文明的管理和教育落到实处。
第二、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把心理矫治作为罪犯改造的必要手段。
近些年,服刑人员在狱中自杀自残和伤害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可以说,服刑人员在监所几近与世隔绝,他们远离亲友,与人缺乏交流。其内心是孤独的,悲观无助的,甚至是绝望的。很多服刑人员担心遭到亲人唾弃,对家庭、婚姻关系感到焦虑,或是即将出狱,对能否适应社会信心不足、忐忑不安⋯⋯服刑人员不可避免存在心理疾患,这种疾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梳理与矫治,极易发生自杀自残或伤害他人案件,抑或在获释后重新犯罪,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必须重视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把心理矫治作为罪犯改造的手段。扩大社会参与矫治力度,提高矫治的成效。刑罚社会化、矫正社区化等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为社会参与矫治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制度支撑。在此背景下,应当扩大社会参与罪犯矫治的范围与层面。尤其是扩大心理专家参与矫治工作,以提高对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成效;加大开放式处遇力度,进一步完善罪犯准假探亲、特优会见等措施,尽可能让服刑人员与社会接触,减少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隔膜,帮助服刑人员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避免形成“监狱人”的人格,切实把罪犯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改造人、教育人、拯救人的目的。第三、劳动技能培训应当成为刑释人员安置的前置程序。
如果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出狱后就不难找到工作;否则,刑释后就无法找到谋生的饭碗,从而增加政府安置的难度和重新犯罪的几率,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政府应当重视服刑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把服刑人员的技能培训纳入政府再就业工程,对服刑人员实行免费培训。结合社会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增强技能培训的实用性,使刑释人员在监所学到的技能能够得到的切实的应用。使他们出狱后,能 够自食其力,而不至于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或为生计而重新犯罪。
第四、完善立法,推进监狱改造工作社会化进程。
《监狱法》第66条规定:“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 然而,《监狱法》已经实施十余年了,这些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要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快行刑法制建设和改革,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从立法的高度对综合治理有关的人员、设施、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使监狱工作社会化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2] 李均仁.转换观念,预防控制重新犯罪的上升趋势.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5)
[3] 张绍彦.中国监狱改革论略.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1]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重新犯罪”课题组.北京市在押犯重新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中 国司法.2005(6).
[3]于浩,谭远宏.监狱改造手段与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制与社会.2007(1).
[2] 董兴义,陈满庆.心理矫治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作用及其基本方略的深化改革[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 2002.[2] 陈寿刚, 国洪江.新形势下对罪犯加强严格管理与教育改造工作之我见[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 1999
[7] 祝国治,陈向阳.试论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规范发展(下)——构建罪犯劳动改造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司法, 2006,(03).
第三篇:监狱法学3
《监狱法学》平时作业
(三)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2、根据监狱与社会的联系程度,可分为()与()。
3、监狱不仅是执行阶级意志的(),反映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实行阶级统治的(),同时,它还是一种社会(),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于()的需要。
4、所谓罪犯精神活动产品,是指受刑人在狱服刑期间()、()活动的物化形态或结果。
5、监狱法律关系是由监狱法确认和调整的监狱机关及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之间的()关系。
6、监狱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监狱法律关系的(),也就是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监狱法律关系的7、罪犯的特殊权利是指具有在监狱中()的罪犯这种特殊的身份依法享有的()。
8、道德意识包括对道德的()、()()和()等方面,是评价事物、调节行为的重要心理方面
9、监狱适应不良是指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未能以适当的方式建立和维护与监狱环境的和谐关系的(二、选择题(20分,每个2分)
1、()的发生,是指在监狱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的过程。
A监狱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 C监狱关系 D监狱
2、罪犯是指被生效刑事裁判()、在狱服刑的受刑人。
A定罪 B量刑 C定罪量刑 D服刑
3、()是指尊重和保护罪犯的人格尊严,是行刑人道主义的必然要求。
A人格 B人格权 C财产权 D尊严权
4、()是指我国宪法和法律所明确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一项法律义务。
A公共财产不可侵犯 B公共财产 C祖国安全 D荣誉
5、()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A罪犯 B罪犯群体 C罪犯群落 D亚群体
6、罪犯非正式群体一般可以从其成因及存在形式划分为如下类型()。
A兴趣爱好型 B地区地狱型 C帮派型 D临时型
7、()是执行刑罚或者刑罚执行的简称。
A制刑 B量刑 C行刑 D刑罚
8、行刑权从属于(),是国家刑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A刑罚权 B量刑权 C行刑权 D制刑权
9、自由刑的执行,主体部分是()。
A监狱 B法院 C检察院 D罪犯
10、我国的行刑目的,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
A公民 B守法公民 C好人 D不再犯罪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改造对象
2、监狱法律关系的运行
3、行刑效果
4、监狱行刑运行机制
5、监外执行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减刑适用的对象
2、假释的适用条件
3、释放的程序有哪些?
4、罪犯教育管理制度有哪些?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内容
2、劳动改造的基本原则
第四篇:监狱法学答案2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二)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是刑事执行法的主干部分,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是监狱人民警察依法对被监禁的罪犯进行管理权利。
3、()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4、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依其作用的积极与否,分为()和()。
5、罪犯的反社会性是指罪犯所具有的、规定其犯罪行为的实施并以犯罪行为来表征的,对()()和()抵制或对抗的内在人格品质或倾向。
6、行刑的目的是指()通过行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是指对行刑机关通过行刑活动实施行刑目的的评价。
8、()是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保证刑罚执行机关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的()。
9、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服刑满()年以后,可以减刑。
10、假释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将其()地提前释放的制度。
11、又犯罪处理指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服刑期间在()犯罪的案件,依法减刑处理的()。
12、劳动改造是指监狱根据改造犯人的需要,依法组织犯人从事(),将其改造成为()的法律活动。
13、()是指帮助出狱人适应社会生活,预防再犯所进行的活动。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监狱的特性有()。
A 惩罚性 B 社会性 C 人文性 D 阶级性
2、监狱法律关系的特点是()。
A 法定性 B 强制性 C 确定性 D 对应性
3、罪犯的犯罪意识是罪犯()的社会存在的反映。A 特别 B 独特 C 个性 D 个别
4、罪犯反社会性的形成及其极端的行为形态(),是其社会过程失败的表现和结果。A 犯罪 B 刑罚 C 过错 D 过失
5、从行刑这种刑事司法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它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A目的性 B 规范性 C明确性 D 强制性
6、刑罚权是由()构成的。
A 制刑权 B 求刑权 C 量刑权 D 行刑权
7、行刑权只有()才有权行使。
A 政府组织 B 国家 C 法院 D 公安局
8、行刑目的依据有()。
A 理论依据 B 法律依据 C 实践依据 D 司法依据
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A 审判机关 B 检察机关 C 审查机关 D 监督机关
10、()是指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罪犯收监予以执行的一项行刑活动。
A 管制 B 收监 C 监狱 D 拘留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监狱法律事实
2、罪犯类型
3、改造对象
4、罪犯
5、罪犯的群体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罪犯的特征
2、简述监狱法律事实的特征
3、简述监狱适应不良现象的特征
4、简述罪犯的义务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原则
2、分类制度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监狱法学》自检自测题
(二)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监狱法
2、监管罪犯权
3、罪犯群体
4、积极的习惯
消极的习惯
5、社会共同体
社会规范
价值标准
6、国家
7、行刑效果
8、收监
前提条件
9、二年
10、法定原因
附条件
11、监狱内
行刑制度
12、生产劳动
守法公民
13、出狱人的社会保护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ABCD
2ABCD
3B
4A
5ABD 6ABCD
7B
8ABC
9D
10A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监狱法律事实:监狱法律事实,是监狱法所规定的、能引起监狱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
2、罪犯类型:罪犯类型,是指基于一定目的,拧照一定的标准,对罪犯进行规划,分析而形成的若干群落。
3、改造对象:改造对象是指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而需要加以改变的成份。
4、罪犯:罪犯主要指被生效刑事裁判定罪量刑、在监狱中服刑的受刑人。具体说在我国是指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无期徒刑犯、有期徒刑犯。
5、罪犯的群体:罪犯群体,是指在监狱条件下由多数罪犯个体构成的集合体。在这一集合体中,罪犯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共同活动,相互影响,形成—定的地位和关系。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罪犯的特征
(1)罪犯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2)罪犯是被已经生效的刑事裁判判处自由刑或者以剥夺自由为实际执行内容的刑罚的承受者。
(3)罪犯是交付监狱执行刑罚的服刑人。
2、简述监狱法律事实的特征(1)监狱法律事实是由监狱法所规定的。
(2)监狱法律事实的作用是产生、变更和消灭监狱法律关系。
3、简述监狱适应不良现象的特征
(1)从认识方面来看,罪犯对监狱环境缺乏理智认识,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监狱环境,而是期待监狱环境按自己的愿望变化,因而屡遭挫折。
(2)从情绪方面来看,罪犯的情绪波动大,不断处于愤怒、抑郁、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状态之中。
(3)从人格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缺乏稳定的人格特征,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并且往往对挫折产生过度的反应。
(4)从行为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的行为通常表现出冲动性、情境性和反常性的特点。(5)从人际关系方面来看,这类罪犯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与其他罪犯和监狱人民警察的人际关系都比较紧张。
4、罪犯的义务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义务(2)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3)遵守监规纪律的义务
(4)接受改造和自我改造的义务(5)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
(6)接受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的义务(7)服从监管的义务(8)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9)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教育改造的原则(1)因人施教原则(2)分类教育原则(3)以理服人原则
(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开些)
2、分类制度在狱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分类制度是监管改造罪犯的有效方法。(2)分类制度是决定罪犯处遇的前提条件。(3)分类制度是狱内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展开些)
第五篇:《监狱法学》第四专题 监狱人民警察
第二单元
第四专题 监狱人民警察
第一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1.人民警察(1)人民警察的概念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警察是全国统一的整体性组织,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2)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的规定,我国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2.监狱人民警察(1)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是指依法从事监狱管理、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工作的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2)监狱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我国《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的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
①各级监狱管理机关的公务员;
②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公务员;
③各类监狱科研和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特征
1.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的重要部分,具有阶级性,掌管社会治安,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配备武器装备。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人民警察所共有的国家性、武装性、治安性特征。
2.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除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之外的特征(1)功能特殊性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刑事执法力量,在功能上具有特殊性。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大程序。从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目的角度来看,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和打击犯罪、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人民警察所担负的刑罚执行工作任务尤为重要。前面四道程序的中心任务是抓捕犯罪人、认定犯罪、判定刑罚,而更重要的是刑罚执行。只有通过刑罚执行,才能将国家的判决落到实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实现刑罚的根本目的。可见,刑罚执行工作才是刑事司法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这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及其功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所特有的。(2)角色多重性
监狱人民警察由于工作需要,虽然在警察身份上具有唯一性,是行使国家职权的特种公务员,但在社会角色上却具有多重性。在执行刑罚的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刑罚执行的具体落实者,也是教育者,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刑教育工作任务;同时还是组织者,担负着组织罪犯劳动的行刑劳动组织工作任务。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只有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充当好多种角色,才能把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改造转化成为守法公民,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任务艰巨性
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与艰巨的社会工程,这是由工作对象所决定的。
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任务艰巨性,主要是因为:
①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是危害社会的特殊群体——罪犯,他们不仅犯罪性质复杂、犯罪手段多样,而且有过犯罪体验,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
②监狱人民警察不仅长年累月同罪犯打交道,而且要改造他们,这是所有工作中最艰难的。
③监狱人民警察管理监狱活动具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有社会协调手段、教育手段等,只有充分运用多样化手段和综合治理手段管好监狱,才能奠定改造罪犯的工作的基础。
(4)环境特定性
监狱人民警察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是在监狱环境内进行和完成的,具有工作环境的特定性。其主要表现为:
①工作场所的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代表人民政府在监狱里实施监督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②工作对象的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对象是依法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③监狱的封闭性。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高墙、电网、特殊设施和特殊的犯罪群体,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监狱环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封闭性。
第二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和作用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地位 1.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地位
警察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本质决定警察的性质: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公共权力构成的物质体现,是国家暴力机构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力量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强制工具。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
①监狱人民警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用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统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反动法制,掌握国家政权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和壮大起来的。
②监狱人民警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其理论指导,在执行职责中体现着国家意志。
③监狱人民警察从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的高度出发,惩罚改造罪犯。2.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地位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范围、任务、宗旨、职权、义务和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执法监督、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l994年12月29日通过的《监狱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范围、权限、义务等作了具体规定。
监狱人民警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法律明确规定“监狱的管理人员是人民警察”、“监狱的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在监狱这个特殊场所,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就在于代表国家对罪犯行使刑罚执行权,行使特殊的管理职能。
3.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工作中的地位(1)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者地位
罪犯是因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而被判处刑罚的,他们进入监狱服刑,监狱人民警察必然依照国家的法律对他们进行监督管理、教育改造。这种执法者的地位是任何非监狱人民警察所不具有的,其执法职权不可作任何形式的转让或替代。(2)监狱人民警察的管理者地位
监狱人民警察与罪犯共同处于特定场所和环境之中,监狱人民警察始终处于管理者的地位,罪犯必须服从管理、听从指挥。如果他们违反特定的行为规范,不服从或者抗拒管理,监狱人民警察有权依法处置,实施行政性的惩戒措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者地位
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行刑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标。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在对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教育者的地位,履行“特殊园丁”的职责和义务。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作用 1.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安全和政权的维护与巩固。监狱人民警察对被判处刑罚的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有效改造,实际上发挥着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2.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作用
’ 监狱人民警察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保障与促进。
3.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执行刑罚发挥实现刑罚目的的作用。刑罚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因而,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作用也表现在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
(1)在实现特殊预防方面的表现
对于实现特殊预防目的,监狱人民警察通过对罪犯执行刑罚,使罪犯与社会相隔离,不仅切断了犯罪诱因对罪犯的刺激,而且使罪犯失去在社会上继续进行违法犯罪的条件。(2)在实现一般预防方面的表现
对于实现一般预防目的,监狱人民警察通过对已然犯罪的罪犯执行刑罚,警告和震慑了社会上试图违法犯罪的“危险分子”,从而使他们畏惧法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不再犯罪。
第三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要求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政治素质 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监狱人民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刑事执法力量,代表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对罪犯执行刑罚。因此,他们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
2.要有强烈的事业心
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历史重任,要忠实于并完成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监狱人民警察就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忠诚和热爱国家的监狱工作事业,监狱人民警察才能在监狱领域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尽职尽责。3.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监狱人民警察有着特殊的职业特点,他们既是执法工作者,又是教育工作者。代表国家和人民意志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忠于职守、执法如山,惩恶扬善、文明管教,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监狱人民警察应该成为真、善、美的楷模,成为罪犯重新做人的人格榜样。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素质 1.基础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的任职人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
①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
②应了解掌握基本的语文、文学、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③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
④应通晓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行政法学、劳动法学、伦理学、形式逻辑、普通心理学等社会规范人文科学知识。2.专业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执行刑罚工作直接与专业知识相关,除国家的刑事法规之外,还包括监狱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狱政管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行政管理学、罪犯改造教育学等刑事科学知识。3.相关知识
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监狱执行刑罚工作,除直接与专业知识相关之外,还涉及诸多相关知识。如中国监狱史与外国监狱制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政治工作学、社会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领导科学、行为学、美学、公共关系学、电子计算机、演讲与口才等。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 1.心理素质的概念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情感、信念、意志、品质等非智力性因素作用下,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调控及其承受能力的综合反映。2.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内容(1)抑邪匡正的情感
监狱人民警察培养抑邪匡正的情感应以摆正与罪犯的关系为核心,构架特有的心理态势,应以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执法者的身份对罪犯的犯罪行为深恶痛绝,以行刑改造者的法律使命对罪犯的犯罪意识施加矫治作用,在执行刑罚过程中严肃认真,伴之以精心的思想教育,促使罪犯弃恶从善。(2)矢志不移的信念
监狱人民警察应确立矢志不移的信念,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强化自己在实现罪犯思想转化中的主导作用。(3)刚毅坚强的意志
监狱人民警察应具有刚毅坚强的意志,要有藐视困难的勇气,要有奋力拼搏的激情,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4)沉浮不惊的品格
监狱人民警察应有沉浮不惊的心理品质,重在正确对待自己。要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四、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 1.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的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应该具有的身体方面的健康强健要求。监狱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素质。2.监狱人民警察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强健的身体是从事监狱工作的重要条件,因为监狱工作危险性大,随时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快速投入应急行动之中。如果身体病弱无力,不仅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可能因无力应付突发事件制服罪犯而危及自身,或给自己或给国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很难适应工作所需要的精力充沛的要求。3.监狱人民警察身体素质的内容(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在活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属于身体素质的重要部分,是监狱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保持强壮的身体,在监狱执行刑罚的工作中能够胜任艰巨的警务活动。(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人的身体进行快速活动的能力,包括快速动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快速移位能力,是监狱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采取各种行动的时间频率要求。速度素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监狱执行刑罚工作的警务活动中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在活动中身体抗御疲劳的能力,是监狱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采取各种行动的时间持续长度要求。耐力素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监狱执行刑罚工作的警务活动中能够发扬长期连续作战的精神,提高战斗力。(4)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及肌肉、韧带等身体软组织的伸展能力,主要表现为关键活动幅度的大小,是监狱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采取各种行动时身体不受损伤的要求。柔韧素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保持强健的身体,在监狱执行刑罚工作的警 务活动中能够保护自身不受损伤,保持、提高战斗力。(5)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正确动作的能力,属于各种素质在活动行为中的综合表现,是监狱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能够快速、准确、有力采取各种行动的综合要求。灵敏素质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旺盛的战 斗力,在监狱执行刑罚工作的警务活动中能够常备不懈,稳准狠地打击、制止罪犯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 1.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的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的能力素质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工作中胜任惩罚监管、教育改造罪犯任务的履行职务的能力。
2.监狱人民警察能力素质的内容(1)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工作中,对服刑罪犯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依照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制定工作目标,组织指挥管理罪犯的生活、劳动、学习活动,协调罪犯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监督、考核罪犯的思想行为表现。(2)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工作中,对服刑罪犯的思想行为及其有关事项问题能够正确认知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应洞察罪犯的思想行为的真相,善于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抓住事物的本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应对千奇百怪的事态及形形色色的罪犯,处事不乱、遇变不惊、临危不惧,灵活应对、果断处置。(3)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对服刑罪犯做说服教育工作能够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表达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应善于用生动、形象、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述国家的政策、法律,宣传法制,说服教育,引导罪犯认清前途,重新做人。(4)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应关心、理解、接近人,营造交往氛围.察言观色,应把握对方的思想行为动向,创造交往契机,应诚信为本,赢得对方信任。
(5)防卫能力
防卫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对服刑罪犯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具有的抗御反击能力。防卫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一方面应能够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防止并反击罪犯的不法侵害;另一方面应能够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制止罪犯的不法侵害。此外,还应能够维护监狱场所内的公共财物、监管改造秩序不受罪犯的不法侵犯。(6)改革创新能力
改革创新能力是指监狱人民警察在监狱执行刑罚的过程中,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具有的改革创新的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要求监狱人民警察面对形形色色的罪犯、千变万化的形势,应保持思维敏锐活跃,富有果敢的胆识和决策,善于捕捉新信息、洞察新动向,接受新观念、新事物;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善于提出新观点、制订新方案、采取新措施,勇于开拓新局面。
第四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
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条件(1)政治条件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④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
⑤服从组织纪律,志愿献身监狱管理事业,遵纪守法;
⑥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名合格监狱人民警察的起码条件和衡量标准。(2)文化条件
监狱人民警察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监狱人民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警种,职业本身的特殊性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应该具有比较广阔的知识面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了适应监管改造工作的需要,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结构应达到渊、博、新的要求。(3)自然条件
报考监狱人民警察的年龄要求一般以l8~35周岁为宜,公安、司法警官院校或其他大专院校毕业生,年龄一般应在25周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报考监狱人民警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机警敏捷、体型端正,身体要求健康无残疾、无重听、无口吃、无色盲、无色弱,裸眼视力一般在1.0以上;男性身高一般要求1.70米以上,女性身高要求l.60米以上。
2.不得录用为监狱人民警察的两个条件
①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②曾被开除公职的。
3.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程序
监狱人民警察的录用程序主要是反映监狱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法定的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方法和步骤。(1)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原则
根据《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录用监狱人民警察应遵守公开考试原则、严格考核原则、择优录用原则。(2)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
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是指录用监狱人民警察需要采取的方法和经过的步骤。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过程为:
①发布招考公告;
②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③对审查合格的进行公开考试;
④对考试合格的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⑤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⑥试用与培训,对试用合格者转正并定职定级,对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 1.规范教育培训网络
建立和强化以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监狱常设培训班为基础的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实行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机制。突出教育培训重点,应着重抓好监狱系统各级领导,特别是中青年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内容应涵盖监狱工作的一切方面,按专业分类进行,使各级、各类监狱人民警察精通本职业务,恪尽职守,有效履行岗位职责。除了在本系统三级培训网络进行培训外,还鼓励或选送具备条件的监狱人民警察到党校,普通高等学校接受相关教育培训,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业。
2.教育培训的内容
①政治理论教育;
②法制纪律教育;
③科学文化教育;
④基本业务教育;
⑤有关技能训练。
3.教育培训的种类(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指对新录用和新分配到监狱系统工作的人员在正式任职上岗前的教育培训,因此也称职前培训。对新录用监狱人民警察的教育培训方式有两种:
①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1~2个月;
②到基层实习,边工作边培训,实习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2)晋升培训
对监狱人民警察任职人员的晋升教育培训,包括以下两方面:
①晋升职务前的教育培训。对拟晋升职务的监狱人民警察依据其岗位职务职能要求,分级进行培训。
②晋升警衔教育培训。晋升警衔培训实行逢晋必训的原则。凡警员晋升警司的,由各监狱负责培训;由警司晋升警督的,由各省、市、自治区司法警官院校(培训中心)培训;由警督晋升警监的,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培训。晋升教育培训时间一般为l个月。(3)专门业务教育培训
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的专门业务教育培训,是监狱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和改造罪犯的形势需要而举办的专门业务教育培训班,其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专门业务教育培训主要采取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培训的内容应本着缺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各级监狱人民警察进行培训,尤其要重视监狱领导干部的观念更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1.《监狱法》规定的职业道德
监狱人民警察是对罪犯执行刑罚,实施惩罚和改造教育的专政力量,国家赋予其特殊权力,而且以暴力为后盾,所以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依法办事,体现国家法律的威严,保障罪犯的人权,保护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
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在《监狱法》第十三条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执行刑罚和改造罪犯是一项执法护法的工作,又是一 项为罪犯提供法律服务的事业,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和原则性,要求监狱人民警察严守法律规定的职业道德。
2.《监狱法》规定的职业纪律
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纪律在《监狱法》第十四条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1)不得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
不得殴打或者纵容他人殴打罪犯是指自己不能殴打罪犯,也不能指使、纵容他人(主要是其他罪犯)殴打罪犯。
(2)不得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
刑讯逼供,体罚、虐待,是报复刑时期、威慑刑时期监狱行刑惩罚罪犯的摧残人性的野蛮做法,是严重侵犯罪犯人权的行为。我国一贯主张废除残酷、不人道的行刑方式,《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人民警察法》都明令禁止。(3)不得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
监狱人民警察是代表国家对罪犯执行刑罚的刑事执法人员,国家法律要求他们必须廉洁奉公、秉公执法。
(4)不得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
私放罪犯是指利用监管罪犯的职权私自将服刑关押的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玩忽职守造成罪犯脱逃是指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罪犯脱逃的行为。依法监管罪犯,使之接受刑罚惩罚是监狱人民警察的应尽职责。(5)不得侮辱罪犯的人格
罪犯虽然是受刑罚处罚,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但并没有因此失去本身所固有的人格,他们仍然是人,同样有人格和尊严。《监狱法》明确规定,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同时,尊重罪犯的人格也是有效改造他们的基本前提。
(6)不得为谋取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
不得为谋取私利,利用罪犯提供劳务,主要是指监狱人民警察不能利用监管罪犯的职权,指使罪犯为自己干私活,以谋取私利。
(7)不得违反规定,私自为罪犯传递信件或者物品 《监狱法》明确规定,罪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罪犯收受的物品也应当经监狱批准,并接受检查,这是维护监狱场所安全、监狱秩序稳定的需要,也是改造罪犯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检查程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8)不得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
非法将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行使,是指没有经过合法授权和程序,擅自将自己监管罪犯的职权交予他人实际行使。监管罪犯的职权是国家依法授予监狱人民警察独立行使的权力。非经国家法律的授权,没有监狱人民警察的合法地位和身份,没有合法现实的监管罪犯的工作岗位要求,其他任何人均无权行使监管罪犯的职权。(9)不得有其他违法行为
其他禁止性行为是指《监狱法》规定的以上8种以外的,《人民警察法》《监狱人民警察行为、规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严禁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②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监狱工作秘密;
③不得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提出减刑、假释建议,对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予以暂予监外执行;
④不得克扣、挪用罪犯的粮食、伙食费及其他财物;
⑤不得与罪犯认“老乡”,攀亲结友;
⑥不得在家中接待罪犯亲属,单独接触异性罪犯亲属或单独对罪犯的亲属进行家访;
⑦不得自己经商办企业或者利用职权为亲友经商提供方便;
⑧不得擅自接待外来人员参观访问罪犯的劳动、生活、学习现场;
⑨不得违反人民警察的着装规定和要求,损坏人民警察的形象等。
四、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与奖惩 1.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
监狱人民警察的考核是监狱根据管理权限,按照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和评价。
(1)考核的原则
①客观公正原则,是对监狱人民警察考核工作中应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既要求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地反映考察对象的状况,又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公平地作出评价,而不受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②民主公开原则,是指将考核的目的、范围、内容、时间、方法、标准都公布于众,公开接受监督;在实施考核时,要通过征求意见、民主评议方式,让群众直接参与考核,考核结果正式通知本人。
(2)考核的内容
考核内容是指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考核的事项。考核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监狱人民警察在执行国家法规中的表现和工作实绩。(3)考核的方法
监狱人民警察考核的方法主要有:
①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
②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
③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4)考核的等次
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定期考核分为4个等次,即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2.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奖励
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奖励是指监狱按照有关的法规、政策和规定,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以及其他突出事迹的监狱人民警察给予奖赏和鼓励。对监狱人民警察实行奖励,是对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鼓励先进、促进监狱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重要保证。奖励的项目分为个人奖和集体奖,其中个人奖的等级分为一级英模、二 级 英
模,记一、二、三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和嘉奖;集体奖分为记集体一、二、三等功和嘉奖。凡受奖的,除发给荣誉证书外,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对监狱人民警察的惩处(1)惩处的条件
根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应受惩处的条件有两种情形:有违纪行为;有违法行为。(2)惩处的种类
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共6种。撤职处分,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受到除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到除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两年内由原处理机关解除处分。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级别或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处分的影响。